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狙击南宋(寇十)-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北宋时,还出现一种简化版的拒马枪。在《武经总要》中有记载。这种拒马枪,就是到了以战车为主来对付骑兵冲锋的明代,仍然普遍使用。
    这种拒马枪简化到极致,就是将三支木枪捆在一起的一种障碍物,不使用时,可以收束成一根,所以在运输方面比拒马方便。枪的两端是尖而锐的铁制锋刃,枪柄为木制,上面带有连接多个拒马木枪用的铁链。使用时,把其中一支枪插入地面,用铁链把几支拒马枪相互连接在一起,用以阻挡骑兵的攻击。在修筑临时防御阵地时,不仅设置简便迅速,而且有不错的防御能力。
    从用途与运输方面说,似乎后一种拒马枪对天诛军车阵更合适。但是,这种简化版拒马枪只能防御骑兵冲击,对步兵无用,可轻易拔除。而天诛军的车阵,既要防骑兵,也要防步兵,所以,用三枪拒马就很不合适。天诛军所使用的拒马,就是前者,巨木加长枪,沉重而尖锐。
    突捻并不打算派人出去搬移拒马——一个时辰以前,阿土罕那支千人队的死状,还历历在目。
    突捻破除拒马的法子很简单,暴力推平之。
    车城前方的拒马阵,大概有三十根。每根轴木长约丈许,撑死了不过五百斤一根,三十根拒马,不过万余斤。以数百人推动百余辆橹车,向前推碾,完全可以将拒马阵生生推到车城之下。
    突捻的估计的确不错,在人墙加橹墙的巨力下,拒马东倒西歪,轰然倒地。然后被一路横推,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呀之声。向车城撞过来。不过。令突捻既愤怒又无奈的是,这冲撞行动屡屡被来自头顶的轰炸打断,无法形成惯性冲势而冲撞车城。唯一能令他感到欣慰的是,随着橹车墙一点一点地接近车城。轰炸也渐渐变弱。最后。慢慢消停。
    铁壁车城子城的炮击区内,硝烟刺鼻,一个个操炮手汗流浃背。瘫坐在地上,不顾空气刺激,一边呛咳,一边大口呼吸。二十架飞弹器,损坏了两架,另有五架也有不同程度损坏。地上到处是倾翻的竹筐,还滚落着寥寥数十个从骑兵团那里收集的三斤霹雳弹……
    霹雳弹确实打光了!不过,即使没打光,也不能再发射了,因为敌军已超过二十步这条红色警戒线。此时就算还有大量五斤重霹雳弹,都不能再使用。一是距离车城太近,容易误炸;二是即便扔入敌群,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与弹片,也容易误伤到从射击孔中瞄准敌人的火枪兵。
    “决战时候到了!”一直在中军望楼上观察的狄烈,终于收起瞄准镜,对身旁的何元庆道,“元庆,骑兵团就交给你了。待我军将金军黏住时,看准时机,突袭敌中军——一头驴,一匹布,东西不多,但荣耀不小,我希望你能拿到手。”
    何元庆豁然大笑:“行!我的宅院里,还真缺一头驴呢,就是他了!”
