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农圣-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反正离拍地的日子还有几日,你且先回去,我等最终商量出了结果之后,你只要照方法执行,老夫等几家,定保你这个安北都护能做的稳当。”
崔鸿已然是对最终的结果有些不满意,板着脸对孙享福道。
孙享福自然也不喜欢在这里看这些老家伙的脸色,行礼告退之后,便打马回到了府上。
“叫神行儿来书房见我。”
将马缰交给了张珂,孙享福快步的走入了书房,提笔沾墨,一封书信很快就写成,用信纸包好后,神行儿已经在书房外候着了。
“你把这封信秘密交给正赶往朔州的御史大夫魏征,不要走漏任何风声。”
“属下领命。”
神行儿拿了信封,便快速退去,孙享福却是在书房里缓缓踱着步子思考着后边的事。
王氏除了耕种关内现有土地,能够调用的农奴,顶了天也就三万多户,这三万多户至少还要留一万户左右种植香料田。
那么,剩余的人手,也就差不多刚好够帮王睿开发他有可能在土地拍卖会上拿下的五十万亩田,然之后,他又拿什么人手来开垦三百万亩燕麦田?
孙享福料定了他没有人手,又不会放弃三百万亩田的巨大利益,那么,他就一定会农奴这件事情上另作打算,那么,什么人有农奴被他打主意呢?
只有七宗五姓的其它家和那些各地的中小世家,无论他朝那个方向动心思,一番争夺都在所难免。
而这场竞拍,能不能挑动世家全面争斗,有几点很重要,中小世家,有没有勇气对七宗五姓的垄断说不,有没有勇气,团结起来对抗他们。
还有就是七宗五姓,对最后的利益分配,能不能满意,不满意的话,裂痕会不会很深。
三百万亩燕麦田,就是孙享福放出来,继续加深王氏和其它几家裂痕的东西,顺道的,还能解决一些民生问题,他何乐而不为呢!
而魏征,则是孙享福这一系列计划的关键人物之一,他是山东士族出生,为人又公正刚毅,有他给那些中小世家撑腰,或许,能将那些人拧成一股绳,至少,在拍卖会上,敢于叫价。
当然,孙享福给他的书信中,可不止提到了这一点,而是将自己私下的与王旭达成协议,白给他三百万亩田地的事情坦白了,而且要求魏征把事情抖出来,最好在拍卖会开始之前,上奏弹劾他,把这事搞的人尽皆知。
他现在有点拿不准的是其它几家人知道了王氏除了八十万亩香料田,又免费拿到三百万亩田,还在不遗余力跟他们争夺拍卖会上出售的那些田地的时候,会有什么反应。
最好的结果当然是他们全部炸锅,合力将王氏踢出局外,次一点,也要不顾跟王氏的约定,在竟价的时候,跟王氏斗富,强抢王氏预订的田地。
不管怎么说,孙享福拿一件他本来就要做的事情来做文章,加深几家裂痕的同时,有可能抬高拍卖会的收益,这就很不错了,至于下一步,人算不如天算,做完之后看各家的反应再说。
除了考虑七宗五姓的事情,孙享福还要考虑西域胡商的事情,两天时间,胡商在善阳贷的货物总价已经超过两百万贯,香水,精油,烈酒,茶叶,是首选采购物品,善阳城的存货基本被清空,再有就是琉璃工艺品,陶瓷,成衣,布匹,香料,食材,之类的。
今天是最后一天,成交量还在集中,而孙享福根据他们采购的意向表统计,就可以看出西域那边现在更加需要什么样的货物,而争对他们需要的货物进行研发生产,就会保证明年的时候,出口方面能够继续保持繁荣增长。
可别小看这点先见之明的好处,万一节奏抓不稳,一旦产量过剩,很多商品可能会砸在自己手上。
