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遂明(黑心)-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便可以一劳永逸,免除后患。”

他这一番自欺欺人的言语,也只能骗得住不知真实内情的崇祯皇帝,听着似乎有礼,正要令五军都督府举荐将官。忽然一名侍卫从奔进殿来,大叫道:“皇上,山东巡抚李国的兵马已经到了北安门,将北安门全都堵住了,并派人射进来一封奏章。”

一听到李国的兵马已经到了北安门,殿中诸臣全都吓了一跳。个个胆战心惊。崇祯皇帝还抱有一丝幻想,他们这些大臣可全都是知道京营士兵糜烂成什么样子,别说数十万京营只是纸上人数,就算是真的有数十万京营人马,也打不过一万精兵。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神机营还被崇祯给丢到山东,被李国给杀光了。

崇祯皇帝没顾得上猜测诸臣的反应是何原因,急道:“快把奏章呈上来。”门口小太监接过奏章,跑上御座,交给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立刻展开,只一入眼。便神色大变。诸臣都伸长了脖子猜测奏章上写了什么,见到崇祯皇帝脸色大变,有腹黑的猜测肯定是让皇上禅位,然后自尽。有乐观的则猜测一定是要求崇祯皇帝加官封爵的,满足他的要求就行。更有心怀叵测的大臣准备一见到李国的军马打进来,就立刻投降……。

不提诸官猜测纷纷。崇祯皇帝却从愤怒变成更愤怒。他猛然将奏章甩到王承恩的面前。大叫道:“你来读一读逆臣李国的悖逆之言。”

王承恩胆战心惊的拿起奏章,一字一句念了出来,随着王承恩的念诵之声,所有大臣都脸色发白,个个如同死了亲娘一般,有些意志不坚的大臣已经扑倒在地。呼天抢地的大叫道:“皇上,您要为臣等做主啊,臣等都是清流,绝不是贪官啊皇上。”

此话一出。所有文臣武将全都跪倒在地,大呼道:“是啊,皇上,李国不请旨,不问案便抄家,乃是历朝未有之狂妄悖逆大奸大恶之徒,请皇上下旨,治他的罪啊。”

崇祯皇帝不顾满朝文武的哀号之声,不等王承恩念完,便站起身来,下了宝座,出了宫殿,坐上御辇,前往北安门城楼。满朝的文武大臣哭着喊着忽然发现皇上没有了,一个大臣叫道:“皇上去北安门了,我们快追啊。”

于是所有的侍卫、太监、宫女都看到这样一幕,崇祯皇帝坐在御辇上由太监快步如飞的抬着跑在前面,后面则是长长一串的文武百官在哭天喊地的大叫着:“皇上,北安门危险,还是让臣等替您去吧。”

“是啊,皇上,李国狼子野心,必然有阴谋,臣愿代皇上去,就是九死也无悔……。”

“快快快,来几个人,抬着本阁去追皇上,定不能让皇上去北安门……。”

“李国啊李国,我必剥你皮,食你肉……。”

“不要抄我家,我家没银子……。”

……

文武百官们眼泪鼻涕一大把的追赶着,哭喊着,仿佛被亲娘遗弃的小儿一般,全然没有了仪态。

他们不能不慌,不能不怕。刚才李国奏章上写的,简直是比要他们的命还要严重,李国这是在毁他们的一世清名。

经魏忠贤一案之后,朝中八成以上,都是东林党人,这些大臣更是重名重命,很多人把名看得比命还重。

那李开国奏章上写的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奏章上说,虎营军之所以攻破京师城墙,并非是想要造反,更不会攻打皇城,只是为了八百万军饷而进京提银的。

李开国写道,知道国库没银子,但各位大臣家里却藏金甚丰,全都是贪污贪赃而来,乃是民脂民膏。李开国为国尽力,就是为民尽力,既然各位大臣家里有民脂民膏,那李开国便提兵自取。但为公正之见,凡各位大臣家中财物,一率抄出送往北安门外,由皇上一一过目之后再行拿取,必然不会多拿八百万两银子之外一分一毫……。

