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狙击南宋(寇十)-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元庆抢来的这匹马的原主人,是一名阿里喜仆从兵。想也知道不可能有什么齐全的装备,一把短斧配一面臂盾,已经不错了。原本还有一副弓箭的,不过让张立捡去了。
何元庆现在就靠着这面不过脸盘大小的臂盾,左支右拙地抵挡着三名金兵的追杀。还好这里面没有使狼牙棒那样的重兵器的家伙,否则他就要玩空手入白刃了——只不过,有没有尉迟恭那样的水准就难说了。
何元庆很生猛不假,但还没强到可以空手对付手持兵器的三名十夫长级别的百战悍卒的程度。马战不比步战,最要紧的就是兵器,尤其长兵器很占便宜。双方交手,往往一个照面就可分出生死,比的就是经验、胆气、眼力、准头、臂力等等这些实打实的东西。不招不架,就是一下,一击而决,没有什么花巧虚招。那种两马交错,团团打转,马背上大将捉对撕杀几十回合的场景,只出现在古装剧与演义中,实战则完全是两码事。
所以何元庆眼下就是东奔西跑,拉开距离,不时以臂盾格挡开金兵的贴近攻击,却苦于手无寸铁,无法还击。
就在这时,阿兴到了。
第七十三章 他 来 了!
晚上有事,提前发第二更。
~~~~~~~~~~~~~~~~~~~~~~~~~~~~~~~~~~~~~
这时刘大也已跳下马去,但他宁愿等着搭“顺风马”,也不敢弄一匹马来骑——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骑马的。特别是宋人,连大宋的禁军上马背都吓得抱住马脖子呢,何况一个匠人?
这样一来,阿兴算是可以放开手脚了。不过他手里除了弓箭,也没有武器,而且他也不敢乱放箭。一来是因为何元庆正与几名金兵纠缠在一起,生怕误伤;二来也担心刺激了金兵,到时来个对shè,可没有必胜把握。
阿兴飞驰而来,忽然将身体倾斜至马腹,探手一抓,将刚才用箭shè杀的那名金兵掉落在身边的一柄钉头锤捡起,扬手向何元庆抛去:“元庆,接着!”
何元庆看了一眼锤子滴溜溜转的抛物线,稍稍放缓马速。这时一名金兵从后方追至,挥刀猛劈其后背。何元庆举盾一挡,随即手臂翻转,将弯刀压住,另一只手堪堪接过钉头锤,顺手一记盖帽,将那金兵的头颅连头盔一并砸碎。
剩下两名金兵,各自发出一声怒吼,一人径直取何元庆,一人转身杀向阿兴。
冲向阿兴的金兵,手持宋军专用骑枪鸦项枪。那金兵显然是个使枪的老手,将枪绳缠绕住手腕,单手不松不紧虚握住枪杆,而枪尾则紧紧挟在腋下,就这么如风飚至。
面对那隐隐泛着血sè的锋寒枪尖,阿兴却是张臂大笑,毫无惧sè迎上去。
长枪毫无阻滞穿过敌人身体——那金兵刚一喜,随即发现是自己的错觉。
就在枪尖距离胸膛不到一尺之际,阿兴身体奇异地扭转了一下,枪锋擦着衣襟从腋下穿过。阿兴大喝一声,单臂挟住长枪,硬生生将金兵那沉重的身体挑离马背,高高举起,划了个半弧,从头顶上扔了出去。不须回头察看,光听那像摔破西瓜的声音,就可想而知会是什么结果。
另一边的何元庆打出了xìng子,用锤子与敌手的斧头连续磕碰三次之后。第四次交锋时,在斧锤交击的一瞬,突然松开锤子,劲道蓄得足足的金兵一斧子却劈在一柄空锤子上。那种如同运了半天内气却一拳打在空气的感觉,足以让人吐血。那金兵没有吐血,却也是气血翻腾,难受之至。
何元庆趁机横过手臂,用臂盾生生将其砸下马去。
