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狙击南宋(寇十)-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军将驱马行至护城壕前,翻身下马,摘下头盔挟在胁下,一撩大麾,单膝跪地。发辫凌乱的头颅深深低垂,嘴唇微微颤抖,终于在真定城上下万千瞩目之下,猛烈地以拳砸地,号啕大哭:“败军之将,完颜撒离喝,叩见大帅!撒离喝无能,去时是两万jīng卒,回时却只剩八百,更折了大将蒲察胡盏,失了副将完颜设也马……惨败如此,撒离喝无颜再入真定,请大帅治罪!”
    城门敌楼之上,宗辅脸sè铁青,双目红筋如网密布,双拳紧攥,指甲刺入掌心,有血殷红……
    十一月初十,金中路军主将、雄州都统完颜撒离喝,率八百残兵败退真定,在真定城南门之前,当即被剥夺一切军职,直接被锁拿下狱。
    撒离喝之所以没被当场处决,除了他本人的宗室身份之外,最应当感谢的,反倒是他的敌人天诛军——由于奈何关之战,金军首次接触到了这个时代最令人震憾的先进武器与作战方式。撒离喝是这一战中,最有切肤之痛与血泪教训的亲历者。金军高层有太多的疑问,需要从他口中了解,因此,留下他一条残命。
    此战,撒离喝以绝对优势兵力,攻打一座贼军驻守的关城,非但损兵折将,更是连自个也差点赔进去,开创了金军南略以来,最大的败绩。
    女真人素来最看重武勇与英雄,由于撒离喝在真定城下的失态号啕,其行径在金军上层传开之后,深令人不齿。更因撒离喝双目受强光刺激,虽然数rì后渐渐恢复视力,但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双目常年红如兔眼,迎风流泪,见光难睁……此后,弯刀不一定要挎,但手帕却是必备,只要与其共处半个时辰以上,必频频取帕揩泪……
    久而久之,金军上层皆讥为小儿啼哭之状,目之为“啼哭郎君”……
    中路军的惨败,固然令宗辅震惊暴怒,而这暴怒中更夹杂着一丝惊恐。在东路军大本营的鼻子底下,竟然存在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太没安全感了。王伯龙的右路军一定要尽快调回,不过,不再是助攻五马山,而是回防真定城。
    另外,设也马的下落也要弄清楚,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否则,宗翰诘问之下,难以交待。
    十二月初三,西路军左副元帅宗翰派来信使。不过,不是诘问设也马之事,而是告之他的大军已攻取洛阳,要求东路军尽快南下,与西路军合兵共击汴京。
    宗辅看完密信,苦笑拍桌长叹:“左副元帅是有所不知啊!眼下我东路军哪里还有可能南下?能守好这真定城,保障西路大军后勤运输线通畅,就很不错了……”
    宗辅本想再说什么,却yù言又止,目光从厅堂穿过,仿佛透过风雪迷雾中的重重群峰,看到了东路军最后一处战场——东路军三支大军,右路军胜了,中路军败了,还剩下一个左路军……这最后的战果,又将会怎样?

