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远东1628-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328章 这家伙真是个人物
李轩平看了眼李明,笑着道;“这家伙眼睛倒是贼,你从进屋也没怎么说话吧。”
李明摇了摇头道:“可能就是因为我说话少吧,才让这个家伙闻到味儿了,弄得跟忍辱负重似的,呵呵……”
这时,洪书磊从外面走了进来,一屁股坐在李明对面,拿起酒杯仰头喝了一杯,抹了把嘴道:“这个大汉奸弄得这是哪一出啊。”
洪书磊笑着道:“大汉奸应该是看出了什么,他在这里才呆了几天啊,鼻子够灵的。”
李明笑了下,转身把一名背着电台的战士交过来,拿起话筒道:“老高,事情有变化,我说不清楚,你们最好赶过来,我们详细的研究一下,把情报部也都叫上。”
下午的时候,一列火车把高建国和王和他们都拉到了起点镇。大家聚集在起点镇会议室里,十几个大烟枪,把屋里弄得乌烟瘴气。
对面的墙上正挂着一块幔布,上面播放着今天上午的录像资料。等到录像结束以后,王和就笑着道:“这个范文程还真是人才,他所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只是不知道他这个人能否靠得住。”
高建国转过头,对情报部的三大巨头道:“你们也看了半天,说说想法吧。”
钱兵阴沉的道:“可以用,越是这样的人就越用的放心。大家实在不放心的话,可以考虑上点儿手段,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丁兴浩笑着道:“范文程这样的人,绝对不会轻易变换阵营,可一旦他决定跳槽,肯定会不遗余力的表现。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加把火,让他看到我们的实力,他肯定死心塌地的跟着我们。”
周比利的倒是惜字如金,只是说了一句:“可以用,不能重用。”
高建国点了点头道:“范文程现在深得皇太极器重,很多时候甚至左右女真的战略规划。如果有他为我们远东所有,这对我们来说作用是巨大的。我的意见是设法和他取得沟通,试探下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明点了点头道:“他已经察觉了我们公司的意图,要不也不会跟我说那样的一番话。我想单独见他一面,和他开门见山的谈一谈。老丁说的有道理,如果决定用他,最好让他了解我们的真正实力。”
他说完就对旁边的周比利道:“他身边那两伪装成汉人的鞑子,就是监视他的人,老周你明天帮我安排一下,我要单独和范文程谈话。”
第二天两个鞑子起来一看,才想起了昨天的事情,连忙跑去了范文程的房间,结果范文程还没起来呢,昨天那一碗酒下去,把范文程弄躺下了,把两个鞑子弄得挺感动。
因为范文程的身体还没有恢复,所以谈判只能暂停一天。范文程一直躺到了晚上,远东因为粮食连年丰收,也拿出了一些地瓜酿制了一种纯粮的高度特供酒,专供公司的员工享用。
这酒的度数接近六十度,别说这个时代的古人,就是李明和宋涛他们一帮酒蒙子,也不敢像以前那样成瓶的往肚子里倒了。何况范文程一介书生了。
直到天色暗了下来,范文程的身体才算是缓过来,他从床上坐起来刚想下床,就听到外面房门有人敲门。他一皱眉,还以为是那两个鞑子,虽然心里不快,但还是起了应了一声,然后穿戴整齐过去打开了房门。
可他一开门,顿时就愣住了,门口站着的人是李明。范文程的脸色一变,刚要说什么,就听对面的李明笑道:“范先生不用紧张,他们会一直睡到天亮才能醒来。范先生难道不想请我进去坐坐?”
