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围猎罗马(最后)-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几句话一说出来,官员们都知道这句话的杀伤力着实有点大,直接指出钟晖想要扩大手中的权利,可以说直指要害。
“你!”钟晖指着大理寺卿,只说了一个字,后面的话却是没有说出来,然后转向秦东行礼道:“陛下,臣之忠心可昭日月啊,臣只是想给都察院增加一些执行法纪的人员,决无异心啊!”
“呵呵,钟卿家的忠心,朕是知道的,你且起来吧,此事容朕再想想!”
第四百三十五章改国号“大秦帝国”
朝会散了之后,秦东将国务总理大臣佩特乌斯、军机首席副大臣苏合、都察院左都御史钟晖、右都御使阿古尔、侍卫长其木格留了下来。
在申请增加执法人员的这件事情上,钟晖确实是有欠考虑的,至少在朝会开始之前他应该向秦东报告此事,事先做一个沟通,可他并没有这样做,这才是让秦东警惕的原因,按理说如果大臣要在政事上提出新的见解或者要施行新的政策,都要事先与皇帝沟通,取得皇帝的支持才行,这也是作为各部大臣首先应该想到的,钟晖在朝会上来这么一个突然袭击除了让秦东有些搓手不及之外,还引起了他的警惕。
秦东不知道钟晖为什么要突然在朝会上提出并没Yǒushì先与他沟通的政治举措,因此他并没有立刻表态支持,对于这件事情,秦东准备先放一放,尽管官场的腐化之风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有所增长,但一时半会还不会造成什么太大的危害,毕竟建国才不过两年的时间而已。
“将诸位留下来,主要朕发现各地民众对于帝国的国号并不是太满意,很多人并不喜欢别人称呼他为胡人,诸位认为此事应该怎么办?是要再次更改国号呢?还是不理会民间的呼声继续沿用这个国号?”秦东说出了将这几个人留下来的原因。
“胡人帝国”这个国号是总理大臣佩特乌斯先提出来的,并事先与秦东做过沟通。因此秦东将这件事情说出来的时候,佩特乌斯乌斯就显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不过秦东也知道此事不能怪佩特乌斯。
当时的情况将帝国的国号改为胡人帝国很正常。毕竟在整个帝国内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民族都是蛮族,将这些民族的人统称为胡人并没错,可是时间过去两年,帝国的文化和经济发展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民众开始对自己是胡人这个称呼不太满意了,而且很多人认为“胡人”这个称呼富含有侮辱性的意味。
佩特乌斯见其他几人都没有说话,只得自己站出来向秦东行礼道:“陛下。臣有罪,都怪臣当时思虑不周,才会造成现在朝廷在此事上很尴尬!”
秦东摆摆手道:“这件事情也不能全怪你。当时朕也是同意的,朝中很多大臣都是赞同的,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我们要想想解决的办法!”
几个大臣都点点头。认为现在最主要的是想到解决的办法。钟晖站出来道:“陛下,解决这件事情的办法肯定是没有了,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更改国号,二是不理会民间的呼声,继续沿用旧有的国号,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选择!”
钟晖的话不仅让秦东陷入了沉思。其他几个大臣都沉默不语了,更改国号并不是那么简单。这才建国两年的时间就改国号,说出去也不好听,但不改也不行,因为民间对于更改国号的呼声很高,对现在的国号极为不满意,这会降低民众对于帝国的认同感!
思索良久,秦东收回思绪问道:“诸位臣工,如果更改国号,诸位认为要改一个什么国号既有响亮的效果,又会让民众接受并且有认同感呢?”
国号要顺口、要响亮、要富有寓意,要有丰富的内涵,对于一个国号而言,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这就好比给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取名字一样,小孩的名字寄托了父母的希望,一个国号也是如此。
秦东问话之后,几个大臣都不出声了,前次佩特乌斯建议取名胡人帝国,现在造成了民众们都不满意,如果再取一个国号又让民众们不满意,后果Kěnéng很可怕。
秦东见几人都不出声,便指着钟晖道:“钟大人,你说!”
