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遂明(黑心)-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鞑子手捂胸口,掉下马去,立时就被后面的马给撞飞了,这一枪即使打不死他,马也要撞死他。
李开国策马慢奔,只用了十五秒再次上好弹药,“砰”的一声,再次shè死一个三百五十米外骑马追来的鞑子。就这样,李开国装弹即发,每一枪响起,必有一个骑在马上的鞑子坠落。
但骑马的鞑子足有二百余骑,李开国不过才枪杀了十一骑,二百骑鞑子已经赶了上来。一名鞑子在马背上站起来,抖动手中的套马索,想要将济尔哈朗给套住,救过来。离李开国还有十丈远,他手中的套索就出手了。
同样出手的,还有几名鞑子,同时套索往济尔哈朗身上套去,李开国斜眼望了望,只见前面那个险地深谷已经出现,登时大喜,他如此费尽心机,为的就是要将大批鞑子引到这里来。
这个险地深谷是斥侯发现的,里面是一个可盛五万人的深谷,没有出路,也没有树木,是个死地。第一千户他们原本的计策就是要诱使鞑子进入这个深谷。只不过他们是想用小股兵力,而不是李开国一个人诱敌。
李开国马头一转,便往深谷驰去,飞过来的套索登时落空。李开国抽空又开了一枪,再次shè杀了一个鞑子,然后不再停留挑衅,而是放马狂奔,进入谷中。追来的鞑子在谷口毫不停留,也策马追上。
过不多时,步行的鞑子们也来到谷口,其中一个甲喇望着这个谷心中有些不好的预感。他停下脚步,呼哧呼哧的喘息着道:“这是吡达谷,那个汉人怎么会跑到这里来?难道有诈?”
旁边一个牛录也呼哧呼哧的说道:“怕什么?这是冬天,里面又没有树木,满地都是雪,还怕诸葛亮的火烧上方谷吗?如果里面真有伏兵,正好让我们杀个痛快,为旗主报仇雪恨。”
鞑子们对三国演义的故事熟知的很,对里面的一些虚构的计策更是知之甚深,就是普通的鞑子都知道一些。这些牛录、甲喇更是深知其理。举凡险地埋伏,或是用火、或是用石、或是用水、或是用伏兵。
火、水在冬季地面有雪的吡达谷是决计没办法用的。擂木擂石更是别想,吡达谷周围峭壁就没有能运送木头和擂石上去的地方。就是最好的猎人想爬上去都难,别说让一队兵上去,还得运木头各擂石。
那就只剩一种,伏兵。可鞑子最不怕的就是伏兵,尤其是汉人,他们都知道明军的德xìng,鞑子认为明军就能代表所有汉人的军队,他们十个鞑子就能赶五百明军乱跑,还怕什么埋伏?
甲喇一想,正是如此,这才放下心来,对着鞑子们叫道:“快快,快进去救旗主,要是济尔哈朗贝勒到时见不到我们,那以后咱们还能抬起头吗?”他手下的鞑子齐声吼叫,冲进谷中。
不过这个甲喇也多长了个心眼,命一个牛录带着三百人守住谷口,防止有意外发生。从通远堡到吡达谷,一共有六里的路程。所谓吡达,是朝鲜人起的,意思是无树无动物的死地。
如果从天上看,此时通远堡到吡达谷的六里路间,已经没有多少鞑子了。除去被李开国一阵乱杀,打死打伤的近二百七十多名鞑子外,只有五百鞑子驻守通远堡,其他的都追李开国去了。
这五百鞑子由两个牛录带领,倒也谨慎,将通远堡城门关闭,所有鞑子全都上城墙,刀出鞘,弓上弦,时刻防备着可能出现的敌人。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通远堡外的一里半密林深处,一支千里镜正在观看着通远堡的情形。
