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1628-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帮苦逼部落的蒙古鞑子,看着大木桶里冒尖的粗粮饼子,一个个泪流满面。这特么要是天天能过这样的日子,干一辈子苦力也值了。
  王波带着手下押着一千多名蒙古鞑子,走到临时马场的外面。冲着马场里面的兵痞大喊道:“里面有活的吗?快特么答应一声……”
  不一会儿,几个兵痞从马场边上的帐篷里跑了出来,为首的士官笑道:“老王,有日子没见到你了。这怎么个意思?”
  王波笑骂道:“麻痹的,感情你们天天在这里享清福了。老子随大部队去了河套,这一来一去的差点没把我折腾死。这不掏了几个部落吗,还剩一千多人,都给送到你们这里来了。”
  “大哥,你别吓唬我。我们这里就十来个人,你一朝送来这么多,我们哪看得过来啊。这天天一百多鞑子,我们都累得跟犊子似的,你们这都一千多号了,这不是扯淡吗。”
  “老子也不走了,在这里帮着你们守着这些鞑子。”
  那个士官苦着脸道:“老王,这可是一千多号人,我们几十个人,哪看得过来。哥哥,你可别害我,这若是跑了几个,咱哥们非点背个处分不可。”
  王波一瞪眼,骂道:“你特么傻啊!你这不还有一百多鞑子吗,给他们每人发一根鞭子,不用干活天天监工。剩下这些鞑子,别让他们吃饱,再挺几天就过去了。这些鞑子,过几天就要用船送走。”
  那个兵痞士官一听,顿时就乐了,他也觉得这个主义好。
  “老王,还是你主意多,就这么干了。马场里的这帮鞑子现在规矩的很,让他们拿着鞭子,比我们还管用呢。对了,这么多鞑子怎么一个娘们都没有啊,我他娘的已经在这里守了一个多月,憋得我都想找个鞑子的屁股泻火了。”
  王波骂道:“你个完蛋玩意儿,挺几天能死啊。鞑子的娘们都被送到沈阳了,那一个个的大脸盘子,大身板子,看着就招人稀罕,嘿嘿……你别着急,等过几天把这帮鞑子送上船,我们就该有假期了,我领你去种子岛快活几天。”
  巴根手拿一根鞭子,在一帮蒙古鞑子的身边巡视着,脸上的表情非常认真。只要看到谁偷懒,上去就是一鞭子。自从他成了监工,手里有了可以抽人的权力以后,巴根就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狗腿子。
  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管人呢,前几天他抽一个汉子的时候,遭到了反抗,结果那个比他还要粗壮的汉子,被几个汉人老爷用火铳打碎了脑袋。
  经过了这一次,他所管的人就再也不敢反抗了,巴根就开始变本加厉的找茬抽人。这几天,他把压抑在心底的苦闷,一股脑的宣泄了出来。每当他背着双手在人群中巡视的时候,巴根就非常爽快,这一刻他感觉自己就像是部落的那颜。


第410章 游牧民族的法则
  公司逐步稳定了辽东后,军委会就开始按照计划,派出大量装备车辆和战马的机动部队,在空军部三角翼飞机、无人机和飞艇的配合下,兵发辽河套。
  远东军组织了由野战师一个旅、敢死军联队、三个海外旅的北进支队,分兵几路杀进辽河套。生活在辽河套的蒙古部落,被远东军打得措手不及。
  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远东军,各个部落的蒙古鞑子仓促间组织的抵抗瞬间瓦解,只能任由远东军冲进部落,大肆烧杀。
  蒙古部族骑兵最大的优势就是他们的机动性,作战时采用小股骑兵试探,然后采取突然袭击的方法对敌方薄弱部位实施冲击。一旦攻击受挫,立刻撤走,然后寻机从侧面突破。
