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骑(阿菩)-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萨图克忽然产生了这么大的变化,郭洛自不可能不知道,与刘岸何春山商议说:“你看萨图克这么做,为的是什么?”

刘岸道:“萨图克性如射虎。他肯吐出一块肉来,必是为了更大的一块肉,他屈膝下跪,受他跪拜的人反而要小心。他这番向阿尔斯兰投降。我看该担心却是阿尔斯兰。”

郭洛道:“我也想到他是要谋算阿尔斯兰,只是如今的做法,等于将自己的性命一点点地交到阿尔斯兰手上,弃灭尔基要塞、拆桓罗斯城墙,又献质子,减兵员,既得罪了我们和萨曼,又弄得内部众叛亲离。不出一年,再尔斯兰就能名正言顺地将他玩死。”

刘岸道:“我看却没这么简单,不如我们再派使者,去责他背盟,看看他有什么反应,再做打算。”

西线风云变幻之际,东线上唐军内外的博弈也在继续。

张迈立帐于常乐,问诸大臣部将接下来的战略,薛复主西攻北庭,慕容归盈主东收河西,张迈一时不决。便问杨易的意见。

杨易在众人的目光下沉吟了许久,因想起那晚和郑渭的深谈,欲待开口,却觉得帐中人太多太杂,有些话说不出口,就在这时帐外马铃声响。张迈喜道:“来了!”

原来张迈自屯大军于常乐,却派薛云山、曹昆、姜山、窦建男、薛云飞五人各率一千二百人,乘胜进入肃州地区,以窦建男为向导,薛云飞为后勤,收取肃州。

那马铃是他赐予薛、曹、姜、窦五人的,命他们战事如果顺利,便可于报捷途中在马上绑上铃错。大帐之内,只有杨易石拔等寥寥数人对此心中有数。

这时听到了马铃声,张迈传令特许信使骑马到帐前。

不片刻信使驰到帐前,翻身入帐禀道:“启禀,”大都护”。河西五将出的时候,慕容归盈等都还没奉张迈为大将军,所以信使仍然用旧称呼。他来得急,不断喘息。张迈笑道:“不用着急,慢慢道来

看了马小春一眼,马小春已经取了一倍马奶上前让他润喉,顺便俯下头在信使耳边耳语一句。

那信使谢过接了,仰头灌下,然后才道:“禀大将军,薛曹姜窦五位副都尉在大将军指点下,从泽北突入肃州,过独登山,一路都无阻碍。三日即达肃州府酒泉城,肃州百姓惊慌错乱,甘州回讫大将药罗葛秋平率领残部抚守城池,窦建男副都尉振臂宣扬大将军复唐爱民之意。城外汉家农奴纷纷揭竿而起,助五位将军攻城。围城不足三日,甘州传来消息张掖乌重胤公的后人,在汉人中大有声望的父老乌爱农号召汉民起兵,将张掖城内四尺以上回讫男子一夜杀尽,占了城池。驰书请我军前往增援,薛云山等五位副都尉以大将军曾授便宜行事之权力,便委曹昆副都尉引一军前往!”

他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帐内的诸将几乎都屏住了呼吸听他叙说,信使好容易吞咽了一口口水,继续道:“曹副都尉以八百骑兵,三天三夜驰至张掖,抵达时只剩下五百人,但我大唐旗帜一插上张掖城头,登时满城欢呼,声震百里!甘州规复的消息传到肃州,城内汉民当即起事。杀了秋平,开城迎接我军!卑职从回来之时,凉州亦已传来消息,河西各州父老,都恳切齐邀大都护尽早东巡!以定河西!”

