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荐中华(西方)-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蔡戌中一笑,三十六支火铳是使用得当,一下就打死了鞑子主将。可等到鞑子回过神来,重新组织进攻,这些装药缓慢的火铳,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

“将军,我军兵败,杜大有将军身亡!”从白塔败退下来的士兵神色慌张地说道。

李恒想了未想,说道:“将全军分为八队,每队五千人,每两个时辰轮换一次,不分日夜轮番不停的对白塔攻击,明日清晨前务必拿下白塔!”

“大人,白塔防御甚为严密,将军以此人海战术攻击,势必造成我军重大伤亡!”身边一名副将小心翼翼地说道:“是不是另外再想一个办法?”

李恒叹了口气说道:“我又何尝不知道这样打的结果?可现在元帅大军被困,我军若想尽早救援,只有走这白塔,若是绕道,非五、七日不能到达啊。”

第一百零九章 青芝山歼灭战(三)

白塔艰苦防御的同时,青芝山伏击战也已经进行到了最后的关头。天卫军和侵宋元军两军间的决战,就在青芝山狭小的地段展开,这一战胜负,对于汉人意义重大。

天卫军此时人数接近三万,张弘范军四万不到,数量上的劣势已经相差不多,更兼蒙古士兵弃马步战,已己之短攻敌之长。天卫诸军久在福建,地理熟悉,又是伏击,战局对天卫军大大有利。

王竞尧眼看山下战成一片,打得热闹,对身边一直护卫在左右的铁残阳道:“你可与我各引锋铁营一部,分两边击杀,专找鞑子薄弱处下手!”

锋铁营实际上已经成为了王竞尧的贴身卫队,这营人数不多,抱着宁缺毋滥的想发,锋铁营精简再三,从最初的三千余人,一直减少到了现在的一千一百人,但战斗力不降反升。加上统制铁残阳为人彪悍,将凶兵勇,因此锋铁营已经成为了天卫军中真正的虎狼之师。

铁残阳早就看得有些按捺不住,此时得到王竞尧发令,当即操起断枪,就要引着锋铁营士兵下山杀敌。

“不可!”黎师急忙阻止道:“身为主帅,岂能以身犯险?万一有甚不测,会引得军心动摇。元帅宜在山顶督战,不可下山!”

王竞尧大笑道:“身为三军主帅,若不能身先士卒,将士如何归心?此战若败,我也不得幸免。先生稍待,王竞尧去了!”

说完也不等黎师再次出言相劝,拔出铁血宝刀,大喝道:“锋铁营众兵,随我杀敌报国,有我在此,汉军必胜!”

“元帅在此,汉军必胜!”锋铁营千名士兵爆发出声大喊,大浪一样的卷下山去,转眼间就和蒙古士兵混战在一起。

黎师看着连连摇头,这位大元帅,勇猛当真勇猛,所作所为,无不让人热血沸腾,直看得自己也想拿起武器跟随杀敌立功。可王竞尧就是欠缺了点沉稳,元帅若是每战都亲身冲锋陷阵,早晚有天会出事,那天卫军一旦群龙无首,谁来督促诸军?

不过黎师并不知道王竞尧的真正想法,青芝山大战正如王竞尧自己说的,要是败了,哪里还有什么天下兵马都元帅,自己一个人活着又还有什么意思?另外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天卫军是王竞尧亲手组建,他要靠着这一战,在将士心中建立起自己无比的威望,让天卫军真正成为对自己忠贞不二的一支亲军。

果然,山下正在浴血厮杀的天卫军看到元帅亲自来到战场指挥战斗,无不士气大增,信心百倍,一时“汉军必胜”的口号在战场上的每一个角落响起。

千军万马中,那面绣着“天下兵马都元帅,王”的大旗格外醒目,这面大旗就象一把利剑,指向哪里,哪里的鞑子很快就会被毫不留情地歼灭。锋铁营士兵最是凶悍,下手决不留下俘虏,直杀得鞑子心惊胆战。

这一战后,不要俘虏也成了锋铁营一条不成文的军规。

在后督战的张弘范眼见锋铁营锐不可当,当即叫来身边猛将述忽朵儿说道:“那面大旗必是敌军元帅所在,你可领身边亲兵三千精锐截杀,宋军元帅若死,其心必乱,我军亦可扭转败势。不必计较伤亡,只管冲杀!”

