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农圣-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快往林子里跑,活着的人,自去蜀和族内报信,大巫师,王浩,不是好人。”
  舍龙的战刀,将包围圈最后的一圈蛮兵清扫一空,他身后,仅剩的千余‘蒙’舍诏族兵纷纷向树林里奔逃而去,有不少各部的族兵追了去,更多的人,却是死在了舍龙的刀下。
  “钪。”
  一声响亮的金属碰撞声,带起了点点火‘花’,在这些火‘花’的照耀下,舍龙看清了张诚的身影。
  “果然是你,你为何要杀我?”舍龙朝张诚怒吼道。
  他知道张诚的本事,在力量,自己或许胜他一筹,但在拳脚功夫,自己却会输给他,刚才两刀的碰撞,并未能像这把战刀劈向其它蛮兵的兵器的时候一样,劈断张诚手的兵器,那么,自己在他,以及众多围来的蛮兵勇士的攻击下,生还的可能不大了。
  “其实,我不想的,只是,这是公子的命令。”
  张诚这些一年多时间里,和舍龙,也算是朝夕相处了,在发动这场袭击之前,舍龙是一直把他,还有王浩,当成‘蒙’舍诏的大恩人看待的,平时的时候,自然是礼遇有加,想到自己现在要杀死一个平时对自己十分恭敬友善的人,张诚的手臂突然有些软,内心里,那种愧疚感不可控制的让他变的犹犹豫豫。
  他有犹豫的时间,舍龙却没有,在感受到了危机之后,舍龙并没有放弃求生,他并不傻,知道,只有自己活着,才能挫败王浩的‘阴’谋,否则,自己的儿子细奴逻,估计依然会把王浩继续捧在神灵一般的位置,从而,让王浩掌控整个‘蒙’舍诏。
  猛的挥舞了几刀,带起了数条血‘肉’断臂之后,舍龙疯狂的迈步,向树林里奔跑而去。


第465章 阴谋进行时
  舍龙不是赵子龙,所以,他没有在万军之中,杀个七进七出的本事。
  奔逃起来之后,他的体力下降的越发厉害,原本无往不利的乌兹钢战刀,也不能轻易的批断蛮兵手中的武器了。
  也不知道奔逃了多久,他终于在张诚的一记重刀之下,向后栽去。
  倒不是张诚的一刀,能将他劈的坐倒在地,而是,他的脚下被一块石头绊倒了。
  然之后,呼呼的风声在舍龙的耳旁响起,黑暗之中,他根本看不清楚自己所处的状态,只知道,战刀脱手了,几声肋骨断裂的声音是那么的刺耳,疼痛差点让他疼晕了过去,这还不算完,各种枯树枝,刮的他身上的皮肉火辣辣的疼痛,那身帅气的军装,只怕已经被刮的支离破碎了。
  “噗通!”
