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围猎罗马(最后)-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负责装殓骨灰的士兵还以为那些属于提尼斯和桑昆多手下士兵的骨灰会没人过来领走,但是他们却是想错了,这些骨灰都被他们的同袍领走并带回了帕札尔地区的北方。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分配战利品了,战利品有物品、金钱、俘虏和战马,在经过后勤官员通报三方损失的人数和杀敌人数、俘虏人数之后,所有的战利品都被集中起来分配,按照规定,士兵可以领走三成的战利品,但不能包括俘虏,只有军官才有资格分到俘虏,士兵只能分到战马或者武器铠甲。
秦东看着提尼斯和桑昆多问道:“你们两个认为战利品应该怎么分配?”
提尼斯道:“一切按照大人事先说Hǎode分就行了,属下等没有异议!”
秦东点点头道:“好,那先分士兵的,除去奴隶,士兵可以分得战马、金钱、武器和铠甲,为了方便分配,本大人决定将所有战利品折算成钱财,士兵如果没有杀死敌军,只能领到最基本的保底钱财,如有杀死或俘虏敌军的则按照多少分得钱财,后勤官,提尼斯和桑昆多两位大人的手下士兵一共需要分到多少钱?”
这个统计和计算可是一个非常繁琐而有庞大的活儿,匈奴人内部根本没有人能够计算得清楚,因此这个后勤官是个精通算数的罗马人。
后勤官拿着账本走出来念道:“大人,经过属下的计算,得知提尼斯大人的属下兵丁一共分得四百二十一个里奥(金币单位)又十七个第纳尔(银币单位),而桑昆多大人的属下兵丁一共分得五百零三个里奥又九个第纳尔!”
由于罗摩多已经死了,他手下军官和士兵的战利品自然由秦东去分配,这里自然是不再另外通报。按照这个分发,如果战利品全额发到士兵手上,提尼斯和桑昆多手下的士兵每个人大概可以分两个金币还多,这可是相当于秦东手下士兵两个月的军饷,收获非常Bùcuò了。
秦东问道:“两位百夫长,本将军的后勤官所说的数字是否存在误差?”
提尼斯和桑昆多哪里会算这种帐?自然是秦东说多少就是多少,两人同时道:“大人,卑职等无异议!”
“很好,立刻通报全军,将战利品折算成金钱发给提尼斯和桑昆多两位百夫长,将其他人全部集中起来,士兵一个个上前领取属于自己的战利品!”
秦东这一招太高明了,他让人将战利品发给提尼斯和桑昆多,至于他们会给每个士兵发多少他不管,这两人肯定要克扣一些,能到普通士兵手里的有一成就Bùcuò了,而秦东这边发给士兵的战利品数目都是透明的,别人一问就知道大概多少钱,这招显然是在分化、离间提尼斯、桑昆多和他们手下士兵!
分完士兵的战利品之后,接下来就是分配军官的战利品,百夫长级别和百夫长一下军官的战利品基本相同,因为这是按照手下兵力的人数来分的,兵力多的自然就分得多一些,秦东作为这里最大的军官,他的战利品自然是最多的,没有人敢跟他比,另外提尼斯和桑昆多两人各出了两百人,他们的战利品比一百的百夫长高出一倍。
最后下发抚恤金,这个时代基本上没有什么抚恤金,不仅欧洲各国,就连东方的南北朝都没有什么抚恤金,士兵死了就死了,什么都得不到。
秦东这一招一摆出来,士兵和军官的凝聚力和归属感直线上升,提尼斯和桑昆多两人手下也有不少人战死,这些人的抚恤金交由他们带回,至于他们会不会发给死者家属秦东不是管的,他还巴不得这两人私吞了抚恤金,如此一来,他们手下军官和士兵必定与他离心离德,他们两个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第一百零二章全面控制
提尼斯和桑昆多两人却是非常聪明了一回,没有要奴隶,原本应该分配给他们的奴隶,他们请求秦东将奴隶折算成金银,因为他们担心在回去的时候遭到秦东暗地里的截杀,那样的话奴隶会拖延他们的行军Sùdù,还不如将奴隶折算成金银携带方便,秦东对此事微笑着答应了,如此一来,这些奴隶全部都归于秦东,而在秦东的治下是不允许有奴隶的,除非有人自愿为奴,因为不能有奴隶而为了补偿他手下的军官,秦东同样将奴隶折算成钱财分发给手下军官,从此之后,秦东手下的军官可以有钱,可以有私田和草场,但不能拥有奴隶和领地。想要有人服侍?可以,出钱请人!
