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末年当神棍(雪满)-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树,上树,爬上树去!”伊玛纳达罗图指挥着:“能爬上树的都赶紧爬上去。其他的人都赶着羊群聚集在我身边!”

顿时的,那些武士们还要身强力壮的,都不约而同的跑到山坡附近的树上。看起来,他们已经对于伊玛纳达罗图这个黑夜神没有了太多的信心。

只有那些年老体弱的,爬不了树的,就只能赶着羊群紧紧的跟在伊玛纳达罗图的身边,围成了一个大圈子。

伊玛纳达罗图身上发出一种阴影来,这种阴影把他们所有人都给笼罩了进去。

这种阴影已经比文大天师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更加稀薄了许多。已经不像是黑夜,更像是阳光之下的影子。

然而这影子却似乎十分的凑效,笼罩的地方那些薄雾根本就飘不进去,形成一种诡异的对峙。

这让伊玛纳达罗图的族人们都欢呼起来,对于黑夜神又恢复了不少的信心。

然而伊玛纳达罗图却在咬牙苦撑罢了,他原本就已经受伤未愈。便算是伤势好了,也不能太长时间的把这阴影给扩散出去。

伊玛纳达罗图的部落颇为庞大。足足有着数千人,他们赶着的羊群就有着几十万头。

这种数目甚至还有些偏少,并不多。平均算下来,一个人还不到一百头羊而已。

然而一路上的各种消耗,就已经少了差不多一半。许多都被杀掉,风干成了干肉。

饶是如此,他们所占据的范围也是极大,便是现在这羊群密集,也足足的铺开几个足球场那么大的面积了。

这已经远远的超出了伊玛纳达罗图的极限,便算是全盛的时候,都承受不住。更不要说是现在了。

只能一点点的把阴影给缩小了回来,于是很多的羊群还有羊驼都露了出来,一接触到这种薄雾就痛苦的惨叫,也就短短几声而已,就那么倒闭在地上。甚至鼻孔之中还有着黑色的血流出来。

