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骑(阿菩)-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灵俊微微一笑,说:“大都护到也坦白得很。”

“现在的我,已经不需耍掩藏了啊。”张迈道:“有些场合,客套话是要说的,但现在我不觉得有这个。需要

灵俊道:“那将来大都护如果能够得偿所愿,会怎么对待佛门?”

张迈道:“现在说不准,总之会按照现实的需要来制定政策。

我母亲是信佛的,所以我本人虽然不信,可对佛门还是有好感的。但佛事要是影响了国事那就不行了一这就是我的态度!”

说到这里眼中不知不觉便闪烁着慑人的光彩来,灵俊对此却全无抵触。甚至还有几分欣赏,笑道:“外间都说张迈强横霸道,今天一见果然不错,不过大都护既然对自己充满了自信,今天为什么却又表现得烦躁不安呢?”

张迈挥手止住他道:“大和尚。你问的问题太多了,我问的问题。你却都还没回答呢

“那是因为大都护问的问题不重要。”灵俊道:“其实大都护为什么不直接问我,沙州方面有何举动,曹令公有何意图,归义军接下来将准备干什么

张迈心中一凛。道:“这些你知道?就算你知道,你能如实告诉我?”

灵俊道:“大都护想知道我是否知道,为何不问?大都护刚才说相信自己的判断力,那么就用这判断力来判定我所说是真是假,不就行了?”

石拔引着三府精锐,路上竟没遇到什么抵抗,一路开到高昌城下,就派人叩城门大叫:“伽已经被我们在莫敦门打垮了,识相的赶紧出城投降!若等爷动手那可就没什么好果子吃了

城内百姓无不害怕,但将领们却都道:“对方不过来了三四千人,这里又是咱们的地头,我们回讫在漠北时纵横万里所向无敌,怎么能被人欺负到家门口来?”纷纷主战。

领利便点了七千回讫本族士兵。开出城外。

石拔眼看高昌城门打开,有人便建议冲过去,石拔道:“现在冲过去?那样不就是要将城门堵上了么?再说他们在城头乱箭射下我们的损失反而会很重。”非但不进,反而下令后退二百步,全军下马休息,好让领利整军。

领利的副将葛览笑道:“听说汉人历史上有个宋襄公,最讲究仁头和面子,敌人渡河他也不趁着渡河还没结束就袭击,等敌人渡河完毕他也不趁对方阵势未稳动进攻,反而等对方排兵布阵完才送上门去一唐军的这个将领,多半也是这样的人物。”

领利出城之后排列骑兵,石拔容他排列,葛览主持兵势,排成前后四列,横约二里,石拔望见敌人旗帜鲜明,其中领利身边的那杆主旗最为明显,石拔对诸尉道:“咱们人比对方少,又是在对方城下作战,这一仗得战决,待会不管别的。所有力量都往那杆主旗涌!夺了旗以后对方一定大乱,那时候就以营为单位各自冲杀,杀到如何便是如何。听明白了没?。

诸尉齐声道:“明白了

“明白了,那就上马!”

刷的三千多人一起上马,动作之齐整让葛览心头一震,这时领利阵型初成,便见石拔一举獠牙棒,高叫道:“出击!”

三府将兵就化作三条猛龙直扑过来!葛览望见这等威势心头忽然冒起一阵不安来,刚才自己对唐军将领的评价在脑中一晃而过,忽然现用那个评价来套当前的情况似乎是荒谬的!楚宋争霸时是楚兵强而宋兵弱,而现在形势则反之。伽当自用兵,牵制银山者为虚,北路迂回进攻的才是实,所以精兵强将大多调到那边去了,领利麾下多是部落军。就算是回讫本族人马也算不上是牙帐精锐。

而石拔那边却完全相反一那正是张迈麾下最为能征善战的三个府。虽然人数比回讫军少了将近一倍,但气势之强弱则正好相反。

这时响应安西唐军的两部部众尚未赶到,但高昌城外已经埋伏了不少各部的探子,都要看看这一战的结果。

杯具啊,今天居然才勾张月票,同志们,多砸两张鼓励鼓励吧!(未完待续)

第三十七章和平一统——不战而取河西

瓜迈凡经听出灵俊是有意牵动的向自只靠拢。不讨存询近况之前,他还是想弄明白灵俊选择自己的原因,他心里想着,口中便问了出来:“大和尚,你在沙州也是一方高僧,就算什么也不做也能平安荣耀地过一辈子了,为何却山长水远地跑来找我?你是希望借着我的到更高的地位么?”