述忽朵儿领命,当下带着三千士兵冲出,也不管附近交战如何激烈,一门心思想着懂得只是杀死汉人的元帅。

张弘范看到述忽朵儿已然冲了上去,自己又亲自督促士兵并力死死挡住宋军,不让他们增援王竞尧处。

王竞尧身边兵少,只有五百人之数,看到数千蒙古人蜂拥着冲了上来,那些士兵上下一心,死死护卫在王竞尧身边,不让鞑子靠近。王竞尧浑然不惧,也不呼叫救援,只是指挥着这五百士兵和鞑子死死战在一处。

正在鞑子军中冲杀的铁残阳一看王竞尧遇险,刺倒一名鞑子的百户长,带着士兵就想向王竞尧靠拢,可那些鞑子已被张弘范下了死命令,冒着巨大的伤亡,拼命挡住,就是不让铁残阳和王竞尧部汇合。

此时王竞尧部究竟兵少,陷入鞑子重围,迭遇凶险,亏得锋铁营将士忠勇善战,但时间一长,只怕还是要出大事。

这时被鞑子纠缠住的铁残阳厉声道:“元帅若失,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陈中建,你且挡住鞑子,我去救应!”

后军大将陈中建应了声,也不说话,带着士兵奋力左右挡住鞑子。又听到铁残阳说道:“锋铁营勿管身边,只向元帅处靠拢!”

铁残阳当先开道,一条断枪左突右刺,根本就不理会身边兵刃,身上也不知受了多少伤,在陈中建的帮助,竟生生在鞑子军中杀开一条血路。

述忽朵儿眼看就要得手,耳边忽然听到一声低斥:“认得大将铁残阳吗!”述忽朵儿转头一看,只看到一名浑身都是鲜血的宋将出现在自己面前,身后跟着几百名骁勇无比的宋军,已在王竞尧身边重新组起一道防线。

看到到手的功劳飞了,述忽朵儿大怒:“我乃大朝上将,岂认得你这个村野匹夫!”说着当头一就是一刀砍下。

铁残阳这一路杀来,受伤甚重,此时气力不济,架住述忽朵儿的刀,只觉得非常沉重。久战对自己不力,铁残阳不假思索,对着述忽朵儿砍来的又一刀竟然不躲不避,一枪就向述忽朵儿咽喉刺去。

述忽朵儿也当真凶悍,刀也不收,面露凶光,存着和敌将同归于尽的想法,大刀凶猛的继续斩向铁残阳。一刀落下,述忽朵儿明显感觉到砍到了宋将的身体,正大喜间,忽然看到面前枪影闪动,接着咽喉就是一凉,铁残阳断枪已将他喉管刺穿。

铁残阳胸口中刀,血流如注,但他毫不在意,挺立在那傲慢地看着述忽朵儿倒下,眼睛里满是讥讽。他忽然冲前了几步,接过帅旗,用尽全力一摇,厉声叫道:

“汉军必胜!”

第一百一十章 青芝山歼灭战(四)

“汉军必胜!汉军必胜!”

青芝山漫山遍野都是这样的呼喊,天卫军群情激奋,他们象潮水一样涌向鞑子,又如同潮水一样把他们淹没。

“巍巍大汉,只要上下万众一心,这些异族又能猖獗到什么时候?”王竞尧扶住了铁残阳,说道:“你已受重伤,暂且退下休息!”

铁残阳冷然说道:“鞑子未灭,何来休息之说!”

他的话冲得王竞尧连连摇头,这铁残阳什么都好,可就一条,对自己说话也真是太不客气了。

“要是再有一军就好了!”厮杀已久的陶亮这时也冲到了王竞尧身边,说道:“我军胜势已成,这时若再得一支生力军,就可以迅速结束战斗。必将白塔方面人数太少,万一被鞑子冲了过来,两军汇合,可就麻烦大了!”

王竞尧微微笑了下:“生力军?生力军马上就到!”

