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农圣-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在李承乾心目中已经有答案的情况下,孙享福其实不需要教他怎么做,而是问道,“人心,从来都是不知足的,他们在你这里争取到了利益,就肯定还会继续在你这里争取利益,你要一直满足他们吗?”
  李承乾摇了摇头道,“不能,将门做大,危害不小。”
  孙享福点了点头道,“任何一个利益团体做大,都有危害。你知道,你大伯李建成在争位之战中,为什么输给你父皇么?”
  突然听到孙享福这么问,李承乾迟疑道,“这个,我当年还年幼,对过程知之不详,或许,是因为大伯他太咄咄逼人,父皇不得已,而反击的吧!”
  这个问题,到现在为止,还是大唐的禁忌,无人敢提,所以,即便是李承乾现在懂事了,对当初的局势,也知道的不详细。
  孙享福却是直言道,“你大伯他并非没有才能,而是他太顾忌各个利益集团的感受,导致了手底下聚集不到真正为国家着想的人才。
  他把指望,都放在一些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的世家门阀之人身上,做事就会束手束脚。
  而你父皇不同。
  他一心为公,手下聚集的,都是有志之士,做事从来一往无前,从来不束手束脚。
  所以,在平灭前隋暴乱的时候,他能够战功赫赫,逐渐占据军事,政治上面的优势,而且,在成功几率不高的关键时刻,有人敢为他豁出性命,冒险发动,最后成功。
  你今时今日的地位,是某一个利益团体能够动摇的么?
  绝对不是。
  你是嫡长正统,政治功绩卓绝,天下百姓皆知,没有错处,连陛下,也动摇不了你,何况其它利益团体。
  所以,你千万不要学你大伯,受那些表面上支持自己的人的影响,你在做事的时候,维护了他们的利益,就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当你这个太子习惯为了某个利益集团说话的话,那么,就将得不到除这个利益团体之外的人才的支持,甚至,把他们推到自己的对立面,为了一个利益集团,而放弃天下才俊,可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所以,作为储君,未来的皇帝,你应该考虑的,永远都是国家和所有百姓的利益,而不是某个利益团体的利益。”
  李承乾闻言,恍然大悟,拱手行弟子礼道,“多谢老师为学生解惑,回头我就将此事奏报给父皇,若能成事,天下想从武的寒门子弟,便有了一个出头的机会。”
  孙享福将其扶起道,“咱们师徒聊天,不必那么多礼,在为师看来,开武举,在未来,是一种必然之势,因为国家有需要,皇家,朝廷中枢,更加有需要,等你将这件事情汇报给陛下的时候,他会告诉你原因的。至于怎么开,也有很多门道在其中,你要多与你父皇交流。”


第707章 美好的畅想
  沟通,永远都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桥梁。
  地位没有受到威胁的李承乾有一桩好,那就是他不需要急功近利,在政治场上求表现。
  与李泰到了江陵城之后,就四处参加文人聚会,收罗追随者不同,他只需要老老实实把李世民交办给他的事情做好,就功不可没了。
  当然,现在的李泰,对那个位置,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想法了,他四处参加,甚至召开文会,收罗人才,其实是冯盎教他这么做的。
  没办法,岭南缺这样的人才啊!即便是国子监的腐儒,只要答应去岭南,教当地百姓说汉话,写汉字,那他们对岭南来说,也是有价值的。
  而且,在接手了冯盎的诸多产业,以及手握未来即将开发的更多产业之后,李泰并不担心岭南有财政负担方面的问题。
  他给这些人开的都是高薪,每个愿意去的书生,月薪直接五十贯起,都抵的上中原地区九品官员的俸禄了,而且,他们还有扫盲业务提成,教会一个岭南百姓默写千字文,奖励一贯钱,教的多,得的多,不设上限。
  稍后,他还会上奏李世民,申请调高边远地区官员,公职人员的俸禄,岭南,云南,辽东,安西,海外诸岛,皆在此列,让这些在条件更艰苦的地方当官的人,拿更多的钱,也算是提高大家去边远地区任职的积极性的一种办法。
  这个办法短期看来或许效果不大,因为大唐发展太快,到处都缺人手,文化水平到了一定程度,不难找一个更加有前途的差事。
  但长远看来,却是有很多好处的,当人才被批量制造出来,逐渐满足了国家的需要之后,边远地区,也会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事情要忙的李承乾才刚走开,在场馆继续陪老婆们工作的孙享福就看到了李泰,谁叫这运动大会的主场馆已经成为的江陵城的一景,而它就是沿着长湖边修建的。
  现在,那些包船游湖的人,都会要求船家将船划到主场馆这边来游园,所以,李泰是带着一帮文人士子们游湖,正好碰上他的。
  “你们且继续游湖,一应吃喝用度,算本王的,孙师在岸上,本王要去拜见一番,今日就先别过,改日咱们再聚吧!”
