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骄油肌罚环凭訉u《春岸飞花图》和苏东坡的《海上书怀贴》是精品中的精品!
  “范宽的《雪山图》,巨然的《山居图》,黄居寀《春岸飞花图》,还有苏东坡的《海上书怀诗帖》……”
  武好古一边展开放在一张长方形的大画案上的画卷,一边发出感慨惊讶的声音。让他感到惊讶的四纸书画都是大家真迹!不但精,而且足够真……至少在武好古看来,都是真的。
  他看完后,又让米友仁看。米友仁的画技不如武好古,但是眼力却在武好古之上——他可是参与了《画史》和《书史》这两本中国书画界的权威著作的编修的!
  米友仁看得很仔细,一共十五卷书画,一张张,一遍遍的看,看了足足半个时辰,才全部看完。
  就在米友仁看画的同时,武好古让小厮上了茶,就在一旁待客的茶案旁坐着和陈家父子说话。
  寒暄了几句后,武好古就直入主题了,“陈文林,您拿这些画过来是想请我们佳士得行帮着唱卖吗?”
  佳士得行现在是以唱卖书画为主业的,而且又费了那么大力气办起了眼下这场“天下第一拍”,当然不能只唱卖《李师师写真图》和《墨娘子舞蹈图》这两幅画了。
  所以从上个月开始,苏大郎就在想方设法征集拍品了。不过并没有征集到多少精品——毕竟唱卖书画还是个新鲜事物,谁心里都没底。万一没有什么人来竞买,低价成交了可就不划算了。
  没想到,武好古的老冤家陈佑文在这个当口,居然拿来了十五纸书画,其中还有四纸是精品中的精品。
  陈佑文笑着点点头:“没错,老夫就是这个意思。这些书画,就想托佳士得行唱卖出去。”
  武好古看着陈佑文道:“范宽的《雪山图》,巨然的《山居图》,黄居寀《春岸飞花图》,还有苏东坡的《海上书怀诗帖》可都镇店之宝啊!”
  镇店之宝就是摆在那里给人看,除非不得已绝不往外卖的宝贝!
  做书画古玩行的买卖,要是没有几件镇店之宝,是要让同行笑话的。
  “老夫已经做官了。”陈佑文摸着胡子道,“书画文玩行的勾当就不做了。”
  不做了?
  真的假的?
  大宋也没不让官人经商啊,而且你这个官人又不是正经考出来的,也不是凭本事投胎投出来了,装什么清高?
  武好古愣了愣,又看看陈珍、陈宝这对兄弟,都是垂头丧气的,坐在那里仿佛两只蔫了的茄子。
  书画行可来钱啊!
  几千上万的,在别的行当累断腰也不见得有,在书画行里只要上点档次的店铺,谁一年没上万的进项?
  现在要退出,换谁都不甘心啊。
  不过陈佑文这老小子选择退出也是对的!
  书画行的钱好赚,不过“坑”也足够大,要是没有后台很容易就掉进去出不来的。武家之前不就掉进去了?虽然陈佑文现在有个官身,可是现在年纪也不小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挂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俩宝贝儿子就是人家砧板上的肉了……
  况且,他和武好古之间的事儿还没完呢!
  所以趁现在处理掉家里的书画买卖,还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老师,都看过了,东西都够真。”
  米友仁这时已经看完了书画,走到了武好古身边,也坐了下来。
  陈佑文拿来的东西当然都是真的……现在武好古身边有米友仁,而且武家父子自己也是大行家。陈佑文要整点假东西来骗他们是不大可能成功的,除非他也像武好古一样,能整出点与众不同的精品假货。
  武好古笑着点点头,对陈佑文道:“文林的东西自是好的,不过佳士得的规矩是必须要出鉴定文书,这文书是要收点辛苦费的。若是由米元晖来出具文书,润笔必须先给,一个字收三缗钱!”
  佳士得的鉴定文书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出的,目前只有米友仁、武好古和武诚之三人能出具文书。出文书的人当然是要拿钱的,而且每人的钱都不一样。
  武好古出一张文书索价是五十缗,武诚之的文书索价十缗,而米友仁的文书最贵,按字计价,一字三缗!
