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远东1628-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击炮也加入到了攻击中来。一枚枚炮弹接二连三的落到马队之中,更加速了马队的崩溃。
面对如此凶猛的火力,他们根本没有了战斗的勇气,纷纷拨转马头向后方逃去。
“嗡……嗡……”
正在组织马队撤退的额尔克孔果尔额哲,突然听到了一阵嗡鸣,他顺着声音看去,发现四个小黑点从远处飞了过来。不光是他,所有的察哈尔骑兵都不知道飞过来的是什么。
四架三角翼飞机分为两组,从察哈尔部马队的上空一掠而过,纷纷投下了两枚120毫米迫击炮改装的炸弹。
“轰……轰……”
八枚炸弹在察哈尔马队最密集的地方轰然爆炸,每一次爆炸都能把方圆几十米的骑兵和战马一扫而空,无数破碎的残值断臂被崩得四处纷飞。
一枚炸弹在额尔克孔果尔额哲的不远处爆炸,他连人带马被一股气浪冲击得飞了起来,狠狠的摔在了地上,耳中除了“嗡嗡”声,什么也听不见了。等到烟尘散尽,他看到周围都是残肢断臂,到处都是一片血色。
额尔克孔果尔额哲趴在地上,想要挣扎着爬起来,但是他被战马压住了半边身子,根本动不了。他心里不禁哀叹着,长生天啊,你这是在惩罚察哈尔部吗……
侥幸在刚才轰炸中逃过一劫的察哈尔骑兵,也被犹如天劫似的场景吓得失去了抵抗的勇气,他们已经忘了逃跑,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很多战马也被巨大的爆炸声吓得惊了,拼命嘶鸣着把马上的骑兵掀翻在地。
前方防线的野战师官兵从战壕里跳出来,缓缓的向前方走去,几十辆装甲车和汽车从两侧开了过来。四架三角翼飞机不断的在周围盘旋。
察哈尔部的骑兵纷纷从马上下来,跪在了地上。他们现在连逃跑的勇气也没有了,刚才那几声巨响,已经把他们吓破了胆。
野战师官兵来到了一帮察哈尔马队的旁边,把跪在地上的一千多骑兵包围了起来。这些察哈尔精锐的骑兵已经失去了斗志,眼神中满是绝望的眼神。
第577章 浩大的计划
王海洋一挥手,对身后的战士们喊道:“清理战场,把俘虏都捆起来,小心敌人装死。”
野战师的战士们走了过去,拿着绳索把这些察哈尔的骑兵挨个捆了起来。他们还用刺刀把重伤的骑兵刺死,收拢四周受到惊吓的战马。
王海洋也走了上去,来到一名蒙古伤兵的旁边,这名骑兵的右臂被齐肩削掉,身体别的地方也是血流如注,脸色惊恐的看着王海洋,嘴里说着他听不懂的蒙语,目光中满是祈求的神色。
“嘭”的一声。
王海洋面无表情的举起左轮枪,一枪打爆了那名蒙古人的脑袋,结束了他痛苦的生命。
“连长,过来一下……”
听到不远处的几个战士的呼唤,王海洋连忙跑了上去,就看到一个被战马压住半边身体的蒙古人。几名战士看到他的衣着不凡,猜测他不是一般的人物,就把他喊了过来。
王海洋看着额尔克孔果尔额哲,他知道这肯定是一条大鱼,自己这一仗真没出什么力,可是运气真不错。额尔克孔果尔额哲被几名野战师的战士从战马的下面拖了出来,挣扎着大喊大叫。
王海洋听不懂蒙语,他转过身把连里配得一名蒙古翻译招了过来。那名蒙古翻译跑过来一听,当时就傻了,他转过头磕磕绊绊的对王海洋说道:“大人,他……他说他是……他是察哈尔部的大汗……”
听了那名蒙古翻译的话,王海洋也麻了,这运气也太好了吧!