帐内诸将听闻,个个又惊又喜。张迈大喜道:“我本只是想让五将取肃州,不想他们连甘州也替我收了!好,好!河西五将克建奇功。中谋,你说当如何赏脚”

张中谋地位还不高,这时在帐内是任记录军帐会议的:“此功劳可赏银百两,丝绸五十匹。敦煌美宅一处,全体有功兵将,晋升一级。”

张迈哈哈笑道:“丝绸美宅就先免了,我们正待马上厮杀,这么快就耍这些享受的东西做什么!别折了锐气!传令:赏五将汗血宝马一匹!他们五个都还是副都尉,我再升他们一级,转为都尉!”又对帐内诸将道:“这五位河西新都尉乃是新归之将,却马上就建立奇功,帐内诸位“老将”不要只是我赏赐。你们也给他们一点表示吧。”

杨易微一沉吟,便取了自己头盔与横刀,赏赐了薛云山,薛复、慕容春华、石拔三人也各效仿,各取头盔、横刀赏赐姜山、曹昆、寰建男三人,李脑脱下护身软甲以及于阅玉带。赏赐了薛云飞。

张迈命人取了头盔、横刀、软甲。命郭漳、田瀚道:“你们二人辛苦些,现在就往肃州走一趟,代我赏赐他们,叫他们好好作战,守好疆土。善待新民,我回头便派大兵来援

郭漳、田瀚领命去了后,张迈笑道:“甘肃既收,河西便成囊中之物。本来计议大事,不宜轻佻,但如此捷报,值得浮一大白小春,且上美酒来,列座诸位,各自满饮三杯。待庆贺过甘肃大捷之之后,再议不迟。”

尽管很同情狱中人,不过也只是止步于同情,再走一步就过了,且其影响力亦不足以当此。以公义之名谋利益之实,恐利益未必谋得到。倒将公义也玷污了。一个文明的垮塌。总是始于自己挖自己公信力的墙角。遥想十年前对那批人的尊重,今日回恍若隔世。尽管我对本朝不无微词,也觉得和平一奖越来越变成一个笑话了。

咱们也开个大唐西域和平一奖如何?第一个奖励对象,嗯,本人提名阿史那科伦苏。

呵呵,笑话笑话,还是要月票正经。

另,最近心态变了以后,码唐骑越来越觉得好玩了。哈哈,哈哈,,

第一一四章难处之将

马小一春卜酒诸将满饮二杯后,满帐尽是酒意,张迈笑读下来该怎么办,慕容归盈、孙等都道:“河西父老,盼大将军如盼父兄,请大将军尽早东巡,以慰诸父老之望。”

张迈本来的意思倾向于先灭伽。这时听得东方汉民拥戴自己,颇为意动,薛复则道:“东方父老盼望大将军,高昌兵将便不盼望了么?”

慕容归盈道:“北庭之兵可依薛将军第一套井谋退之,河西局面千古难逢,万不可失。”

张迈问杨易道:“杨将军,你看如何?”

杨易道:“双方都有理,如今我们兵力亦足,既然东西都需进兵,何不双管齐下?”

石拔道:“这话说的好”。

慕容归盈却道:“纵然双管齐下。也得分个主次。”

杨易道:“东方所需,乃大将军之威名,既然如此,便请大将军擂鼓扬旗东巡,西方所需乃是解围破敌之精兵,既然如此,便出动精兵北伐,一以名望德服。一以兵力征服,各有主次,并不矛盾。”

他这话说出来,慕容春华等齐声应是,薛复、慕容归盈也就没什么言语了。张迈笑道:“还是杨将军想的周全。春华,你便整治兵马,随时准备北上。

李司马,东巡的事情,就劳你张罗了

一挥手,诸将退帐。慕容腾回到自己的帐中后,低声与慕容归盈道:“没想到是这样的结局。不过这却也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慕容归盈捻须笑道:“并不算两全其美,杨易献策之后,你没觉得大将军安排的整军人手,有什么异样么?”

慕容腾道:“有什么异样?嗯,父亲是说没安排我们?”

慕容归盈笑道:“哪里就轮的到我们?说到亲信,有安西那群老部属排在我们头里,说到新晋。你没看大将军正提拔那五个年轻的都尉么?我们肯安是要跟随东巡的,河西的情况,大将军沿途会有话问我,东巡的事情由李脑来安排也没错。可北进的整军人选中,你不觉得有些怪异么?”