陶亮呆了一下,不知所以,正想发问,忽然看到青芝山左近杀声大起,烟尘飞舞,不知有多少人正向这里杀来。

一名宋将大步走来说道:“报,泉州知府李天正引领五千乡兵,神机处统制任晓晟引两千民兵,水军大将符海波、秦海、何翰引两千水兵已经赶到!”

王竞尧大笑,尽力大声喊道:“我军援军已到,众军努力杀敌,勿教走了张弘范!”

原来王竞尧早有安排,他唯恐兵力不足,以兴化知洲许桐镇守泉州、兴化两地,又命李天正和任晓晟二人,将那些退伍的士兵,乡间的村民和泉州那些商人的护院都组织起来,等候命令,随时增援战场。又让水军在歼灭蒙古水军主力后,迅速带着士兵赶到。

这些乡兵本本来战斗力和蒙古士兵天差地远,但王竞尧选择在这个时候让他们参战,等于是在一架天平上突然放下了一块石头,局面立刻改变。

蒙古军队败像早成,只在苦苦支撑,这时宋军突然近万人加入,蒙古人再也支持不住。那些个福建乡民用什么武器的都有,菜刀、砍柴刀、鱼叉……几个人围住一个蒙古士兵砍杀,眨眼间就把被围的蒙古士兵砍成肉酱。

“元帅,败了,等不到李恒将军到来了!”从战场上败退下来的扎麻野嘶声说道:“请元帅速速撤退,我为元帅断后!”

张弘范竟然泪水长流,他看着自己的士兵漫山遍野的被宋朝军民追杀,自己一世英名在青芝山毁于一旦,心如刀绞。他曾经想着在灭了宋朝朝廷后,要为自己立上一个大碑,上面写“张弘范灭宋于此”,现在已成南柯一梦。

“我不走,我不走!我要和我的士兵死在一处!”张弘范任由泪水流下,呆呆地说道。

扎麻野急了起来,对张弘范身边亲兵大声吼道:“护着元帅速走,不得有误!”

张弘范正想斥责,身旁亲兵看着形势危急,也不管以下犯上的罪名,左右架起张弘范就跑。

看到张弘范走了,扎麻野出了一口气,环顾身边只剩下十来名士兵。正凄然间,忽然看到不远处两个文官打扮的人正在交谈,护卫的士兵又不多,想着文官好欺,自己拼着一死也要拉个宋朝官员垫背,当下奋起精神,带着十几名士兵就冲了上去。

这两人正是泉州知府李天正和神机处统制任晓晟。李天正看到十来个鞑子向自己冲来,对任晓晟说道:“鞑子已到,杀敌立功的时候到了,任兄武艺高绝,天正不敢抢功,请任兄先上。”

“哪里,哪里,小弟怎敢抢了兄长的功劳?”任晓晟谦逊地说道:“兄长武艺高强,舞起剑来只见剑影,不见人影,还是兄长先上吧!”

这两人相互“谦让”,谁也不愿上去,还好这时水军大将符海波杀到,奇怪地看了两人一眼,问道:“你们两个会武艺吗?”

李天正连连咳嗽,负着双手只顾看着天上,也不搭理。任晓晟倒是一本正经地说道:“我等世外高人,武艺精绝,非到万分危急关头,怎可轻易施展?也罢,今日之功,就让了符将军你了!”

符海波当真哭笑不得,抱抱拳说道:“多谢任大人成全,小人这就把鞑子杀了,回来再请大人喝酒以示谢意!”

看到符海波冲了上去,任晓晟连连拍胸,颇有些后怕地低声对李天正说道:“看来以后是得习习武,不然再遇到这情况当真不太好办……”

扎麻野眼看着就要冲到宋朝官员面前,忽然被符海波拦住去路,扎麻野也不多话,劈头就是一刀。符海波双刀舞动,和扎麻野战在一处,边上水兵兄弟,却依仗着人多,早把扎麻野的部下砍翻在地。

本来扎麻野甚是勇猛,但自从战斗打起就没有得到歇息,身上又受了几处伤,早已疲惫不堪。战不了几合,就被符海波一刀砍倒,接着符海波快步上前,补上一刀。扎麻野这员蒙古军中有名的猛将,就这样死在了青芝山中。

扎麻野身死的同时,张弘范却被几个亲兵护卫着,跌跌撞撞的寻找人烟稀少之处狼狈逃窜,到了这个地步,张弘范再也顾不得身后数万蒙古士兵的哀号了。

跑不了几里路,面前忽然出现一员宋将,这员宋将拎着条枪,森然说道:“大将林锋在此,你还想往哪里跑!”