这么一幕看着每一个人都头皮发麻,而在阴影之中的羊群却躁动不安。人们有智慧,知道躲在这阴影之中是安全的。

然而这些羊群直面这些威胁,立刻慌乱力量起来,甚至有些直接从阴影之中慌张的跑了出去。还没有跑出去几步,就那么倒毙在地。

这么一来,让羊群越发躁动起来,更多的羊群向外面跑去。

伊玛纳达罗图大叫一声,阴影猛然一下子扩张出去。生生的把那些薄雾给逼了出去。

然而那些黑夜部落的人们欢呼声都还没有停下,就看见伊玛纳达罗图的口鼻之间都溢出鲜血来。

刚刚扩张出去的阴影再次收缩,而且这次几乎已经收缩了一半,数以十万计的羊群暴露了出来。

那些薄雾的占地的面积其实不怎么大,顶多也就是十几平米而已,不过五六团罢了,加起来,也不能把这些羊群整个笼罩住。

然而,只要被笼罩住的羊群立刻就会惨叫死亡。更多的羊群却跑了出去,一下子跑的漫山遍野。

却就在这个时候,一队队的战士从薄雾飘散的树林之中冲了出来。他们头上带着花花绿绿的鸟毛,身上脸上纹着密密麻麻的花纹。

**着胸膛和大腿,也就只在腰间围了一圈或者兽皮加上树叶的东西。

看着这些武士冲了出来之后,拼命的抢着这些羊群。那些爬到了树上的黑夜的武士们看不下去了,这是抢夺他们的财产。

然而还没有等他们有所行动,就有着一群行动迟缓僵硬的,浑身长满白毛的东西,缓缓走了过来,把他们给围住了。

这些家伙一点都不害怕那些歹毒的薄雾,甚至直接冲了过去,想杀入阴影之中。

然而却发现那些东西碰到伊玛纳达罗图的阴影之后,就飞快的倒在地上。

然后东西开始转向,围住了那些躲在大树上的武士们。

“这些都是死人,这些都是死人!”有些武士惊恐的大叫着。

这些家伙不能爬树,全身僵硬之极。然而离着这么近的距离,树上的武士们可以轻易的看清楚这些浑身长满了尸斑白毛,甚至连眼睛都是一片死鱼一般的浑浊颜色。

这些武士们也许并不会害怕那些活着的敌人,但是对于这些能跑能动的死人们,却是畏惧到了极点。纷纷的想离着它们更远移动,不由自主的往着更高的树枝上爬去。

然而越高的地方树枝越细,就有着倒霉的家伙,咔嚓一声,树枝折断,从树上摔了下来。立刻就被这些行尸给包围了。

他惨叫着:“不要过来,不要过来。”想往树上爬去,却被这些行尸给拖拽了下来,一个个咬了下去。

只听的一声接着一声的惨叫传出,所有在树上的武士们都面无人色。

很快的,那个倒霉的武士整个人几乎都被啃成了骷髅。然后这些见血之后的行尸们,又把目标对准了这些躲在树上的武士们,然后开始几十个一起,推着大树……

四下之中,惨叫之声不绝于耳。伊玛纳达罗图终于色变,阴影整个收了回来。整个人几乎软软的跪倒在地上,几乎已经脱力了!

第四十六章大旱大灾

四周的族人们没有了保护,纷纷怪叫着四下逃去。却被那些逼近过来的武士们毫不留情的杀死。

几个长矛指住了伊玛纳达罗图,那些长矛的矛头居然不是削尖然后烤制出来的木头,却是一种奇怪的石头,看起来虽然比不过黑曜石锋利,却要结实的多。

然后听见这些野人唧唧咕咕的说了一通,伊玛纳达罗图一句话也都没有听懂,就被几个野人给捆绑了起来。

然后许多女人和小孩也被当做俘虏,他们甚至赶着这些羊群,一路被押解着消失在了这片山谷之中。

只有整个部落的成年武士们,却被那些行尸给围住了。一个个的被从树上摇晃下来,然后被生生的吃掉。

他们一直走了三天的时间,穿过了一片片的山谷。四周都是云封雾绕的高山,他们被押下一片深邃的山谷之中。

这座山谷的谷口两边,都被开凿出了一个个不规则的如同神龛一样的东西。一个个龇牙咧嘴的脑袋,被放了进去,似乎用了药物处理过,干瘪萎缩,形象狰狞。

让那些被俘虏的女人和孩子们都更加的惊恐。生怕自己也被这些野人们砍掉脑袋,被放到此处。

那山谷外面云封雾绕,但是走进去之后,眼前却就开阔了起来。甚至传来乒乒乓乓的声音,居然有着许多的那种白毛的行尸,手中挥舞着一种古怪的石头工具,在山壁上开挖着。

他们把一块块的石头挖出来。把有些石头给挑拣了出来。居然像是苦力一样。

那些俘虏们看着更是心惊胆战,怀疑自己们是不是直接走到了地狱之中。

然后那山谷渐渐的开阔了起来,许多用着石头垒砌起来的建筑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居然似乎不会比他们原本的城池的规模小。