孙享福这样热衷于商事,可不仅是因为他现阶段缺钱,更是因为赶上灾年的朝廷缺钱,一旦等朝廷的财富累积足够,自己的投入收回成本了,那些世家子想要蹦跶,孙享福分分钟有办法玩死他们,资本的可怕,只有后世人才明白。
第242章 去戏剧院
王旭府上的争吵注定是停止不了的了,当这些老家伙们多年修炼出来的沉稳被打翻,做出不理智的决定的时候,孙享福的计划就成功了一步。
无影儿被孙享福特地从长安调了回来,负责监视起了王家宅子,至于他带回来的一些关于王麟的情报,孙享福只是大致的浏览了一遍,便将其销毁掉了。
李世民的密卫盯上了王麟,几大世家的家主都下令,族中子弟不可跟王麟往来,意思很明显,如果他策划的后续计划不能成功,大家将会把他推出来做替罪羊,幽闭在府上不出门的王麟每天除了折磨自己的小妾之外,往他的地下牢房跑的也很勤,是以,无影儿和密卫都发现了那处所在,在八月下旬的一天,那处监牢被密卫劫了,现在,李世民手上应该有了王麟更多的黑材料,只是出于一些原因,没有选择动手。
王家还有另外一个受孙享福关注的人,那便是王浩,他自从北上太原告了王麟一状之后,整个人就销声匿迹了,并没有回江南主持他分管的产业,倒是叫孙享福捉摸不透,毕竟他的情报组只有二十个人,侦查范围只能是一两个指定的目标,是以,现在善阳城的事情千头万绪,孙享福人手不够用的时候,便都撤了回来。
饭点刚到,一身便装的尉迟宝林就到了孙享福府上,没有跟孙享福客气,他自己就找了个凳子,让下人加了副碗筷,就在孙享福旁边坐下吃了起来。
“怎么地,有事啊?”
看着他吃饭时,一副飘忽的眼神,孙享福主动问道。
“呃,回纥部今天来了不少人到善阳城,已经找客栈住下来了。”没来由的,尉迟宝林居然有些脸红道。
“嗯,马上就到重阳了,这几天室韦,靺鞨,霫部,都会有不少人来城里参加拍卖会,各部人马势力混杂,你勤加巡逻,管好城中治安。”
“这是公事,某可不敢忘,那个······”
“你小子有事就说,到了我这里,怎么还扭捏上了。”孙享福放下筷子,一拍尉迟宝林的肩膀道。
“呃,那个,就是,我今天来,是想约东珠姑娘去戏剧院看戏的,今天有扬州名角李香蝶排演的戏上演。”尉迟宝林有些不好意思的吞吞吐吐道。
“李香蝶也来善阳了?”
孙享福下意识的说了一句,又反应过来,这好像不是尉迟宝林说的重点,转头又看向他道,“你什么时候认知东珠姑娘了?”
“呵呵,那个,前两天嫂子带她去逛了商业街,正好在铺子碰到我,就认识了。”尉迟宝林抓了抓头皮道。
“行啊你小子,才认识几天,今天就约人家看戏去了,有想法?”孙享福闻言笑了笑,给了尉迟宝林一个男人都懂的眼神道。
“没,没,我能有什么想法,就是去看看戏······”
这个时代,男子十五六岁的年纪,差不多就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尉迟宝林是尉迟恭长子,很幸运的没有被李世民相中,让他尚公主。是以,他的婚姻,还算自由,不过,他老爹的意思是给他找个世家女,然而,他可是真不喜欢文绉绉的那一挂,来了善阳,竟是对胡人女子起了兴趣,这不,东珠虽然只有十二三岁,但在胡女里面,确实算是面容上佳的了。
瞧他一脸像是喝了半斤酒的大红脸,孙享福心里就有底了,便招手让仆人去后堂说了这事,这个时间,东珠应该是跟虞秀儿在后堂用饭。
继续端起碗筷吃饭,孙享福又想到了一些公事,道,“宝林,铁匠铺工匠现在有多少人数了?”
