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农圣-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好,明天,验证团结营实力的时候到了,不杀光这些霍乱国家的东西,我不准你们收刀。”
“得令。”
“哈哈哈,兄弟们,跟吃饱喝足了好好睡一觉,明天带你们大开杀戒。”
领了孙享福的命令,席君买连日续赶路的疲惫都消失了一半,兴奋的领着一干属下喊了一句,对王二牛早就准备好的吃食发起了进攻。
“大人,咱们接下来做什么?”张轲见孙享福并没有给自己这些人安排任务,便问道。
“当然是养足了精神,去洛阳,找王麟啊!”
“真杀啊!”
“不杀也吓唬吓唬他啊!”
次日一早,百余骑洪流般的向洛阳而去,一路畅通无阻的便到了洛阳城内的百嬉楼,这便是王麟联合几个世家子开起来对抗望江楼洛阳分店的新酒楼。
有专业的情报人员就是这桩好,对于一切情况了如指掌,想找某人的时候,一找一个准,即便对方有一两千人,也拦不住,所以,时隔一年多,孙享福又带着一百多个甲士来洛阳逛酒楼了。
“孙正明,你找死······”
王麟可不会像孙享福一样有带着一百多个甲士出行的习惯,他以为自己在洛阳城内外安排了两千多人,自己的安全就妥妥的了,所以,他很快就被张轲从房间里拧了出来。
“找死的一直都是你。”
孙享福傲然的看着被张轲摔的七荤八素的王麟,看他衣衫不整的样子,似乎刚才正跟某个姑娘在颠鸾倒凤。
“你敢杀我?”
“呵呵,记得那年在长安馨香楼第一次跟你见面的时候,我只是个小小的家臣,你却不敢杀我,而现在,我的官阶虽然还是不高,但我却敢杀你,怎么样,死在我手上,会不会感觉很意外?很惊喜?”
孙享福一脸得意的笑容着看向王麟道。
“你,你疯了,你知道杀我的后果吗?别说是你,就是皇帝也未必承受的起······”王麟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叫骂着,但他看到孙享福笃定的表情后,叫骂声嘎然而止了。
“你也太把自己当根葱了,要杀你的人可不是皇帝,你不觉得我做到这一切太容易了么?”孙享福换来一副略带神秘的冷笑,看到他这个笑容,王麟是真的怕了,因为从孙享福的话里,他猜想到了一个很恐怖的事实。
孙正明怎么知道自己在这里?他怎么就能这么若无其事的冲到这里把自己拿下?自己布置在洛阳的人呢?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孙正明带人来长安的消息,而自己这边弄出来这么大的动静,居然没有人过来救自己。
结合孙享福的话,他已经可以确定是王家内部的人要对付自己。
“是王旭,一定是王旭,真够狠的,居然连自己的亲兄弟也敢杀,我真是看错了他,看错了他······”
“怎么样,王公子,临死之前有什么遗言吗?”
“你······”
王麟居然语塞,不知道该从何说起。若是孙享福跟王旭勾结杀自己,那他还真没有什么活着的可能了,既然都活不成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将他打晕了装进麻布袋子里,沉到洛河里喂王八!”