他来自一个极端现实的年代。来自一个理想欠缺的年代,因此对周围人的一切作为都“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摩,灵俊也没想到张迈会把话说得这么直接,有些尴尬地一笑。说:“大都护,跟你说话真是一件苦事,你怎么总是将事情最阴暗的一面直接拿出来呢

张迈道:“我觉得这是诚尖,本来我也可以跟你绕弯子,但此刻我觉得没有必要

灵俊点了点头,望着沙州的方向出神良久,才说道:“我来找大都护。是因为觉得归义军已经没有希望了。”他停了停,继续道:“庸手下棋,只能看到眼前,高手下棋却能看到三五步、十几步之外,就眼前来说归义军似乎还没出现什么重大的内忧外患,但我却知道曹令公他已经错过了第一步,他应该在安西军抵达龟兹之前就设法遏制大都护你的”

说到这里灵俊又停了下来,见张迈对自己这句话竟没有显露出反感来。才继续道:“如果他在那时候就设法遏制大都护你,让你无法东进。那么安西军与归义军还有可能遥隔死亡沙海保持远交,而一旦两家接壤,那就不可能再平等结盟了。往后非分出个高下主从来不可,这里头有双方主帅性格的原因,更有两军志向的原因大都护,我说的不错吧。”

张迈嘿了一声,也不行正面回答。

灵俊继续说道:“我从大都护起兵的经过推测大都护的为人,判定你断然不可能屈居人下,而曹令公那边也不像于阅李国主,就算他心里明白归义军已是夕阳之暮,最终不可能胜过如日中天的安西军,他也不会认输的,他一定会做最后的尝试与抵抗。唉,一步差,步步差,双方彼此不能相下,到最后只会展成彼此兵戎相见那也正是我最不愿意见到的局面

张迈道:“那你是觉得我的胜算比较大,所以来投靠我么?。

“不是”。灵俊道:“归义军与艾西军各有所长、各有所忌,可是我在沙州那边已经无所用其长,相反如果在大都护这边却兴许能挥一点作用。所以我就来了既然冲突已经不可避免,我就希望他能够尽快结束,而要冲突尽快结束最佳的选择只能是扶强锄弱,如果能帮大都护不战而尽取河西,那对沙瓜百姓来说,对安西军民来说都将是一件大好事

“不战而尽取河西!”听到这句话张迈也忍不住心头一阵狂跳,在今日之前他都不敢想象有这么好的事情呢!要知道河西走廊的统治疆域虽较安西为但无论地理位置、人口基数和可展的潜力都要较安西重要得多也大得多,如果大唐的子民想要重振大唐、复兴华夏,安西与河西的统一将是势在必行之举。与萨图克、阿尔斯兰这些人不同,张迈此刻面对的归义军乃是一个汉人所主导的割据政权,如果有可能他真的不想打仗,因为那是自己人杀自己人,但真想一统陇右而不打仗却又是一件极难想象的事。

“大师”张迈不知不觉间又改了称呼,因为灵俊带来的提议正好击中他内心深处潜藏着的渴望,在此之前张迈只和郑渭一个人聊过这个,问题,但也没有谈得很深入。“不战而一统河西,真的可能么?”

灵俊道:“那要看大都护的选择。

“我的选择?”

“不错……灵俊道:“如果大都护一定要抢占上流,那么安西与河西一战将在所难免,但如果大都护能够甘居下流,那么西北两大汉统藩属要和平统一将是有可能的。当然,只是可能。”

“甘居下流?。张迈皱了皱眉头:“你的意思,是要西北一统之后。由曹议金来做领头人?”