  重物落水的声音响起,舍龙完全失去了意识。
  像他所带领的那么庞大的队伍,肯定会选择有水源的地方驻扎休息,方便喂牲畜,以及烧火煮饭,正好,这次,他选择在一条江边驻扎,所以,现在,滔滔的江水,冲走了他的身体。
  “这样也好,免得我杀死你的时候,心里会不舒服。”
  张诚小声的跟自己嘀咕了一句,渐渐的将身体隐在了黑暗之后,按照计划,他得抢先一步,将这里的情况报知萧瑀,至于这些被他挑动起来杀死舍龙的蛮兵部落,下一步,他们自己会冲到蒙舍诏的地盘,扩大战果,但是,更有可能的是他们要面临唐军疯狂的报复。
  三日之后,当王浩提前在高句丽准备的那些猛火油全部运送到了延津城内的时候,张诚抵达了益州城下。
  “萧大人,云南诸蛮叛变,各部首领率军起兵十余万,突然向舍龙将军的车队发起进攻,蒙舍诏过万族兵被杀,舍龙将军身陨,此刻,他们应该杀向了蒙舍诏栖居地,白族百姓危矣,守护矿产的唐军将士危矣。”
  一身血污的张诚,用半哭腔向萧瑀说出这个情报的时候,萧瑀整个人都懵了。
  这事,发生的太突然了,他的脑海里,现在不断回旋的铜矿,唐军几个字眼。
  “来人,速去请柴大将军到总管府议事······”
  其实,这件事情根本就没什么好商议的,柴绍,是不可能放着一万属下的兄弟在云南不救的。
  萧瑀,也不允许云南诸部联合起来反唐,这里面涉及的利益太大了,趁着白族还没有被诸部联军击溃,火速发兵平叛救援,那么,云南的局势,还有挽回的余地。
  既然不论从经济,还是道义上,他们都不得不出兵,那么,就只能商量着怎么出兵了。
  这下问题就来了,蜀中只有五万兵马,已经有一万陷在云南了,而叛军足有十几万之多,去的少了,无异于以卵击石,柴绍与萧瑀商定之后,觉得,要派出最极限数量的兵马去救援平叛才行,反正现在吐蕃全无动静,留个几千人在松州防守足以。
  只是用了半天时间,萧瑀和柴绍就商定了出兵事宜,而且,这半天时间里,陆陆续续的有逃生的蒙舍诏族兵前来报信,让萧瑀更加确定了云南那边的情况。
  次日一早,柴绍征调蜀中驻防的三万五千大军出征云南的军令就下达了,一天之后,蜀中各关隘道口的驻军,便为之一空。
  又三天之后,高原之上,郁闷的借酒浇愁了好长一段时间的王麟,终于收到了消息。
  “公子,好消息。”
  眼神中满是醉意的王麟被老仆王志的一声高呼,喊的浑身打了个激灵。
  “好消息,这高原之上,最好的消息,也不过是松赞干布又赏赐了多少大唐出产的酒肉,布料吧!本公子,缺这些吗?”
  自从李世民派李绩和牛进达进攻吐谷浑和党项各部,又派大军驻守在蜀中与吐蕃交界的松州之后,王麟就知道,李世民是对吐蕃早有防备,自己的那一番惊天谋划,屁用都没有,所以,他的意志,消沉的可怕。
  而这时,禄东赞也因为他的一系列计划落空,而鼓捣松赞干布,将他的权力架空,使得他的在吐蕃高原之上,彻彻底底的沦落成了一个只知道喝酒吃肉的寄生虫。
  “不是,公子,这次,是真的有好消息,云南诸蛮叛了,起兵十余万,杀死了蒙舍诏首领舍龙,并且将一万在云南之地组织开矿的唐军,围困在了那边,柴绍三日前,发大军三万五千余去云南救援,现在,松州城的守军不过五千人,蜀中通往关中方向的各处关隘,几乎无人把手。”
  “什,什么?你说的都是真的?”
  醉酒的状态中的王麟,不知道从哪里爆发出来的力气,硬是把王志的两条胳膊抓的生疼。
  “公子,千真万确啊!”