张弘范身边亲兵咬着牙冲上,却被林锋一枪一个刺倒在地。张弘范颓然道:“我就是大元朝都元帅张弘范,你且慢动,容我尽到忠臣之名,面对北方而死,以报陛下厚爱!”

“忠臣?”林锋大笑起来:“你身为汉人,却为鞑子效命,你是忠的鞑子,还是忠的自己的祖先?我汉人中有你这样的败类,当真是莫大的耻辱。你想死?我偏不让你死!”

说完大步向前,一脚踹翻了张弘范,身旁士兵一拥而上,把个张弘范捆得严严实实。林锋又怕张弘范咬舌自尽,几拳竟然把张弘范满口牙齿打得粉碎。

第一百十一章 汉军必胜

“统制,鞑子又上来了!”小石头看着密密麻麻的元军,又有些害怕起来:“这次他们上来的人好多,咱们该怎么办?”

蔡戌中淡淡地笑道:“怎么办?拿弓箭射,弓箭射完了拿刀砍,刀砍断了用牙齿咬!总之不得元帅将领,就算我们全死在了这里,也不能让鞑子靠近一步!”

小石头紧张地握着一张弓箭,用力点了点头:“统制,我求您一件事,要是我死了,家里的老娘麻烦您帮我照顾下。”

蔡戌中长长叹息了声,摸着小石头的脑袋,半晌没有说话。

宋军防线上箭如雨下,拼命阻截着蜂拥上来的敌军。但李恒以梯次进攻的方式,用士兵的生命代价,不断消耗着宋军的箭枝。要是换在往日,这样的打法就算最后胜里,也必然会受到朝廷的训斥,但现在李恒为了救援张弘范,已经顾不得许多了。

夜色渐渐降临,宋军的弓箭就快要见底了,李恒的消耗战术明显取得了效果。但他并不打算停歇下来,而是命令士兵打起火把,继续夜战。

此时战场上的双方士兵都已经打红了双眼,什么生死害怕都丢到了脑后,只是机械地冲锋、防御,再冲锋、再防御……这一次元军很庆幸宋军没有再放那么点雨点般的箭枝,也许是他们用得没有了吧?但没有想到的是,才冲到宋军阵地前,蒙古士兵却遇到了比弓箭更加可怕的大石头和滚木,蒙古士兵惨呼着向后败退,蔡戌中趁势组织了反击,只一个冲锋,就把蒙古士兵再次赶出了阵地。蒙古军队在这一次的冲锋中,又再次损失了七、八百人,伤亡之大,为李恒领军以来从所未有。

但李恒却象是根本没有看到伤亡一样,令旗一挥,新的攻势又随即展开。

蔡戌中看了看身边越来越少的士兵,滚木擂石和弓箭一样,都所剩无几了。再看看山下重新集合起来准备再次进攻的蒙古士兵,他苦笑了下,不知自己还能不能活到天亮。不过自己当初在常州就应该死了,侥幸活了下来已是万幸,现在死去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只是唯一的遗憾是再也不能跟随着元帅一起和鞑子厮杀了,再也不能亲眼看着汉人江山的光复。

蒙古士兵举着火把开始了进攻,当冲到阵地前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宋军阵地上静悄悄的,没有弓箭,也没有石头,蒙古士兵一时倒不太适应,不知道宋军在玩什么把戏。

蔡戌中坐在地上,擦了擦他的战刀,忽然腾身站起,大声道:“兄弟们,让咱们一起死在这里,杀鞑子!”

