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狙击南宋(寇十)-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凌远失声道:“糟糕,总指挥部闹腾出那么大的动静,杨、何二位将军决不会坐视,肯定会派出生兵,南大营必定空虚,若此时太原城内的突合速与城外之银术可内外发力……军主,是不是立即派出传令兵,前往南大营阻截?”
“放心吧,我的副参谋长。突合速的反击,过不了南关城这一关。至于银术可想进太原……呵呵,这是好事啊!我们就送他一程我亲自送,够给他面子了吧。”
狄烈笑着跳下土围子,招呼众参谋返回。既然已看出金军是虚张声势,就用不着呆在这里了,他有更重要的事做。
凌远闻言倏地一抖,抬头张口,眼睛中掩饰不住震惊:“军主,难不成你要……”
狄烈环顾左右,冲凌远点点头,压低声音道:“这是个好机会,不是吗?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别忘了,我可是撂下狠话,三rì破城的。”
凌远沉默一会,语气艰涩道:“军主……真的不再考虑一下?”
狄烈昂首大笑,拍拍凌远肩膀:“杀杀人,跳跳舞而已,考虑那么多干什么……唔,不错,我们这个计划的代号,就叫‘杀杀人,跳跳舞’。记住约定动手的暗号,我走了。”
当狄烈突然推开总指挥部后院一厢房时,屋里的油灯蓦然亮起,两支鹰嘴铳同时抵上他的胸膛。
“不错,jǐng觉xìng蛮高,突然亮灯并躲在门侧拔枪的应对方法,也基本符合教程,看来我这总教官没白教。”狄烈眯了眯眼睛,适应了一下亮光,然后无视两支上膛的鹰嘴铳与羞恼的目光,若无其事地走进屋子。自顾摘下凯夫拉头盔,放在桌子上,接着坐下,开始除靴子。
“你……夜半闯进女人闺房,意yù何为?别以为你是军主,就可以……啊!你还除靴子……”赵玉嫱又气又羞,真想扣下板机当然,是对准屋顶。
时间无多,狄烈也没功夫与她绊嘴,抬头认真对叶蝶儿道:“我马上就要行动,头盔与靴子太过于独特显眼,我交给你替我保管。记住,从明天起,你们就住进我的屋子,直到我回来为止。在此期间,不要外出,有事就与凌副参谋长联系。”
这番话说完,狄烈不光除下那双来自现代的野战皮靴,更换上一袭金兵装束,头上还戴着一顶皮毡帽。再加上这段时间忙于作战,都没空刮胡子,胡须都有半指长了,乍一看,还真有几分北地汉儿的粗犷之气。
赵玉嫱捏着小巧的鼻翼,皱起好看的细眉:“好臭!从哪里弄来的金人衣物,也不洗洗再穿。”
狄烈好笑道:“你什么时候见过浆洗得干干净净,浑身香喷喷的金兵了?郡主,我这是去潜伏卧底,不是去参加金人的盛宴。”
叶蝶儿默默将头盔与军靴叠放在一起,心中的万言千语,最终只化成一句:“我……会将头盔与军靴清洗得干干净净,等你回来重新穿戴……”
当狄烈背着枪盒,纵身跳出院墙时,回头那一瞬,看到的是两个倚在斑斑树影下的倩影,还有在夜风中轻轻柔柔挥动的清冷玉臂,嗯,是两条玉臂……
第二百三十三章 虎入狼群
黎明第一道晨曦,带着夜sè残留的一抹暗红,播洒向奔腾在原野上的大股彪悍骑兵,身后黄尘滚滚滚,马前旭rì如血,宛若无数帧动态感极强的画面展现于眼前。
狄烈此时就是这股气势惊人的骠骑中的一员。
来到这个时代整整一年,越过一半的时间在马背上战斗奔波,骑术想不好都不成。当然,比起能在马背上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的金军jīng骑,狄烈还有相当的差距,但控马奔驰,紧紧跟上大部队却没半点问题。
狄烈是在凌晨时潜出总指挥部,然后借着夜sè的掩护,埋伏在一片起伏不大的土丘后。之后觑准前方一队骑兵快速奔过,立即从土丘后跃出,飞快跳上最后一名骑兵的马背上,拧断那名金兵的脖子扔下马,然后鸠占鹊巢,取而代之,成功混入金军阵营当中。
这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好象换成别的身手好的人也能做到。的确,混入金营一时不难,但真正难的是如何继续混下去。便如此刻,一名身材雄伟的金将快马从狄烈身边经过时,不知何故,就对他留意起来,张口就问:“汉儿还是女真?”