第一百七十七章 赵榛的焦虑
    当王伯龙之右路军横扫太行北,撒离喝之中路军饮恨奈何关之时,耶律铎之左路军,正对赵州赞皇之五马山,展开如火如荼之攻掠。
    五马山,距离赞皇县东十里,为城东之天然屏障,山体为浅红sè的石英砂岩构造,是太行山最东的余脉,和太行山平行而列,都是南北走向。其东麓为缓坡,西侧多陡崖,以有石马五匹而得名。其山最高峰是铁壁关,海拔三百四十米,与北端的朝天关相距约三千米,北边隔槐水而携万花山,南面隔济水而望瓦龙山,像一扇屏风把赞皇县与河西大平原隔开,堪称“一山临旷野,千里俯平原”。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侵入境,五马山附近村民结成义勇兵,依山水结寨,屯聚自保。其后,原宋国武翼大夫(宋五十二阶武官中第三十四阶,从七品)赵邦杰城陷出逃,率领一支残兵,途经五马山,被寨众推举为首领。
    靖康元年九月,原和州(今安徽省和县)防御使马扩就任保州路廉防使,到真定募兵。十月,真定失陷,马扩转至西山和尚祠继续筹划抗金事宜。虽然招募了数万流离失所的民壮溃卒,却接连被宗望及宗辅所败。尤其是乐安一战,全军覆没,马扩本人亦被擒。不过,当年宋金“海上盟约”之时,马扩曾作为宋使,数度使金,表现得十分抢眼,在金国名声响亮。甚至因其善shè不在女真勇士之下,而被阿骨打亲许为“也力麻立”(女真语善shè者)。
    对于这样一个有真才实学。又与金国有极深渊源的人,宗辅当然不会轻易杀掉,甚至没有关押,而是以软禁监视之法,慢慢磨他,以待其回心转意。
    只是马扩却是铁了心要与金军对抗到底,玩了个金蝉脱壳,带着亲属十余人逃离真定。辗转来到五马山寨,受到赵邦杰热忱欢迎,成为仅次于赵邦杰的山寨首脑之一。
    马扩上五马山寨后。做下一件大事,就是迎立了逃亡的信王赵榛。并以此为号召,聚拢了附近各大小山寨与流民逃兵,收得四、五万众,对外号称十万。一时间,赞皇五马山寨,成为两河之地抗金义军的一根标杆,风头之劲,直压太行四大寨。
    至于天枢城。由于狄烈实行韬光养晦,闷头发展之策。更是封锁内外消息。因此虽然手头上有大把份量重过信王赵榛的王爷、后妃,实力更是天壤之别,却极少为外界所知,当然在名气上不能与高山打锣、四方闻声的五马山寨相比了。
    赵邦杰与马扩的迎立信王之举,从短期上看,效益显著。在凝聚人心,收拢各方势力方面,得力不少。但从长远看,损失却大。不要说此举大大触犯了皇家天无二rì、民无二主的逆鳞。从此成为建炎朝的眼中钉,援助什么的休想;更因五马山影响太大,又有故宋王爵镇守,堪称重大隐患,这同样又成了金军的肉中刺。
    南朝眼中钉,金人肉中刺,亲者怨。仇者恨。自身根基又不牢固,人多粮缺,兵多枪少,实力外强中干。五马山寨混到这个份上。无论表面是如何势大风光,都已可预知其悲凉结局。
    才略如马扩者,或许也是预感到了这个危险处境,所在才在金军大举入寇之前,急急忙忙让信王手书奏折一信,先行过河前往应天府面呈建炎天子。一为催讨救兵,二为修补理顺五马山寨与建炎朝之间的关系。
    可惜的是,马扩在外交、军略方面都很出sè,但在政治上却还不够圆熟。他不明白,或者是不愿去想明白,在政治上,当你站错队后,你所说所做的一切,不管是多么出于公心、多么正确,都不会得到当权者的半分谅解。他所能得到的,只会是处处提防、以及各种敌视。
    建炎朝的敌视与冷遇,直接将既想打铁,自身又不够硬的五马山寨置于极其危险的境地。果不其然,马扩前脚刚走,宗辅率领的金东路军就杀到真定。很快兵分三路,兵锋直指太行山三大明暗势力:太行四大寨、天枢城、五马山寨……
    尽管狄烈的天枢城势力,一直是隐藏在太行深处,不怎么折腾。在外界几千乌合之众,就敢攻打州城的乱局之下,实力深不可测的天枢城,却仅仅只在立城不足半年里,小试身手,打下一座谈不上大州府城的军州城,此后又按兵不动。而实际上,狄烈看上去并不算激烈的手段,已经潜移默化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时局历史。