“三百左右,开业之后,生意很好,每天卖好几百件铁器呢!”事情有了着落,尉迟宝林的心情大好,答道。
“才三百人?太少了,让那些师傅多收些学徒工,汉胡不限,年纪小些都没事,至少要达到千人规模,入冬之后,要加紧赶制幸福村设计的新式农具,草原上的土地要是顺利的拍出去了,农耕工具这一块,需求会非常大,少说都是数十万件······”
尉迟家除了跟孙享福在望江楼做了一些投资,就这么一门铁匠铺的生意了,听到孙享福这么说,他都打算写信回长安,找他老爹求援了,几十万农具的生意,可是超级大买卖啊!
半个时辰后,几辆马车从孙府驶出,孙享福特意安排了尉迟宝林和东珠一车,自己,则是和虞秀儿,红梅春桃三女挤在一车,向戏剧院而去,哪里,将是几天后土地竞拍卖会的现场,正好,借机会,孙享福也去现场视察一下。
“夫君,妾前些日子无事,按照你讲述的那个故事编写了几集话本,你看过没有?”
马车上,难得被夫君陪着去往戏剧院看戏的虞秀儿有些兴奋道。
闻言,孙享福一脸尴尬,这些日子他的公事太多,倒是知道书桌上有一本没有封皮的话本,知道应该是虞秀儿写的,却是没有时间翻看。
“呃,这个,为夫这段日子公事繁忙······”
“无妨,夫君是做大事的人,这些东西,妾身本不该拿来烦扰夫君的。”
看孙享福的表情,虞秀儿便知道了他压根没看,心里虽然有些失落,却也能够理解,戏剧,毕竟是小道,与治国大事比起来,不值一提。
“娘子说的是那里话,你这话本要是编好了,也是为国家效力的大好事,为夫过几日得了空,定然与娘子好好研究一番。”孙享福抱歉的道。
“为国家效力的大事?”
虞秀儿不解,孙享福此前只是讲了故事的开头部分,倒像是一个江湖游侠复仇的故事,却不想还能牵扯到国家大事。
“是啊!在为夫的构思之中,这个主角郭靖可是要成为为国为民的大英雄的······”
说罢,孙享福又将《射雕英雄传》的改编版大纲给虞秀儿讲了讲。
和原版差异较大,首先是时代背景变了,郭靖被他设定成了前隋的人物,大致是父亲被奸臣所害,母亲带着他逃亡关外,在突厥可汗帐下放牧为生,其父的生前好友,一个武林人士,千里寻故交,在大漠中将他们母子找到,传授了一身武艺给性格憨厚的郭靖,并告诉他杀父仇人是谁,让他武艺修成之后去报仇。
在大漠受师傅教导长大的郭靖凭借一身武艺,帮助突厥可汗南征北战,立下不少大功,被其赏识,封为金刀驸马,然而,郭靖却想着去大隋寻找杀父仇人,报了仇之后才回草原,与青梅竹马的突厥公主完婚。
然后,这一去,他自然是遇到了另一个心爱的女子,然后喜欢上了汉人的文化,想要认祖归宗,期间,穿插了他与女主角黄蓉之间的爱情故事桥段,在黄蓉的帮助下,他与已经身居高位的杀父仇人对抗,还学得了各路武林高手的绝世武功,而当他的仇人终于被他杀死的时候,回去完婚的承诺却是到了要履行的时候。
最终,在突厥可汗的威逼利诱下,郭靖准备完成当初的婚约承诺,然而,正当他要忍痛割爱,决定与突厥公主成亲的时候,却得知了突厥可汗要南下侵略中原,然后郭靖不干了,苦劝突厥可汗无果,打算出逃,郭母也认为儿子做的是对的,为了支持儿子认祖归宗,她选择了自杀,不做儿子的负担,最终只身逃回了大隋边地的一个小县城善阳。
在善阳城,他竟然遇到了被他伤透了心的黄蓉,原来,黄蓉到这个边陲小城,就是想离他近一点。最后,郭靖毅然决定和黄蓉成亲,从此做汉民。
然而,此时隋朝内部大乱,各路势力造反,所有军阀都选择了去争夺皇位,没有人愿意来对抗胡虏的侵略,不忍看到善阳生灵涂炭的郭靖最后选择挺身而出,带领自己招募的义士在善阳对抗突厥。
然而,隋朝军阀梁师都占领了朔州之后,想要投靠突厥,对郭靖这股化外势力,一再打压,面对两面的攻击,郭靖即要与昔日的好兄弟作战,又要与军阀梁师都作战,看尽了战争的残酷的同时,也悟出了一些道理,觉得两个民族的人本质其实是一样的,不应该为了虚幻的权力欲望而相互残杀,应该和睦相处,才能共同走向美好的生活。