孙享福朝护卫们打了个响指,马上就有护卫拿着麻布袋子朝这边走了过来,王麟见状,想要大喊,却被一股大力自颈后袭来,顿时便晕了过去,然后,他就被护卫提到了马背上。
“我用的力不大,他一会就能醒。”待得队伍从新列队从百嬉楼的大院内跑出来,张轲才对孙享福道。
“嗯,一会,咱们还得把戏做足了。”孙享福笑了笑道。
他不是不想快意恩仇杀了王麟,但是真杀了,大唐可能面临更多的麻烦,而且,没有了王麟的王家,会变的更加不好对付,这是孙享福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而留下他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以他心胸,绝对会疯狂的向王旭报复,让王家内耗,兄弟之间结成死仇,才是消灭他们最有效的办法了。
所以,半个时辰后,没有人的洛水河旁,王麟被丢在了河滩边,看那麻袋在地上翻滚的姿势,孙享福就知道,里面的人已经清醒了,真正昏迷的人,会像一滩烂泥一样,一动不会动的。
“咱们的船来了,看来席副尉得手里。”
“嗯,有王旭公子的情报和安插的内奸在,拿下王麟的那些人,轻易而举,只是可怜了他这个王家的大公子,一直以为他的好弟弟是个正人君子,却不知道,他最终会死在他那个道貌岸然的亲弟的手段上。”
“谁说不是呢!大人自从投靠了王旭公子,在他的帮助下,轻而易举的拿下梁师都,升官发财,后来又给王旭公子出了个在关外种植香料的计策,如今,几十万亩香料长势甚好,秋后之后,盈利何止百万贯,有这等功劳在,王旭公子将来一定会坐上太原王氏的家主之位,大人飞黄腾达就在眼前了。”
“呵呵,那是自然,只是白白的便宜了这只可怜虫,连死法都是王旭公子指定的。”
孙享福跟张轲的对话半真半假,听的麻布袋里面的王麟内心一阵惊骇,他现在很后悔,自己应该早一些将自己手中的王牌对自己的这个亲弟弟使用的,不然,自己也不会落到如今这步田地。
不过,他之所以假装继续昏迷,却是存着几分求生逃跑的心思,要知道,他虽是北方人,但从小爱戏水,这水性可是不差,而且,孙享福的护卫将他装进麻布袋,可并没有捆绑他。
他却不知道,这些都是孙享福故意安排好的,通过无影儿传过来的消息,孙享福一早就知道他酷爱戏水,这大夏天的,几乎天天下池游水,他要是没有逃生的能力,那孙享福这出戏,不就白演了。
第195章 关中景象(月票求求你们投出来)
王麟被噗通一声丢进了水里,孙享福等人则是乘着装满了粮食的水轮船向黄河水道拐去,没多久,孙享福就从望远镜里看到了狼狈爬上岸的王麟,相信现在他已经把王旭当成不死不休的仇人了,有了情报支持的孙享福第一次体会到了把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感觉。
水轮船上,孙享福见到了赵刚和赵强二人。
“大人,我等险些把事情办砸了。”
三月的时候孙享福让赵强跟着船队南下,如今,都两个多月过去了,粮食还没有给送到长安,这明显比孙享福估计的一个多月跑一个来回慢了很多,不过事出有因,孙享福也就不说什么了,将抱拳请罪的二人扶了起来才道,“无妨,这不是你们的错,跟我说说之前的情况吧!”
“席校尉快马一杀过来,那些堵河的人就慌乱了,没坚持多久,他们就被打散了,席校尉率人追击去了,我们用水轮船把堵河的破船拖拽开,让航道可以通行,不过漕运的船只拖拖拉拉的,好像不太愿意走,我们就先来了。”赵强讲道。
漕运的船只为什么不肯走,孙享福猜的到。管漕运的那些官员都是王,卢,崔,郑等几家的人,他们愿意走才怪。
“先不去管那些人了,金子全都熔炼好了吗?兑换了多少铜钱?”