这可真真要了文武大臣的命了,谁都是以清廉自居,但家中藏了多少见不得人之物,他们自己清楚,若是真抄了出来,那可怎么得了。

可惜崇祯皇帝坐上御辇让十六个小太监抬着跑得飞快,就是那些武将也追不上,更别说挡住皇上了,就是想犯死罪揪龙袍也揪不着啊。

御辇快速的抬上宫城,崇祯皇帝从御辇上下来,立刻守城的卫军跪倒在地,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崇祯皇帝来不及说话,抬了抬手,立刻走到宫墙边往下看。

李开国此时正坐在北安门外八十丈之处,听到山呼万岁的声音,抬头一看。正和一个人四目相对。崇祯皇帝依稀认得,正是去年化名李玉的李国。而李开国的异能眼里,也认出崇祯皇帝。

李开国拍了拍太师椅,微微一笑,说道:“皇上来了,把东西都抬上去吧,一个一个大声念,不要让皇上听不见。”

各个大臣府中财物正在源源不断的送来,一马车一马车的运到北安门外。此时听到李开国的命令,一名书记立时应是。拿着李开国发明的铁皮大喇叭,和虎营士兵一起走向北安门。

看着有人有车过来,守城卫军立刻紧张起来,说道:“皇上,请退后。小心注意危险。”

崇祯皇帝摇了摇头,此时他已经知道李开国虎营军的厉害。如果李开国真要打皇城。皇城岂能挡的住?只看到现在,虎营军在皇城里根本无人抵抗,便知道只要李开国有狼心,自己等人是抵抗不了的。

既然是这样,那李开国玩刺君的阴谋还有何用?所以崇祯皇帝不怕,他料定李开国现在决无杀他的心思。

崇祯皇帝猜对了。李开国是不会现在杀他。如果现在杀了崇祯皇帝,南方那么多蕃王,立刻便会有几个出来称帝,到时你打我。我打你,把天下弄得乱七八糟,到时重新整顿回来,得要花多少银子。

所以为了天下不立时糜烂,损失惨重,李开国不打算现在就杀掉崇祯皇帝,只要崇祯皇帝一天不死,他就是天下共主,那些想割据的人就不敢付诸行动。

马车来到北安门下,拉开上面的遮挡物,城墙上的明军登时惊呆了,崇祯皇帝也惊呆了,这一车全都是黄金器具,看着那些闪闪发光,显然是常用的黄金器皿,所有人眼中都是金钱的颜色。

书记摊开记载之册,大声念道:“吏部尚书谢陛谢府所抄之物如下,纯金器皿一百八十件,重一千零三十三两三钱一分,金镶珠宝器皿共三百六十七件,重一千八百零二两七钱二分,坏金器共二百五十三件,重四……”书记一笔笔念出,每念一句,便有一士兵将相应物件取出展示,以示确有其物。

就在这时,诸大臣已经赶了过来,个个气喘吁吁,仿佛要断了气一般,他们才刚要开口,就听到崇祯皇帝愤怒着指着他们道:“全都给朕伸头看看,这就是谢陛这个贪官府上抄出来的黄金器皿,谢陛,你祖上有德啊,用的器具比朕还奢侈,朕用的都是银器具,你用的是黄金器具,你是想造反吗?”

吏部尚书谢陛早就看清楚城下的确都是他平常用的黄金器具,此时无可抵赖,登时如同死了亲娘老子一般,软成一团,倒地不起。

崇祯皇帝猛然一甩龙袍,喝道:“侍卫何在,收了他的官凭,除了他的官衣,打入大牢侯审。”

诸臣皆胆战心惊,没有一人敢为谢陛求情。而谢陛也仿佛被抽光了全身的力气,任由侍卫拖走而一言不发。

此时城下李开国已经命书记念下一人的,他附上异能的耳力大增,听到谢陛被抓了,再念无宜,立刻便命念下一人家中所抄出之物。

“户部尚书侯恂,家中所抄出之物如下,金一万三千四百两,银二十三万四千五百五十七两……,晋顾恺之《卫索像》一幅,李成《盘车图》、李嵩《斗茶图》、元赵子昂《观音》各一幅……古今名琴五十四张:金徽水晶轸足琴、咸通之宝琴、玉壶冰琴、春雪琴……古砚十六方,有汉未央宫瓦砚,稀世珍品铜雀台瓦砚……古铜鎏金器一千……墨刻法帖三百五十八轴册……。”