后来,在聪明的黄蓉的帮助下,他屡屡化解危机,努力以善阳为中心,推动民族和解,一直坚持到了李唐立国,唐军最终拿下叛逆梁师都,收复了善阳城,他将自己的理念,讲给了善阳县候孙正明听,并且得到了高度认同。
孙享福就是想通过虚假的戏剧故事,潜移默化的化解两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仇视,整部剧里面,要大篇幅的讲述两族人民相互攻伐,产生的恶果,同时告诉大家,两个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努力,能有什么样的成果,当然,如何把孙享福讲的这个故事想要表达出来的核心意思在舞台上刻画出来,就是虞秀儿需要努力的事了。
故事只讲了个大致,马车便已经到了戏剧院,这里的业主虽然是孙享福,但他自己没有组织歌舞艺人表演,只是出租场地给别人演出,毕竟,蜀中的望江楼分店开业之后,长安,洛阳,扬州三店的艺人都分流了一批过去,目前,孙享福手头上没有足够多的艺人,却是让这方面人才较多的扬州世家趁势把这个行当推动了起来。
有了此前望江楼上演的白蛇传作为模板,大唐的艺人也不都是傻子,不断摸索中,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从原先的山寨,走向了原创的道路,音乐造诣很高的李香蝶自己找人写话本,谱曲之后唱的这出《狐仙》,倒是获得了不少扬州百姓的喜爱,也算是继《白蛇传》之后,大唐又一个流行起来的戏剧故事。
不过,故事里面的剧情和唱段,还是脱不开白蛇传的一些影子,舞台上也没有加什么炫目的效果设计,和望江楼上演的《白蛇传》还有很大差距,卖点就是一个新而已。
孙享福才走入了戏剧院,一堆莺莺燕燕便在管事的带领下前来迎接,他现在的身份可是善阳城一哥,都不需要交待,管事的人就将他们一行人安排在了正中央,最好的隔间。
“孙都督,咱们又见面了。”
隔间之中,李香蝶欠身行礼之后,第一句台词就吓了孙享福心里一抖,老婆虞秀儿可还在他旁边呢!李香蝶一个青楼女子,说的好像自己跟她有旧似的,被虞秀儿误会了可不好。
不知道为什么,孙享福见到她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她那对诱人的胸器,虽然没有伸手去摸过,但是那种被蹭来蹭去的感觉,还是让他有点怀念的,略微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孙享福笑道,“呵呵,李姑娘能来善阳演出,本督当然是欢迎之至的,这位,便是本督的夫人,名满长安的白娘子虞秀儿,在演戏方面,你们平时倒是可以多加交流。”
李香蝶全程看过《白蛇传》,自然是没有不认识虞秀儿的道理,欠身见礼之后,才请几人在隔间里上坐,虽然这戏剧院是孙享福的产业,但她却摆出了一副主人家的姿态,显然,对于自己的新戏,她是很有信心的。
第243章 王浩来访
客套的话李香蝶都不够资格跟虞秀儿多说,因为身份地位相差悬殊,待孙享福夫妇坐定之后,李香蝶便以请教的语气向虞秀儿道,“在戏剧方面,我等都是后学末进,不足之处,还望夫人指导一二。”
虞秀儿没有表现出什么不快之色,上下打量了一下李香蝶才道,“李姑娘闲暇,倒是可以来府上做客。”
一个青楼女子,到县公府上做客,在这个时期,其实是说不通的,还是身份地位的原因,只能说,虞秀儿有些太过抬举她了,倒是叫李香蝶有点受宠若惊的看向了孙享福。
“呵呵,我孙府的大门,永远对戏剧界的艺人开放,李姑娘,时间不早了,可别因为本督的到来,误了这好戏的场。”
“如此,就请几位稍坐,我这就安排艺人开场。”
李香蝶退了出去,虞秀儿的一双美目却是看向了孙享福,至于尉迟宝林,则是跟着四处看稀奇的东珠在戏剧院里乱逛去了。
“夫君何时认识的这李姑娘?”