“炼好了,一路沿运河兑换过来,差不多兑换了七成,两百万贯左右。光是扬州四大家那里就兑了一百多万贯。”
“嗯,两百多万贯,差不多够用了,你们到了长安,可以用剩下的金子去采购粮食,世家权贵都很喜欢这东西,他们是不怕违法的。”
世家大族和权贵们都有收藏黄金的习惯,因为古代这东西少,而且它是贵族陪葬品里面必不可少的一种东西,侯爵以上的权贵死后都是要穿金缕玉衣的,不然,就算不得是风光大葬,除此之外,还要有无数金器陪葬品,论一个人贵族的丧事办的够不够风光,陪葬品的数量和价值,是重要的衡量标准,这是古人的一种陋习,正因为古人的这种陋习,导致了后世很出名的一种职业的诞生,摸金校尉。
这种陋习深深的影响了这个民族的发展,后世,随便一个贵族的墓穴被发掘,里面都会发现多少多少金器,玉器,有的甚至有几十万枚,上吨的铜钱,这些东西要是没有被他们带进坟墓里,而是拿出来搞活市场经济,古人的生活一定会好很多。
这个陋习是孙享福无法改变的,这个时期的皇帝通常一登基就开始修陵,你要是跑去阻止,分分钟把你满门抄斩。而且孙享福也没想过改变,金子那么高价是他乐见的,这样他就有动力从海外多弄些金子回来了,给那些贵族换回去埋在地底下,就当是给后世子孙做储备了。
“对了,赵龙那边训练的怎么样了?”了解完兑钱的情况,孙享福又向赵刚问道。
“都可以用了,八百多人,有一半是岭南人和交趾人,正月的时候大哥带人去涯州开了片新的训练场,又找越公借了些战船,跑了几趟交趾和南洋沿海,在那边打了一仗。”
“打了一仗?”
“嗯,咱们跟交趾的往来那么频繁,让巴木越发富有了,这引起了南诏诸部的妒嫉,几次想抢他们,大哥说打仗不仅能练兵,还能把巴木扶持起来,让咱们更好的控制交趾之地,越国公觉得可行,还派了一千人助战,不过现在越公的船厂也在大肆建造海帆船,看他的样子,好像对海外贸易也起了兴趣。”赵刚解释道。
“越公想走出去是好事情,更多的外贸往来会让岭南人民更加发现知识的重要性,当他们开始争相学习各种知识的时候,那他们离归服王化也就不远了,回头我会去信告诉赵龙,多找越公合作,多往海上跑,让越公跟南洋诸国搭上线,建立稳定的贸易渠道,让岭南的船把中原的产出推销出去,反正咱们的目标是更远的地方。”
后世过来的人,习惯性的会把目光放眼全球,南洋诸国,在后世的经济总量也很难达到我大天朝的一个零头,属于小利,交给冯盎也没什么,让岭南的船养成出海的习惯,会让他们的航海技术和经验不断的提高,到时候孙享福想要远航的时候,也能够吸取更多的人才,慢慢累积航海技术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黄河枯水,逆水行舟的水轮船的载重又大,当这行人来到长安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以后了。
五月底的天气热到不行,偏偏,这种天气,能够快速的催孵蝗虫卵,被烈日暴晒到近乎干涸的河滩上,孙享福看到了很多细小的洞洞,那便是蝗虫脱籽而出后留下的景象。
光秃秃的山脊,光秃秃的田埂,当舟船进入长安百里之内后,孙享福看到的全是这幅情景,时不时的,会有蝗虫飞到船上来找吃的,都被护卫们用刀鞘抽死,噼噼啪啪的声音不断的在船上响起,惹的孙享福的心情一阵烦躁。
“先去幸福村看看情况。”
大船在小河集就靠了岸,由于枯水,跳板根本伸不到岸边,是以,孙享福和护卫们涉水到了河滩上,翻身上马之后,孙享福很快看到了小河集内的景象。
“让让,让让,贵人出行,小心马蹄。”张轲作为护卫队的临时首领,很是尽责的朝不宽的街面上喊道。
但街道两边,那些面色枯黄的人们,有心避让,却好像没有那么多力气,慢腾腾的在那挪动。
“这集市上怎么这么多闲人。”看到这副情景,孙享福的眉头皱了皱,要知道,由于幸福村的存在,小河集的发展也十分迅猛,早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就是平时,也比一些县城的市场的交易还要旺盛,现在,却满街都是乞丐,店铺老板无精打采。
“估计都是蝗灾闹的。”
赵刚几人的家乡十多年前就经历过蝗灾,那种赤地千里,任何地方都找不到食物的感觉他至今想起,都还是觉得害怕,眼前的场景,与当年何其相像,没有食物的人们,都会自发的聚集到集市,或者城市,他们本能的以为,在这种人多的地方,自己会得到救助,然而,现实会告诉他们,这是错的,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人们想的更多的,往往是自保。
“不对呀!我当年在幸福村就传下了吃蝗虫充饥的法子,现在到处都是蝗虫,抓一些来填饱肚子应该不难啊!”