    爽朗笑声中,何元庆操起斩马刀、挽着流星锤,转身攀下望楼,招呼自己的卫兵,牵来战马,飞驰而去。
    “以墙克城?以为这样就可以了么?真是太天真。”狄烈嘴角抽动一下,眼中杀气一溢。如果车城那么容易被一堆粗制滥造的破车墙攻破,那还叫铁壁车城吗?这“铁壁”二字,可不光是指铁皮挡板所围成的外表,更有“铜墙铁壁,坚不可摧”的别样内涵。
    “传令,一、所有火枪兵,包括天骄营,六十息内,全部撤出战车,集结于子城,布置子城防御体,由张锐指挥;二、所有长枪重甲兵与刀牌兵,于战车后集结成阵,由赵能指挥,全力截击阻止金兵突破外城;三、排炮营后撤,进入子城中军炮击区休整,下面的战斗,用不上他们了。”
    随着狄烈一声令下,整个车城都动起来。火枪兵有条不紊背枪携弹撤入子城,在围成子城的运输车后方,布置成一列列密密麻麻的火枪阵;重甲长枪兵与刀牌兵则列成一个三才阵,一名长枪手、两名刀牌手,三人一组,相互配合。无数个小型三才阵,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大型彼此配合的大三才阵。
    天诛军四、七旅战士,虽是新兵居多,战斗力如何还不好说,但至少都经过长时间严格队列训练,无论进退布阵,动作极为迅速。六十息,枪牌三才阵已成,而火枪兵也已到位,正排队列阵。
    一千五百火枪兵,因地形有限,无法移动换位,也不能采用半跪式或蹲踞式射击。不过,好在这一次敌军出现的方位与平日不同,他们将会在车顶出现,这就解决了后排火枪兵的射击问题。从低处瞄准高处射击,不会象平地作战那般受到前排自己人的影响,哪怕是最后一排的火枪兵,都可以毫无阻碍地将手中弹丸发射出去。
    正面对敌的,依然是一千火枪兵,而天骄营五百女兵,则分布于子城两则,这是为了防御敌人绕到侧翼进击。
    一千五百支火枪,森森如林,指向西、南、北三个进攻方向(东边为后翼,以此地地形,不可能绕道从后袭击),端等敌人送上门来。
    此时,金军的橹车墙,堪堪推到车城十步之距。由于车墙前的柜马已经触及铁壁车城,推到这个距离,一任数百阿里喜与役夫再三发力,除了拒马枪根根折断之外,轴木巍然不动,而橹车墙再推不动。
    十步,足够了。
    突捻握着短斧的手臂一挥。役夫们纷纷扛起长梯,将之横搭在橹车墙与车城边缘,形成一排排梯桥。这梯桥足以使金兵无需攀爬车城,就得以踏着长梯,直接登上车城。
    二十多具梯桥一成,好不容易从灭顶轰炸中解脱出来的金兵,犹如困兽出笼,汹涌如潮,争先恐后踏上梯桥,杀声震天。
    “成了!”完颜娄室以拳击掌。脸色一喜。
    “成了!”突捻张口大笑。不断摧促身边的金兵向前冲。
    “成了!”张锐站在子城右侧一辆堆满粮食的运输车上,看着下方黑压压绵延百步的火枪兵,心怀大畅。
    一千五百名火枪兵啊!天诛军成立至今,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集中使用火枪兵。张锐做为第一个指挥千人火枪队的将领。那种自豪与满足。溢满心胸。
    第一批踏足冲上车城的。多数为二叠阵中的阿里喜,当他们满怀欣喜踏足厢车顶时,迎接他们的。是令人眼花缭乱的铁刃长矛。金兵的悲剧在于,他们一心想登城肉搏,大多数军兵携带的,都是短兵刃,结果登上车顶时才发现,太过一厢情愿。天诛军个个手持丈二长的枪矛,而自己手执的,却是二、三尺青锋,这不是送死吗?
    战场交兵,可不是江湖厮斗,还玩什么“一寸短一寸险”,有的只是“一寸长一寸强”!兵器长一分,就占一分便宜;兵器长一尺,就有一尺优势。那么,兵器长八、九尺呢?那对手妥妥就是个死!
    所以,第一批冲上车城的近三十个阿里喜,转瞬间就被捅得满身血窟窿,挑下车城,血人似在摔在拒马之下。紧跟着冲上来的第二批阿里喜,也没能逃脱这个下场。
    “换长兵!换长兵!”金兵的冲势为之一滞,纷纷回头大叫。
    一部分手持木枪的阿里喜应声而上,但一见车城后那一杆杆丈二长矛,脸都白了——他们手里的木枪,只长七尺,而且枪头有锋无刃。人家手里的长矛,光是矛刃就长二尺,厚脊阔刃,好似一把短剑……
    对刺的结果,持枪阿里喜,再度用数十具尸体,铺垫在拒马上……
    前后不到一分钟,在橹墙与车城之间的拒马残骸上,就被近百具金兵的尸体铺出一条新路来。
    “狼牙队,上!”车墙后的突捻脑门青筋突突直跳,万万没料到,这天诛军除了霹雳弹可怕,火枪可怖之外,近身肉搏战也如此强悍!既然如此,就让你们来尝尝我女真勇士的狼牙大棒之威吧!