钟晖是从中原北魏朝过来,要让他取国号,他当然是按照中原的方式来取,一般来收,国号按照所处的地域来取名,又或者按照开国皇帝的封号来取国号,又或者是用开国皇帝的姓氏来命名国号。
见自己被点名了,钟晖也知道不能推脱,只能硬着头皮赶鸭子上架,他脑子急转,很快便想到了两个国号,开口说道:“陛下,臣倒是想到两个,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用!”
秦东道:“你先说说,即便不好也没关系!”
这下钟晖放心了,将两个国号说了出来:“陛下,臣是这样想的,陛下的祖籍在中原,而且姓秦,不如以陛下的姓氏为国号,即‘秦国’,对外称‘大秦帝国’,臣以为这个国号很响亮,而且很顺口,容易让人记住,再者以陛下的姓氏为国号,臣想民间应该没有人不满了吧?否则的话,难道他们认为国姓也具有侮辱性吗?”
众人一听,眼睛都是一亮,都不约而同的点头,确实如此,国号跟开国皇帝的姓氏相同这属于很正常的,还有国号与城市名相同的,例如罗马帝国就是以罗马城的名字而取的国号,不过这些人都没有想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如果以开国皇帝的姓氏而取国号,那么历史就完全进入家天下的时代了,即皇帝的家族将成为天下第一家族,整个帝国都是一家之天下,是皇帝一家的帝国,这标志着中央集权开始盛行,权利进入高度集中的时代了。
秦东想了想认为“大秦帝国”这个国号确实很Bùcuò,不过他还想听钟晖的另外一个想法,于是问道:“那么另一个国号是什么,你说说看!”
钟晖道:“另一个国号,臣想的是‘欧巴罗帝国’,这个国号是以整个西方大陆的名字而命名的,体现出了一种浩大的气魄,也彰显了陛下和我们这些追随陛下的人的最终理想,就是要称雄整个欧巴罗,最终将整个欧巴罗变成我们的国土!”
这个国号典型的是以地名而命名的国号,佩特乌斯说道:“陛下,臣认为这个国号很好,也显示出我们的决心!”
其他人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在心里将这两个国号进行了对比,发现各有各的好处,不过秦东在思索一会后说道:“‘欧巴罗帝国’这个国号咋一听确实很有气魄,不过仔细一想也很遭忌讳,以我们现在的国力暂时还不能与整个欧巴罗所有的国家和部族为敌,如果取这个国号,很容易让那些小国家与罗马帝国一起联合起来对付我们,这在政治上不可取的!所以这个国号不行!”
秦东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尽管现在胡人帝国的地盘占了整个欧洲的三分之二以上,但是这个时期的欧洲中部、东部、西部和北部的人口都非常稀少,真正是地广人稀,而人口大多集中在地中海沿岸,胡人帝国尽管占据着庞大的国土面积,可由于人口稀少不能开发大量闲置的土地,所以在国力上,相比东罗马帝国还是不如的,与西罗马帝国相比也强不到哪儿去,胡人帝国的军队之所以强大,将士之所以悍勇,完全是地理环境造成的。
佩特乌斯问道:“既然‘欧巴罗帝国’这个国号不行,那么难道就只能选‘大秦帝国’这个国号?”
军机首席副大臣苏合道:“末将认为‘大秦帝国’这个国号确实Bùcuò,难道非要取一个什么‘赛迪卡帝国’或者‘布达佩斯帝国’这种以城市命名的国号吗?听这些城市名总觉得拗口,‘大秦帝国’这个国号多响亮多顺口?如果总理大臣想不出其他更Hǎode国号,末将以为就是这个国号了!”