  听到千真万确四个字,王麟的浑浊的眼神之中,终于露出了狂喜。
  “哈哈哈哈,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快,更衣,我要去见赞普,禄东赞你个小人,没有料到吧!本公子的谋划,也有成事之机······”
  王麟飞快的穿戴好自己吐蕃右相的衣袍,朝松赞干布的王帐而去,王志,却是在他背后,露出了一个阴测测的笑容,在心里暗道,“天也助不了你,只有浩公子才能助你。”
  初秋的艳阳高照,是做生意的好时候,渭南的商品展销会大火,一尊五彩琉璃佛像,居然售出了一万贯的价格,一尊二尺高的纯透明玻璃佛祖像,引得数十为天竺商人抢购,价格突破三万贯,亲临现场的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等大臣,笑的眼珠子都看不到了,要知道,这些东西的造价,连三百文都没有,要不是负责经营琉璃厂的管事告诉他们,物以稀为贵,以后每年这样的货物,只能少量出手几件,估计他们能凭这些琉璃制品,把所有崇信佛教的国家商人洗劫一空。
  当然,类似值钱的商品,可不止佛像,像宝象国的商人,需要一尊三尺高的琉璃大象,天狮国的商人需要一尊尽可能大的人面狮身像,为此,琉璃厂的管事非常为难的告诉他们,琉璃本天成,想要获得他们制定造型的东西,虽然有可能,但十分困难,工厂可能需要投入非常大的资金成本,所以,这两国的商人,果断的交了五万贯的订金,只希望琉璃厂,能将代表他们国家图腾的东西,制造出来。
  高胜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嘴角直抽抽,不过,他的任务,只是保证这场展销会的所有交易,是你情我愿的,交易双方,能够按照规定纳税就好,只是一个交易日,统计出来的数据,就有些吓人,交易量超过了三百万贯,朝廷成功入账十万万贯税收。
  而且,第二天的成交,依旧向好,只是,各国商人,开始打听起了如何借贷货物的事宜,这时,当初购买了大唐国债,已经早就取得了大唐户籍的胡人商贾就占到优势,最不济,有过借贷和还款记录的胡商,也能取得不少的借贷额度,至于那些信用属于白板级别的商贾,能够借贷的货物,就相当有限了。
  然之后,渭南负责管理户籍的衙门口,开始人满为患了,各国商贾,争先恐后想要加入大唐国籍,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紧急商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首先,加入国籍需要在本国有一套房子,然后,需要缴纳一定的入籍费用,并且,承诺,遵守大唐的法律,按照大唐的税制,缴纳所有应该缴纳的税赋等等,倒是让诸多留守的朝臣忙的不可开交。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掌握了世界上的商人,就掌握了这个世界的经济,大唐,已经向掌握世界经济迈进了一大步,等到条件逐渐成熟,孙享福估计就会建议李世民出台控制直接经济的新货币政策了。
  延津城外,军帐中的李世民根本不知道云南和关中发生的事情,今天,延津城内有些新情况出现,他听到了自城墙内部传出来的聚兵鼓声,同时,整个唐军营寨之中的士兵们也都忙碌了起来,纷纷披甲握刀,做着战前准备。
  “渊盖苏文终于是忍不住了么,不知他的杂牌军,与朕的铁甲大军正面对战时,会是一番什么情景。”
  一身铠甲戎装的李世民,今天总是会不自觉的握一握陪伴自己经历了无数次战阵的马槊,言语之间,眼神已经看向了李靖,虽然他是上路军绝对的统率,但对于战阵上的战术应对,这位才是行家。
  “陛下,正面对战的话,我军只需要以重骑破阵,重甲步兵随后掩杀,再有各式战车在后,射住敌军阵脚,便能叫他们出城来的兵马,有来无回。”
  李靖很快就做出了战术建议,众将闻言,也是纷纷点头认同。
  延津城外,是一片平坦之地,正适合大规模的重骑兵冲阵,唐军俱装铁甲,根本不惧怕白刃战,各种连弩车,投石车,床弩车,完全能够压住敌军阵脚,避免全军落入被包围的境地。
  当然,即便是唐军想被包围,渊盖苏文也未必敢把自己的大军全部铺开来围攻唐军,因为,没有地势相辅,拿着各色根本无法破开唐军甲胄的武器,来包围唐军的高句丽士兵,很容易被唐军反杀。
  唐军人数可是有十万之多,一人只需要杀七八人,延津城内的高句丽联军,就可能全军覆没,渊盖苏文,可不敢这么打。
  “何人可为先锋冲阵?”