慕容腾啊了一声,道:“对。对!论理,北进的大将要么是杨易,要么是薛复,不该轮到慕容春华啊。”

慕容归盈道:“当然不是他,慕容春华只会是个副将,由他整军,是因为大将军心里还没确定主将的人选”。

慕容腾道:“杨薛两人都是西域难得的良将,该选谁确实有些难了。”

慕容归盈笑道:“难处倒不在这里。杨薛两人,无论谁去,这一番都有七八成以上胜算,难处者,倒在于这一番功劳该给谁。”

慕容腾有些不明,慕容归盈将儿子拉近了,将声音压得更低:“张大将军能成为西北大唐之领袖,不是由于名份,而是出于功勋,既以功勋而立,则亦可以功勋而失。如今咱们安陇唐军。在大将军以下有三员“难处之将”郭洛是国舅爷。留在西边镇守后方,不说他,剩下两人,则以杨、薛功劳最为显著。其实当初大将军就算不自己亲征,坐镇疏勒而派杨易主持东方战事。夺取龟兹不在话下,就是击败伽也未必不能,然而他还是离开当时的根本之地疏勒,自己来了,因为若让杨易连取诸镇,声威大盛,则安西的权力架构必生不稳。因此这一两年来杨易其实是被压着,直到这次同来沙瓜,患难与共,才再建大功。然而这场夺取河西的战争关键,明眼人谁都看得出乃在于薛复。此人水淹诸胡、诈取宁远、招降库巴、进逼龟兹、飞夺银山、奔袭高昌,最近更是力排众议,天降敦煌,若是再让他扫灭伽,尽取北庭,那他的功劳就要压过郭洛杨易,成为安陇自大将军以下第一人了,这个格局,不但对大将军来说不是好事。内部一旦不稳,对整个西北唐军来说,也不是好事。”

慕容腾道:“这么说来,大将军要压着他?那么这次北进,应该会派杨易去了?”

“那却又难说了。”慕容归盈的声音压得更低了:“薛复他并非新碎叶城嫡系,其影响仅限于军方。功劳再大,最多也不过做个李靖、李世勋,最坏的情况就是做了韩信。但杨易无论在旧派新派、安西河西、文臣武将中都广有人脉。若让他统领大军,一举荡平伽,那以他功劳之著,只怕却会成为更大的麻烦

慕容腾道:“那岂不是两个人都不能派?那大将军就只能自己北进了

“是啊,本来这样是最好的。”慕容归盈道:“但东巡河西,同样也是大事。只派几名小将前往,取甘州、肃州不是难事。但凉、兰诸侯眼看大将军虎驾不至,却必观望,若见大将军先西伊而后凉兰,则将犹疑。以如今形势而言,凉、兰这两个地方只能德收,不能力打。一打就有可伤害大将军在当地汉民心目中的民望。凉兰地近关中。如果在此行虐,京畿很快就会恶名风传。河西为大唐之侯宾,安西为大唐之要荒,以河西而统安西者为顺,以安西而统河西者为逆,此间微妙,乃是胡汉分野所在,大将军若是真是长安特使之后,就不至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日o8姗旬书晒讥齐余

会议散后,马小春献上醒酒汤,张迈道:“我没醉。”推开了。

日渐西斜,黄昏时慕容春华来报,说三军布勒已毕。随时都可出。张迈皱眉道:“怎么这般快?可别出了漏子。”

慕容春华道:“诸路大军抵达常乐已非一日,在杨将军的安排下早已经弃井有条,末将只是传令整合、巡视诸营而已,并不费多少功夫

张迈道:“好,你且下去待命吧

慕容春华道:“大军已经准备好,主帅是谁,还请大将军示下。”

张迈道:“现在都已经近黄昏了。难道还需要连夜进兵不成?你且下去休息吧

慕容春华也是识得进退的人。不敢再问,这才出来,马小春献上奶茶。要说什么,见张迈神色凝重。便不敢开口。如此直到天黑,李脑推着轮椅进来,马小春便将所有侍从遣走。自己识相地躲到一边去。

李脑进来后道:“大将军,东巡的事情,已经准备妥当了。”

张迈道:“好。”

李脑欲言又止,要出去。却还是回过头来,道:“大将军北进主帅。定了没有?”他是司马,刘岸不在便是最高参谋,有资格问这句话。

张迈道:“你认为该派谁?”