“正是”。灵俊道:“我弃曹令公而选择大都护,就是因为我知道曹令公是疟法屈居大都护之下的,而大都护则有可能所以我过来了。”

张迈冷冷地看了灵俊两眼,似乎在怀疑他到底是来投靠自己还是来做曹议金的说客,哼了一声,道:“他曹议金凭什么压在我头上?论功劳。他不过平定了沙瓜二州,而我却纵横万里!论战绩,他对外可曾打过一场大胜仗?对甘州回讫也好,对高昌回绕也好,他用的手段只是芶且偷安、没有未来的和亲。论器量,哼,他可有我这般傲视诸胡的气派?汉人在他曹议金麾下并未显得尊贵,沙州境内回讫人依然横行。可是在我治下呢?境内的胡人纷纷抢着做汉人,境外的胡人提起我就如狐狼闻到老虎的味道,谈我张迈而变色!论人才,我麾下雄兵如云。强将比比,而且随着局势的展还在越战越强!沙州在他治下却越变越弱,如今归义军军中有战无不胜如杨易者否?有文武俱佳如郭洛者否?有智勇双全如薛复者否?有如猛胜虎狼如石拔者否?就算原本有这样潜质的人才,也因为归义军太久没仗打而废掉了!”

说到这里张迈哈哈一笑,说:“我对外虽然对曹议金客客气气,实际上真论起来他是样样都不如我,既然他样样都不如我,我凭什么要让他压在我头上?嘿,那样就算我

张迈豪情迸之际灵俊没有打断。只是默默地等待张迈说完,才道:“大都护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不过我仍然认为大都护可以也应该暂时屈居下流,因为”他往张迈的满头黑一指:“因为大都护比曹令公年轻!”

“年轻?”

“对,年轻!”灵俊道:“曹令公年纪已经很大了,最近两年身体又一直不是很好我可以明确地说,他的日子不会很长,如果大都护能够相忍为国,那么曹令公虽能在他身前得到一统西北的虚名,但在他身后,大都护却一定会以西北第二任的身份承继起这份大业!”

灵俊说这段话时蒋气十分平静。但每一个词语却都铿锵有力!

相忍为国,,

当灵俊提到这四个字时,张迈忽然想起了郭师道,本来满腔的傲气忽然化作默然,寻思:“当初还在新碎叶城的时候,在灯下谷的时候,在担罗斯俱兰城的时候,我做的许多事情其实都侵了岳父的权,可他居然一再容忍于我,为的是什么?我火烧马斯乌德,夜袭昭山飞越沙漠,决战灯上城这些战功其实岳父也都有机会揽为己有,但岳父还是默许我建构一个属于我的神话,为的又是什么?”

郭师道为的就是四个字:相忍为国!

为了大局,所以牺牲局部,为了未来,所以忍耐现在。

同时,这也正是老子所说的“欲先取之,必先与之。”

再看看灵俊,老和尚正期待着自己的答复。

张迈站起身来,向灵俊行了一礼。这一礼虽走向着灵俊,但此刻他心里想到的却是郭师道。

“大和尚”张迈道:“多谢你的提醒,接下来,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高昌城外,两军对冲,高昌军这边结成的是一个接近方形的阵势,当然,骑兵阵不可能有步兵阵那样齐整,可安西军那边却实在显得太不齐整了一三府折冲兵分作三拨。从正面、左侧、右侧一起冲来三部人马竟然都面向一个目标一回讫的主旗!

这一仗,不为杀人,甚至不为将敌人冲散,也不在乎别的什么目的。唯一一个简单明了的目标就是夺取主旗!