这金将说的是一口地道燕京口音,天诛军中也有少量燕京人氏,比如左开就是燕京易州人氏,所以一下就听出来。燕京话狄烈也会说,但绝谈不上地道,相反,他的女真语却很地道,而且他现下装扮的身份,就是女真金兵。所以直接用女真语回答:“女真!”
“哦,背上是什么兵器,份量不轻啊!”那金将也换成了女真语,但说得有点鳖脚,反倒不如狄烈这个山寨货的口音更标准。
狄烈背上的枪盒已经用粗布层层包裹,只见厚绷绷一团,很难看出是什么,但是包括巴雷特、瞄准镜、四个弹匣的原装弹、两个黄sè火药包、压弹器、大量弹头在内的枪盒总重量将近三十公斤。这沉重的份量,落在老骑手的眼里,自然能看得出来。
三十公斤的兵器。换算成宋斤。也超过五十斤了。倘若这真是一件兵器,份量的确有点吓人,无怪乎那金将对狄烈大感兴趣。
“……双锏。”狄烈憋了一下,才根据枪盒的长度、宽度及重量。报出一个与之比较接近的兵器名字。
“不错啊。我掂量掂量……”那金将眼睛一亮。在战马快速地奔驰中,竟控马与狄烈跑了个并肩,探手向狄烈后背抓去。
狄烈奇快地反肘撞开那金将手腕。不动声sè道:“祖传宝锏,出匣见血,只有两种人才能目睹。”
那金军有些难以置信地抚着被撞得酸痛的手腕,下意识脱口道:“哪两种人?”
“敌人与死人。”
狄烈说罢,冷冷瞥了对方一眼,双足一夹马腹,飞快超过数骑,将那饶舌的金将抛在后面。
就在狄烈前方约百步,那杆白sè大纛迎风狂舞,九级旆节斜飞如箭。旆旗之下,那金甲铜盔的身影,多半就是金军大将完颜银术可了,这可是一员比完颜突合速还有份量的金军重量级人物。
以狄烈此时的距离,即便是在奔驰起伏的马背上,也有九成以上的把握,从背后狙死这员金军大将。但狄烈最终还是忍住了将对方一枪爆头的**:一来是因为他没有把握在干掉银术可后,从二百多骑金兵的近距离追杀中脱逃;二是他的主要目标是太原守将突合速,光杀一个银术可,对破太原城帮助不大,更严重影响自己混进太原城的计划,得不偿失。先忍忍吧,待混进太原城之后,两个一块收拾更好。
说太原,太原就在前方。
这个时候,南大营的军队已空了一半,杨再兴亲率骑兵团前往晋阳总指挥部解围。当然,银术可这个老狐狸最终还是让他扑了个空。
此时指挥第一混成旅的,是车骑郎将何元庆,而他手上只有不超过一个营的步兵,火枪兵只有一个都,其余大部分都部署在南关城。这么点兵力,防守有余,出击不足,而且在这样的开阔地带,用步兵拦截骑兵也是不现实的。而银术可所率的这支金军生兵,也急于进太原城,并不想与天诛军过多纠缠。
于是当金军骑兵大队经过南大营外围时,只留下一支不到二十人的断后jǐng戒小队,其余人马全速冲向太原。
率领这支断后jǐng戒小队的,就是那员雄健的金将,狄烈亦在其中。
狄烈原意是闷声不响地随大流快快进入太原城,没想到却被那员金将点将:“你也来吧,现在是你的宝锏见血的时候了。”
狄烈颇为不解地看了金将一眼:“敌军不会出寨追击的,哪有什么见血的机会?”