他连忙向营长做了报告,这下可好,连野战师的师长王耀武都被炸出来了,他领着一大帮的旅长团长呼呼啦啦的来到了这里。看到了额尔克孔果尔额,并和他简单的交流一番,确认了他的身份,都非常的兴奋。王耀武临走的时候,还亲切的拍了拍王海洋的肩膀鼓励了一番,满脸都是掩饰不住的兴奋之情。
李明接到了王耀武的电报,也是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一仗算是完胜了,不但擒获察哈尔部的大汗,还消灭了敌人的主力,而且察哈尔部目前非常空虚,远东第一阶段计划现在可以增加一个察哈尔部。
虽然现在占领察哈尔部的草场,时机还不成熟,但远东军完全可以派出精锐的主力骑兵旅进入那片草原。争取草原上广大穷苦牧民的支持,在那里建立一个根据地,为远东北上计划的第二阶段做准备。
远东军各部的攻击非常猛烈,十余万察哈尔部的精锐骑兵,被分割包围成了一块块,不到一上午的时间,就相继投降了。少数侥幸突出重围的骑兵,也被野战师阻击部队拦住歼灭了。
至此,北上集团军第一阶段的战斗全部结束。虽然此次战役的后期,西进的察哈尔部给远东带来了一些麻烦,但最后还是歼灭了察哈尔部,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北上集团军不但扫清了大兴安岭以南,燕山以东的草原,还歼灭了察哈尔等部的十万主力骑兵,还俘虏了察哈尔部的大汗额尔克孔果尔额哲。
经此一战,察哈尔部已经名存实亡。十二个主力骑兵旅和十个民兵旅已经整装待发,他们将趁着察哈尔部空虚,近几日突然杀入锡林郭勒草原,彻底控制察哈尔部。这片草原将成为远东和漠南蒙古各部的缓冲区,察哈尔部突袭远东的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
赤峰草原方向有大兴安岭作为屏障,守住几个重要的山谷,就能挡住大兴安岭以北蒙古草原的蒙古各部。但是西部的地形就复杂多了,如果没有察哈尔部这片巨大的缓冲区,远东将在这里牵涉大量的兵力。而且远东北上计划第二阶段,杀进锡林郭勒草原的时候,这里也将成为远东的前进基地。
目前北上集团军的三个军团,都在积极的扫荡草原,大肆收拢草原上的中小部落。远东民委会也适时派出了大量的人员,在西辽河、西拉木伦河(璜河)、老哈河、松花江、脑温江(嫩江)等几条主要河流以及支流的沿岸,建立了大批的营地。另外远东在辽河套和兴凯湖周围大批牧场,也能安置大批的俘虏和蒙古妇孺。
此次战役缴获的牛羊马群等战利品,也都安置在了这些营地的附近,这些营地早就在公司的规划之中,基础设施早就兴建完毕,是公司北上计划的一部分。
远东公司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积极准备,并发动群众在农闲时在这片地区,种植了大量的优良牧草,还建立了几个大型的饲料基地,储存了大批的精配饲料。
为了迁徙这些牛羊马群和蒙古青壮俘虏和老弱妇孺,远东公司投入了大批的人员和物资,今年冬天还要投入大批的人员对这些蒙古人进行系统冬训。
这是远东自来到这个时代以来,最为浩大,最为艰巨的一项战略任务。数十万草原的蒙古人将在今年冬天进行集中统一的冬训,接受远东全方位的思想教育。
改造这些蒙古穷苦牧民,让他们成为远东的一份子,是北上计划的重中之重。这些接受过远东冬训的蒙古牧民,未来他们将是远东的哥萨克,为远东开疆扩土。