范文程马上笑道:“李大人,请……”李明微笑着走进了屋子,范文程伸头朝旁边的房间看了一眼,然后才把门轻轻的关上。
接下来的谈判,变得顺利了起来。李轩平一再重申,远东公司对辽东没有丝毫染指的意思,只把海参崴当做一个落脚点,就是为了打开大明和南洋的商路。
而且李轩平还非常装逼地说道,如果远东有开疆扩土的想法,凭借远东公司的实力,别说辽东的后金政权,就算是大明也不在话下。但远东公司是生意人,只想求财,对于治理天下没有丝毫兴趣。
范文程和两名鞑子对远东的表态,也是非常兴奋。其中一名鞑子还向远东提出了交易的请求,希望从远东得到先进的火器。
李轩平听了,皱眉道:“远东公司是爱好和平的,远东对大明和后金之间的战争,始终保持着中立状态,为了保证地区平衡,远东不会向任何一方提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那两个鞑子听了差点没气死,就你们还爱好和平,你们杀我们族人的时候,怎么没想着地区和平,这远东也太不要脸了吧。
但李轩平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比较兴奋。
“鉴于双方已经正式建立了双边关系,远东除了杀伤性武器和粮食之外,对于其他商品都不在禁运之列。比如来自海外的烈性白酒、保健药品、玻璃制品、各种奢侈品,以及布匹丝绸等商品,都可以向辽东的后金政权进行销售。”
远东准备了一批酒精勾兑的烈性白酒,度数高达六十多度,口感极为暴烈,非常适合寒冷的辽东地区。但这种酒如果长时间饮用,对身体伤害极大。包装精美,价格极为昂贵。
还有一批被远东称为保健品的补药,都是各种化学麻醉品制作的,有让人兴奋的,也有让人钢枪不倒的,反正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吃上了会让人上瘾,并破坏他们的身体机能。
剩下的玻璃制品、奢侈品都是一个特点,那就是价格昂贵,劳民伤财,没有什么实际用处的东西,但对于那些后金的贵族却非常有吸引力。
尤其是两个鞑子看到了样品以后,都是叹为观止。他们都从中看出了大量的商机。暗地里找到了李轩平,希望由他们的主子负责经营这些商品。
对此远东公司倒是没有什么意见,有这些后金贝勒旗主帮着他们营销,效果肯定会更好。反正就是在这两年祸害你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大量赚取鞑子银子。两三年后这钱可就挣不着了。
原本这些东西都是为白皮准备的,公司想把这些东西都销往欧洲,这些东西走得都是高档奢侈品的路线,绝对是从欧洲贵族身上吸血的最佳商品。
谈判的最后,李轩平笑着道:“去年公司在旅顺和海参崴,与贵方发生了冲突,收殓了两位后金主帅的尸体,我们一直在妥善保存。”
对面的两个鞑子一听就急了,连忙问道:“是不是岳托和阿巴泰两位贝勒的遗体?”
李轩平笑着道:“正是两位贝勒的遗体,我们用了大量珍贵的药品,保证了两位贝勒的身体保持如初。如果贵方希望接回两位贝勒的遗体,我们也可以商量,只是为了维持两位贝勒的遗体状态,我们花费颇多,还请贵方负担一下这期间的费用。另外,还有一位叫鳌拜的军将,他被我方俘虏,也请转告他的家人。”
还没等对面的范文程说话呢,两个鞑子就坐不住了,一个鞑子急切的道:“还请李大人放心,我们回去会和大汗禀告,派专人来商谈,一定会让贵方满意。”
