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围猎罗马(最后)-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哈,谢谢诸位贵族和豪商大老爷们的慷慨解囊,缓解了我大军军费不足的困境,我再次代表摄政往殿下对诸位表示感谢!”经过这么长的时间与秦东厮混在一起,也学会了秦东的一些调调,现在在这帮贵族老爷们面前卖弄出来了。

不等这些贵族老爷们明白,又继续道:“虽然军费方面是没有什么问题了,不过现在又有一个新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在边境可是有五个军团等着我们大军,以我们现在的兵力虽然不怕他们,不过真的打起来,我们获胜是没问题,可伤亡却会很大,因此我们还需要一些兵力,可我们在君士坦丁堡只有这么多兵力,也不能凭空变出来,本国师思前想后终于想出来了一个办法,只不过这个办法需要诸位的支持,本国师听说诸位的府上都有不少武装护卫和武装奴隶,这些人都有一定的战斗力,如果将他们集中起来定然是一支战斗力非常可观的军队,我意已决,天亮之后,本国师会派兵去各位的府上接收这些武装力量,不过诸位可以放心,等待战争结束之后,本国师答应一定会将这些人还给你们,只不过现在是战时,没办法而已!”

贵族们听了不由得苦笑不已,这些武装护卫和强壮的奴隶被借去之后还有还回来的么?这不明显是忽悠人吗?尽管他们十分不愿,但是没有办法,只能乖乖地将自己府上的武装力量交出来。

曹查理之所以这样做,也是奉了秦东的命令,这样做有几个好处,第一可以消除这些人给君士坦丁堡带来的隐患,第二,这些武装护卫和奴隶的战斗力都Bùcuò,如果经过一番整训后拉上战场也是一支战斗力不俗的军队,有这些参加战斗,可以减少匈奴军队的伤亡。可谓是一举两得。

第三百四十八章东征战争正式爆发

天亮后吃过早餐,曹查理就先后收到了巴尔罕和汉斯分别派人送过来的消息,城外的东帝国第二十四军团和第二十九军团被彻底歼灭,因为这两个军团根本不知道君士坦丁堡城内发生的事情,在巴尔罕和汉斯分别带着军队过去突袭的时候没有任何的防备,两路大军都是一击成功,负责突袭的主力是阿普尔的“君士坦丁堡第二军团”和巴西利斯库斯的“君士坦丁堡第一军团”,巴尔罕和汉子各自带的海军陆战骑兵师的两个团几乎是没有什么伤亡,而阿普尔和巴西利斯库斯的人马虽然有一些伤亡,但伤亡不是很大,一共加起来损失了五百余人。

东帝国的第二十四军团被全歼,其中被杀死的士兵占了三分之一,受伤有一千多人,剩下的全部被俘,主将自杀身亡。第二十九军团有六百多人在战斗发生之后保护军团长向西逃跑了,剩下的有少部分被杀死,大部分选择丢下武器投降了。

战斗结束之后,巴尔罕和汉斯分别派一个人留下驻防,其他大部队带着俘虏回城,不过曹查理在接到消息之后就派人过来让他们在城外扎营并对俘虏严加看守,看能不能招募那些俘虏为我所用,以免大军进城后让君士坦丁堡的市民更加不安和恐惧。

解决东帝国部署在城外的两个军团之后君士坦丁堡才真正安定下来,海军陆战骑兵师对君士坦丁堡的也才真正安全,东帝国各行省到现在还不知道君士坦丁堡已经落入了匈奴人的手中。不过君士坦丁堡西边附近的村落和小镇在天亮之后很快就知道了实情,因为第二十九军团有几百人逃走了,他们带去了消息。而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东边的一些村庄和小镇也很快知道君士坦丁堡出了事情,被匈奴人攻击了,只是这边的人暂时还不知道君士坦丁堡已经陷落。

天亮之后,海峡以西的色雷斯地区,大批大批的东帝国人以极快的Sùdù收拾行李向西逃难,他们准备逃到色雷斯省府埃迪尔内去,如果那里也不安全了。那就南下去,君士坦丁堡都陷落了,还不跑等死吗?

