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荐中华(西方)-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傲云老弟,你骗得老哥我好苦啊。”定了定心神,桑哥大步走到客厅,一见到张傲云,脸上竭力挤出一副亲热的样子,说道。

“桑哥大人,你我各为其主,张傲云也是无奈。”张傲云笑道:“此刻大军入城,大都早晚都是齑粉,大人如何不早做准备?”

谁想到桑哥忽然在张傲云面前“扑通”跪了下来:“老弟救我,老弟救我!”

张傲云叹息着将他扶了起来:“本来陛下是不接受投降的,可我想着与大人的一番交情,拼着性命苦苦哀求,陛下这才答允,大人千万不可负我啊。”

汉人皇帝坚决的拒绝,以及后来态度的转变,桑哥都从梅甘思的嘴里得知,现在从张傲云处说出,更让他感激莫名:“老弟的恩情,桑哥永世铭记在心,只是现在汉军大军入城,不知道桑哥应该怎么做才能以赎罪过?”

张傲云微微笑了起来,他等着的就是桑哥这个态度:“大人权倾朝廷,元朝上下官员无不是大人门生亲信,此刻鞑子之军捆困兽犹斗,大人若能举兵于内城响应我大军攻势,断绝鞑子后路,鞑子必乱,此岂非大人奇功一件?”

桑哥闻言大喜,在他的心里,只有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什么元朝皇帝,什么蒙古军队,都和他一点关系也都没有。他站起身抱抱拳道:“老弟请在此少待,桑哥去去就来。”

张傲云只管微笑着捧起茶碗,仔细品茶。外面的厮杀声已经越来越激烈了,就连在这里也能断断续续地听到。不知道为什么,见惯了风浪的张傲云,这时候却有些激动紧张起来……

过了不到一个时辰,桑哥转回府中,在他的身后,跟着不下百来个人,这些人装束奇怪,有的穿着元朝朝廷官服,有的却是一身平民打扮,摆明了是想找机会逃出城去的样子。

这些人张傲云大半认识,都是鞑子官员,桑哥能量倒确实大得可以,才刚刚出去不到一个时辰,这么短短的时间内,居然能将这些当官的全部召齐!

第四百三十一章 内城外城

这些鞑子的官员们,看到失踪许久的张傲云,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都吃了一惊,本来大都就在风传张傲云其实是汉人的奸细,看来这话很有几分道理!

“这位,是咱们的老朋友了,张傲云张大人。”桑哥清了清嗓子,说道:“这次,张大人是奉了汉人皇帝陛下的命令,前来挽救我等于水深火热之中……”

这几句话完全证实了鞑子官员们心中的猜测,顿时底下一片嘈杂。

等下面稍稍安静了些,张傲云笑了笑:“不错,我想现在你们也应该都猜到我的真实身份了,我是陛下身边忠勇侯,情报处副统制。在大都这么些年,还要真感谢诸位的多多关照。本来我汉军大军入城,擒获诸位只在早晚之间,我也没有必要前来,可是……可是桑哥大人心中牵挂着诸位,不忍各位大人就此落得个悲惨的下场,因此才冒死找到陛下,一心想着为诸位谋个生路……”说着他看了桑哥一眼,只看到桑哥挺胸凸肚,脸上洋洋得意,好像果真这些人的性命都是自己救的一般。

那些鞑子的官员们出奇的安静,一个个都沉默的站在那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和桑哥一样,自己的利益才是第一位的。蒙古的败亡已经就是眼前的事,既然现在一条生路就放在眼前,又为什么要继续和元朝这条破船一起沉没呢?

“我给你们带来了皇帝陛下的意思。”看着这些官员的样子,张傲云微笑着说道:“现在战场投降的人,全部罪减一等,立有大功的,罪减三等,你们好好考虑考虑吧。”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等张傲云把话说完,桑哥来回走动了几步,说道:“这是皇帝陛下的恩典,也是张大人的恩典。各位,要是错过了这个机会,桑哥可就保不了你们了……”

“桑哥,你这个不忠不义的小人。”忽然底下有个官员破口大骂:“陛下如此厚待于你,朝廷生死存亡关头,你却出卖陛下。我死也不降。做个死节忠臣,总也好过你这卑鄙小人!”

