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豪商-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花招儿位”也被拿去“暗唱”了一回,十二个“花招儿位”居然卖出了三万三千多缗!
真是闻所未闻的昂贵啊,但是买到的都说值!
另外,佳士得行还搞到了几所宅子进行唱卖,还在《花魁》画册上打了“花招儿”,最后卖得也比市面上贵了一些……
这家唱卖行还真是越做越大,什么都能卖了!
在唱卖和画册业务越来越红火的时候,佳士得行还在盖房子准备发卖,现在正在盖一栋“样子房”,就在开封府西面的画仙观旁,已经开始建造了,七月或是八月就能完工,也不知道武好古那时候不能不回来?
在端王府的书房内,赵佶正在案前运笔疾飞,一位美貌女子的头像很快出现在了雪白的纸面上,转眼就已经完成了。坐在赵佶对面充当模特儿的是赵佶的宠爱的侍女春兰。李师师不方便来王府,所以在王府里面,赵佶宠爱的还是她——只是她不知被宠幸了多少回,肚皮就是不见隆起!
也不知道是她的问题,还是赵佶的问题,真是让人有点担心啊!
为此赵佶还去画仙观找郭道士和刘道士算了命,两个道士都说他命中多子,但是上天还不能让这些儿子前来,他们现在就来,是会妨到端王殿下的前程的……
至于原因,则是天机不可泄露了。
为什么会“妨”到自己前程呢?难道是因为自己太小,不会带孩子?
赵佶放下铅笔,然后抬头看了眼“不会下崽”的春兰,重新拿起笔,想再画一张的时候,房门被轻轻的敲响。赵佶又放下笔,道:“进来!”
高俅应声推门进来,先冲赵佶行了一礼,然后才道:“殿下,武大郎的确下落不明了……”
原来高俅刚从陈佑文租住的宅院里面过来,这位前任的翰林图画院待诏直长仿佛度过了人生的低潮期,又得到了转官的机会,从文林郎升到了登仕郎,还刚刚授了权枢密院编修的差遣。
真是峰回路转,人生得意了。
于是家里面又一次门庭若市,原本绕着他走的书画行的朋友都又和他好上了。
不过他再得意也不敢给高俅脸色看,很客气的把他迎了进宅子,还原原本本的把燕京之乱的情况都告诉了高俅。
“怎就下落不明了呢?”赵佶这下也没心情再画图了,挥挥手就让春兰退下。
“殿下也别着急。”高俅道,“武大郎是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安然返回开封府的。”
赵佶站起来了,在书房里面跺了几步,摇摇头:“高俅,话虽如此,但我总有些不放心啊。”
高俅想了想道:“殿下若不放心,不如去佳士得行总店坐坐,看看他们会不会有甚消息?”
佳士得行总店里面的人们,这几日也有点心神不安了。现在的佳士得行按照后世的标准,还是一家创业期的公司。别看钱赚得盆满钵溢的,但是商行的底蕴并不深,经营管理也非常粗旷,之所以可以发展的那么快,完全是因为有武好古这么一个灵魂人物。
如果武好古就这么消失了,佳士得行的路大约也就到了尽头,不会再有辉煌的未来了。
另外,佳士得行现在还拥有两棵大摇钱树,绝对是让人觊觎的产业。武好古在的时候,旁人忌惮他的关系网——武好古既是赵佶的哥们,又是蔡京忠党的一员——不敢动佳士得行,现在武好古似乎不在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磨刀子呢!
高俅是完全明白其中关键的,所以一有机会就会鼓动赵佶去佳士得行总店坐一坐。
只要他这尊大神还在力挺佳士得行,那就没人敢公开对这家会“印钱”的商行下嘴。
不过不敢公开下嘴不等于不敢在私下割佳士得行的肉……就在武好古“失踪”的消息传来之后,盗版的《花魁》画册立马就大量出现在市面上了!
不仅在开封府有发卖,连大名府、应天府、洛阳府、徐州、海州甚至扬州的市面上,也出现了盗版《花魁》发售。
而且这盗版的《花魁》印得非常精美,几乎和正版的一模一样!
另外,一家新的唱卖行,最近也在筹建之中,名字都起好了,叫什么“保利得行”,也开在潘楼街上,摆明了要和佳士得行来一场龙争虎斗了……
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强军师
正在筹备中的保利得行当然是有背景的,开封府这个地方从来不缺有背景的人士,所以各种赚钱的大买卖背后,都会有相应的保护伞。
官商勾结,在开封府从来不是一个问题。
而站在保利得行背后的人姓向,就是当今太后向氏的两个兄弟,向宗良和向宗回!
