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狙击南宋(寇十)-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
    “人口与牲畜呢?”狄烈急切问道。
    那也得让我喘口气啊!侯方镜翻了个白眼,用力提着气继续:“人口一万一千三百二十八人,其中妇人有三千四百二十二人,多数都是宫里头的……包括殿下昨rì带回的那些女子(嬛嬛诸女的身份,目前尚未公开);骡马牛羊三万五千多头,可用的健全战马二千匹,都是鞍具齐备,高大jīng壮的河曲马……以上所有物资人口及牲畜,已包括了之前从勃鲁寨所获在内。”
    侯方镜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其实这些物资,尤其是米粮,本不止这个数。只是人口太多了,这一万多人,不事生产,一天最少要消耗掉近百斛米。如此坐吃山空,短期还可以,长期下去可不行。侯方镜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狄烈注意此事。
    “这才是七分之一,七分之一啊……”狄烈喃喃自语,脸上的表情看不出是庆幸还是可惜。
    金军共计七路北返大军,他只不过拿下其中一路,就吃得满嘴流油。可想而知,其余六路的财富加起来,是何等的惊人。当真是“大宋跌倒,金国吃饱”,以一国之血肉,去滋养另一国,想不昌盛都难。
    狄烈轻轻一叹,可惜自己的“黑吃黑行动”也只能到此为止了,凡事可一可二,不可再三。一把狙击步枪,加上几个威力还过得去的炸药包,并不是无敌的。之前是对金兵打了个措手不及,并使用种种手段(如挑起金军与签军的内讧),再加上一点运气(固新分兵,大营空虚),以及金军对未知武器的恐惧……才险险达成目前的战果,这样的战例不可能再复制。
    这时侯方镜也小心地将自己的隐忧提出来。
    狄烈赞许道:“不愧是商人出身,这么快就想到了这个问题。那么你有什么想法?”
    要说想法,侯方镜早就有了。随着狄烈的实力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身为一个冒险商人的侯方镜,一颗心也开始蠢蠢而动。此时一听狄烈询问,立即热切道:“其实殿下也知道,这枉人山不过是暂时栖身之地,一俟金军北返,我们便可脱困而出。届时以两河(河北东、西路,时称‘两河’)之大,各州府之空虚,我们只要占据几个大城池。以目前我们拥有的巨量物资与上万人丁,再招兵买马,扩充势力。不出三五年,必定可……”
    “不行!”
    侯方镜正滔滔不绝做卧龙状,却被狄烈毫不客气打断,一口否决。
    侯方镜满面红光地说得正来劲,话头就被生生截断,差点被呛得噎过气去,吃吃道:“殿下……这……这是何意?”
    侯方镜的说法,其实有一定道理。枉人山这个地方,的确不是个理想的根据地。不说它海拔低得可怜,面积又小,战略回旋余地不大,光是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就很令人伤脑筋。枉人山距离黄河不过百余里,距离汴京不过三百里,周边遍布大小城池,是一个四战之地。暂时用来避避风头还可以,但长时间呆下去,可就悬了。
    狄烈苦笑摇头,侯方镜提出找一个新根据地的想法没错,但是他的方向却是错了。
    在靖康二年四月中、下旬的这个时刻,除了狄烈,没有人会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站在这个时代的人的立场,这样的发展,的确是无可厚非。如果有可能,狄烈也想这么做。可是他心里很清楚,自己这段时间闹腾的动静虽然不小,但这小小的蝴蝶翅膀还不足以搧动历史。那个叫赵构的所建立的南宋王朝,虽然现在还全无踪影,但它迟早会出现。
    一旦南宋王朝建立,那么自己在两河的地位就会陷入到一种尴尬的境地。要自立,南宋不答应,金国也不会答应。嗯,好像后来还有个伪齐国,就建都在河北东路的大名府,它就更不会答应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四面临敌,早晚玩完。
    自立不行,那投靠某一家呢?
    金国?那是不死不休的对头!