这个可是大功,无论是皇太极,还是大贝勒代善,为了收回兄弟和儿子尸体,都不会太吝啬。而且救回苏完部族长的孙子,还落下了苏完部族长的大人情,这个事情他们肯定要争着去做。
两名鞑子急火火去看望岳托和阿巴泰两位贝勒的尸体,他们要亲自认尸,好确定这两具尸体是否是两位贝勒。他们都刻意忽略了范文程,两人争着抢着的去了。
李明则是领着范文程直接坐上了火车,一路开往海参崴。范文程坐在铁龙上,看着两边飞速掠过的景物,他心里非常震惊,按照这条铁龙速度,就算是去往沈阳,也花费不了几天的时间吧。
火车呼啸的驶进了海参崴,一路开到了港口边上的海参崴火车站。范文程一下火车就被码头附近的几艘万吨巨轮吓呆了,他颤颤巍巍的走下了火车,强自扶住了旁边的围栏,才算是站稳了身形。
虽然他从辽民的口中得知了这几条巨大铁船,可是亲眼所见,还是让他感到震撼无比。李明微笑的站在他的旁边,直到范文程恢复过来,才带着他在海参崴四处参观。
范文程这一路已经彻底的傻了,港口边上停泊的一片帆影,全都比他来时坐的那艘海船还要大很多,还有码头的几座巨大的座门吊、海参崴市区那一栋栋排列整齐的高大厂房、一根根巨大的烟囱无不让范文程震惊不已。
李明还让他参观了学院区、军营和几个大企业,范文程的脸色开始是一片苍白,到最后变为涨红,心里就像着了一团烈火似的,他知道自己这一步走对了。
这才是远东的真正的实力,后金算什么,大明又算什么,以后恐怕整个天下都是远东的。如果他继续跟着鞑子混,不出几年肯定是死无葬身之地,还要留下遗臭万年的骂名。
参观完海参崴,李明带着范文程去见了高建国和王和几位常务董事。此时的范文程打定主意跟着远东混了,他知道远东公司和以往任何势力都不同,人家根本就不会跟你玩三顾茅庐,或是礼贤下士那一套,他们对士人阶层也不太感冒。
要想让人家远东公司用你,你就得主动点儿靠上去,所以范文程非常光棍的上去就跪下了,“咣咣”的就是一顿响头,大声的表忠心,说得壮怀激烈。
什么大夫的风骨,什么文人矜持,汉奸都当过,我特么的脸都不要了,谁还在乎那个。他来这里几天就已经看出来了,远东的人不看别的,这里非常务实,只要会做事的人。
范文程的表现,也让高建国和王和他们措手不及,虽然心里都对他极为鄙视,但都不得不佩服他,这家伙真他娘的是个人物。
第329章 胡雪明的春天
春日将近,走在两旁栽满了红松的水泥路上的胡雪明,显得的喜气洋洋。今天会计部主任发了饷银,或者按东家老爷的说法叫工资。
东家主任知道今天幼儿园是亲子活动日还特地给了半天假。谢过东家主任后,胡雪明稍作梳洗匆匆上路,想着包里厚厚的工分票。
虽没有真金白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舒爽感,但在海参崴工分票可比白银铜钱有用多了。不说海参崴各个部门,商铺,饭馆,酒楼只认工分票,甚至逛个窑子都只收工分票。再者就是携带的方便。毕竟谁也不想买个稍贵一点的东西,就得背着一筐铜钱找罪受。
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多,金银在远东的控制区也可以流通,但是想在商铺里进行交易却只能先去一个叫远东中央银行的地方兑换工分票。人家收到白银并不是先按斤两计算,却先验证白银的纯度。然后再按纯度折算称重,当然还要收取一定的工时火耗费。
当然随着近两年土著部落的交易圈不断扩大,甚至有些部落长老以家中工分票叠起厚度来计算财富多少。再想想去年自己还带着孩子在辽东山里挖野菜,胡雪明不禁有些庆幸。
“胡兄!”