  是的,米友仁出具的文书比武好古的文书贵得多!而且必须先给钱,无论书画最后能不能卖出去,这钱都不能退。
  不过人家不是贵得没道理,如今书画行市上米友仁的大字儿一个没十缗都拿不下来,现在只收三缗那是超级优惠价——宋朝的书画市场就是如此,字贴向来贵过绘画。譬如米芾的字贴就比米芾的山水(米芾的山水画是公认的,有米家山水之称)要贵得多。
  所以米友仁的鉴定文书可以直接写在画卷和书贴上做题跋的,而他的跋一题上去,这画的身价立马就不同了……
  当然了,如果题跋的人换成赵佶,那么他的题跋和押印的价值很有可能超过书画本身。历史上有很多宋徽宗题跋押印的书画因此被裁减过——有的奸商就裁下有宋徽宗的字和押印的部分单卖了。
  “行啊。”陈佑文冲着米友仁笑了笑,“那就劳烦小米官人了。”
  陈佑文果然是行家!
  让米友仁在画卷书贴上题字绝对不会亏本的。
  武好古点点头,又道:“既然如此,等元晖题完了跋那,我们就敲定这些书画的底价,合同凭由我会叫人准备则个,签完合同以后,便把这十五纸书画都封好装箱……锁头和封条可带来了?”
  “带来了,全都带来了。”
  鉴定完成后给书画贴封、装箱、再贴封条、最后上锁的这套程序是苏大郎想出来的,为的就是防止东西被调包。
  而且封条和锁头都必须买家自备,封条上面的字自己写,锁头的钥匙自己拿着。如果还不放心,就留个人在佳士得行总店住着亲自看管也行。
  ……
  “阿爹,我们真的不做书画行了?”
  陈家父子三人签了合同,贴了封条,亲自锁上了箱子,又交了几百缗的“鉴定费”之后,才一出佳士得行,没走几多远,陈佑文的小儿子陈宝就忍不住问了起来。
  陈佑文看了儿子一眼,冷冷道:“有多大德,拥多少财。我家的书画文玩都出了手起码有十几万,店铺至少也能卖个十万缗……再加上手里的现钱,三十万都有,还不够你们俩吃喝玩乐一辈子?”
  “连铺子都卖了?我们不在开封府住下去了?”
  陈佑文的长子陈珍也是一愣,他的铺子和宅子是连在一起的,分开卖可不方便。
  “人挪活,树挪死……”陈佑文有些凄凉地道,“武好古那厮,我们惹不起,还躲不起吗?趁着现在,为父还有点关系,身上还有个文林郎,一定要替你们安排好后路。这开封府,你们不能住了,尽快搬走,和你们的娘亲一起走。”
  “去哪儿?”陈宝问。
  陈珍也感到非常吃惊:“是啊,爹爹,我们不住开封府,要去哪里?”
  “去扬州。”陈佑文压低声音道,“为父早有安排,扬州那边有个宅子,是用假名字买的,你们俩和你们的娘亲在那边也有假户籍。只要悄悄过去,没有人知道是你们。你们到了扬州后不要做事,安安稳稳过日子,等为父的消息便可。”


第一百八十六章 讨要墨娘子
  阳光明媚,照在身上,颇为舒适,是个出行的好时候。
  北宋时期的中原,四季很分明,冬天的气温较低,但是在晴朗的白天,阳光照射之下,还是能感觉到一些温暖的。
  武好古今日是和苏大郎、林万成一起出城来到莲花庵的,前一天他就让人去约了纪忆纪大官人,要在这里和他谈个事情。
  在莲花庵前,三人下了马,武好古和苏大郎把缰绳丢给了林万成,然后就一块儿进了寺庵。
  刚走进山门,耳边隐隐约约的就传来了悠扬悦耳的吟唱声,这是墨娘子的歌喉。
  纪忆早到了,就在莲花庵的大殿内和一个伺候墨娘子的老女使说着话。瞧见武好古和苏大郎,便中止了谈话,快步出去相迎了。
  寒暄了一番之后,三个人便一起去了莲花庵后院,那座墨娘子居住的楼阁。
  和上一次来这里时相比,这座楼阁重新布置过了。原本墨娘子练舞的房间,被改成了一间波斯风情的客厅。地上铺了松软的地毯,角落里安放了火炉,烧得暖暖的,屋子中间还摆上了只到人膝盖的矮桌。墨娘子已经在那里等候了,穿了一身异域风情的波斯女装,有些儿紧身,将一副婀娜的好身材完全凸显出来了。
  武好古走进去的时候,她正端着个托盘蹲在矮桌子旁边,一样样的将托盘上摆着的银质酒壶和酒杯摆到桌子上。
  看见武好古和纪忆还有苏大郎走进来,墨娘子忙放好托盘,然后起身行了个福礼:“奴奴见过武大官人,苏员外。”
  “墨娘子,少见了。”武好古还了一礼。
  墨娘子又蹲了下去,将酒壶酒杯全都放好,就要起身离开,却被武好古叫住了:“等一等,墨娘子,今日某和大郎是为你而来的,不如你也一起听听吧。”
  “为奴而来?”