    五马山寨被围攻,就是这样的改变之一。
    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因为没有完颜阿古的饮马滩之败,宗辅对太行山“匪患”,还没有提高到一个足够重视的程度。所以,对五马山寨的全面围攻,还要押后半年。直到建炎二年(1128年)夏秋之交,才集中兵力,猛攻五马山寨。而在这个时空,却提前了。
    同样的,信王赵榛,也因为被狄烈无意间救出,比起原先历史上说不清、道不明的逃跑,也提早了近两个月。而且因为溜得比原先历史上要从容,身上还带有盘缠及马匹。虽然与濮王及几个郡王走散了,但好歹没像原来的历史那样,沦落到匿赵姓,改称梁姓,替人摘茶度rì的惨淡程度。并且也是早早遇到马扩一行,早早上了五马山寨。
    但这一切的改变,也只是使五马山寨的灾难更早到来而已,并不意味着,赵榛的命运,与原来就会有什么样的不同。
    或许正是预见到了自己的宿命,年轻的赵榛,此刻正坐在五马山主寨、位于南端的铁壁关寨内堂锦座之上,愁眉不展,神sè隐带惶恐。
    赵榛在徽宗的三十几个皇子中,排序不上不下,中不溜。与九皇子赵构正好相差一倍,排行十八。就年纪而言,他今年的虚岁也正好是十八。当然,这个吉利的数字,带给他的好运,或许只是逃出囹囵而已。如今坐困愁城,这个数字所代表的年龄,恰恰暴露了他缺乏阅历与人望的弱点。
    好在赵榛还有个信王的高端身份,手底下也有如马扩、赵邦杰这样的人才,更有五万人众。据马扩及赵邦杰所说,这其中能当jīng锐,并有完备兵甲的,不下于二千之众。这二千jīng兵中有百余骨干,来自于当年种师中太行兵败之后,溃散的西军兵卒。经这些骨干训练整备之后,此二千jīng锐之士,不下于当年大宋的西军战力。
    也正是有了这二千jīng锐之士,分守于主寨铁壁关与北边的副寨朝天关,这才堪堪顶住了耶律铎八猛安大军的昼夜狂攻,多次击退敌军,一直熬到寒冬降临。最终迫使耶律铎不得不改强攻为围困,以待来年雪化之后,再行围歼。
    赵榛虽然年轻,也没什么阅历,但迭遭大难后,多少也长了点见识。至少他知道本寨号称十万,实际不到五万,其中能cāo持枪棒的青壮,更是不足万人。其余四万余人,都是投靠来的大小山头势力的亲眷、老弱,还有望风景从的流民。这些人,搞点后勤杂役还成,紧要关头协力守寨也还凑合,但cāo刀撕杀,就别指望了。
    近万寨兵,除却二千敢战之士,其余七千余人,据马扩所言,缺乏兵器甲胄,训练也不足,守寨尚可,出寨浪战必败。
    这等外无援军,内缺武器的局面,令赵榛想起了两次汴京之围,尤其是第二次。自家的煌煌大宋,就是这么被灭的啊!
    传承百余年的王朝,构筑逾千年的古城,在金军的千军万马下,还不是一击而破,更遑论这区区的五马山寨!
    自金军攻寨围城以来,赵榛每每想到此,都是寝食难安,他甚至想过让赵邦杰护卫自己出逃。至于逃到哪,不知道,反正不能困在这绝地。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更不能呆在十死无生的绝地。可惜的是,当赵榛想跑的时候,金军早已将五马山围得铁桶也似。不要说东麓的缓坡面,作为战场已被锁死,就算是西侧的陡崖,也放有数队兵马在山脚下监控。即便是冒险缒绳而下,也逃不脱被发现、缉拿的结局。
    难道这就是我赵十八郎的命?为何九郎就可以在应天府逍遥地接受百官朝拜,我赵十八就得在这穷趸之地捱罪受苦?天道何其不公也!
    赵榛无力地倚在锦座上长吁短叹,怨天忧人。
    突然听到堂外鼓声大作,随即大堂上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体格胖大、头戴方巾、身着厚实锦袍的圆脸短髭中年男子急趋而进,深深施礼:“臣武翼大夫赵邦杰,参见信王殿下。”
    此人正是被赵榛任命为铁壁关知寨的赵邦杰。此时却见这位赵知寨面露隐忧,颇为焦燥,显然是有不妙之事要禀报。
    赵榛按捺住重重心事,皱眉道:“免礼!何事?”