拿到钱财之后,提尼斯和桑昆多两人当即向秦东告辞,当天下午就北返回自己的领地去了,而秦东则率部回帕札尔大营。
这次秦东可以说是收获巨丰,战利品几乎全部被他所得了,他只是付出了一些金银,金银这东西他还有不少,再说如果不够用了,可以去南下去打草谷,抢东罗马帝国,而马匹、盔甲、武器这些都是战略资源,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可不会卖给匈奴人,因此这些对于秦东是非常重要的。
秦东的条件可谓是得天独厚,匈奴帝国的东南部大部分都在现今保加利亚境内,而这里只有两处地方是大平原地带,第一是北部的多瑙河丘陵平原,第二就是秦东占据的扎帕尔、帕纳、普罗夫等地区所在的南方色雷斯马里查低地,这里是匈奴帝国东南部最为平坦的平原,在马里查河及其支流的两岸可以大量种植庄稼,乃是一处天然的谷仓。而其他地方多是低洼地、低山、高山、丘陵以及很深的断裂谷和河谷,只要把这里经营好,秦东是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在周围的山区还分布着大量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煤、铁、铜和铅,锌等金属。这些都是争霸必须的条件,但是现在秦东能直接控制的只有马里查河流两岸的平原地带,周围的里拉山和东南面的罗多彼山脉还控制在日耳曼人和东罗马人的手里。
回到帕札尔大营的秦东立即人员将这些新得的俘虏一部分带去开荒种地,另一部分去附近一座低山脚下挖矿,秦东已经探明了在帕札尔答应东南边三十里处有一座低山,延绵十几里,这山不高,但有些铁矿分布在其中,铁矿的含量也不是很高,但好歹也是有铁矿不是?挖出铁矿来同样可以炼铁。
这些俘虏因为是第一次做俘虏,非常不老实,在被押送回帕札尔大营的路上还闹出过几次骚动,被秦东强行镇压了,砍了几十颗脑袋才震慑住这些人,之后对这些俘虏规定,再有想着逃走或者制造骚乱者一律斩首示众,如果老老实实干活,只要能干满两年就能成为自由民,成为他秦东治下的顺民,可以在秦东的属地内自由来往,能或者自然是要比被杀强得多,而且秦东也许下了承诺,这些俘虏才老实下来。
此前被瓦图尔扣留的士兵家眷也被人从帕纳接回了帕札尔,这下士兵们都安心了,这上千人的家眷安置可不是一个小事情,秦东亲自出面对位于马里查河北岸的营地进行了规划,牧民和农民们都居住在外围,这样方便放牧,从事商业贸易的人居住在中间,秦东已经开始准备在这里建造一座城市,不需要建设城墙,只建造房屋就可以,他要改变匈奴人这种逐水草而生的习惯,想要发展壮大必须要停止游荡,要有稳定的根据地,不仅要从事畜牧业,而且要从事农业、轻工业的发展。
随后秦东发布命令,将千夫长的驻地由帕纳搬迁至帕札尔,原先属于千夫长的属官接到命令之后都相继从帕纳搬来了帕札尔,原本这些人以前是不敢来这里的,因为在以前这里是经常被日耳曼人突袭的地方,好几拨百夫长都命丧于此,现在好了,听说秦东打了一个仗,消灭了南方三支日耳曼人的精锐主力骑兵,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南方日耳曼人都不敢再打帕札尔的主意了。
秦东回到帕札尔之后迅速派人前往向莫多万夫长报捷,没过两天,秦东正忙着领地的事务,莫多万夫长派遣使者过来对他进行了嘉奖,既然日耳曼人这次遭遇了,莫多万夫长就取消了这次的征讨日耳曼人的会议,现在帝国内部不稳,莫多也不想轻易向日耳曼人开战,引起东罗马帝国的注意。