孙享福疑惑着,很快,一张贴在集市醒目位置的皇榜给他解释了这一切。
“靠,擅食蝗虫者斩?那个王八蛋下的命令?”
第196章 快马入长安
孙享福口中所说的王八蛋正是大唐皇帝李世民,他为什么要下一个这样的命令呢?这就要好好说道说道这段时间长安发生的事情了。
蝗灾在这个封建时代的人们看来是上天对于人们的一种惩罚,在大多数人看来,杀蝗是会惹怒蝗神的,而且,自蝗灾爆发之后,那些世家系的官员就在朝堂之上胡扯什么杀‘蝗’等同杀皇,一再劝谏皇帝下令,禁止百姓捕杀蝗虫。
聪明如李世民,当然知道这是那些世家地主们想乱政谋利,所以从未理会,然而,渭南县的瘟疫却是在这个时候爆发了。
瘟疫这个东西,是古时候是每个人都谈之变色的东西,尤其是当这场瘟疫爆发的位置是临近长安的州县,一个控制不好,整个大唐都有灭亡的危机,而当许多朝臣众口一词,说食用蝗虫就是引发瘟疫的原因的时候,李世民不得不慎重对待了。在医学并不发达的这个时期,谁又能解释的了这个事情。
谨慎起见,也为了一些其它目的,李世民下达了这个命令,而当皇榜张贴出来之后,原本知道了蝗虫可以用来充饥的百姓们也害怕了,不仅不敢食用,还畏之如虎,这就有了如今饿殍遍地的场景。
孙享福才刚刚骂完,便见一队骑兵风驰电掣的从集市外跑了过来,他们的队伍后头,一辆辆马车上,孙享福看到了成堆的尸体。
“朝廷有令,凡饿死,病死的尸体,统一交由官府处置,擅自处理,隐瞒不报者,徒三千里······”
很快,随着军士的吆喝声传开,小河集上,就有数具尸体被百姓们抬了出来,那军士只是大致点了点数,都没有过问死者的身份死因,就让属下的人将尸体往马车上一丢。
看到了整个过程的孙享福心里一纠,伸手拦住了这个队人马问道,“这位军校,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那为首的军官见孙享福一身官服,便拱手答道,“回禀大人,末将这是在执行公务,新任太医令孙道长说这种天气,尸体易腐坏,而腐坏的尸体容易引发瘟疫,是以,每天我们都要巡视各村寨,集镇,将当天死去的尸体集中焚化。”
孙思邈这个建议倒是没错,但是看到这被一车车拉走的尸体,孙享福心里却不是滋味,关中富饶之地,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你们一天要收取多少尸体?”孙享福语气沉重的问道。
“多的时候三十多具,少的时候,也有十几具,越是天热,死的越多,光咱们新丰县,就有三十多组巡尸队,末将这一队人马只是负责幸福村周边这十几里,情况算好的了,能够活着到幸福村的,基本都不会死了。”
闻言,孙享福欣慰的点点头,摆了摆手,示意那骑校去办自己的公事,又让护卫们将船上的大米背了些下来,在河边架起了大锅,为小河集上那些饿的走不动道的人熬粥。
不到半个时辰,孙享福就领着赵刚,张轲等人来到了幸福村,这个昔日绿莹莹,长满各种农作物的村庄,现在也变的有些干巴巴了,不过有一样这里比其它地方好,就是天上飞的蝗虫少的多,由于人员居住的比较密集,而且,掌握了有效的灭蝗方法,村子里,靠着水库的地方,还有一点点绿色田地,后山的鳝鱼泥鳅塘上面,葡萄藤的枝叶依旧茂盛。
当然,这只是点缀,真正让视线无法忽视的,是人口。