让所有人都在面面相觑。惊惧不已。谁也不知道,原来离着他们的“世界”这般近的地方,居然还有这么一个潜伏着的势力。

要知道,他们虽然迁移了一个多月了,但是带着这么多的羊群和人手,一天根本走不出多远。

若是单人匹马的话,现在从他们离开的地方出发。顶多几天时间就能赶过来。

不说这些俘虏们心中有多么的惊骇,只说他们很快就被押了下去,关在一个巨大的木头房子之中。四周被看守住了。

只有伊玛纳达罗图被人捆成一个粽子模样的。押解到了山谷的中间。

那是一座规模颇大的,占地足有数亩的金字塔。还有着许多的衣衫褴褛的奴隶,被押着,在那些台阶上雕刻着图案。

伊玛纳达罗图惊骇。这种工艺技术。这种建筑规模,居然呆在这里如此久了。而他和当时的霍科阿罗图都从来没有听到过风声。

万一当时这些诡异的家伙去攻打他们,便算是他和霍科阿罗图就算是在全盛的时候,也不会是这些人敌手。

而且只是看着这些建筑,就完全可以知道,这些人的文明水平已经远远的高过了他们。

通过古老的流传,自己只知道在雨林之中,有着这种毒雾。不论人畜只要接触到了都会立刻毙命。

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原来这种毒雾居然是被人操纵的。这个部落强大。诡异,凶残已经在霍科阿罗图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心中甚至想着,也不知道特兹卡波利波卡是不是这些人的对手!

。。。。。。。。。。。。

还没有靠近朔方之地,就渐渐看着许多的干旱的迹象。许多地方的河流都已经变浅消失,甚至有些地方的牧草都出现黄枯的迹象。

草原上的河流大多都是水流量少,长度短。甚至还有很多根本都是季节性的河流。但是在这时候,就有这么多的河流干旱,还是让人变色。许多附近的部落迁移走了。

再往南行,干好就变得越发的严重,似乎打文大天师去年出塞之后,就再也没有下过雨了。

一路行到原本处于西夏和辽国交界的白达旦部,那旱情就更加是触目惊心了。

白达旦部,位于远辽倒塌岭招讨司治下,毗邻云内州。虽然说是契丹部落,和辽国一脉相承。

但实际上,白达旦部是一个由契丹人、汉人和西夏人组合而成的部落,一直以来负责为大辽守御阴山以北地区。和西夏的黑山威福军司相邻。说起来原本主要也是防御西夏人的。

只是这个时候,西夏早已经灰飞烟灭,就连辽国也都土崩瓦解,恢复契丹之号。

这临近原辽国西京道的白达旦部自然也早早的审时度势,投靠了大宋。

只是如今面临大旱,这刚刚收服的地方,便有些局势不稳,人心骚动起来了。

一些谣言传的沸沸扬扬,许多都把这等难得一见的大灾给归结到了宋军的头上。

各种谣言都在说,就是因为大宋军队来到了草原上,惹怒了长生天。所以长生天发怒,这才导致了大旱和蝗灾。

不管怎么说,这种流言都飞快的从西京道一直流传到南京道,甚至一直流传到了辽东去。闹的人心思乱,甚至大军行处,那些草原部落原本是鼎力支持的,但是现在也变得隐隐约约的仇视起来。

这让刘法隐隐的有了不好的预感,找机会悄声对文大天师说道:“尚父,此事再这样下去不妙啊。”

文飞点点头,说道:“我自然知道,刘将军放心,此事我会解决!”

刘法听了,心中就觉得放心不少。既然神通广大的文大天师都这样说了,想来就是自己过虑了。

想想还是放心不下,所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自己身为属下的,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是靠着尚父来解决。要不然要自己何用?

当下说道:“末将在此地也薄有名声,不如就让末将先去抚慰这些部落吧!”

文飞笑道:“不知道刘将军准备用如何手段去抚慰这些草原部落?”

刘法大声道:“如今谣言太烈,人心骚动。当靖之以安,若是手段太过,只会让人更加离心离德罢了!”

文飞微微颌首,似乎认同了他的话。却加了一句,说道:“本天师准备召集天下道徒,在河东之地,祈雨驱蝗。”

这句话让刘法听了,心中更是欢喜。一路同行万里,巡视北海方回。再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文大天师的手段了,当下喜道:“如此就更好了!末将知道怎么办了?”