    任何一支千人以上的金军部队,都有一队使用狼牙棒或骨朵等重型武器的肉搏兵。少则数十,多则上百,或为骑兵,或为步卒,常常做为一支压箱底的决定性力量使用。每每旋风骑影伴随狼牙大棒杀出,便能摧枯拉朽般轻易撕开敌军坚阵。
    宋军常以此自嘲“女真人有狼牙棒,我们有天灵盖。”
    现在,突捻就要让天诛军士兵的天灵盖,来试试自家勇士的狼牙棒。
    金军二千正兵中,遴选出二百狼牙棒手。女真人所使用的狼牙棒,最少也有二十斤重,个别自持勇力的,甚至用三十斤,体力、臂力、腰力差一点的,都别想使得动。所以这二百狼牙棒手,全是膀大腰圆,粗壮魁梧的大汉。他们身上更披挂着四十斤重铠,可谓防得坚固,攻得凶猛。
    突捻就是要用这支重型突击队,突破天诛军第一道防线。
    当这二百个象移动机甲人一般的重甲勇士,踩着被压弯的梯桥出现在车城上时,战车后的天诛军重甲长枪兵与刀牌兵,都倒吸一口凉气:这样的重甲重兵,堪称战场屠夫,绝不好对付。
    果不其然,初交手,就有几十名重甲长枪兵手里的长矛被打断击飞,虎口流血。更有数名狼牙重甲兵纵身跳下车城,犹如虎入狼群一般,狼牙棒霍霍飞舞,击飞手刀,砸碎旁牌,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不过,这几个狼牙重甲兵的淫威没能逞多久,一群手持近战杀器鹰嘴铳的军兵突然出现,一阵乱枪过后,地上多了几具满脸惊骇、死不瞑目的尸体。而这群军兵则飞快装填弹药,虎视眈眈在一旁掠阵。
    这正是狄烈的护卫队,二十猎兵。
    眼见车城上聚集了越来越多的狼牙重甲兵,子城内高踞于运输车粮包上的张锐,眼神冷芒一闪,手中赤焰旗猛然劈落。令鼓震,火枪响。
    狄烈也是首次见到那么壮观的射击场面——一千支火枪,呈波浪状次递喷发,火焰不断。第一排打完,第二排接棒,第三排继续……每排一百人,共十排。首轮射击完毕后,整个子城上空硝烟弥漫,到处都是此起彼落的咳嗽声。
    十排轮射,射速堪比后装枪,都不用带停的,而距离敌军最近的前排火枪手,枪口距车城顶上的敌军还不到三十步。
    如此超近距离、如此绵密不绝的射击,别说只不过披着一身铁甲,就算当真是个铁人,都要被打着铁渣。
    只进行了一轮射击,原本车城上密密实实的人影,全部被铅与火残酷清空。
    战后,二百狼牙重甲兵中,只受了点轻伤,并被俘虏而保全性命的契丹人骨束,每每被问及这一战时,表情立时悚然:“甲不成甲,人无人形,血流没踝,伤不如死。”(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八章 殊死较量 (下)
    突捻眼前一片血红:天空、大地、树林、车墙、车城、士兵……所有的一切,都是红色的。
    突捻下意识抹了一把眼眉,摊手看了看,没流血,可为何眼前的一切都是血色的?
    只有突捻身边的护卫,才惊骇地发现,主将的双眼,此刻布满了血丝,再看不到眼白……
    二百狼牙重甲兵,前后不过数十息,就被那恐怖至极金属风暴,摧残成一堆废铁及一摊烂肉。
    五千人的冲锋军队,两千披甲正兵,真正的精锐,就只得这二百狼牙重甲兵。这是突捻击破天诛军车城防御圈的信心所在,如今,这信心,与那血肉模糊的尸体一起被乱枪打得粉碎。
    突捻何止只爆了眼睛的毛细血管,就连手背蚯蚓似的血管,也几乎因攥着斧柄太用力而怒凸欲爆。但纵然在这怒血冲脑的当口,突捻依然没有忘记一个指挥官的职责,下达了对二叠阵的辅兵们的最后一个指令:“拆散橹车墙,所有阿里喜、杂役,人手一副橹牌,全都给我往上冲——但凡冲上车城而又能活下来的,战后一率升一级,赏牛、马各一,羊十头!”