李脑道:“可派杨将军为正军。出伊州,派薛将军为奇兵,绕道走渠离,从银山大寨掩袭伽

张迈哈哈笑道:“那薛复可以不用去了,只要给阿易一万雄兵,他一个月内就会大破伽于高昌城下。等薛复赶到,阿易的人只怕已经在天山北簧了。”顿了一顿,道:“若是反过来。让薛复在东,阿易在西。情况只怕也一样。”

李胜道:“若不然,就让慕容春华统兵吧

张迈沉默了下来,道:“李脑,你说出这样两个答案来,分明对我的难处已经心知肚明。可我这样为难,并不是出于私心。怕杨易、薛复压过我而威胁到我的地位,而是因为眼下咱们这种稳定的格局来之不易,如果薛复或者杨易有一人功劳太过卓著。会影响我们内部的平衡。我最怕的。就是咱们冉部的权力结构失衡而陷入到内耗中去那是我最不愿意看见的。现在杨薛两人为北进高昌的不二人选,若我不用他们而用慕容春华,将事情做得这样明显,就算薛复敬我,阿易爱我。两人对我并无芥蒂,只怕他们手下的部将也要认为我嫉贤妒能,那样同样对咱们的团结不利

李脑见张迈对自己坦诚相告。显的十分感动,说道:“大将军,既然你是这样的想法,那为什么不直接找杨将军、薛将军说明白呢?。

“这”张迈道:“这些话。对你还好开口些,跟他们说,却有些难开口。”

“难开口也要开口李脑道:“将事情摊开来讲,就算当面吵架。也好过大家都闭上了嘴巴彼此猜忌。那样反而会流于阴谋。你看今日议事,大家不都存了心机了么?薛复难道就不懂得可以分兵?可他又不敢自请为主将,反而自请为先锋。杨将军也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以前还在灯下谷时,大家只怕不是这样子吧。就是在下疏勒的时候。大伙儿说起话来也畅快得多。但现在,连小石头有时候都懂得装糊涂了,这股风气,只怕不是什么好兆头”。

张迈听得一惊,李脑又道:“大将军,我本来也是你的敌人可自投效以来就十分庆韦自己没跟错队伍,咱们一路走来,无论敌人是谁都屡战屡胜,靠的是什么?靠我们的兵力?还是靠我们的计谋?不是啊。我们靠的乃是我们没有敌人那么多的内耗。咱们的兵力、计谋都不见得比敌人强多少,可在许多关键时刻,敌军总是会犯错,计谋与战略的错误也就罢了,最致命的却是他们总在内部分裂,因此力分则弱,甚至互相扯皮!他们兵力虽强,智谋虽深,但用在自己人身上的却比用在我们身上的还多。而我们却拧成一股绳!所以才能百战百胜!如今我们队伍越来越大,领地越来越多。军民越来越杂,出现分歧、矛盾也是应有之义,但我觉得,我们的核心团体却应该彼此坦诚,如果我们这些人都开始互相算计,让这股风气蔓延下去,只怕我们接下来的路走不了多远了。”张迈听得跳了起来,叫道:“不错,不错,李脑,你说的不错!就凭你刚才这一番话,河西一役的功。就该是你的!那北进的统帅,你认为该由谁来担任更加合适?。

李脑笑道:“功是谁的,无所谓了。至于说北讨伽的重任该由谁来担任,大将军既然感到为难,为什么不直接找杨、薛两位将军来问一问?我想他们这会应该也还没有入睡。”

张迈道:“你说的对。”便要叫马小春却请杨易、薛复。不料便听帐外杨易咳嗽了两声,问道:“迈哥,你睡着了没有?”