远处的呼喊打破了思绪的中胡雪明,抬头一看竟是一起落难结伴的黄岩磊,黄秀才。这位秀才本是在沈阳城中回春堂的主簿,因屡试不第,心灰意冷去了药材铺当了主簿。
平日里写的一手好字,记得一笔清楚账,颇受老东家器重。建奴重兵围攻沈阳城时,黄秀才恰巧祭祖不在城中,算捡了条命。随即开始了逃亡生涯,在路上遇到教书先生胡雪明,两人一路颠沛流离逃到东江镇。
因有功名在身,又身怀长技。两人很快在东江站稳了脚跟,还取了同为难民的妻子。次年有了儿女。但好景不长,去年毛文龙被杀,袁崇焕断了东江的粮秣。东江镇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大饥荒中,黄秀才靠着给军营当账簿还能给家里弄点吃食。胡雪明就彻底没了活路。
想想也是,饭都没得吃了,谁还顾得上读圣贤书。胡雪明的妻子为了给闺女省点吃食活活饿死在山脚下一处野地里。尸体被乡亲们抬回家里时右手还紧紧攥着把野菜。看在老兄弟份上黄秀才分了点吃食给胡家草草葬了胡妻。
在这个地主家都没余粮的时代也只能帮到这了。回家黄妻看着即将告罄的米缸道:“夫君我们还能挨到几时!”
还好黄天在上,老天有眼。去年一帮自称是大宋崖山后裔海外人到了海洋岛,在那里发放粮食救济难民!黄秀才一向自诩清流,看着妻儿嗷嗷待哺的眼神。无奈的摇摇头,跟胡雪明和几个相识的辽民趁着夜色出海赶到了海洋岛。
两人带着全家老小和一干辽民,一路飘洋过海来到海洋岛。见识了能在水上漂的山一样大的铁船巨舟,还有近乎变态的净化历程。经过一段修养恢复了精气神。
短暂分离的一家子终于登上了船,前往海外人的老窝海参崴的航程。在船上海外人还是比较开明的,至少在胡雪明看来比陆上那些海外人的军士要和气。
每日都有一个时辰上船甲板轮流放风的时间,胡雪明摸索着找到黄秀才道:“黄兄,吾观髯人格物之学博大精深,这铁船无风而至,披巾斩浪,实乃奇迹。若我大明有此格物之学,何惧建奴!”
一旁的黄秀才不禁露出鄙夷之色:“一帮礼乐崩坏的髯贼,尔等会点奇巧淫技不足道哉!若吾等实在饿及至此,走投无门定不会从贼。”
胡雪明心道真是吃饱了就忘恩负义主啊。刚要出口反驳几句,就见远处海平面上出现了两座镂空钢铁巨楼,楼身中间正铺上波纹型铁皮显然还没有完工。两楼中间一桩圆柱形建筑正喷吐黑烟。而一个圆形钢管正从楼底伸出面朝大海。
“呜!……”
巨大的声响如同炸雷般响起。圆形钢管喷出无数黑白色物质直冲大海。黄秀才一脸土色看着那那丛灰雾直面而来,又突然转弯直冲上九天云霄。
他裤裆不禁一热,一屁股坐在了甲板上。后来当了电厂会计部会计的胡雪明终于从主任那得知,那是电厂1号锅炉在利用高压蒸汽对管道施工后残渣进行吹扫来保证管道清洁,不至于机组投产后蒸汽携带杂质进入汽轮机损毁叶片。
当然巨大的轰鸣声是远东公司没有为吹管准备消音器所致。然而胡会计不知道的是,现代社会为了保证工程环保安全一般加装消音器。但对于只进行一次性吹管的古代来说实在没那必要。想到这里胡雪明不禁莞尔。
“胡兄,何故发笑!”黄秀才看着傻乐得胡会计喘着粗气问道,显然是远远的看见旧友狂奔而来。
“遇到故人,当然开心!东家不是说了吗,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黄兄又何故到此?”
显然胡雪明很明智,有些旧事是不能重提。
黄秀才今天休假,在海参崴游玩半日。本来电厂他是决计不愿再来的,一年前的可怕场景还历历在目,若不是今日海参崴地下管网施工,不得不绕行过来。被胡雪明问道,只好说想念故人的不痛不痒的话敷衍过去,恰闻胡雪明准备参加幼儿园今天下午举办的亲子活动会,就要吵闹着去见识一下。
“话说,黄兄不是不齿远东东家的教育吗,为何今天又要去随我参观。”
胡雪明看着往日一向不喜自家娃儿,失去正统圣人教诲的黄岩磊,今天居然一反常态,这有点不对啊。
旁边黄岩磊不禁老脸一红道:“只是去游玩,又无其他想法你去是不去。”
显然话语中少了不少底气。本来黄秀才自诩清高在几个故人中是出了名的。初来海参崴,大家都被分到了劳动营睡通铺。刚才重聚的妻儿又要分开,咱们的黄大秀才自然是愤愤不平!