但这项工作对远东公司来讲,也绝对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而且今年从大明的移民也首次超过了三十五万,要想彻底消化这些胜利成果,就算财大气粗的远东,也可能面临伤筋动骨的窘境。
其中的工作更是方方面面,不但需要大批的人员,还需要天文数字般的物资。为此公司已经准备了两年多,囤积了大批粮食和物资,但远东公司算来算去,还是觉得心里没底儿。移民冬训工作虽然效果很好,但也像个永远也吃不饱的巨兽,疯狂的吞噬着远东的财富。
远东这些年在各地赚取了利润,可以用金山银海来形容。可是每年光是移民这一项,就耗费无数。再加上移民冬训、移民包产到户政策的实施、辽东的各项基础建设等等工作,哪一项不是吞金兽、销金窟啊。
好在远东生财有道,每年的进项也是不少,很多利润极大的商品,远销日本、朝鲜、大明、阿拉伯地区、东南亚和欧洲等地,而且还占据了马尼拉,将那里建成了东亚等商品的集散地,还控制了东亚的商品流通渠道,每年都能赚取无数的利润。如果没有这些进项,远东还真撑不起来如此浩大的计划。
第578章 总结
扫荡大兴安岭以南,燕山以西的所有蒙古部落,利用两年的时间消化这片地区,改造广大的贫苦牧民,为北上计划的第二阶段做准备。
这是远东公司未来两年的主要工作。远东为了实施北上计划,这几年培养了大批的政工人员和基层管理干部。去年蒙古牧民冬训以后,公司宣教部和军委会政治部组织力量,从中选出了一批苗子,集中培训了几个月。
这次都派到了营地,担任各个中队的基层小队长,资质好的担任副中队长和副指导员,协助管理这些穷苦的蒙古牧民。每个营地的编制和移民营地相同,最基层的单位就是中队,编制一百人,分为五个小队。
然后是大队编制一千百人,支队编制五千人,分为男营女营,还有一个儿童营。他们一边接受远东的训练,一边负责照顾营地附近牧场的牛羊。
大批蒙古牧民进入营地后,光是净化换装就是一件极为艰巨的工作。而且接下来的基础训练、学习汉语、扫盲、思想教育等工作,简直是千头万绪,工作量可想而知。
好在远东已经准备了两年,人员的培训,物资的储存,都做了很多的工作。
虽然远东这几年接受了大量移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面对如此多的蒙古青壮俘虏和老弱妇孺,初期的工作还是出现了混乱。各种状况也是层出不穷,磕磕绊绊的经历了一个多月,才算是慢慢的平静下来。
来到这里的蒙古人一直都很紧张,自从部落被远东征服,他们一直都在担心远东会不会按照草原上规矩,杀掉高于车轮的男子。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来到这里以后天天三顿饭,都能分到两个玉米饼子,每个人还分到了新衣和铺盖。
所以这些蒙古青壮俘虏和老弱妇孺也就平静了下来,经过一个月的基础队列集训,他们虽然还是乱糟糟的,但也都学会了规矩。不守规矩不行啊,负责训练他们的都是蒙古骑兵旅的官兵,每人一条鞭子,只要是有人做错了事情,一顿鞭子是少不了的,抽得那叫个狠。
营地里的老弱妇孺,天天在营地了负责洗衣做饭,还要负责照顾牛羊,但她们却任劳任怨。草原上的除了贵族那颜,就没有天天闲着的人,包括老人和半大的孩子,每天都是起早贪黑的忙碌。