八名百战jīng兵,前后不过一刻钟,被两人收拾干净。可惜,这并不是一场战斗的结束,而仅仅是开始……
在八名金兵折损得七七八八之时,早被高坡上的金军中军大营看得清楚。当即便有一队二十骑的金兵冲下高坡,yù救援战友,只是晚了一步,刚刚来得及收尸。
带队冲来救援的是一名蒲辇,名叫乌延何察,是女真完颜部其中一支分支乌延部的勃极烈(部族之首)之子。乌延何察是一名老兵了,早在太祖起兵抗辽时,他就是太祖麾下一小兵。十多年百战生涯,他也积下了不少军功。两年前宗望就有意调他到别部就任谋克孛堇,但乌延何察不愿离开这支jīng锐部队,宁愿降一级当个蒲辇。这里面的原因除了大帅亲卫的荣誉之外,还因为他的外甥也在这支jīng兵之中,而且就在他手下当伍长。
因为乌延何察的姐姐早逝的原故,他对这个外甥的感情很好。而现在,他的外甥死了!在他眼皮子底下被一个低贱的南蛮俘虏,用一把断刀割破颈项杀死了。乌延何察的杀念,从来没有如这一刻般炽烈。
“不许放箭,活捉他们,我要让他们受尽酷刑而死!”乌延何察断然下令,虽然他也看出这两个南人不好对付。但他更相信,不管对方再强,也挡不住已方这二十名雄兵。
阿兴朝刘大与阿吉摇手,让他们不要靠近,然后回头朝何元庆一叹:“适才咱们一人杀四个,都很吃力,现在一人要杀十个,你怎么看?”
何元庆施施然捡起钉头锤及金兵遗落的短斧,两手分握,翻了翻白眼:“还能怎么看?当然是试试看!”然后一马当先,迎向一片刀光斧影。
阿兴叹了口气:“给我点时间,吃饱了再打该多好?”说罢发狠似地从干粮袋里抓出一个馍,大口大口吞食着,末了还灌了一口水。然后一抹嘴巴,挺枪向前冲出。
两骑一前一后冲入敌阵,一阵金属交击之声大作,两骑破阵而出。金兵倒下三骑,而阿兴与何元庆各自肩背带彩。两人兜马转了个半圈,立定喘息。
何元庆愤愤道:“他娘的!我本来可以劈死两个的,偏生那家伙的铠甲太坚硬——那好像是咱大宋的鱼鳞甲。老子要是也穿着这身甲具,后背就不会挨这一下了。”
阿兴淡淡扫了他一眼:“说这些废话,还不如再冲一阵。你还有劲没有?”
何元庆哑着嗓子大笑:“你说呢?再试试看!”斧锤相互交击,铿锵作响中,又是一马当先冲出。
阿兴无语一笑,紧随其后。
又是一阵金属交响曲后,阿兴与何元庆再次破阵而出。这一次,倒下了五名金兵,而阿兴与何元庆,一个枪折,一个斧断。两人身上又添了几道伤痕,好在都是皮肉伤。只不过如今两人双骑,却只剩一把兵器——一柄表面布满刀斧劈砍痕迹的钉头锤。
乌延何察脸sè铁青,任他再是自信满满,却也没想到这二人如此扎手。没有护甲、没有备用兵器、没有充足体力,之前还刚刚酣战一场——就是这样,还折了己方七个人!大金第一等强兵什么时候变得这般弱了?还是这两个家伙强得变态?
不过……乌延何察不愧是沙场老兵,他已看出这两人是强弩之末,体力基本上耗得差不多了,更何况连兵器都没了。要活捉这两个令人狠得牙根痒痒的南人,就趁现在!
“哈……”十三骑再次发动冲击,包抄过来。
何元庆挥动大锤,阿兴干脆连大弓都用上了。
几乎就在一瞬间,何元庆一锤给一名金兵开了瓢。而另一名同样使锤的金兵一击便打碎了何元庆的马首,马身侧翻,将何元庆半边身子死死压住。一杆枪尖,两把大斧同时抵在他的脖颈上……
阿兴在这样的劣势下居然还能杀敌——他将大弓套住一个金兵的脖子,飞快转了一圈,弓弦绞收,将那名金兵活活勒毙。阿兴还来不及松手,倏然浑身一紧,双臂受束,动弹不得——居然被人从后面用一根牛皮细索的套马索套住,猛力扯下马来。
阿兴重重跌落尘埃,忍痛回首看去。套马索的主人,是一个眼睛因痛恨而布满血丝的魁梧大汉。
乌延何察!
