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荐中华(西方)-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竞尧轻轻叹了口气:“这些情报人员的牺牲非常之大,我听说傲云已经染上了瘾头,每天都离不开福寿膏了,等他成功撤回来后,一定要帮他戒掉!还有‘非月’,哎……等到北伐成功,鞑子全部被赶出中原了,那些在前线征战的将士将得到无上的荣耀,他们的名字将被我大汉族一代代流传下去。可是这些情报人员,他们却依然只能生活在黑暗之中,永远也看不到阳光,名字永远也无法出现在史册上。可是他们付出的功劳和代价,却不比任何一个大将军来得少。英雄,这些人都是我大汉族真正的英雄!”
任晓晟沉默了下来,情报处是他直接管辖的,他最能体会到手下那些人的酸甜苦辣。他上一次见到张傲云的时候,惊讶地发现他面容憔悴,不断打着哈欠,原来他中了福寿膏之毒已经非常深了。任晓晟当时就暴跳如雷,大声质问他自己再三告诫不能碰这个东西,为什么他就是不肯听?
谁知道张傲云却苦笑了下:“我自己都不敢碰,八思巴会信任我吗?我知道,等到这次行动结束之后,就算我还能活着,但也成为了一个废人。不用为我担心,我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一定不会耽误汉王的大事。况且,万一我要是失手的话,也为自己准备好了退路!”
他说着给任晓晟看了一样东西,那是一颗毒药,任晓晟看着鼻子酸酸的,不知道该怎么劝慰张傲云才好,这些忠诚的部下,每时每刻都在等候着死亡的到来,等待着为大汉族复兴事业光荣献身的那一刻……
至于那个“非月”。每次一想到这人,任晓晟都会觉得心中一阵阵发疼……
……
“将军,穿过这里就到扬州境内了。”向导指着前面说道:“这条小路平时人迹罕至,鞑子最近又不断往前线调动频繁,道路两头都没有任何防范!”
顾斌点了下头,说道:“我来的匆忙,也没有带银子。等到仗打完了,你去汉王府领赏,我们这次是秘密行动,回去后一定要守口如瓶,否则这两千士兵就危险了!”
这向导乃是顾斌从当地找到的一名汉人百姓,经常来往于扬州浙江两地,对道路最是熟悉,听到顾斌的话他微笑着说道:“我这人怕疼得要命,万一事情不严谨泄露,我要被鞑子抓了去,大刑之下我想我肯定会招供的。”他看顾斌面色微微一变,向导又笑着说道:“不过我倒想到了一个好法子为将军保守秘密!”
顾斌正奇怪时,看到向导手腕一翻,亮出一把猎刀,往自己心口狠狠一刀插下。顾斌大惊失色,上前一把抱住向导软软倒下的身体,只看到那向导竟然还是微笑着说道:“将军,只有这个办法才能让我保守秘密,现在您应该放心了吧!”
怀中的身体渐渐停止了蠕动,向导的眼神有些凄迷:“我的老婆、孩子都死在了鞑子手里,可是朝廷不争气,一败再败,老百姓天天等啊盼啊,就盼望着有一天王师会出现在咱们面前。现在你们终于来了,我老婆孩子的仇有希望报了。将军,别忘记了,老百姓可还都在盼着王师到处,鞑子灰飞烟灭。别忘记了,别忘记了……”
向导慢慢闭上了眼睛,嘴角边依然带着一丝微笑。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汉王的大军,和鞑子决战在中原的大地上,千军万马过处,烟雾飞扬,鞑子纷纷溃散;又看到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拿起了武器,为自己的亲人报仇……
顾斌放下了向导的尸体,闭上了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们走!”顾斌睁开了眼睛,他的神色一下变得冷漠无比:“我们走,去江苏,去为他的老婆和孩子报仇!”
所有的士兵都看到了这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向导悲壮英勇的一幕,他们默默的跟在顾斌的身后,默默地向前走去。有些士兵原先心中还带着的一丝害怕,此时也跑得无影无踪。报仇,报仇!为这个不知名字的向导报仇,为天下千千万万遭到鞑子欺凌的汉人报仇!