他们是最早注意到佳士得行唱卖业务的开封府权贵,凡是佳士得行的书画唱卖,他们几乎每次必到。见多了一日成交十万二十万的大场面,如何能不动心?现在佳士得行可是两天收五点佣金的,加起来就是百分之十!另外还要收一些鉴定费用。
也就是说,一天二十万的成交里面,佳士得行至少抽两万!
这买卖,说日进斗金都不为过啊!
向家两兄弟因为有个太后姐姐,所以在官场上就是混日子,掌不了实权,因此就只能把精力用在“家产经营”上了——真的是经营,不是贪污受贿。向家现在又没实权,皇帝也不喜欢他们,上哪儿贪污去?
而向家的经营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土地!向家在河北东路拥有大片土地,其中一多半还是官府账册上没有的,也就是不必纳税的土地——河北东路被黄河水“冲没”了十几万顷土地,大多都“冲”到了号世家豪门的名下。
向家的第二个产业,则是金银交引绢帛铺以及配套的当铺了。在界身巷上也有一家修建得非常富丽的向家金银绢帛交引铺,就是大名向家的产业。
不过向家兄弟并不直接出面“开银行”,而是通过两个家奴向保、向利经营金银绢帛交引铺。
而现在,向家兄弟又盯上了唱卖行的厚利,由向保、向利出面成立了保利得行,准备和佳士得行抢生意了。
为此向宗良、向宗回还找上了武好古的对头陈佑文。他的画技虽然不能和武好古相比,但是鉴赏的功力可比武好古父子都强。
而且他还一直是开封府书画行里面的头面人物!
“陈登仕,我兄弟也不须你在保利得行做甚差事,你现在是文官了,还有了差遣,不适合做买卖了。”
在向府大宅的客堂里面,向宗良对前来拜访的陈佑文说:“不过保利得行的书画文玩方面的事情,你得帮一帮……我兄弟也不白叫你帮忙,你和武好古的过节,我们替你担当。”
“对。”向宗回也笑道,“你的两个儿子现在在哪里?这么都不见了?叫他们都到保利得行来吧,一人一个管事……对了,等武好古不做待诏直长了,就让陈宝去翰林图画院做学生,可好吗?”
陈佑文大喜道:“好,好,佑文多谢两位观察了。”
向宗良和向宗回现在的武阶官都是观察使,一个是相州观察使,一个是利州观察使,因而陈佑文称呼他们为“观察”。
自打从辽国回来,陈佑文已经有点喜欢上武好古这个死对头了。他先是托了武好古的福转了一官——一个没出身的选人要转官可是非常困难的,陈佑文去年才转了一官,今年又转了官……这个官运就是进士出身的文官,大多也比不上啊!
而现在又因为佳士得行的红火巴结上了太后的两个兄弟……这下可好了,再也不怕被赵铁牛牵连了。
当然了,想要向家哥俩一直保护自己,陈佑文还得好好努力,怎么都要让保利得行能够和佳士得行一样,财源滚滚才好。
而最理想的结果,自是武好古真的死在燕京的乱军之中。陈佑文心说:武好古啊,武好古,你就死了算了,那样我才能真的高枕无忧。
……
“阿嚏!”
武好古这个时候突然猛打了几个喷嚏,手中的毛笔一个没捏稳,也被震落在了纸面上了。
他摸了摸鼻子,皱眉道:“怎无端打起喷嚏了?莫不会遭了风寒吧?”
一想到风寒,他脑海中就浮现出了西门青当日给他诊病喂药的场面……谁能想到,这位西门小乙竟然是个女流,现在还成为了自己的妾室,真是人生如梦啊。
可就不知道潘巧莲会怎么看待这场梦了,是春梦乎?是噩梦乎?
武好古轻轻摇头,将身上披着的衣裳紧了紧,然后又埋首到正在书写的宣纸上了。
他现在正坐在一艘慢悠悠前行的木船上,船是林冲在沧州雇来的。这位林教头俨然是个精细人儿,到哪儿都把自己的黄牒随身带着,还带了不少金叶子(都是武好古给他保管的),所以众人入宋后就都变成了他的“随从”。由他出面在界河边上的一个小镇子里买了骡马,一路骑着南下到了沧州城,在沧州城又雇了船,沿着浮阳水…无棣河一路往柴家庄而去。
在往柴家庄而去的途中,武好古则开始准备自己的奏章和关于建设“灯塔市”的建议书。其中后者是为慕容忘忧老儿预备的……也不知这老儿现在有没有到达柴家庄?