    只要冲上车城就好,不一定要你豁死搏斗,保住性命后,就能得到升级赏赐,听上去还真是不错。而且,最要紧的是,还能拆橹车自保。对橹车墙的效果,金兵还是相当满意的。以方才那群身披重甲的军兵,眨眼间就被扫翻的情况看。如果先前没有这橹车墙,能不能安然走到这车城下都悬。
    近千人一齐动手,三下五除二,橹车墙就被拆得只剩下一堆轮彀。有的抱着半片大树、有的扛着车板、有的抬着整辆车的底座……各种奇葩的“盾牌”,令人瞠目。但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毋庸置疑,这一堆笨拙粗陋的玩意,够厚重够结实,挡铅弹绝对管用。
    当然,抱着这堆粗长沉重的东西。就别指望还能与长矛兵搏斗了。
    突捻也不需要这千余阿里喜与役夫肉搏。指望一群训练、武器、防护、士气均远不如人的兵卒。与一支精锐军兵搏斗,他突捻还没昏头。
    突捻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用上千炮灰。吸引天诛军的火力。而他将率领最后的精锐——八百正兵。绕过正面,从南侧进攻车城。
    攻击令一下,阿里喜与役夫们纷纷扛着巨木厚板。踩着梯桥,奔踏而上。突捻与八百金兵,则一窝蜂冲向车城南侧。
    突捻这一招只能算是突击而非偷袭,因为根本瞒不过天诛军——无论是车城内的四隅哨楼,还是车城百丈外的骑兵,都可以清楚看到突捻军的动向。突捻要做的,就是快快快,赶在车城内天诛军做出反应以前,从南侧登上车城,攻入敌阵中心。
    突捻当然不知道,车城之内,一直有一支憋足了劲,却未能一展身手的巾帼军队,在等着自做聪明想捡漏的敌人,一头撞到枪口上。
    从正面(西面)登上车城的阿里喜与役夫,还没站稳,迎面就是瓢泼而来的弹雨。纵然有“超级土旁牌”掩护,许多金兵还是纷纷摔到车下。原因无他,一是车城顶上,叠压着大量尸体与粘稠的血液,蠕软滑溜,下盘稍不稳,不用开打自己就摔个大马趴;二是这就地取材的橹盾大小不一,有的防护不错,有的只遮挡住大半身体,下肢还暴露在外……
    由于大量土制橹盾遮蔽,加上枪声不断,硝烟弥漫,影响观察。无论是哨楼上的观察员还是火枪兵,一时间都没察觉这是一支炮灰队,只知道是敌人就开枪,只要开枪敌人就纷纷掉落。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金兵站稳脚跟,将手中的土制橹盾连接在一起,竟然在车城顶上,砌出一道橹墙来。这些金兵,准确的说,净是阿里喜与役夫,一个个龟缩在橹墙后,打死不出来。
    橹墙外铅弹如雨,贯满耳孔的是令人头皮发麻的“啾啾”尖锐啸声,橹墙木屑纷飞,墙体乱颤;而橹墙内的阿里喜与役夫们,却一个个喜形于色——他们冲上车城了,而且还活着,只要撑住不死,那就意味着升级与赏赐……
    正西面攻城金兵的异常,终于引起天诛军的注意,同时,哨楼上观察员也不断打出警讯,指示有大股敌军从南城侧击。
    坐镇中军望楼指挥的狄烈,也适时发现当面之敌是一支纯防守的军队——成百上千人拼死拼活冲上车城,就为了筑起一道新的橹墙,然后当缩头乌龟,干挨打不露头?金军还不至于如此脑残!
    这一支军队是防守,是诱攻。那么,一定有另一支主攻的军队!会在哪边?南侧还是北侧?