  墨娘子一愣,随即一张白皙的面孔就刷的红了下去。
  纪忆也有点发愣,墨娘子可不是真正的家伎,而是明教的圣女。
  勾引一下赵佶也罢了,也算是为了教派的生存而牺牲,可武好古……
  屋子里面的场面,顿时有些尴尬了,过了好一阵子,纪忆才反应过来,“坐,都坐下说话吧,墨莉,你也坐吧。”
  墨娘子的名字原来是墨莉……倒是挺配她的。
  “忆之兄。”武好古坐下后,又用仿佛色迷迷的眼神看了眼有些害羞的墨娘子,然后笑道,“丰乐楼的唱卖大会,如今准备得差不多了。除了两幅压轴的画,还弄了三十二幅字画,其中还有四幅精品。不算《李师师写真图》和《墨娘子舞蹈图》,就这些字画如果都能拍出个适当的价钱,二十万缗是没有问题的……光是抽成就能有两万!”
  一场唱卖就抽成两万……不,还不止两万,《李师师写真图》和《墨娘子舞蹈图》肯定是能拍出高价的!
  这可真是日进斗金了。如果这样的唱卖一个月能组织一次,佳士得行一年的纯利就能超过二十万了。
  若是由“花魁唱卖”衍生出的《花魁》画册能顺利开办出来,一年发行十二本,一本赚他个一万缗也不是太难。
  那可就是一年三十万缗了……
  纪忆心下也有点佩服武好古了,他们纪家海商号称平江纪半城,一年的进项也就是六十多万缗——那可不是纪忆一个人的,那得八个房分呐!
  苏大郎接过话题,嘻嘻笑道:“忆之,实不相瞒,我们佳士得行现在还是草创,拢共也没几个人,要运作恁么大的买卖实在不易。虽然小米官人这些日子从国子监里面拉了不少人过来,我也从老苏家拉了几个人过来。可是崇道和我说,我们佳士得行还缺个唱卖师傅……我想着这唱卖和唱曲都是唱,就觉着墨娘子能行。”
  唱卖……师傅?
  纪忆和墨娘子互相瞧了对方一眼:这武好古还真会找借口啊!
  “忆之。”武好古也笑道,“这唱卖的言语也是有大学问的,得知道怎么操弄人心……我本想去请李师师出山,不想她傍上了端王,所以就只能请你割爱了。”
  割爱?
  这用词妥当吗?
  纪忆心下还是觉得武好古想把墨娘子纳入房帏,但是又不好马上拒绝,便只能给墨娘子打了个眼色。
  墨娘子看了看武好古,总觉得这小子有点色色的。上次画画的时候,他那个神情,瞧着就不正经……想到这里她下意识的就要摇头,可是却听见武好古又开了口。
  “我们佳士得的唱卖将来肯定是要做大的,不仅是书画文玩,还会扩张到土地房产,珠宝良驹,画舫楼船……总之,只要能卖的,都可以引入唱卖之法。而且唱卖行也不可能只有开封佳士得一间,将来一定会有人和我们做一样的勾当,佳士得行也会在各地开设分店。总之,唱卖这一行大有可为啊。而墨娘子你现在加入,便是唱卖师傅们的祖师爷了!”
  祖师爷什么的,墨娘子倒不在乎,但是唱卖一行如果真的能做大,墨娘子就可以广收门徒,还能结交权贵富豪……对于明教,应该也是有利的吧?
  一想到这里,她就有些心动,正想再和纪忆交换一下眼色,谁知两下一对眼神,纪忆就以为墨娘子答应了,于是开口道:“既然如此,那某便割爱了。”
  什么?