  “臣举荐安北军右护军骑都尉薛礼。”苏定方几乎毫不犹豫就出班奏道。
  “薛礼?去年善阳大比的马战冠军,他已经积功升到骑都尉了么?”李世民对于这个薛礼倒是有些映像,问道。
  “正是,此人骑战射艺,都是安北军中一绝,前番数场大战,死在他手上的高句丽百夫长以上的军官多达百人。”
  “如此猛将,合该为我大军冲锋陷阵,提振士气,令,薛礼为重骑兵先锋将军,管州都督长史程名振副之,二人领五千重骑,冲击敌阵。”
  “诺,臣这就去布阵。”苏定方行军礼领命道。
  薛礼是安北军中将领,李世民点了他的将,那么这个头阵,就归安北军来打了,苏定方作为安北军统帅,自然的也就获得了临阵指挥权,接下来,大军将看他的令旗行事。
  在唐军大帐在为即将开始的大战做安排的时候,延津城的另一边,茂密的山林中,张公瑾也在高处,紧张的拿着望远镜观看着城内的情况。
  城内聚兵的鼓声,他也是听到了的,数十万人的大规模战争,他身边这三四千人根本起不到多大的影响,但是,他却是通过观察,发现了一些异样。
  明明是要聚兵大战了,为什么,南城门这边,会有大量的高句丽军士涌出,而且,带着辎重物资。
  可惜,这延津城南北两门前是平地旷野,左右两侧,却是山林悬崖峭壁,想要从他们的方向去到唐军大营那便,要么翻越悬崖,否则,就必须要穿城而过,悬崖之所以为悬崖,就是因为陡到没法爬,而现在,北门前大战就要爆发,他们几乎不可能穿的过去,倒是无法将这个消息传到大军那边。
  赵龙也是对周边地势看了好半天之后,向张公瑾建议道,“邹公,要不,咱们出手劫他们一些人下来问问,究竟城里是什么情况?”
  “从城里出来的队伍源源不断,咱们一出动,只怕会陷入交战。”张公瑾皱着眉头道。
  “不怕,有林子,咱们就能走的脱,我亲自带着八百老兵下去,您带领剩下的人在林口设埋伏接应。”
  “如此,就有劳了。”
  张公瑾太想搞清楚延津城内的情况了,思索了片刻之后,最终点头道。
  “那就请邹公在此设伏,老兄弟们,跟我来。”
  赵龙朝赵刚,赵强等人吆喝了一声,便拉下了自己的面甲,呼哧呼哧的带领这大家朝山林外跑去,就在刚才,他已经盯上了一个目标,一个穿着文士袍的家伙,他被好几个人拥簇着赶路,身份应该不低。


第466章 大战起
  王铭在高句丽的任务完成的很顺利,然而,好运不会一直伴随着他。
  他是怎么也想象不到,一支几百人的队伍,是怎么有勇气向十几万人的军队发起冲击的,而偏偏,那些押送物资撤离的高句丽士兵看到他们的时候,会两腿发抖,不自觉的往后退缩。
  看到那一身乌漆墨黑的铁甲,他们就好像看到了噩梦一般,这个噩梦,已经缠绕了他们一个多月了,至少杀死了数万高句丽士兵。
  所以,在一阵血骨飞溅的场面之后,王铭顺利的被劫持了,包括他身边的一些拱卫者,也全部都落入了这些铁甲猛士的手中。
  然而,当高句丽大军组成阵型,向他们围过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向山林里撤退了。
  王铭对于渊盖苏文来说很重要,负责撤离的将军不敢让他有所闪失,所以,肯定是要追击的。
  然而,他们再一次踏入唐军的伏击圈是必然的,一般人,是无法想象,三千人手持连弩的人,不间断的扣动扳机射击是什么场景,但是,高句丽人已经习以为常了,那就是,冲击在前面的人,会被射成刺猬一般,死的不能再死。
  所以,只要这些士兵不是想自杀,都不敢继续往前冲,所以,赵龙等人在十几万大军之中,成功的玩了一出抢劫游戏,然后,安然无恙的撤退了。
  “你是,汉人?”