    南宋?算了吧,想想岳飞……
    伪齐?老子最恨伪军了,杀起同族人来,比异族人还凶狠。就算他们投靠过来,也要先过一遍刀再说,怎么可能反投对方?
    最要紧的是,将来宋金之间长达十余年的拉锯战,这两河一带就是金军的大后方。金军屡屡攻宋,就是沿着这一条路线出击。试想在大军出征的时刻,金军怎么可能容忍自家的后院有如此敌对力量的存在?如果狄烈当真据某城而守,毫无疑问就成为了南宋朝廷的守门犬,金国南侵的绊脚石。
    狄烈的历史知识虽然不算太好,但宋金两国的未来趋势多少还是懂一点的,再结合这两河的地形地势,哪有不明白的道理?现在贪图地盘,固然可以得一时之便,但将来就是腹背受敌的处境,像风箱里的老鼠一样,两头挨扁!
    不过也不怪得侯方镜。狄烈明白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这个时候的人却不明白啊。
    狄烈将缴获金军的那张粗陋的地图看了又看,断然道:“我们不能进城,只能进山!”
    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个粗豪的声音:“既然如此,何不上太行!”

第五十九章 战略转进
    议事厅的大门外,出现六个人,正是杨奋、杨折冲兄弟,张荣与贾虎以及关忠勇、高亮等人。
    刚才说话的正是关忠勇。
    说来也巧,这关忠勇居然与杨家兄弟相识,而且还有袍泽之谊。他们当年一起在西军时,一同并肩战斗打过夏人,可以说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了。
    此次意外相逢,三人均是喜出望外,当晚便痛饮一场。当然,像张荣、贾虎这样喜结交好汉的家伙,自然也不会错过这样大碗喝酒、纵论豪情的机会。结果宿醉至今方醒转过来,第一件事就是拜见狄烈。
    “太行?”狄烈眼睛一亮,手指头顺着地图上那条南北走向的细长山脉一划,沉思了一会,脸上慢慢绽开笑意。抬头看向关忠勇,“诸位昨夜可曾尽兴?”
    “关某昨夜得遇故人,一时兴起,真是失礼了……”关忠勇惭愧抱拳施礼。那年轻小伙高亮,也跟在后面赔罪。
    杨家兄弟忙道:“不怪关大哥,是俺兄弟先挑的头……”
    狄烈摆摆手:“现在金军走远了,咱们这个山寨也暂时安全了。你们兄弟相聚,喝点小酒倒也没什么。我没有怪谁的意思……不过,你们兄弟俩是全寨管军事的头领,张兄贾兄也是来帮衬咱们的,还有关二当家与高兄弟也都是志同道合的好汉。就请大夥来详参一下,咱们下一步该怎么走?”
    “还用详参什么?”杨折冲心直口快,“殿下适才说不能进城,只能进山。那就按关大哥说的,咱们一起入太行!”
    狄烈以目示意杨奋:“杨家老大,你的意思呢?”
    杨奋沉吟一会,缓缓道:“若论战略回旋余地之大,容人之广,地势之险,在这左近怕是没有比太行更适合的了。”
    狄烈不置可否,再将目光转向张荣贾虎:“二位的意见呢?”
    张荣与贾虎对视一眼,然后上前行礼道:“本来贵寨的大略行止,咱们这些兄弟不便置喙,不过,既然殿下不嫌咱兄弟见识粗浅,不耻下问。那么……能不能先给俺看看地图?”
    狄烈一笑,将地图卷起,直接抛过去。
    张荣与贾虎接过地图展开,反复验看对比之后,相视点头。张荣随后将地图卷好交还,只说了两个字:“太行!”
    狄烈哈哈一笑:“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老侯,你怎么说?”
    侯方镜苦笑不已,你问一群山大王,他们还能给出什么答案?说心里话,他是真心不想占山为王的。哪怕是占据了一座小城池,比如附近的黎阳,或者是卫县,甚至远一点的滑州,那大小也是一股割据势力。以后慢慢发展,说不定能击破那个名不正,言不顺的楚国,拿下汴京,成为一方诸候。届时重演前朝五代十国之局面,也不是难事啊!可是上太行山算什么?落草为寇?这就是这位殿下的志向?