    “传令张副旅长,以半营火力保持正面压力,其余火枪兵将枪口转向南、北两翼;传令赵旅长,抽调三个都长枪重甲兵与旁牌兵为机动预备队,随时堵截两翼出现的敌军。”
    狄烈的命令刚刚发出,车城南面出现一架架梯子,随后,一个个盔明甲亮的敌影一一闪现。
    “来得好!等的就是你!”负责防守南城的,就是赵玉嫱与杨调儿的两个女兵都。赵玉嫱一边以手帕捂住口鼻,一边努力睁大被硝烟熏得眼泪汪汪的的大眼,一刻不敢疏忽。她的尽忠职守,换来了回报,金军刚刚出现,就被她第一时间发现。当下不顾硝烟呛咳,长吸一口气,抓起胸前的竹哨,用力吹下——为了与中军战鼓及射击鼓声相区别,女兵的攻击指令,临时改为吹哨。反正女兵不多,又划分为南、北两处防御线,一边半个营,二百多号人,用哨声完全可以指挥。
    尖锐的哨声,象针尖扎入耳膜。令子城南线的女兵悚然而惊,本能将早已装填好弹药的枪口对准车城顶,对准那群以为捡了个大漏的幢幢魔影……
    狄烈的命令还没传到,女兵营已主动阻敌,二百四十支火枪,分四段连击,漫天弹丸,粒粒如珠,劈头盖脑扑向兴冲冲登城的金兵……
    身为女兵教官之一的赵玉嫱,对女兵们的靶场训练成绩相当清楚:六十步上靶率五成。五十步上靶率七成。三十步上靶率九成。按实战降一半的理论,三十步,起码有五成的命中率。而子城到外城的距离,就是三十步左右。
    突捻挥师登城之前。听到西面枪声不断。那种冒险成功的喜悦感。沛盈于胸,认为计得以售。当下拼命催促金兵以最快的速度攀越上车城,但随之而来的震耳枪声。击碎了他的侥幸之心。
    头顶弹丸乱飞,一个个前一刻还从突捻眼前飞攀而上的矫健身影,下一刻,就满身是血地从头顶上摔下来。有些在摔下来之前就已丧命,有些则只是受伤。但无防护从近一丈高处摔下,落地姿势正确,都免不了断手崴脚;若姿势不对,倒栽葱式摔下,那也不用活了。
    短短几个呼吸间,冲上去多少,摔下来多少。
    看着一具具血淋淋的尸体与翻滚哀号的伤兵,突捻的心也在滴血。这都是精锐的正兵啊!若是冲阵肉搏,这数十悍卒的伤亡,该换得来敌军多少损失?两百、还是三百?可是现在,连敌军的毛都没摸到一根,就白白死伤在这该死的车城之下。那些阿里喜、役夫,死多少都没关系,南朝有的是投降的军兵与民夫,燕地有的是故辽的遗民……可是,这些正兵,可都是百战老卒,西路军的种子啊!其中更有大半是女真勇士,我大金总共才多少女真勇士?就这样毫无价值地死在这里?!
    一名刚刚露头,头盔就被打掉,髡头被削去一块头皮,血流如注的谋克孛堇,直接从梯子上滚跌下来,与正准备登梯的两个金兵摔成滚地葫芦。那谋克孛堇却什么都不顾了,连滚带爬扑到突捻脚下,仰着半边血脸,悲嚎道:“猛安孛堇,冲不上去,冲不上去啊!”
    说话间,又有数名金兵惨叫着从头顶掉落,叭叽!摔在地上,尘土飞扬,鲜血四溅。
    一团污血标飞,溅了突捻一脸,但突捻没有擦拭,他的眼睛被一副骨碌碌滚到脚边的旁牌所吸引。
    突捻弯下腰,拾起旁牌,但见这副用一指厚的坚木,再蒙上一层韧牛皮所制成的防护牌,竟然在正中部被击穿一个手指大小的孔洞,边缘还有焦痕……
    “防不住啊!”突捻摇头扔下旁牌,突然目光一直,劈胸揪过一具尸体,蹲下来两面翻转看了一会,倏地站起,断然下令:“将所有的尸体,全部推叠上车城顶,筑成防御体!”