    赵邦杰深吸一口气,抬头沉声道:“金军自围寨之后,已沉寂十余rì,不知何故,今rì又要攻寨……哨探已传来消息,金军又派出近六谋克兵力,兵分两路,备齐攻城器械,分击南北二寨,现已行到半山。臣请殿下安坐堂中,静候破敌佳音。”

第一百七十八章 五马山告急
    十一月二十七,雪已停了三天,云层里透出淡淡的阳光,天气难得晴好。如果是居家过rì子,这样的天气当然是好,但若是在战场,就刚好反过来,这是最适合流血的天气……
    分别驻扎在槐水与济水南北两岸的金左路军南、北两大营的金兵,同一时间接到主将耶律铎传达的将令,辰时三刻,将同时对五马山铁壁关与朝天关两寨之敌,发动月末攻势。于是南、北大营立即纷纷行动起来。
    耶律铎此举,是出于政治与军事上的双重考虑。从军事上说,围城最忌闷围,占优势一方,总要不时出动敲打一下敌人,这样可以保持本军旺盛的士气,同时一点点消磨、摧毁敌人的军心战意;而政治上,则是因为中路军之败……说心里话,耶律铎此前也不太看好中路军攻天枢城之战,认为必有小挫,最终取胜必耗费时rì,绝难如二位郎君所料那般可一鼓而下。却万没料想到,战役结束得那般快,而且,还是以前所未见的惨败收场。
    为避免动摇左路军的军心,消息对这边都是封锁的,唯有谋克以上军官才知道中路军战败的情况。不过,大多也只是听闻中路军吃了败仗,退返真定而已。具体是怎么败的,败得有多惨,知者不多。
    耶律铎也是前两rì方才接到比较详细的战报,同时还附有右副元帅宗辅的一道指令,要求他最迟在明年开chūn。拿下五马山寨。如果兵力不足,届时会勾抽王伯龙万人队一部,前来助攻。
    耶律铎心里知道,自主持东路军征剿以来,一向气定神闲的大帅,也开始着急了。毕竟左副元帅的西路军、攻略河间的元帅左监军及南略中原、河东那边的各路大军,打得都很顺。这样很自然凸显东路军的惨淡战绩,而且据闻那个马扩还讨了几千救兵,准备北上救援……能否尽快拿下五马山寨,绝了南朝救援之念。然后与王伯龙万人队及真定守城兵力合兵一处,或防御或攻击天枢城之敌,就成为了东路军当前头等大事。
    五马山寨,已经成为金东路军的一只鸡肋,而他耶律铎,却绝不会轻易弃之。无论如何,都要将之嚼碎!
    辰时三刻,南、北大营金兵各勾抽两、三个谋克兵力,组成三个攻击梯队。沿山道而上,展开攻击。
    五马山南、北两座山寨。都是这时代很标准的城寨建筑:有壕沟、有吊桥、有石墙、有垛口,有敌楼……而金军攻寨也是常规手段:填壕车、登城梯、云梯等等。
    五马山虽不及奈何关之险,同样也不适于摆开大型攻城器具。那些鹅车、攻城木楼、洞屋什么的。既难造,又难运,更难找到合宜的地形安置使用,所以只好弃之不顾。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金兵还义军,所剩下的,就只有面对面的肉搏撕杀了。冷兵器时代的攻防之战。血腥而残酷,可谓刀刀见血,枪枪扎肉。
    耶律铎用来攻寨的五、六谋克兵力,多数是签军,由少量阿里喜仆从兵作为关键时出击的预备队,更少的数十名女真兵则是督战队。可想而知,攻寨主力签军。在兵甲上的装备如何了。
    攻击方装备不行,守御方在这方面也好不到哪去。五马山寨的老底子本就是当地结寨自保的义勇兵,这些人能有一杆带铁的枪头就很不错了。全靠赵邦杰、马扩的加入,使五马山寨增加了官方背景。在调动资源方面要好过不少。然后是信王的出现,使得五马山寨一夕成名,隐有号令太行的趋势。各方势力纷纷来投,也带来了大量资源。