    狄烈盯着侯方镜,似乎看穿其心思,语气坚定地道:“老侯,我知道你的意思。认为我不思进取,只想当个逍遥的山大王。可是我要告诉你,你那占领大城市的想法很危险,那是要将我们这支新生而脆弱的势力放在火上烤。这个天下很快就会变了,如果我们到处抢占地盘,锋芒毕露的话,将会成为众矢之的,到时悔之晚矣。”
    狄烈越说越是激昂,干脆走下台阶:“我们现在转进太行,为的是蓄积力量,韬光养晦,将我们的战斗成果消化吸收,全部转化为真正的战力——到那个时候,我可以向你保证,你所想要的任何一座城市,我们都可以打下来,并且守住,让它真正成为我们的地盘!”
    侯方镜噗通一下跪下:“殿下志向高远,隐忍负重,筹谋若定。是小人心思太过急切了……”
    狄烈笑着将他扶起:“我这不是在问你们的想法吗?有不同意见当然可以说。好了,既然大家意见一致,那么大夥说说,这若大的太行山脉,我们要找哪里落脚才好?”
    狄烈边说边把地图在地上铺开中,招呼众人过来围观。
    这份地图是金军从宋国的秘阁图舆馆里缴获的,狄烈攻破固新中军大寨时,发现了这份地图。说实在的,这些古人所画的所谓军事地图,跟一幅写意的山水画差不多。如果当真拿来做行军打仗之用,估计让你去山西埋伏,你会跑到山东去看大海。
    不过好在像太行山脉这样重要的分割南北的大山脉,哪怕是再写意的地图,也是要画得清清楚楚的。不仅如此,还将太行八陉、各个关隘以及一些州县都标注出来。所以只要参照这张地图,不难找到落脚点。
    关忠勇略为迟疑一下,伸出食指点中一处地方,道:“此处本名承天军寨,乃是大宋一处重要关口及军资集散地。此寨东距真定城三百余里,沿途山势险峻,沟壑纵横,更兼有井陉关及娘子关等天险关隘为屏障。西去则是平定军、盂县、寿阳,至杀熊岭而入太原,全程不过八百余里,为勾通河北与河东最为便捷之通道。”
    “当rì小种经略(种师中)率大军救援太原府,走的便是这条道。只可惜,在杀熊岭遇伏,围困多rì,兵折粮尽,力战而死。随后金军更是攻破了井陉关,而承天军寨守军见事不可为,便弃寨而去……”说到这里,关忠勇脸上闪过一丝痛苦之sè。当rì的井陉关血战,全军尽没,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狄烈拍拍他的肩膀,没说什么,只是不断用手指测量着承天军寨与南北两座重镇的距离,突然问道:“这座军寨既然不是被攻破的,而是自动弃守。那么金军除了将里边的物资劫掠一空之外,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破坏。如此一座基本设施保持完备的军寨,其防御功能决不是普通的山寨能比得了的。以太行山如此乱局,山寨林立,怎么可能会放过不要,留待我等?”
    这时回答的却是高亮,他不无得意的道:“好叫殿下得知,此寨目下为我等所占,改名‘天平寨’。”
    狄烈释然一笑:“好眼光,只要卡住这条勾通南北重镇的大动脉,山寨想不兴旺都难——不过,眼下无论是真定还是太原,都有金军重兵驻守。如此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通道,金军一定会牢牢抓在手里。你们在此立寨,就是卡在金军咽喉的一根刺,早晚会被缓过劲来的金军拔掉。”
    关忠勇振声道:“正是如此!所以,才想请殿下与我寨合兵一处。以殿下如此多人口兵丁,财货米粮,不难练出一股jīng兵。届时取娘子关、井陉关,隔断南北。不但可自立发展,更叫金人徒唤奈何!”