  当王铭被赵龙等人带到张公瑾面前的时候,他还完全处在懵逼状态中,没有回过神来。
  “呃,在下王铭,乃是在高句丽经商的大唐······”
  “本将就不管你是干什么的了,速速与本将交待延津城中的情景,不然,每一盏茶的时间,我便削掉你的一根手指,直到削死你为止。”
  ‘削死你’这个词,就这么成功的出现在了一千多年前的东北大地,效果非常好,王铭都没有用一盏茶的时间,就交待了延津城的状况,当然,他隐藏了这个惊天大计,是王浩一手设计的真相。
  火计,是王浩想出来的一招彻底激怒李世民的办法,他相信,李世民若是看到数万唐军被活活的在他眼前被烧死的场景,他一定会失去理智的,到时候,他不杀光高句丽人,肯定誓不罢休。
  哪怕是张公瑾这样,见惯了战场厮杀的惨烈景象的人,只是稍微脑补了一下王铭所描述的画面,也不由的打了个哆嗦。
  “渊盖苏文用十几万士兵的性命做诱饵,就是为了引唐军入城,我怎么就这么不信呢?”
  张公瑾几乎是咬着牙齿向王铭讯问道。
  “这十几万士兵里面,真正的高句丽人,又能有几万呢!您没有看到真正的高句丽人,已经押送着粮草物资开始撤离了么?
  其实,新罗,百济,倭国,以及诸部落的首领,已经被渊盖苏文控制住了,今天出城与唐军交战的军队,将会是以这几国的士兵为主,他想在消耗唐军的同时,把这几国的力量也全部葬送掉,这样,唐军退去之后,渊盖苏文就能返身吃掉新罗,百济等国,来增强自己的实力。”
  王铭之所以把问题交待的这么彻底,是因为他觉得,这三四千人根本改变不了眼前的大势,就算渊盖苏文让十几万大军押送着他这几天从延津城收刮到的粮草金银撤退了,城内,也还有五十多万大军呢!这些人,躲在林子里还能活命,去碰建立在两座大山之间的城墙,那就是死路一条。
  “渊盖苏文倒真是一个狠人。说,我们现在有什么办法,破解这个局面?”
  “呃,计划渊盖苏文早已经布置妥当了,如果您有办法能够通知北城门外的唐军,让他们不要入城,或许,能够挽回,其它的办法,我实在想不到了。”
  闻言,张公瑾面色一黑,听城里的鼓声,北城门那边很快就要打起来了,可是,他这几千人想要穿过尚有五十多万大军驻守的延津城,几乎不可能,而延津城左右两侧,都是悬崖峭壁,根本爬不上去,绕行过去的话,只怕得两三天时间,那时候,战争只怕早都结束了,这局,可真难解。
  延津北城门外,城门大开,城内的军士潮水一般的向城外涌出,仅仅数十步的距离,至少就聚集了数万人。
  “高句丽人果然是要运用人海战术,传令,重骑方阵上面甲,待敌军靠近至八十步,开始冲击。”
  传令台上,苏定方用望远镜观看着城门口情景,如果是有密集恐惧症的人,会被眼下的这种场景吓坏的,十几万人一拥而出的场景,当真骇人。
  唐军列阵的位置,距离城门口差不多有五百步,苏定方的这个命令,是尽量的让高句丽联军冲的分散一些,这样,重骑兵冲锋的时候,也能有空隙可走。
  “刷刷刷~”
  乌黑色的面甲被将士们从头盔上扒拉下来,此时,他们只能通过钢丝网的眼洞,观看战场上的场景,这样的设计,让敌军的弓箭想要射击他们的眼窝,都变的不可能,可谓是将防御做到了极致。
  渊盖苏文的王牌部队,是十万骑兵,他是不可能拿自己最精锐的部队,来在打消耗硬仗的,所以,冲出来的这些人,全都是手持长兵器的步兵,他们自以为这样洪流般的冲击,会像此前在平壤城那边一样,一下子就冲垮了高德军,然而,他们太小瞧唐军正规军的实力了。
  重骑兵必须要有八十步以上的距离让战马跑起速度来,目测差不多快到位置之后,负责头阵冲锋的薛礼一举自己的大戟,五千俱装铁甲的重骑兵队伍,就在他和副将程名振的带领下,朝人流发动了冲击。
  “轰隆······”
  战马和人潮如两股洪流一般撞击到了一起,前排骑士在薛礼的带领下,只消挥舞骑枪拨打开高句丽联军的长枪,战马就立即将他们冲锋在前排的人撞的向后飞起。
  步兵长枪队伍,没有紧密的列阵,保持有节奏的前后突刺,在面对铁甲重骑的时候,简直就像是在送死一般。
  这个场景,让在帅台之上,用望远镜观看战阵场景的李世民想到了曲辕犁耕地的场景,每一列重骑兵,都像是一个犁头,在高句丽联盟军的人潮里犁过去的之后,他们顿时就变的如碎土一般了。
  看到城墙下的这一幕,即便是心狠如渊盖苏文,他的手指也忍不住的颤抖了起来。
  难怪唐军只凭十万人马,就敢与他七十多万大军正面一战,原来,他们有这样的实力。
  可是,这是五千重甲骑兵啊!