幸福村这点地方现在至少聚集了数万人,由于是仲夏的天气,到处都搭满了凉棚,公舍的大屋里,更是挤满了孩童,讲台之上,孙得寿正给孩子们讲解着什么。
看到孙享福一行人挤了进来,孙得寿一脸惊喜的从讲台上跑来下来。
“大哥,你终于回来了,咱们村子都快撑不住了。”
幸福作为孙享福的根基之地,粮食储备和金钱储备是非常足够的,然而,在面对数万张白吃白喝的灾民的时候,就显得有些单薄了,蝗灾爆发没多久,储备的粮食就被陆续赶来的灾民吃光了,拿储备的钱财去购买粮食,也是杯水车薪,一天的花销就是几百上千贯,数万贯的现金储备,一个月就用的差不多了。
“放心,一切都会过去的,大力哥呢?我怎么没见到他?”
提到孙大力,孙得寿脸色暗淡的底下头,小声道,“朝廷有御史弹劾说我们幸福村违令捕蝗,陛下让人将大力哥下了狱。”
“什么?”
孙享福闻言一愣,又想到了小河集上的那张皇榜,顿时一股怒火在胸中燃烧起来。
“赵刚,你留下来组织人手到码头卸粮,张轲,你带人随我快马去长安。”
孙享福就在幸福村落了下脚,便气匆匆的打马而去,然而,正是这两个时辰不到的赶路过程,让他对这个时期的灾难有了具体的认识。
一拨一拨的巡逻队在他面前经过,那些被成堆摆在马车上的尸体,加起来起码都要数百人了,而道路两侧,那些举着陶碗乞讨的人,如无意外,在未来的几天里,将会成为马车上,一具具被送往焚化地点的尸骨。
李世民的十万大军,除了大部分用来封锁渭南县之外,其余的都被指派干这样的工作,这可能就是导致他分不出几千人去剿灭洛阳运河上和蜀中山道上阻路的世家私兵的原因。
这个世界对于灾难的抵抗能力太低了,看到焚化场外堆积的尸体和一坛坛的骨灰,孙享福无比的心痛,
与心痛成正比的还有他对那些乱政者的怒火,如果不是他们,这些百姓本不该死去的,他们成功的让孙享福对他们生起了必杀之心。
“入城,去皇宫。”
孙享福的语气决绝,张轲听的出来,他内心里一定做了个重大决定,是以,感觉他扬鞭打马的样子都显得十分悲壮,不过,这份悲壮却显得那么迷人,让他毫不犹豫的跟上了脚步,似乎此时他自己的生死,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第197章 献策
“陛下,善阳县侯,朔州长史孙正明求见。”
御书房内,正与萧瑀,房玄龄,杜如晦商量政务的李世民被王得用打断道。
若是一般情况下,孙享福这样的五品官的请见要求,是不可能用来打搅李世民办公的,但孙享福说了一个王得用不得不通传的理由。
见到李世民不悦的看向自己,王得用忙道,“他说,有防御瘟疫的办法?”
“有防御瘟疫的办法?”御书房内四人几乎同时开口向王得用道。
“这是孙长史亲口所说。”王得用躬身回道。
“快传。”
李世民的表情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反转,要是别人说这话,李世民或许不信,孙享福,却是一个时常能给他带来惊喜的人。
很快,孙享福便被王得用带进了御书房中,一番见礼之后,李世民还没发问,孙享福却是先开口道,“臣请陛下撤销乱命,让百姓捕杀蝗虫,抑制蝗灾进一步扩散。”
“乱命?朕几时下达过乱命。”李世民还没开口,就被孙享福的一句话呛到了,这小子是带着火气来的啊!