随着书记一笔笔念出,一件件器物之罕见、精美,直让各朝臣眼睛发直,他们虽然也贪,但比起侯恂来,其金银厚度,玩意之雅致可就差点太远了。

有不少大臣忘记他们等一会也得被念一下家产,竟然羡慕的和同贪说道:“不愧是户部尚书,你看人家这油水,唉,咱们是没得比啊。”

从书记开始念说是侯恂家中所抄之物时,侯恂便跪倒在地,大叫道:“皇上,臣冤枉啊,这是逆贼李开国为了陷害忠臣而自已带来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

可惜他的分辨之声就连同是贪官的同僚们也都不信,更别说是崇祯皇帝了。

待得念到数十款物之多,崇祯皇帝已经忍耐不住,大叫道:“侯恂,念到这些已经足值几百万两银子,你……”说到这里,早就跪在地上的侯恂忽然不再分辨不停,身体猛然倒地,口角流血,双目圆睁。一旁的太监连忙上前查看,原来侯恂已经被当场给念死了。

李开国听到太监回奏说侯恂念死了,哈哈大笑,喝道:“再念下一人。”书记点了点头,立刻翻过好几页,便要再念。(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七章意外的改朝换代

崇祯皇帝此时已经不再看向城下,而是用恶狠狠的眼光扫视文武百官。文武百官不敢直视崇祯皇帝的眼光,全都伏在地上,颤声道:“皇上……”

崇祯皇帝怒道:“你们……你们就是这样欺朕、瞒朕的?你们一个个读了数十年的圣贤书,两榜进士出身,都是饱学鸿儒之士,圣人的弟子。难道书里面也教了你们去贪、去瞒、去欺君罔上、去残害百姓、去整日的……,朕问尔借款之时,你们怎么说?臣是清官,没有一毫银子可捐,今日这阿黄堵物遍塞城下,几可盈城,你们还有何话可说?又有何言可辨?杀……杀……全都该杀。”

崇祯皇帝双颊透红,全身颤抖,望着眼前这帮子足有八成以上的所谓清流,在自己的训斥下居然一言不发,以往那些煌煌然的利嘴,全然没了威力,只能任自已喝骂,便忍不住感到万念俱灰。

“朕还指望着你们,能陪着朕力挽狂澜,将我大明,重复旧盛,可笑可叹啊,朕是瞎了眼,也瞎了心……”崇祯皇帝说到这里,猛然心力憔悴,吐出一口鲜血,晕倒在地。

一旁的侍卫和太监连忙上前扶住,大叫道:“皇上,皇上,您怎么了,快传太医,快传太医……”文武大臣们大喜过望,本来以为今日是死定了,没想到皇上居然晕了过去,这可是天赐良机啊,表面上他们全都哭喊着扑上去,演出无比忠心的忠诚之臣的模样,但多数人心中都在想着让崇祯皇帝立刻死掉。

昏倒的崇祯皇帝被抬走就医,城下李开国也下令让书记停止念诵,他摇了摇头,这该死的崇祯。居然被气昏过去,如果自己不出手,想必他活不过今晚,而且那些大臣会立刻将这弑君的罪名栽到自已头上。

李开国叹了一口气,计划赶不上变化。当下命诸将在此等候自己,看好这些金银珠宝,他自已则是跳起身来,发动疾行异能,冲向宫门。冲行之间,长达九丈的钢丝鞭如同灵蛇一般窜上城去。卷住城墙,只是借力一拉,用时不到一瞬,李开国便如同大鸟一般飞了起来,以钢丝鞭为轴心。凭空三百六十度的越过皇城墙,落入宫内。