“杀鞑子!”所有的士兵从地上一跃而起,迅速冲到蒙古士兵中间,闭着眼睛疯狂地猛力砍杀。

这一场血战,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不知打了多少时候,蒙古士兵再次退了下去。但守卫在第一道防线的八百宋兵,竟然只剩下了二十六人。

蔡戌中浑身浴血,在尸体堆里不断地寻找着什么。突然,他扔去了战刀,从死尸堆中抱起了一具尸体,这具尸体双手紧紧扼着一个蒙古鞑子的咽喉,至死都没有松开,蔡戌中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两具尸体分开。随即,这个刚强的汉子眼睛禁不住流了下来。

小石头,是小石头。小石头死了,他今年才刚满十七岁。他年龄虽小,可死得象个真正的好汉。他的双腿都被砍断了,可一直到死,小石头还亲手扼死了一个敌人!

蔡戌中的泪水一滴一滴落到小石头的脸上,他抚摸着小石头的脸,慢慢将他的双眼合上,耳朵边忽然响起了小石头的话:“统制,我求您一件事,要是我死了,家里的老娘麻烦您帮我照顾下。”……

……

“统制,咱们现在怎么办?”一名锋锥营士兵问道。

只有二十七人了,第一道防线守不住了,蔡戌中抱着小石头的尸体说道:“咱们退到第二道防线去,再坚持一下,元帅那很快就会胜了!”

李恒这次是真的愤怒了,自己有四万大军,对方只有区区三千人,竟然把自己牢牢地拖在这里动弹不得。一旦传了出去,自己的脸面放在哪里?

“攻,再攻!”李恒愤怒地喝道:“这次不许休息!前面的死光了后面的上,士兵死光了将领上!我要看看这些汉人究竟有多硬!”

为了确保这次进攻成功,李恒亲自带着一千拿着大刀的督战队站在后面,并严令有后退者,一律格杀勿论!

在李恒的严令下,蒙古士兵也豁出了性命,根本不再顾忌什么战法,什么队形,只是闷着头向上冲锋。前进也是死,后退也是死,死在敌人的刀下还更光彩一些。

第二道防线上不多的弓箭也很快用光,蔡戌中亲自指挥着士兵们与冲到面前的鞑子士兵展开肉搏。这些锋锥营的士兵虽然大多是新兵,但仗打到了现在,他们都目睹了第一道防线的兄弟是如何的英勇奋战,一个个都忘记了害怕,带着为兄弟们报仇的决心,和鞑子浴血拼杀。

蔡戌中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了,鞑子蜂拥着冲了上来,蔡戌中无奈,被迫组织人手退到了第三道防线,也是最后的防线。

蒙古士兵眼看胜券在握,片刻也不停息,立刻对宋军第三道防线发起了更加凶猛的进攻。

整个锋锥营打到现在,已只剩下了一千多人,两千士兵倒在了白塔。蔡戌中身上起码受了十几处伤,他看了看周围的士兵,他们的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害怕,蔡戌中笑了,锋锥营就算今天全部死在了这里,但锋锥营这三个字也必将气贯长虹!

“兄弟们,这里就是我们的绝命之处,让我们轰轰烈烈的战死在这里吧!”蔡戌中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说道。

不知道哪个士兵说道:“统制,咱们不怕,杀了那么多鞑子,值了!等大元帅他杀光了青芝山的鞑子,会为咱们锋锥营报仇的!”

蒙古士兵越来越近了,火把下,鞑子狰狞的嘴脸已经看得清清楚楚。

蔡戌中轻轻叔了口气,慢慢举起了战刀,对准了冲上来的鞑子,正想命令全线出击,忽然,就在白塔的后面,响起了如同炸雷一样的喊声:

“汉军必胜!汉军必胜!”

第一百十二章 忽必烈的安排

那从后而至的援军正是游击大将典霸天的三千援兵,人数虽然少了些,但带给交战双方心理上的感受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宋军听到自己人的呐喊,个个都士气大振。

蒙古士兵却不一样了,他们眼看着胜利在握,却突然出现了敌人的援兵,黑夜里只听到漫山遍野都是汉人的叫声,也不知敌人来了多少,心下惊慌,各自回首看向头领。那些个蒙古军队的大小头目也都面面相窥,不知如何处理才好。

正犹豫间,忽然就听到四周大叫:“张弘范已败,张弘范已败!锋锐营的兄弟们勿慌,大元帅已经带着五万援军赶到!”