顾斌说去的徐州和扬州即是日后的江苏,此地草木繁茂,鱼米丰盛,历来都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因又通江达海,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因其境内原有“江宁”、“苏州”两府,以后故取其首字而称“江苏”。
鞑子自进江南之后,对此处极为重视,忽必烈甚至命其子镇南王脱欢镇守扬州,以保证粮道畅通,能源源不断的供应蒙古军队在各处战场的需要,这是在这个时候,不管是镇南王脱欢还是浙江元帅脱不花,都绝对没有想到一支汉人的两千军队竟然已经深入到了自己的后方,即将要在这里翻江倒海!
对于镇南王脱欢来讲,这段时候过得极不开心。他本以为率领蒙古大军与汉军决战的任务会落到自己身上,结果却没有想到自己的父汗忽必烈居然会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一个毛头小伙子脱不花手中!
脱欢和脱不花的父亲倒是至交好友,但向来不太喜欢脱不花,这孩子从小就喜欢看汉人的那些什么兵书,汉人的兵书要真有用,又怎么可能被蒙古人打得大败!
第二百三十九章 讨逆大将军
“镇南王,一百万担粮草已经全部准备完毕。扬州库房俱满,此时正堆积在泰泽窟中!”脱欢心腹爱将阁赤斤进来说道:“不知镇南王准备什么时候起运到浙江?”
脱欢想了下说道:“前日刚运送了批上去,最近浙江一线,发现了宋军小股部队活动的踪迹,万一路上有什么闪失,对整个战局的影响还是非常巨大的。还是等运送军粮的也瀚将军回来之后再说吧!”
他虽然对脱不花非常不满,但他毕竟是忽必烈的儿子,战场上的大事他可从来也都不敢怠慢。脱不花在浙江与汉军激战,军粮物资从来都没有断过,在这一点上脱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过为了筹集军粮,扬州一带的百姓着实被脱欢给祸害苦了。原本富饶无比的扬州,自从鞑子进入中原后,状况一天不如一天。
“镇南王。”阁赤斤犹豫了下说道:“今日在无锡一带有股汉人的叛匪起事,为首的牛展儿,自称‘讨逆大将军’,啸聚着千把人,结果起事后声势越来越大,据说现在已有上万之众,这伙人横行无锡。我军在无锡驻军甚少,只有几百新附军,不敢与之交战,只敢关上城门死守,当地官员已经接连送来了几份急报,请求尽快往无锡增派援军!”
脱欢皱了下眉头:“这些汉人当真是杀不光,杀不怕的吗?阁赤斤,你调拨你三千人马,连夜救援无锡。那叛贼虽自称万人,能有个几千就不错了,加上这些人都是些老百姓,又能有什么战斗力?你且去,二十天之内平定叛乱,千万不可耽误了!”
阁赤斤兴冲冲的应了声。说实话,他从十五岁开始就南征北战,十多年来都是在刀光剑影中度过的生涯,现在突然让他空闲了下来,当真是说不出的难受,现在镇南王又派他去打仗,虽然对手只是些散兵游勇,乌合之众,不过好歹也能煞煞手痒!
汉人的正规军阁赤斤不知道杀了多少,从来都没有放在眼里,更加不用说这些农民组成的队伍里,走在通往无锡道路上阁赤斤,骑在马背上闭着眼睛开始幻想着即将开始的屠杀。想着想着,只觉得胸中一股热气上升,恨不得这样的屠杀马上就开始。
他却并不知道,此时在数里外的草丛里,却埋伏着一支几百人的队伍。这支队伍就顾斌带领的奇袭部队的中一部分。自从进入扬州以来,顾斌生怕两千人一起行动目标太大,让大队人马分散隐蔽开来,自己带着三百人,穿上新附军的军服,一路悄悄深入敌境。当他看到鞑子大队人马开出,心中好奇,就悄悄尾随在了队伍的后面。
这一路上走来,当经过平江的时候,顾斌心里一阵发酸。自己当初就是在平江认识的汉王,然后随着汉王南征北战,现在重见故地,却又无法回去,让他不禁有些神伤。
“将军,鞑子这是去做什么?”边上胡根生悄声问道。
顾斌摇了摇头:“鬼才知道他们去做什么,不过看这个样子,有可能出打仗,不过没听说这一带有我们的力量在啊?”