  在那个时代,和蒙古人打仗是一种很痛苦的事,因为他们并不与对方直接用刀剑厮杀,其最重要的武器就是弓箭。当你碰到蒙古骑兵时,你的噩梦就开始了。进攻前射箭,进攻的过程中射箭,甚至在他逃跑时,还在射箭。你追也追不上,打也打不着,这种类似无赖的打法可以把人逼疯!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蒙古军队进攻东欧时,那些体格远远比他们健壮的欧洲人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原因。他们基本上都不是被刀剑砍死的,而是被箭射死。蒙古帝国当年横扫欧亚,就是用这种战术无往而不利。
  可是蒙古鞑子一旦失去了机动的优势,他们的噩梦也就开始了。
  远东军在进攻前,就已经派出空艇分队对辽河套的各个蒙古部落进行逐一侦查。草原虽然广袤,很多人认为寻找蒙古部落就好像大海捞针。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草原上所有的蒙古部落都是有迹可循,只要沿着河流一路探寻就能找到大部落。
  确定了蒙古部落的大致方位,军委会就开始制定几路人马的行军路线,部队到达蒙古部落后,并不急于进攻,而是放飞无人机,对蒙古部落周围的情况进行侦查,然后制定完备的突击计划,寻找最佳的突破口,封堵蒙古鞑子的逃跑路线。
  战斗开始后,突击部队就会从鞑子最薄弱的地段突入部落,往往由几辆吉普车组成的突击分队,就能让蒙古鞑子部落陷入极大混乱。
  蒙古人毫无组织的抵抗被瓦解后,蒙古的青壮就会骑马四散逃离。这也是蒙古部落的生存法则,在危急的时候抛弃老弱妇孺,保存有生力量。在他们的眼里,女人和孩子只是部落的物资而已,没有了可以再去抢别人的。可如果自己的有生力量损失了,那部落就再也没有希望了。
  可这一次蒙古鞑子以往无与伦比的机动性,却成了一个笑话。无论蒙古部族骑兵如何打马狂奔,可怎么也跑不过远东的汽车和装甲车。面对一个个咆哮着的钢铁怪兽,还有泼天般的弹雨,无数蒙古鞑子死在了远东军的枪林弹雨之下。
  辽河套一个个部落,被远东军轻而易举的扫荡一空,大量和巴根有相同命运的蒙古苦逼破落户被甄别出来,他们和女人被远东用绳索绑成一串送回了辽东。紧随其后的是铺天盖地的牛群、羊群和马群。
  大批的牛羊并没有回到沈阳,而是在辽河北岸一带,由一些蒙古俘虏进行放牧。公司农林部已经派出了大量的人手,准备在广宁和沈阳中间的河套地区建立大片的牧区。
  大批的蒙古鞑子到了沈阳以后,就被分配到一个个马场和工地。先干一段时间的苦力,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以上,天天只有两个干硬的粗粮饼子充饥。
  负责看守的兵痞这段时间对他们的管理近乎残酷,几乎每天都有人被吊死在窝棚边上。稍有懈怠就一顿鞭子,集体受罚的情况已经是常态。甚至出现过被罚两天吃不着饭的现象,而且蒙古鞑子白天还要干十二小时的重活,稍有反抗就要接着受罚。
  有些公司民委会的员工,对军委会的做法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么做会在蒙古鞑子内心埋下仇恨的种子。不利于争取蒙古人为远东公司效力。
  对于不同的声音,军委会提出了召开公司董事局会议,向董事局委员会的各位常委委员,介绍了军委会对于蒙古鞑子的改造计划。
  其实军委会这么做是有原因的,之前的战斗已经让蒙古鞑子见识了远东的强大,但这还不够,这段时间的管理之所以如此残酷,就是要想让蒙古鞑子知道远东公司还有铁血残酷的一面。
  公司民委会的部分员工,一直在用现代社会的思维来看待这个时代的草原鞑子。只能说他们还不了解这个时代游牧民族的本性。
  这个时代蒙古草原的社会结构,可以分为贵族、平民和奴隶三种人。贵族实际上就是草原的暴力掠夺和压迫者。他们几乎不从事任何生产。生存主要依靠暴力掠夺他人财富。绑架他人为自己生产。