由于千夫长的驻地搬迁到了帕札尔,那么帕纳的地位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秦东只留下一个骑兵百人队驻扎,其他军队全部迁移至帕札尔接受更加全面的军事训练,而帕札尔的兵力和居民一下子就多出来好几倍,现在加上军队,一共有上万人了,军事人员就占了两千多。
人员一多,粮食就显得不够吃,秦东不得不一方面派人去赛迪卡买粮,另一方面组织人员在河岸两边,为手下人增加一些口粮。原本秦东是想率兵南下威逼日耳曼人纳贡一些粮食,如不纳贡就打,不过想起自己才刚刚接收瓦图尔留下的遗产,还没有完全消化,而且普罗夫方面还有没有回音,因此就作罢了。
过得两天,巴图派人回来传来好消息,在哈多这个狗头军师的三寸不烂之舌下,罗摩多的儿子同意向秦东敬献领地,并且将手下的奴隶骑兵四百人和三百步兵都交给秦东,秦东为了表示诚意,承诺他可以保留所有财产,而且生命财产会受到保护,凡是向打他主意的人都是跟秦东作对,但他留下的奴隶必须转为自由民,他也必须向这些人支付薪水,罗摩多的儿子得到了秦东的保证后松了一口气,这条小命算是保住了,财产也可以保住了,只是失去了权利,罗摩多留给他的财产可以供他们兄弟几人挥霍好几辈子,做个富家翁也是Bùcuò的。
现在唯一不在秦东绝对控制之下的就是提尼斯和桑昆多这两个拥有私人领地的百夫长,秦东也没有一定要置这两人于死地的想法,现在他想的是稳定,现阶段稳定压倒一切,只要他们听话,在有军令的时候毫不含糊的出兵,他就懒得为难他们,留下这两个人,也可以让其他人看看,他秦东也不是一定要赶尽杀绝,只要你服从命令,不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他就不予计较,但是如果他们想坐大,暗地里发展力量,那么秦东绝对不会容忍他们的继续存在,在他的治下,所有人都暂时不能有私人领地,不能尾大不掉。
提尼斯和桑昆多对于罗摩多的儿子竟然将领地和军队全部上交给秦东非常震惊,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此以后只有他们两个还拥有私人军队和领地,秦东会暗地里使绊子找麻烦吗?他们只能小心谨慎不让秦东找到攻击他们的借口。
第一百零三章整编军队
在罗摩多的儿子主动献出领地和奴隶军队之后,秦东迅速派人接收,为了快速消化罗摩多留下在普洛夫的军队,秦东迅速派人过去对那些军队进行重新整编,一方面对军队的几个主官大加赏赐,同时又将他们调离原来的部队重新任命,另一方面对军队重新整编和训练,这是最快也是最有效消化那些军队的办法。
于此同时,秦东又派人去接管领地,任命官员治理,现在秦东将防区和领地内的政事与军事分开,地方官员负责治理地方,而军事官员的责任在于守卫地方安全,两者之间互不干涉。
其实在古代,很多地方官员本身就是军事主官,这种体制有利于军政统一,在非常时期的作用很大,但是在很多时候则是不利的,这容易造成军阀割据的局面逐渐形成,因此秦东现阶段就开始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
接收普罗夫地区的事情进展得很顺利,秦东派遣马立率兵镇守普罗夫地区,由哲离为副,哲离以前是侦骑队的队长,现在被秦东提升为百夫长,作为马立的副手,他主要统帅两百弓骑兵部队,这些人是重新从匈奴牧民中招募的,其他镇守普罗地区的是马立的三百重步兵,另外还有从帕纳地区而来的八百步兵,这些人全部由秦东新任命的总训练官多音负责训练,指挥权在马立的手上,原先属于罗摩多的军队全部调离普罗夫地区,转而在帕札尔驻扎,就在秦东的眼皮子底下,在进行重新整编之后,迅速对这些军队进行训练。