如果他已经安然抵达宋朝境内,那么灯塔市就得落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上了。
理由武好古已经想了不少,首先是吸引辽国的人才和资金进入宋国——在往沧州的路上,武好古通过和钟哥儿的交流,对燕云大族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些家族虽然普遍重武轻文,但是族中真正掌权的也不是军事领袖,而是血统高贵的政客。现在毕竟还不是天下大乱的时代,军头在辽国的汉人大族中也是属于不得志的人物,完全可以拉拢一批!
而要达成这一目的,灯塔市就必须在民事管理上采取有别于大宋其他地方的,比较灵活的政策。要不然那些辽国人物根本就没法入境,更不用说通过灯塔市这个渠道被大宋朝廷延揽任用了。
其次是用灯塔市和析津北市坊抢生意,以便打击辽国的经济。因为析津北市坊现在是陆上丝路的起点,也是东北亚国际贸易的中心,每年为辽国贡献大量的税收,如果这个起点和中心转移到了大宋境内的灯塔市,那辽国可就要损失很多税收了。
而要使得灯塔市具有强大的商业竞争力,就必须在商业和税收管理上采取特殊的政策。榷场和买制度肯定不能在灯塔市实行,各种专卖专营也不能实行,要不然辽国的商人不来怎么办?
再次则是把灯塔市作为一个搜集辽国情报和对辽国进行渗透的大据点来经营。因为这个据点将会对辽人完全开放,但又在辽国朝廷权贵的势力范围之外,所以能够给辽国国内政争的参与者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这当然需要大宋朝廷设立专门的情报机构,执行对辽国渗透和情报搜集的使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灯塔市作为一个来日伐辽的大据点和物资储存地。打仗打后勤,对大宋朝的那帮见钱眼开的兵老爷更是如此。要是不让他们吃好用好,再恶狠狠的犒赏,他们能打仗?
因此伐辽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后勤问题!
在武好古的设想中,伐辽的后勤问题完全可以靠灯塔市来解决。
为此灯塔市应该是占地比较广阔的,肯定要比析津府的北市、南安、东安三坊加一块儿还要大,最好能和析津府城一般大,这样才摆得开,日后也好屯兵。
同时,灯塔市应该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和改造成堡垒的可能。只有这样,灯塔市才能作为北伐的据点……或者抵御北军南下的重要支撑点存在!
由于现在的界河是辽国东京道粮食输往析津府的必经航道,所以灯塔市一旦被经营成一个“自由市”,那么它就完全会变成大海和内河航运的一个中转站。
也就是说,所有从东京道运来的粮食,都会在灯塔市的港口卸载,然后改用内河船只运往析津府!而依托粮食中转港的优势,灯塔市就可以被经营成一个粮食交易和集散中心……这意味着大宋朝廷可以秘密的在灯塔市,通过粮食交易囤积军粮。
可以用钱购买辽国东京道的粮食用来供北伐大军使用!光是这一项,就免了河北东路数十万民夫的转运之苦——如果运作得法,河北东路甚至不会知道发生了战争!
另外,如果能够允许奴隶制(奴隶的来源当然是辽国)存在于灯塔市,那么连北伐辽国的炮灰都有了——直接解放奴隶从军,说不定十万之众转瞬可得,即便不能把他们当成正兵使用,当辅兵转运军粮修造城堡是不会有问题的。
而且这些辽国来的奴隶对大辽肯定是苦大仇深,真上了战场一定比宋朝的效用士更卖力气……
也就是说,只要把这个灯塔市经营好了,那就能用辽国自己的力量去攻打辽国的燕云十四州。
大宋……出点钱再加上五六万西军精锐就万事大吉了。
“真是太高明了!”武好古看着宣纸上一条条的计策,真是佩服万分,自言自语道,“世界上怎么会有恁般高明的计策?诸葛亮也想不到吧?恁般高明的计策居然是我想出来的,真是太聪明了……”
第二百六十七章 搞出人命了
东南风刮起来了,无棣河上激荡起了浪潮。
武好古站在船头,风卷起他的衣襟,飘飘荡荡,很有一点吴带当风的意思。
四处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一片绿色,不知道有多深多远。一道蜿蜒的碧水,就在他的脚下。穿着粗布短衣的宋朝农人,在河岸边上的农田中劳作,戴着斗笠,星星点点散布在绿色的海洋之中。
终于要到柴家庄了,这些日子没有西门青相伴,过得还真是没滋味啊。也不知道西门青有没有安全抵达柴家庄?这一路她一定也吃了不少苦,若是能在柴家庄团圆,一定要好好宠宠她,然后就再也不分开了。
想到和西门青再不分离时,武好古的脑海中有浮现出了潘巧莲的倩影。
这位潘大小姐虽然是宋朝的女人,可是三从四德什么的似乎都不大讲究,多半是容不得自己纳妾的。如果她知道自己有了西门青会不会大发雷霆?