海峡以东地区东帝国人由于担心匈奴人上岸。也有许多人开始打包行李,逃向小亚细亚半岛上阿那托利亚高原西北部的安卡拉,安卡拉是一座大城,是小亚细亚半岛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小亚细亚半岛的心脏地带。要安全得多,这里人口众多,城内有数量众多的教堂,还有罗马式澡堂、赛马场、朱里安柱、奥古斯都庙、城堡。

曹查理将匈奴帝国驻君士坦丁堡使馆使臣叫来,两人将此次夺取君士坦丁堡的战斗过程以及现在的情况写成条陈,然后由使馆方面向方面传递过去,这个过程有些慢,而且边境上大军云集。交通不便,只能走其他的渠道传递消息。需要一段时间,秦东在收到使馆方面传来的消息时早已经从情报系统的渠道得到了真实的报告。

赛迪卡,摄政王府。

秦东坐在案几后批阅着公文,刘三疾步走进大殿行礼道:“大王,君士坦丁堡传来紧急情报,昨天凌晨时分,巴尔罕和曹查理两人已经领军攻克了君士坦丁堡,城内已经全部被控制,利奥一世、维妮娜、禁卫军统领安特米乌斯以及其他十几名东帝国重臣在一百多名禁卫军的护卫下从皇宫秘密通道逃到了,从竞技场有一条下水道通往马尔马拉海边,他们就是从这里逃走的,直到现在为止,他们的去向还不明确,不过根据属下推测,他们很Kěnéng去安卡拉,而在天亮之前接到情报站传递过去的命令之后,他们火速调集大军,又以极快的Sùdù策反了禁卫军和城卫军,分别任命了巴西利斯库斯和阿普尔两人为将,由这两支降军充当主力,出城突袭城外第二十四军团和第二十九军团,巴尔罕和汉斯两人分别带两个团护住左右两翼,一举歼灭了毫无防备的第二十四军团和第二十九军团,在天亮之后,曹查理有将城内所有的贵族和豪商召集起来,以筹集军费为名狠狠地了他们一笔,最后筹措到两百四十万金币,他还以兵力不足、各贵族和豪商的私人武装对城内的安全存在很大的威胁为名,强行将他们的私人武装收编了,共编制成一万一千军队,大致情况就是这样的!”

秦东听后从案几后面站起来,君士坦丁堡发生的事情基本上都在他的预想当中,匈奴人从来就没有海军,自从他秦东开始才组建海军舰队,不过也才一年多的时间,东帝国君士坦丁堡方面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会派舰队从海上突袭的,如果这样巴尔罕和曹查理还不能攻克君士坦丁堡那就真是还不如去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可惜的是利奥一世跑了,如果能把利奥一世抓住,那就真的有好戏看了,到时候东帝国如何应对皇帝被俘的情况真的值得期待啊。

秦东思索了片刻便说道:“通过使馆方面传达本王的命令时间拖得太长了,兵贵神速啊,马上通过你的情报组织给巴尔罕和曹查理传令,命令海军陆战骑兵师副师长汉斯率第一团镇守君士坦丁堡,海军舰队还不宜调回,让他们堵住海峡入海口,不能让东帝国在地中海的舰队通过海峡进入黑海,调少量伪军协助维持君士坦丁堡的治安,催促巴尔罕和曹查理两人亲自带陆战骑兵师主力和君士坦丁堡第一军团、第二军团立即出兵西进!”