这是灵山卫军的一名百户,他带着一千人早就藏在这里好久了。李开国如何杀出重围,如何挑衅鞑子,如何引走大部份鞑子都落入他们的眼中。从一开始,他们为李开国捏一把汗,更有甚者,有灵山卫士兵想冲出去要帮李开国,都让他给压制住了。
等到李开国上演人质飞天,撞出重围的好戏后,整个灵山卫军已经在为鞑子们感到可怜了。有了大人这样的对手,他们能全尸而死,已经是祖上积德了。
这百户望了望远处看不见的吡达谷处,焦急的道:“你们都帮我看着点,别等会信号发了,老子没看到,堵不住鞑子,让他们跑了。”
一个队正说道:“放心吧大人,咱们都盯着呢,只是不知道鞑子们现在死多少人了。唉,可惜啊,要是咱们去围住那些鞑子,积的军功至少能让俺多升一级。”
旁边一个队正“呸”的吐了一口吐沫,说道:“就你,别吹了。谁不知道咱们灵山卫军升迁难,你看咱们百户大人,领着千户的兵,这还是百户呢。”
百户脸一黑,他知道这两个队正是在故意这样说,为的就是他没有在第一千户手中争到打埋伏战的任务,而出言激他。因此猛得瞪两个队正一眼,却也拿他们没办法,谁让他们都是亲如兄弟一般,这样的言语也不算是对上司不敬。如果不是违反军规,他还真拿他们没办法。
就在这时,远处的山头上突然出现一个火堆,百户仔细看了看,大喜道:“那边打起来了,咱们快上,堵住通远堡,让鞑子们一个也跑不掉。”
第一百六十九章围谷
那火堆正是事先约定好的信号,只要火堆一起,这一千灵山卫军便要堵住通远堡,让堡中的鞑子不能出堡,确保鞑子一个也跑不掉。一千灵山卫军分成四队,每队二百五十人,分赴通远堡东南西北四面城墙。
这个包围的动作过不多时便被城墙上的鞑子看到,立时大为紧张,有多数鞑子看到明军居然会出现在这里,露出难以至信的神sè,但随即便想出城作战,击溃明军。两个牛录却不这样想。
刚才从通远堡里掳走旗主的汉人单人匹马便将堡中大部份兵力引走了,此时又出现为数千余的明军。这其中若是没有yīn谋,两个牛录能把自己脑袋砍下来让别人踢着玩。
虽然这伙明军好像是不会用兵,一千兵居然还分成四队,每队二百多人,包围了通远堡。这简直是兵家大忌。但凡有点脑子的带兵将领都不会这样做的,这样兵力分散,包围一个战堡,能有什么用?
难道是为了送死?明军就是再笨再蠢也不会这样做啊。因此两个牛录一合计,这其中定然有更大的yīn谋,有可能还是诱敌之策,以极少的兵力引诱城中为数不多的兵力出战,然后趁机夺城。
不得不说,是鞑子们想多了。只所以用分兵削弱自己这种蠢招,其实不过是麻痹之策,威慑城中的鞑子不要有异动,以防止有鞑子逃走。因此四面城墙包围着的灵山卫军,只是在离堡墙一里处列阵休息,并无进攻之意。
灵山卫军躲藏着的斥候也骑马出来,来回的巡视从通远堡到吡达谷中间,有没有落单的鞑子,只要发现,立时便是一枪过去,让其毙命当场,决不留俘虏。
守在吡达谷口的那三百鞑子不过喘息刚定,全都坐在地上休息。忽然,大地微微震动了一下,接着又有震动传来。三百鞑子登时变sè,全都就势倒地,伏地而听。再过得几息,一个鞑子叫道:“不好,一里外有三千多人正在行军。”
鞑子们都是好猎人,这种听音辨数的本事几乎人人都会。一里,已经可以说是近在咫尺了。往通远堡方向的大路上仍是空荡荡的,但从东边来的路却是看不到的,而震动正是从那里传来。
数个鞑子一跃而起,往谷外跑去。才跑出数十米,就又亡命的跑回来,一边跑一边叫道:“快列阵,是明军,很多的明军。”守谷口的牛录猛的一挥刀,叫道:“乌哒拉,到谷里通知甲喇大人,咱们上了明军的当了,让他派人前来援救。”一个鞑子立时听令而去,放腿狂奔进谷。