孙享福闻言心里一咯噔,但随即想了想,哥又没干什么坏事,怕个啥?便大大方方的道,“去年下岭南的时候,在扬州与这位李姑娘有过一面之缘,她是王麟的人,后来被指派到了扬州朱家门下,现在,咱们善阳的青楼业半数由扬州几大家经营,想来这李香蝶是被朱家调派过来的吧!”
“原来是这么复杂的一个人,妾身思虑不周,不该请她到府上做客的。”听孙享福提到王麟的时候,虞秀儿才知道李香蝶的来路,有些后悔道。
“无妨,我孙府就应该是个大熔炉,对于所有可以通过思想教育改正的人,都不应该放弃,这个李香蝶的背景既然被为夫知道了,她就对咱们没有什么威胁了,此女乐曲方面的造诣了得,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娘子闲来可以与她多多探讨。”
孙享福并不知道李香蝶现在的立场,也不知道她跟王麟的纠葛有多深,不过,他单纯的认为一个乐曲造诣高深的人,应该不会坏到那里去,他还是希望将这个社会所有有用的人都利用起来,为大唐的繁荣添砖加瓦的。
“原来,夫君还是比较欣赏她的,也罢,别家权贵到了夫君这个地位,家里多少也会养些戏子小妾的,闲暇时把玩,倒是夫君,从来没有这样的爱好,只怕外面都在说妾身是妒妇了,不如······”
“打住,这什么跟什么,男人跟女人,就一定要发生点什么?可不能用歧视的目光看任何行业的人才······”
在这个时代,青楼女子,能够被权贵把玩,那都是她们的福分,所以,虞秀儿的提议,是大唐贵妇做出来的一个很正常的决定,却是跟孙享福的思想有些冲突。
真当虞秀儿准备再劝的时候,却有戏院的管事将两本《狐仙》的话本送了进了隔间。
孙享福不想就这事跟虞秀儿深聊,便拿起了话本翻看起来。
“这本子写的很套路,只是不知道唱出来会怎么样。”
话题被孙享福引到了话本上,虞秀儿拿起另外一本认真的看了起来。
或许是信息太过匮乏的原因,这个时代的人们的创新能力都不怎么地,这个所谓的《狐仙》,基本是走了白蛇传的老路子,千年狐妖化作人形,寻找当年救她脱离猎人捕杀的书生报恩。
不过,受《白蛇传》的影响,这种报恩桥段现在在大唐很流行,毕竟,知恩图报在大唐来说,算是一个好的思想品德,这出戏的核心价值观是表达的报恩,那么就一定会得到百姓的认同。
大致的看了一下,孙享福倒是想起了后世一首自己比较喜欢听的歌曲,便叫张轲找了纸笔来,想趁着记忆犹在,将其默写出来。
“夫君可是觉得,这话本,失了些韵味?”