步兵野战以结阵为尚,一个守住阵脚的步兵阵可以抵挡住远多于自己的骑兵冲击,骑兵作战则以灵活取胜,安西唐军自起事以来所遇到的敌人如萨图克、阿尔斯兰等在以骑兵对精锐步兵的经验上都比较欠缺。尽管他们的祖先曾在唐军的陌刀之下吃过苦头,但那已经久远得近乎传说,没有切肤之痛胡儿们总是难以真正意识到今日他们所面对的敌人已经不走过去几十年任由他们欺凌的汉人,所以萨图克和伽都犯了一个相同的错误,那就是以轻骑去正面冲击安西奚胜的步兵阵。

而现在。石拔麾下的骑兵却以更加灵活的姿态冲了过来,石拔没有严格控制手下作战方式的习惯。他们要怎么打随他们的便,但三支部队的延长线却永远对准了敌人的主旗。

尤其是龙骡府,一千二百匹战马都安上了铁蹄套,踩得高昌城外的土地几乎要崩裂了一般,作为大汗的嫡长子,领利继承了他英雄祖先的名字,但这时他的人却藏在战阵的核心,与之相反,安西唐军的主将石拔却奔在了最前面!久经战场的连捷竟然驮着主人脱离了背后士兵将近一个马身的位置!一骑领先。千骑随后狂奔,这是何等的气魄!这个挥舞着獠牙棒的青年将领竟然不怕死么?

历史上总有一些将军常是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地,可就偏偏死不了!

双方的弓弩力量都不算强劲。因此远征攻击没有产生十分激烈的较量,而是很快就进入了直接的肉搏。胡汉双方的第一个接触面竟然就是连捷的马头之前三尺的位置,而第一个动手的当然是石拔他不懂的什么后制人的道理,就知道一个杀!

领利的副将葛览显然失算了。或者说他对敌人的调查不够充分,也没有料到唐军冲在最前的竟然是扛着一把重兵器的大将,所以安排在第一线的人不是盾牌手,不是钩镰手,而是马背矛手,这些人哪里挡得住石拔那凶恶的棒法?

咯咯两声,两根长矛已经折断。獠牙棒借势扫了过去,第一个士兵当场脑浆迸射,第二个也被撞下马来,便如鲨鱼闻到血腥一般,石拔狂呼了起来,猛恶的唐军将士们在主将的狂呼声中找到了共鸣,他们纵马冲。他们纵马踩,他们挥刀砍,他们挺矛刺!由于一路来的对手都是胡人。所以马背对战的技巧他们早已练得炉火纯青。

高昌军的第一线没能将石拔拦住,便如肌肉被尖刀刺入,接下来的伤口便越来越大。

就在这时站在高昌城头的另外一员将领从安西唐军的行动模式中猜测到了对方的意图他们的目标是领利!

城外一战的具体指挥是葛览。领利这次出战更多的是为了激励士毛。但如果大可汗之子在阵前有什么闪失他们可担当不起!

“快护住少主!护住少主!”

高昌骑兵阵最核心的一块开始有兵将将马放横,围城一个小圈以挡敌兵势,石拔陷入阵中之后本来已有些分不清东南西北,所有人都只知道往主旗的方向冲,但对手阵势的变化还是迅就察觉到了!

“他们在保护主旗他们怕了我们涧书晒细凹曰混姗)不一样的体蛤”、说阅读好去外

在自家城门之下,在正面对决之中,以接近两倍于敌的兵力却在战斗打响之后不久便转入守势!

高昌城南部的一个山头后面,悄悄出现了一支骑兵,那是胡服胡姓的高昌沙海部,部众全是混血杂种。也说不清楚自己属于哪一民族,因栖息于高昌盆地南部的大沙海边缘。所以就被称为沙海部,这一部的人是被歧视的对象,听到薛复讨伐高昌的消息后就第一个响应,他们不是对安西唐军有多少的好感,只不过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他们来了。

可是现在他们却被唐军的强悍震慑住了。这些安西军明显比高昌军来得强,就像沙海部一样凶猛,可是他们的武器却比沙海部犀利得多!