这支三千人的蒙古军队一路走走停停,根本就不会想到在他们的地盘上,身后居然跟着几百人的汉军。没几日就到达了无锡,无锡守将钱东风急忙将阁赤斤迎进城内,详细向他介绍了叛匪的情况。
原来这叛匪居然自称是“天卫新军”,叛匪头目牛展儿自己说自己乃是汉王王竞尧在撤离常州等地时留下的抗击蒙古鞑子的大将,新近又被汉王封做“讨逆大将军”。王竞尧之名早已名动天下,俨然成为了汉族复兴的希望所在。牛展儿这么一说,那些乡民深信不疑,纷纷加入到龙卫新军之中,一时间牛展儿势力庞大,官府数次进剿,结果反而连吃败仗。
听完后阁赤斤大笑起来:“那宋朝中哪有什么讨逆大将军的封号,王竞尧当日逃离常州,自顾不暇,又怎会留下什么大将。这牛展儿必是自吹自擂,好使无知乡民为他效力!”
“将军高见!”钱东风谄媚地说道:“不过不管真假,这年站牛展儿拥兵虽然没有自己说的万人那么多,但七八千总是有的,不然小将也不会连吃败仗。而平江,常州,湖州,杭州,淞江,嘉兴这江南六府,见龙卫新军势大,也都蠢蠢欲动,多有前来投靠者,若不及早剿灭,当为朝廷心腹之患。而且他们更有一宗厉害处,只要战事稍有不利,立刻就往太湖里面撤退。那太湖碧波浩荡,连接无锡和平江两地,一钻进去连人影也看不见了,将军若要进剿,千万可要小心谨慎!”
“小小蟊贼就把你吓成这个样子,难怪宋朝会屡战屡败了!”阁赤斤鄙夷地说道:“那叛贼不来无锡而已,若是来了,我保证杀得他片甲不存!”
钱东风尴尬地干笑了几声,正想奉承几句,忽然听到城外隐隐传来杀伐之声。不一会,一员副将面带惊慌地跑进来道:“天卫新军又来攻城了!”
钱东风被这龙卫新军杀得怕了,眼睛求援似的看向阁赤斤,阁赤斤大笑起来:“我才来,反贼便来寻死,甚好,甚好。钱东风,你点齐部下,且看我如何杀贼!”
三千蒙古士兵,五百新附军士兵,在阁赤斤的带领下出了无锡城。阁赤斤只看到对面密密麻麻站着一大群穿着破旧衣服,估计有三五千人上下,拿着各式各样奇怪武器的队伍。队伍里老的老,小的小,一个个面黄肌瘦,不禁大笑起来:
“钱东风,这就是把你几次打败的队伍?这哪里是什么队伍,简直是才从地里种完田回来的。你好歹也在蒙古大军里混了这么多年,怎么一点长进也都没有?”
钱东风破口大骂,脸上却不得不带着极其难看的笑容。
过不多会,对面队伍里出来一个拿着大刀,赤着双足的大汉,只点名要找鞑子大将决战。那阁赤斤自侍身份,焉会和他交手?当时就让部将克失出律迎战。
谁想到,那汉人大汉虽然一点也不会武功,力气却大得惊人。克失出律起码,此人步行,虽然大大吃亏,不过和克失出律交手几招,克失出律却被他震得双手发麻。交手了有十几回合,那大汉大吼一声,大刀一刀竟然向克失出律马腿砍下。战马被砍了一刀,“咴咴”叫着倒地,克失出律也顿时被掀了下来。
那大汉上前就是一刀,要了克失出律的首级,然后耀武扬威的在阵前炫耀,那些起事的军队都爆发出了阵阵欢呼。
阁赤斤看到失了先机,头阵就折损大将,心中愤怒,也不再管什么面子不面子了,挥动着马刀就冲到大汉面前,一连几刀砍下。阁赤斤勇猛绝伦,那大汉空有一身力气,却不知道该如何最大限度的用出来,被阁赤斤砍得气喘吁吁。没几合一个疏忽,整个脑袋居然被阁赤斤砍成了两半。
战刀向上一举,阁赤斤策马回营蒙古士兵立刻爆发出了“大蒙古,大蒙古”雷霆一般的欢呼。
此时天卫新军队伍向两边闪开,从中出来一个骑着战马的少年将军,这少年将军是龙卫新军中唯一穿着盔甲的,唇红齿白,看起来竟然有几分腼腆。那些龙卫新军的人看到他,却当场就鸦雀无声,一个个脸上露出了兴奋的表情,好像只要这人一来,敌人就必败一般!