佩特乌斯确实想不出比大秦帝国这个国号更Hǎode国号了,因此只能闭口不谈,默不出声了。其他几个大臣也都想不出什么更Hǎode国号,也没有说话。
秦东见状道:“既然这样,看来诸位都是同意这个国号了,国号一旦确定,公布更改国号之后想再改恐怕就不容易了,诸位都想清楚了吗?”
“这……。陛下,我等无法做主,还请陛下圣裁!”佩特乌斯只能把皮球踢回到秦东这里。
秦东思索了一会道:“这样吧,咱们暂时先不急着更改国号,你们回去之后将新国号散布出去,看看各地民众的反应,如果民众们满意的话,朕再正式下旨,如果民众们不满意,那就重新再想一个新的国号!”
大臣们一想都认为现在也只能这么干了,都道:“一切都尊陛下旨意!”
于是朝廷有意要将国号改为“大秦帝国”这个消息传了出去,而且传得很快,各地民众听说之后认为这个国号Bùcuò,国号与皇帝的姓氏相同也是有先例可循的。
没过多久,秦东下了一道诏令,诏令命令帝国国内所有民众都要有自己的姓氏,子女在出生之随跟父母姓,主要是随父亲姓,这着诏令是强制性的。现在帝国内有大部分民族和部落的人没有姓氏,只有名字,这不利于当地官署管理户籍,而且有了姓氏之后对于社会发展是很有好处的,这一点谁也无法否认。
在通过广泛的调查之后,得知各地民众对于“大秦帝国”这个国号高度认同,因此秦东很快下诏正式更改国号为“大秦帝国”。
第四百三十六章成立“金衣卫”
随着秦东下诏书更改国号为“大秦帝国”之后,各国并没有因为两年时间内连续更换国号而嘲笑,这还是因为大秦帝国这些年打出来的威风。成为藩属的各日耳曼部落和王国都派使者来赛迪卡朝贺,就连刚刚与大秦帝国结束战事的西罗马帝国等国家都派使者前来表示祝贺,更别说与大秦帝国签订了友好条约的东罗马帝国这类国家了,这种现象无形之中也显示了大秦帝国在这个时期对外的威慑力量,否则的话,其他国家也不会因为大秦帝国改了一个国号就马上派人过来朝贺。
秦东对此事也是看在眼里的,就连西罗马帝国这等欧巴罗大陆数一数二的大国都放下了架子,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反映出西罗马帝国确实已经日薄西山,自信心大打折扣。不过秦东对这些倒不是很在乎,他此时又由一桩烦恼,还是那件事情,都察院再次请求增加执法人员和增添武器和防具。
对于此事,秦东倒也不是很在意,增加一些执法人员也是很正常的,可关键是朝廷中其他官署衙门不会同意,在有些人看来,增加执法人员后,都察院的权力会更大,执法力度会更大,另一方面,一旦都察院的要求得到满足,那么其他官署衙门也要求增加人员和添置武器和防具呢?他秦东是不是要一碗水端平?
可钟晖要求增加执法人员和增添武器、防具的理由非常充足,那就是官员腐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必须重拳出击将这股苗头和不良之风打压下去,否则时间长了之后再想打击的困难无疑会大得多,因为那些贪腐人员已经结成阵营。组成强大的官官相护的网络了。
秦东也正是因为了解这一点,心里才非常纠结,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要将都察院一分为二,将其拆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仍然为都察院,主要职责是督查官员,纠正官场不正之分。可以传讯违法违纪的官员,最多只能临时限制官员的人身自由三天,只在有了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才能对违法违纪的官员进行弹劾。且只有调查权、审讯权和弹劾权,没有逮捕权和审判权。
另一个部分设立成一个独立的执法衙门,称之为“皇帝亲军都尉府”,这个衙门与都察院互相牵制。拥有抓捕、关押、监禁违法违纪的官员的权利。但不具备调查、审讯和审判权!