  “魏王殿下慢走。”
  李泰跟船上的书生们道了个别,很快,便在一众书生的恭送下,上到了岸上。
  主场馆临水的一面,本就是修建的如码头一般,李世民今年的出场方式,便是乘坐一艘五万石的包钢大船从湖上过来,至于那艘被装潢的花里胡哨的大船,现在正停靠在九垸河,开幕式的前一天,他就要从筑垸田的时候,人工开挖的河道,拐入长湖。
  “老师是过来看师娘的吗?”李泰和孙享福见礼之后笑道。
  孙享福点了点头道,“调教歌舞艺人的事情,现场跟她们沟通沟通,怎么,瞧你的样子,心情好像不错啊!”
  李泰看了看周边,见没有外人,便压低了声音道,“先前跟波斯人和大食人谈了几笔大买卖的合作意向,老师帮我看看,是否可行。”
  “和波斯,大食人谈大买卖?”
  孙享福有些意,又道,“你说说看。”
  李泰略微得意道,“他们想要我们岭南道产的粮食,我想要他们手中的奴隶,劳工。
  大食人,可以给我们提供他们从拜占庭帝国那些属国抢过来的奴隶。而波斯,则可以给我们提供‘天竺’劳工,整个交易走海路,运粮食过去,就能拉人回来,老师您看怎么样?”
  在岭南道上任的这几个月,李泰已经充分的感受到了劳动力不足,制约发展的问题,在接手冯盎的工作之后,他更是知道了李恪今年从耽摩弄到的劳工的具体数字,那可是一百多万人了,还有一批,年底就到,到时候,李恪手下,就有两百万耽摩道的劳工了。
  可是,耽摩道那边的人口总工才六七百万,前前后后被招募了两百万青壮劳工到山南道之后,已经没有什么青壮劳动力了。
  而现在,由于天竺与南方诸国已经停战,当地暂时平稳了下来,不会再有像之前那样逃避战乱的百姓,大量流入耽摩道,而且,现有留在耽摩道的人口,按照李世民的意思,是要让他们在当地开荒种田,不能总是依赖大唐本土的粮食救济他们,让他们吃白食。
  所以,从耽摩道招募劳工的路子,李泰已经走不通了。
  这不,他就把主意打到了与天竺相邻的波斯,以及在侵略战中,抓捕了大量奴隶的大食人头上。
  “你想挑动波斯人和天竺人开战?和加速大食人的劫掠速度?”李泰只是说了个开头,孙享福就猜出了他的意图。
  现在,大唐顶尖权利层,都知道大唐统一欧亚大陆的战争即将开启,看来,李泰也是不甘寂寞的主,想要在这件事情上,有所表现了。
  李泰点头答道,“正是,波斯人现在国力比较虚,可连续对外征战了两年,无功而返的天竺人,也好不到那去。这两国的地盘,有近千里相邻,我给波斯人一个饵,让他们与天竺人争斗起来,这样,对咱们大唐的扩张的计划,可是有不少好处。
  至于大食人,他们就跟此前北方的突厥人一样,虽然凶悍,但必要的生存物资十分紧缺,这也是他们一直保持对外侵略的原因,他们迫切的想要得到咱们的粮食,烈酒,衣物,药物等。
  所以,我稍微表露了一下意思,艾布伯克尔,就十分热切的给了我一个承诺,价格,好商量,那些奴隶,他们养着费粮食,那些抢来的金银,留在他们手上,不能吃,不能穿,他们都可以出手给我们。