有几个秀才吵闹着要找海外人的官员,黄秀才也想出把力讨个公道,硬是被胡雪明拦了下来。后来听说几个秀才去向髯贼老爷讨要读书人应有的待遇,结果被人家都被送去了煤矿做苦力!
跟着回来的老工头啐了一口:“都他妈的什么玩意,会写几个字了不起了。老子都会写,老子还会算学呢。你以为你们是什么东西,在远东人人都会写字。害我挨训,还被扣了工分。你们都长眼点,东家最近可没时间理你们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十几万的人要养活忙着呢。你们不愿在我这里呆了,可以提前和我说一声。去别的工头那我说一声就成。在这样闹下去,都送你们去煤矿!”老工头说完一甩胳膊走了。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黄秀才嘴上说的挺气愤,可背后早就湿了一大片。这样两人跌跌撞撞的过完了一个月,随着各方人才的紧缺,远东开始了第二批技能人才的选拔。当然凭着多年职业素养,我们的黄大秀才终于在远东达力普化工集团谋得了一份大致相同的职业。
当然,正当黄大秀自负才高八斗从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时,就被在新时代会计学熏陶下的年轻人狠狠的删了记耳光。自己的所谓才学只不过是皮毛而已。胡雪明知道自己老友脾气,也不道破。
想到要不是东家,自己一家早就饿死在东江镇了。还有什么可抱怨的。于是两人有一句没句的聊着来到了十字路口。路口拦路杆正在放下,路旁的警示灯闪烁不停,道路管理员嘴里的哨子一边吹一边呼喊着行人车辆停在杆外,火车即将通过。
“唔……”
汽笛过后一列蒸汽机车带着金属特有的撞击声,飞速掠过了路口拖着长长的车皮向远处的电厂驶去。
看着车皮上堆满了煤碳,黄秀才不禁叹道:“这一日一列,这么多煤碳运进去,为何不见出来。”
“黄兄,此言差矣!煤碳运进电厂并非无所出,而是电。”
胡雪明这一句话引起了路人的关注,立刻有人围拢过来。平日里只见火车不停往电厂运煤炭,却不见所出。由于电厂,铸造厂,化工厂属于重点工业,门房又有全副武装的陆军战士保卫,禁止无关人员入内的。
也不是怕机密泄露,17世纪也没有人能够弄明白那些机器是如何运作的。就是闲人多了易造成不必要的事故。所以在寥寥的消息面前辽民们只能以讹传讹作为。
说什么的都有,最多一种是在高大的电厂厂房内圈着头怪兽,不见以前厂房造的像笼子,现在被人用波纹铁皮包上了吗,就是怕被人看,怪兽以煤碳为食。
怪兽吃饱后就会发出电。而怪兽出恭之物便是那藏在烟筒内的尾巴排出的烟雾。要不然谁家的烟囱建30丈高呀。其实那铁皮就是保温皮,辽东寒冷锅炉房有好些设备需防寒防冻所以采取全封闭结构。
结果为辽民发挥想象提供了空间。姑且不论传言真假,但有人敢出来说明真相,就勾起来人们无限的“求知欲”。
第330章 黄秀才的秘密