他在西夏这一带威名卓著,被人称为神将。连这和西夏相邻的白达旦部的人都听说过他的声名。出面抚慰人心,到处宣扬文大天师要施法祈雨,一时间消息传了开来,人心这种东西原本就没有定数,刚刚还仇视大宋军队的部落们,现在就转过风向,对于大军十分巴结起来。

现在的时代,对于塞外之地认识不深刻,总以为都是不毛之地,除了草原可以放牧之外,就再无用处。

其实不然,要知道在后世,这内蒙耕地面积就已经达到了一亿多亩。据说全部所拥有的,可利用耕地549。14万公顷,人均耕地0。24公顷,居全国第一。

就算是现在的科学技术达不到,许多耕地还无法利用,但是便是能够利用到一半,可以化为耕地,就已经足够让人幸喜了。

这等宝地,文大天师可从来没有打算放弃。更不要说是暴殄天物的交给契丹人了。

不过事情得慢慢来,既然打算了要让契丹人留下来作为中原的屏障,也不能欺负的他们太厉害了。这些要软刀子割肉,不急在一时。

也没有停留几日,文大天师一路从云内州入西京大同,再入南京析津府。也就是从后世的山西一直到河北,这些地方的地名,都还沿用着契丹的称呼。所谓的析津府,就是契丹对于幽州燕京的正式称呼了。

现在各种事情百废待兴,大宋州县和官职设置的情况颇为混乱。这些都是需要慢慢改革的,便是地名日后都要统一起来。

不过这些都是日后的事情,要和大宋的官制改革放在一起来。这就需要文大天师手下,有着足够的人才了。现在并不急!

一路所见到处都是干旱严重,飞蝗有如连天蔽日。不断的看到有着百姓私下祭祀那蝗神,让文大天师看的不时皱眉。

便是连经过那云内州,见到黄河之时,也让人皱眉。原本汹涌澎湃的黄河,看起来水量也减少了太多。

很多地方都露出了大片大片的河底淤泥,两岸密密麻麻的都是小洞,里面全部都是蝗虫卵,万一孵化出来,定然是铺天盖日的蝗虫。

连跟随文大天师一路同行万里的大宋将士们也为之色变,便是见到再厉害的敌人,他们也没有害怕过。甚至在那北海附近的风雪之中,也都没有让他们低头,然而看到这些景象,却让他们他们每个人心中都生出慌乱之色来。

好在很快的,就有大宋的商人,前来劳军。黄河百害,唯利一套。

黄河便是在这云内州附近化为一个大大的几字,而那几字的中间,便是赫赫有名的河套之地。原本是西夏占据,自从西夏灭亡,被大宋收回之后,就被赵佶重新赐名划分为为灵州夏州。

第四十七章牧场

这地方,土地肥美,宜农宜牧。自从文大天师下令这等地方要大规模的放牧,并不进行垦殖之后。

就有着很多河东的商人们,有着眼光,进入此地开办大型牧场。就好像原本的那位郑友盟一样,也在河套之地做生意。

不过他们郑家实力并不太强,没有开办大型的牧场,反而经营着罐肉的生意。

这次郑友盟代表着这些大商人们,出塞数千里,几乎一直跑到了后世的乌兰巴托去劳军。果然深得文大天师的欢心,赐下的各种毛皮珍物,就远远要超过他们劳军的花费了。

这些人得了天师的恩典,自然要努力报效。听闻大军来到这云内州附近,更是再带了大批物资前来劳军。

无数的羊群,还有成群的战马,都是这些牧场的出产,纷纷送到文大天师军中。

能够在此地经营牧场,养殖战马的,都是在大宋朝廷之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关系和庞大势力的。甚至许多皇亲国戚都有。

毕竟战马这种东西,放在任何的冷兵器时代,都是妥妥的战略物资。

然而,任这些人势力再大。在文大天师面前,也是最服帖不过了!谁不知道现在大宋最有权势的人到底是谁?