桑哥大怒,放眼向下看去,却原来是汉臣,集贤学士,江南(:文:)行台御(:人:)史程锯(:书:)夫。桑(:屋:)哥正想斥责,就听身边张傲云笑了下:“请问程大人是汉人还是蒙古人?”

程锯夫一时语塞,忽然看到张傲云面色一变,阴冷着一张脸说道:“你还有脸说忠臣二字,你身为汉人,鞑子铁蹄侵我中原,国家危难之机,你不想着如果尽忠报国,却一门心思投靠鞑子。我知道忽必烈很器重你,可你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吗?像你这样的人,‘死节忠臣’这四个字是不应该从你嘴里说出来的。”

底下一片窃窃私笑,程锯夫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想要辩驳又不知从何说起,就听桑哥冷冷地说道:“给我把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拉出去,严加看管起来,不要坏了我等大事!”

一边梅甘思早就忍耐不住,带着两名侍卫上前,也不管程锯夫如何挣扎,架起他就向外面拖去。此刻张傲云和桑哥两人恩威并施,那底下官员一个个噤若寒蝉,哪个还敢说话。

看到群官如此,桑哥得意起来,在征得张傲云同意之后,他下令各官立即回家,召集所有家丁,封闭内城城门,断绝内外两城联系,以使外城仍在抵抗的蒙古军成为孤军之势。

这些当官的打仗不行,做起这些事来却是驾轻就熟。回到府中,一门心思想要立下功劳,好得到汉人赏识的这些官员,仓促间居然组织起了近万名家丁。其后在张傲云的带领之下,来到内城城门,迅速接管了内城防御。此时内外两城联系已被断绝,甚至连蒙古皇帝忽必烈都成了瓮中之鳖。不过这些官员终究忌惮忽必烈之威,却也不敢贸然进攻皇宫。

这时候,正在外城进行艰苦作战的蒙古士兵,忽然看到内城城门紧闭,生路断绝,再也得不到任何补充的他们顿时惊慌不已,手中挥舞着的兵器不由缓慢了下来。

作为城外军队总指挥的达武木不知内城发生了什么变故,急忙带着几十名亲兵赶到内城城下,却看到内城上戒备森严,桑哥正指挥着人把守城器械一样样搬到城楼。

“桑哥,你这是何意!”达武木高声叫道。

桑哥向城下看去,眼中掩饰不住得意:“达武木将军,识大局者为俊杰,今蒙古败局已成,为避免城破后生灵涂炭,我已投降汉人尔。将军手握重兵,何不如我一般?我在陛下面前为你美言,必可保你一世界富贵。”

“桑哥,你这猪狗不如的东西!”达武木盛怒之下大骂道:“陛下何曾亏待于你,你却如此对待陛下,等我冲进城来,必将你碎尸万段!”

说着,他指挥着手下士卒就向内城冲去,但他只有几十名亲兵,城楼上又戒备森严,当初在大都决战之前,内城为防外城城破,内城可以坚守,早就准备着大量的守城用品。此时灰瓶滚木只管向城下砸来,几十名亲兵转眼间就伤亡过半,达武木一不留升之间,右臂也挨了一下,到了这个时候,达武木已知事不可为,只得带着人恨恨离开了这里。

“塔鲁穆,桑哥已反,大汗生死不知,我军生路断绝,现在咱们怎么办?”回到战场的达武木,看到塔鲁穆向自己走来,焦急地说道。

“怎么办,打成了这样还能怎么办?”塔鲁穆苦笑了一下:“那桑哥本来就不是个东西,却不知大汗为何如此信任于他。现在变成了这个样子,我等世受大汗之恩,今日只得血洒大都,拼着一死以报陛下而已。”

达武木忽然一笑:“你说的不错,汉人中有勇士,咱们蒙古人中一样也有勇士,汉军势大,今日有死无生。”说着他抽出战刀,对部下大叫道:“我等皆是大汗身边亲兵,大汗有难,你我唯死方休,是蒙古勇士的,都跟着我冲出去啊!”