按照匈奴人的军制规定,千夫长只能指挥一个千人队,这些是正式军队编制,不过在边疆地区,千夫长这一级别的军事主官的手下可不会只有一个千人骑兵队,秦东将一千人的骑兵名额报上去之后,将其他的军队作为辅兵,这些辅兵是没有正式军队编制的,不过在秦东这里,他们的待遇与正式军队编制的军官和士兵的待遇一样,有些兵种比正式编制的待遇还要好。
秦东报上去的正式军队编制的一个千人队都是弓骑兵部队,原本他手下的弓骑兵部队只有四百人,不过秦东在得到了瓦图尔和罗摩多的军队之后手下的骑兵就多了起来,从这些军队中挑选马上功夫和骑术都精湛的士兵加入弓骑兵部队,一共凑足了一千人。
为了便于指挥,秦东采取了三三制的原则,将这一千人分成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每支部队三百多人,分别由苏合、牧仁、托隆统帅,他们都是骑兵将领,又经过秦东的培训和指点,对弓骑兵的训练和作战战术都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将弓骑兵交给这三个人统帅他很放心,巴图的护卫队同样扩编成三百人,一百人为弓骑兵,第二个百人队为战斗力强悍的轻骑兵,这两支百人骑兵队的装备最为齐全,不论是单兵战斗力还是集体作战能力都是全军之中最强大的,另外一个百人队是步兵,这支百人队主要负责日常的站岗和巡逻,在秦东在营地办公的时候负责护卫在身边站岗、警戒、巡逻,如果秦东出行外出,近身护卫任务则由轻骑兵百人队负责,周边巡逻和警戒任务则交给弓骑兵百人队。
秦东现在手下的总兵力大约有三千六百多人,他原来就有一千人左右,接收了瓦图尔的直属部队四百骑兵,八百步兵和两百奴隶骑兵,巴塔卡湖一战之后他又接收了罗摩多的一千一百人,因此现在的总兵力有三千六百多人。
苏合、牧仁、托隆各统领一个营的精锐弓骑兵,共一千人,巴图统领三百护卫队,马立统领一千一百人的步兵,而阿法尔德则统领三百重骑兵,最后还有九百人,其中六百人被秦东整编成轻骑兵,他自己亲自任统帅,将这六百轻骑兵分成两个营,每个营三百人,这两个营的轻骑兵战斗力主要体现在近身战斗,他们的任务就是在重骑兵冲散敌军军阵,弓骑兵对敌军进行大量杀伤之后进行近身掩杀,追击任务也由他们负责,最后还有三百人被整编成辎重营,如果有战事,这个辎重营可以征招一些牧民或者农民帮助运输辎重补给,辎重营的士兵负责保护军需补给,主要运输工具有马匹和马车。
领地的安全在其他军队还没有完成彻底的整编和训练之前由一千精锐弓骑兵负责巡防,实际上这一千弓骑兵的训练也没有完成,只是这三个营比其他的部队训练进度要早很多,他们可以一边训练一边巡防。
现在帕札尔和普罗夫一半的地区是秦东的直属领地,在这片地域内秦东可以管理属地上的人民,而在普罗夫另一半土地和帕纳地区以及提尼斯、桑昆多的领地虽然也是秦东的防区,但不是他的领地,他只能派兵驻防,却不能管理这些地区的政务。
如果不是在自己的领地内,政务则由斯基尔人派出的官员管理,匈奴人只负责防务以及对防区内的斯基尔军队和归附的日耳曼军队拥有指挥权,不过在秦东的防区内,斯基尔官员必须定期向秦东缴纳金银和牛羊马匹还有粮食作为军需补给,这在其他地方也是一样的。
在秦东的领地内,所有军政政令都必须要用正式的公文形式传达,这是目前匈奴帝国其他地方都没有的,因为匈奴人和其他一些胡人都没有文字,只有村庄部落而没有城市,一些军政政令都是由使者或者传令兵口头传达,这很容易出问题或者造成混乱。
由于现在刘三的汉语普及工作才刚刚开始,所以秦东下达命令,在未来两年之内使用拉丁文作为官方语言,两年之后正式采用汉语作为官方语言,刘三的工作量非常大,他不仅要处理情报组织的事情,而且还有花大量的时间给秦东治下的匈奴军官、政务官等官员扫盲,为了尽快普及汉语,秦东不得不下令所有在帕纳尔的军官和政务官每天晚上必须花费三个小时到刘三那里学习汉语。