“看来这支安西唐军未必只是来大闹高昌,也许他们真的能够统治这片土地!”所谓的“夫闹高昌”是大多数高昌部族对安西军此次东进的判断,他们都认为这些人最多只是将这片土地蹂躏一番,很少有人相信张迈能够成为这个盆地新的统治是现在石拔所展现的强悍却改变了这一切。

“兄弟们,准备厮杀!”沙海部领敌烈说:“用我们的勇气来给这个高昌换个主人希望这次会是一个待我们好一些的主人!冲啊!”

忽然冲下来的人一千多人,迅杀入本来就已经左支右绌的高昌军左翼。安西军的将士不认得这群衣衫褴褛、武器可笑的骑兵,但是听到他们一边冲一边用很不标准的唐言叫着:“大唐威武,大唐威武!”就知道是自己人薛复传极高昌四境的时曾考虑到安西军与本地的部落、豪强互相不认得,万一狭路相逢只怕会产生误会,所以在激文的末端附加了这一条,告诉所有起兵的部队以“大唐威武”为“暗”号。

高昌城东北的一片树林中也有人影在晃动,这却是一部赶来胡服汉姓的人马,也差不多有一千多人。来自蒲昌之北的草原上,不过他们赶到这里来却不是为了帮助安西唐军,而是响应领利的号召赶来帮高昌回讫守城,可是眼前的这一切却让族长临时改了主意。

“这伙安西唐军好狠啊!就这点人马就打得皿讫人抬不起头来了。”

高昌众部落对回绕人的习惯性服从大多不是怀德,而是畏威,而这时安西唐军的勇猛却正在撕裂回绕人在高昌诸部落心目中的无敌形来

“族长。我们还上不上去打?”有部民怯怪地说。

“打,怎么不打!”

“可是他们好厉害!而且现在

现在好像是安西军占据了上风啊!不但占据上风,而且是有压倒性的优势,那个说话的部民觉得。自己现在冲上去只怕也未必能够挽回

面。

“谁说要打唐军的?”族长白思安指着已经明显开始散乱的高昌回讫军道:“咱们也是大唐子民啊,当然帮自己人!杀啊!”

部民们对族长的临时变卦显得有些诧异,但这时已经来不及细想,就跟着族长冲了出去!

“杀啊,杀啊!”

“大唐威武,大唐威武

他们的气势可就弱得多了,但先后杀出了两路伏兵,这让高昌回讫军大受打击。就在城内守将商量着是否加派援军的时候,领利的主旗却已经回旋了。

“唐军还有伏兵!”本来就已经抵挡不住的葛览有些慌了,“中计了。快护着少主回城!”军队一旦在混战中旋转马身就没了斗志,所有人匆匆逃回城去。

石拔咬住了回讫军的尾巴死死不放,要随着败兵一口气冲进城去,葛览眼看危急下令放下千斤闸,又下令城头不分敌我地放箭!这一来总算没丢了城门,可是因此而失陷在城外的兵将却不计其数,其中更有许多是死在自己人手上!

石拔堵住城门叫嚷痛骂,可城内的回讫已经不再“上当”就这么龟缩不出。不久薛复赶到,石拔将情况禀明,跟在军中的显明和尚道:“高昌城大墙高,一时难下。此去东南二十里有一座柳中城,城中居民半胡半汉,薛将军可趁此大捷之威开往柳中,无需攻打,只要老衲到城门一呼就能叫城内汉民出城归降。”

薛复信他的言语,便引兵前往柳中,显明在城外一呼,过了一会城内忽然生了动乱,原来居住在此城内的有两部人马,一部胡服,一部汉服,胡服者,汉服者企图出城接应,双方起了冲突,打了有一顿饭时间。北面城门砰一声被打开了,开门者大叫:“大唐威武!快快进城!”