如同一个疯子一般,达武木第一个策马冲向了战场,那些蒙古士兵互相看了一眼,齐齐发出了呐喊,跟随在他的身后,疯狂地投入到了战场之中……

但并不是每个蒙古士兵都有他们这般决死的勇气,内城发生叛乱,忽必烈生死不明的消息,迅速在大都传了开来。那些还在战斗着的蒙古人,一下变得惊慌不已,他们是在为自己战斗,但更多的是在为大汗战斗,如果大汗都已经不在了,这样的战斗还有什么意义?

王竞尧怎么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眼看蒙古人指挥混乱,蒙古士兵的信心正在减少,他当机立断,投入了手中所有的预备队,对大都发起了最后的攻击。

达武木被困在了乱军之中,他左右冲突,不断高声呼喊着,激励着部下的士气。他的那些亲兵们虽然还在勇敢的战斗,但随着身边汉军士兵越聚越多,达武木的亲兵们正在迅速地减少。达武木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受伤的右臂疼痛止不住地传来,他咬了咬牙,砍翻了一名冲上来的汉军士兵。就在这时,他看到昔日的同伴蒙巴汗正带着数百人向自己冲来。

“蒙巴汗,你也是来取我性命的吗?”等蒙巴汗冲到了自己面前,达武木挺刀喝道。

蒙巴汗和达武木交情甚深,两人从小一起长大,还结过安答,战场上彼此间不知相互间救过对方几次性命。此时蒙巴汗长叹一声:“达武木,我的兄弟,放下刀吧,蒙古已经完了,元朝也已经完了,我在陛下面前为你求过情了,陛下答应,只要你再抵抗,他就不杀你!”

“你以为人人都和你一样贪生怕死吗?”达武木大笑起来:“我今日就算是粉身碎骨,也不会向汉人投降的,来,来,把你的刀刺进我的胸膛吧。”

蒙巴汗黯然说道:“你是条好汉子,我是懦夫。可是大汗不应该因为我一个人而杀了我的全家,你见过我的女儿,她才只有七岁啊……咱们过去杀汉人,让汉人投降,可为什么我们投降了,就得不到原谅呢?达武木,听我一句,咱们败了,这中原本来就是汉人的。你看看你身边的士兵吧,他们还能够再战斗吗?”

达武木向边上看了一眼,身边的士兵已经所剩无几,一个个都带着伤,浑身的鲜血几乎把他们画成了一个血人。他们虽然还想战斗,但弓箭已经射完,刀口已经卷刃,而周围却是密密麻麻的,源源不断涌来的汉军士兵。

“放过这些士兵吧。”蒙巴汗跳下了战马,走到了达武木的面前:“再打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你可以不在乎自己的生命,但你不能不为你的部下着想,他们一直都忠心耿耿地跟着你啊,难道你愿意看着他们死在自己面前吗?”

达武木长长叹息了一声:“带着他们离开吧,蒙巴汗,想尽办法别让他们死去,就当是我最后一次求你了……”说完,达武木调转刀口,猛然插进了自己的胸膛!

第四百三十二章 北伐终结篇:汉人的荣耀!

“蒙古军中也有好汉。”当达武木的尸体被送到王竞尧面前的时候,这位皇帝陛下淡淡地说道:“命令士兵们冲锋,冲锋,要让蒙古人失去最后的勇气!”

“冲锋!冲锋!”随着皇帝陛下的一声令下,那些汉军士兵们发出了声声的咆哮,像洪流,像闪电,像不可阻挡的利剑一样向大都的各个角落插去。

大都的汉人百姓们也自发地爆发出了呐喊,他们拿起一切可以利用的武器,向身边的鞑子士兵头上狠狠砸去,那些过去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鞑子士兵,此时在汉人百姓的怒火面前,忽然变得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击……

就在大都逐渐为汉军所控制的时候,一个彻底结束大都之战的事情发生了……

……

当桑哥在内城发动叛乱之前,龙星枫所率领的利箭特种大队,已经在此之前化装悄悄潜入进了内城。这支汉军中特殊而神秘的队伍,并不想和鞑子进行正面的交锋,肩负着皇帝陛下特殊使命的他们,目标只有一个:忽必烈!