“禁止百姓捕杀蝗虫就是乱命,陛下,这天下可不只有关中一地,关中的植物被蝗虫吃完了,它们就会向关中周边之地扩散,祸害更多的百姓,陛下所下之令,不是为天下百姓着想,就是乱命。”
孙享福难得的在李世民面前硬气了一回,学着魏征那副死板脸的表情,顶牛道。
“这······”
李世民闻言居然哑火了,在下达这个命令之前,他其实是有犹豫的,但,相比较而言,他更害怕瘟疫,以及可能爆发的兵祸。所以,他选择暂时听从那些世家系官员的话,下禁止捕食蝗虫的命令,毕竟,以大唐现在的粮食产量而言,渡过这次蝗灾难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可他却没有想过,任由蝗虫这么疯狂的繁殖,会让原本只是关中之地的灾害变成全国性的,让那些原本可以为关中提供粮食的地方,也会变成需要救济的地方,这样的话,只怕瘟疫还没有控制好,全国性的民变就要发生了。
“此事怪不得陛下,是我等做臣属的没能拾遗补缺,致使陛下误判,另外,臣不言君之过,孙正明,你唐突了。”
萧瑀站出来说了句公道话给李世民找台阶下,房玄龄也是适机问道,“听内侍传告,你有防御瘟疫之法,可否属实?若真是如此,还请快快献出,这段时间陛下为了控制瘟疫,愁的几天都没有睡觉了。”
孙享福是带着怒意来到皇宫的,当然,他气的也不是李世民,而是那些乱政的世家门阀,听了房玄龄之言,他看了一眼双目通红,气喘如牛的李世民,心里略有些歉意。
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李世民对他的袒护,才让他得以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来,否则,以他一个田舍儿的出生,即便是再有才,也不可能够获得现在的成就,这个时代的残酷不会给任何草莽崛起的机会。
拿最简单的一件事来做分析,充军朔州,大家都看的出来是李世民故意给孙享福一条活路走,由于他是皇帝,需要维护朝纲,所以,虽然形式上孙享福可能有些接受不了,但他心里也是能够明白几分的。
所以,他对李世民本人从来没有什么怨言,即便是到了死囚营,也坚定的帮助李世民谋划打击世家的策略。
而李世民,给出了足够多的爱护,自然希望得到足够多的回报,他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才希望孙享福能够跟自己更加亲近一些,巴不得孙享福做所有的事情都先考虑到自己的处境,这样,才有个心腹肱骨之臣的样子。
男人就是这样,虽然心里有几分明了,但面子上就是不愿意拉下来,想到了那些死去的百姓,孙享福仍然带着几分不爽道,“臣也并非是指责陛下,然而,身为君主,对于那些乱政之策,应该敢于说不。
如果臣所料不错,提出什么食用蝗虫会造成瘟疫的那些人,一定是手中掌握了大量土地粮食的世家门阀子弟,而这些话,陛下居然听了,还下令将幸福村的管事孙大力抓进了大牢,您知道,没有了他的组织,新丰县周边会多饿死多少人吗?
而且,幸福村的村民天天捕蝗吃蝗,逃难到的幸福村的百姓,就没有死过一个,几时出现过瘟疫了?难道这些实证,不比那些大臣推测的传言可信?
臣以为,那些为一己私利,乱政害国之人,该杀,即便是需要付出代价,也要杀。”
孙享福的话越说越有力,到了后面,抱歉之意尽去,又变成了指责,听的房玄龄是冷汗直冒,今天这孩子是怎么了,这么大杀气,在国遭大难的时候,对势力盘根错节的世家动手,这是要整的天翻地覆才罢手吗?