“是,大王!”刘三答应一声躬身退了出去。

等刘三走后,秦东在大殿内走动,他思索着,现在君士坦丁堡已经被攻克,东帝国色雷斯行省总督府肯定很快会得到这个消息而陷入混乱,不过色雷斯行省总督府总督是利奥一世的心腹,他必定会下令,以免消息传到前线引起动荡,可东帝国部署在边境准备用来抵挡他派出的东征军的五个军团的高级将领们并不全是利奥一世的人,他们和君士坦丁堡方面有自己的秘密渠道用于联络,这些人中很快有人就会得到这个消息,而且他们得到这个消息的时间不会很长。

一旦前线各军团得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消息,懂得军事的将领很快就会意识到他们已经处于两面夹击的处境,他们要做的不是阻挡东征大军了,而是选择自保,懂得省时度势的东帝国将领会带着军队撤往希腊行省,利用那里复杂的地形修建层层防御工事,而愚蠢的将领Kěnéng会拼死抵抗,当然还有人Kěnéng会蒙在鼓里,不管形势会如何发展,东帝国部署的五个军团都会军心大乱而无心恋战,而这就是他秦东的机会。

秦东思索良久后向侧殿小门内喊道:“来人!”

从侧殿小门内快步走过来一个书记官向秦东行礼道:“大王有何吩咐?”

“立刻派出八百里飞马加急传书,命令东征军主将马立自接令起,即日便向东帝国发起攻击,与已占领君士坦丁堡的海军陆战骑兵师形成东西夹击之势,以最快的Sùdù歼灭东帝国部署在边境的五个军团,夺取色雷斯地区!”

书记官再次行礼:“是,大王!”

边境小镇,斯维纶,匈奴帝国东征军大营。

大量的人和马匹聚集在这里,这里原本葱葱郁郁的野草没有了,人和战马不断的踩踏踩死了野草,再加上夏季烈日的暴晒,原本青青的草场变成了黄土平地,骑兵飞驰而过后,身后带起一鼓鼓灰尘,遮天蔽日。

军营里传来了大量的喧闹声,却是许多士兵围成一个圆圈,圈中有两个赤着上身、裸露着油光发亮的膀子的壮汉正在摔跤,斗到精彩之处引来围观的士兵们的大量吆喝声。

“报”

“报”

“报赛迪卡八百里加急,让开让开”。

一匹快马如风一样的冲进了大营的大门,马背上的骑士一连喊了三声,提示前面挡路的人让开,那骑士策马奔跑支中军大帐门前勒住缰绳,门前守帐侍卫其中一人立即上前拉住马匹的缰绳,马背上的骑士大汗淋漓地翻身下马跑进了中军大帐内。

“启禀将军,赛迪卡方面传来八百里加急传书!”信使气喘吁吁说了一句就瘫软在地上。

马立握着刀柄站起来快步走过去从信使的胸前行囊里掏出一个黄黄的木制圆筒,这圆筒上有一层被刷上的桐油,晒干后很光滑,防腐又防水,圆筒是中空的,里面可以放纸质的画和文书。然后他吩咐门口两个侍卫将信使背下去休息,送上好吃的食物和水。

待信使被背下去之后,马立立即打开圆筒取出里面的羊皮纸命令书,仔细看完命令之后低声嘀咕道:“终于等来了!”

将羊皮纸再次卷起来之后,马立对门外喊道:“来人,传令各师、团级以上将领在一个小时之内赶到中军大帐议事!”

“是,将军!”

第二天,东征之战正式爆发了。

第三百四十九章投石弹砸城堡

边境小城斯维纶,这里以前只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子,但在四年前东帝国将斯维纶小镇以西的土地割让给秦东之后,斯维纶小镇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它作为由匈奴帝国通往东帝国最前沿的小镇,不论是在战略性上还是在边境贸易上的地理位置没有任何一个城镇可以取代,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东帝国将斯维纶小镇在马里查河以北的部分修建了一个巨大的堡垒,来往于两国之间的道路就穿过堡垒,因此这个巨型堡垒的作用不仅仅用于御敌,还用作设立关卡收取过境税。

而在马里查河以南的部分,东帝国在这里修建了一条高8米宽三米的城墙,这条城墙一直通到南面的彼得罗山上,连接着希腊行省与匈奴帝国的边境线,这段城墙的长度并不是很长,只有二十里,却耗费了两年的时间。