守城的明军无不胆寒。望着这明显不属于人力的飞跃。个个不敢动弹。李开国摇了摇头,也不管明军到底敢不敢阻挡他,疾行异能继续发动,冲向急匆匆往内城而去的混乱救援队伍。

王承恩着急的不行,在此要紧关口,皇上忽然愤而昏迷。实在是要命的事。就在这时,曹化淳带着东厂的番子也来护卫,看到乱跑乱窜的大臣,还有哭嚎不停的。登时急了眼,他们这些太监可不比大臣,皇上向来都是他们的靠山,如果皇上出了事,换了个主子,大臣们可以投靠新主子,但自己这些司礼监的太监和东厂的番子可要倒霉了,那是一定会被清洗一空的。

曹化淳连忙命番子护卫着崇祯皇帝的身体往宫里进发,可是这时忽然有大臣大叫道:“曹化淳,你想干什么?想谋害我主万岁吗?诸位,现在皇上昏迷,咱们可不能让这些番狗得了空子,谋害皇上,你们说是不是?”

这话一出,大臣们登时群起响应,大叫道:“番狗退开,不用你们,有臣等保护皇上。”他们知道,现在如果崇祯皇帝活了下来,只怕他们的脑袋就要搬家。就算不会全都杀了,可谁知道崇祯皇帝会杀谁?

一个知道了世间真相的皇帝,不是一个好皇帝,这样的皇帝不应该活在世间。在许多大臣的心里,崇祯必须死,反正还有太子朱慈烺,此时年不过六岁,让太子登基,那还不是任由他们这些大臣摆布?

想到这,大臣们都兴奋异常,没人发现,在他们不远处,有一个人正跟在他们队伍的后面,不紧不慢的。大臣们叫得兴起,看番子们被骂得灰头土脸,却还是不让开,有性急的干脆空着手上去追打番子,大叫道:“番狗快滚,再不滚打死你们。”

一看有大臣动手,这些心中有鬼的大臣立刻也冲前帮忙,一群按说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大臣居然打得手执兵器的东厂番子毫无还手之力,满场的乱跑。主要是这些东厂番子不敢还手,所以被打得很惨,有些番子躲避不及,居然被几个大臣打得当场骨折,倒地惨叫。

李开国叹了口气,将大明江山交由这群混蛋管理,怎么能不灭?看着崇祯皇帝身边只有两个小太监和王承恩在拚命的护持,打架的大臣毫无顾忌的撞来撞去,将崇祯皇帝居然差点撞掉到地上,王承恩声嘶力竭的大叫:“别打了,别打了,皇上都要被撞到地面上了。”

可那些早就将崇祯当成一个死皇帝的大臣那会理王承恩的叫声,有些大臣打出了野性,反而将牙都用上了,咬住一个番子的胳膊,猛然一用力,撕下一块肉来,登时惨叫声四起,鲜血直流。

李开国很不耐烦,这群大臣打了半天,居然没有一个发现他的身影,于是他沉声道:“本抚在此,你们还敢动手,全都停下。”

这声音直达每一个大臣的耳边,李开国已经数次用异能说话,大臣们大多都熟悉他的声音,有些大臣一听到是李开国的声音,登时魂飞魄散,转过头一看,站在不远处的,不是逆贼李国是谁?当下便有数人吓得尿了裤子。

还有一些大臣打得野性横生,这时候有声音阻止,登时大怒,叫道:“那个本抚?不知道我是内阁……”他刚说到内阁,大臣两个字还没有出口,凡是大怒大叫的大臣脑袋全都被钢丝鞭横扫过来,变成了烂西瓜。

还活着的大臣登时尖叫出声,有些声音比太监声音还尖,让心急如焚的王承恩也忍不住看了他一眼。

死了数个大臣,现场登时安静下来,紫禁城已经就在眼前。可是无论是远处的卫军,还是近处的太监和大臣,没有一个人敢稍动。李开国此时已经是恶魔的化身,谁敢动弹一下。

李开国见所有人都安静了,这才微微一笑,又吓得几个大臣裤子湿了,一股尿骚味不住扩散。李开国迈步向崇祯皇帝走去,王承恩大惊,连忙护到崇祯皇帝身前,大叫道:“护驾。护驾。”

曹化淳见状,连忙叫道:“李国,不许再前进,皇上……”他话没有说完,一根钢丝鞭穿透了他的脑袋。他双眼暴突,死不瞑目。最终。这位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厂公,就死在说错了一句话上。