白塔上一阵欢呼,锋锐营士卒人人精神振作,握住武器,就要和快要冲到面前的鞑子拼个死活。

其实现在这支援军还未知青芝山胜负如何。当时在青芝山天卫军胜局初定的时候,军师黎师已料知白塔守军必然艰苦无比,临时征调典霸天带着本部兵马先行,并教这些士兵一进入白塔便如此呼喊,以慢蒙古人军心。

果然,蒙古军中听到张弘范败了,阵脚大乱。官看兵,兵看官,最后都把头转向了正在山下督战的李恒身上。

李恒也是一片茫然,他与青芝山联系中断已久,张弘范处胜败如何,他是一点也不知道。此时若就此停兵不攻,万一消息是假,则未免青芝山张弘范军必败;若继续攻下去,一旦宋军腾出手来,则自己的部队也有被围歼的可行性。

正犹豫不决间,一名蒙古十户长送来一只信鸽,李恒只一看,那信鸽正是他和张弘范用来联络之用的。他打开信鸽腿上一张小小纸条,上面只写着短短几个字:“我军大败,元帅已落宋军手中。”

李恒一阵眩晕,险些摔倒在地。边上将领急忙搀扶住他,李恒呆了半晌,忽然跪倒在地,放声大哭:“元帅,元帅……”

他这一哭,边上蒙古众将已然知道张弘范兵败的消息是千真万确的了,一个个都唉声叹气,暗自垂泪。张弘范治军虽严,但对部下甚好,非常得到这些军官的爱戴。

其实这信鸽也是黎师用的计谋。他在缴获的物资中发现了十几只被称为“飞奴”的鸽子,立刻想到这是蒙古两军间联系之用,当即按着元军口气,给李恒发来这一封信。黎师只这两条计策,已让白塔之危迅速扭转。

“将军,现在不是悲哀的时候。”身旁将领安慰李恒道:“元帅兵败,宋军必然全力朝白塔而来,我军一天一夜攻击,损失惨重,士兵疲惫不堪,若是被围,只怕又是一个情知山!为大局计,现在迅速撤兵要紧,待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为元帅报仇!”

李恒趴在地上恭恭敬敬对着青芝山方面磕了三个响头,这才站起来,说道:“立刻鸣金收兵,全军星夜退出福建!”

白塔一战,锋锥营死死将四万蒙古大军拖在白塔一天一夜,杀敌两千五百,未让蒙古大军前进一步,有效保证了青芝山伏击战能够顺利进行。但锋锐营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牺牲,整支部队都被打残,光阵亡者就达到了两千人之多,剩下的幸存者,居然没有一个身上不带伤的。

蔡戌中身上带伤十七出,重伤四处,与铁残阳一样,成为了这场保卫福建的战役中受伤最严重的高级将领。战后王竞尧亲自把安神医带到军中为二人治伤,并优先为锋锐营提供士卒,也算能勉强告慰已经死去的兄弟们了吧。

但不管怎么样,青芝山伏击战还是胜了。此战全歼蒙古四万精锐部队,其中杀伤两万五千,俘敌一万五千。生擒蒙古都元帅,汉军大将张弘范,击毙张弘正、也不鲁花、扎麻野等元朝名将十余员。直杀得元朝大都震动,天下汉人欢呼。

据说,元朝皇帝忽必烈当时得到噩耗的时候正在吃饭,惊闻灭宋大军兵败,连张弘范都成为了俘虏,一贯泰山甭于前而面色不变的他,竟然整副碗筷都跌落到了地上,随后他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了房间里整整一天也不愿见任何人。

随后,忽必烈星夜派人赶赴福建,提出愿意以黄金一万两换回爱将张弘范,但却被王竞尧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并且割下了使者的两只耳朵,亲自给忽必烈写了一封信,信中只写了六个字:

“你要战,那便战!”