  被他们绑架而来的人就是奴隶。虽然不是每个草原的居民都是邪恶和残暴,但是草原是被这些用暴力屠杀掠夺和奴役他人的贵族集团所控制的。随时间的推移,几乎所有的平民牧民都被绑架而成为奴隶。
  而贵族之间为了争夺奴隶、牧场驱赶奴隶相互残杀。因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不具备文明社会的尊严意识,除了屠杀和被屠杀、奴役和被奴役以外,不知道人类还有其它生活和和平相处的方式。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人们心里已经没有任何善良和同情,为了争夺一点草根就可以屠杀儿童。
  残酷的自然条件,让游牧民族的生存状况极为恶劣,他们常常没有温饱,为了争夺食物,父子、兄弟自相残杀。老幼病残遭到遗弃是家常便饭。
  在任何一个社会,杀人强暴的行为,被社会主流鄙视痛恨。但在游牧民族社会,这种现象却非常普遍,是他们生活方式的一种。
  蒙古鞑子把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作为生活的准则。当对手强大时,如果不能杀掉对手,就用最谦卑顺服态度巴结,骗取对方的信任。然后找机会在干掉他们。在他们眼里恩将仇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用来教育后代的各种事迹,无一不是欺骗和暴力屠杀的组合。
  所以当你看到蒙古鞑子对你恭敬无比,千万不要幻想他就是你忠诚的奴仆,一旦你落魄了,第一个举起屠刀向你砍下来的可能就是他。这和人品无关,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在那个时代,蒙古人恶劣的生存环境,野蛮残忍、恩将仇报是蒙古人的风俗和本性。
  从成吉思汗崛起的过程中,诸如杀兄、背叛、恩将仇报等行为就发生过很多次。他们只尊重强者,即便曾经在你强大的时候,也千万不要试图施恩感化他们。在他们眼里,仇恨与否,取决于你是否足够强大。
  即使是凶残的鞑子都知道施恩图报,可唯独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没有这个概念。对他们必须用草原上的方式来沟通,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他们认识到你的强大,然后就是让他们知道你的铁血和残酷。最后才是利用他们奢杀和贪婪的本性为远东服务。
  满清鞑子对蒙古的统治就很有特点,他们面临的问题也一样担心蒙古尾大不掉。但是蒙古草原广袤无边,近千万蒙古人遍布草原各个角落,东西延绵近万里。采用种族灭绝的方式根本不可能。
  所以满清自建国起,就以史为鉴,他们首先大喊满蒙一家的口号分化汉族和蒙古族。看起来,满清朝廷非常优待蒙古,但实际上满清在一方面笼络蒙古贵族的同时,另一方面让大量的蒙古牧民如同羔羊一样软禁在羊圈里,同时用喇嘛教让蒙古人变成寄生人口。
  满清通过这些严格的法律来隔离蒙古与内地汉族地区的交往,严格的游牧界限强化了草原民族的生态封闭性,而这一点恰恰与游牧社会的生产力要求不相符合,从而使蒙古人民无法获得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始终处于游牧的地位,三百年不能进一步的发展。
  但最狠的还并不是限制了蒙古族的文化和经济发展,而是通过在蒙古地区大力提倡喇嘛教,以宗教之名对蒙古实行一场长期的计划生育。喇嘛被免除兵役、徭役和赋税负担,这一政策实际上鼓励了广大平民弃俗从僧,使大批为生活所困的阿勒巴图,云集各庙宇,念经修佛,极大地阻碍了蒙古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冯玉祥自传》中曾有这样的记载:“蒙古本有一千二百万人。在满清长期统治的三百年后,已减少至百万人。满清利用喇嘛教以统治蒙古人民,凡有兄弟八人者,七人须当喇嘛;兄弟五人者,四人须当喇嘛;仅有一人可为娶妻生子的平民。当喇嘛者有红黄缎子穿,又可坐享优厚的俸禄。”