  这就把自己割出去了?
  墨娘子一愣,抬头看了眼一脸惊喜表情的武好古,然后又看了看纪忆。
  纪忆冲她笑了笑,“至于墨莉的卖身契……我过几日就送到佳士得行总店。”
  卖身契?
  墨娘子瞪了纪忆一眼,自己什么时候卖给纪家了?
  家伎什么的,不过是方便她在开封府活动的身份掩护而已!现在怎么要假戏成真……真的把自己送给武好古那厮做家伎了?
  这可怎么办啊?武好古那么色,一定不会放过自己的……
  “不,不,不。”
  墨娘子真着急的时候,武好古却连连摇头道:“墨娘子可不是个物件,卖身契之类的,还是快快毁去。她入佳士得行,便是一房管事,是有自由之身的。”
  对于万恶的奴隶制,武好古还是有点排斥的,特别是把墨娘子这样的女人当成奴隶……真是太邪恶了!武好古觉得自己的灵魂来自纯洁的21世纪,绝不能做这样禽兽不如的事情。
  最多……最多就是把墨娘子变成一个自由的小三!
  而且墨娘子的形象、嗓音,还有她因为《墨娘子舞蹈图》形成的名气,都让她成为了事实上的花魁娘子。让她继续做家伎,实在是太委屈了,应该有一个更好的名分。
  “一房管事?”纪忆点点头,“那么,某就毁了墨莉的卖身契。墨莉,从今日起,你便是自由之身了。”
  “好!”武好古笑了笑,又对纪忆道,“不过让墨娘子住在佳士得总店也不合适,住我家……”他看了眼墨莉,“也不大好,就让她在这莲花庵暂住一段时间,可以吗?”
  纪忆豪爽的一摆手,“行,想住多久都行。”
  “也不须住多久,等到佳士得行在画仙观旁的会馆建好了,便让墨娘子住过去吧。”
  画仙观的改造扩建还没有开始,因为武好古暂时抽不出时间去搞建筑设计。准备建在画仙观旁的佳士得会馆,就更加八字没一撇了。所以就只能让墨娘子在莲花庵继续居住一段时间了。
  不过武好古的这话在墨娘子听了,还是有点金屋藏娇的意思……


第一百八十七章 丰乐楼唱卖
  丰乐楼又名樊楼、白矾楼,是开封府七十二家正店之首,也是规模最大的酒楼。这座三层相高、五楼相向的大酒楼位于东华门外,紧邻着马行街的景明坊。景明坊是个唐朝留下的老地名,原本的“坊”是城中城的布局,拥有如城墙一般的围墙和如城门一般的坊门。不过到了商业极度繁华的宋朝,碍事的坊墙、坊门早就拆除,所谓的“坊”也就成了个地名,类似于后世的“某某街道”。而建在景明坊地盘上的丰乐楼,也就成了临马行街而建,正对着皇宫御苑的东华门,就是“好汉”们唱名的地方。
  也不知是不是沾了东华门唱名的光,明明距离开封府的官僚勋贵聚居的城西有一段距离的丰乐楼,一直以来都是开封府的勋贵、官员、文人和豪商们最喜欢聚会之所。
  而丰乐楼最热闹的时候,通常是夜深灯火之时,因此有“夜深灯火上矾楼”的说法。不过大宋元符元年十二月二十这日,才过中午,丰乐楼前的马行街上,就已经是车流人潮滚滚而来,把本来就很拥挤的马行街给堵了个严严实实。
  潘孝庵潘大官人和妹子潘巧莲共乘的马车,也被堵在了马行街上,慢慢向前爬着,这速度都和蜗牛车差不多了。
  潘巧莲笑道:“十一哥,今日大武哥哥和端王的这一比,可吸引了不少人呢。”
  “是啊,武大郎这段时间可没少费心思啊,只是……”
  潘大官人眉头微微一蹙,撩开车帘,探出脑袋四下观望。
  已经有不少显贵官员受不了拥堵,从马车上下来步行了。潘孝严还认得其中几个,都是禁军的同僚,分别是曹家的(曹彬的后人)、赵家(投降专家赵赞的后人)、石家(石守信他们家)的将门子。全都是衣着华美,前呼后拥,招摇而去。
  大宋官家虽然重文轻武,但是对于开国的那些勋贵名将的后裔还是很照顾的。真正被轻的都是狄青这号一刀一枪在战场上拼出来的武将,而不是潘大官人这号投胎投出来的武将。
  而且当年艺祖的杯酒赦兵权也不是真的一杯酒就解决问题了,而是赐下了大量的良田美宅。如今开封府城内外,一半的地皮都是归这些开国将门所有!单是土地升值带来的利益,就让他们肥得留油了!