    已经被泼风般的弹雨打得抬不起头,勇气也在渐渐消散的金兵,听到这个匪夷所思命令,都是好一阵面面相觑。不过转念一琢磨,似乎还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突捻这个听上去带有几分残酷及冷酷的命令,确实起到了作用。
    铅弹射入人体,会产生翻转、自旋的空腔效应,对人体的肌肉组织与脏器造成严重破坏。这种强烈的机体破坏,能瞬间使人失去战斗力,进而因剧痛、大量内出血而或快或慢死亡。而射入人体的铅弹,在完成这“致命任务”后,基本上就已失去动能,不可能透体而出了。所以,人肉盾牌,的确是可行的。
    于是,在天骄女兵们目瞪口呆中,金兵在车城顶上的尸首越积越高,越堆越宽……弹丸击中这道人肉橹墙,除了激起点点血花,再不闻金兵的惨叫……
    战士的责任是杀敌,而不是虐尸,尤其女兵更是如此。正当女兵们越打越手软胆颤之时,尸墙之后,突然杀声震天,无数金兵的身影从尸墙两侧涌出,此起彼落,跃下车城,向子城掩杀而来……(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九章 “将” 军!
    大股金兵从尸墙后涌出,纵身跃下车城——但是,迎接他们的却并不是平坦的地面,而是森森长矛。
    重甲长枪兵!刀牌兵!
    赵能已经将三个都的兵力抽调到位,迅速布置三才阵,然后长矛如猬,端等金兵送上门来。
    此时的金兵,就象七月十五鬼门打开后,蜂拥而出的地狱恶灵,前赴后继,扑向寒光闪闪的矛尖……
    并不是金兵个个悍不畏死,更不是所谓的视死如归,而是决死冲锋一旦开始,就没法停下来。前面的人停不下来,因为后面的人会推搡、会挤压、会冲撞……就算前面有刀山火海,愿不愿意都得跳,身不由已,命不由己。
    前方没有刀山火海,只有枪林矛丛,一百五十支散发出死亡气息的森寒长矛,瞬间就串起了数十个人肉串……
    突捻这种近似于自杀式的疯狂冲击,的确够狠,也是金军在目下唯一能快速攻破三才阵,为本军取得立足之地的方式。
    如果金军按常规战法,在车城顶上与重甲长枪兵对刺,不光在兵器上大大吃亏,干挨打却打不着对手,更会成为火枪兵的练枪靶子,就象之前的狼牙重甲兵一般下场。
    突捻现在已看得非常明白,滞留在车城顶上,只有死路一条。那就是天诛军预设的死亡陷阱,在没有足够安全防护的情况下,在上面多待一个呼吸的时间,下一刻。很可能就不会再有呼吸。
    突捻的破解方法就是一个字——冲!
    刀山火海要冲、枪林弹雨要冲、剑涛矛丛也要冲!跳下去不一定能活,但留在车城上只有死!
    金兵怎样选择?
    老兵悍卒,从来不畏面对面肉搏。被刀斧砍死,被枪矛戳毙,那是战士的归宿,没什么好抱怨的。他们唯一感到憋屈的,就是死在箭矢、枪弹,这种远程武器下。没有施展武勇的机会,连杀死自己的人是谁都不知道,谁会甘心?谁能瞑目?
    所以。不管愿不愿意。蜂拥而出的金兵发出鬼哭狼嚎的叫声,选择了纵身一跃。而天诛军的重甲长枪兵,由于无法支撑枪矛上一具、甚至两具尸体的重压,长矛倾斜、脱手、断裂……三才阵最尖锐的一角。被金兵以自杀式攻击。崩开了缺口。
    张锐已经将八成的火力都调到了南面。超过一千支火枪喷出的火舌,在车城上空交织出一片死亡之网,几乎封锁了金兵的所有可能出现地方位。许多金兵刚从尸墙掩体后一露面。或者刚刚跃到半空,就变成一具新的尸体,直直摔砸在地。
    最后,金兵还是用尸体开路——拆除尸墙,人手一尸,当做旁牌掩护,连人带尸,纵身跳下……
    八百金兵,付出了超过三分之一的惨重伤亡,终于杀进天诛军阵中。而金兵一旦入阵,火枪兵就无法再开枪。
    不过,前方依然有拦路虎——三百重甲长枪兵与刀牌兵组成的三才阵。
    铁壁车城的外城与子城之间的距离,约有三十步。这样窄仄的空间,摆不开太多的兵力,三百人,还可以勉强拉开一个阵势,再多,就成人挤人的混战了,完全发挥不出阵形的威力。
    三才阵,一名长矛兵远刺,两名刀牌兵辅攻,远攻近战,战力互补,在地形狭隘处,威力尽显。
    金兵的个人战斗力固然强悍,但以混乱队形对上严整军阵,勇力再强,也只有——死!