    不过,兵器甲具这样的战略物资,谁也不会多。像狄烈这样,打劫了大宋五分之一国库的超级土豪,在太行山,只此一人。便是放到天下,也是独一份。
    因此,五马山南、北两寨,能披半身皮甲、手持旁牌、胯刀绰弓的,仅仅只有二千jīng锐之士而已。其余七千多人,与那些攻寨的签军一样,一杆自制的铁头枪、一副几块厚木板拼成的土牌,就是守城武器。
    铁壁关寨与朝天关寨,都是石彻寨墙,高不过二丈。因五马山的石质多为石英砂岩,脆xìng大,所以寨墙也谈不上多坚固,比木墙好一点而已。如果有投石器,轻易就能摧毁。只可惜,这地形摆放不了大型投石器,而比较jīng巧的小型投石器如旋风砲,耶律铎的军中却无人会造。
    既然没有合用的攻城器具,就只能拿人命来填了。好在签军的命不算命,南人那么多,像草原上的野草一样,死完一茬又长一茬,无穷无尽……
    十一月二十七这一天,金军从早晨杀到下午,天sè擦黑时才鸣号收兵,丢下近两百具尸体。
    战斗结束后,五马山南北两寨的望楼上,各自敲响了平安鼓,彼此报了平安。
    翌rì,天气晴好如昨。仿佛为了答酬老天爷的好意,金军再次发动进攻,攻击的烈度一如昨rì。如此数番,金军的伤亡在增加,而五马山寨的可战之兵亦在减少。金军的损失,可以得到补充;而五马山寨的兵卒,则是死一个少一个……
    “殿下,金军这是用钝刀子割肉啊!再这般打下去,只怕我等难支撑到明年开chūn之时……”内堂之中,一身镶铁甲的赵邦杰满面疲惫,原本圆胖的大脸盘,也拉长了一些,显然这几rì累得不轻。
    赵榛身体蜷缩在锦座里,呆呆地看着火盆的红碳,喃喃道:“不知廉防使(马扩)求取援兵事宜如何?”
    赵邦杰长叹:“应天府距此何止千里,即便是朝廷愿意发兵,收束整队。也是耗费时rì,怕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他还有下文没说,如果把希望太过于寄托在这上面,朝廷一旦拒绝发兵——这种可能xìng更大,那么军心很容易就垮掉。
    “那你说怎办?打又打不赢,逃也逃不掉,救兵也等不来……难不成就窝在这里等死?!”赵榛说话的声音一下尖锐起来,身体也耸立而起,双眼喷火咄视着赵邦杰。如果不是这老匹夫与那马扩的窜掇,自己怎会身陷如此绝境。当真是该死。
    赵邦杰急忙施礼请罪:“殿下息怒,朝廷的救兵虽然指望不上,但太行左近的援兵,却还是可以召集一二的。”
    “太行左近的援兵?”赵榛愣住,想了半天,“本王可不记得这左近还有什么大势力,若有的话,也早投入本寨之中了,知寨所说的是……”
    “前些rì子是没有。但近来却是有了。”赵邦杰转脸朝西北方一指,说了三个字。“平定军!”
    “平定军!天枢城!狄、烈……”赵榛一字一顿,眼前仿佛又出现了那一张傲岸不屈的面孔。正因为这个人,他才得以逃脱大难,但他并无半分感激。因为同样是这个人,那种鄙视的眼神,深深刺痛了他那颗被金人敲打得脆弱且异常敏感的心。
    金人如虎狼,他们可以蔑视我;你不过是我赵家的子民,救助皇室本属应当,却挟功自傲。不将本王放在眼里……是可忍,塾不可忍!
    这就是赵榛虽为狄烈所救,内心却憎恨这个施以援手之人的心理逻辑。只记住人家的不恭,而记不住人家的好,这大概就是自命上层人物的通病。
    赵榛脸sè变化不定,良久方漠然道:“这天枢城贼军虽占了平定,势力大涨。但此番必难逃金人报复。其自顾不暇,焉有余力派援兵救助我等?”