传播文明这项工作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办成的事情,这是个长期而又艰苦的工作,秦东感觉自己手下的人才太少了,特别是汉人太少,能够帮手的人只有刘三、王六和马立,现在暂时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想要在这欧洲找到更多的汉人,也不是没有办法,在君士坦丁堡就有不少汉人,那里不仅有汉人奴隶,而且有汉人富商,更有为了躲避灾祸而从中原举家迁徙而来的汉人家族。
再加上秦东的母亲一直留在君士坦丁堡,秦东也不知道那个女人在他们父子俩被匈奴人掳走之后有没有再嫁人,现在他在这里有了安身之地,他也很想把那个女人接过来一起居住,这些事情凑合在一起,秦东认为前往君士坦丁堡的事情必须提上日程了,一方面是为了将母亲接来,另一方面寻找更多的汉人加入他的团队,只有有了其他有学识的汉人加入进来,他传播华夏文明的进度才能加快,而且有学识的希腊人和罗马人也是他很希望得到的,在这个时代的欧洲,秦东比较欣赏的就是西方的建筑学艺术和医学,西方的建筑学确实是一绝,而这个时代罗马医生的外科手术确实能够在战场上拯救很多伤兵。
第一百零四章推广包子馒头
经过一个月的忙碌,时间已经进入六月,领地和防区内的事务基本上走上了正轨,秦东的事情也少了很多,他将具体事务就分派下去,只有需要他做决定的事情才由下面的官员上报给他,因此他现在的时间充裕了一些,也不再向以前那样忙碌了。
中午从步兵军营训练场回来,秦东坐等着就餐,玛莎将一盆酱牛肉和几块干面包端上来,又端来一瓦罐羊骨汤,两人当即坐下吃中餐。
秦东拿起一块面包啃了一口,虽然不是第一次吃这玩意,但是这东西啃起来太费劲了,很容易伤了口腔粘膜,不得不将这干硬的面包掰成碎屑放在羊骨头汤里拌成面糊再吃。
现在事情不是那么忙了,秦东闲暇的时间也多了起来,他想起了做包子和馒头的事情,于是匆匆吃完午餐,然后向玛莎要了一些磨细了面粉,用凉开水将面粉和面,将它揉成团,找一处阴凉的地方存放起来,这就是做酵母了,具体要怎么做秦东也不是很清楚,他只是凭借前世跟别人闲聊时听来的实验而已,至于能不能成还真不知道。
过了两天,秦东拿出来一看,面团长霉了,得,失败了,秦东又不得不重新做,看来是温度得不好,接下来他又连续实验了好几次,把玛莎弄得一愣一愣的,不知道秦东要那么多面粉让它长霉是为什么。
终于在第四次的时候,秦东终于成功了,试验品面团表面发胀,上面还有一些气孔,小面团还散发着酸酸的气味,在这期间秦东还让木匠们做了几个蒸笼。
有了这个作酵母之后,秦东便开始发面,又要玛莎要来两斤面粉,兑入适量的水之后开始和面,将面揉成团,使劲揉,成了之后用布盖上等上几个小时等着发面。
趁着发面的空档,秦东又去找碱水,这玩意匈奴人每户人家基本上都有,因为鞣制皮革需要用到碱,秦东很快就找来了碱,兑水之后做成碱水。用碱水的目的就是中和面团中的酸味。
第一次蒸出来的馒头有点质地板结、颜色灰暗,吃时粘牙,秦东便知道这肯定是发面还没有发好,而且碱水的浓度过低,没有中和掉面团中的酸味,于是继续加碱溶液。
秦东接着又继续试验,第二次蒸出来的馒头表面易开裂,面团发过了头,只能作废,这些作废的馒头在玛莎吃过之后却是极品美味。
第三次终于成功了,馒头蒸得膨大、洁白、松软,咬一口吃起来口感非常好,玛莎吃惊地看着蒸笼里白白胖胖的大白馒头,面香味扑鼻,完全没有了之前的那种酸味,秦东拿起一个啃下一口咀嚼几次之后点头:“嗯,Bùcuò,这次弄对了,玛莎你也尝尝!”