一个鞑子是去过大明打草谷的,此时咕囔着道:“大人,不就三千明军吗?咱们个个都能以一当十,何必让其他的兄弟们来抢……”那个功字还没有说出口,便见到转过弯来的灵山卫军。望着那整齐的队列和如林的火枪,这鞑子硬生生的把那个‘功’字咽到肚子里。
他是见识过火枪厉害的,不说别的,就是通远堡,鞑子们也是有火枪队的,不多,只有五百人,平时演练之时那种超长攻击距离和杀伤力可是让很多鞑子胆寒。
可眼前出现的,虽然是胆子如同兔子一般的明军,但兔子手里个个都有一杆火枪,而且数量达到三千多,再加上排列整齐的阵列,齐步前进,显然全都是jīng兵,这就非常可怕、令人不由自主的想逃。
那个鞑子颤抖的道:“快走,快走,是明军的jīng锐神机营,咱们再不走,全得死在这里。”其他的鞑子也都不笨,连忙都往后逃,牛录一看兵无斗志,再加上他也想逃,立时放步狂奔,说道:“快撤,快撤,神机营来了。”
立时三百鞑子撒腿就跑,完全没了什么以一当十的勇气,他们虽然野蛮,但也知道什么是进退。就在他们才逃出一里远的时候,迎面一匹马驰过来,鞑子们抬头一看,正是那个不是人的汉人,手里还捏着他们的旗主,只是济尔哈朗头、手、脚都耷拉着,仿佛死了一般。
李开国看到三百鞑子往他冲来,他不知道是逃走的鞑子,还以为是想救济尔哈朗的。刚刚在谷中他绕了一个大大的圈子,引得鞑子们跟在后面左转右转,就是堵不住他,反而又被他杀了不少人。
估计着自己的军队应该已经完成了包围圈,李开国便冲了出来,准备和灵山卫军会合,将这批近五千人的鞑子全都杀掉。他才刚冲杀出来,甩开后面的鞑子不过一里远,就迎头碰上这些守谷口的鞑子。
李开国怎么会手软,眼见不过几百个鞑子,他索xìng从马匹身上再摘下几个震天雷,点燃了丢往鞑子人群中。却不料这些鞑子们已经知道那些黑乎乎的震天雷会爆炸,一看到李开国抛出的震天雷,立时拚了老命的往旁边跑开。
“轰轰轰”几声响过,震天雷才不过炸死了两个来不及躲开的鞑子,不过路却给李开国闪开了。李开国策马从闪开的通道驶过,口中却大骂道:“nǎinǎi的,鞑子都学jīng了,浪费本官的火药。”话才说完,就看到将吡达谷堵得严严实实的灵山卫军。
李开国松了一口气,自己的兵还算准时,这一下,谷中的鞑子一个也跑不掉。可恨那通远堡太小了点,如果能把六千鞑子都装下,自己只要围城便可,那里需要费这么大的劲,一个人诱了五千鞑子过来?
第一千户和百户们一看到李开国安然无恙的飞马而来,个个都是大喜。虽然他们只是埋伏着等待着,但时时刻刻都在心里煎熬着,担心李开国的安全。
不等他们下令,灵山卫军就自动从阵列中分出一条道路,让李开国的马匹跑过阵列,来到阵后。第一千户和百户们单膝跪倒在地,激动的道:“欢迎大人凯旋归来。”灵山卫军也一起跪倒,激动的大声叫道:“欢迎大人凯旋归来。”
第一百七十章歼灭
感谢书友“恭喜1975”“¤九幽天魔¤”的打赏,谢谢!
虽然他们没有亲眼看到李开国是如何将这么多鞑子引进山谷的,但其艰难危险可想而知,自家大人能身先士卒,担负最危险最艰难的任务,怎能不让灵山卫军上下对李开国死心塌地,慷凯赴死?
李开国收住战马,随手将奄奄一息的济尔哈朗丢在地上,纵马踏了上去,济尔哈朗怎么还能吃得住马匹踩踏?立时了帐,可怜一个能活到五十七岁的未来‘叔王’,就这样被一匹马给踩死了。
李开国哈哈大笑说道:“凯旋?现在可不是说凯旋的时候。众军听令,将谷中鞑子全数杀光,每一个鞑子,本官赏银一两。但是如果有一个鞑子逃出这山谷,队正以上,全数处斩,尔等可听清楚了?”