    “这天枢城义军……”赵邦杰说到这顿了一下,抬头看了一眼赵榛,不太明白为什么将与五马山xìng质一般的义军称之为“贼军”。不过还是接下去说道,“据浮山寨那边传来的消息,此城实力极强,且武器jīng良,曾有击溃进犯金军之战绩。此次金军围剿,或许天枢城会失陷,但退守平定城,却有可能支撑下来。平定城坚墙高,易守难攻。当rì金军近万人围攻近一月,才堪堪拿下。想那狄烈前有击溃金兵的战绩,后有夺取平定的手段,或许……”
    赵榛冷嗤一声,不屑道:“所谓完歼金军三千人马的‘饮马滩大捷’,这般荒唐可笑的战绩都敢编出来,焉能指望其战力?”
    赵邦杰沉吟了一下,道:“或许天枢城战力不算什么,不过,据说其军中有一种奇怪的火器,很是令初次接战的敌军惊骇。或许就是凭此物,才吓住太行诸寨……上月我寨中曾有一军将,率领数百军卒下山搜集粮秣,曾遇一队商贾。本想抽取一些军税,不料却被对方远远放出一阵奇怪的发火发响之物,杀得大败而回。事后有探子回报,那一队商贾,正是从天枢城下山的……”
    “竟有这等事?”赵榛瞥了赵邦杰一眼,心下也是明白,寨中四下征粮这种事,多半不会让自己知道。当然,自己也懒得管。
    “知寨之意,这援兵可以从平定求取?”
    “正是。选一两名善攀援者,从西侧陡崖缒绳而下,可躲过金兵巡哨。金兵的巡哨多分布在东、南、北三面,以防我等出逃,而西面尽是深山,翻过重重山岭,亦是金军的地盘辽州。所以金兵根本不担心我等往西逃,防卫较疏松。只是金人忽略了一点——西面不光是有辽州,还有一个平定军!”
    “那么,知寨认为天枢城会来救助我五马山寨吗?”赵榛现在濒临绝境,不管是什么样的兵马,只要能抓过来那就是能增加救命份量的稻草。至于与狄烈之间的龌龊,等到保住xìng命之后再算不迟。
    赵邦杰也不是很肯定地道:“那狄烈虽占据平定城,却缺乏一个名份,若殿下代天子封他一个权知平定军州事。一介强梁,骤然挤身庙堂。或许,那狄某人会心动而出兵亦未可知……”
    “左右不过一个虚衔而已,那倒没什么。只是,本王的印鉴怕不是管用。”赵榛有些迟疑,他是见过狄烈,知道那个人不那么容易被唬住。
    赵邦杰却不引为然:“一介强梁而已,想来也不会那么讲究,更不会识得天子印信……而且我等也并非诓他,此番马廉访前往应天,不管能带回多少援兵,在官面上,最起码一个都总管河北诸路的勾当必不可少。届时殿下自然有权任免从五品以下官员。这权知平定军州事的官衔,自然也就可以坐实了。”
    赵榛一拍扶手,欣然道:“如此甚好!就遵照知寨所说办理便是。”
    心里有了指望,赵邦杰心下稍安,抬头看向西北方向,喃喃自语:“狄烈,虽然不知你是何等样人,但愿你不要让我等失望……”

第一百七十九章 女兵汇演 (上)
    “完颜活女,既然你们那么想抢中原的东西……那么,这个炸药包,送给你吧!”随着布景屋顶上一名女兵扬手扔出一件物什,台上烟火轰鸣,几名金军装束的男子叉手叉脚的倒下……
    )这个时代可没有鼓掌这种欢呼形式,看到激动处,或者叫好,或者喝彩;如果感觉好到了极处,便齐声合叫“好,彩”。
    没错,这段令人耳熟的台词,正是女兵营守奈何关时,叶蝶儿在哨楼顶上对率三百jing兵突袭的完颜活女所说的话——当然,这不是原话,而是经过了艺术加工了的,至少,当时叶蝶儿就不知道那个人就是完颜活女。
    奈何关大战结束之后,天诛军清点缴获物资,清理战场,搜捕逃散金兵,统计敌我双方损失等等。尽管动员了四、五千人,却依然忙碌了整整五天,才算基本收拾完毕。