乌延何察在追随太祖之前,就是一个牧民,套马是其必备的技能。其后南征北战,这项技能更是为他增添了不少战功。最牛的一次,乌延何察用这套马索,将辽国的一个先锋大将生擒活捉了,他也因此晋升到十夫长。现在,在他的拿手绝活之下,这个给他的小队造成重大损失、该死一万次的南蛮子终于被活擒了,乌延何察要让他尝尝被活活拖死的滋味。
乌延何察猛抽一鞭马臀,战马一声长嘶,撒蹄狂奔。被绳索栓牢的阿兴,被拖得一路扬尘。
“阿兴!”何元庆眼睛都瞪出血了,如果不是被马压住身子,那怕刀斧加颈,他也要冲上去拽住那根该死的绳子,那怕连自己也搭进去。
在远处屏息观战的阿吉与刘大惊得呆了,随后发出一声大喊,不顾一切冲上前,也不管自己拙劣的骑术与血肉之躯能不能阻挡。
阿兴被拖得皮开肉绽,牙根都咬出血来,一双眼睛熬得通红——那里面,有太多的不甘、不屈与壮志未酬的痛恨……
无论怎么看,再这么拖拽下去,不消一刻,阿兴就要被活活拖死。然后,就会轮到何元庆。但就在这时,坚韧的牛皮绳索突然断了!毫无征兆地断了!
绳索一断,乌延何察险些摔下马来。他气恼地兜马回转,将牛皮索扯过来一看,脸sè顿时大变——断口处虽然有些参差不齐,但却是焦黑一片,怎么看都不像自然断裂。那是怎么断的呢?箭矢?不可能!没声音也没看到箭支。而且四周地势开阔,一目了然,哪有人shè箭。利刃割裂?更不可能,周围分明没半个人影嘛。那叫喊着跑来找死的两个宋人俘虏,也还在五十步之外呢。
难道会是……
乌延何察突然抓过绳索断口凑近鼻子嗅了嗅,脸上的表情就像嗅到了大便……这一瞬间,乌延何察心里掀起涛天巨浪,他嗅到的当然不是大便,而是一丝火药味……
难道是——他来了?
乌延何察猛然抬头,目光穿透层层草木障碍,投注到距此处约二里之外的莽莽群山上——那里,正有一支焰火冲天而起,在半空中爆开绚烂的火花。这是乌延何察在人世间所看到的最后一个映像。下一刻,他的脑袋陡然炸裂,无头尸身颓然坠马。
堪堪跑到的阿吉看着那具头颅破烂不堪的尸体,愣了好一会,突然在马上跳起来:“狄大哥!是狄大哥!他来了!”
阿兴艰难地挣扎站起,闻言茫然抬头:“你说什么?谁来了?”