  另外,本朝既不禁官员经商,又不抑土地兼并。因而大大方便了这些开国将门聚敛财富。而且这些开国将门又通过互相联姻和同赵家联姻,早就形成了一个整体,一家有难,各家相助。就是东华门外唱过名的文官,想要咬一家开国将门,也得好好掂量则个。
  顺便提一句,大宋的这些开国将门的后代也不都是纨绔子弟,能读书上进的人也不少,而且又和太宗、真宗和仁宗朝崛起的北方文官集团联姻结盟——从某种程度上说,在政坛上和新党敌对的旧党,就是他们在政治上的盟友。
  而新党,因为多是南方出身的平民士大夫,和这些富得流油的北方勋贵没有甚关联,就成了抑制他们的力量。
  不过老赵家出来的官家,终究离不开异论相搅的帝王术,哪怕是能支持章惇独揽朝纲的哲宗皇帝,也不会把世代都由将门子们把持的开封禁军交给新党去整顿……只要新党控制不了开封禁军,就得老老实实给官家做事!
  “十八,我们也下车步行吧。”
  潘孝庵把脑袋缩回去,对自家扮了男装的妹子说:“外头的熟人不少,武大郎的佳士得行这下可是名声大噪了。”
  “应该是名利双收。”潘巧莲手里捏着张花招儿,嘻嘻一笑,“你看看上面,好东西不少啊!”
  这张花招儿是后来加印的,上面不是美人像,而是一份拍卖物品的名目、底价和顺序。
  武好古和赵佶的两幅画自然是压轴的,而在它们之前还有三十二幅字画,都是名家真迹。
  另外还有主持唱卖的唱卖师的名讳,居然是墨娘子墨莉本人。
  这墨娘子是一画而红,想要一亲芳泽的富豪亲贵不知多少,可是却不知上哪儿去寻?今日居然出现在唱卖物品的名单下面——可惜她是不卖的,要不然肯定能拍出一个天价。
  此外,这张花招儿上还说,昔日艳冠开封府的李师师,也会亲自出席唱卖,会拿着赵小乙为她画的写真,上台展示!
  光是这两个美人和到处散发的“美人花招儿”,就足够吸引眼球了。而且在唱卖之前,还进行了恁长时间的丰乐楼展示,还有“画中第一人”的比试,真是赚足了眼球。
  现在开封府城内,已经没有多少人不知道这场唱卖了!
  “还真没想到,这武大郎的生意经高明如此。”潘孝庵摇摇头,“只可惜他不过是个商人。”
  “商人?”潘巧莲把手中的花招儿丢给哥哥,嘻嘻一笑下了马车,“你我不是商人?”