大臣们一见到这样,立时便有很多人心中欢畅,恨死曹化淳的大臣实在不少,这些年,崇祯皇帝要杀的大臣都是通过东厂杀的。连带着东厂早就是大臣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次没人敢再说话了,李开国的步子根本就没有停,许多大臣眼看李开国直往崇祯皇帝而去。很多人心中居然是松了一口气,让李国这个逆贼亲手杀了皇帝也好,反正他们也准备栽到李国的头上。

还有部分人则是眼珠直转,李国既然已经掌控了紫禁城,那就说明改朝换代之机已经到来,自己等人是不是要搏个开国功臣的名头?想到青史上会留下自己是开国功臣这样的语句,很多大臣兴奋的都直发抖。

不管怎么样,大臣们都是一个心思,就是让崇祯皇帝死,就连内阁首辅大臣成基命都是如此。眼看着李开国走到崇祯皇帝面前,抬起手来,王承恩瞪大了惊恐的双眼,他知道自己没有办法阻止李开国杀皇上,猛然大叫道:“要杀就先杀老奴吧,老奴要和皇上一起死。”

说着猛的扑在崇祯皇帝的身上,闭目待死。李开国微微一怔,随即想到了,历史上城破后,王承恩本来能逃,却没有逃走,而是和崇祯皇帝一起渡过最后的时光,然后还一同自缢在煤山之上。

现在这忠心护主之态,想来并非演戏。李开国叹了口气,倒有些羡慕崇祯皇帝,有一个肯陪你一起死的太监,倒也没有白活。自已要是想找一个和王承恩一样忠心不二的,哼……。

看着李开国没有下手,反而停住了,那些大臣登时急了,有急着想做开国功臣的大臣居然跳起身来,去拉王承恩的身体,大叫道:“死太监,快点让开,别阻挡李大人杀皇上。”这话一出,大臣们登时侧目而视,这位仁兄牛啊,把大家的心声都说了出来,不过,你不怕将来铁笔直书,青史斑斑吗?

更有同样无脑大臣眼看有人抢了先,登时大怒,也扑上去猛拉王承恩的身体,大叫道:“皇上,臣把这死太监拉开,您快下手杀了朱由检吧。”

大臣们登时由侧目变成目瞪口呆,这也太无耻了吧,直接便称李国为皇帝,原来的皇帝直呼其名?马屁比我们拍得还快还响,我们还不同意呢。

立时便有更多的大臣叫道:“不劳皇上动手,臣愿意担这个杀旧主的罪名。”当下便有数人抢过番子的兵器,挺兵上前,便要将王承恩和崇祯皇帝一起杀了。

王承恩和小太监及卫军们都傻了,这是怎么了?怎么反而要杀咱们自己的皇上了?很多人的脑子都打了结转不过来,甚至还有人以为是做梦,王承恩此时已经被几个大臣拉开,把他的嘴也捂上了。

看着眼前这百官丑态毕出,李开国哈哈大笑,对昏迷着的崇祯皇帝道:“皇上,你看看,这就是你信赖的大臣,还不醒来。”说着猛然一手拍在崇祯皇帝的胸口上,崇祯皇帝猛然一咳,一口黑血痰被咳出来,崇祯皇帝醒转过来,眼光一扫,立刻便把持刀冲前的大臣、拉住王承恩的大臣,还有叫嚣不停的大臣吓得愣在当场。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只觉得天下之大,竟然如此孤单,他胸中怒火冲入头顶,双眼中居然隐隐有火光大盛,却是肝火上冲而现于眼中,这些大臣居然全都想杀自己。崇祯皇帝大叫道:“你们不是想弑君吗?怎么还不动手?”