话音刚落,一连串惊天动地的巨响从易水方向传来。
时间仿佛在这一瞬间凝固,易水两岸的数万人马。无论是聚集在易水北岸的金人宋俘,还是易水南岸满山遍野你追我逃的追兵与逃人,还是高踞山坡上观“风景”一干金军主将。所有人的目光全投注向一个地方,所有人的表情、动作在这刹那间定格。
万千目光聚集的地方,就是易水浮桥。这一连串巨响,将浮桥炸成数段,木屑纷飞,火光冲天,浓烟蔽rì,仿佛黑夜陡然降临。
刚刚走到河zhōng yāng的金军北岸驰援的三百多名金兵,除了两个炸点附近数十人马,被炸得血肉横飞,当场毙命之外。其余近三百人马,尽数跌入河中,浮浮沉沉,命在旦夕。
浮桥一断,南北隔绝。
纯白的大帐前,众多目瞪口呆的金将中,宗望第一个反应过来。他腾地一下站起,回首南顾,凶狠的目光宛若择人而噬,从牙缝里挤出寒森森的声音:“他——来——了——”
第七十四章 战幕拉开
狄烈的确来了。
从五月十一到五月十四,连续三天,昼伏夜行,马不停蹄,终于追上了即将渡河逃脱的金东路军大部队。
易水拦截,可以说是狄烈最后的解救机会。一旦让金军将全部俘掠的人口辎重押解过河,抵达易州,解救将变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狄烈之所以能神出鬼没,屡屡打击金军,就是因为大宋的河北西路,已经被南侵的金军彻底打烂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人烟。在这样鬼比人多的地方,任金军兵马再多,想要搜索区区几个人,想也知道,只比大海捞针容易一点,相当于大海捞铁杵。
但一过易水就不同了,易州这地方,已经成为金国领土两年了,金人的统治rì趋稳固。在易州的东北是涿州,再往上,就是昔rì的辽国燕京府,如今金国的中都大兴府。其地位之紧要,相当于太原府之于宋国。作为金中都的西南屏障,与宋国对峙的一线重地,易州的防卫是相当严密的。如果想混进去狙杀几个金军重将,或许还点可能,但想要人财两得,除非当初带的是一架空中堡垒。
此时的金国上下,对金军伐宋取得的巨大成果还有点泛晕,以至于完全没有做好接收宋国广大地盘的准备。河北西路大量城池的丢空荒废,可为注脚。但是越往北上,越接近宋金边界地,金军的驻城兵力就越多。比如定州、保州、遂城等等,这些城池通常有一个蒲辇至一个谋克的女真兵为主要力量,再加上大部分异族仆从军、汉签军及新附军辅助,基本能控制这些城池及周边主干道。
这也是狄烈一行不得不昼伏夜行的原因,即便如此小心,当他们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从釜山村铺翻越长城时,还是被金兵巡哨发现了。于是孟威领着五名梁山兄弟,带上所有的马匹,分两路引开金兵。而狄烈、阿术、张荣、贾虎四人则背上从马背上卸下来的,几百斤的炸药包及霹雳弹,翻越长城,直插易水。
一个时辰之后,大约在未时二刻(下午三点),四人抵达易水之畔。
本来可以更早到达的,但金军布下密如网眼的哨骑可不是那么容易蒙混过去的。于是,狄烈、张荣一齐动手,干掉了一伍金兵哨骑。然后由阿术与四名梁山兄弟穿上金兵衣甲,暂时将这破了的“网眼”补上,至于能顶多久,看运气了,好在还有两个时辰,天sè就完全黑下来。只要在这个时间段之内不露破绽,阿术等人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当狄烈估计到金军最有可能从易水渡河,返回金国之后,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便在他脑海里形成了。
半渡而击,放大抓小。
具体行动步骤是:由张荣、贾虎与剩下的五名梁山兄弟,利用他们的好水xìng,带上三个十公斤的炸药包,裹上油布,从易水上游顺流而下。钻到浮桥底部后,安放炸药,等待狄烈发出信号,点燃引信,将浮桥炸断。为了确保成功,狄烈甚至把军用防风打火机都交给了张荣。
当然,这个爆炸的时机要掌握好,必须要等金军大部渡过易水,只余少量人马时才能实施。如果时机不对,炸桥时金兵留在南岸的人马太多,那样他们非但吞不下敌军,反而要噎死。
狄烈此行的目的,只为两个人:朱皇后与阿吉。