“将军,此人就是那讨逆大将军牛展儿!”钱东风认得此人,急忙说道。
阁赤斤看得奇怪,这一个看来颇是害羞的少年,居然能啸聚了万多叛匪和蒙古作对?
这时只听那牛展儿大声呼道:“鞑子猖狂,犯我中原,今我奉汉王之命,讨伐逆匪,汉王已派出大军连夜奔往江南,我军全军努力,胜利只在今日!”
牛展儿的声音听起来尖利无比,不过那些起事民众听了,都大声爆发出阵阵杀声。
“冲啊!”牛展儿手中枪一挥,立刻几千民众如同潮水一般的向敌人冲去,也没什么阵星,就是这么乱哄哄的,全凭着一股血性往前冲去。
“放箭!”阁赤斤看得连连摇头,顿时,千万枝羽箭一起飞出,整排整排的龙卫新军“士兵”倒下,真如同屠杀一般。但这些起事的民众却个个都不畏生死,只凭着一股血性,毫不退缩!
七八百起事民众倒在了鞑子的箭雨之下,但更多的人踏着同伴的尸首终于接近了鞑子。阁赤斤一声令下,所有蒙古士兵全部冲了出去,立刻场面乱成了一团。
所谓的“天卫新军”,虽然人人作战勇猛,但完全没有经过任何军事训练的他们,又怎么会是身经百战的鞑子对手?只看到大量的汉人倒在了鞑子的刀下,鞑子脸上却显得轻松愉快,好像这不是一次战斗,而完全是一场游戏而已!
牛展儿看到部下纷纷阵亡,心疼不已,抬头一看,正好看到在那指挥作战的阁赤斤,心中想到擒贼先擒王,一挺手中长枪,就向阁赤斤冲去。阁赤斤眼看叛贼头目向自己冲来,心中大喜,挥刀才一迎上牛展儿的枪,只听到清脆的“叮当”一声,牛展儿手中之枪竟然被阁赤斤磕飞老远。
“哈哈,小娃娃这点武艺也敢上阵,羞也不羞!”阁赤斤大笑起来:“今日要不把你们这些叛匪杀得干净,就不算完!”
牛展儿面红耳赤,手中又没了兵器,拨马败走。天卫新军看到讨逆大将军已败,哪里还有心思继续战斗,呼啦一声,都跟在牛展儿身后败逃下去。阁赤斤怎肯放过这个机会,马刀向前一举,三千蒙古士兵如狼似虎的向敌人追杀过去。
这些蒙古人大都骑马,以马追步兵,转眼就已追上,只看到战场上战马嘶鸣,马刀挥舞,一个个起事的民众倒在了鞑子屠刀之下。
牛展儿逃一路,阁赤斤追一路,他不想让叛匪逃到太湖之中,自己部下都不会水战,万一被牛展儿进入太湖,绞杀起来势必又要增加麻烦。不过让阁赤斤觉得幸运的是,那牛展儿似乎是昏了头了,竟然忘记往太湖中跑,而是拼命的宜兴方向逃跑。
追了有一日多的时间,阁赤斤斩获甚多,但进入宜兴后没有多久,牛展儿和他的部下便突然失去了踪影。阁赤斤心中奇怪,急忙叫来宜兴当地百姓询问,宜兴百姓告诉阁赤斤,这附近有一个洞,名叫“善卷洞”,想必牛展儿是躲进了那里。
对这个善卷洞,阁赤斤也略有耳闻。其素有“江南第一古迹”、“海内奇观”之誉。古往今来,览胜探奇者不绝,诗文吟咏者辈出。唐代皇甫冉、李绅、白居易,宋代苏轼、李纲等都在此留下了千古佳句。
至于这洞名的来历,据说在几千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有一位贤人,名善卷,舜要将“天下”让给他治理。善卷答道:“余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于是善卷就不远万里之遥,来到江南宜兴这处荒山石洞中隐居,后人为纪念这位贤人,于是便把这个洞称为善卷洞。
善卷洞洞府广阔幽深,可以藏得下几万雄兵。不熟悉的人进去了,还真很难摸得出来。阁赤斤沉吟了下说道:“汉人,你叫什么名字?”