金将大笑道:“我韩元吉断后,从来就不是干等着看热闹的,跟着我,有你宝刃见血的时候……哦,你应该认识我易州马军都指挥使,韩常韩元吉。你叫什么,现任何职?”
韩常?这金将居然是韩常!
以狄烈之镇定,心里也不由得打了个突。前段时间看情报司弄到的韩庆和个人资料时,还看到这个名字。嗯,没错,这个韩常,就是韩庆和的儿子。老子刚战败身殒,儿子就出现在此,不消说,必定是报仇雪恨来的了。
说起来,在后世这韩常可要比他老子名气大得多。原因很简单,这韩常一直跟着兀术混,兀术知名度越大,他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当金军老一辈战将一一凋落,新秀兀术崛起之后的十余年南侵作战中,这韩常一直是充当急先锋的人物,堪称兀术手下头号打手。在《说岳》里边,韩常也是一个比较活跃的人物。
狄烈是个生活总被没完没了的训练充塞得满满的军人。不是那种有大把时间浏览历史网站的机关人员或宅男。因此,他对两宋之交的这段历史比较模糊,除了一些对后世影响比较重大的大事件之外,其余了解泛泛。令他有时感到好笑的是,他对这时代事件与人物的了解,很大一部分竟是来自儿时的小人书《说岳全传》。譬如这个韩常,就是如此。
当然,侧身这个时代整整一年了,狄烈也早已明白后世评书与这时代真正人物表现是两码事。如果傻了吧叽地按后世评书的人物理解来对号入座,那才是叫被驴踢了。
“术虎。伍夫长。”狄烈不动声sè地回答。这个名字与职务不是无中生有编出来的。而是确有其人,不过此人在前阵子的太原外围三关城之战中,被打死了。然后其腰牌与左耳做为军功上交,此次被狄烈借用。伍长这种小兵头。基本上不会惹人注意。比较适合冒充。
不得不说。狄烈的运气还算不错。银术可在接到太原急报后,将自己的大部队交给乃弟拔离速指挥,自己只率五十骑亲卫先行出发。这也是他为何比别人快速赶回的原因。行至洛阳时,正好遇上听闻乃父阵亡,立即向主将兀术讨要百骑回援复仇的韩常。于是两队合并一处,再从洛阳勾抽五十骑,凑足二百骑兵,从辽州破入。
由于这队金军骑兵来源复杂,互不统属,加上相处时rì又短,所以韩常才未能识破狄烈这冒牌货。当然,狄烈那一口学自阿术、带着几分安出虎水部落的纯正女真口音,才是真正令韩常这个带有契丹血统的汉儿不敢怀疑的原因。
“好!术虎,我就让你见见血!”
韩常说罢纵马而出,奔驰到距离南大营百步之外,从马鞍旁摘下一张朱漆铁胎大弓,再拈出一支铁骨箭。深吸一口气,浑身肌肉一鼓,那身铁甲仿佛都被撑起来,弓弦咯吱吱拉开。至八分满时,手一松,箭如流星,一闪而逝。
当!一声大响,寨墙上一名小心jǐng戒的刀牌兵,套在臂上的骑兵旁牌被shè穿一个大洞,然后一箭穿心,强大的冲击力更将他若大身躯撞飞出寨墙。
呜嗬嗬!金兵小队齐齐举着刀弓高声欢呼。而南大营的天诛军则是一阵sāo动。百步之外,一箭穿心,连旁牌都挡不住,这shè程与杀伤力比火枪都强,这家伙也太厉害了。每一个在寨墙上的士兵,都有一种活生生靶子的感觉。