  咱们只是用一些粮食,就能够从他们手上换来大量的,他们从拜占庭帝国的那些属国抓来的奴隶,以及金银财宝,用以开发扩大咱们的产出,我觉得这样很划算。”
  “呵呵,你这个想法,要是与承乾的一些想法联合起来用,倒真有的有可能起到一些效果,不过,与一个国家做这种大贸易,必须要向你父皇上奏,是否能够得到批准,还得看他的战略布置。”孙享福微微一笑道。
  他的这个手段,跟李承乾刚才说的,其实如出一辙,只是,李承乾把目标放在了中亚地区,要针对的,是最强大的拜占庭帝国,而李泰的着眼点,则是南亚地区,目标是两个比较虚弱和一个有致命短板的帝国。
  李世民要是知道自己的两个成年的嫡子,都在想尽办法,为实现大一统做努力,只怕内心里会十分欣慰,至少,他们不是昏庸无能之辈。
  只要孙享福不反对,李泰就觉得这事可以做,所以,闲聊了几句之后,他就去了码头,直接往九垸县而去。
  晚饭时分,孙享福才跟三女一起回到别墅,一进屋,德叔便将一大堆请柬抱了过来,大家现在都知道孙享福手上有一道通行天下的节符,可以去任何地方,召集百姓,开民学课,发展种植产业,这些请柬里面的意思,孙享福自然是懂的,官员们谁都想自己治下的百姓种田技术更高,产出更大。
  略微翻看了一下都是些什么人送来的请柬之后,孙享福抽出了其中一张程处默纳妾的请柬,便将其它的交还给德叔道,“派人去各家说一声,种植产业怎么开发,我这里已经有了先后顺序的规划,让他们不要急,都会有安排的,饮宴的话,我一张嘴,吃不来这么多家的饭,稍后等我去到他们治下的时候,他们再好生招待我吧!”
  德叔应下之后就退了出去,往饭厅餐走去的孙享福,却是向已经换回了居家服饰的虞秀儿三女道,“为夫打算运动大会之后,开启一场长途旅行,你们都有空的吧!”
  “长途旅行?去哪里?”虞秀儿端起了汤碗,一边喝着保护嗓子的茶汤,一边道。
  “去全国所有的州县,让咱们大唐所有的山川,变的秀丽多姿,所有的河流,变的温顺平和,所有的房屋,变的温暖舒适,所有田地,变的高产丰收,所有的孩子,能够学到先进的知识,所有的百姓,充满幸福的微笑······”
  “那岂不是要很久?”正在自我畅想中的孙享福,被李香蝶打断道。
  “呃,是的吧!可能要好多年。”孙享福摸了摸鼻子道。
  “那岂不是要带上一年四季的衣服?”姚红袖接过话问道。
  “应该是的,全国各地的气候都不一样,咱们应该有备无患。”孙享福再度答道。
  “那孩子们呢?要不要带上?”虞秀儿放下汤碗道。
  “小的,都带上吧!大的,要让他们继续上学啊!”孙享福考虑了一下答道。
  “那妾身想靖儿,婉婷他们了怎么办?”虞秀儿又道。
  孙享福答道,“那就中间抽空回来看看啊!反正咱们大唐的车船那么快。”
  ······
  想不到一句畅想感言,会引发这么多的问题,孙享福的一顿晚饭,整个都是在三女的问题中吃完的。
  饭后,看着沐浴过了的三女都在主卧聊天,孙享福急忙招过德叔问道,“这别墅,有书房的吧!”