“嗯,故事问题不大,但想打动观众,成为经典,还差了点东西,为夫看了这话本,来了些灵感,试作一曲,看能不能将这故事的渲染力扩大几分。”
很快,孙享福默写的《白狐》便跃然纸上,简单的将曲调加注之后,虞秀儿便对着纸上的曲目歌词哼唱起来,两遍下来,大致已经熟悉,看过了一段话本的虞秀儿顿时觉得,这首歌简直是这个话本的点睛之笔,如果能作为主题曲,一点也不比《千年等一回》对于《白蛇传》的意义差。
带着东珠在戏剧院前前后后逛了一遍的尉迟宝林和东珠这时也回来了,听到虞秀儿的哼唱,东珠兴奋的上前挽住了她的胳膊,倒是打断了虞秀儿。
“虞姐姐唱的太好听了,东珠也要学。”
“那是当然,嫂子的歌艺在咱们大唐可是绝顶的,可不是戏剧院里的这些艺人能比的,想当年,在望江楼的大舞台上,我也有份出演过一个小品,当时在长安可是轰动一时······”
尉迟宝林出演的小品当时确实是轰动一时,因为它把对联首次在大唐推广出去了,不过东珠这样的草原女子,对于汉文化的了解可没有那么深,对于尉迟宝林的自吹自擂自然是没有什么代入感,闲在一旁看热闹的孙享福却是突然想到了几天之后将要在这里举行的拍卖会。
笑道,“想学唱歌啊!简单,只要过几天的那场拍卖会你能帮我一个小忙,我就帮你写几首歌,让秀儿专门教你唱。”
“好呀好呀······”
没有心机的东珠轻易的就被孙享福哄骗了,这时,上妆换衣准备了半个时辰的李香蝶等人终于可以出场了,戏剧院舞台的大幕也被拉开。
善阳最近云集的世家子不少,这戏剧院倒也热闹,大幕初一拉开,便因为李香蝶的一个萌萌的狐狸造型,博得了满堂彩,这萌兽装其实也是孙享福首创,不过除了在长安望江楼看过春晚和上元节晚会的人,还很少有外地人看过类似造型。
东珠便被这身装扮震的啧啧称奇,整个看戏的过程中,都大呼小叫的,很是投入,尉迟宝林不断的在旁边提醒她,看戏剧时需要保持安静。
然而,这不是重点,有点离奇的是那个男主角登台之后戏剧院内的反应。
“张珂,出去问问,这个演书生的男主角是谁。”
孙享福的反应很敏锐,自从这个男主角上台之后,那些看戏的人的叫好声,却更像是在恭维,明明他在舞台上并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到了停顿的时候,也有大片叫好声,这无疑又让孙享福想起了后世马老板登台唱歌的那段视频。
很快,张珂就给孙享福带来了答案。
“大人,这人竟然是太原王氏的二公子,王浩。”
“王浩?”
孙享福有些愣了,要知道,世家子都是自持身份的,尤其是有机会继承家主之位的嫡子,这王浩跑到舞台上唱戏,可比孙享福这样的身份跑到舞台上唱戏还出人意料。
“你让人通知无影儿,分一组人出来去监视王浩的动向,但有消息,第一时间回报我。”
“是,大人。”
孙享福吩咐了张轲一句,他便快速下去安排了,此刻,孙享福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心思看戏了,满脑子想着,王浩不在南方,跑到善阳来,所谓何事?