    三百天诛近战肉搏兵种,对上五百金兵悍卒,决死一战,谁胜谁负?
    ……
    在车城东北方百步之外,何元庆骑着高大神骏的河曲战马,一手举着单筒望远镜,一手按着缰绳,身旁左右及身后,是五百余骑兵。
    何元庆在观察车城南翼的战况。金将突捻集结步卒突击南城,为防天诛军骑兵突然从侧后袭杀,金军的八百骑兵几乎全拉过去,采取人盯人战术,确保突捻八百步卒全力攻略车城。
    如此一来,战场上就出现了一个微妙的变化:金军两翼骑兵,原本是一边四百骑,防御力比较均衡,但现在为了保障突捻军后路安全,在南翼最少放了六百骑用于盯梢拦截天诛军骑兵——因为天诛军骑兵团也不断往南翼增加兵力,摆出一付随时攻击突捻军的姿态。
    现在天诛军骑兵与金军骑兵的兵力对比为:南翼,天诛骑兵千骑vs金军骑兵六百;北翼,天诛骑兵五百vs金军骑兵二百。
    这就是何元庆布的实南虚北的局,看似南翼骑兵众多,兵力雄厚,实际上,他手头这五百骑,才是两个旅的真正精锐。
    要说火枪兵与近战步兵的素质,最早组建的第一整编师一、二、三旅,是当之无愧的王牌。但若论骑兵战力,却是新组建的四个新旅的骑兵更胜一筹。因为其中有两千二百多人,是从晋宁军与麟、府、丰三州精选出来的,骑术精湛,并有一定马战底子的西北汉子与军兵。打得西夏军百年不敢东顾的折家军的底子,就是这西北好汉。这批新加入的力量,除了骑射稍逊金军骑兵,马战或骑术什么的,相差无几。
    也就是说,何元庆手上这五百骑兵,无论兵力与战斗力,都在对面北翼骑兵之上。一个突击,就有可能突破敌北翼,马踏完颜娄室中军。
    当镜头里的突捻军突破外城,蜂拥攻入子城时,何元庆将望远镜塞入鞍边镜囊,猛抖马缰,一夹马腹,骏马灰聿聿嘶叫着人立而起——这就是他一直等待的机会,骑兵冲锋的机会。
    何元庆单臂将九尺斩马刀高高举起,正要下令出击。身旁一员部将不无担心道:“金兵强悍,此番攻入我车城,只怕……”
    何元庆却是信心满满:“没什么好担心的,当日土桥一战,也有金兵攻入我车城,还不是被我率军宰杀个干净。眼下我军在车城内有超过两千兵力,而金军不过数百……最重要的是,还有军主在中军坐镇。哈哈!我想,真正需要担心的应该是金人吧。”
    “骑兵队,出击!”
    随着何元庆气冲斗牛地大喝。一马当先。身后。五百轻骑,铁蹄激尘,疾如旋风,似离弦之矢。射向娄室中军本阵。
    娄室军本阵。距离车城五百步。而其阵翼北则,即金军左翼的二百骑兵,则在三百步的距离交错穿梭。严防警戒。天诛军五百骑兵一动,金军骑兵立刻做出反应。以五十骑为一队,二百骑形成一个“器”字形骑阵,全身着甲的重骑在前,半身轻甲的弓骑在后,毫不迟疑迎向天诛骑兵。
    就象金军的骑兵并不都是女真人一样,他们的战斗兵种,也不全是弓骑。女真人是一个渔猎民族,部族成年男子擅骑射的比例,远不如游牧民族的契丹人或蒙古人。更多的女真人,其实更擅长步战短兵相接,或骑战长器砍杀,或许这就是“铁浮屠”只产生在金国的原因。
    因此,金军的骑战,其实就是步战的变种:重甲在前,轻骑在后;肉搏在前,弓矢在后。
    这针锋相对的二百金骑中,全身甲的肉搏骑兵,就占了一百二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