就算是这样,他们天天还是吃不饱。草原上的普通牧民太穷了,而且去年冬天还遭受了白灾,老人孩子饿死很多。他们见识到远东的强大,心里反而踏实了不少,他们只是把远东当成一个部落而已,他们被远东劫掠来,以后就是远东的部众了。
李明所乘坐的飞艇缓缓的降落在沈阳机场,高建国和王和等人已经等候多时了。李明走下飞艇和高建国等人握手拥抱,气氛十分热烈。他们来到了军委会,几名常务董事坐在了一起,对这次的战役进行总结。
高建国笑着道:“这一仗打得很好,不但达成了我们的战略目的,还捎带着我收拾了察哈尔部。据说连他们的大汗都给活捉了。”
李明点头道:“额尔克孔果尔额哲从我们的合围中逃了出去,被野战师一旅拦了下来,现在正在押送的路上。这次战役在最后阶段,被察哈尔部偷袭,两个蒙古民兵旅损失过半,其他部队也有一些损伤,我作为北上集团军司令员,负主要责任。”
高建国一瞪眼,沉声道:“北上计划第一阶段战役的作战计划,是军委会共同制定的,是你能扛得下来的吗。若是像你那么说,应该负责任的我。我们都没有料到察哈尔部竟然掺和了进来,说明我们警惕性不够啊,在制定计划的时候缺少大局观。”
王和笑着道:“你们别急着揽责任了,这一仗打得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数,整个战役的过程我们有目共睹。战场出现意外情况很正常,属于不可抗力因素,这个责任就不要再提了。”
高建国也笑着道:“对!我们只要从中吸取教训就好,以后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要有大局观,草原的情况很复杂,在今后的战斗中,要总结这次的经验教训。”
李明苦笑道:“要总结的经验教训还有很多啊!各部队的地面侦察分队还是太薄弱了,一旦天气发生变化,地面部队的战斗力顿时就削弱了不少。飞艇我们要加强,但也要加强各部队的地面侦搜力量。察哈尔的侦骑和游骑部队,就非常有特点,他们能充分利用草原的地形地貌,对我们进行渗透。如果没有飞艇的空中警戒侦察,我们可能连敌人的踪迹都无法找到。草原毕竟是蒙古人的主场,而且他们熟悉地形,可以轻松摆脱我军,在草原上和我们捉迷藏,一旦他们找到机会,就会从四面八方扑上来,来去如风,丝毫不于我们纠缠,非常的难对付。”
飞艇在这次战役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没有空艇分队,在广袤的草原上,三个军团根本不可能歼灭敌人,我希望在第二阶段战役的时候,能有更多的飞艇入役。
他说到这里,喝了一口水,然后接着说道:“还有就是兵力不足,全部主力骑兵旅加在一起,才三万余人,草原太大了,三万五万扔进去,和往大海里洒沙子没什么两样。所以我们在部署战斗的时候,经常捉襟见肘!其中几仗都胜得比较勉强。”
李明把这次战役的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一件件的摆在桌面上,和诸位常务董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足足讲了一个小时,才算是讲完。
高建国皱着眉头道:“毕竟这次战役是军委会建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出现问题很正常。我们应该庆幸问题来得这么早,一个一个问题解决就是了。若是这些问题出现在第二阶段战役,那就热闹了。对了,宋涛那小子干什么去了,他没和你一起回来吗?”