这事儿,还真不好说啊!
可是要怎么才能让潘巧莲接受西门青这个第三者呢?
自认为智比诸葛的武大郎,这下也没了主意,诸葛亮能拿黄月英怎么办?
可武大郎也不能让西门青再受委屈了,人家和黄头女真丫头罗汉婢是不一样的,罗汉婢是奴隶,妾的名分也不必给,留在身边当个陪床的丫头也没什么不乐意的。可西门青也是大家闺秀,淫奔为妾已经很委屈了……
唉,自己只不过是想和心爱的女人长相厮守罢了,怎么就那么难呢?
不是说好了可以三妻四妾的吗?
说真心话,武好古和潘巧莲的青梅竹马是假的,而他和西门青的一见钟情才是真的……可是他现在又不能和潘巧莲吹了只和西门青好,这样做也不符合大宋封建主义的社会制度啊!
东南风又大了一些,武好古皱着眉头,背着手,迎风而立,很有一点名士名臣的风范。钟哥儿和林冲站在他背后,看着武好古的背影,心头都不由升起了一股敬意。
这个是名将风采啊!别看他刚刚开始学拉弓学拔刀,但是禁不住人家能建立功勋啊。
这次在析津府立了大功,不仅联络上了医巫闾山马家,还勾搭上了渤海反贼光明君,还请到了一个北朝大儒慕容先生……恁般多的功劳,他回到开封府后还不得平步青云?
现在他才21岁就是堂堂正九品的右班殿直了,那么大的功劳,怎么都要升到小使臣里面最大的东头供奉官吧?至于对寻常人而言很难跨越的大使臣门槛,估计也是拦不住武好古的。
而且将来等到辽国出了大乱子,朝中谁能带兵渡海伐辽?靠西军名将能行?难道真去打啊?肯定不行啊……靠开封和河北禁军吗?吓都吓死了!
这事儿最后还得落在武好古身上,上兵伐谋嘛!武好古现在就是在“伐谋”啊!看他现在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一定又在谋划什么了?
跟着这样的上司,肯定有前途啊!
钟哥儿和林冲全都是喜气洋洋的,他们一个是“一字”有了着落,一个更开心,带院子的房子一套外加一个有品的武阶官入手——以后就不再是林教头而是林官人了!
张小娘子他爹还会嫌弃有房有官有后台的林冲没出息吗?
“柴家庄到了!”
一个沧州口音忽然在武好古、林冲和钟哥儿耳边响起,这是船家的声音。
武好古抬起头向无棣河北岸望去,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一大庄子的轮廓和飘扬的炊烟。那里正是武好古撞破西门青女儿身的柴家庄,也不知道西门青现在在不在那里?
想到这里,武好古大声询问:“船家,码头在哪里?何时可以下船?”
“码头就在前面,官人且稍后片刻。”船家用力摇着船橹,大声应答。
“船家,且快一些。”林冲吩咐道,“某在给你加两百文钱。”
林冲的出手果然和武好古很不一样,为了省钱买房,两三百文在他眼里也不是小数了。
“好勒。”船家应了一声,摇橹的速度明显加快,很快就靠上了一个简易破旧的码头。船下了锚,一个船夫把跳板搭上了码头,武好古等不及第一个就走过跳板下了船。
他去年就到过柴家庄,现在还记得道路,所以也不等林冲、钟哥儿等人下船,就独自往柴家庄所在的方向快步走去,心却悬到了嗓子眼儿。
也不知青儿在不在?
也不知青儿胖了还是瘦了?
也不知今晚能不能和青儿牵手行家法?
武好古的脑子里面都是美人倩影,以及那日在马植府上对西门青行家法的荒淫场面。脚下的步子也不知不觉迈得飞快,不一会儿就到了宛如堡坞一般的柴家庄门外。
柴家庄子的门口和之前武好古到访时一样,守着几个柴家的保丁,看见武好古这个生人就大声询问:“来着何人?”