违法违纪官员的审判权在大理寺,大理寺与最高法院的职能相当。这就是都察院、皇帝亲军都尉府和大理寺三者之间的职能区别之所在。按照流程,最先查处违法违纪官员部门应该是都察院,都察院在掌握一个官员的违法违纪的罪证之后要及时对该官员进行弹劾,并将相关材料移交皇帝亲军都尉府和大理寺,将已经限制人身自由的违法违纪官员移交给皇帝亲军都尉府关押和监禁,在皇帝亲军都尉府监禁违法违纪官员的这段时间里,收到该官员犯罪弹劾书和相关材料的大理寺要尽快核实都察院提交的相关材料。并且及时对该官员进行庭审,而都察院则充当公诉人的职责。
在一次朝会上。秦东将都察院进行拆分,独立出来的部分将成立“皇帝亲军都尉府”的事情说了出来,并询问大臣们的意见,在这件事情上,并不是秦东最先提出来的,而是国务总理大臣佩特乌斯,事先秦东已经与几位重要的大臣进行了商议,大体上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一个官员站出来道:“陛下,不知这从都察院拆分出来的一部分人成立的这个‘皇帝亲军都尉府’的具体职能是什么?”
秦东道:“即将新成立的‘皇帝亲军都尉府’从字面上看就可以看出它的主要职能,就是保护朕的安全、保护皇室的安全,所以才称之为‘皇帝亲军’,同时它也有另外一个职能,即负责逮捕、关押、监禁违法乱纪之官员,以前这项职能在都察院手里,现在都察院没有逮捕、关押和监禁违纪官员的权利,只有调查、审讯和弹劾权,临时拘留权只有三天用于调查之用,抓捕违法违纪之官员,必须要有都察院和亲军都尉府的执法人员同时在场”。
大臣们都听得清清楚楚,如此一来,都察院的权利就大大减弱了,以前是所有的权利都在都察院,那时都察院的权利太大,大到官员们风闻都察院就色变的地步,听了秦东的话之后,大臣们都松了一口气。
钟晖表面上意图是加强都察院的执法力量,却没想到到了最后都察院的执法力量不但没有得到加强,反而有了削减,可这正是他乐意见到的,因为他很清楚,都察院的执法权力迟早有一天会被削弱,毕竟都察院的权利太大,而且没有一个机构牵制它,一旦都察院的执法权力大到一定的程度,那么最倒霉的不是那些腐败贪官,而是他这个左都御史,很Kěnéng万劫不复,皇帝会首先杀了他,然后限制都察院的权利,现在他自己亲自通过申请增加执法人员和添置武器、防具这件事情让这个时间提前到来,并且还保证了他自己的安全,毕竟现在的都察院虽然权利大,但毕竟有限,皇帝还没有产生忌惮之心。
秦东见大臣们都没有发表意见,再次问道:“诸位臣工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有谁反对吗?”
没有人站出来反对,所有大臣都躬身行礼道:“臣等无异议!”
“好!”秦东当即下诏:“那就拟旨吧,领侍卫内大臣刘三从即日起兼任亲军督卫府指挥使,是为亲军都尉府最高长官,正三品,指挥使之下设四名副职,两人为指挥同知,从三品。两人为为指挥佥事,正四品,下属设两个职能机构。北镇抚司和南镇抚司,各由一名镇抚使负责,从四品,北镇抚司负责抓捕、关押、监禁违法乱纪之官员,南镇抚司负责本府的法纪、军纪,这是亲军都尉府的中央机构,在京城和各行省各设一千户所。由一名千户主管,正五品,一名副千户协助。从五品,各市、郡县设百户所,由一名百户统领,正六品。一名副百户协助。从六品,以下有总旗两人,正七品,小旗四人,从七品。下属有具体执行的人员力士,一小旗管十个力士,一个总旗管两个小旗,不得随意增加或者减少人员编制!”