他只要这两个人,其他人口物资什么的没想太多。毕竟这里远离太行基地,一路上金兵又多,东西到手了运输起来也是个麻烦事。
可是狄烈的这个放大抓小的计划也有个很大的缺陷——他根本没法确定,朱皇后与阿吉会否在第一批,甚或第二、三批的渡过人员名单中。如果二人被早早遣送过易水北岸,那他的计划就完全落空了。
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困扰了狄烈很长时间。直到他从瞄准镜里,看到那座高坡上、纯白大帐前、朱皇后那凄美的面容,才终于大大松了口气。
在金军的数十万宋俘中,阿吉是个无足轻重的小角sè,就算现在救不出来,以后也还有机会。但朱皇后就不同了,现在再不救,过了这个村,可就没那个店了。
狄烈当然不知道,他是真的很走运。朱皇后其实早先就已被遣送过易水北岸了,但宗望不知哪根筋不对,想听一国皇后唱小曲,竟又把朱皇后与朱慎妃召回南岸,无意中替狄烈解决了大难题。
而在随后出现的意外暴动中,阿吉也成功逃脱。
阿兴、何元庆与一群金兵浴血大战的场景,狄烈当然不可能看不到,结果在瞄准镜头中,意外出现了阿吉的小脸。狄烈在那一刻,有种想大笑三声的冲动。
不得不说,五月十四这一天,是狄烈、朱皇后、阿吉三个人的幸运rì。
目标在望,还有什么可说的,狄烈随即让跟在身边的唯一一名梁山兄弟,跑出二、三里外发shè烟火信号,下令炸桥——这也就是乌延何察最后看到的那个景象。而乌延何察的倒下,也昭示着狄烈的狙杀行动开始。
狄烈现在潜伏的地方,距离易水南岸五里,距离宗望的中军主营二里。这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峰,海拔不过百余米,一侧是陡坡,一侧较平坦,杂草密布,怪石嶙峋。
狄烈之所以选中这个地方,是因为这里是金兵巡哨的盲区。金兵哨骑撒出了二十里外,越是外围,巡哨越严,越是往内,网眼就越疏松。到了距离易水南岸五、六里的地方,基本上已没有金兵哨骑了——原因很简单,二里之外还杵着一座中军大营呢,那里面的一千jīng锐难道是摆着好看的?
正是由于金兵的过度自信,或者说是自大,造成了防守上的漏洞,被狄烈这种经过专业“找碴”训练出来的家伙钻了个扎实。
宋俘暴动的前前后后,狄烈也看在眼里。可惜,他的距离太远了,鞭长莫及,只能默默地看着刘二倒下。现在,他要做自己该做的事了。
一千米外,是金军的中军大营,那里面聚集着金军的诸多高级将领,坐在中间那个家伙应该是主将——可惜的是,狄烈并不认识宗望,而认得宗望的阿术却又不在身边。所以,狄烈根据那一千兵力推测,那是一个猛安级别的金将。至于盖天大王赛里与真珠大王设也马两人,虽然狄烈也曾经在两人的军营里进进出出,还将他们眼热好久的女人全顺跑了。即便是这样,双方愣是没照过面。否则的话,狄烈估计会立马换上原装子弹,有杀错没放过。
一千米,是复装子弹的有效杀伤距离,狄烈决定使用复装弹。他之前有七颗手工弹头,不过在测试打靶时用光了。之后在工匠们的努力下,又铸成了十二颗;在救关忠勇等太行义军时,用去三颗;出发前又得到了十七颗,这样就有二十六颗弹头。刚才先断牛皮索,再将乌延何察爆头,又用去两颗。满打满算,还有二十四颗弹头。弹头有二十四颗,弹壳却只有十二枚,只好等打完一匣子弹再现场复装了。
狄烈眯缝着眼睛数了一下,正在聚餐H得正欢的金将不到二十人,将这帮家伙一锅烩了,基本上这一千金兵的指挥系统就瘫痪了吧。即使金军的基层指挥架构远远优于宋军,想来也是扛不住这样的打击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狄烈还有个绝佳的“帮手”,那就是黑暗——是的,连老天爷都站在他这一边,现在已经是酉时二刻(晚上七点左右)。
夜幕降临了,而战幕,却是刚刚拉开。
第七十五章 暗夜猎杀
突如其来的大爆炸,令易水两岸的金军,包括还没来得及离开北岸前往易州的宋俘,均陷入一片混乱当中。尤其是牛马受惊,乱蹦乱跳,不但掀翻了不少车辆,更踩踏弄伤了相当数量的金兵与宋俘。
这个时候,留在易水北岸的金兵也不多,不过千余人马,除了少量是战兵,大部分都是阿里喜辅兵。由于渡河的金兵与俘虏辎重基本上是过一批走一批,这千余人马的作用就是留下来维持秩序,有个千把人干这活儿,算是不少了。