但是便连这些人见到文大天师,也是同样的叫苦不迭。北方大旱,早已经影响到了河套之地,连黄河的水流量都变得少了那么多,河套之地的牧场就同样受到太大的影响。

“我家牧场枯黄。饿死牲畜都已经达到数千头了。这么下去,哪里得了?便宜了郑友盟这货了,都拿去做了罐肉……”

“我家更惨。战马都在不断掉膘。这可都是朝廷定下的战马,是尚父大军之中所用的。小人们再困难,就算人饿肚子,也要拼命的养好战马,还要从内地买来粮食来喂马。这钱都没有赚到,反而亏了不少……”

这货说来洋洋得意,不知道的人都还以为这货明明是在夸耀。哪里是在叫苦了。

文大天师颌首听着,不断的点头。让这些商人们更是受了鼓励,纷纷开口。

他们已经隐隐约约的听到了郑家似乎得了文大天师的欢心。要一起做一门什么生意。

尚父是何许人也?那是天上的道君下凡,来为这世间重开太平来的。他老人家所看重的生意还有不赚钱的?

退一万步讲,就算真的不赚钱,一直亏本。那也没什么啊。只要能够和文大天师搭上关系。成为尚父的所看重的自家人,便是亏个几十万上百万的也没什么打紧的。

不见那南方的倾半城,这家伙就是得了尚父的赏识,稳稳当当的坐上了市舶司的提举。

要知道那些南方佬果真大气,为尚父出兵的事情,一报效就是上千万贯钱财。虽然是整个南方的豪商们共同出资,可是这么一下子可就把他们北方商人给比的见不得人了。

他们出塞劳军,所送去的物资虽然不少。但是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几十万贯钱。主要还是路途遥远,沿途消耗的多。

就是这么来,尚父所回赐的各种珍贵皮毛药材等物,也早已经值回价钱了。

看起来尚父还真瞧不起他们这些北地商人啊!

那些南方商人花费千万,也不过就让倾半城一个人作为他们的代表,当上了市舶司的提举。而且还要保证每年市舶司的缴纳的税收都不能少过了千万贯了。

就从这些数字,也就能够算出这些商人们自己,一年到底能够赚多少钱了。

天下乌鸦一般黑,天下商人也都一样,同样是无利不起早。如果赚不回钱来,谁会傻乎乎的答应这般的条件?

所以不论是怎么着的,也得和文大天师搭上线不可。他们北地商人也足够多,联合起来,同样能够报效上千万贯钱来,不会比南方佬差。

这个时代,虽然南方的经济开始崭露头角。但是南北的差距,还没有彻底的拉开。

也非要到了南宋之后,这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的占城稻彻底普及开来之后。江南富庶,才会彻底的把北方给远远的甩到身后,甚至连尘尾都看不见。

然而这个时候么,北方的生态还没有全面破坏,南方的占城稻的种植,也没有彻底的普及。虽然南方经济比重已经超过了北方,但是相差还并不是太远。

尤其还有一个作为天下财富和物资中心的东京城在,更是加重了北方经济的比重。

再者,西夏灭亡之后。丝绸之路,又悄悄的开启,虽然达不到汉唐之盛,连接东西方,然而已经有了规模。可以和突厥汗国商贸往来了。

让大食之地的珍宝奇物,能够通过陆路源源不断的来往大宋。只是西夏灭亡的这么两年,就能够见到长安开封这些地方,往来的胡人忽然又多了出来。

这就更让北方的商人们有了底气了,南方佬可以做的事情,他们一样可以做。

那倾半城可以垄断市舶司的海贸,每年为朝廷缴纳千万贯钱,他们这些商人自然也可以推出代言人,垄断整个丝绸之路的贸易。

文大天师听的笑容满面不断的点头,似乎对于这些商人们的“忠心义胆”十分赞赏。

听了足足有着半个时辰,方才开口笑道:“依本天师来看,尔等这牧场做法不对。”

这话顿时让所有人一下子都变得安静了下来,不明白刚才还是十分和气的文大天师怎么会忽然说出这般话来。

更多的人却就在心里打鼓,忘记了文大天师是何等人物,刚才给了他们一些笑脸,这些人就开始蹬鼻子上脸来了。居然向文大天师说出这么多的抱怨,简直是得意忘形了。

然而文大天师看这些人猛然安静下来,就知道他们误会自己的意思了。不过文大天师也不着急,慢条斯理的端起茶碗来,有滋有味的喝茶起来。

文大天师虽然以前在现代时空推广过北宋时代的茶道,但是他本人却对于现在大宋时候的碎末茶喝不怎么习惯。

再加上他早早的把龙井等名茶都给垄断了,自然就喝起炒茶来。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更何况文大天师这般的神仙中人?