灵山卫众军一凛,士兵们还没有什么,队正、百户和第一千户却是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道:“大人请放心,剩下的就交给属下等处理,逃了一个鞑子,属下等提头来见。”
第一千户和百户们跳起身来,立时连连发令,三千灵山卫士兵,分成两排,左右都要顶着峭壁前进,成一字队列往谷中逼去。务求不漏过一个鞑子,否则李开国说要斩他们,可不是开玩笑的。
看着灵山卫军往谷中扫荡而去,过不多远,便听到枪声响起。李开国这才跳下马来,战马自有亲卫牵走,一名亲卫取出水囊,说道:“大人,洗一洗吧。”李开国望望身上,一身的血泥,都是鞑子血。
而鞑子的血都是臭的,十分难闻,当下便洗干净了手脸。身上的衣物也换了身新的。坐在谷口的一块大石上,亲卫奉上一杯刚烧好的水泡的茶,李开国大大的喝了一口,感觉全身放松下来,这才对一名亲卫说道:“你去找个斥侯来,问问通远堡那里怎么样了。”
虽然吡达谷里还有五千鞑子,而灵山卫军只有三千多,但此战胜负已经确定。碰上手持燧发枪的灵山卫军。在谷中无险可挡,无路可逃,也无同样火器的鞑子,全灭的结果是已经注定的。所以李开国根本不担心谷中的战况,他所担心的,是通远堡。
那里只有一千灵山卫军,带队的百户能按筹划行事还好,万一要是有了意外,倒不是说灵山卫军有什么危险,只怕鞑子会逃掉。不要多,只要逃掉一个鞑子,那灵山卫军就只有立即撤出丹东才行。
所以此战就怕有什么变数。过不多时,一名斥侯便报来消息,通远堡的鞑子只是固守城堡,没有要出城的意思。灵山卫军已经完成了包围,正在原地静侯命令,没有发动进攻。
李开国吐出一口气,这样就好,疑兵之计看来是成功了,只要谷中鞑子被剿干净,回军过去,立时就能踏平通远堡。
但谷中之歼灭战远不是李开国想的那么简单。鞑子一接报上当了,立时便集中兵力往外冲。迎面撞上灵山卫军,灵山卫军立时便是三排枪过去。手中只有冷兵器的鞑子登时便死了近三百人。
这三百人的死亡并没有让鞑子们后退,已经成为困兽的他们,被逼出了强悍的斗志和勇气,鞑子前赴后继的不停冲击,而灵山卫军也在不停的shè击,但阵线拉得过长,使得火力并不集中,让鞑子们扑到了五十米内。
幸亏旁边的百户见情势不妙,立时带着一千灵山卫军从右侧包抄shè击,这才打散了鞑子的冲锋,但一字长阵却也被鞑子破了。
立时便有一股鞑子趁机从被突破处逃了出来。第一千户立即下令,让灵山卫军分出一千人来,集中消灭这股鞑子。其他已经推进的灵山卫军立刻后撤,以减少压力。
好在突破的鞑子人数并不多,一千灵山卫军追了半里路,终于将这股鞑子全数歼灭,但总的进攻阵线却已经退了三里。好在稳住了阵脚,没有让一个鞑子逃出,但第一次进攻却是失败了。
第一千户和百户们吓出一身冷汗,说起来还是他们作战经验不足,如果真的有一个鞑子逃到李开国面前,大伙就自己抹脖子吧。
这种一字阵形推进看来是行不通了。阵线拉得过长,而且兵力不够。鞑子如果集中兵力,很容易便造成巨大的压力,使得一字阵形出现空当。第一千户和百户们紧急商量一阵,制定新的作战筹划。
留下一千士兵驻守出谷狭窄处,挡住鞑子的逃生之路。另外两千多士兵,成作战队型集中火力进谷杀鞑子。不要求不漏过一个鞑子,而只捡大队的鞑子攻击,将他们打散,分割歼灭。等到将所有大队鞑子都打散后,再清剿那些零散的鞑子。
这个筹划还是非常靠谱的。果然,集中灵山卫的火力,不管鞑子用出什么招数,连绵不断的火枪攻击让他们死伤惨重,却拿灵山卫军没办法,只能四散奔逃。但谷中就这么大点地方,逃又能逃到那里去?