指路的汉人急忙说道:“回大将军的话,小人姓郑,因为排行第五,所以大家都叫小人为刘五,不知道大将军问这做什么?”
“刘五,将我们带进善卷洞如何?只要能剿灭了叛匪,我必然不会亏待于你!”阁赤斤笑嘻嘻地说道,接着将一块黄金扔给了他。
刘五大喜过望,接过黄金看了会,生怕有假似的,接着细心收入了怀中,趴下给阁赤斤磕了个头,恭恭敬敬地说道“大将军看得起小人,小人如何敢不尽命!”
第二百四十章 洞中格杀
一进入善卷洞入口,就看到中洞口有一巨大威严的钟乳石,高有7米多,人称“砥柱峰”,又称“小须弥山”。中洞是个天然的大石厅,高大,深远,宽敞,壮丽。
再往里走,石厅两边是形似青狮、白象的巨石,中洞又称“狮象大场”。岩壁上还镌有“伏虎须弥当洞口,青狮白象拥莲台”联句。
善卷洞中四季如春,那些进入洞中的一千多名蒙古士兵,从小生活在茫茫大草原上的鞑子士兵几曾见过那么美丽雅致的景色,一个个都完全忘记了自己进来是做什么的,只顾着欣赏周围景致。
阁赤斤也象是看得痴了一般,让士兵们把火把高高举起,眼睛一眨也不眨,唯恐漏掉了任何美丽的东西。当进入到连接中洞与下洞的岩石中通道“盘梯”时候,这些当年人工开凿而成,全长105级的石阶。由于下洞水流冲泻声和各种声音、风声等折射上传,在通道的各层转弯处会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一路走来,鞑子士兵仿佛置身于金鼓齐鸣、风雷交加、万马奔腾的境地。就在鞑子士兵都如痴如醉的时候,那带路的刘五脸上却忽然露出了一丝古怪的笑容,脚步也开始慢慢向后移动。
“刘五,你做什么!”阁赤斤毕竟久经战阵,虽然陶醉在洞中的景色里,但警觉一点也都没有放松过,这时一眼看到刘五动作,立刻厉声喝道。
忽然身边传来几声惨叫,几个蒙古士兵中箭倒在地上,顿时蒙古军队队伍里一阵慌乱。还是阁赤斤镇静,立即命令全军戒备,又让人把刘五押到自己面前来。
阁赤斤厉声问道:“刘五,你究竟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
“将军,你不是要找讨逆大将军吗,他此刻就在里面!”刘五一点也不畏惧,笑嘻嘻地说道:“不过这善卷洞进来容易,要想出去可就难了!”
阁赤斤明白了自己中了叛匪奸计,这刘五必是叛匪派来的细作,将他骗到了善卷洞中,而后叛匪利用熟悉的地形开始对自己的士兵暗中格杀。这时黑暗中“飕飕”之声不停,不断的有蒙古士兵倒下,那些蒙古人左顾右盼,根本不知道箭从哪里射来,在这样神出鬼没的杀伤之下,一个个眼中都露出了恐慌不已的神情。
醒悟过来的阁赤斤看到形势严重不利于自己,不敢在此地久留,即刻命令士兵先退出洞外。但没有想到明明是按照原路返回的,可左转右转了半天,却怎么也找不到进来的洞口。而那些叛匪又不断的在黑暗中射杀蒙古士兵,只半个多时辰,阁赤斤手下的伤亡居然已经达到了一百余人!
胆战心惊的阁赤斤急忙让人把刘五押到自己面前,和颜悦色地对他说道:“刘五,你骗我们进来的事我不和你计较,你若是带我们出去,我就赏你百斤黄金,还给你一个大大的官作,我们蒙古人说话从不食言!”