第579章 形势严峻
听到高建国问道宋涛,李明笑着道:“察哈尔部主力被消灭,老窝势必空虚,我就让宋涛组织了西进支队,去察哈尔部扫一次。这个家伙这次没怎么捞着仗打,一直憋着呢,得到命令就带着人去了。”
旁边的李玉坤听了,点了点头道:“这个任务交给小宋不错,这小子干这个在行。”
大家听了都哈哈的笑了,李明又解释了一句道:“北上集团军虽然仗打完了,但后续工作也不少,几个军团司令都抽不开身,只能派他去了。”
高建国叹了口气道:“宋涛虽说平时混不吝的不着调,但带兵打仗却都打得不错。若是这小子能坐得住,以后镇守一方都没问题。可是这小子的性子,可惜了……”
王和想了下道:“老高不能这么说,小宋的性子或许不适合镇守一方,但现在正是我们远东开拓进取的时期,需要像他这样冲锋陷阵、斩将夺旗的人才。就算是我们打下了天下,可地盘大了免不了出现不安定因素,小宋以后也是我们远东不可或缺的人才。”
李明和宋涛的关系,大家心照不宣。所以他并没有说什么,但宋涛和特战队在远东的绝对是觉足轻重。高建国希望宋涛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之才,作为军委会一号人物,他的想法当然没错。
可是李明却有不同的心思,宋涛和特战队必须留在自己的身边,以后还有大用。
最多十几年,李明必然会执掌远东这盘大棋,而且未来几十年,远东军委会和民委会各自战局半壁江山的形势会继续延续,地盘大了,家当多了,问题势必会更加复杂。
高建国和王和也同李明有过数次深谈,下一届董事局李明执掌大局,这个调子早已经定了下来,下一届董事局的九人团将会重组。大半常务董事会退居二线。到那时公司内部将会因为这一次权利更迭,面临重大考验。
宋涛私下里也和李明说起过,未来他绝不会进入董事局,更不会坐镇一方,但他和特战队始终会无条件支持李明,而且未来宋涛会挑选一批绝对忠诚的战士,以特战队为骨干组建中央警卫团,作为维护公司稳定的一把利剑。
周比利也曾数次找李明深谈,未来情报部也将无条件支持李明,并建立一支内卫武装力量,维护公司的内部稳定。高建国和王和等人,在下一届董事局改组之前,也会尽最大的努力,保持董事局权利更迭所带来的影响。
李明沉思了一会儿,就摇了摇头,从纷乱的思绪中走了出来。
这时,大家开始讨论战后的一些后续工作,这就是民委会的工作了。负责移民接收工作的胡伟苦笑道:“你们打仗打得倒是爽了,可这个烂摊子,我们要收拾起来可就难了。今年入冬前,我们移民工作组不但要安置几十万的蒙古牧民,还有三十六万来自大明的移民。”
说这里他又叹了口气道:“虽然这两年我们做了很多的准备,可现在看还远远不够,人员不够,物资紧张,随着越来越多的蒙古青壮俘虏和老弱妇孺,陆续来到各个营地,我们的接受工作很混乱。物资方面紧一紧倒是能应付,但我们的工作人员太少了,我现在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大家听了他的话,脸色都暗了下来。公司今年这盘棋下的有些大了,胡伟的能力大家心里有数,能让工作狂的皱眉头,那说明形势已经很严峻了。看来公司今年有的忙了,这个年不好过啊。
远东一下子接受了这么多的人口,光是衣食住行就得耗费无数的资源。最缺的还是基层管理人员,还有各方面的保障的人员,也非常的不足。而且草原上的蒙古牧民语言不通,让他们学习汉语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沟通也是一个大问题。
高建国想了下,然后皱着眉头道:“这样吧,我让守备旅抽出一部分骨干,加强你们的力量。老乔,你们海军部也挤出点人来,怎么也要把今年熬过去再说。”
乔海鹏笑着道:“今年冬天不参与海军部南下冬训的留守人员,都给你们派过去,让他们明年开春舰队回归的时候再归队。”
李明想了下道:“等草原的扫荡工作结束以后,就把蒙古民兵旅撤回来,从中抽调一批骨干和表现优秀的积极分子,加强移民工作组的力量。”