玛莎看着白白的馒头,又看了看自己的手,赶紧在围裙上擦了擦才拿起一个馒头吃起来,吃了几口之后就惊叫:“噢,我的主啊,真是太美味了,感谢主赐予我们如此美味的食物!”
“咳咳!”秦东不得不打断玛莎道:“你的主能给你这么美味的食物?这是我做的,知道吗?没有我,你能吃得上这么洁白、松软、而有口感良Hǎode食物吗?我看啊,你信仰你的主,还不如信仰我算了!”
“你……”玛莎狠狠道:“天下所有的食物都是主赐予的,没有主的同意,你能做出这么Hǎode食物吗?你这个无信仰者根本就不配做出这么美味的食物”。
玛莎说完之后又在胸前划十字低声祷告:“怜悯的主啊,请饶恕我的无知的男人吧!”
秦东不由得拍了拍额头,把这样一个信仰基督的女人找回来真是一个麻烦,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跪在床上祷告,每次吃饭之前都要等做完了祷告才能吃,秦东只能当做没看见。
“行了行了,我做馒头的过程你都知道了吧,以后就做这种食物吃,不要再烤那种比石头还硬的面包了,你如果不介意的话,还可以在馒头的里面包上肉类和蔬菜,这样更好吃!”秦东说完就走了。
“馒头?”玛莎看着秦东的背影,又看了看自己手上的馒头自言自语道:“真是一个奇怪的名字,在馒头里面包上肉和蔬菜?这个想法Bùcuò!”
第二天,秦东举行宴会请手下的主要军官和官员们吃饭,一方面推广馒头和包子这两种面食,另一方面是犒劳这些人在这段时间付出的努力,算是作为嘉奖,另外也有加强沟通和交流的意思,这方面主要是针对刚刚归附的原先属于罗摩多和瓦图尔的军官和官员,大家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加深一下信任和感情。
军官和官员们接到秦东的邀请之后都很高兴,这是秦东第一次举行宴会宴请他们这些手下军官和官员们,被请来的都是百夫长级别的军官和各地行政官员,还有几个特别的十夫长也接到了邀请,这其中新加入的百夫长级别的军官和行政官员几乎都被邀请之列,秦东的这个举动让他立即获得里这些人的效忠。
秦东来到宴席上之前,所有被邀请的人都已经到了,但酒菜和主食却还没有上桌,这些军官和官员们分别面对面坐在两侧,既有匈奴人,也有日耳曼人、斯基尔人、还有罗马人、希腊人,甚至还有其他蛮族的人,因此秦东的手下虽然是以匈奴人为主,但在数量上却不是匈奴人占多数,各个民族的人都有。
“千夫长大人到”随着一个站岗的士兵大喝,秦东的身影出现了,大帐内所有的军官和官员们都站起来弯腰抚胸行礼:“拜见千夫长大人!”