  综上可见,一个人口众多而又十分强悍的蒙古族,曾经一度征服过欧亚许多国家,建立过一个近百年之久的蒙古大元王朝,在经过满清三百年的统治后,人口由清初一千多万下降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一百多万,整个民族被弄成了一个一蹶不振,不相统属,人口下降,贫穷落后的弱小民族。


第411章 煽动仇恨
  军委会陈诉了自己的计划后,参加会议的所有委员都沉默了。还真是不说不知道,知道了吓一跳啊。如此残酷的环境,造就了如此残酷的民族。
  其实自古以来,不论哪个地区的游牧民族,都遵循着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杀光高过车轮以上的男丁,是所有游牧民族的共性。
  王和满脸忧虑地说道:“那我们对蒙古人是不是也要有后续的办法啊。真要是让这个叱咤草原的民族强大起来,对中原北方早晚也是祸害。”
  高建国一摆手说道:“游牧骑兵的没落,主要是因为工业时代的来临,机枪、坦克和航空器的大量出现,才最后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也不是说骑兵就此不行了,而是游牧民族骑兵的作战方式,已经落后了。现代骑兵在一战二战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是游牧民族那种凭借灵活的机动性,骑射奔袭作战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未来现代战争的节奏。所以就算是满清不采用那么绝户的办法,蒙古游牧民族也注定要没落。”
  李玉坤笑道:“游牧民族的特点就是灵活机动、长途奔袭、以战养战,在这个时代当然没问题,可是在现代战争的背景下,骑马冲阵或是骑射奔袭,在严密的机枪火力和炮火面前就是扯淡。现代骑兵,战马只是一种载体,部队的后勤需要,也不是单纯靠劫掠就能解决的。”
  高建国点了点头,笑道:“对蒙古的游牧民族,我们要本着利用的心态去使用。至少这一代,还是不能指望他们能成为忠诚于我们远东的战士。他们和日本武士不同,因为这个时代的日本,并没有国家概念,日本武士的传统是效忠家主,而且还是一代代的传承,哪怕是家主落魄了他们依然会誓死守护。
  可是对游牧民族就不要抱太大希望,想让他们为远东效力,那就只有一手拿着钢刀,一手拿着鞭子,而且还要在他们前方放一大堆的财富。利用他们贪婪的本性受我们的驱使。
  当年成吉思汗扫荡欧亚,就是采用残酷的杀戮劫掠政策,以此来激发蒙古部族骑兵的斗志。草原民族的不事生产、专事掠夺的本性,决定了不可能在自己的土地安居乐业。
  他们象一个暂时联合起来的犯罪团伙。如果不能持续不断抢劫其它民族的财富,自己很快就会分裂并相互残杀。历史上无论多么辉煌的游牧民族,无一例外都是以分裂结束。
  成吉思汗当然也深谙此理。为摆脱抢劫得手后同伙内讧的恐惧,成吉思汗一生中不断对外掠夺,大肆屠杀其它民族。企图用其它民族的苦难,避免自己民族内部的火并。由此造成了历史上中国和世界人民空前绝后的灾难。”
  大家听了高建国的话,都思索了起来。现代社会的蒙古人,已经被满清祸害的差不多了,早就没有了当年草原狼的野性。可是这个时代就不同了,草原上的蒙古游牧部族,就是一群阴鸷的饿狼,虽然现在蒙古草原已经不复当年成吉思汗的荣光,可再疲弱的狼,也是阴险狡诈的一群生物,不知道什么时候养壮了就能反咬一口。
  王和想了下道:“军委会准备如何武装蒙古牧民,还是以部落的形式吗?”