王和也说道:“公司会在机关、基层各大队、支队部也会抽调一批员工,加强你们的管理力量。至于物资吗,公司马上进行动员,吕宋管委会、南洋管委会都会马上积极筹措物资,尽最大可能保障你们的需要。”
胡伟听了大家的话,脸色也好了不少。这是他自己主动揽下的工作,也没想到形势这么严峻,其实说白了就是远东接收移民的能力还不足,面对汹涌而来的草原牧民和大明移民,远东有些措手不及。
“那我就谢谢大家了,我也不想麻烦公司,实在是无能为力了。若是在这么下去,年关都过不去。”
大家听了他的话都笑了,高建国打趣道:“你看把我们的工作狂给逼的,老胡你也是,工作遇到困难了就说啊,公司肯定会支持你的工作。”
王和也笑着道:“这次我们的步子是大了一些,但只要挺过今年,公司的局面将大为改观。这几十万穷苦的蒙古牧民,对我们下一步的战略计划极为重要,公司也将动员全部资源迎接这次挑战。”
郭松点头道:“也不要那么消极吗,这次战役我们的收获也不小,看看那些牛羊马群,数不清的皮货和毛毡,还有那些从贵族那颜的大帐里缴获的金银珠宝等战利品,这些东西到现在还没有统计完。可想而知,战利品的数量之大。至少我们在今后几年,移民包产到户所需的耕牛不用愁了。”
李明也笑着道:“几十万草原上的牧民,虽然大半都是老弱妇孺,可是他们都是草原上主要劳力,哪怕是七八岁的孩子,几十岁的老人,放牧都是一把好手。草原上遵循的是丛林法则,他们知道了我们远东的强大实力,对我们都心怀敬畏之心。只要消灭了草原上的贵族群体,再让他们吃饱饭,根本不用担心他们有什么异心,按照草原的规则,他们都愿意依附于强大的部落。目前他们可能已经把自己当成我们远东部落的一份子了。”
第580章 牧草加工厂和饲料基地
几个常务董事的碰头会结束之后,马上召集董事局委会的各位委员,共同研究战后的善后工作。而重中之重就是今年形势极为严峻的移民接收工作。
其实有些委员对公司接收这么多蒙古人也是颇有微词,但北方广袤的草原,依靠迁徙汉人去垦荒戍边,那就是扯淡。想要控制草原,没有蒙古人不行,只有他们才是草原的主人。
所以改造这些蒙古牧民,让他们和远东一条心,也就成了远东目前的首要任务。第一批接受改造的蒙古牧民,目前表现良好,在北上计划第一阶段战役中,主力骑兵旅和蒙古民兵旅的表现,深受军委会的好评。
董事局委员会的会议结束之后,远东公司各部门开始疯狂的运转了起来。
军委会的陆军部、海军部、政治部和后勤部,都抽掉了大批的人员,甚至连人数最少的空军部都抽掉了十多个人,大批蒙古民兵连的骨干也纷纷南下。民委会机关各部门、基层各大队、支队部、火枪民兵连等部门,也抽掉了大批的员工。这些官兵和公司员工,都赶到设在沈阳的移民工作组,接受工作安排。
胡伟带领移民工作组,早已制定好了计划,公司大批员工被分配到了各个部门,马上进入到工作状态。工作岗位主要包括移民营地内中队大队的基层干部,以及移民工作组各部门的勤务保障人员。
军委会后勤部和民委会仓储中心,也纷纷打开战备仓库和物资储备仓库,无数物资通过铁路、公路和水路,向各地的移民营地运送。经过数年的积累,远东后勤战略储备系统非常充足。
这都是被上一次的粮荒给吓着了,所以近几年远东公司都在拼命的积攒家底,粮食、布匹、棉花、皮货和各种干货等物资在各地的战略储备仓库里堆积如山。这些物资足以让远东在颗粒无收的极端灾害面前,支撑一年之久。但此次公司面临严峻的形势,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与此同时,吕宋管委会、南洋管委会,以及大明东南沿海的郑芝龙、广东沿海的刘香和江浙的宋世平,都行动了起来。大批粮食等物资,装上了一艘艘风帆船开往辽东。
远东就像一座庞大的机器,一旦运转起来,顿时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缓解了危急的形势。移民工作组的工作逐渐步入正轨,严峻的局势的也稳定了下来。