  德叔点头答道,“有的,有的。”
  孙享福一喜道,“那赶紧掌灯,我今天晚上有些事情要书写到很晚,夫人们忙活了一天,也累了,您过一会,提醒她们早些休息。”
  “呃,这个,老奴知道了。”德叔表情有些不自然道,心里却是吐槽道,‘难道您今天晚上,都没打算跟那位夫人同房?’
  所以,半个时辰之后,虞秀儿的房间里传来了三女一阵哄堂大笑,在书房里十分憋屈的孙享福却咬着牙在内心里抱怨道,“你们不许人多欺负人少。”


第708章 一统的前奏
  能做为上位者的,就没有一个傻子,即便是相对比较落后的文明中的上位者,希拉克略,艾布伯克尔,伊嗣俟,婆尼这些人,到了江陵城之后,可不只是吃喝玩乐,他们在疯狂的学习,吸收一些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当然,这些知识能不能真的被他们带回国用上,就很难说了。
  而且,除了学习之外,他们还在不遗余力的收集大唐各方面的情报,不仅仅是在政治方面的,其它各个方面的都有。
  比如,婆尼,在他的属下得知荆州隔壁的郢州,有一百多万印度地区的劳工在劳作之后,非常的震惊,甚至感到害怕,他怕天竺人有一天,也会被大唐这样奴役。
  后来,当他得知这些人并不是被奴役,而是雇佣之后,他就更加害怕了,他害怕天竺本国人,也会像这些南方诸国的百姓一样,想要来大唐做工,因为,搞清楚了这些雇工得到的待遇之后,他不认为有多少天竺百姓能够抵挡。
  所以,伊嗣俟弄天竺劳工给大唐,都不需要用武力抓捕的方式,他们只需要派一些人到天竺境内说一句‘嘿,老兄,想不想去大唐做工,在那边,你只需要做半天活,就能每天吃到大白米饭,每三十天,你能拿到两千个大唐铜钱的工钱。
  你知道两千个大唐铜钱的价值吗?
  不知道。
  哦,那我告诉你,就是能够让你的所有家人都吃上几个月的白米饭的钱。’
  如果真是这样,肯定会有很多天竺人会跟着他们走的,当然,这不包括哪些拥有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的人。
  到现在,婆尼觉得,大唐所有的一切,都是有计划的。
  他们,一早就对天竺有想法,那个叫做玄奘法师的家伙,就像一颗大毒瘤,在不断的影响着印度地区所有国王对子民的控制,那些原先愿意对自己的王,自己信仰的教派,奉献一切的当地百姓,在他的新教义的洗刷下,都变开始变的自私自利起来。
  他们不再愿意把自己的产出,拿出来奉献给他们原本供奉的神灵,他们更加愿意让自己吃饱穿暖,享受更安逸舒适的生活。
  能在江陵城中,悟出要杀死玄奘的道理,婆尼也是没谁了。
  当然,悟出了要杀人的道理的,还不止婆尼一个人,希拉克略在李承乾接见了奥古兹王国,奥里萨王国,和可萨汗国的国王和可汗之后,就对这几个国王生起了杀心。
  如果,这三个并未臣服于拜占庭帝国的游牧民族国家,获得了大唐帝国的支持,那他们拜占庭帝国,可就要腹背受敌了。
  被两个强大的游牧民族群体从两面夹攻,即便是强大如拜占庭帝国,也是很难支应的,关键是,即便打赢了这些穷鬼,拜占庭帝国,也不能得到什么好处,战败了,则是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他的父皇早就意识到了这些抢劫犯的问题不好处理,只可惜,之前为了跟波斯争夺黑海经济圈,让他们的军事实力大损,已经无法对大食和可萨汗国保持武力优势了。
  让希拉克略最郁闷的是,明明大唐帝国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可为什么这些人,都不愿意去抢劫大唐呢!