刘五大笑起来,笑声在洞中久久盘旋,忽尔他笑声一收,说道:“你已经中了我们讨逆大将军的计谋,难道今天还想活着出去吗?我大好汉家男儿,如何能屈膝在你鞑子脚下!”
说完,刘五奋起全身力气,把头往边上岩壁上一撞,登时血肉模糊,等蒙古士兵想要急救时,刘五早已死去!
阁赤斤想不到这汉人烈性如此,目瞪口呆之下,无可奈何,只得带着部下象没头的苍蝇一样乱窜。可洞里黑漆漆的一片,虽有火把照路,但那拿着火把的士兵,简直就成了活生生的目标,躲在暗处的“叛匪”一箭一个,箭无虚发!
蒙古人的伤亡越来越重了,已经有近三百个蒙古士兵死在了善卷洞中,但这样的杀戮却象是永远也不会停止一样。正在惊慌无措间,阁赤斤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了流水声音,阁赤斤经验丰富,知道有水源便必然会有活路,大喜之下,急忙带领士兵朝水响之处奔去。
行了有百来步,果然发现了一条洞中河流,最妙的是河中还停留着几条小船。阁赤斤赶忙第一个跳上船去,招呼着士兵们上船,可才几条小船,蒙古人却又有几百人,一次如何能够上完?蒙古士兵你拥我挤,拼了命的也要跑上这带来生的希望的船只。阁赤斤眼看船上人越来越多,生怕翻船,急忙命令船上士兵向前划去。没有来得及上船的蒙古人也不管不问,纷纷跃入河流之中,幸运的还能扒到船舷,运气差的直接沉到了两三丈深的小河之中,不会游泳的蒙古士兵还没有来得及叫救命,已经沉到了河底。
随后一直躲在暗处的“叛匪”一拥而出,对还留在岸上的两百多名士兵大砍大杀,只一会已被他们杀得干干净净。
侥幸逃出的阁赤斤也不知船会驶向何方,行了大约有一百来米,眼前豁然开朗,原来终于驶出了水洞之中。阁赤斤环顾左右,十成里已经剩不下一成,心下凄凉无比,看了下四周,都是怪石、树木林立,两边山壁高有十来丈,甚是凶险。阁赤斤已经被打怕了,催促着部下赶快寻路离开这里。
忽然间号角声一响,两边山壁上冒出不知多少“叛匪”,人人拿着弓箭,举着石头,对底下的蒙古鞑子怒目相视,恨不得一口就要吃掉他们一般。阁赤斤心里叫了声苦,暗道我命休矣!
“鞑子,你今天还想活命吗!”山壁上一人脆声说道。阁赤斤抬头望去,正是那叛匪的领头人物,讨逆大将军牛展儿!阁赤斤心中愤怒,恨不得当时就冲上去和他拼命,但环顾四周又哪里能让他们冲得出去?
牛展儿不再和他们废话,手向下一放,立刻无数的弓箭、石头纷纷落下,打得蒙古人哭爹叫娘,躲无可躲!
阁赤斤发疯一样的用马刀格挡着下雨一样的箭枝,猛的手上一阵巨疼,马刀落地,低头看时,却发现已经中了一箭。
就在阁赤斤自思必死之时,水底下忽然冒出几颗人头,大声说道:“将军若要活命,请速速下水!”
左右都是个死,阁赤斤没有半分犹豫,一头就栽进水中,才吃了两口水,觉得整个人往下沉之时,身子已被人抬起,那些水里冒出来的人带着他迅速向岸边游去。山壁上的牛展儿看到鞑子头领逃跑,急忙命人向那射箭,但其时阁赤斤已去得远了,弓箭力量却无法够到。眼看煮熟的鸭子飞来,牛展儿又气又急,带着部下就追杀下去。
牛展儿部下跑得快,他却不知道为什么跑起来非常慢,看到部下在等自己,牛展儿连连挥手:“你们快去,快去,不要让鞑子将领跑了!”等部下去得远了,牛展儿只觉得双足疼痛,连番激战又让他骨头象是散了架,找快干净的石头坐了下来。没有想到,他才坐下,忽然从后面灌木丛中冲出几个彪形大汉,还没有等牛展儿来得及叫喊,已被这些大汗捂着嘴拖到了灌木丛中。这些大汉训练有素,前后不过眨眼时间,等“天卫新军”的士兵掉转身来,哪里还找的到“讨逆大将军”的影子?