狄烈扫了一眼韩常手中的朱漆铁胎弓,其弓臂的厚度与弓弦的粗细,都比张立那张一石五斗的强弓更胜一筹。由此大致推断出,这是一张两石以上的超强弓。能在马上开两石弓,这意味着他能开步弓三石。按宋一石相当于后世一百二十斤来算,这家伙在马上开的是二百四十斤的弓,这也就不难理解能一箭穿牌透心了。
狄烈暗自吃惊,这时代牛人很多啊,光是他的天诛军里,能开三石步弓的,就有杨再兴、何元庆、张荣、董先等人,不过遗憾的是,这几人力量是足够了,但准头不行,所以他们基本上都是只玩肉搏不玩弓。这韩常又有力量,又有准头,算是个厉害角sè。
狄烈并不知道,史籍对韩常的记载是“可开三石弓,shè必入铁”。在两宋之交,牛人猛将辈出的时代,有明确记载可开三石强弓的武将,仅有岳飞、韩世忠、李成、韩常……等等十数将而已。可以说,如果参照隋唐英雄传,按武力值排名,来个两宋十八条好汉,韩常绝对可以名列其中。
绷绷绷!韩常好像有点上瘾了,一连三箭,又shè杀了三名天诛军士兵,其中包括一名身着步人甲的什长。但南大营一方,除了刚开始震憾xìng地第一箭,稍稍引起一点sāo动之外,并未出现如韩常预料中的sāo乱。
在这种被压着打,并且谁也不知道下一次死的会不会就是自己的情况下,军队没有任何不良反应,每一名士兵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这样的素质与军纪,着实也令韩常心下暗暗吃惊,脸sèyīn沉,缓缓再抽出一支铁骨箭。
狄烈不由得捏紧拳头,他距离韩常不过十多步。对方背对着他,毫无防备。只要他愿意,一个快马加鞭冲过去,用腰刀也好,用短斧也好,甚至用拳头,都可以秒杀这员敌军悍将。只是这样一来,计划就泡汤了,可眼睁睁看着这混蛋肆意shè杀自己的嫡系兵马,也不是个事啊!
正当狄烈两难之时。南大营营门大开。一员步将一手持斩马刀,一手套着一面加装铁板的圆形骑兵旁牌,迈着迅急的步伐,迎面冲来。
“呵呵。贼军中竟还有如此勇士。敢与我大金猛禽单挑。倒也难得。”韩常缓缓垂下手中弓箭,转头淡然道:“你们谁上?”
“我来!”金兵中一名粗壮的什长,手持骨朵。纵马而去。
一骑一步,双方快速接近。那金兵什长手中骨朵在头顶上方旋了半圈,正待顺势砸下。那员步将却先一步甩臂,将套在小臂上的旁牌如飞碟般扔出,正击中金兵什长的胸膛。
那金兵什长身体晃了晃,虽然凭着娴熟的控马技术,迅速调整体位,并未摔下马,但其攻击动作完全变形,再无半分杀伤力。
那员步将得势不饶人,借着百步冲刺之势,凌空跃起,带着朝阳的霞光,一刀将金兵什长斩落黄尘,脑袋骨碌碌滚出老远。
这回换成南大营那边高声欢呼,而金兵这边鸦雀无声了。
狄烈一见那员步将的杀敌动作,心下松了口气。原以为会不会是何元庆,现在看来,还好不是。这位车骑郎将总算没有忘记自己是一旅的副旅长之职,并未放下将军指挥的职责,充当冲锋陷阵的猛士。
第一混成旅中,除了杨再兴与何元庆之外,还能如此生猛的,只有一个人第六重甲长枪都的都头,董先!