  难道一开始,李世民就将自己最精锐的飞骑军派出来了吗?
  渊盖苏文还来不及在心里计算李唐打造这么多钢甲需要花费多少钱,就看到了更加恐怖的画面。
  唐军数千架战车开始发动了,如雨一般的箭矢,石弹,硬生生的压制住了高句丽联军的扩散趋势,瓦解掉了他想用人海战术,直接冲击李世民帅帐的战略意图。
  然之后,他看到了唐军步兵出战了。不到两万人,依旧是全身铁甲,即便在有重甲防御的情况下,他们手中还各持有一面重盾。
  所以城头上,高句丽联军无差别抛射下去的箭雨,只是他们的铠甲和重盾上打的叮叮作响,几乎没有对唐军造成什么损伤,而那些单手持重盾的唐军士兵,另一只手上,都握着一柄乌黑色的战刀,只有锋口处,有那么一抹雪亮。
  这种战刀能轻易的捅进高句丽联军的身体,或者斩下他们的人头,如果重骑兵只是将联军的队伍冲击的四分五裂,那么,这些步兵,就完全是在收割联军士兵的生命了。
  越是靠近城墙下面,聚集的人数越多,即便是薛礼的臂力超强,能够拨打掉所有桶向自己的武器,可战马已经不能向前挤了,不能动的战马,在战场上就失去了作用,而被人海战术拥挤包围的重骑兵,是十分危险的,即便他们的甲胄能够防御住大部分的攻击,也还是容易被重器震伤内腑而死。
  在上面甲的时候就被薛礼含在嘴中的哨子这时被他吹响了,大戟翻飞之下,他挑飞了很多围拢过来的高句丽士兵,向左翼方向杀出了一条松散些的通道,他身后的队伍,诸多重骑兵听到哨声之后,也随着他向左翼方向撤离。
  而先锋军另一位主要将领程名振,则是往右翼方向杀出了一条血路,带领着一拨人马向本阵撤离。
  “换马,清点人数。”
  苏定方的命令一下之后,城头上,看到唐军这边情景的渊盖苏文才知道唐军有多么土豪,居然会提前准备好五千俱装铁甲的战马,给重骑兵直接快速替换,也就是说,对面唐军阵营里,随时可以武装起一万重骑兵,这真是一个让他喷血的消息,不过,也更加坚定了他要施行的那个计划,将所有唐军留在延津城里的想法。
  “报将军,此次冲阵,重骑兵队,战死一百四十七人,重伤一百八十九人,轻伤三百五十八人,余者皆能再战。”
  “后补队,补齐伤亡人数,重新列阵。”
  五千骑,冲击十五万人以上的队伍,只是一百多人,这算是非常幸运的了,毕竟,这么大规模的冲杀,各种意外情况都不少,很多战士,都是因为战马被敌军的尸体绊倒,身体被压在马下,而被活生生踩死的,毕竟,这是一场生死相搏的战争。
  很快,五千骑兵再度在营前排列好阵型,这一次冲锋,他们死了一百多人,伤了一成左右,而死在他们马蹄和骑抢下的高句丽联军,至少超过两三万,战果可谓明显。
  那些受了伤的重骑兵很快就被一些穿着白大褂的人解开了铠甲,有出血症状的止血,有骨折症状的,接骨,内腑受损的,有的在查看部位,施金针,或者各种医疗手段排淤血等,完全不似前隋攻打高句丽那般,伤了之后,完全就靠自己挺,挺的难受的就自寻短见那样的场景。
  在苏定方鸣哨,让弩兵,弓兵,密集射击压制,步兵撤离战场的时候,延津南城门外的山林里,张公瑾正急的一头大汗。


第467章 鏖战