在穿过斯维纶小镇的马里查河中,东帝国守军在河面上拉起了三条成年人胳膊粗的铁链锁住了河面上的航道。

此时的斯维纶北岸的堡垒西面城墙下已经是匈奴大军云集,匈奴东征军第十六师的步兵正在距离城墙六百米的位置排成大大小小、整齐而又密集的方阵,而第十六师的骑兵和第四骑兵师分别护住步兵方阵的左右两翼。

在中间步兵方阵的中央,一个高六米,长宽各四米的木制高台耸立着,高台的四角插着黑色方形和三角形旗帜,下面的各步兵方阵也是旌旗飘扬。在高台上,东征军主将马立端坐在一张木制椅子上用望远镜观察着对面东帝国巨大的堡垒。

从北面的莱索沃到彼得罗山脚下的彼得罗小镇这段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上一共有五个军团,大约三万余人。这也是东帝国色雷斯地区能抽调出来的最大兵力了,不过仅仅斯维纶堡垒这里就有两个军团,因为这里的地势最为平坦,尽管有斯维纶这个巨大堡垒作为主要防御工事,但东帝国方面还是不放心,如果有更多的兵力,东帝国定然会全部部署在这里。

现在已经是上午九点左右了。第四师和第十六师从大营到这里已经过去两个小时了,将进攻阵型和所有器械全部都安装完毕之后士兵们都休息了一个多小时,已经恢复了体力。

“是时候发起一次性攻城了!”马立心里想着。放下望远镜说道:“传令,攻城营三分之一的投石机开始向对方的城楼发射石弹!”

“是,将军!”

站在高台背后塔楼上的传令兵得到命令之后拿着一杆三角小旗开始挥舞打着旗语,步兵方阵中的各级军官看见旗语后。巨大的方阵在很短的时间内一分为二。中间空出一个巨大的通道,通道两侧的方阵开口缓慢向前移动,士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踩踏着地面,整体发出隆隆之声,声势极为浩大。后方的攻城营的士兵们推着投石车走进了中间通道,后面还跟着许多士兵推着独轮车,车斗里装满了大小相当的石头。

独轮车最先由谁发明出来的在后世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但普遍认为是中国汉朝时期发明出来的。《三国志》中有过明确的记载,留下“木牛流马。皆出其意”的文字,外国学者则认为独轮车最早由古希腊发明出来的,但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这一点。

独轮车符合工效学,能够抵受在崎岖路面行进,但是不能在太过倾斜的地面作物资或工具运输。利用杠杆原理而把负载的抗力点的靠近支点(即车轮)而令本身运作有效率,亦把负载分担在独轮车及操纵者之上。因为独轮车令笨重或大量的负载移动变得轻松,所以它在建筑工地、农地、花园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虽然两轮的手推车在平地较为稳定,但独轮车则在易失平衡的地方如细小、铺板或翘起的路面有较高的可操作性,而且在卸载时亦较易。在近现代交通运输工具普及之前,它是一种轻便的运物、载人工具。

抵达投石机最佳发射距离之后,传令兵再次挥舞三角小旗帜发布命令,步兵方阵整齐地停了下来,两侧的骑兵方阵亦随之停止,而宽大的中间通道中的攻城营士兵们开始将投石车上的投石机零件分拆,然后在地上装配起来,投石机可以用打包的方式装在四轮板车上,平常不用的时候就装在四轮板车上,随时可以拖着走,要使用就将车上的投石机零件取下来装配成型,这个活在熟练的士兵手上非常简单。

约莫过一刻钟,所有的投石车都在地上装配完成,攻城营也向高台指挥塔这边发来的准备完毕的信息。

“将军,攻城营已经准备完毕,现在是否开始投掷石弹?”传令官行礼后问道。

马立点头道:“那就开始吧,投掷一刻钟看看效果再说!”