不过内城对他们而言,也实在有些大了,转悠了有一个多时辰,他们这才看到了元朝皇宫所在的方向。皇宫门口的御林军士兵正在紧张混乱地调动着,龙星枫观察了一会,发现皇宫正门的士兵并不是很多,大约也就在两百来人上下。龙星枫盘算了下,自己带来了八十名的特种部队士兵,以特种兵的精锐,要想解决掉这批敌人,应该不是如何困难的事情。

他向部下使了个眼色,一半人迅速悄悄抢占有利地形,从腰间拿出了连弩,瞄准了那些蒙古士兵。龙星枫整了整衣衫,大摇大摆的带着剩下的一半士兵走暗处走出。

“站住,什么人!”一名鞑子的百户长看到几十个穿着蒙古士兵衣服的人向这走来,大声叫道:“这里是皇宫禁地,未得陛下允许,任何人不得靠近!”

“有重要军情禀报,汉军已经进入内城!”龙星枫并没有停下脚步。

那百户长顿时大惊失色:“汉军在哪里!”

“在这里!”龙星枫猛然暴吼一声,一把小巧的飞刀从他手里飞出,准确完毕无比的插入了那百户长的胸口,百户长闷哼一声倒下。这一刀就是命令,顿时,明里暗里所有的特种士兵都一齐动手了。

无数的弩箭迅捷地飞向那些还没有反应过来的鞑子士兵,一片惊叫声中,那些鞑子士兵纷纷倒地,只眨眼的功夫,这些守卫着皇宫的士兵已经伤亡过半。

剩下的蒙古士兵一边勉强组织着抵抗,一边派人进入皇宫,请求援军。龙星枫哪容他们重新组织其防御,带着部下迅猛突进,遭到突袭的蒙古士兵,虽然尽力抵抗,但还是没有多少时候就让他们突破了皇宫大门。

这个时候大都几乎所有可以动用的力量,都全部投入到了大都之战中,在皇宫里的士兵,不过三百多人,此刻又被龙星枫在第一轮的攻击中就杀伤了近一半,冲进皇宫的汉军士兵,所遇到的抵抗竟是出人意料的低微。

皇宫里到处都是惊恐失措,到处奔跑逃跑的宫女太监,看到冲进来的汉军士兵,他们疯狂地叫着,生怕那无情的刀剑刺进他们的身体。但龙星枫这时候哪有心思理会到他们,抓住了一名太监,问清了忽必烈的住处,立刻集中起一切力量向那方向冲去……

……

“陛下,汉军,汉军进宫了!”房门被猛然打开,一名御林军士兵冲了进来,对着正在那沉思的忽必烈大声叫道。

“出去,”忽必烈一点起身的意思也都没有,只是淡淡地说道:“告诉宫里所有的人,能逃命的尽量逃命,实在逃不了的,让他们千万不要抵抗,这样也许能保住他们的性命。”

那士兵跺着脚道:“陛下,快走吧,我们就算死也要保着你冲出去!”

“冲出去?”忽必烈讥讽地笑了一下:“整个朝廷都没了,整个大元都没了,我还能去哪?我还有脸去哪?走吧,走吧,让侍卫们不要再抵抗了,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你出去吧,让我一个人好好的清静一下!”

“既然陛下不愿意走,那还要我们这些侍卫做什么!”那士兵忽然咬了咬牙,从腰间拔出佩刀,对着自己脖子一抹,当时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忽必烈颤抖的站了起来,来到士兵的面前,他轻轻抚摸着士兵的面孔,嘴里喃喃地说道:“傻孩子,为什么要死呢,为什么不肯好好地活着呢……”

可惜他的话,这士兵已经再也听不到了。忽必烈茫然的起身,听着外面不断传来的杀声,巍巍颤颤地来到窗子前,推开了窗子,外面到处都是奔跑着的人,虽然汉军士兵还没有看到,但谁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老天爷真的是太会捉弄人了。自己是大元朝的开国皇帝,可还没有多少年,现在居然变成了末代皇帝,一个王朝在开国皇帝手中终结,这是不是最大的讽刺?