因此,北岸的这支金兵的最高指挥官,不过是两名谋克而已。至于完颜希尹、兀术、斜保等大将,此时怕是早已至易州城内了。
由于场面太过于震憾,许多金兵就像鸭子听雷一样,麻木了很长一段时间,随即一部分金兵开始丢下武器,跪伏于在,双手摊开,嘴里念念有词,向长生天祈祷。不过,这祈祷仪式很快就被两名气急败坏的谋克用马鞭子抽断,一个个用打雷一样的声音咆哮着:“混蛋!这不是什么天雷,只不过是宋人的大型‘霹雳火球’罢了。那没用的玩意难道你们没见过吗?现在就几个比普通的大十几倍的‘霹雳火球’,就把你们吓成这样!你们还是我大金的无敌强兵吗?全都给老子起来,去将你们的同伙从河里捞上来。”
对于狄烈所使用的炸药包,完颜药师已经证实,并由宗望向全军通报,那就是类似于宋军的“霹雳火球”一般的爆炸物,只不过威力出奇巨大,但绝对与什么天罚无关。只是哪个第一次见到这样场面的金兵,不被吓丢魂?能够在上官的皮鞭下恢复神智已经很不错了。
就这么一会功夫,落水的金兵一个个拼命挣扎,可是水底仿佛有股莫名的吸力,将幸存的金兵一个接一个吸到水底。不一会,一缕缕鲜血浮现,接着是一具具失去了带环耳朵的金兵灌饱了水的尸体。
“有水鬼!”有金兵及宋俘在惊叫。
“混帐!哪来的水鬼?是人,是潜在水里的敌人!还不赶快将我们的勇士打捞上来,等着他们变成尸体再捞吗?”
在两名谋克孛堇连骂带踹下,北岸的金兵一边手忙脚乱打捞落水袍泽,一边将水囊里的饮水倒出,吹制成气囊,打算再造浮桥。可这浮桥哪里是这么容易造的?没有大量的木材与人工,光靠一堆气囊,怎么可能渡得过人马辎重?就算金军弄来了木材,再动用大量人手,在这暗夜之中,没有三五个时辰,也别指望能弄出一座堪用的浮桥来。
当然,金兵们可以趴伏在气囊上,用两手划拉,最多费点时间费点劲,也能渡过易水。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气囊的承重是有限的,那怕是将几个气囊栓在一起,能载人,加上少量兵器与不太重的皮甲,但绝对载不了战马。女真人一大半的战力是在马上,没有战马,支着两条罗圈腿跑过南岸干啥?当然,当人墙聊胜于无。
易水南岸的金兵,则已经停止追杀宋俘,开始收拢队形,惊魂未定地向中军营地靠拢过来。即便在十余里外的金兵哨骑,也被那一连串打雷一样的巨响所震憾,如果不是因为金军的军法历来极其严酷,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不得擅自行动。这五百巡哨游骑,怕要在第一时间收网回缩了。
三万多宋俘,就那么一会功夫,就被金兵斩杀了两千多人,还有三千人再度被俘。按这样的速度,不消一个时辰,起码有大半宋俘又要被逮起来。可就是在这个时候,那惊天动地的爆炸改变了宋俘们的厄运,就是这三声巨响,近三万人终于捡了一条命。
宋俘们是捡了一条命,而阿兴与何元庆的危机却还没有过去。
乌延何察的暴毙,令那十二名金兵眼都红了。一个个如同见了红sè的斗牛,瞪着血红的眼睛,到处寻找那隐匿的杀手。当然,就算他们把眼珠子瞪掉出来,看不见就是看不见。
那个用斧刃顶住何元庆脖子的强壮金兵,终于控制不住内心的愤怒与恐惧,高高举起大斧,就要剁下去——这个时候,唯有杀杀人,见见血,才能稍微驱散内心的惊惧。
噗!一声闷响,那金兵左脑门标出一朵红白血花,右脑门则炸开一个碗口大的血洞,连个惨哼都叫不出来,像木头一样栽下马。
阿兴、何元庆与十一名金兵一样,嘴巴张得大大的,震惊莫名。
连续两人离奇横死,终于令激怒过头的金兵稍微冷静下来,二十二道饱含恐惧的目光相互碰撞了一下,这似曾相识的死状,让他们隐隐想到了什么……
必须说明一点,由于金军高层刻意封锁消息,狄烈的“凶灵”恶名,虽然经由一部分枪底游魂的金兵私下流传,而令大部分东路军金兵有所耳闻。但狄烈的具体杀敌手法与特征,只在蒲辇以上级别的金军头目中才略知一二,底层的普通士兵多数是不知道的。在普通士兵的认知里,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敌人,打死过很多袍泽。但怎么个厉害法,不知道;怎么杀的人?不知道;碰到这个凶灵时怎么办?不知道。或许士兵们会认为,到时一涌而上就行了,就算是三头六臂的巨人,我一百人、二百人……五百人打你一个,还不是死个定定!