文大天师一喝起清茶,迅速的就在皇家贵族之中流行下来。文武百官,甚至升斗小民,更是蔚为风潮,如今已经流传遍了大江南北,黄河两岸。

而说起来最为流行的却就是江南了,这些喝茶之法,在江南原本就有根基。历史上,最早都是寺院之中传出的,最后传播天下。

说起来有意思,东方的茶叶和西方的咖啡,都是从宗教普及开来的,大概这些东西有着提神醒脑的功效。

东方的茶叶被那些参禅的和尚们认为是保持清醒,战胜睡魔的神物。

而咖啡流传入大食之地之后,也是迅速的在新月教之中风行,作为提神的饮料而时常饮用。再次传入欧洲之后,也是先在教会之中被接受,让后才流行到世俗的。

文大天师在这里慢悠悠的品着香茗,那些商人们却就一个个汗流浃背,自己吓自己,甚至有人已经坐不住了,摇摇欲坠,脸色苍白的好像随时要晕倒过去一般。

“其实吧,养那些羊马之物,根本不必学着那些塞外胡儿的养法。”文大天师似乎把香茗品的够了,才慢条斯理的说出这么一句话来,几乎把这些精神绷紧的家伙们给折腾疯。

“我汉家为什么比那些胡人有钱,富裕?还不是他们是游牧的,我们是农耕种地的?那些胡人一家要维持生计,起码需要五百头羊,一头羊少说需要两三亩地的草场面积才能养活。”

“尚父果然天眼如炬,”那些商人们见证文大天师开口,并没有发作他们的意思,一个个不由自主的松了口气,虽然不知道文大天师说这些有什么用处。却不敢胡乱开口,只是乘机疯狂的拍马屁起来。

“莫看那些骚胡,自己养着养马不少。在我们汉人想起来,都以为他们天天吃着羊肉,快活的不得了。其实怎么可能?就好像咱们大宋的屠夫吃不起猪肉一般,那些骚胡一年也吃不起几次羊肉。”

“就是,就是。那草原上牲畜们随着季节春瘦,夏壮,秋肥,冬死。又有黑灾,白灾,却是比咱们大宋百姓抵抗灾害的能力差的远了。一遇灾情,搞不好就有着大片牲口死去。

再有那些族长头人们的压榨欺负,说实话,这些骚胡们日子过的比咱们大宋的农民凄惨的多了!”

文大天师不动声色听着这些家伙们说话,这时候才笑道:“不错,不错。那些游牧胡人吃的最多的还是各种奶制品,也是吃不起肉的。只是各位既然知道,为何还学那胡人的办法来经营牧场?”

这话说的每个人都在面面相觑,这牧场不这般经营。还能怎么办?

只是有些脑子快,肯思考的,仔细体会尚父的说话的意思,深刻领悟其中的精神。

第四十八章争先恐后的捐钱

《无限世界修仙传》上了三江,求各位兄弟投几张三江票支持……

只是有些脑子快,肯思考的,仔细体会尚父的说话的意思,深刻领悟其中的精神。就有人迟疑着说:“尚父的意思是,让咱们像是种地那样的养牲口……”

文大天师赞赏的看了那人一样,笑道:“不错,就是这个理!”

每个人虽然心中纳闷,却再不敢在文大天师面前喧哗。这牛羊马匹又不是庄稼,难道埋到土里也能长出来?还是尚父有什么仙法不成?

文大天师笑道:“大家都知道,这牲口等物。放在土里面可是长不出来的,但是那些牧草却可以像是庄稼一样的种植!”