这却是当年成吉思汗说的话,现在王竞尧将它原封不动还给了蒙古人。从这六个字中,忽必烈忽然感觉到原来汉人并不是那么容易征服的,他们在国破家亡时候所表现出来的血性和勇气,甚至远远超过了草原勇士。

败军之将李恒哭请忽必烈治罪,忽必烈念在张弘范的面子上赦免了他,接着李恒请求重领大军杀回福建,为张弘范报仇,也被忽必烈拒绝了。

忽必烈暂时不对南宋报仇,是因为听取了他所器重的回回人阿合马的建议。阿合马告诉忽必烈,汉人在福建取得了胜利,此时士气正高,如果在这个时候大举用兵,只会让汉人更加地团结在一起,元军也许还会再次大败。而暂时放着不理,以汉人的性格来说,只要稍微太平一些,其内部必生内乱。与其损兵耗将,不如等着汉人自己打败自己。忽必烈听了他的话,字考虑了下,非常之的欣赏,当即就按照阿合马的部署,往福建派了大量的探子,随时把情报回报到大都。

当然这只是第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元朝在去年征讨日本的战斗中失败,150艘战船组成的庞大舰队遭受了失败,让蒙古军队多少伤到了一些元气。

再加上这两年连续用兵,一鼓作气灭了南宋朝廷后,士兵们已经多少出现了一些厌战情绪。现在最好的办法是休养生息,而后看准机会,一举荡平福建汉人的最后残余势力。

第一百十三章 秘密

蒙古主帅被擒,青芝山大捷,是自元朝发动灭宋之战以来,汉人从所未有的重大胜利。消息传出,普天下的汉人群情振奋,王竞尧和天卫军之名,天下已无人不识。

整个福建陷入了喜气洋洋之中,天卫军凯旋归来所到之处,无不受到民众夹道欢迎。福建民众的巨大热情,让天卫军行军缓慢,有的时候一天都居然走不上几里路。

“元帅,泉州方面新传来了消息。”好容易行进到泉州附近,已经是青芝山凯旋六天后的事情了,王竞尧正和众部下吃着晚饭,任晓晟就匆匆走了进来,说道:“第一件事陛下和文武众官准备亲自在泉州城外十里处迎接咱们天卫军,表彰咱们的功劳。”

王竞尧叹息了声:“天卫军这一仗下来名震天下,可惜的是,咱们很多兄弟都已经看不到了。”

“是啊,虽然我们以少胜多,歼灭了四万的蒙古鞑子,可自己也遭受到一万余人的损失。”司徒平一点了点头说道:“这一万多人放到平时也没有怎样,可咱就这么点家底,这一万多士兵花费了咱们多少心血啊。”

“不过这一仗打胜,好处还是巨大的。”王竞尧放下了饭碗,说道:“首先是稳住了福建的局势,自临安陷落,上上下下都陷入了恐慌之中,现在局面初步得到了改观。其次,天卫军威名大盛之下,将来咱们的征兵工作也好做了许多,天卫军从此后将成为那些不甘被鞑子奴役的热血汉子的向往之处。我计划用一年的时间,扩军八万到十万。如果我们能有充裕的时间,编整出这样的一支队伍,咱们也有了和鞑子对抗的本钱,恢复中原就不再是纸上谈兵。对了,晓晟,还有一件事是什么?”

任晓晟这时有些生气地说道:“前日大都鞑子派来的使者,被元帅割去了双耳,赶了回去。后来据我在泉州的探子汇报,忽必烈不止派了这一路,还有另一路使者直接去了泉州,找到了丞相陈宜中,中书侍郎杨亮节等人,以大量金银贿赂,要求释放张弘范和哈拉蒙台等人。而陈宜中这些人已经答允,并在太后和陛下面前为张弘范极力开脱,从我们的分析来看,张弘范被释放的可能性很大。”

“混帐东西!”水军将领秦海大怒而起:“我们在前线浴血奋战,不顾死生才抓住了这些人。可还没有太平,这些狗东西却在想着这些龌龊东西。元帅,秦海愿带本部水军,连夜奔赴泉州,一举擒获这些奸臣!”

王竞尧也是愤怒不已,他重重放下饭碗,站了起来背着双手烦躁的来回走动。虽然这些人的嘴脸他早已经看透,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才取得了这么一个小小的胜利,这些当官的已经开始不安分起来。

鞑子尚且占据着大半个江山,南宋复辟朝廷只能在福建苟延残喘。陈宜中这些当大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