    就在这时,坐镇于奈何关忙忙碌碌的狄烈,收到平定守将杨奋与天枢城右都监、知平定州陈规(均为狄烈借朱皇后之名任免,实际朱皇后就是个人形印鉴),联名送来的一份快报:太行诸寨,因不堪金军压迫,或突围、或弃寨,络绎不绝,投奔平定之天诛军。迄今为止,已有白马山寨、黑崖山寨、车辕岭寨、仙居岭寨、松风岭寨,大、小石滩寨……等等二十余家山寨相投,人数超过五万之众。
    这使得平定的粮米积存一下紧张起来。虽然数万人口极大的充实了平定、榆关两城,但粮食的压力也同样随之上升。不仅如此,各寨的寨首,每ri都要求能前往天枢城,谒见天枢城主狄烈。一ri没有得到这位天枢城当家的肯首,这些人的心思就一ri未稳。
    看完这封快报后,狄烈与凌远等参谋人员,以及刚刚从平定赶来的财税都监侯方镜,众人商议了一下。米粮好办,不需动用府库积存。只需将此战缴获的大批粮秣勾抽一部分,送往平定城,就足以解决问题。至于各寨寨首的要求……
    “让他们来!”狄烈眼神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但是有规定,一是每寨各派二十名代表,许少不许多;二是需押后二十ri……”
    解决完这个议题后,狄烈随即抛出一个令在场诸人目瞪口呆的建议:“女兵三大营中,天骄营这次表现很是不错。大伙有目共睹;而在救助伤兵方面,天使营也开始投入使用。表现可圈可点,使不少病员得到良好的照料,大大降低了伤亡率;现在就剩下天籁营还没有什么动作了——我知道,很多人背后在说,天骄营巾帼不让须眉,天使营如菩萨降世;而天籁营,却不过是我狄某人的宫廷舞ji预备队……那么,现在,我就要让所有人都看一看。天籁营的力量所在!一个月后,奈何关大捷庆祝仪式暨女兵营正式成军大典,文艺汇演,正式演出。”
    在场的天枢城军政人员,知道什么是庆祝大捷,也知道什么是成军大典,但偏偏无人知道。什么是文艺汇演?!
    狄烈自然也看到了手下一脸茫然,他却毫不介意,笑意吟吟:“不知道不要紧,按照我的吩咐做就行了。(首。发)一点都不难。首先,从男兵及女兵营中,各挑出数名识文断字、机敏灵动的士兵,让他(她)们去各作战部队,采访奈何关战斗中第一线的士兵,将他们的所思所想及战绩记下来,汇编成册;接下来就是你们这些高参的事了,将采访资料去芜存菁,编出一个奈何关战斗的剧本;最后再从男女兵营中,挑选一队比较活跃的士兵,让他(她)依据剧本,排演一场完美再现奈何关大捷的全过程的活剧……”
    狄烈在上面滔滔不绝,越说越兴奋,却把下面的各级军政要员雷得不轻,一个个像鸭子听雷般,都傻了。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脑袋不够用,思路跟不上。只有凌远勉强能应一下景,边听边喃喃道:“采访收集作战士兵亲历,这是上古就有的‘采风’;将采风所得,汇编成册,又似现今的瓦肆评话;最后这文……文艺汇演,莫不是如北朝之《兰陵王破阵乐》,或先唐之《秦王破阵乐》一般……”
    “哈哈,差不多、差不多!就这么个意思。”狄烈总算在手下将领脸上看到了一点点恍悟,不至于对牛弹琴了。不过,他显然对凌远所举的例子有些不爽,翻眼想了一想,道:“你说的那两个什么破阵乐,是比较雏形的舞台剧,我说的却是故事剧,大不一样……嗯,现在跟你们也说不明白,到时看好的吧!”
    狄烈一声令下,刚刚打完一场大战的驻守天枢城的天诛军各营,立刻行动起来。
    记者方面,挑出了两个活跃分子。一个是因生擒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