看着越聚越多的人们,胡雪明不由的精神一怔,说话声音也顿时大了几分:“据我们的主任说,这煤运进电厂,是会被送进锅炉燃烧,加热锅炉里的水。就和你家烧茶水一个样。不过锅炉里的煤更多火更旺,水不是烧开了就行,都得烧成蒸汽。蒸汽通过铁管进入一种叫汽轮机机器,推动叶片带动汽轮机转子旋转。汽轮机的转子大轴与发电机相连从而带动发电机发出电能。电能会经变压器输出到高架线路上,然后再经变压器转换输出至用户。”
黄秀才也来了兴致自然追问道:“如此光怪陆离,不过听来却有几分道理。这水蒸汽有那么大的力道吗。”
“你家锅里烧开水,锅盖是不是被汽顶开过。只不过东家格物之学博大精深,控制了这一力道,能为己所用。”胡雪明继续晒着自己清早偷听到发电部主任给技校学员讲课内容。
“那发电机为何物,怎能转动就能发电!”一位年轻的辽民踮着脚尖,大声的问道。
“这个恕在下才疏学浅,不得而知!但听东家说,上远东高级技校方可学到。就在城北书院区。”
胡雪明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不懂不能装懂,误人子弟!当然胡雪明早已有了自己的打算。准备报考夜校,加强专业学习争取拿到会计证,变成远东正式员工。这一粒种子即将在胡雪明的春天里发芽。
海参崴以工业为主,工业在港区沿海边建设周围用铁路公路连通。沿着1号公路往北中间经过商业区,然后就是居民区和书院区。
城镇的规划充分参考了气象和季风规律保证工业废气很少能吹到生活区。现在王和主导的市政工程正在逐步开工。
首先就是地下管网建设。王和可不想经历前世那样,下场大雨就水满京城的悲剧,还有如果排污做不好会引发疾病。所以在工程部和市政人员建议下,采用德国在青岛的地下排水设施建设标准为蓝本。
并参考了日本排水设施,制定出的地下管网排水系统计划水道渠成的计划,通过了民委会的决议。新的地下管网工程充分考虑了泄洪和排污及维护能力,据说有人已在修好的地下管网里开着汽车兜过风。
王和对此十分重视,城市基建就得从基础设施抓起。那种为捞政绩赶工期不顾百姓死活的做法,在这个时代行不通。绕过一处地下管网施工工地的胡雪明和黄秀才终于来到了商业区广场。
广场中心的是白色大理石砌成几十米的方尖高碑。远远望去就像矗立白宫后面的华盛顿纪念碑,方尖高碑的顶端四面镶嵌着中式的花纹图案。
钟表内圈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形象为灯。外圈则是铭刻了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四大神兽。
当时针指向数字时,对应的生肖就会点亮。只不过恰好相反,人家是灯光逐渐熄灭而我们是逐渐点亮。当然,点亮全部12生肖以后,就会全部熄灭新的循环再度开始。
来到方尖碑下,胡雪明和黄秀才对着方尖碑底正面深深一揖。碑底四面用黑色大理石砌成。正面铭刻着远东人民英雄纪念碑几个朱红大字。
而在这黑色大理石上则用白色楷体写着一个个人名。这些名字都是为了远东人民,在战场上和重大事件中做出突出贡献而牺牲的人名。所以理应受到公司每个人的尊敬。
“这髯毛老爷行事虽不遵礼法,但对于有用之才还是颇为眷顾!”