第一一五章交心

场易老近张迈帐中见到李脑,李胳微微笑,道!…退。”便走了。杨易问张迈道:“还没入睡?在和李司马谈东巡的事情么?”

“不是。”张迈道:“我们是在谈北伐的主帅的事情。”

杨易问:“李司马怎么说?”

张迈道:“他让我找你们两个商议。”

杨易沉吟着,说道:“迈哥,北伐主帅让薛复做吧,我跟你东巡去。”

张迈奇道:“为什么?若有康隆做响应,与庸叔、奚肢里应外合,打败伽的胜算应该很大啊。”

杨易说道:“选薛复还是选我。不在胜算大而在别的缘故,这一点,咱们心里明白的。”说到这里他看着张迈的眼睛,张迈亦不回避,军帐之中静悄悄的,这个眼神交会过后,杨易在张迈眼中看到了暖意,心中欢喜,道:“迈哥,如今咱们的事业大了,外边的人,不免会有许多的想法,这些想法他们未必敢说,可我还是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看出来了。但我却希望迈哥你知道。我对你仍然如在星火砦时一般无二,我敬你是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兄长。今日的杨易,已经不是新碎叶城时的那个鲁莽小将了,可是我能有今天,也是从你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你带我们走出新碎叶城。走出死境,但我不想将你当作恩人,而希望一生一世,做你的臂膀!永远不变!”

军帐中又静了下来,连马小春都走开了,张迈站在杨易对面,要说什么,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回想起过去几年的种种,与杨易并肩作战的场景都在脑中一晃而过,杨易说他从自己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自己又何尝不是?在那些最艰苦的日子中。在那些最危险的夜晚里。都是眼前这个兄弟陪伴左右才熬了过去,才融入到这个新的世界。两人一起打仗,也一起成长,在昭山行宫,在灯上城,都是靠着对彼此毫无保留的信任才做到了无间配合。这是一种在铁火中锻造出来的信任!

“阿易”张迈想说,我对你,也是可以将我的生命托付给你,可是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哽咽了一下笑道:“臂膀是不会喝酒的,你做了我的臂膀,从后谁陪我喝酒?”

杨易也笑道:“但是臂膀可以帮你杀敌啊!”

张迈道:“做兄弟,又岂是为了因对方能帮自己杀敌?如今帐外能帮我杀敌的至少有几万人,可能和我坐在一起喝酒说几句知心话的,却就只有你一个人了。”

杨易心头一热,眼眶也觉得暖暖的,似有泪水要掉下来,他觉得无端流泪乃是女流之事,反而尴尬一笑,男儿至此两心相照,再说什么也已多余,张迈拿了两壶酒来,虎皮椅也不坐,就手挽手坐在地毯上,碰壶痛饮。

酒到半酣。杨易道:“迈哥,对付伽的事情,就让薛复去做吧。”

张迈道:“只是如今薛复积累下的功劳已经很大,如果让他再立这场大功,怕我就得拔他位列你与郭洛之上

“薛复的能耐,我素来佩服”杨易道:“但不能让他压过阿洛。阿洛这两年来忍耐寂宾,镇守西疆,若不是他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我们在东方的一切事务都无法进行,因此功劳之大难以估测。薛复功劳再大,你让他处阿洛之下没人敢有异议的。有阿洛与他平持相处,就不怕薛复震动到你,咱们内部的架构也还可以稳当。至于我,迈哥你就不用顾虑,该让薛复压我一头就让他压我一头,我不在乎,反正以后我仍有机会立功的。”

张迈道:“这个让我再想想。或许”阿易,不如由我去对付伽。你拿了我的赤缎血矛,替我东巡吧。”

“那可不行!”杨易道:“东巡之事非同小可,这件事情却是谁也不能替你去的,就算是阿洛来了也不行。如今大唐没了,河西汉民又大多沦为胡族的农奴,如你在疏勒时所说,咱们接下来的大业就是要建立一个由我们来设计的梦想国度,而河西的汉家子弟就是我们这个梦想国度的新民,打仗的事情,我们可以假手,就算一时功高,将来事业更大时,这功劳自然就相形变小了。但拯救汉民、争取民心的事情,除了你,别人谁都不能碰,不然将来会留下后患。”