    狄烈摩挲着下巴,死死盯住地图上的那个点。
    说实话,这个地方的确很理想。
    未来天下大势,基本上以宋金两国拉锯战为主,伪齐这个小弟在一旁摇旗呐喊,偶尔赤膊上阵为辅。金国的国力与战力,正处在上升阶段的最顶峰。这个时候,谁在顶在前面谁倒霉。但躲藏在太行山深处就不同了,在那里可以安安静静发展,养jīng蓄锐。等实力强的时候,居高临下,突然出击,给金军后腰子来一下狠的,打瘫之后又缩回去。以太行之险,大军难攻,而小股敌军却等于送上门给自己吃。如此数番下来,此消彼长,到那时,就是自己大军出山的时候了。
    狄烈环顾左右:“各位对关二当家的建议怎么看?”
    众人一致点头:“可行!”
    杨奋还补充道:“这个承天军寨,俺以前在军中时,曾奉命押送物资,去过一次。那可是一个建在峡谷后的易守难攻的坚城,城中军寨绵延,占地极广,藏个数万人不在话下,端是一处好地方。只是此寨所处位置十分重要,金军眼下兵力不足,无暇顾及,但早晚会发兵夺取此寨的。”
    狄烈淡淡道:“好地方嘛,谁都想要。不过既落我手,就别想抢——当然也不是不可以抢,就怕他们付不起那样的代价。”
    侯方镜想说什么,却yù言又止。
    狄烈一拳砸在地图上:“那就这么定了。明天开始准备,争取在三天内动员完毕,然后出发。”
    侯方镜吃惊道:“这……这么快?”
    狄烈重重点头:“现在河西已经被金军打成了一个烂摊子,各个州县几成空城。在这时候,咱们上万人的大迁徙,最不易惊动地方。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迟则生变。”
    侯方镜想问为什么迟则生变,但还是忍住了。当然就算他问了,狄烈也不会说。
    难道狄烈要告诉他,不久之后就会出现一个南宋。到时那个小朝廷一个诏令下来,而自己又还没能控制住这支队伍的话,那时所有的成果,都要打水漂,最终要为赵构小儿作嫁衣。
    要知道,狄烈手头这一万多人的构成是什么?赵宗的室室子弟、宫廷贵女及宫娥、宋国的官吏、宋国的士兵、宋国的工匠、宋国的百姓……全是宋国的子民。
    他们当俘虏时盼zì yóu,被解救后盼回归故国,在他们心中,宋——就是他们的国。这一点,周老汉及一众工匠们的逃亡,就是最好的注解。
    趁着现在他们还是亡国之人,赶紧全弄进深山里去。到时城门一关,实行军管,封锁消息,再慢慢给他们洗脑。最终让他们明白,南宋,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第六十章 绾绾如月
    当所有的人都退出议事厅后,唯有侯方镜留了下来。
    狄烈一边收卷地图,一边漫不经心道:“你之前有什么话不好当众说,现在可以说了。”
    侯方镜慢慢凑近,低声道:“承天军寨,哦,现在叫天平寨了。若是我等与天平寨合兵一处,谁人为首?”
    狄烈斜睨着他:“你说呢?”
    侯方镜后退一步,张臂行礼:“以殿下的身份,又岂是一区区山贼头目所能相比的?自然是要以殿下为首。”
    狄烈负手踱步:“话是这么说,不过,只怕别人不肯吧?”