  靠近大唐本土的游牧民族突厥,薛延陀,就像听话的牧羊犬一般,帮大唐照料着牛羊牲畜,说不定,还会在大唐的指挥下,帮他猎取一些猎物,这可真是太操蛋了,拜占庭帝国必须得想办法,寻找出路。
  “大王子殿下,大唐太子殿下,刚刚代表大唐朝廷,回复了那些乞求向大唐帝国臣服的王国的国王和代表,并且对于这些乞求奉大唐为宗主国的情况,做了官方解释说明。”拜占庭留学生奴维斯拿着一份大唐礼部今天发行的报纸,向希拉克略禀报道。
  “他们怎么说?”希拉克略现在虽然有了一定的汉语水平,但还不能做到看懂满是汉字的报纸,直接向奴维斯询问道。
  奴维斯讲解道,“大唐帝国原则上,是不接受拥有自治权利的王国依附存在的。
  此前,如果有王国愿意完全交出领土,兵权,政权,将其整个并入到大唐帝国,由大唐朝廷来绝对统治的话,大唐帝国是可以考虑接受的。
  这样的规定,是大唐朝廷好几年前就制定好了的,通常,那些臣服的国王,以及王国内一干重要的臣子,大唐朝廷,会根据他们的贡献度,给予一定的爵位,宅邸,土地,或者钱财的封赏,连实际官职都很少任命。
  而现在,大唐朝廷又设定了一些新的规定,即便有王国愿意将领土,政权,兵权,完全上交给大唐,大唐也并会接受,这些王国还必须要达到大唐太子殿下所提出的许多苛刻的条件。”
  听奴维斯说到这里,希拉克略的眉头就挑了起来,这大唐帝国倒是一个奇葩,居然不接受藩属国的臣服,难道,他们已经富裕到了,根本瞧不上这些属国给他们贡献的税收的地步了么?
  历史上,中原王朝的藩属国,就从来没有给王朝带来什么利益,因为,儒家将中原王朝标榜成了礼仪之邦,接受他们朝贡,要的是个面子,臣属国朝贡过来价值一万贯的东西,朝廷通常会返回价值两万贯,甚至更高价值的回礼给他们。
  而且,一旦中原王朝有什么变故,这些家伙们就会一拥而上,吸血吃肉。
  所以,这种没有实际意义的东西,孙享福自然不会让它继续存在,李世民也不会。这也就有了几年前,大唐制定下来的针对臣属国的一系列制度,和条件。
  在希拉克略看来,就奴维斯现在说的这些条件,已经苛刻到了极致,根本没有人会愿意答应,可大唐,居然还要在这样苛刻的条件下,再度加码。
  希拉克略再度道,“还提了些什么条件,你说说看。”
  奴维斯接着道,“首先,他们只会接受现有土地与大唐本土相邻的王国并入大唐,并且,这些王国还要满足全国有三成以上的人口,粗通汉语,一成以上的人口,会写大部分汉字的条件。
  其次,这些王国之内,不能有不被大唐朝廷认可的宗教存在。
  再其次,这些王国之内,不能有不被大唐朝廷认可的奇特风俗存在。
  再再其次,不能······”
  “你说了这么半天,其实就一个意思,大唐帝国根本不打算接受任何王国臣服他们。”希拉克略打断了奴维斯的话道。
  他想不到,有那一个王国,能够达到大唐这样不切实际的苛刻条件,所以,就不需要奴维斯继续废话了。
  “呃,我想也是这样,那么,他们此前的一系列动作,很可是故意激化我们各国的紧张局势,目的,则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国家,采购他们大唐产出的物品,加大粮食,军事装备,等各方面物资的消耗。”奴维斯按照马周给他的指示,把希拉克略往这条路子上引道。
  其实,不用他引,希拉克略的心理就已经这么想了,一口喝下酒店供应的果酒之后,希拉克略又道,“我想,我知道大唐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度了,这是一个在财富中迷失了的国度,他们没有吞并天下的野心,毕竟,他们的地盘已经足够大了,比我们拜占庭帝国还大几倍。
  他们只想着通过商业手段,让他们现有的这些人,一直过着现在这种富裕奢侈的生活,他们治国的核心是财富,所有的政治手段,都是为获得财富而服务的,而我们这些外国人,则是他们获得财富的金主,他需要让我们保持战争冲突,不断的依赖他们,给他们贡献财富。”