张迈道:“安西百姓,胡多汉少,虽然在我们手里能够暂时做到以汉统为主导,但这种人口情况若不改变。一两代人以后就要出大燃。所以河西汉民,确实是我们接下来要争取的最重要的啧里,但咱们如今的领土宛若长蛇,东西延绵五千里。战争可以一年半载就打完它,争取民心却是件时间极长的活,若我一旦东巡,只怕三五年内就没法西顾了,那时行政中枢是随我东迁,还是让行政中枢与我分离?若是随我东迁,只怕以后治理起来困难重重。所以我想着能否将府暂时设在高昌,这里刚好位于河西与安西的中段,治理起更加方便。”

杨易道:“我和郑渭曾谈论过这个问题,但谈到最后我们都觉得,无论我们接下来几年扩张的方向是要向西还是向东,都万万不能将中枢设在高昌、龟兹、沙州、伊州这些地方,因为这些地方纵深展的潜力不够,都没有成片的大块水土,全都是零零散散的绿洲,都是小国的规模,别说制霸天下,连作为偏霸府的资格都没有。地理上虽然处于中段,但中枢乏力的话便没法制约属地,而要将军队集中在中枢,靠属地提供钱粮供养的话,又会给全境造成极大的负担。如果中枢设立在这里,往后注定了会分崩离析。”

张迈道:“我也知道长久来说安西是找不到可以立都的地方的,就是沙州格局也太只是如果将中枢移到凉、兰一带的话,又怕离西线太远,万一西边有事,中枢会反应不及。”

杨易道:“西周的京畿在关中平原。东进灭商以后,国土在函谷关以东的也有二三千里。但武王、周公没有东迁,只是在洛阳营造了一个,陪都。秦国灭六国,形势也是一样。可秦国也没有将都城东迁。汉高祖扫平天下以后,选择定都地点。没选地理适中却格局偏小的洛阳,还是选了地理上很偏的关中,迈哥,你说是为什么?”

张迈本来且说且喝酒,这时却停了下来,杨易又道:“其实地理偏不偏,应该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立都所在必须形成足够强势的力量来压服附属州镇,周、汉两代,立于长安的都比较强势,立于洛阳的都比较衰落,这里头的教,我们不能不吸取。

张迈道:“从现在已经得到的情报看来。关中已经有主,我们短时间内能得到的,最多去到凉州、兰州。”

杨易道:“凉州、兰州,作为万国之都当然还偏狭了,但如果能够开得好了,要成为压服西域的中枢却也够了。如果能得到朔方那形势就会更加明显。而且进入河西以后,我们再立汉家旗帜会变得更加自然。自汉唐两大盛世奠都长安、洛阳,关中与洛谷便成华夏人心目中重的京畿之地。我听郭伯伯说。咱们汉家百姓有认庙拜神的传统。汉人久处边荒,久而久之也会被人视作蛮夷,胡人入得京畿,若能自化,久而久之也视之为中华,故谁得京畿,便得地理上之正统。关洛为甸服,其次为河西河东、齐鲁淮楚之地,再次之为吴越、燕代、巴蜀,这些是侯服宾服之地,由此进京问鼎,天下人也都还可以认同。至于安西、辽东、漠南、交趾,入我华夏版图虽久,却仍然被中原士人视作要服荒服,此皆戎秋蛮夷之地。我们安西四镇旧部,上百年来流落于荒服之外,中原人士会怎么看待我们已不可测,若我们能竖大旗于河西,得甘陇百姓认可,便可能进一步争取中原士民对我们的认同。但若我们将府定在安西,只怕他们未必会承认我们。至于西线之事。我们或者可以参考周公之营造东都与布置齐国。”

张迈道:“你是说

杨易道:“东都位于天下之中,随时可以出兵压服全境、驰援各地外患。齐国与关中相对,位于另外一个极端,却安排了一位强有力的重臣镇守,以负责起对东夷的开拓和对东方内部的叛乱。”张迈道:“这个,设想也有一定的道理,只是前提却是中枢所在必须足够强势,西周初年的关中有这个条件,但凉兰破败已久,能否如此却有待斟酌了。”

薛复的大帐中,他踱步出来。乌力吉从帐内追出来,叫道:“将军。你真的要去?”