薛复大喜,率兵入内,城内汉服者作为前驱,将胡服者全部赶走!显明秘对薛复道:“柳中城如今空了半座,这里虽然不算特别富饶,但沙海部就在苦旱之地,如果将军能将半座柳中城拨给他们,他们势必感恩戴德,誓死效忠。”

薛复依言行事,叫来沙海部脑,跟他们说只要他们改易汉姓以示效忠便将半座柳中城赐给他们居住。敌烈等大喜过望,当场便改名档烈。面西而跪,宣誓向大唐效忠。

在参加某个组织的集中培中”还好晚上能自由活动。

猪一样的生活,狗一样地码字。眯起双眼像猫一样求月票。

一(未完待续)

第三十八章火烧高昌

瓜迈从灵俊外得知了沙州的政策起了很大的变化。尤其兜兴州川政策可能由消极转向积极,便打消了撤兵的念头,决定继续坚守下去,他给后方传了一道命令,要郭师庸驻守焉者,而让奚胜进驻银山,让李脑火赶来天山县。

慕容春华对张迈的决定颇感惊讶,张迈说道:“龟兹、焉考四通八达,无险可守,但如果取得高昌将回讫驱逐到天山以北去,那我们就可以用天山山脉来做天然防线,以后防御成本会大大降低。沙州既有异动,高昌或许就会有重大变故。现在撤兵当然是最保险的,但就此退走我们以后再要进入就难了,如果能再坚持一段时间或许,情况也许会改观,粮食方面的事情就请你多想想办法了。”

同时张迈又将这个决定告知前线的慕容春华与石拔。这时薛复已经进驻柳中,听到了张迈的决定后精神为之一振,高昌城外一战是安西唐军在高昌本土打败了回讫人。是高昌人能够直接看到的一场战斗,贴得近了,其产生的轰动效应比起远在焉者生的莫敦门之战来得更大。

继秋烈、白思安之后,又有两全部落前来投靠,柳中城除了唐军五府将兵之外便又多了两千多人,府兵连同部落军已经过了万人与天山城相互呼应对高昌形成了夹击之势。薛复命石拔留在柳中城整顿休息。却派出两府将兵以营为单位,四出攻略高昌周围的乡村、牧场,夺取到了两万头羊二乌力吉的兵锋所向甚至逼近了东北一百多里的蒲昌城。秋烈则领兵冲到了高昌东部最重要的关口赤亭关去,赤亭关是高昌出入伊州的东大门,如今高昌往西北的道路已经被切断,如果赤亭再被攻占,那就真的完成关门打狗之势了。

高昌城内人心浮动,领利也害怕的慌,出城一战不仅让回伤军损失了是将近三千人的兵员,而且原本既定的要从各地赶来高昌的援救队伍也统统不来了,除了已经投靠了安西唐军的白思安等三部之外,其它的则都在观望,连蒲昌城的城主领利的叔叔庞昆都托言兵力不足不来响应。

葛览道:“少主,如今安西军突入我们高昌腹地,各地各部都起了异心,不但外族不可靠,连本族的人都未必靠庞昆虽然是回人,但这家伙是亲中原的,一天到晚都嚷着要去中原朝贡。我们必须赶紧调遣大军来援,只要看到我们仍然有大量的兵力,境内各部才会有信心继续抵抗,否则情况若再恶化下去,我怕投靠安西军的人会越来越多。”

领利道:“可现在父汗被张迈隔绝了,高昌的精兵都被调走了,我们还能从哪里调援军来?”

“从伊州!”葛览道:“可急命伊州兵马进驻罗护关,命罗户兵马进驻赤亭关,无论如何一定要保住我们东面的通道,否则一旦赤亭关失守。那时不但我们的退路将被截断,而且高昌各部都有可能因此背叛的。

领利道:“可是父汗为了对付张迈,本来就已经从伊州那边抽调了八千多人,现在如果下令大军西移,那样伊州不就空虚了吗?”

葛览叹道:“只要保住了赤亭关。安西军就没法飞到伊州去。”

才要出命令时,赤亭关方面突然传来了紧急军情,领利打开一眼吓得面无血色,葛览问道:“少主,怎么了?”

领利面部肌肉抽接着,好久,好久,才道:“柔远失陷了,伊州方面正向我们告急求援。”

“什么!”领利麾下诸将都吓得坐不住,纷纷站起来问:“柔远毒么会失陷?安西军难道已经打到伊州去了?他们怎么过去?飞过去的吗?”