    侯方镜道:“那么殿下就可用软硬两手任其选择。”
    狄烈停下脚步:“哦,说说看。”
    “若是这位天平寨主知机,我们便将得来的物资牲口送一部分给他,以换取整个军寨。若是对方不识趣,以咱们千余人的兵力,装备如此jīng良,势必可以泰山压顶之势将之全灭……”
    “打住!”狄烈摆摆手道,“人家一片好心邀我们上山,可不能干这种鸠占雀巢的事……嗯,能够用物资换军寨最好。看那位关二当家与他手下兄弟的那般模样,他们在寨子里的rì子定不好过。咱们从指缝里漏一点,应该就能让他们心甘情愿让出这座军寨了吧。”
    侯方镜点头赞同:“想来定会如此,反正他们那么一点人,占着若大一个军寨也是浪费。而且,绝对扛不住金军将来的打击。关于这一点,那位关二当家都也是承认了的……”
    就在这时,守卫前来禀报:“殿下,有位自称嬛嬛的小娘子求见。”
    狄烈一怔,她来干什么?不过还是示意卫兵带她进来。侯方镜随即知趣地告退,他才刚喘一口气,却不料这一迁徙,又有得忙了。
    当这位故宋的柔福帝姬嬛嬛出现在议事厅时,狄烈正把玩着一个汝窑出品的jīng美青瓷杯。这玩意如果放到后世,起码能拍到几百万。不过在眼下,却只能当一个小小的酒具。
    狄烈拍开一坛封泥,倒出一杯青绿sè的醇酒,举杯向嬛嬛示意:“据手下的酿酒匠人说,这是出自樊楼的上品清酒‘蓝桥风月’,公主殿下要不要来一杯?”
    嬛嬛踩着细碎的莲步上前,神态优雅地拈指接过青瓷杯,仰起雪白的脖子,一饮而尽,将杯底朝狄烈照了照,浅浅一笑:“谢殿下赐酒。”
    狄烈一呆,随之眼晴一亮,这位公主来时显然经过了一番装扮。她头顶紫云冠,耳鬓垂着长长的七彩流苏,下身一件紫sè的襦裙,上身着同sè的背子。轻薄的袖管长至手腕,两边衣裾平行且不缝合,两腋以下开叉,下摆长度和裙子相等。在两腋和背后都垂着带子,腰间用勒帛(一种束在外面而用丝织物做的带子)束缚。莲步轻移之间,秀裙摇曳,彩带飘飘,恍若月中仙阆。
    狄烈好不容易才将眼睛挪开,自己也倒上一杯,当做饮料般灌上一口,平静了一下心绪,才问道:“公主殿下来此,不会只为了道谢吧?”
    嬛嬛怔怔地看着狄烈,突然莫明其妙地说了一句:“也许,我该穿着那件金兵的腥臭皮袍来。”
    狄烈一愣,随即想起前rì在小山坡相别时的一幕。心下明白,嬛嬛是怪他言语上的生分与态度上的距离。
    狄烈怔忡了好一会,突然放声大笑:“好,好,是我不对。现在,我不当你是公主,你也不当我是王子,咱们就象朋友一样聊聊吧。”
    嬛嬛巧笑倩嫣,抬起玉掌执壶倒酒:“正该如此。”
    当嬛嬛斟上酒,两人各执一杯时,狄烈很自然地举杯跟她碰了一下,仰首饮尽。
    嬛嬛却是愣住,这个时代可没有这样的碰杯礼节,她完全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直到狄烈持空杯向她示意,嬛嬛才抛开疑虑,赶紧满饮为敬。
    狄烈不等嬛嬛开口,先向她通报了消息:“过几rì,我们可能要迁徙,你与你的那一群姐妹们要做好准备。有什么需要,就告知叶小娘子,她主要负责女营的工作。”
    嬛嬛怔了一会,问道:“迁到哪?”
    狄烈当然不会说出目的地,只是说了个大略方向:“往北。”
    “为何要往北?那岂不是距金虏更近了?”嬛嬛吃惊不小,“何不往南……噢,南方是张邦昌那jiān贼所立的伪楚,那可以往东去啊!听说九哥就在那一带召集各路英豪,准备勤王呢。以你现在手里的人马,如果去投靠的话,必定可……”
    “绝对不行!”狄烈毫不犹豫打断嬛嬛的说话,见她一脸讶异,想了想,换了一个说法,“不是我不想去投靠你这位九哥,只是……你也不知道他在东边的哪个地方窝着不是?同样,我也不知道。你知道我有多少人?一万多啊!九成都是老百姓。难道你要我带着这上万的百姓,漫无目的地在这两河之地乱蹿,只为了找你那不知到在哪个角落里画圈圈的九哥?”