这一场杀,牛展儿用计把鞑子引到善卷洞中,进洞的一千多名鞑子除了阁赤斤外,竟被杀得干干净净。不过义军也损伤惨重,从无锡到宜兴,死了有一千八百多人,最为重要的是他们的头目牛展儿也神秘失踪。失去了领头人的义军,只能推举宜兴人黄贤为新的“讨逆大将军”,带领他们继续和鞑子周旋。
这支民间自发组织的义军,一直和鞑子在无锡、宜兴等地坚持战斗了一年多。最后,由于黄贤中了鞑子的轨迹,在宜兴官林被数倍于己的敌人包围。义军士兵展现出来了大无畏的勇气,在官林和敌人血战一昼夜,最后终于全军覆灭。轰轰烈烈的举事这才渐渐平息了下来。
……
莫名其妙中伏,又莫名其妙被救出的阁赤斤,被那些神秘人一口气带着飞奔了十几里路,这才在一片树林里停了下来,正当阁赤斤想要问话的时候,忽然从树林深处闪出了一支百来人的队伍,带头的一人抱拳说道:“汉百户顾成拜见将军,顾成救将军迟了,罪该万死!”
阁赤斤心中疑惑,上下打量着这人,顾成也不过二十来岁的样子,相貌英挺威武,气概不凡,身上穿着新附军的军服,只是看起来有些破烂不堪。阁赤斤疑惑地问道:“你们是谁,为何会出现在此地?”
顾成显然有些犹豫,迟疑了好一会才说道:“我等皆待死之人,见到将军有难若是不救,罪上加罪,今日救出将军,只愿将功折罪,好保留了我等性命!”
阁赤斤愈发的奇怪了,听这人话里的意思,他们一个个都好像是死囚一般。他心中知道其中必然有古怪,也不说话,只盯着顾成看去。
果然,顾成说道:“不敢隐瞒将军,当日唆都元帅被那铁残阳刺杀,大汗震怒,命令将伯颜元帅路经百里之内的新附军全部斩首,为唆都元帅陪葬,我等便是其中该死之人。只是小人实在贪生怕死,带着百来个弟兄跑了出去,一路流落到了这里。今日看到将军中计,我等又就在附近,因此拼着性命将将军救了出来!”
阁赤斤恍然大悟,唆都被杀之后,大汗忽必烈迁怒于新附军,一连杀了几千人的事情天下尽知,这些人原来是其中的逃兵,怪不得会说自己“死罪”。阁赤斤心头释然,又感念顾成等人的救命之恩,当下拍着胸脯说道:
“我已经明白了,既然你救了我的性命,我不能不报答于你。我家镇南王待我甚厚,犹如子侄一般看待,知你于我有相救之恩,必然会看在我的面子上饶了你等性命。你等需知镇南王乃大汗爱子,他说的话大汗没有不答应的!”
顾成大喜,连声称谢,看这样子不象是自己救了阁赤斤,倒如同阁赤斤救了自己一般。后面新附军士兵也都道谢不迭,其中更有个老兵模样的人呜呜哭泣了起来。
阁赤斤讲义气,别人救了自己无论如何要倾尽相报,说道:“顾老弟,我看你年轻,不如我们结为安答如何?有这层关系在,想必镇南王更加要放你一马!”
顾成倒是吃了一惊,蒙古人和汉人结为安答,倒是新鲜。他略略客气了几句,阁赤斤只是不许,顾成也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和他交换了信物,结为“安答”。
在顾成的带领下,一众人晚上悄悄出发,走了半个夜间,才终于来到阁赤斤当初进入善卷洞时的入口,看到等了整整一天的两千部下,阁赤斤这才松了口气。性命既然保住了,阁赤斤想到在洞中受到的屈辱,心中愤怒无比,当时又要点齐军队杀入洞里报仇。
“兄长且慢!”顾成急忙阻止他道:“这善卷洞里幽深神秘,没有熟悉此处的人带路,有死无生而已。兄长在里面折了些兄弟,再进去恐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