“正明,陛下做一些决定,自有他的考量,事情并非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你还是先将防御瘟疫之法说出,一旦瘟疫得以控制,陛下也好及时的拨乱反正。”
杜如晦接话的同时,给了孙享福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这就是说,里面可能有些别的事情,让李世民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这倒是不好叫孙享福继续说下去了,于是压下胸中的怒气,讲起正事道。
“陛下,渭南的瘟疫臣有所耳闻,乃是天花病,此乃不治之症,传染极快,却是可以防御,臣已经让李淳风道长去渭南疫病区寻找生了天花的水牛,将牛身上长的天花痘接种到人身上,或许能帮助人对抗这天花病毒。”
“牛?接种?”
好吧!在坐的都不是医官,当然,就算他们是医官,也未必能听的懂孙享福所说的意思,一个个将双目瞪的老大,疑惑的看着孙享福。
“呃,那个,臣意外的发现人生天花大部分都会死亡,而牛生了天花却不会死,这就证明,牛体内天生有一种可以对抗天花的成份在,于是,想借助牛的这种抵抗能力,帮助人防御天花,虽然此法没有实际应用过,但臣觉得很可行。”
在坐的众人都知道孙享福是精通医术的,毕竟,岭南医治大肚症,就是他出的药方和策略,杀使事件闹的那么大,孙享福救治刀剑创伤的一些细节也已经传开,后来李淳风又将他的伤口缝合术整套传到了太医署,是以,他说觉得可行,众人还是觉得有几分可信的。
“尽快找人试验,若依此法真的能够让人防御天花,朕赦你今日无礼之罪,另外,将洛阳后续的事情写一份详细的奏折报与朕,且先退下吧!”李世民似乎不想跟孙享福多聊,交待了两句,便要打发他走。
“那个,陛下,禁止捕杀蝗虫和孙大力······”
“这个命令朕暂时不会解除,孙大力还要多吃几天牢饭,不过你可以私下里组织捕杀,朕知道你有办法,在朕布置的事情还没有出结果之前,你不许大张旗鼓的弄,如果看不惯那些百姓受难,你就自行赈济。”
李世民把话说的这么明显,就是告诉孙享福,长安有大动作了,而且,是大到孙享福不够资格参与的那种,对于这种要命的事情,孙享福是巴不得躲的远远的,躬身行了礼之后,就匆匆的从御书房退了出来。
孙享福怎么急匆匆来长安的,就怎么急匆匆的出了长安,国有大难必出妖,这妖是谁,历史书读的少的孙享福不知道,他现在一门心思的就想多救点人。
回到了幸福村之后,他第一时间就扩大了赈济范围,两天之内,靠近幸福村数十里范围的灾民都被孙享福集中分成了几大片管理了起来,而这时,李淳风也终于在疫区找到了几头生了天花的水牛,来到了幸福村。
第198章 接种试验
“有劳道长了,不知渭南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
在口迎接到了李淳风之后,孙享福率先查看了一下这些牛身上长的牛痘,发现是生殖器周边长了一些,便觉得有些失望,这点牛痘,对于整个关中来说,太少了。
不过李淳风敢在没有接种牛痘的情况下去疫区冒险将这些牛带出来,已是难得,牛痘不够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死了很多了人,不过并非都是死于天花病,说到底是一场人祸,由于初期尸体没有处理好,让几种疫情扩散了出来,索性孙道长有医治之法,算是控制住了,只有这天花,无解啊!”李淳风表情不是很好道。
“人祸?”
“没错,有人想借关中大旱生事,听闻渭南县有天花患者出现,便有乱兵想要趋势将其扩散出来害人,患者不从,乱兵便杀了人,还放出谣言,制造恐慌,而那些乱兵杀死的百姓尸体并没有被掩埋,这大热天的,尸体腐烂极快,最终导致了疫病扩散,目前,至少有数千人发病死亡了。”
李淳风将渭南县的实际情况讲解道。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