  延津城下的战损比例太惊人了,对于重甲重盾的步兵,渊盖苏文甚至只有发动城墙上的投石车进行无差别攻击,才能砸伤少许,不是运气太不好,被砸个正着的唐军,几乎都能坚持到撤离出战场,他们的军令就是这样,受伤了,就趁自己还有力气,迅速撤离,军中,有医师全力为他们治疗。
  只不过一个时辰的冲锋交战,高句丽联军方面就至少损失了四五万人,而唐军这边,却只是阵亡三百人不到,伤者,只要还有力气回来的,几乎没有性命之忧。
  在这种巨大的战损比例之下,高句丽联军的士兵已经被吓破了胆,人数上的优势,已经不足以给他们带来信心,所以,在密集的弩箭,弓箭的射击之下,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后撤,给予了唐军一丝踹息的机会。
  毕竟,唐军只有十万人马,就刚才这两个小时左右的战斗,加上战车,弓弩手等,唐军其实已经有超过五万人参战了,而且,大多数的步兵已经接近力竭状态,因为,增强他们防御力的代价就是他们的负重奇高,即便是此前他们的日常训练强度很高,但在差不多六十斤的负重下,剧烈运动了将近两小时之后,他们的余力也不多了。
  当然,如果这是一场常规战争,唐军其实已经取得了胜利,高句丽联军方面出动了十五万大军,却丢下了近五万具尸体,阵亡率超过了三成,在常规战争中,士兵阵亡率超过三成,这支军队早就已经溃败了。
  这些各国联军只能恨自己上了高句丽这艘贼船,渊盖苏文有高达三十万人数的嫡系部队作为督战队在城内守着,他们敢擅自撤退,就是死。
  唐军的箭矢压制消耗非常大,可不能一直这么射下去,很快,薛礼,程名振等人再度带领重骑兵开始冲锋了······
  躲在山林里想办法的张公瑾突然想到有一年上元节时,李靖跟自己一干人聊到了望江楼放的巨大天灯的事情,那时他曾言,这天灯,倒是可以作为战场传讯用的手段,现在,张公瑾这些人根本过不去延津城,或许,只有用天灯这个方式,将消息传递给唐军了,毕竟,唐军这边,会有不少望远镜观察周边环境,说不定,就有往天空上看的人,看到了呢!
  “天灯,天灯你们会做吧!”
  “这个啊!太会了,以前在长安的时候,每年上元节,府上都要制作一些呢!”
  赵龙属下的人原本都是孙府的护卫,对于府上做的一些事情,自然是了解的,事实上,不光是望江楼做,幸福村也会做,孩子们要做灯玩耍,竹篾什么的,其实都是他们这些大人们帮忙削制的,对于制作这种过节的时候必定要做的东西,他们当然不陌生,很快,他们就在赵龙的带领下,寻找起制作材料。
  不过,纸,笔墨,火油之类的东西,负责军事行动的他们,可不会随军携带多少的,为了拿到这些东西,赵龙还得再次冲出林外抢,时间,肯定会耽搁不少,但总归是有个办法了。
  在李世民与渊盖苏文在延津城下鏖战的时候,高原之上,由禄东赞,王麟率领的二十多万吐蕃骑兵,也已经浩浩荡荡的向蜀中杀来,只需要十多天的时间,他们就能到达松州城下,而且,只需要分兵几万对松州城围而不打,保证大军顺利绕行,那么,再用十几天的时间,他们就可以突入关中,马踏长安。
  在善阳城中的孙享福并不知道吐蕃那边的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