“是,将军!”传令官随即向后面木制塔楼上的士兵打了个手势,塔楼上的士兵用旗语将命令发布出去。

攻城营所在地,士兵们搬着石头放进投石机臂杆末端的兜网内,在一排排投石机的尽头,拿着小旗帜的士兵看见指挥官下达命令,便举起小三角旗用力地向下挥下,每一架投石机旁边的士兵轮起锤子将投石机上的发射支杆砸下,投石机臂杆前端吊着的重物便落下带动着臂杆后端向上方轮起,当臂杆后端上升到最高处,末端网兜内的石头便被投掷了出去,一排石头成抛物线一般地砸向三百码之外的斯维纶堡垒。

“轰轰轰……”石头地砸在堡垒上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和震动,但是这些石头并没有给斯维纶堡垒造成什么伤害,只是砸烂了一些钻石,不过还有几处被砸出了窟窿。

当第一波石头发射出去之后,各投石机旁边的几个士兵迅速跑上去用绞盘将臂杆前端的重物吊起,将臂杆后端拉下来重新在网兜内放置石头,等待着令旗手再次挥下三角旗,这个过程最少需要两分钟。

由于独轮车被秦东提点工匠们捣鼓出来,使得行军途中单个士兵就能够使用一辆独轮车装载物资,因此攻城营准备了足够的石头,攻城营的投石机的数量和规模比东帝国任何一个军团的投石机规模都大得多,在投石机齐射时发射的石头数量超乎了东帝国将领和士兵的想象,所造成的破坏更是大得多。

“噢,我的上帝啊,石头像雨点一般的从天而降,砸在城堡上所造成的破坏难以想象,自从这座城堡修建完毕之后,帝国高层认为这座城堡坚不可摧的信心对于我来说好像有点动摇了,如果匈奴人一直这样用石头砸下去,我恐怕斯维纶城堡连一天都顶不住就会被砸成一片瓦砾!”一个书记官躲在城堡内部的一个角落里战战兢兢地写下了这样一段感同身受的记录。

匈奴大军阵营里的投石机毫不停歇地投掷着石头,一波接一波,仿佛没有停止的丝毫迹象,而此时匈奴大军却没有使用步兵进攻的打算,左右两个步兵方阵纹丝不动地还矗立在地上没有动弹。这个情况几乎让城堡的东帝国守将认为匈奴人打算用石头砸烂自己的城堡了。

一刻钟过后,马立在观察了一阵投掷石弹所造成的破坏情况,便下令攻城营继续投掷石弹,但三分之一的投石机改投火油弹。

“噢,该死的匈奴人难道真的打算用石头把我的城堡砸成废墟吗?”城堡内的东帝国将领不停地咒骂着,他通过瞭望孔看见铺天盖地的石头连续不断地砸过来,城堡内的墙壁上不断有石头碎屑和灰尘掉下,城堡的墙壁无时无刻不在震动着,照这个情况下去,恐怕即便是钢铁铸造的城堡也会被砸扁。

“蠢货,快传令让士兵们都躲起来,都给老子藏得好Hǎode,别被砸死了,该死的匈奴人难道发疯了吗?他们哪来那么多石头砸?”

投石机投掷石头不仅仅可以用来破坏防守方的防御工事,而且还能够起到震慑防守方将士的心神。吊杆长50英尺,平衡重锤为10吨的抛石机能将200到300磅的石块抛射约300码的距离。有的抛石机竟能抛射将近1000磅重的弹体。投掷巨大笨重的弹体可以起到重要的心理效果,可以将巨石投入堡垒之内将房屋击得粉碎,还能投掷秽物、死兽,敌方死者头颅,以及囚徒的尸体来惊吓城内士兵和人民。

“砰、砰、砰……”拖着长长尾翼浓烟的火油弹不停地从天空落下砸在城堡上,火油罐子破碎之后火油几乎全部撒在了城堡的外墙壁上,随即燃起了熊熊大火。过了没多久,整个城堡的外墙都笼罩在火焰之中。

“咳咳,咳咳”城堡内东帝国守将不停地咳嗽着,还用手摸着额头上的汗珠大骂:“该死的,为什么这么多烟?为什么这么热?就算到了中午也没有这么热啊,如果再这样热下去,恐怕还没到中午,我们就都会变成烤乳猪了!”