刘三本来是领侍卫内大臣。是正一品的高级官员,比正三品整整大了两品四级。而亲军都尉府的指挥使只不过是正三品,不过刘三是兼任,别人也没有话说,这也是秦东暂时还没有想好让谁来担任这个亲军都尉府的指挥使一职,让刘三临时兼任。
此后,大秦帝国就正式有了亲军都尉府这个正式官署,在朝会结束之后,秦东将刘三和侍卫长其木格留下。
“参见陛下!”两人在御书房见到了秦东后行礼。
秦东抬抬手道:“起来吧,今天将你们留下是想说说亲军都尉府的事情,刚才朝会上朕也说了,在明面上,亲军都尉府有下设南北两镇抚司,在各地又设千户所和百户所,你们都听明白了吗?”
两人心里想着难道还有暗地里?刘三和其木格同时道:“Shìde,陛下!”
“好!”秦东点头道:“刘三,你立即着手开始组建亲军都尉府明面上的南、镇抚司,实际上朕还要在暗地里设立东西两镇,南北两镇的财政支出由户部国库负责,东西两镇的财政支出由朕的私库负责,不在户部做财政预算和备案,由你们自己负责备案,朕是要派人查账的,组建东西两镇事情由其木格来负责,刘三不可过问!组建东西两镇的事情只有朕和你们两人知道,如果有第四个人知道,那时候就是你们两个的死期,听明白了吗?”
秦东的语气之严厉和内容之惊世骇俗让两人的内心翻起了巨浪,为什么要暗地里组建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机构?两人不得而知,但两人都不傻,立即答应:“是,臣等明白!”
刘三不解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既然臣不能过问东西两镇的事情,为什么不将这两镇单独出来,而要并入到亲军都尉府呢?”
秦东道:“设立东西两镇的事情不能让除了我们三人之外的任何人知道,为了掩人耳目才将东西两镇并入亲军都尉府,如果出了事情,就由亲军都尉府出面解决,所以暗地里的东西两镇的官员要在南北两镇有着明面上的职务,例如东镇镇抚使是南镇抚司副镇抚使,西镇抚使是北镇抚司副镇抚使,平常他们只是作为南北镇抚使的副职,只管管后勤,但暗地里要处理他们各自负责的东西两镇事物!”
刘三点头道:“明白了,臣知道该怎么做!”
其木格问道:“陛下,您让臣负责东西两镇事物,可臣不知道这东西两镇是干什么的啊,他们具体有什么职能?”
秦东看向刘三道:“你先回去吧!”
“是,陛下!”刘三行礼后走了。
秦东这才对其木格道:“东西两镇,实际上就是情报机构,东镇负责国内情报安全工作,维护帝国安全,打击一切对帝国不利、威胁帝国安全的敌国间谍的破坏,西镇主要是对外情报机构,负责刺探敌国的一切情报!”
除了刘三负责的情报机构之外,秦东觉得还必须要成立另外一个情报机构对刘三负责的情报机构进行牵制,要不然他不放心,时间长了难保不出幺蛾子,有了牵制的权利才会有所顾忌!
其木格点头道:“我明白陛下的意思了!”