大臣们被崇祯皇帝一吓,往日的积威浮上心头,竟然全都跪倒在地,瑟瑟发抖。崇祯皇帝大叫道:“你们以为朕昏倒了。就不知道你们的所作所为?朕全都听到了,朕要杀光你们。”

李开国淡淡一笑,说道:“皇上,臣李国这就告辞回山东去了,那些金银珠宝,还有古玩字画,臣就抵了军饷带走,皇上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崇祯皇帝猛然转过身来,怒目直视李开国,李开国却是淡然处之。眼中杀气一闪,崇祯皇帝登时受不住那杀气,转过目光,他心中又是羞愧又是愤怒,叫道:“李国。你居然敢攻打京城,就不怕朕雷霆之怒吗?”

李开国冷冷一笑。说道:“雷霆之怒?朱由检。我不杀你,不是因为你是朱由检,而是你顶着皇上这个名头,其他的番王不敢称帝,不致于乱了天下。既然你如此说,我便要杀了你。顶了你的皇上的位子,朕到要看看,谁敢违逆朕,朕就杀光他们九族。”

他向来言出必行。本来崇祯皇帝不说这一句话,李开国还准备让崇祯活一段时间,可是崇祯皇帝自己找死,居然敢对自己发火,李开国立刻便改了主意,大不了他辛苦一些派兵横扫天下就是。

崇祯皇帝还来不及害怕,李开国已经上前一步,挥手平平砍出,崇祯皇帝的脖子被他的手掌砍断颈椎震伤脑部,转眼间便已经毙命,没了心跳。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就此死去,很多大臣还不相信眼前看到的,这用峰回路转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本来以为自己等人会死,崇祯皇帝会活。但只是一眨眼,崇祯皇帝只说错了一句话,就形势反转,死得不能再死了。

王承恩一跤坐倒,还没有来得及哭泣,就被一从龙心切的大臣从后一刀穿心,横死当场。

大臣们立刻跪倒在地,大叫道:“请皇上立刻登基,掌控大宝,君临天下。”

李开国冷冷一笑,喝道:“开启宫门,让朕的兵马进宫。”

成基命立刻站起身来,喝道:“还不打开宫门,让皇上的兵进宫?”转过来又大叫道:“大位已定,朝拜新君。”然后连忙跑到最前头带着大臣们三跪九叩,行大礼。李开国站在原地,默然承受大礼。

突然改变计划,对于李开国来说是措手不及,但他心中自有成念,这些**的家伙一个也不能活,只是也不能一概而杀,据他所知,大臣里面也有好的,但眼前的这些都杀了吧,再换一批新的上来,日子就定在五个月之后,五个月时间足够他提拔人手来接替了。

待得三跪九叩完毕,李开国第一句话就把这些大臣们吓傻了。李开国说道:“朕也不瞒你们,你们这些人只有五个月可活,如果你们在这五个月里,尽心尽力的保证朕的人手能接替你们原来的职责,朕就保你们全家平安,只杀你等一人。如果五个月内,尔等敢玩任何一个花样,朕就诛你们全家,鸡犬不留。”

大臣们一怔,全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这不应该啊,新主登基,不说大赦天下,稳定朝局,也不应该杀他们这些拥立之臣啊。

成基命颤抖着声音道:“皇上,这是为什么?我等可都是忠心辅佐您的重臣啊。有了我们,皇上就可以兵不血刃的收取天下,又何必要杀我们呢?”

“是啊,皇上,您要三思啊。”

“皇上,臣是忠心耿耿啊。”

“皇上,臣愿把忠心掏出来给您看看……”

大臣们七嘴八舌的诉说着忠心,旁边还躺着崇祯皇帝的尸体,没有一个人看一眼,也没有人为他脸上盖一块布。崇祯皇帝那布满血丝的死鱼眼仿佛还在笑着忠心这两个字是不是改了含义了?