董先拉过那匹战马,翻身而上,在战场上兜转了两个圈后,冷煞的目光从铁盔中shè出,斩马刀平举,指向韩常。
韩常咧嘴一笑,抬手左右一挥,两骑金兵如离弦之箭,从两侧冲出,一刀一枪,夹击董先。
董先将骑兵旁牌再次套上,一夹马腹,无畏地迎将上去。
当!一刀斩击在旁牌上。嚓!枪杆被沉重的斩马刀削断。
董先从敌骑之间穿过,毫发未损,还砍断了一名金兵的环子枪,以一敌二,仍占上风。
韩常的脸sè更yīn沉了,这时他也看出来了,这两名金兵也不是这员敌将的对手,若再被对手斩落马下,此番打击敌军士气的算盘就要落空。一念及此,本已下垂的弓箭,又抬起来……
便在这时,董先拨转马头,再度与两骑交锋。三骑堪堪接刃的一瞬,董先身体一折,一个“镫里藏身”,整个身体挂在右侧马腹,同时手中斩马刀探手伸出。那名使刀的金兵一刀从马鞍上方掠过,砍了个空。另外一名金兵扔掉断枪,拔出备用弯刀的金兵,则被突然伸出的斩马刀切断马脚,直接摔折了脖子。
几乎就在董先得手后,重新端坐回马背上时,三十多步之外,那支泛着血光的箭镞也对准了他的后背……
狄烈突然拍马而出,就在他刚刚接近韩常时,那支蓄势已久的铁骨箭,堪堪带着满饱的能量离弦而出仿佛有虚影一闪,然后这支铁骨箭便失去了踪影。
在韩常目瞪口呆中,狄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刚刚离弦一尺、还来不及释放其强大动能铁骨箭一把抓住,轻轻转了个方向,递还给韩常。整个动作行云流水,快不可言……嗯,很有几分《功夫》里面,杀人王两指夹子弹的风采。
“韩都使,你不是要看我的宝锏噬血吗?那就收回你的箭,给我一个机会。”
狄烈说罢猛地一挟马腹,向前冲出,身后是被他这一手单手夺箭所震憾的韩常及一众金兵。
就这么一会功夫,场上的董先与仅存的那名金兵正进行第三回合碰撞。
交手第一合,董先以一敌二,断敌骑枪;交手第二合,董先的斩马刀真正斩了马,致一敌落马折颈而毙;交手第三合,董先双手执斩马刀,硬碰硬与那金兵的大弯刀猛烈撞击。而金兵是单手执刀,哪里顶得住这股巨力?结果弯刀震飞,右臂脱臼,落荒而逃。
董先连胜三局,杀两人伤一人,总算将之前被敌将惊人的箭术所压制的士气重新板回。开怀大笑着拨马回首,又见一金兵纵骑而来。
董先伸出手指冲那名金兵摇了摇,然后再用手指对韩常点了点,意思再明白不过“他不行,你来!”
但是,当那名金兵快要冲到面前时,董先却是一怔这金兵有点面熟啊……而且,他怎么不拔兵器,居然空着手冲过来了。
战场上容不得发怔,董先一愣神间,那金兵已冲至眼前。董先反应极快,斩马刀由下而上,一刀撩出……虽然马没跑起来,未能借助马势,但是对付一个空手的敌人,应该没问题吧……
董先这一刀没失手,斩在对手马颈上,鲜血狂喷。但对手早在其挥刀前一刹那,甩镫踩鞍,腾空而起,准确落在董先马鞍后,勒住他的脖子一拧,然后扬臂一甩,将其扔下马去。
而前一刻还威风八面的董先,这一刻,却一动不动蜷伏在草地上。
狄烈暗吁了口气,如果不是董先一个失神,没能驱动马匹,以他勉强够水准的骑术,未必能完成这个超级跳。董先的武力值之高,莫说是在天诛军中,放眼天下,也是排得上号的。不冒点险,还真没法一招收拾他。若是拖上几个回合,以董先首届教导营学员时与他这个总教官的长期接触,难保不被认出来……
“敌人太弱,不值得我祭出宝锏。”狄烈策马而还,对韩常如是说。
韩常看看狄烈平静的面容,再瞅瞅那似乎是被拧断脖子的敌将,吞了一口唾沫,正想说什么,突然太原方向传来一阵枪声。
狄烈立即道:“大帅有变,快走!”