“是的。”薛复道:“与其在这里患得患失,不如前去与大将军将事情说个清楚!”说着便大踏步向张迈的军帐走来。

第一一五章大同

二然处于边荒。然而杨易还是接受了汉族家庭的全套测此他身在新碎叶城,自我认同上却是大唐的,在骨髓之中也有着一种对中原的渴慕,长安如磁,杨易如铁,天然相吸,郭洛等人亦如此。

但薛复却不是,尽管薛国曾是大唐藩属。然而那已经是不知多少年前的事情了,薛复的父亲学习汉家文化,是因为想要摆脱天方教与回讫的束缚,因此便自然而然要归依另外的大文明。天底下所有没有源文明的小国都是如此,耍想摆脱一个大文明的影响,唯一的办法就是倒向另外一种大文明。

到了薛复这里,汉家的文化色彩已经很淡了,哪怕他的血统中可能流着大唐皇室的血脉,然而那也已经稀释了。尤其是青春期到成*人这个。阶段接受了激进派天方教的教育,对他的影响更是大得难以估计。在薛复这里,族系观念十分淡漠。越族系的精神上的统一才是他的依归。

走到张迈的帐外,马小春很礼貌地走到了他的面前,杨易来时马春可不敢挡驾,杨薛之间在马小春眼里存在着某种微妙而巨大的差别。

“薛复求见大将军薛复说道,这时他瞥见了帐内有两个人影靠在一起。

“待小的去禀报

马小春转了进去,帐篷里的两个人影站了起来分开,不久马小春出来:“薛将军,大将军有请。”

走近军帐,里头有一股酒气。张迈已经坐在虎皮衣上,杨易坐在一边。“杨将军也在啊。”薛复说。

“薛复,我这要找你!”张迈道:“我和阿易刚才正商量着北伐主帅的事情,他推荐你做主帅呢

“哦?”薛复没有露出高兴的样子,反而问道:“为什么呢?。

为什么,这个问题可将张杨两人难住了。

“怎么张迈道:“难道你没把握么?。

“只耍给薛复三万骑兵。我就有八成胜算薛复道:“但杨将军的话。应该也有这个,才能,为什么却让我去而不让杨将军去呢?。

张迈道:“你不想领命么?。

“不是不想”。薛复道:“不过我今晚来,却是要推荐杨将军担此重任。”

张迈和杨易对望了一眼,都感到意外,薛复道:“其实大将军的考虑,我也不是不知道,但是我认为处在我们今天的位置上,我们更应该为我们的事业考虑。我一直都认为,大将军所要创建的事业,是要将天堂移植到人间来,安西军中有人述说着你神秘的过去,但我却认为那真是主宰派遣你来到这片土地的征兆之一。你是我们的领袖,也是主宰在人世间的代言者,我拥护大将军的领导不是为了从大将军身上得到权位与财富,而是因为我从大将军的身后看到了一种仁慈与威严并有的光辉。我愿意在这种光辉之下奋斗至死而不求一物。我所求者,只是希望大将军能够不改初衷,对内善待百姓,建立井然的秩序。对外手持圣剑”消灭所有的民族,用战争来消灭战争,实现无国界的和平与普惠所有种族的幸福,只要大将军的努力是朝着这个方向,薛复便愿意作为大将军的前驱生死不悔、贫富不悔贵贱不悔”。他说着单膝跪下,向张迈顶礼,张迈却有些不习惯,作为上司他曾不知多少次受过薛复的礼拜,但这一刻他却感到薛复这一跪不止是出于上下级的缘故,更有一种精神信仰在里头。

对于宗教,张迈素来敬而远之,哪怕是薛复耍将自己作为一个教主来崇拜,他还是有些尴尬,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