  高建国摇了摇头道:“我们准备建立远东蒙古骑兵军团,以旅为单位,每旅六个骑兵营,没有战斗、后勤支援单位。为他们装备一支射程50米的双管滑膛火帽枪。口径要比普通火绳枪大,只有用我们的火药,才能保证将一枚铅弹打出50米远。因为铅弹过大,使用这个时代的火药,射程可能只有三十米。还有火帽也必须由我们提供。他们平时作战还是要保持游牧民族的骑射,为主要攻击手段。只有在最后突击的阶段才会使用火器。我们会从蒙古俘虏中挑选出一些生活困苦的蒙古俘虏,让他们成为公司的第一批武装牧民进行简单的训练。”
  李玉坤接着道:“我们将派一些政工人员,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主要教育方向是阶级斗争。大致的内容就是,草原上所有的穷苦牧民都是阶级兄弟,大家之所以这么穷苦,就是因为万恶的草原贵族对他们的压迫、剥削,草原上所有穷苦的牧民应该携起手来,打倒草原的贵族统治阶级,打倒草原的剥削阶级。号召草原上所有被压迫的牧民行动起来,抢光那颜的草场,抢光那颜的牛羊,抢光那颜的女人。呵呵……还可以搞一些忆苦思甜的活动,尽量把场面弄得悲情点儿,让在场的穷苦牧民都能感同身受。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为他们树立一个敌人,而这个敌人就是草原上那些部落的贵族。”
  高建国也笑着道:“这帮穷苦的草原牧民,经过我们全方位的政治思想教育,必然会在心里种下一颗火种,只要有个合适的机会,就会腾起熊熊的火焰,这算不算是星火燎原啊,哈哈……”
  宋涛也哈哈大笑道:“你这哪是什么思想教育,明明就是煽动仇恨,向那些苦逼牧民的心里植入仇富心理,导致那些苦逼牧民失去理性,他们的心里必然扭曲,这就是赤裸裸的为那些部落的那颜拉仇恨。如果真把草原的苦逼牧民煽动起来,那草原就热闹了。”
  高建国听了,顿时笑骂道:“别特么胡说八道,什么煽动仇恨,难道草原部落的那些那颜不是奴隶主吗?他们没有剥削穷苦部众吗?我们这不是煽动而是引导,让他们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我们远东公司会为广大贫苦的蒙古牧民当家做主的。哈哈……”
  随着蒙古鞑子在海外旅兵痞的手里被折磨了一个多月以后,海外旅的官兵也开始陆续撤离,看守俘虏的任务,由野战师的战士们接手。与野战师战士一起到来的是大量的政工人员。他们将深入到蒙古鞑子中间,进行各种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
  巴根如今已经是一个管理百人的中队长了,这要是在部落,也算是百夫长了。
  他已经接受了净化,成为了远东一名光荣的外籍劳工。身穿一身蓝白竖条的粗布工装,头上还配了一顶大檐帽。腰系帆布武装带,左面挎着一根皮鞭,右面挂着一根木棍,胸前还戴着一个铜哨。
  每天穿着这一身“干部”服装,就别提多抖擞了。他在不断装逼的同时,对工作也越来越认真,把他手下的蒙古鞑子管得服服帖帖。
  他们中队现在还有两名小队长,都是他亲自挑出来的,和他一样享受“干部”待遇。不要小瞧他们这个“干部”身份。那可是汉人老爷最信任的人。巴根能真切的从那些蒙古俘虏的眼神里,感受到一种赤裸裸的嫉妒。
  自从那些凶恶的汉人老爷走了之后,他和手下的这些蒙古俘虏的日子就好过多了。虽然新来的汉人老爷们也都很凶,但至少不会像以前那些人那样,天天找茬收拾他们了。
  而且蒙古俘虏的待遇也好多了,虽然不能像他们这些“干部”那样顿顿管饱,可是每天两顿饭,都能分到两个饼子和一碗菜汤。
  每个中队每天工作最积极的十个人,将得到一条咸鱼的奖励,而且饼子、菜汤随便吃。这也刺激了蒙古俘虏的情绪,拼命的表现,就想着能吃上一条咸鱼,可劲儿的吃饼子。
  而他们这些“干部”的伙食,也有了很多的改变,巴根每天都有一条咸鱼,而且隔三岔五的还能吃到几块鲸肉。巴根对自己现在的日子很满意,依附这么强大的部落,以后没准这能混一片草场做个那颜呢。
  野心这东西一旦萌发,就会在你的心里迅速的生根发芽,巴根长这么大都是苦逼一个,以前他只想着混几顿饱饭,可现在这货已经想做那颜了。
  巴根美滋滋的想了一会儿以后的好日子,然后转过身,举起鞭子朝一个偷懒的蒙古鞑子,狠狠的抽了几下,把那个家伙抽得满地打滚,哇哇大叫。
  抽了几鞭子以后,巴根觉得心情更爽了。
  他又狠狠的踢了那家伙一脚,大骂道:“你个懒家伙,天天就知道偷懒,要是再让我看到你偷懒,我就让汉人老爷吊死你。”
  巴根把那个蒙古鞑子赶走,继续在马场巡视。侍候战马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虽然现在他们这里有一千多蒙古俘虏,但是远东奇袭辽河套,又弄回来大批的战马,这个马场也被分来了不少。
  突然,巴根回头看到了几个汉人老爷走了过来,他连忙跑了上去,“噗通”一声跪下,直接就磕了几个响头,生硬的大喊道:“收帐号!”