亲军都尉府成立之后,迅速开始发挥出它的职能,它的执法办事人员一般都穿着一件金色的斗篷,在朝野上下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谈之色变。由于它的执法人员都穿着金色的斗篷,因此Rénmen都称呼他们为“金衣卫”。
第四百三十七章闻之色变的金衣卫
亲军都尉府,俗称金衣卫,这个机构在大秦帝国的历史中自从组建开始就一直存在,其中北镇抚司负责诏狱,它是所有违法违纪官员的最终归属,明面上它是无权审讯和审判的,但实际上它不仅负责逮捕、监禁,而且有自己专门的严刑审讯部门,进去的人基本上很少能完整的出来,南镇抚司负责本府的法纪、军纪,金衣卫在整个帝国,即使在周边国家也是一个令人谈虎色变的所在,一想到它那里面的可怕情景都不由得不寒而栗。
最令人害怕、恐惧的还不是南北二镇抚司,而是金衣卫中传说中的东西二镇,东西镇抚司这两个机构一个主帝国内部各方面的情报,一个主敌对国的情报收集,归属在亲军都尉府辖下,但又没有编制,不是正式公开的机构,财政支出由皇帝私库负责拨付,这两个机构的所有人员都是秘密巡捕、间谍,与南北镇抚司的执法人员要穿金衣不同,这两个机构的人员一律穿便服,身上的隐秘部位烙有特殊的印记或刺青用意辨别身份,出公差时一般携带身份腰牌,很少在世人面前暴漏身份,这两个机构中不仅有间谍、坐探,还有经受无数训练的刺客、杀手,这才是令人可怕的地方。
金衣卫成立四个月之后,西镇负责的在国外的情报系统就开始发挥作用了,这天秦东正在书房里批阅奏章,作为其侍卫长的其木格现在也是金衣卫东西二镇抚司的实际负责人进来报告:“陛下,臣Yǒushì禀报!”
秦东抬头看见是其木格。放下笔、合上奏章道:“哦?说吧,什么事情?”
“陛下,这几天从罗马连续传来几份情报。经过西镇抚司的人员分析,最近一段时间罗马恐怕要出大事了!”
秦东眉头一皱,站起来道:“说具体一点!”
“是!”其木格答应一声继续道:“最近几份从罗马传来的情报都显示罗马的大部分贵族和一部分将领正在密谋兵变,其主要原因就是皇帝马约里安在出征之前出台了一系列对那些贵族不利的政治举措,致使那些罗马贵族损失惨重,他们因此而怀恨在心,这次马约里安在西班牙耗费了大半年建造的海军基地和数百艘战舰被汪达尔人突袭得手后毁于一旦。这件事情让马约里安刚刚在罗马建立的威信大幅度下降,因此那些贵族才有胆子联系军方人员密谋准备在马约里安回到罗马后立即发动兵变!”
秦东听了其木格报告之后沉思一会问道:“其木格,你说一个统一、强盛的西罗马帝国对我们有利还是一个混乱不堪、国力大幅度衰退的西罗马帝国对我们有利?”
其木格想也不想道:“陛下。当然是一个混乱不堪、国力大幅度衰退的西罗马帝国对我国有利了!”
秦东闻言有点自嘲地点头道:“是啊,当然是一个混乱的西罗马帝国对我们有利!可是朕的心里竟然有些不希望西罗马帝国混乱下去,希望它强盛起来,这完全不符我们的利益。这是为什么呢?朕的心里非常矛盾!”
其木格听了秦东的话。思索一下便明白了症结所在,说道:“臣明白陛下的内心为什么有什么这样意识了!”
“为什么?”
其木格道:“因为当今世上能与陛下做对手的人实在太少了,东罗马帝国皇帝利奥一世算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马约里安算一个,汪达尔王国国王盖塞里克也算一个,相比西罗马帝国皇帝马约里安来说,东罗马帝国皇帝利奥一世和汪达尔国王盖塞里克都年事已高,不知道还有几年好活的。而马约里安正当壮年,在政治和军事才能上远非一般的西罗马皇帝可比。如果这次罗马贵族们密谋的兵变成功,那么马约里安的下场可想而知,西罗马帝国必定会因为他的死而在此陷入混乱当中,可对于陛下来说又少了一个对手,这实在是一件值得高兴却又非常遗憾的事情!”
“唉!”秦东叹了一口气,拍了拍其木格的肩膀道:“知我者,其木格也!高处不胜寒啊,没有对手的日子不好过啊!”
秦东感叹了一番后问道:“你认为这次罗马贵族们密谋兵变的事情到底会发展到哪一步?”
其木格摇头道:“这个臣就不敢妄言了,尽管我们已经基本上掌握了那些罗马贵族的密谋举动,但是我们却不知道马约里安对此事是否知情,如果他知情又做了什么样的部署,这些都不得而知!”