一个时辰的戏剧看完之后,东珠意犹未尽,孙享福则是起身,准备去王旭哪里一趟,或许,他知道的会更多一点。
“夫君,这词曲?”虞秀儿抖了抖孙享福此前写下词曲的纸张道。
“让人送给李香蝶吧!她若是看不懂这简谱,自会去府上请教,正好,为夫到时候有些事情要跟她谈。”
“如此,春桃你便走一趟后台吧!夫君,那王浩,可是个极难对付的人?”看到孙享福知道王浩身份之后,一脸凝重的表情,虞秀儿关心的问道。
“嗯,善阳有今日局面,来之不易,为夫就是怕有人搞破坏,毁了它,此地不是讲这事的地方,你们且先回府,为夫要去王旭那里一趟。”
“好吧!夫君且去忙,记得早些回来用饭。”
告别了虞秀儿,孙享福很快就乘马车来到了王旭府上,不往正厅,他知道哪里还在扯皮,只是在东厢一处客房等待起了王旭。
不一会,王旭便至,在听到孙享福说王浩今日在戏剧院唱戏之后,他竟然也是一脸惊讶。
“这几日我都在家中陪着父亲与其它几家商量地的事情,却没想到,二哥竟然会在善阳城中,我这就安排属下,探探他的目的。”
“既然他已露面,想来就算有什么计划,也已经安排妥当了,估计查不出什么消息,不过他要是有大动作,必定会动用你王氏家族的力量,最近你且待在府中,一旦他与你父亲见面,一定要谨慎小心。”
现在,王麟已然不能成为王旭竞争家主之位的对手了,那么,对于自己唯一的对手王浩,王旭自然是急于打击,八十万亩香料田种植成功,让他居功甚伟,在家中族老面前的评价很高,如今,家兵的力量也全部掌握在了他手中,如无意外的话,王氏家主继承人之位,非他莫属了,他自然不希望有人跳出来搞破坏。
“我二哥擅长纵横之术,论到讨好父亲,他远不如我大哥和我,这点你可以放心,既然他露面了,想来很快就会过来拜见父亲,到时候,我便以南方诸事无人料理,日渐荒废为由,让父亲驱他去南方。”
“嗯,如此最好。”
孙享福点了点头,继续叮嘱了王旭几句,却不想,回府的时候,王浩竟已在府上等候他多时。
“王浩公子突然造访,倒是让本督有些意外了。”
“是么,我以为你的情报组织一早就探知到了我的下落呢!”
两人见了一礼,便在厅中坐下,目光交错中,却是都看到了对放眼神中意味难明的笑容。
第244章 与王浩的交锋
纵横家,知大局,善揣摩,通辩辞,会机变,全智勇,长谋略,能决断,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
能有这样的本事的人,必定只是一小撮,因为一个人想要具备这些特性,需要的天资太过卓绝,自三国以后,就很少有以纵横之术行于世的人才了。
王浩行事果决,神出鬼没,倒真如王旭所说,有些擅长纵横之术。
不过,越发善于动脑的孙享福却不是那么容易上他的当的,他相信无影儿他们的能力的同时,不相信以一个古人的脑洞,能猜测到望远镜的功能,这种能把事物放大四十多倍,让人看清几百甚至过千米之外的事物东西,这个时期的人即便是亲眼所见,也是很难置信的,何况是凭空想象。
孙享福的护卫可是多次在王旭的面前使用过望远镜,可王旭到现在不知道望远镜的能力,这就是实证。再说了,此前孙享福的人连找都没有找到王浩,如何监视?
所以,他认为,这是王浩在套他的词。
于是开口道,“本督属下可没有什么情报组织,就算是有人监视你,也应该是你们王氏内部的人吧!”
孙享福一口否认了情报组织的存在,将祸水引到王氏内部,果然,王浩眼神中出现了一丝疑惑。
此前,他只是猜测有人在监视自己,还以为是孙享福,原来却不是,因为从孙享福第一眼看到自己时意外的眼神他可以看出些端倪,但要说是王旭,从小看着他长大的王浩却是不信,那些人,最有可能是王麟派来的,看来,他这个大哥,灭他之心还没有死啊!
然而,从孙享福简单的话语里,他又分析出了另一些东西,笑着道,“这么说,你还不是我王氏的人了?”
闻言,孙享福心里又是一惊,从自己一个‘你们’的用词上,王浩就立即看清了孙享福的立场,他对于人心的揣摩,当真是了不得。
“就算我说我是,你也不会信呀!纠结这个问题也是无用,王公子还是说说来意吧!”和这种善于揣摩的人,说多错多,孙享福单刀直入的摊了摊手道。
“倒是磊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