秦东走到主位上坐下伸手笑道:“都免礼吧,今天把诸位都请过来呢,第一是想请诸位吃两样好吃的食物,这是我的夫人玛莎发明的,相信诸位吃了之后肯定会赞不绝口的,另外呢,就是纯粹是想请诸位过来一起喝酒谈谈,交流交流,毕竟我们这里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新加入的,我这个人不会一直记仇,过去的就过去了,现在你们已经是在我的手下做事,只要你们忠心于我,并且全心全意为我做事,官位、财富、女人、土地大把大把的有,前提是你必须让我满意。
我这个人信奉这样一句话,叫做‘每个人生来都不是废物,都是有用处的’,在我这里你可以尽情地施展你的才华,就算是一个会养马的马夫对我都是非常重要,有着丰富种田经验的农民同样重要,更别提你们这些官员,在你们当中Kěnéng有实干型的官员,也Kěnéng有夸夸其谈的,更有Kěnéng存在溜须拍马之辈,不过不要紧,我会让你们发挥你们各自的特长,在我的眼里,你们每一个都是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人才!”
“大人英明!”
秦东的这番短暂的演讲是非常成功的,所有人都知道秦东是一个重视,而且喜欢人才的人,这对于他们这些官员当然是好事,谁也不会认为自己是个废物。
酒菜很快被端了上来,菜肴没什么特别的,无非是一些牛肉和羊肉,不过多了几样野菜,这些野菜是用羊油或者牛油炒熟的,非常香,参加宴会的军官和官员们以前虽然也吃过野菜,但吃的都是经过开水烫过的,随便弄了一下,但吃这种用动物油炒的野菜还是第一次,吃过之后,这些人就加快了Sùdù,他们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野菜。
接下来馒头和包子都女人拿了上来,白白胖胖的大白包子和馒头更是让军官们和官员们看得眼睛都直了,闻到那种香气之后都忍不住直吞口水。
吃过包子和馒头之后的军官和官员们发誓以后再也不啃那种比石头还坚硬的面包和面饼了,与包子和馒头相比,那根本不是人吃的食物。
第一百零五章酿啤酒
包子和馒头的推广非常顺利,自从宴席上的军官和官员们吃了包子和馒头之后,就再也不想啃硬邦邦的面包了,那些军官和官员们请求派自己家的妻子来这里向玛莎学习做包子和馒头,秦东答应让玛莎教她们如何做包子和馒头。
短短的时间内,在秦东的领地内几乎所有人顿顿都能吃到包子和馒头,就连那些努力也是每顿都能吃上了馒头,至于包子嘛,这也不是所有人每顿都有得吃,毕竟包子里要有肉馅。
包子和馒头可以在天气凉爽的秋天当做行军干粮,带在身上能保存几天,不过夏天就不行了,夏天天气炎热,包子和馒头只能勉强保存一天,第二天就发馊不能吃了。
为了解决行军干粮的问题,秦东也是胶绞脑汁,最后还是决定把后世的烤面包弄出来,这个时期的面包太硬了,是因为面烘烤之前没有发酵,而经过发酵之后再烘焙的面包非常松软而香嫩,如果在里面加入鸡蛋和油脂、果仁则更加好吃。
面包也很快被秦东给整出来,加上包子和馒头这三样东西都成为秦东治下最主要的食物,秦东下达命令,将包子和馒头作为军队的日常主食,将新的松软酥香面包作为行军干粮,而新的松软酥香面包因为外面有一层油脂,里面又少水分,所以保存的时间长一些,可以作为行军干粮,而且这三样主食的制作方法只能在秦东的领地内传播,严禁流传到外面资敌。
过得了几天时间,秦东派去在领地内各处寻找矿产的人员传回来了消息。在巴塔卡湖以东十二公里的塔玛帕山上发现了一座露天的铁矿,秦东接到消息之后迅速赶往塔玛帕山。
塔玛帕山并不高。也不长,只是一座小山。秦东赶到后上山查看了一番,果然在朝北的半山腰里发现了露天的铁矿石,秦东不是地质勘探人员,也不是矿物勘探人员,他不知道这座铁矿的储量有多大,不过这并不妨碍他派人开采,在现有的条件下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