第412章 也不怕伤着肾
  这几个人是马庆和几个政工干部,军委会专门把马庆调过来主持蒙古鞑子的思想教育工作。他今天刚到沈阳,还没去军委会报道,就带领几个政工干部下来看了看,没想到这个鞑子还能有这样的觉悟。
  虽然说得磕磕绊绊,而且听了这个鞑子的话,让他有种自己是黑社会收保护费的赶脚。但这样的鞑子很有前途吗,也值得培养一番啊。
  其实,这句话是有一次巴根去马场外面干活,听到那些人对汉人大老爷说的话,于是他就记下了这一句,他发现这句话说完的时候,汉人大老爷们都挺高兴。
  他现在已经能分出普通汉人老爷和大老爷的区别了,穿着花花绿绿衣服的都是部落的大老爷。
  巴根虽然脑子不太聪明,但他却属于一根筋的性子。回来的路上念叨了一路,而且他怕忘了,接下来的几天都在念叨这句话,最后总算是记下来了。
  马庆把巴根扶了起来,语重心长的对他鼓励了一番,把巴根弄得热泪盈眶啊,虽然对面的汉人大老爷说的话,他一句也不懂,但他还是从对方的语气中感觉到了对方好像很满意。
  把巴根打发走了以后,马庆皱着眉头道:“这些鞑子大都不会说汉语,看来我们的工作不好开展啊。走吧……我们先回军委会吧。”
  马庆回到了军委会,首先去见了高建国。此时高建国正在屋子里和几个军委会的人讨论工作。马庆站在高建国办公室的门口,大喊道:“报告!”
  高建国转身一看,就笑着道:“马庆你快进来,这几天我还念叨你呢。”
  马庆又冲屋里的几个人点了下头,然后走进了高建国的办公室,把今天的事情说了。高建国皱着眉头道:“这还真是个问题啊,公司并没有会蒙语的人,工作还真是不好开展。”
  旁边的宋涛想了下,然后转身走出了办公室,在旁边的通讯室,让人帮他接通了空军部的电话号码。
  “老丁,听到就咳嗦一声……”
  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兴奋的声音道:“老宋,怎么个意思?”
  “哥们,你领回去的那一对蒙古娘们,嘿嘿……2P的生活怎么样?”
  丁卫国一听就怒了,大骂道:“你瞎说什么呢,哥是多纯洁的人啊,哪特么有你说的那么龌龊。我可是向军委会提交了申请,她们现在是我的……嘿嘿……侍女……”
  “靠……等你把日本妹子接回来,你特么就能过上双飞的幸福生活了。不行,我也得弄几个妹子爽一爽,哈哈……对了,跟你扯淡差点儿把正事儿忘了,你屋里的那两个蒙古娘们有会说汉话的吗?”
  “会啊,那个苏墨就会啊,怎么着,你也找了个蒙古娘们?”