这话一说,许多人顿时反应过来。是啊,确实如此。很简单的道理,只是很多时候,人们都习以为常了,根本就转不过一个弯子来。

文大天师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听说过一个笑话。非洲某人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奖励他发现了可以把大粪当成肥料撒到地里,提高农作物的收成,为非洲的粮食产量的增加做出了巨大贡献……

有时候惯性导致的思维盲点还真是可怕的。但是一旦能够打破这层窗户纸,获得的收益同样巨大。

“胡人们需要那么广大的牧场,是因为要到处游牧。像是蝗虫一样的,吃光了这一处的牧场,再到下一处去吃。而你们难道就不会自己种植牧草,然后进行圈养么?”

文大天师拿起一根开着小小紫花的漂亮植物。笑道:“紫花苜蓿,可是牧草之王。从汉武帝时候就被博望侯张骞从西域带回来了啊!”

这些人之中同样有着博通典故的,顿时想起当年汉武帝时代。大规模种植苜蓿喂养战马。汉家数次大举出塞,战马数十万匹,大败匈奴,征服西域,可不就是靠着这东西?

一个个纷纷振奋起来,既然历史上有着先例。又是文大天师这个仙人嘴里说出,这事情肯定不假。一个个就兴奋想要早些回去,种植苜蓿等牧草再说。

文大天师自然不是这么好心,给这些商人们提供发财的点子。自古以来。都是无商不奸。

或许商人们群体当中,会出现一些真正的义商,但是整个群体来说,都不会是什么好鸟。历朝历代。对于这些家伙们的防范打击。可不单单只是出于对于商业的歧视。

就比如我煌煌大明吧,几乎就是被商人给搞垮的。晋商们卖国之事,是早已经有了定论了。而后世教科书之中记载的,所谓对付宦官的罢市的义举云云。

现在其实说白了,也就是不想让朝廷征收商业税收罢了。连三十税一这么低的商业税都不想缴,朝廷收不上来税。

偏偏生出了一位刻薄精明的嘉靖皇帝,干脆派出太监这些家奴去直接收税。结果惹恼了那些商人们,串通罢市闹事的事情不胜枚举。

而那些依附于商人们的文人们。更是拼命造谣抹黑。把这般事情粉饰成为正义之举。

结果倒好,这些一毛不拔的商人们。等到满清南下的时候。就被杀了个人头滚滚。莫说是家财了,便是脑袋也都不是自己的了……

便是后世,所谓资本无国界。既然无国界,自然谈不上爱国,忠诚这些云云了。真的有事起来,这些商人是绝对靠不住的,拍拍屁股就能走人。

反倒是以前那些封建领主贵族们,土地就在国内,为了维护自家利益也是要和国外势力血拼到底的。

世间事情往往如此,没有最烂,只有更烂。从头到尾,文大天师对于商业资本这种东西,没有抱着一丝好感。只是暂时用得上他们罢了!

商业要发展,更要控制。

文大天师看着下面那些兴高采烈的家伙们,轻轻咳嗽一声:“如今朝廷免除了天下税收,又经历了数次大战。户部尚书来信跟我叫苦,说是国库里面空的都可以跑马了。如今北方大灾,这赈灾钱粮可该怎么办?诸君何以教我?”

“我家早有报效朝廷之心,对于尚父又是忠心耿耿。既然尚父说了了,我家就报效三十万贯钱。”

“好大口气,区区三十万贯钱,也敢叫这么大声?我对尚父最是忠心,砸锅卖铁,也要凑出三十万石粮食!”

“嘶……”莫说说话的家伙得意洋洋,顾盼自雄。就连四周那些听到的家伙们,也是一个个倒吸凉气。

原本来说,这三十万石粮食论起钱财来,也是和三十万贯钱差不多的。

但是和铜钱可不一样,在古代,粮食可是硬的不能再硬的硬通货。尤其是这种大灾之年,粮价更是疯长。

原本差不多一石左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