  “对,应该就是您说的这样,我们这些留学生,在大唐看到的,基本就是这样的情况。
  他们底层的官员,每天都在想办法做的事情,就是怎么让治下富裕起来。
  据我的那些同学们所说,他们的父辈,在朝廷上商议的政事,也是如何能够赚钱。
  而且,在朝廷之外的私下聚会之中,也是在讨论如何扩大自家的产业,赚取更多的利益。
  如果他们全面免除了农牧税收,那么,他们所有的税收,都将来自于工商业,所以,这就是一个以工商业为主的帝国。”
  如果奴维斯懂得后世的一个名词,一定会说,大唐就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可是,实际上嘛!却未必是这样,如果非要给现在的大唐定一个性,那它就是一个以农业发展为基础,工商业发达的不封建帝国主义国家。
  为什么说‘不封建’呢?因为,它很开明,不搞封建迷信,思想禁锢那一套。
  让希拉克略想不到的是,即便大唐将收编的条件定的那么苛刻,但是,那些求着被大唐收编的国家,却都倍感庆幸,他们根本就没有死心,反而是会拿着大唐设定的那些条条框框,准备去改造自己的国家。
  大唐越是不接受他们,反而让他们越发想要加入大唐了,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因为,大唐在回复他们的时候,就向他们承诺了,一旦他们达到了大唐设定的指标,并入大唐之后,他们本国百姓将享受和大唐本土百姓同样优厚的待遇,有屋,有田,免农牧税,这只是最基本的。
  未来,还将可能实现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养老等等福利待遇。
  这样,他们的国家,将会瞬间会从一个贫穷国家,变成一个富裕国家的一部分。
  而那些现在已经满足了领土与大唐相邻,这个基本条件的王国,如果他们不快点改造自己的国家,达到被大唐收编的标准。
  那么,等待他们的,可能是那些比他们先达到了被大唐收编的其它标准,领土却还没有与大唐相邻的王国的联合毁灭。
  到时候,这些王国的国王,别说凭着贡献,享受大唐的爵位,宅邸,田地和财富了,就是想变成一个大唐普通的平民,都有可能做不到。
  因为,那些毁灭他们的王国,为了增加自己的贡献,不会让他们继续活着,会掠夺掉他们的一切。
  当然,也不是说,他们这些王国,就会立即开战,争取与大唐本土相邻的基本条件了,因为,大唐设定的条件比较多,他们需要时间去实现,早一步与大唐相邻,反而会成为众矢之的。
  而大唐,通过这个手段,不仅让这些王国在并入大唐之后,没有那么多水土不服的情况,还能获得一些时间差,争取更多的实际利益。
  其实,这个对藩属国的政策对外公布,便是大唐一统欧亚大陆的前奏,它不过是将之前的移民政策,升华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以前是一户人家达到标准,可以移民大唐,现在是,一个国家达到标准,可以并入大唐。
  而李世民和大唐的一干顶尖智者,思考了好几年,才做出来的全盘计划,可不只是这么一小点,后面,会层出不穷,让希拉克略这些人根本看不懂。


第709章 军人正确的价值观
  没有正儿八经的职司挂在身上的感觉就是好,不用那么忙碌,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所以,孙享福跟萧瑀下了几盘象棋之后,到程处默家来赴宴了,按说,程处默是要继承老程家爵位的嫡长子,这辈子都是不可能跟程咬金分家居住的。
  但程处默硬是找赵长孙无忌,给自己要了一套别墅,单独的住了出来,毕竟,他现在也是四品武将,按照朝廷在江陵城安排住宿的规矩,他够资格分一套别墅。
  另外,他对外说明了这并非分家,只是职务原因,临时居住,长孙无忌也不好不给。
  实际上,有程咬金在的地方,他就会不自在,时刻要防备着挨打受训的日子,怎么可能有幸福感可言呢!