想到这里,忽必烈忽然疯狂地大笑起来。铁木真、拖雷、蒙哥……这些蒙古大汗的影子一个个在忽必烈的眼前浮现,他们都是蒙古的英雄,本来自己也有机会成为一个让人尊敬的大汗,可是现在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自己只能成为蒙古人的耻辱!

房门忽然被踢开了,龙星枫和他的队员们出现在了这间屋子之中,他们看到那个蹲在地上,穿着龙袍像个疯子一样笑着的人,眼中都露出了迷茫,这是蒙古的大汗,元朝的皇帝吗……

……

“忽必烈被抓住了!”

“忽必烈被抓住了!”

这声声的欢呼,迅速在战场上传播开来,就如同晴天旱雷一样,一下一下震动着还在交锋的汉蒙两军士兵。蒙古士兵傻了,他们无法想像敬爱的大汗成为了敌人的俘虏。汉军士兵也傻了,他们无法想到喜讯竟然来得如此之快!

“万岁!万岁!”

“汉军威武!汉军威武!”

这声音,忽然之间从十几万汉军将士嘴里爆发出来,欢呼之声,响彻在大都的上空,让大地为之震动,让江河为之倒流……

……

大汉帝国兴汉五年十一月十七日,随着忽必烈被生擒,一切战斗都已经失去了意义,大都防御战总指挥,元朝怯薛长塔鲁穆下令大都蒙古军队停止抵抗,向对面之汉军投降。

十一月十七日这一天,大都决战结束!二次北伐结束!

这是汉人光荣一天!这是汉人辉煌的一天!!这是汉人为之朝思暮想的一天!!!

“万岁!万岁!”

“陛下!陛下!”

欢呼声再次在大都响起,大汉帝国皇帝陛下,一身金色盔甲的王竞尧,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大都,来到了他的士兵中间,那把象征着热血和威严的铁血宝刀,被他紧紧地握着。看着欢呼的汉军将士,王竞尧笑了,他第一次笑得如此的舒心。

“陛下,我们胜了,我们胜了啊!”顾斌像个孩子一般的笑着,叫着,向王竞尧冲来,当他冲到王竞尧面前的时候,忽然一把紧紧抱住了皇帝陛下,完全忘记了君臣礼仪,疯狂的大笑大嚷着,疯狂地摇动着皇帝陛下。

在这一刻,谁还会想到什么君臣礼仪,去他妈的君臣礼仪吧!

忽然,顾斌放开了皇帝陛下,蹲在地上“呜呜”地哭了出来。这位浴血疆场,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大将军,竟然哭得是那样的伤心:“陛下,我们真的胜了,真的胜了啊……”

笑声会感染,哭声也一样会感染,周围响起了一阵阵低低地抽泣,到了后来,有的士兵干脆嚎啕大哭,没有长官去阻拦,因为他们的长官,也和他们一样在哭泣着……

哭吧,哭吧,尽情地宣泄着心里的激动吧!

宋端平元年十二月,蒙古遣使责问宋破坏盟约出兵河南,作为侵宋的借口。次年六月,蒙古决定侵宋,兵分三路大举南侵。端平三年,蒙古合兵五十万攻入汉中,宋将曹友闻殉国。

宋宝祐五年春,蒙哥汗下诏大举侵宋,二月,蒙哥汗亲至钓鱼城下督战,王坚抗击,蒙古军连攻五月不克。七月下旬,蒙哥汗因攻城受伤死于钓鱼山下。

宋景定元年,忽必烈继汗位,继续发动战争。宋咸淳七年十一月十五日,忽必烈改蒙古国号为元,以示正统,是为元世祖。次年二月,迁都大都大兴府。

宋德祐二年十一月,伯颜分军三路直奔南宋首都临安,阿剌罕率西路军从建康出广德,东路董文炳率舟师向澉浦;伯颜从中路节度诸军,定期会于临安。

次年正月初八日,伯颜进至皋亭山,宋遣使迎降,但还求保留宋朝。次日,勤王抗元的文天祥被宋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并奉命与伯颜交涉,文天祥因坚持不降而被元军扣留。二月初五,南宋恭帝降。五月初,恭帝及生母全太后等被押至大都,其后年仅六岁的宋恭帝被降封为瀛国公,宋亡。

祥兴元年,在开国子、福建节度使、天卫军总统制王竞尧的扶植下,广王赵昺登基称帝。处于绝境中的汉人的反击,也正式从这一天开始!