葛览也觉得不可思议,烦利道:“不是不是安西军,是归义军!”

“什么!”葛览叫道:“归义军,他们和我们二十多年来井水不犯河水,怎么会难道”难道他们是和安西军勾结起来了?”

这时葛览等人都想起了几个月前收到的一条情报,说的正是归义军与安西军已经结盟,约昌当时还在高昌,还特地派人去问,沙州方面回复说虽然与安西军建立了往来,但这并不妨碍归义军与回讫的友好。

可是现在才过了不到半年,一直以来就与回讫有婚姻至亲的归义军却突然领兵进入了伊州地界,并且攻占了在伊州城东南的柔远城,并且开始围攻伊州。

“少主,伊州方面可有说归义军为什么进入伊州没有?他们打着什么旗号?”

“他们是说我们攻打了他们的盟友安西军,所以才进攻伊州

诸将对望了一眼,都不知如何是好。葛览道:“勾结起来了,勾结起来了!这些汉人果然是勾结起来了。”

领利道:“那现在怎么办?”

能怎么办呢?如果伊州也被围,那么还想要那边派来援军就变成一件不可接的事情了。

在这一刻,高昌城内的回讫人心里生出了一种“四面楚歌”的感

“不好!”葛览忽然变色,道:“着昌在东边,伊州的求救信可能也会往那边送,少主,我们得防蒲昌那边的叛变!”

葛览的担心正在变成现实,归义军攻入伊州的消息在高昌境内传播的很快,不久薛复也就知道了,石拔有些惊奇,道:“真是奇怪,归义军怎么忽然转性了?”

薛复却笑道:“不管他们是否转性,只要他们真个起兵攻入伊州,形势就对我们大大有利。我原本对夺取高昌只有五分把握,现在却有七分了。”

就在这时人报蒲昌城主庞特派了使看来,薛复道:“庞特?他派人来干什么?”

显明道:“恭喜将军,贺喜将军,眼看蒲昌又要到手了。”

薛复问道:“大师为何这么说?”

显明道:“庞特乃是伽同父异母的弟弟,多年来一直与伽不和。反而对前往中原朝贡十分上心。伽是亲漠北的,与契丹人打得火热,庞特却是亲中原的,伽的大部族十余万人夏迁北庭、南迁高昌,庞特却无论冬夏都呆在蒲昌城,彼此虽是兄弟,但对立之势却可想而知。五年前他还曾派遣了一个使团易装为商人前往中原朝贡,使团自称其主庞特乃是高昌之主,中原那边不明西域情状,竟然还给了册封。使团去年才回到高昌,带回来了丰厚的封赏,庞特又拿着中原的册封号令汉民,且秘密与归义军那边结交,可惜他做事不密,伽听剩消息之后大雷霆,几乎就想灭了他,然而当时正值安西军势大振,伽心里牵挂着西面之事,不想自家后院起火,所以只是派人斥责,暂时将这事压下,但兄弟两人已是势若水火了。现在我军进入高昌,归义军进入伊州,天山以南眼看就要尽归汉人所有,庞特在这当口派使者前来一定是来归降的。”

薛复又道:“庞特若能投降。对我们攻取高昌将更加有利,但他来投降必有所求,依大师看他心里想要的是什么?”

显明道:“他还能要什么。

他在高昌一直被伽打压着,现在高昌眼看就要易主,他趁着大树还没倒就要赶紧靠过来,说不定还能保住蒲昌。这人又较贪财,若到时候将军能给他一个肥差那他就千恩万谢了。”

薛复便命传使看来见,却将城内府兵摆开,庞特的使者眼看唐军兵强马壮,更生敬畏,入城后拜见薛复,呈上了庞特的文书,果然是来投降。薛复欣然道:“难得庞特城主深明大义,如今大唐即将复兴,将来论功行赏,蒲昌的附之功定然能大大书上一笔。”

使者大喜,又奉上庞特给张迈的降:“大都护就在天山县。离此不远,这封文书既然是呈给大都护的我不宜观看,不如我派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