五千鞑子是十分憋屈的死去的。他们自身的长处完全没有发挥出来,骑兵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完全是因为他们身陷死谷,逃不掉,也没有回旋余地,更没有可以抵抗火器的防守器具。
所以这一战,就是屠杀,彻头彻尾的屠杀,直到两个半时辰之后,谷中的枪声和杀声才渐渐平息,吡达谷屠杀之战才结束,五千鞑子全数死光,而灵山卫军死伤不过三十,多数都是装死的鞑子从死人堆里跳出来砍死砍伤的。
第一千户为了自己小命安全起见,又派了三百士兵堵住谷口,五百士兵进谷中将所有鞑子的头颅砍下,以防有装死的鞑子。这才带着二千灵山卫士兵去向李开国汇报。李开国点了点头,认可第一千户的安排,立刻带着二千士兵赶往通远堡,只有把通远堡的鞑子也杀光,才能保证灵山卫军的行踪不外泄。
通远堡的鞑子此时已经慌了,五千多的大军居然两个半时辰都没有一个回来报信的。这只能说明一件事,他们出事了。
两个牛录急得如同火上的蚂蚁,团团乱转,最后终于决定要派人突围出去,前往盛京报信。能让五千鞑子失踪的军队,只有报到皇太极那才有用。
就在一队鞑子从西城角偷偷下城的时候,灵山卫军发现这队鞑子。立时带队的队正便带着灵山卫军包围过来,一阵乱枪打过,十多名鞑子全数死光。然后灵山卫军继续回去守住阵线,不越前一步
第一百七十一章杀人不问岁
看着明军果然只是阻拦他们出堡,通远堡里的两个牛录终于确认明军的意图,追出去的那五千后金兵一定是出事了,否则明军不会用这样的法子封住通远堡。
“不能再等,明军一定还有大队人马正在和咱们的大军交战,咱们要尽快拿定主意,是援还是逃?”一个牛录焦急的说道。
另一个牛录也下定决心,说道:“明军此来一定有大yīn谋,只怕加上咱们,也救不了大军。逃,咱们去盛京,得告诉大汗,明军已经快打到家门口,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两人意见一致,立时便召集鞑子们,准备突围。灵山卫军百户则是焦急万分,刚刚有一队鞑子从城墙上偷逃,他就感到大事不妙,再用千里镜看通远堡上的鞑子,只见鞑子们跑来跑去,似乎在准备什么。
“不好,鞑子要逃。”百户立时大叫。虽然知道鞑子要逃,可是自己却没什么好办法。他也不能放弃围城,而堵住去往盛京的路。只因为有一个鞑子如果逃出通远堡,只要藏起来,活得xìng命,这一战他们就失败了,就不得不打道回灵山卫。
百户咬着牙,对传令兵道:“你去各队传令,告诉他们,鞑子很可能马上就要突围,不论从那边城墙逃走,一定要把鞑子全都留住,否则,老子亲手……”砍了他这三字还没有出口,就看到远处尘烟滚滚,跟着斥侯来报,说鞑子已经被歼灭,指挥使大人已经亲自带军前来,马上就到。
百户大喜,这回可不怕鞑子逃走,他才终于松了一口气。说实话,灵山卫军的打仗经验实在太少,否则也不会一碰到突发情况便手忙脚乱,就算能应付过去,也是运气使然,老天保佑没出什么大漏子。
很快两千灵山卫军完成围城动作,李开国立时下令,攻进通远堡,鸡犬不留。立时便有一爆破小队重施凤凰堡的故计,扛着炸药往南城门冲去。在他们的头顶上,火枪手们正在发枪为他们压制鞑子。计虽然是旧计,但一样好用,通远堡的城门和凤凰堡一样炸开,灵山卫军开进堡中,一个时辰后,清剿完毕。
上次凤凰堡打巷战的经验很有帮助,直接将灵山卫军的伤亡降到了三人以下,五百鞑子带三百多杂役被全歼。只是和上一次不同的是,灵山卫军居然留了活口。
李开国皱着眉头望着四个女子一个女孩,他全都认识。正是马喀塔和四个汉女,他在通远堡抓捕济尔哈朗的时候,五个人都很配合,因此他也就没有下杀手,恩赐她们多活一会。
可没想到,他这回已经下了鸡犬不留的命令,居然还给他留下五个女子。李开国皱着眉头问道:“怎么回事?她们怎么没死?”