第三百五十一章攻城(一)

匈奴大军这次投石机投石砸城堡一直持续了三个多小时,眼看到了中午时分,对面斯维纶城堡外墙壁尽管已经是满目苍夷,但依旧傲然耸立着,看样子不是短时间之内能够砸塌的。

就在这时,传来官看见攻城营打来旗语,脸色微变后上前禀报:“将军,攻城营传来消息说石头快要全部投掷完毕!”

“这么快就要投掷完了?这次他们不是带了很多石头吗?”马立起身扭头问道。

传令官苦笑道:“将军,据我所知,从来没有哪一场战争攻城方会投掷这么长时间的石头,论投石机的数量和攻城营的规模,恐怕也没有哪一支军队比我们多,投石机越多,所消耗的石头就越多,他们带来的石头能撑到现在就很Bùcuò了!”

马立有些悻悻的摸了摸鼻子掩饰自己的尴尬,不过他立即问道:“这附近有石头开采吗?”

情报官上前道:“将军,这附近只有南方二十里外的彼得罗山有石头开采,不过要过去就要在马里查河上搭建桥梁,开采石头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并不是短时间之内可以运过来的!”

马立原本是看见斯维纶城堡修建得太过巨大而且坚固,完全用士兵攻城恐怕会造成巨大的伤亡,而如果不用士兵攻城就能够则是最Hǎode,他见己方的攻城营投石机很多,携带的石头也多,因此就想用石头将城堡砸塌,然后步兵冲进去。可没想到这次携带这么多的石头都没能把城堡砸塌。

也如情报官所说,如果派人去二十里外的彼得罗山开采石头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而且还要动用许多人力物力。如果能够俘虏几万东帝国士兵帮忙倒是没什么问题,可这里是边境地区,周围根本就没有多少居民,开采石头的事情还真是不行。

眼看着石头就要砸完了,马立思索再三决定在中午收兵回营吃午餐之前发动一次步兵攻城来此时城堡内的防御。

“传令,命令步兵第一营攻城!”

“是,将军!”

传令官转身向身后塔楼上的令旗手喊道:“传令步兵第一营攻城!”

“步兵第一营攻城”。

攻城是需要攻城营配合的。如果是在其他国家的军队当中,一般是将攻城器械发到要攻城的军队手上,由负责攻城的军队自己抬着攻城器械去攻城。但是在秦东的军队里则不同,攻城时要攻城营配合。

在命令下达之后,攻城营的一些负责配合步兵攻城的士兵们纷纷抬着云梯、推着攻城塔和井阑穿过中间通道向城堡和城堡两侧的城墙而去,步兵第一营则跟在后面。其中一些刀盾手则爬上攻城塔。弓箭手爬上井阑。

井阑最早是由中国战国时期的墨子发明的,是一种高于十米以上的攻城武器,弓箭手在井阑上用射击的方式攻击城墙上的守军,并保护正在爬越城墙的己方士兵。用井阑攻城对于攻城方开说占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它的高度比绝大多数的城墙都要高得多,弓箭手站在上面可以居高临下对城墙上的敌军进行射击,而城墙上的士兵则拿井阑上的士兵毫无办法。

不过井阑也并非是无敌的,井阑一般一般搭至3层半高。底下安上滑轮,方便士兵推着前进。井阑一般是木制,因此它怕火,而且由于它太高,推动时移动比较缓慢,所以除了火攻烧毁它之外,还可以派骑兵出城捣毁,不过这要承担很大的风险,负责捣毁井阑的军队一般都有去无回。

战国时期,楚王用井阑去进攻宋国。墨子当时是宋国的大夫,而井阑就是他发明的,他当然知道井阑的弱点,楚王这不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么?墨子就火攻的办法一举摧毁了楚王所有的井阑。

匈奴军队的井阑是钟晖画出图纸,并指导工匠制造出来的,钟晖以前曾在晋朝当太守,对攻城器械方面也有一些了解,而他恰好记得井阑的结构和零件形状。

巨大、整齐的脚步声在城堡前方传过来,这种因为整齐而发生的共振造成了很大的声势,在心里上都对城堡内的东帝国将领和士兵们造成了很大的心里压力,东帝国的守将不禁想匈奴人什么时候有如此精锐的步兵了?