李开国并没有以往的粗鲁行事,不同意?好,杀了你。

他反而耐心的解释:“你们每一个人,都是活在百姓身上的蛀虫。朕夺取天下,依靠的是百姓,是好的士绅豪商,而非是尔等这些身居高位,与天下坏的士绅豪商有诸多利益纠葛的混蛋。”

“朕如今要掌管天下,就要除弊除旧,改换新朝气象。尔等就算是朕新朝之臣,那些固化在你们身上利益你们能放弃?那么多的银子,滚滚的元宝,你们能舍得?如果朕还用你们,和朱由检的旧朝有何区别?朕有宏愿,要清理天下,扫尽旧弊,你们就是朕的第一批刀下之鬼。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朕一定要在有生之年,为国家,为人民定好框架,不让后世子孙,为外夷所欺。”

大臣们那肯接受这些解释,个个哭喊着让李开国饶命,可是李开国刚才说这些话,已经是破例了,当下挥了挥手,让冲进宫来的虎营士兵将他们全都押下去,待他发布旨意通知天下,然后调山东之兵进驻京师,就开始清理牛鬼蛇神,并要开始第一次大考,这一次考试,不论是否是读书人,也不论其身份高低,只要在一个半月之内,赶到京城,参加一次考试,便有可能直接为官。(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八章清洗京城

当然,李开国所设的这次考试,不会再考那些八股文字和旧词烂调,而是要考实务。这些说的有些远。当虎营士兵知道李开国已经决意登基称帝后,个个都惊呆了,他们是想过以后李开国会称帝,可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在京的虎营士兵们欢乐的传递着这个消息,登时满京城都是欢呼声,欢庆李开国称帝。但事情远远不是这么简单,李开国仓促之间决定称帝,一切还没有准备好,现在只能加快进程了。

他立刻派兵进驻紫禁城,同时下令,原有京营、内宫之禁军,还有那些太监、以及锦衣卫等,全都临时关押起来。

这道命令一下,立时就把三万虎营士兵忙个脚朝天,不停的押解各路明军、太监、卫军等到达指定地点圈禁。好在新城坊那边有三个太仓,正好做关人之用。京营和大内禁军并无反抗,全都乖乖的让虎营士兵押解着前往太仓。

倒也不是没有逃走的士兵和将领,但都被虎营骑兵从后追上,一个个枭首士众,吓得这些胆子比兔子大不了多少的明军再也不敢逃了。

不清不知道,一清吓一跳,光是太监,就清出一万多。内宫驻守的太监占过五成,有六千太监驻在大内。加上实际京营卫军人数七万人,就是号称数十万京营的真实人数,一共八万人,全拘押在三座太仓里。可想而知京营可战之明军水份有多大,全都被大臣和将领们吃了空额

同时李开国急令济南调拨二十万护**立刻进京,随急令一同发下的,还有于三个月后举行登基大典和开考第一科的旨意。

崇祯皇帝已死和李开国要称帝的消息一出,天下沸腾。无数的东林党人和明朝的那些死忠全都跳了出来。或是破口大骂,或是放声大哭。五天时间里,便有无数的将领和封疆大吏扬言要进京杀李开国,救出太子,扶保大明。

但七天后,福王朱常洵却在洛阳声称要称帝,说太子已死,崇祯皇帝已经绝后,他身为神宗之子,理应登基为帝。继承大明天下。既然有了带头的,各路蕃王也不要脸面了,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仅仅隔了三天,潞王朱常淓也宣布要称帝。益王朱慈炲、靖江王朱亨嘉、鲁王朱以海、桂端王朱常瀛……也都要称帝。一时之间,天下竟然要冒出十多个皇帝来。各地明军纷纷拥护本地蕃王。开始指责别的蕃王为伪帝,他们才是正宗的。

但不管怎么样。天下间出了十多个皇帝是不行的。所以蕃王们往来通信个把月。论辈份、论亲疏、论远近、论威胁……,吵得是不可开交。到最后,各路蕃王也觉得吵来吵去没什么好办法,不如大家坐在一起,共同推出一个皇帝来,由坐镇南京的懿安张皇后最后赐封。大家都服他管。

再经过一个月的通信往来,大家终于达成一致意见,表示要齐集南京会商此事。一转眼时间,两个月就过去了。这些蕃王吵来吵去,居然把占据京城的李开国给忘记了。就连五省联军也在不停的和高、李、张三人带领的流寇作战,而且他们的粮饷一直也没有断绝,李开国从山东源源不断的调集军需粮草给他们送去。

原本五省联军是准备不收的,可是不收也不行,将士们必须得吃饭,流寇也不能不打,对于五省巡抚来说,他们对于百姓和国家还是很有感情的,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