一百户说道:“大人,这四个汉女说,您说过要饶她们不死,所以属下们就没敢动手。”
李开国想了想,这话好像是说过,留她们一命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这个小女孩怎么也没死?还没等他问出口,一个汉女望着他脸上的杀气,连忙将马喀塔拉到身边,低下头轻轻说道:“大人,这个女孩是后金大汗的二女儿,名叫马喀塔,身份不同凡响,还望大人留她一命,或许有用。”
她说这话的时候,全身都在发抖。如果不是马喀塔实在太小,她不忍心看一个才八岁的女孩被明军杀死,母xìng大发作之下,她才不会冒死说这一番话。听来好像是出卖马喀塔的身份,但只有让明军认为她还有利用价值,才能保住她的命,这个汉女也算是一片苦心。
李开国摇了摇头,说道:“一个臭丫头片子,就是抓住皇太极的老婆都没用,来人,拖下去毙了。”立时便有灵山卫军上前抓住马喀塔,就要将她带到空地,杀掉了事。
马喀塔想要反抗,但她不过是个小女孩,怎能敌得过成年士兵,而那汉女也不敢再拦。眼看就要死了,马喀塔满脸的泪水,满心的恐惧,忽然大声骂道:“你不是人,你是妖怪,你是个猪猡,让你死后得不到……”她话还没有说完,便被士兵掩住了口,不让她再叫骂。
这么小的女孩子居然会说汉话?而且还是正宗的官话。李开国大是惊奇,忽然想起来一事,这个女孩虽然年纪小,但也是皇太极的女儿,一些秘闻想必她也是知道的。
夺来的金龙字铁牌到现在还不知道有什么用处呢,那个被拷问的鞑子后来熬不住伤,挂了。此时正好拿来问问,如果她不知道,再杀不迟。
想到这,李开国登时改变主意,说道:“等一下,把她押回来。”马喀塔死里逃生,睁着一双圆圆的大眼睛含着泪水望着李开国,没有人捂住她的嘴,她也不敢再骂,眼前这个大明将军杀人如同割草一般,自己还小,还不想死。
李开国完全无视她可怜兮兮的表情,从怀中掏出那块有着八条龙的铁牌,丢给马喀塔,说道:“你看看,这块铁牌认识吗?”只要她说不认识,马上就砍了她的头。
马喀塔连忙接住铁牌,刚一看到八条龙组成的金字,立时失声叫道:“龙脉金牌。”这句话她是用满语说的,说完立时便捂住了嘴,一脸的懊恼,显然是说错了话。
李开国哈哈一笑,果然小女孩就是小女孩,很容易便露了口风。虽然他听不懂满语,但明显马喀塔是知道这是什么的。
李开国淡淡的道:“用汉语,说一下这块铁牌的名字,做什么用的。如果你不说,本官就叫人划花你的脸。”马喀塔吓得小脸煞白,她虽然年纪小,但也知道这块铁牌对于后金意味着什么,就是死也不能说的。
但划花了脸实在是让她害怕,可那也不能说。马喀塔用一只手捂住嘴,使劲的摇头。另一只手将铁牌紧紧的抱在怀里。
李开国眯了眯眼睛,他问口供的招多的是,也不介意在一个小女孩身上用一下,反正他一直都是铁石心肠,几岁有什么关系?