  宋涛一听顿时就兴奋道:“去你妹的,我特么哪有你那闲工夫。公司准备对蒙古俘虏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可没有熟练掌握蒙古语的员工。这我不就想起你屋里的那两个蒙古娘们了吗。”
  丁卫国听了犹豫道:“你不是打什么歪主意呢吧,我跟你说,朋友妻不可欺,那可是我的女人,你若是敢……我就……虽然打不过你,但我特么和你玩命。”
  “你妹……老子就那么下作,不和你聊了。你给我个话,你要是同意,我就准备向老高汇报了。”
  丁卫国嘿嘿笑道:“我倒是没意见,主要就是担心你,我得去看着点儿,省的你打什么坏主意,哈哈……”
  “你妹……”
  宋涛撂下电话回到高建国的屋子,屋里的人还在研究这事儿。
  “我们先在辽民中排查一遍,老奴没祸害辽东之前,辽东的汉族辽民,女真和蒙古鞑子鱼龙混杂,辽民中应该有很多熟悉蒙语的人。对了,我们不是在辽河套那里解救了一批汉族辽民吗,他们肯定也会说蒙古话。”
  马庆听了高建国的话,皱着眉头道:“我考虑过他们,不光是辽民,就算是蒙古鞑子里会说汉话的也有很多,可这些辽民和蒙古鞑子只能简单的对话,要想更深层次的交流恐怕是不行。而且我们思想教育的内容,涉及到的东西很多,必须要找一些非常熟悉这两种语言的才可以。”
  李玉坤想了下道:“关于这方面,我觉得范文程应该更了解,我一会去找他了解下。”
  宋涛也适时加入了大家的讨论,他把丁卫国家的那个蒙古娘们会汉话的事情说了。屋里的大部分人都还不知道这个事情。
  乔海鹏明显的愣了一下,然后笑道:“靠……这个小丁,也太随便了吧,他家里不是已经有个日本妹子了,怎么又弄了俩,也不怕伤着肾。”
  高建国也摇头苦笑道:“这事他专门向我汇报过,我也不能说什么,毕竟公司也没有规定员工只许找一个。现在公司民委会的很多员工家里,都已经不是一个了,我们军委会何必要做那个恶人。我和王和探讨过,他的意见是只要不影响工作,身体扛得住,对于这方面公司并不干涉。但有一点必须说明,关于员工在公司的福利继承权问题,公司已经做了明确的规定,员工死后公司的福利只能指定一个直系子女继承,而且必须要提前记录在案。反正你随便找,随便生,只能有一个享受员工在公司的福利待遇。至于员工以后的财产继承权,公司并不干涉。”
  乔海鹏气得一瞪眼,笑骂道:“我是真不想找,要是想找,还用在乎那个老娘们吗。老高,你严肃点儿,我们现在开会呢。”
  宋涛嘿嘿笑道:“老乔,我觉得你应该养几个外室,你可以在吕宋、济州等地置几个宅子,把日本妹子、朝鲜娘们、大洋马、黑妹都置办齐了,然后到了哪里就住在哪里。”
  “滚他娘的蛋,还开会不开会了……”
  大家一看乔海鹏真怒了,连忙又把话题拉了回来。
  高建国想了下道:“小丁家那两个蒙古女人我还真见过,我觉得这两个女人,出身应该不是一般的人家。但考虑到他们是蒙古人,就没有怎么在意,毕竟女真和蒙古通婚是常态。可如果要说让她们帮我们做翻译,我觉得还是不靠谱。毕竟我们对蒙古牧民做的是阶级斗争方面的思想教育,斗争谁啊,就是斗争那些草原上的贵族那颜。那两个蒙古女人虽然是主仆关系,但毕竟都是出身贵族,也是穷苦牧民的斗争对象。让他们做翻译不妥吧。”
  宋涛点了点头道:“老高你这么一说,我觉得还是让情报部对那两个女人做一番调查吧,这也是对丁卫国负责,我们军委会毕竟属于纪律部队,而且老丁那们不着调,哈哈……”
  高建国也笑着道:“你和丁卫国的关系好,就由你去跟丁建国谈谈,不要让他有想法。我们不想干涉他的私生活,可毕竟这两个女人身份不简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