祥兴四年,赵昺无道,天卫军将士于泉州兵变,历经三百余年的宋王朝,就在一天结束了自己的使命,而代表着汉人复兴和荣耀的大汉帝国正式登场!

从大汉帝国兴汉元年到兴汉五年,汉军将士历经两次北伐,大小战斗无数,从福建到大都,无数忠勇的汉人倒在了北伐的道路之上,他们永远也无法看到胜利的这一天,但大汉却永远记得他们,永远记得这些最优秀的汉人子孙!

胜利了,胜利了!

士兵们在笑着,在哭声……王竞尧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看着他的部下,他的目光中闪烁着坚定,闪烁着激动……

汉人的历史,在自己手中被改变;汉人的命运,在自己手中别重新书写;汉人重新强盛起来的这一天,自己将作为一个缔造者而亲眼目睹。

北伐是胜利了,但在漠北,还有蒙古势力的存在,在海的另一头,还有着许多的土地,等着汉人去开拓,去征服。

要让阳光照耀到的地方,都有我大汉巍巍战旗的存在,这是王竞尧的誓言。在这一刻,他还记得这些吗,他还会带着汉军将士,去继续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吗……

……

(《血荐中华》第三部“北伐中原”完,请看最后一部“中华战旗”!)

第四卷 中华战旗

第四百三十三章 真正的耻辱

大汉帝国兴汉五年十一月十七日,随着元朝帝国大都的被攻克,忽必烈被生擒,北伐胜利结束,元朝也在这一天灭亡,二次北伐,后世称之为“不可能发生的奇迹”!

但这样的奇迹终究还是发生了,在皇帝陛下的带领下,在汉军将士的浴血搏杀下,在整个汉人的齐心协力下,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将濒临绝境的汉族从灭亡的悬崖边拉了回来;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让曾经不可一世的元朝轰然倒塌。

在战争却还没有结束,在取得大都之后,陶亮部迅速想漠北方向集结,在那蒙古人还有着相当大的势力,虽然朝廷和脱欢保持着某种形式,没有公开的同盟关系,但其实汉军上上下下都很清楚,志在一统的皇帝陛下,对漠北的用兵只是早晚的事情。

铁残阳部奉命开进帝国海外殖民地龙城,皇帝陛下的用意非常明显,就是要对同属于元朝的四大汗国之“伊儿汗国”用兵,彻底将蒙古人的势力抹去。

而皇帝陛下的所有举动中,最让人不解的就是以顾斌部调回了司徒平一部。此时司徒平一接连平定伊犁、吐蕃等地,势力正猛,皇帝陛下居然命其将所有一切都交给顾斌部。司徒平一全军一个不留回撤到河北一线。

而在高丽战线,随着元朝的灭亡,平壤城的被长久围困,高丽监国伯颜终于放弃了抵抗的觉醒,于十一月下旬,向汉军高丽最高级将领符海波投降,高丽纳入大汉帝国藩属国行列之中,但这并不是高丽的最后命运……

紧接着,皇帝陛下再次下旨,汉军所有镇字级以上将军,朝廷所有三品以上官员,务必于十二月十六日前赶到达到,召开殿前会议。

本来以为北伐胜利后,能够尽情享受胜利果实的大汉帝国的文武官员,一下又处在了忙碌之中。各级官员开始纷纷向大都赶来……

……

房门被推开了,这间房子里关押着元朝的开国皇帝,也是末代皇帝忽必烈,奇怪的是,苍老的忽必烈脸上并没有什么因为亡国而显得沮丧的表情,他看起来甚至有些如释重负。也许随着国家的灭亡,他也感觉到自己身上这副重担终于卸下了吧。

“来了?”看到汉人皇帝进来,忽必烈并没有起身,只是淡淡地说道。

“来了。”王竞尧笑了一下,在忽必烈面前坐了下来,看了看屋子里的布置,像个老朋友一样地说道:“怎么样,才从皇帝的位置上下来,这里住着还习惯不?”随即他自问自答地说道:“其实这本来就是你住着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习惯不习惯的。”

忽必烈看着他:“你是来看我笑话的吗?”