    嬛嬛美目都大了一圈,没想到在这山沟沟里,竟然藏匿了上万人。她来此时rì尚短,加上不便出门,自然没机会了解这山寨里的具体人数。嬛嬛认真想了想,实情的确如此,不禁沮丧道:“本公主也是为你着想嘛,要知道,九哥可是皇兄亲封的天下兵马都元帅。你若去投他,凭你救下我们的功劳,再加上你手中的实力,少不了能弄个都统制或者副帅什么的……”
    狄烈心中冷笑:赵家老九,赵构。天下兵马都元帅?勤王?那可是个对金军望风而逃的主,好像后来还给金军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最后不得不跳海……呃,是乘舟漂到海上避难,才捡了一条命。跟他混,嫌命太长了?
    “好了,这件事就不要说了。你登门造访,不会就为了劝我投你的九哥吧?”
    “当然不是。”嬛嬛神情一整,忽然盈盈下拜,“嬛嬛此来,只为求殿下一事。”
    狄烈没去扶起她,只是玩味地看着杯中的酒,淡淡道:“这么郑重的拜托啊,看来不是件容易办的事。”
    嬛嬛仰起如画的素颜,一字一句道:“嬛嬛只求殿下出手救回皇后娘娘之时,一并将父皇救出!”
    狄烈被她雷住了:“救你父皇?徽宗赵佶?你真当我是救世主啊?”
    嬛嬛同样也被雷得不轻,要知道这个时候这位太上道君还活得好好的,不可能有庙号。狄烈随口就“封”了一个庙号,直把嬛嬛惊得张口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
    狄烈还没意识到自己说漏嘴,做为一个现代人,完全不明白这方面的弯弯绕绕。只顾一个劲摇头:“我的公主殿下,你想得实在太简单了。不要以为救你们的时候,看着很顺利,其实有很大的运气成份。如果再这么样来一回,结果会让你想哭……”
    “皇后在你们的眼里或许很重要,但我要告你,在金人的眼里,她不过就是一个高档点的战利品而已。给你面子,就当你是皇后;不给面子,你不过就是一个女人。正因为如此,金军不会为一个头上顶着‘亡国之后’帽子的女人浪费太多的看守兵力。所以我之前才能有机会救出你们,并且,将来或许还有那么几成机会再一次救出她——不过只限于她一人。再多的话,我也不能保证其他人能活着逃出来。”
    狄烈最后加重语气道:“你的父皇则完全不同,他是金人压制宋国残余反抗势力的重要筹码,政治意义重大,是金军所有俘虏晨最紧要的一个。我相信看管他的人手力量之严密,不会比金军主帅完颜宗望的个人防护力量差多少。我要是有这个能耐突破进去,干脆直接杀了完颜宗望,那不是更好?”
    嬛嬛大大的眼睛里滚出大滴大滴的泪珠:“可是,嬛嬛觉得你可以……”
    这世上没几个男人能对女人,尤其是美女的眼泪无动于衷,狄烈也是一样,大为头痛之下,只得缓下语气:“我尽力吧。你也知道,这活的难度系数太高了,我只能说尽力,不能保证什么……”
    嬛嬛收泪欣然点头:“嗯,只要你尽力就成,但愿天可怜见,保佑父皇顺利脱险……”说到这里,嬛嬛面泛红晕,低下螓首,轻声道:“其实嬛嬛希望你救下父皇,立下大功。届时……或者能得到父皇的意外赏赐呢……”
    狄烈差点冷笑出声,赏赐?他这个太上皇此时只怕跟一个乞丐差不多了,还有什么东西可赏的?指望他太上皇的名头吗?自己要的是dú lì自主的发展,可没打算抱谁的大腿……唔,不对,这赵佶还真有好东西可赏,他那么多女儿哩……
    狄烈猛然抬头看向嬛嬛——那如一泓秋水的眼波,正飞快闪避。
    狄烈心头一阵火热,忍不住伸出手托起嬛嬛圆润的下颔,触手一片细腻柔软,心情荡漾之下,正想有所动作……嬛嬛却是俏皮地一扬小脸,摆脱他的手掌,提着裙裾飞快地跑到门边,蓦然回首,嫣然一笑:“可要努力哦,赏赐可是很丰厚的……”
    狄烈望着嬛嬛翩然远去的倩影,摇头失笑,慢慢收回手,指上仿佛还感觉到那种温柔。
    狄烈轻轻捻着手指,出了一会神,然后长长吐出一口气。好吧,不得不说,一个极品美女的心,是极好的动力。不过,狄烈并未因此而昏头,他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而不会无谓的涉险。但是,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他注定要与金军再来一次剧烈的碰撞。
    这一次,狄烈不为财,不为女人,只为两个人的期盼与一句承诺。
    阿吉——他一定要救回来!