这也是金军高层为防止恐惧蔓延,不得已而为之之举——想想看,如果让士兵们知道,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只有他打你、而你只能立正挨打,如鬼似魅一样的敌人存在,那还打个屁啊?难道让无敌的女真勇士从此望风而遁?
但是,眼下这一支金兵却很特殊,他们是宗望的亲卫,是金东路大军的jīng锐之士。其中有不少人,甚至亲眼目睹过勃鲁、撒刺与失里的尸体。他们是数万金军士兵中,最有可能见识并了解那个“凶灵”的恐怖杀法的一群人。
所以,冷静下来的金兵已经意识到他们有可能碰上了那个可怕的东西。一念及此,十一名金兵立即打马如飞而去,对地上的何元庆与阿兴看都不看一眼。
这些金兵之所以那么惶急,当然不仅仅是自己害怕,更是因为他们的职责。全军之主帅,他们誓死悍卫的主人——宗望,正在那片小山坡上。相比起主帅的安危,别说区区几个逃人了,就连那乌延何察尸体,也是不管不顾了。
阿兴与刘大、阿吉一起用力板开马尸,好不容易将何元庆弄出来。何元庆还一脸不敢置信之sè:“这……这就跑了?金狗在发什么颠?”
阿兴也是迷茫摇头,随即将目光转向阿吉:“你刚才说什么狄大哥,是怎么回事?”
阿吉乐不可支,往南岸群山一指:“狄大哥就在那里,这些金狗就是被他用神器杀死的……”
何元庆哈哈大笑:“小家伙吹牛不打草稿,你的狄大哥是道士啊?还有神器……”
阿兴却神情严肃地打断他的话,伸出食指朝地上的两具被爆头的尸体点了点:“也许不一定是吹牛。元庆,你看出这两人是死在何种兵刃之下吗?”
何元庆闻言一愣,走近低头看了半天。因为天sè已暗,他不得不尽量凑近打量,弄得血腥味冲鼻不已。最后摇摇头:“别说看不出,甚至想不出有什么兵器可造成这般可怖的致命伤。”
阿兴扭头直视阿吉:“你说的狄大哥,可以让我们见一见吗?”
阿吉却是一摊手:“俺也不知狄大哥具体所在,但他肯定在那些群山当中某个地方。他一定是来救俺的,不过在打垮这支金狗的军队以前,他是不会现身的。”
“打垮这支金狗?”阿兴与何元庆忍不住同时叫出声来,“你的那个狄大哥有多少人马?”
“不知道!不过,不管有多少人马,哪怕是只有他一个人,也一定能打垮这些金狗。”阿吉说这话时的表情异常坚定,深信不疑。
阿兴与何元庆稍加商量,很快做出一个决定:“好!我们也上山,等天亮,看看你的这位狄大哥如何大展神威。”
阿兴与何元庆注定会失望,因为狙击手是暗夜的幽灵,只会悄无声息地在黑暗中出shè出夺命的弹丸,哪怕是杀尽千军,也不会有人能看到他们的影子一眼。
狄烈在打死了那个金兵,救下何元庆之后,枪口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