王竞尧摇了摇头:“朕为什么要看你的笑话?不管怎么说,朕和你打了十年的仗,做了十年的对手,再怎么样,朕还是不会羞辱你的。朕今天来啊,就是想和你聊聊,谈谈心。对了,来之前,朕才做了一个决定,决定封你为开末侯,你就在朕这养老吧。你的孙子铁穆儿也在朕这,朕会让你们祖孙团聚的。”

到了这个时候,忽必烈才知道他唯一的希望铁穆儿也落到了汉人的手里,忽必烈终于彻底绝望了。他苦涩地笑了一下:“开末侯,开国和末代的皇帝?多谢你的好意,只是我很想知道,当我死后,你会怎么对待铁穆儿?”

王竞尧沉默了一会:“我不想骗你,我对你们鞑子有着刻骨的仇恨,你老了,已经起不了任何作用了,可是铁穆儿还年轻,当你死后,朕不会给自己再留下任何麻烦……”

忽必烈又笑了出来,这样的结果他早就已经想到了。历来末代皇帝和他们的子孙都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何况是蒙古人的皇室成员?他这个时候也不知道该怎么样去面对面前的这个汉人皇帝,像他这样敢把自己心中真实想法说出来的皇帝实在是太少了。

“你说,你,不,应该说元朝最大的耻辱是什么?”王竞尧看着他,忽然问道。

忽必烈怔了一下,说道:“最大的耻辱,当然是败在了你的手下,还有什么比一个朝廷才刚刚创建,紧接着就被灭亡来的羞辱?”

“你错了。”王竞尧淡淡笑了下:“这里本来就是汉人的土地,就算没有朕,也一样会有其他汉人把你们赶出去的,被赶出并不属于自己的土地,并不算什么耻辱。在朕看来,你,忽必烈,还有你的军队,最大的耻辱就是两次远征日本的惨败!”

忽必烈愣愣地看着他,他忽然想起了几年前,自己在日本的失败。两次远征,几十万大军,去的时候意气风发,回来的时候损兵折将,成为了自己心中永远的痛,也许元朝的败亡,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吧。

“朕和你一样,也痛恨日本这个弹丸小国。”王竞尧说着看了眼满脸不解之色的忽必烈:“但是朕为什么会恨他,还不想告诉你,不过朕可以答应你一件事,为你报仇。”他牢牢地盯着忽必烈说道:“朕已经把朕的大将司徒平一调了回来,汉军,即将远征日本!”

忽必烈“嚯”地一下站了起来,苍老浑浊的眼中忽然跳动出了青春的火焰:“你告诉我,现在我请你再次告诉我,刚才你所说的,都是真的吗?”

“朕君临四海,岂有以天子之尊而欺骗人者?”王竞尧缓缓说道:“其实朕在还没有北伐前,就下了这个主意,只是当时我们的主要敌人是你,所以才让那些岛国上的人多活了几年。现在北伐已经胜利,朕可以腾出手来解决他们了。”

忽必烈重重的呼出了一口气:“我和你之间的仇恨,我永远也无法报了,但现在你帮我报了这个仇,你等我一下。”说着,他来到床边,吃力的从床边的大柜里拿出了厚厚的一卷东西,尔后将他交到了王竞尧的手中:“这是我的先祖,远征到异域之时,所画的各处的地理风貌。我虽然两次远征日本失败,但也不是一无所获。我让逃回来的将士,凭着记忆描述出了他们所到过的日本的每一处土地,又命画师绘制了下来,现在我把它交给你,希望你的军队,能够借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