井阑和攻城塔推到距离城墙一百码左右距离的时候,井阑上的弓箭手们开始向城墙上的东帝国士兵射箭。

“嗖嗖嗖……”

“啊,啊,啊……。”大量的弓箭射过来,让城墙上的东帝国士兵伤亡惨重,一些箭矢还听过城堡墙壁上的瞭望孔和射击孔射了进去,射伤了里面的士兵。

“该死的,匈奴人这是什么弓箭?那个高高的塔是什么鬼东西,为什么距离这么远都可以射箭?该死的,让士兵们都保护好自己,严密关注后面的步兵,如果他们冲过来就弓箭手招呼他们!”

“是,将军!”

井阑在推进到距离城堡和城墙只有五十米远的时候停了下来,而攻城塔则继续向前推进,这时抬着攻城云梯的攻城营士兵突然加速全力冲向城墙和城堡,后面的第一营士兵则在各大队长、中队长和小队长的指挥下快速跟着攻城云梯的方向追过去。

当攻城云梯搭在城墙和城堡外墙上的时候,步兵们则嘴衔着钢刀努力地顺着云梯向上爬,“杀,杀呀!”一阵阵喊杀声振彻环宇,城墙下的匈奴步兵们像蚂蚁一样涌了过来。

此时城墙和城堡内的东罗马帝国士兵才从城墙上露头,城堡内的士兵也出现在射击孔和瞭望孔准备御敌,此前的投石机攻击和井阑的箭矢射击给他们造成的伤亡实在太大了。

一个个步兵爬上云梯,有的士兵爬不到三分之一就被城墙上的射下来的箭矢射中而掉落下来,有的则爬到了云梯顶端正要冲上城墙,却被一支长矛捅死,尸体掉了下来砸翻了底下一群人。而在士兵们冲到城墙下的这一过程中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东罗马帝国在城墙和城堡内的弓箭手给匈奴步兵造成了大量伤亡。

攻城战从古自今历来都是最为惨烈的战斗,通常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要进行的战争模式,因为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达成目标。

马立通过望远镜看到这个情况皱了皱眉头,对放下望远镜对传来官道:“传令,让井阑上的我方弓箭手全力压制敌方城头和城堡内的弓箭手!吗的,攻城战的伤亡太大,这才刚刚到城墙下就死了一大片”。

“是,将军!”

命令传达出去之后,几十架井阑上的弓箭手们对城头上展开了齐射,城头和城堡内的东罗马帝国弓箭手顿时损失惨重,最后不得不躲了起来不敢露头,随后东罗马帝国的步兵也遭到了攻击,成片成片的中箭倒下,机灵一点的躲在墙垛后面得以幸免。

“好,哈哈哈,让步兵第一营加紧攻上城头和城堡内!”通过望远镜看到弓箭手压制的效果后大喜,立即又对传令官说了一句。

城头和城堡内的攻击小了一些之后,城墙脚下的匈奴步兵立即卯足了力气顺着云梯往上爬,很快就有士兵冲上了城墙和东罗马帝国的士兵们厮杀在一起。

在以前,匈奴兵的装备要比罗马帝国的装备差了不是一点半点,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匈奴重步兵的装备几乎与罗马帝国的重步兵不相上下,而轻步兵的装备却要比罗马轻步兵强很多。

在攻城战中,东罗马帝国的重步兵方阵在城墙上根本施展不开,由于装备太过笨重,重步兵在攻城战中不灵活,身上的装备反而成了累赘,因此在匈奴步兵冲上城墙跟东罗马帝国士兵打起来之后,刚开始罗马士兵非常吃亏,城墙上节节失利,有一小段城墙完全被匈奴步兵占领了。

这种情况让城堡内的东罗马帝国守将大惊失色,他大喊:“快派人过去支援,快去支援!”

副将在旁边说道;“将军,支援是一定要派过去的,可是派人支援有用吗?按照现在这种情况下去,我们是守不住的,我认为应该命令步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