第一百七十二章龙脉金牌的秘密
正当他要使出手段,摧残马喀塔的时候,那名汉女忽然说道:“大人,奴听得懂满语,刚才她说的译成汉话就是龙脉金牌。”
李开国一听龙脉两个字,登时便有了莫大的兴趣。他虽然并不太相信龙脉这种虚无飘渺的事情,但只要能打击鞑子jīng神和**就行。如果鞑子们知道自己相信的龙脉被破坏了,一定会大乱,到时散乱的鞑子再也不成气侯,岂不解了汉人的心腹大患?
就在这时,马喀塔忽然大声对那汉女叫道:“我恨你,我恨你,你出卖我,我要杀了你。”她虽然年纪小,但也继承了鞑子的野xìng,望向那汉女,一脸的吃人表情。
李开国立时满脸的杀气,望向马喀塔。马喀塔吃得一吓,她挡不住李开国有如实质的杀气侵袭,心胆俱丧之下,登时又晕过去。
那汉女一脸的黯然,她也不过是想求得一条生路而已,谈不上什么出卖不出卖的,她也不想死,但她的心中也很是难过。
李开国盯着她,忽然笑道:“这样罢,本官给你一个时辰,问出这块龙脉金牌的秘密,本官便送你回到大明朝,帮你找一个安身之所。如果问不出来,本官劝你,还是自尽吧。”
也不等那汉女回话,对亲兵说道:“她需要什么,你就答应什么,一个时辰之后,带她来见我。”说完便离开去处理一些军务,他没有多少时间耗费在这里,大军要休整一下,有些事情还得要他来做主。
一个时辰之后,那汉女满脸惊喜的随着亲兵而来,一见到李开国便盈盈跪倒在地,说道:“大人,奴不负大人重托,那龙脉金牌的秘密问出来了。”
李开国此时已经处理完军务,正躺在炕上休息,听到这话,也不起身,微睁着眼道:“你先说说,你是怎么问出来的。”
那汉女脸sè微微一红,觉得有些不便出口,但随即活命的yù望还是占胜了羞耻,她微垂着双目,低声道:“奴吓她,如果她不说,大人便会让一千个汉人jiān……jiān……污……她。”话说到后来,声音已经是低不可闻。
李开国冷冷一笑,这个女子不简单啊,问女孩果然还是要女人动手,女人最知道女孩怕什么。李开国问亲兵道:“她们说话时,你都在场吗?”
亲兵大声道:“回大人话,属下全程都在。”
“嗯,那她们说话,用的是汉语还是满语?”
“大人,这位女子用的是汉语,没说过满语。而那鞑子女孩说的满语少,汉语多。”亲兵回道。
既然这样,那就不怕两个女子女孩串通好骗他了。李开国重新闭上眼睛,说道:“行了,你来说说,这龙脉金牌有什么秘密?”
那汉女跪在地上,也不敢起来,身上已经是一身冷汗,果然她小心谨慎是对的,否则她只要说了一句满语,现在人头就已经落地了。听到李开国的问话,连忙将她问出来的全都说了。
原来这块金牌居然还能扯到大金国的时候。当时宋蒙联手,灭了金国。金国皇族后裔为了将来复国,就将大金的龙脉由国师做法,封入一块金牌之中,就是这块龙脉金牌。
传说rì后,只要能找到一存有金矿之地,将金牌置于此地三十年,便可重建龙脉,恢复大金国,一统天下。可惜金末帝运气不好,被金哀帝强拉上皇位,金牌才刚到手,就被蒙古人给灭了。
蒙古人得到金牌,根本没当回事,但却也时时拿出来炫耀,因此这传说就一代代传下来了。中间几百年的时间,不是没有人想把这块牌给熔了,看是不是真的有金子。但居然没有办法毁掉这块铁牌,刀砍不断,锤砸不烂,火烧不化,埋地不腐,入水不锈。
蒙古人大为惊奇,渐渐对这块金牌就有了敬畏之心,将金牌当成了宝物秘而不宣。数百年过去,蒙古人威风不再,**哈赤有一次在打一个蒙古部落的时候,无意中得到这块金牌。听到传说后,亲自验证,果然毁不掉这块金牌,立时便起了冒充大金国后裔的心思,以求得龙脉金牌认可。
于是**哈赤四处放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