看着三三两两的辽民在祭拜完毕后在纪念碑下恭敬的放下鲜花然后默默走开。黄秀才蔚然一叹。
“是啊!就算东家经过此处都会过来一拜。不过看黄兄今日不只是要和我去幼儿园那么简单吧。”
被老友看穿了心境的黄秀才终于道出了真相。原来黄秀才在化工厂会计部混的不怎么样,都是一身臭脾气惹得祸,动不动就髯贼长髯毛短的。大家都是为东家所救,又给了现在这么好的生活,自然而然就疏远了这样的刺头。
尽然黄秀才满身记账本事,也难免犯错误。让人疏远了也就没人帮他指正。当然犯的错误多了就要被扣工分票。看着人家欢欢喜喜拿着厚厚的工分票回家时,黄秀才悔之晚矣。
但生活还要继续。看着家中妻儿心生愧疚,活人不能被尿憋死。黄秀才自负还是有些本事的。比如说他就画的一幅好丹青,在沈阳就有“赛伯虎”的美誉。
于是前几天涮涮成就几笔大作就跑到商业街上开卖。远东对于辽民自己售卖自家的多于物品是不管制的。只要你买卖公平,不欺骗消费者就成。为此市政人员还专门在商业街划了地供大家交易。
只要交点象征性的地摊费就成。当然地摊的面积是跟缴费有关。但是地摊必须按照条例不能随意摆放。所以在地摊市场总有几个穿着城管制服的管理员巡视。一来看管秩序,二来解决商贩间矛盾。
至于欺骗消费者,远东的工商部会直接介入调查,售卖人必须证明自己产品好坏并由法院判决。不过至今没人敢触碰法律。据说后果很严重,不但自己倾家荡产,还有可能被罚去矿场做苦力。
而我们的黄秀才在交了一分工分票后,在市场里支起来自己的书画摊开卖。然而他大大高估了辽民劳工的购买能力。这个刚过上几天好日的辽民谁有空买字画啊。
都是往家里塞生活必需品,哪有什么闲情逸致买这些高雅的玩意!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刚刚离去的那位倭人藤田先生说要给自家婆娘装点一下卧室买回去两张。
其实装点什么卧室,你买的那两幅仕女图,又不是什么山水画。想白日宣淫直说,还说的那么风雅!黄大秀才不由的在心里呸了一口,但手上还是恭敬的卷好画递了过去。等藤田走远后,看着日头落西,黄大秀才手里攥着可怜的一张工分票怅然若失。
“你的这幅山水画不错,先生这份才学不简单。”
正要打算收摊的黄秀才,看着他面前一脸和蔼的王和有些茫然。平日里经常见王和等民委会官员视察工厂的黄秀才自然是认识的,王和现在就是民委会在海参崴最大的官。
当然,民委会的市政工程、教育、工业、基础建设等重担也压在了王和的身上。王和就像一个旋转不停陀螺似的,天天忙里忙外。
远东公司对教育非常重视,尤其是第一代在远东出生的新生儿,就更加的上心。教育是国之根本,不但要学习现代的知识,同时也要摄取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沉淀的精华。所以国学相关的课程一定要开设,比如这水墨画,丹青,书法等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下一代也一定要受到系统教育。
王和的雄心壮志黄秀才自然无从得知。黄秀才只知道那日他从茫然中惊醒后,和远东的王大东家相谈甚欢。诚然这和王和在旧世本来就喜欢舞文弄墨有关。
总之两人一见如故,最后王和还给黄秀才指明了一条阳光大道,到书院去当先生。教授孩童启蒙书画。虽然黄秀才对启蒙一说有点不解,但想想自己的处境还是决定去试试。这不今天吵着要和老友去见识一下萌萌乐幼儿园吗,也许能从东家的幼小教育窥见一斑。
得知了黄秀才此行的目的,胡雪明不无担心的提醒道:“我的主任最近儿子要上学,听主任说,东家的教育为公司每一个人而办,不是专为少数人而设。公司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每个孩子的才能,不管它高或低到什么程度,同时给每个孩子灌输公民意识。”
“何为公民意识!”
黄秀才第一次听说了这样一个名词不禁打断道。
“这个我也问过主任,他说就是一个公民在这个国家应尽的义务和应该享有的权利。对此我也不甚明了。”胡雪明也是不明所以的解释道。
“这个国家,难道,东家有意入主中原。”
黄秀才骇然一惊,不知不觉中称谓有所变化。
“嗯,这个我也不清楚。吾观远东治下,人人有食吃。个个会写字读书。格物之学应用之广泛,机关用物之巧妙。官衙行政之有效,军队之彪悍。大明无一能与之匹敌。最近听说高丽杀了几个归附土著,李明东家愣是跨过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