  他的表妹老婆脾气有点大,毕竟人家是清河崔氏女。
  所以,程处默需要找一帮够身份的兄弟,来压压她的脾气。
  孙享福就比较合适,如果再加上李泰,李恪两位王爷,长孙冲,裴律师,薛礼,席君买等一干最近在江陵城内名头很大的人物,以及太子李承乾遣人送来的一份贺礼,那崔氏就算再怎么骄傲,也不敢端架子了。
  至于为什么能娶到张如烟为小妾,这里面可是有故事的,主要还是因为他那个大舅子够坑。
  种树就老老实实种树吧!突然就闹着要出家。
  张家现在就他一个男丁,他要是不留个后,张家不就断绝了传承。
  于是,没有办法的张如烟,便找到了程处默帮忙,与其约定,如果程处默能说服张诚娶妻,或者纳个妾,给张家留个后,她就答应嫁给程处默。
  类似的事情,其实没有一瓶春药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两瓶。
  于是,张诚有了一个坏了孩子的胡姬小妾,张如烟,只能依约,同意嫁给程处默为妾。
  “感谢各位兄弟前来捧场了。”完成了拜堂的礼仪之后,张如烟被送入洞房,程处默很快就出现在了孙享福等人饮宴的大桌前道。
  按照法部规定,有官职的女子,即便是嫁人为妾,其所享受的待遇,也不是普通妾室能比的,首先,成婚的礼仪,就必须要按照朝廷规制完成,妻子也不能对她们的日常行为有所要求,更加别说休除她们,赶她们出门了。
  而且,她们的子女也享受特殊的待遇,不仅拥有仅次于嫡子的继承权,还能够直接赐予荫补官爵,是普通小妾所生子女不能比的。
  就像孙享福的两个胡姬小妾玫瑰和紫薇,刚刚为他生的两个混血儿子,孙仲夏和孙宜秋一样。
  在孙享福和虞秀儿特意抽空回了一趟九垸县之后,李世民也只是赐了他们一个一等公民的身份,让他们未来在社会上的起点高一些而已。
  张如烟就是文工团的八品女官,所以,刚才这套成亲的礼仪,用时不短,大家都当稀奇在看,毕竟,这是这套新法出台之后,第一次有女官嫁给别人为妾,李香蝶和姚红袖之前就没赶上。
  当然,对于妻妾的制度立这样的律法,也并不是为了刻意抬高或者贬低谁的身份,只是为了让所有的家庭内部更有次序一些而已,划清了明确的等级,有了主次,就能避免很多的家庭矛盾。
  要是妻妾地位相当的话,那么,估计大多数家庭都会吵的不可开交。
  因为,纳妾的人,一般不止纳一个,家里的资源就那么多,会成为这些女人们争夺的对象,民间处处上演宫斗剧,不复合国家长治久安,和谐进步的初衷。
  “你最应该感谢的,可不是我们这些到场的兄弟,而是你的大舅哥张诚。”孙享福刚才在等程处默完成礼仪的时候,就听程处亮说了他哥娶张如烟的整个经历,等程处默过来敬酒,便端起酒碗大笑道。
  “他可是把我折腾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