韩常悚然一惊,立即挥手,率领剩下的金军骑兵绝尘而去。
金骑烟尘未散,看似一动不动的董先却从短暂的昏厥中醒来,抚着脖子慢慢站起,望着远去的敌骑发呆……
第二百三十四章 城外城内
狄烈当然不会伤害董先,他那看似凶狠的扭脖子动作,只相当于电影特效而已。实际上,当他用一条胳膊勒住董先脖子的时候,另一只手却从后面伸入其头盔披幔内,用大拇指按压住董先的颈动脉窦,截断脑部供血,短短数秒,就可至其昏厥。这使得在三、四十步外的韩常等一干金兵,误以为董先被扭断了脖子。
当然,狄烈在众目睽睽之下,玩的这一手瞒天过海,最关键的难点就是时间他必须抢在董先醒来前,将韩常的金兵小队引走。而这时老天似乎也很帮忙,太原南关城方向传来了枪声。
韩常没见识过火枪,自然听不出是枪声,但那个方向是银术可所率的骑兵大队入太原所经之处,突然传来这令人心惊肉跳的巨响,想来不是好事,既然示威目的达到了,当然见好就收。
南关城驻守了整整四百火枪兵,牢牢锁住了太原南城开远门。此时暂代完颜突合速守城的太原步军副都指挥使高勇,原本想贯彻一下都管的意志,派兵出城打打反击,但远远看到几百眼黑洞洞的枪口,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自高勇以下的数千太原守卒,早就被这种连绵不绝的火力打得没了脾气,不敢擅自招惹,但银术可带来的援兵可没这等眼力见。尤其是银术可那五十骑亲卫铁骑,刚刚随着他们的大帅,将两淮之地搅了个天翻地覆。铁蹄所到之处,南军无不望风披靡,一个个自信心爆表。
这支金军一边进太原,一边派出十余骑jīng锐铁骑,盯住南关城,以防天诛军突然出城袭击。
南关城的天诛军是步兵,当然不会出城袭击骑兵,尤其敌骑所处的位置,还在太原城头的床弩及投石器保护之下。
只是天诛军的沉默,却无形中助长了金军的气焰。就如同断后的韩常一样。十余名监视的金军铁骑也觉得。该给这伙贼军一个下马威。于是,他们使出惯技,绕城骑shè。
此时太原守将高勇正亲自跑到开远门的门洞下,指挥大批役夫将堵塞门洞的巨石土包移开。以便使援兵得以顺利入城。突如其来的枪声。令他哆嗦了一下。慌忙跑上城头。然后就看到之前还在耀武扬威的十余骑金兵,在南关城五、六十步外躺了一地,只有三个幸免于难的金兵。失魂落魄地跑回来。
银术可这支援兵顿时sāo动起来,这结果反差太惊人了。这几百金兵都是刚刚从胜利的战场上下来的,对于南军,他们在野外是压着打,围城时是圈着打,说白了,就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什么时候,打人不成反被踩了。
血腥满地的现场,除了一滩滩刺目的鲜血,没有看到一支箭矢,谁也不知这些金兵是被什么武器打死的,难道就是适才那一阵炒豆般的爆响?
这就是宗辅与突合速所说的“火枪”吗?果然威力不俗啊!
身为一军之主的银术可,所得到的资料当然不是下面普通军兵可比的,很快联想到这可发巨声、杀人无形的武器,必定是这支名为“天诛军”的太行贼军的独特武器。虽然很疑惑一支贼军如何有实力弄出这等连建炎朝廷都没有的武器,但银术可在心里已打定主意,此次太原解围之后,一定要在贼军溃败时打一个反击,截获一批这种武器,好生研究一番。
纵然如此,无端损失了十余名亲卫铁骑,仍令银术可大为痛心。他手头的骑兵本就少,一下被打掉一什人马,还是jīng锐,这损失不可谓不大。也正是因此之故,他没有按照以往战场军律,斩杀逃回的三名亲卫,只是狠狠抽打几鞭了事。
接下来金军再不敢异动,直到开远门轰然洞开,吊桥垂降,在守将高勇的跪迎中,银术可一行昂然而入。
里许之外的南关城天诛军战士也只能在城墙上冷冷看着,无法阻拦。
狄烈与韩常一行来到开远门下时,正见南关城的一旅战士出来打扫战场,将走散的战马与死马全拉入城中,同时将金兵的尸体搜刮一空,割下带环左耳,炫耀着回城。
见此情形,如果不是银术可留下的几名亲卫竭力阻拦,只怕韩常早就率队冲杀过去了。
狄烈倒很希望韩常带队杀过去,甭管他的百步穿心箭是多厉害,四百支火枪都可以将他连带这支小队全轰成筛子。可惜,最后韩常还是在军令下低头,愤恨无比地盯了南关城上叫嚣的士兵一眼,策骑入城。
当马蹄踏上吊桥厚实木板那一刻,狄烈心头也止不住一阵激动。
太原城,我来了!然后,你就是我的!