“在下……”武好古这时想起自己已经回到了大宋境内,连忙改口道:“本官是右班殿直武好古。”
是个官?
守门的柴家保丁有些怀疑地看着武好古,武好古并没有穿官服,不过也是儒生打扮。身穿白色的丝绸儒袍,头戴东坡巾,可腰带上却悬着一柄长剑,还不是那种装饰用的剑,而是外观素朴,剑柄和剑鞘上微有磨损的剑,一看就知道是常用的剑……大宋的儒生可是以仗剑为耻的,这人莫非真是个武官?
可是看他的年纪和长相,又不大像了。不过二十零丁,怎么可能官至殿直?而且长得也忒清秀了一些,面目上也无甚风霜,一看就不是常在军营里面走动之人。
而且他自报家门姓武,大宋似乎也没有一个武家将门啊?
“你真是殿直?你到柴家庄做甚?”
保丁显然不大相信武好古,武好古身上也没有能证明身份的官诰,于是就只能回答对方的第二个问题了。
“本官是来寻西门大姐的,西门大姐可在庄子上?”
“西门大姐吗?”那保丁回答道,“来过的,又走了。”
“走了?”
怎么回事儿?不是说好的不见不散吗?怎么自己走了?
武好古隐约觉得不对,“可知她去哪里了?”
“不知道。”那保丁回答。
“那……柴老庄主可在?”武好古接着问。
“在。”
“那就请通报一声,说开封武好古求见。”
“那好吧,你且等着。”
保丁看武好古没凭没据没官服还自称是官,显然有所怀疑,没有放他入门,而是让他在门外候着,自己去报告族长柴老员外了。
过来没多久,就在林冲、钟哥儿、郭药师、罗汉婢和另外六七个郭家壮汉(都是郭药师的人),带着行礼走来的时候,堡寨里面也涌出一大堆人,那位慕容老先生和张择端居然也在其中,同柴老庄主一块儿走了出来。
怎么回事?
武好古心想:慕容老头和张择端在这儿,青儿却走了……这事儿怎么看都不对啊!
“见过武大官人,恭喜武大官人。”
柴老头倒是好记性,一眼就认出了武好古,笑呵呵上来相见,还给武好古道喜。
为什么要道喜?武好古心想:难道是因为自己做官了?
“同喜,同喜。”
武好古拱手还礼,“柴员外,西门大姐她……”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柴老头打断了武好古,“且和老朽入庄吧。”
不是说话的地方?有古怪!
武好古又看了看慕容老头,慕容苦苦一笑,只是摇头。
怎么回事?青儿病了?还是……
一想到自己心爱的西门青可能得了病,武好古再也淡定不了了,连忙跟着柴老头进了庄子,一路到了柴老头的宅院里面,分宾主落座之后,武好古就忙追问道:“怎么了?青儿到底怎么样了?”
柴庄主和慕容老头互相对望了一眼,都是苦苦一笑,柴老头说:“出了人命啦!”
啊!武好古大吃了一惊。
“西门大姐杀……杀人了?”
“比杀人还麻烦!”慕容忘忧笑了笑,“不是没了一条人命,而是多出一条人命了!”
多出一条人命?
什么意思?
武好古一时没明白,还是钟哥儿这大老粗明白事儿,哈哈大笑道:“西门青怀上崽子了!大郎,你要当爹了。”
当爹了!
西门青怀孕了……
武好古一时间也有些幸福来得太快的感觉,随即又犯了糊涂,“那她为甚不在柴家庄等我?”
“呵呵,怎么等?”柴老庄主瞪了武好古一眼,“她可是未嫁之身!而且西门家也是阳谷名门……在河北、京东江湖上也赫赫有名,怎么能出了这样一个淫……”
老头子大概想说淫妇,结果想起武好古现在可是正九品的大官了,连忙把“妇”字给吞了回去。
“不过你来了就好。”慕容忘忧是辽人,这种不合礼法的事儿见多了,也不当回事儿,“休息一日,明天就一块儿去阳谷县吧。有老夫和钟哥儿在,西门家总回把青儿嫁给你的。”
嫁?武好古的眉头拧起来了,自己不能娶啊!得用纳字儿才对……
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门女侠的烦恼
“甚底?西门大姐给你做妾……这,这,怎么可能?”