两个月后,宋涛带领西进支队回到了辽东,又带来了大批的俘虏,其中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还有一眼望不到边得牛羊马群和装满了战利品的木轮马车。
察哈尔部真是富有,战利品很丰富,而且品质比嫩科尔沁部都要好得多,中央万户真不是吹的。宋涛带回来如此多的俘虏,也幸亏远东公司刚刚进行了大规模动员,无论是物资还是人员,目前都很充实。要不面对如此之多的俘虏,胡伟看到了得愁死。
辽河北岸的草原,如今已经种满了优良的牧草,每年刈割3…4次,此时正值夏季,大批的蒙古牧民正在此地收割牧草。一辆辆木轮马车装满的牧草送往河岸边的草产品加工厂和饲料基地。经过加工的高密度草捆、草饼、草粉、草颗粒等干草料堆积如山,一排排仓库里也堆满了成袋的精配饲料。
数万蒙古牧民天天在这里起早贪黑的忙碌,这些穷苦的牧民,千百年来都是靠天吃饭,赶着牛羊追逐水草丰美的草场放牧。每当遇到白灾,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牛羊饿死。
但当他们在这里之后,顿时颠覆了他们以往的观念。原来牧草还可以种植,而且这里的牧草根系发达、生长茂盛、体型高大、茎秆坚实,品质非常优良。这帮苦逼牧民什么时候见识过如此优质的牧草,每到刈割的时候,根本不用动员,这帮蒙古牧民就跟疯了似的拼命的干活,一个个兴奋的像孩子似的。
常年在草原上游牧的牧民,他们亲眼看到成批的牧草送进草料加工厂里,在草棚中经过烘干设备快速的加工成干草,在经过捆扎设备加工后堆垛在露天堆贮场。经过烘干设备加工的干草,因为水分快速蒸发掉,对牧草的营养物质含量及消化率几乎没有影响。
很多第一次来到这里的牧民,看到露天堆贮场里堆积如山的捆扎好的干草,都像疯了似的跪拜。只有常年在草原上游牧的牧民,才知道这些加工的牧草意味着什么。每次他们追逐草场,在草原上风餐露宿,都希望遇到如此丰美的牧草。每到冬天,他们更是需要大量的干草。
他们无数次祈求长生天,赐予他们丰美的草场,可是他们在这里看到的草场,却比他们祈求长生天赐予草原牧民最丰美的草场还要好,怎么能不让他们疯狂。
除了干草饲料,草料加工厂还加工大量的青贮饲料,青贮的饲料与空气隔绝,产生有机酸,经久不坏,并可减少养分的损失。青饲料适时青贮,其营养成分一般仅损失10%左右。经过乳酸发酵后,质地柔软,具有酸甜清香味,牲畜大都喜食。
青贮饲料不仅可以常年利用,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小,而且保存期达3…4年。由于饲料经发酵后,寄生虫及其虫卵被杀死,可减少内寄生虫病的发生。一些杂草种子也因发酵而失去发芽能力,减少了牲畜粪便传播杂草的机率。
饲料基地里每天生产成袋的精配饲料,有农林部专业技术人员精心调配的饲料,只要用于远东军骑兵部队使用,每一代精配饲料。这次北上计划第一阶段的战斗,光是战马所需的精配饲料就消耗了几十万袋,两年的生产库存几乎告罄。
随着大批的牛羊马群迁徙至远东设在各地的河岸附近的牧场,大批的牧民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们每天轮流接受半天训练,剩下的时间就是照顾牛羊马群,或是收割牧草,在草料加工厂和饲料基地里忙碌。
第581章 视察
一艘蒸汽甲板驳船缓缓的停靠在辽河沿岸的一座码头边,高建国和李明、王和等人从船上走了下来。等候在这里的胡伟马上迎了上去,和大家握手寒暄。
高建国笑着道:“老胡,我们今天来就是随便逛逛,了解一下各个营地的情况,也想看看那些蒙古牧民这段时间的精神面貌。你要是忙就去忙吧,我们四处转转就回去。”
胡伟哈哈大笑道:“领导视察,我岂能怠慢。现在移民接收小组的工作已经步入正轨,各方面工作也已经陆续开展了起来。各个营地秩序井然,广大蒙古牧民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