由于太原城内格局比较复杂了,为此守将高勇派了两名辅兵为向导,引领狄烈一行。
太原的外城以防御为主,格局还算简单明晰,其四门共有二十四坊,每坊均有坊门、坊栅,白天打开栅门,通过小巷互相勾通,晚上实行宵禁,闭锁坊栅各自为阵。
看到这种很适宜后世热兵器巷战的格局,狄烈也不禁暗暗点头。难怪当rì太原失陷时,守将王禀居然还可以与金军打了好一阵巷战,最后实在不行了,才背负太宗牌位投河而死。而王禀的经历,似乎也在表明,在冷兵器时代,唯一能倚仗的就是城墙。城墙一失,所谓巷战都是浮云。中国几千年战争史,从没出现城池被破,守军还能以巷战将敌人打出去,并保全城池的战例。
所以,在狄烈看来,这坊门、坊栅,与其说是防敌军入侵,不如说是防霄小更合适。
狄烈一行在向导的引领下,经过南门正街的朝真坊、广化坊、袭庆坊、观德坊。再通过一座吊桥与瓮城,这才进入子城。尽管在此之前,狄烈已看熟了沙盘上太原子城的各种建筑微观景致,但此时身临其境,仍不免叹为观止。
太原子城周长五里一百五十七步,几乎占去整个太原城一半之地,与外城相对应,有四座城门。南门为正门,有“河东军”城额,其它三门按所处方位分别命“子东、子西、子北”之名。子城中主要建筑群均为各类官署、仓库和民居。堪称是一座规模可观的城中城。
当初宋太宗命三交都部署潘美重筑太原城之时。为了破坏太原风水,消除太原王气,取谐音以“钉”死太原龙脉,在子城的官署中修了大量丁字街。弄得道路错踪复杂。初来乍到的人极易迷路。
进河东军门。街东为大备仓,此仓极大,几乎占去整个子城的三分之一。这也正是太原包括整个金西路军战备物资储备处。这里边的粮秣军器等物资,有从宋国搜刮来的、有从西夏强夺来的、有从故辽西京云中运抵的,用堆积如山来形容毫不为过,足够金西路军十数万大军从夏天征伐到冬天。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子城的正中是宣诏厅,它处于子城中显赫的位置,从四座城门均可直达。顾名思义,这里是宣布和传达皇帝制诏的地方。在过去,它是宣诏宋朝官家旨意的地方,而如今,它宣诏的对象变成了金国。
对于这个中心建筑,狄烈只是随意瞄了一眼,他们这一行的目的地,当然不是这里,而是街北的太原府衙。
进入北街之时,左右两个高大的仓库入目,这是太原军械重地军器库与军货库。
狄烈注意到军货库半开的大门里有军士忙忙碌碌,正将一罐罐火油从库房里搬出来,堆放在平场上,估计是准备搬到城墙上去。不过看这火油如此之多,而士兵人手却少,看样子今rì未必能搬得干净。
狄烈摩着下巴的虬须,目光闪动,若有所思。
经过军器库、军货库两个城中重地之后,太原府衙出现在眼前。
在这个时代,这种宽宅大院、雕梁画栋或许在他人眼里已是不得了的星级建筑,但在狄烈眼里,远不如后世平遥古宅。一个看惯了摩天大楼的现代人,会为这种大型四合院所震惊吗?答案不言而喻。
狄烈一行到衙门广场一侧拴好马匹后,韩常刚走到衙门前,就有一名管事出迎。两人交谈几句后,韩常扭头对一干金兵道:“你们到那边棚子稍等,一会有茶水点心供应,我去去就来。”
韩常这话是对大伙说的,但目光却停在狄烈脸上。很显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