秦东想了想说道:“尽管朕不想失去马约里安那样一位对手,但是为了帝国的利益,当然是让西罗马帝国越混乱越好,朕也只能对这位对手表示遗憾了,尽我们一切所能截断马约里安获得罗马贵族们正在密谋兵变的消息,一定要让这次罗马贵族们兵变成功!”
其木格行礼道:“遵旨!”
秦东挥挥手:“你先下去吧!”
“是,陛下!”
“等等!”其木格刚转身要走,秦东有叫住了他,思索了一阵秦东对其木格道:“金衣为是受朕直接管辖的,特别是你们东西二镇抚司,财政支出由朕私人出钱,你也是朕的侍卫长,朕不希望你们参与到朝中大臣的政治争斗之中,否则的话,你应该知道朕会如何处置你们?”
其木格慌忙下跪行礼:“臣惶恐之至,臣等是陛下的人,自然一切听从陛下的旨意,绝不敢做他念!”
“你去吧!”
在后世,结党并不可怕,既然有政要人士结党,那就索性开放党禁,允许有政治诉求的人组建政党,通过竞选获取执政权,这种情况在后世是可行的,只要法制健全,就不会引发乱子,可在这个时代不行,至少竞选就存在着问题,民众的文化素养基本等于零,竞选就是儿戏,所以在这个时代,还必须由皇帝掌控朝局,严禁朝廷大臣结党营私。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一旦允许政治人物组建政党参与竞选获得执政权,这会造成皇帝的大权旁落,秦东现在还年轻,有的是精力处理朝政,他可不希望自己在政治上没有丝毫决定权,尽管现在大部分政事都是有国务院处理,可到最后真正拍板的还是他,如果他将这最后拍板的权利都交出去,那么皇帝的权利和影响力将直线下降,这是秦东不愿意也绝对不允许的。
秦东之所以要组建金衣卫,也是从另一方面加强皇权,让金衣卫成为他手中的一把钢刀,朝中大臣谁听话就给甜枣,谁不听话,金衣卫这把钢刀就要砍下来了,毕竟做官的谁能保证自己的屁股是干净的?
组建金衣卫的目的便是要在官员的脖子上架上一把钢刀,金衣卫在明面上的职能也是如此,而且金衣卫基本上只对官员执法,不滋扰民间,所以金衣卫对民间的影响微乎其微,民众对金衣卫是事情也只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罢。
官员们之所以对金衣卫畏之如虎、恨之入骨,实际上也是因为金衣卫的存在妨碍了他们通过权力获取非法利益,是他们天然的克星,而他们因此到处传说金衣卫的酷刑严厉,不经过司法程序就擅自抓捕、严刑逼供、擅自审判官员,这种说法也获得了民众的同情和认同,民众是盲目的,只会以讹传讹,这就造成了金衣卫不仅在官场上的名声不好,而且在民间的名声也是非常不Hǎode。
金衣卫在民众当中的名声之所以不好,就是因为金衣卫行事不走司法程序,视帝国律法如无物,也确实如此,金衣卫行事确实没有走司法程序,实在是因为这个时代受限于科技,侦查调查手段有限,明明知道某某官员违法违纪,却因为技术手段的问题而得不到其违法违纪的证据,如果所有的案件都走司法程序,那么绝大多数违法违纪的官员都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这也是秦东设立金衣卫的原因之一。
不过秦东也知道,如果不对金衣卫加以限制,那么金衣卫以后必定会在朝野上下掀起一片腥风血雨,造成人人都恐慌的地步,所以秦东给金衣卫下了规定,如果不是牵涉到谋反大罪等大案要案,不得动用严重的刑讯手段,而且在审讯过程中不能死人,而且金衣卫私设审讯刑堂和擅自审判的事情不能经常干,一旦这种事情形成常态,那就会成为习惯、成为理所当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