    朱皇后——他一定要兑现自己的诺言!
    或许,自己又该要行动了!

第六十一章 意外的消息
    四月二十二,枉人山寨万余人口牲畜,挽着近五千辆大车,同时还人背马驮着十rì口粮,在骑兵统领方洪的三百骑兵(回枉人山后,又扩招了两百多骑兵,共计五百骑兵,虽然战马还有富余,可惜会骑术的人少)及杨折冲、释智和的一千五百名步兵(步兵已有两千之众)护卫下,如期出发。
    由于物资实在太多,五千辆大车根本装不完,而健牛、骡子,挽马又需要用来拉车,无法驮负重物。无奈之下,只好分两批迁徙。第一批,重点是转移人口、粮秣、丝帛、金银珠宝、兵甲、药石(各种草药与矿物质)及盐茶等生活必需品。
    只留下一部分的米粮及皮革、大量箭矢、铜铁jīng料及酒水等物,等待第一批迁徙人员到达目的地后,将车辆腾空,再倒回头来装车启运剩余物资。这些物资由杨奋的两百骑兵及左开的五百步兵据寨而守。这时的枉人山寨,已经没有一个平民,有的只是七百名兵甲jīng良的骑步兵,还有堆积如山的物资,由一个普通的山寨变成了一个军寨。
    从大部队的迁徙到留守主官的人事安排上,可以看出狄烈是花了一些心思的。
    迁徙大部队的军事主官是杨折冲,方洪,释智和副之,民事方面则是由侯方镜负责。而留守部队则是杨奋为主,左开为副。
    在这当中,杨家兄弟及侯方镜都是在狄烈起家前就一起经历患难的人物,在忠心方面应该说是比较可靠的。其余如方洪、左开,释智和这些人,虽然也表现不差,但毕竟相处rì短,当然不可能让他们在军中占主导地位。要知道,狄烈的这份家当,相当于宋朝的一路(相当于省级)全年赋税。这块肉太肥了,诱惑xìng太大了,狄烈在这方面不得不小心从事。
    安排好诸事的狄烈,却没有随迁徙队伍而行,他有更重要的事。在早前一天,也就是四月二十一,狄烈带领着阿术、张荣的梁山兄弟,以及关忠勇等十余名太行义军,先期出发。
    按狄烈的官方说法,是先去拜会一下刘大寨主,洽谈合兵事宜。如果顺利的话,等一切安顿好了,大部队也到了。关忠勇等人深以为然,欣然陪同前往。但狄烈心里真实的意思,却是不想让关忠勇等人看到自己的全部家当,以免到时给人家来个狮子大开口,那就被动了。
    狄烈一行本打算顺着金军北返的路线,走汤yīn、相州、磁州、邯郸,然后自邢州而至赵州,再绕栾城而过,折向西行,经抱犊寨而穿井陉,最后到天平寨。
    由于有太行义军这群识途老马带路,加上这条线路刚有大批金军经过,一路上扫荡得极为彻底,基本上百里之内,人烟绝灭,短期内几乎无人敢走。因此在五rì之后,狄烈一行很顺利地来到了邯郸。
    在早前,准确的说是在七天以前,金军四路北返大军已经全部在邯郸汇合。这个时候,大概金军主帅完颜宗望也意识到了兵分数路的弊端。之前是因为千军万马过黄河,拥堵不堪。为了让大军尽快北返,并且认为路上不会有什么阻挠,所以才兵分六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