柴家庄内,柴老头听到武好古的话儿,话都有点说不利索了。
阳谷西门家又不是什么小门小户,虽然不是世家大族,但也是一方土豪的存在啊!在京东、河北等地的江湖上,更是名声赫赫,连梁山都不敢招惹的家族。
西门家的女儿给武大郎睡大了肚子也就罢了,江湖儿女不拘小节嘛!只要是你情我愿,西门家是不会追究的……只要武好古能八抬大轿把西门青娶过门就行了。
可是现在武好古却想纳西门青为妾!莫说他只是个正九品的右班殿直,就算是个刺史、团练使之类的正任贵官……呃,那倒是可以商量的!
可问题是武好古他不是恁么大的官啊!就算现在立了大功,官家又心情大好,最多也就赏个大使臣,一个从七品的西上閤门副使罢了。
这么个官,能纳西门家的女儿为妾?这不够资格啊!
而且……武好古还事先把人家的闺女的肚子睡大了,这可真是有点过分了。
“柴老员外。”武好古皱起眉头,“这事儿能成吗?”
柴老员外苦笑:“大官人,你可知道西门家在京东、河北的江湖上是甚底地位吗?”
西门家的子弟走的是武举进升的路线,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已经多年没有出过一个官了。所以西门家在大宋的官场上一点地位都没有,就是一个亦武亦商的家族。在武好古这样的大官人看来,纳他们的女儿做妾似乎也不是甚底难事儿。
可是西门家也不是一般的商人之家,人家是干走私生药的江湖家族——就是金大侠小说里面的江湖侠客家族!
人家西门大姐姐那个是女侠啊!
论起江湖地位,大概和桃花岛主黄老邪的闺女差不多!后世谁能想象傻不拉叽的郭靖纳黄蓉为妾啊?
当然了,在现实中郭大侠还真有这个资格,人家怎么都是大蒙古国的千夫长,是木华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等蒙古四杰肩碰肩的开国功臣。黄蓉她爹充其量就是个大地主,闺女还想做人家的正室。这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真的是很少会发生的——原来《射雕英雄传》说的是郭靖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情故事……
可武好古现在没有这样的地位啊,现在连大使臣都不是呐。而且他也不会为了西门青就放弃潘巧莲……武好古和潘巧莲的婚姻可不仅是爱情,还是白波武家的潘家将门的联姻。
武好古如果想在大宋的官场和商场上走得更远,是离不开潘家将门这样的开封将门的支持的。
另外,他正在谋划的“封建主义灯塔”,靠他的一己之力,是没有办法掌握在手的……哪怕有赵佶这个总后台也不行。必须要有开封将门的参与!
这些将门都是与国同休的门第,和赵家早就是亲密无间了——虽然最早老赵家“杯酒释兵权”的绝技就是用来对付他们的。但是现在,开封将门早就是和内官阉人一个等级的心腹了。
而武好古也不会像郭大侠那样不负责任,为了个女侠就把魂儿都丢了。
“可是青儿她愿意啊。”武好古亮出了自己底牌。他可比郭靖有魅力!征服了西门青这种级别的女侠。
“便是西门大姐答应,西门家这关也得过啊!”柴员外还是摇头。
“这事儿……”武好古想了想,“总是有办法的吧?”
办法应该是有的!最主要是西门青自己愿意啊,而且还让武好古睡了又睡,肚子都睡大了,西门家还能怎么办?若是郭大侠有这种本事,黄老邪也只能认了。
“这事儿……”柴员外直摇头,老头儿说,“这事儿不行啊,这怎么能行?西门家可是江湖大豪,闺女给人当小妾了,还不让江湖上的朋友耻笑?这事儿办不到!”
武好古看来眼脑袋摇得跟波浪鼓似也的老头儿,亮出了第二张底牌,“老员外,这事儿您一定得帮我,我当然也不叫你白忙活,事成之后,我给500缗谢礼。”
“甚底?”老头子一听到武好古要给钱,马上就怒了,哼哼了一声,“你当老儿是甚人?去去去……”
“1000缗!”武好古马上加价。他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有点拜金主义。500缗搞不定的事情,1000缗应该能搞定。
老头愣了一下,“你……”
好像还不行!
“2000缗……”
老头儿震惊了,“你,你……”
“3000缗!”武好古伸出三根手指。
“你说真的?”柴老员外的嘴张得老大,一对老眼都在闪闪发亮了。
3000缗啊!
在开封府兴许不是巨款,在沧州那可是大钱啊!特别是沧州柴家说是义门,实际上就是一群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