  “我可是官人。”潘孝庵也跟着下了车,和妹妹一起步行。
  “不就是个从八品。”潘巧莲嗤的一笑,“等大武哥哥从辽国回来,至少也是个大使臣,说不定还能得个京官,到时就在你之上了。”
  京官并不是在京城做官的意思,而是文官的一个“大级别”,相当于武官的“大使臣”。文散官位从八品下承务郎往上直到正八品给事郎,都属于京官这一级。京官往上就是朝官,属于高中级文官了——在北宋,七品文官可不是芝麻绿豆。京官往下则称选人,也称“幕职官”,属于低级文官。
  若是文官做到京官,哪怕不是东华门外唱名的,地位也高于潘孝庵这个荫补来的大使臣了。
  “还是当上了再说吧。”潘孝庵笑了笑,对于武好古,他其实也不是百分之百排斥的。
  毕竟端王正妃只有一个,他也不敢保证自家妹子必胜。
  所以他听到武好古使辽这事儿,是特别的高兴。因为去趟辽国不容易,没个一年半载回不来。等他回来了,端王的妃也选完了。潘巧莲要选上了,也就没武好古什么事儿了。
  要选不上,武好古也是不错的妹婿……
  打着如意算盘的潘孝庵和妹子一块儿到丰乐楼西楼门口的时候,早就有丰乐楼的小厮迎了上来,唱了个肥喏:“潘大官人,里面请,中楼马道,天字三号桌给您留着。”
  潘孝庵是丰乐楼的常客,小厮自然认得他。
  而中楼马道的天字三号桌,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坐的位次。
  中楼马道指得是丰乐中楼的底层,也就是用来举行唱卖的地方。唱卖不可能在小小的雅座包房里面举行,所以只能选择在丰乐楼中楼底层了。
  在苏大郎和高俅的安排下,这里被布置了一番,摆出了几十张桌子,按照距离拍卖台的远近,按照“天地玄黄”和数字序列进行编号——能在里面有张桌子的可都是大人物,身份不够的,就只能在中楼外面的院子里坐着。
  而天字序列的桌子都摆在拍卖台的北面,坐北望南,是最尊贵的位子,端王赵佶肯定坐在那一片,多半就是天字一号桌。
  也就是说,天字三号就在天字一号边上……光是这个座次,就能让满开封府的勋贵都对潘孝庵刮目相看了。
  当然了,潘孝庵的座次还是不能和武好古、米友仁、纪忆、李师师、墨娘子相比的,他们几个,现在就坐在特别宽大的天字一号桌周围,其中武好古和米友仁更是坐在赵佶左右!


第一百八十八章 日进斗金
  潘家兄妹走进丰乐中楼马道的时候,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了,武好古、赵佶、米友仁、纪忆、李师师都到了,正坐一块儿喝茶聊天。
  苏大郎、墨娘子和高俅也到了,不过他们没有入坐。
  墨娘子正和几个卖主一起在唱卖台上“开箱子”,就是由卖主和她一起验看事先密封的装卖品的箱子,缺认无误后再由卖家亲自打开,取出里面的物件,一一摆放在唱卖台上的十几个摆成个“回”字的画案之上——墨娘子是空手上台,之后也会空手下台,没有玩调包计的可能。所有的东西都在众目睽睽之下。拍出去的,买主付钱后就可上台取走,也可以由武好古和苏大郎亲自把卖品送到他们手中同时收钱,拍不出去的,就由卖主在唱卖结束后自行取走。
  高俅则带着几个赵佶的护卫,化妆成了富豪的模样,坐在角落里面暗中保护端王。
  苏大郎则一身员外打扮,站在中楼马道唯一开放的正西入口处,满脸堆笑着迎客。
  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的,更不是有钱就能进去的!
  今天的唱卖会可是日后佳士得书画会馆的起源,而佳士得书画会馆是个格调很高的风雅之地,能够入会的都是文人雅士,土豪想要进去,那得交上一大笔的会费年费……好像还是有钱就能去啊?呃,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可不行。因为现在还是佳士得行的装逼阶段,只等逼装起来了,才能卖出好价钱!
  所以现在有钱没品(官品)的主,砸多少私交子下来,苏大郎还是满脸堆笑的拒绝:“对不住,里面的位子都叫人订下了,有太后的兄弟,有曹右卫,有王刺史,有韩左卫,有潘驸马,有赵留后,有吴武功,有米襄阳,有李龙眠,还有蔡承旨,有蹇尚书,有薛翠微,还刘大官和童大官……您看看,每张桌子都有人了。”
  这可真是了不得啊,能坐进去的都是大人物啊,不是显贵就是大官,居然还有太后的两位兄弟和正当红的蔡京、蹇序辰!
  看来有几个臭钱的主只能给挡在外头了。
  不过外头其实也不错,丰乐楼本就是园林风格的酒楼,在丰乐五楼之间的院子里,种了不少桂花腊梅,还搭了许多亭子,棚子,全都用锦缎围了起来,还有小厮女使往来伺候。还可以点上酒菜,叫上歌伎,边吃边听小曲边参加唱卖——坐在外头的人当然也可以喊价,不过不能乱喊,得付上两成的押金。
  另外,坐在外面亭子里的人,只要喊了价,付了押金,就能去中楼看东西。不过中楼里面可没他们的位子,只能站着看……这不但看不起人吗?所以真有钱的,以后还是花钱买个会员吧。
  潘家兄妹到达的时候,丰乐楼的院子里面的小亭子、小棚子差不多都快坐满了,女使和小厮们往来穿梭,端着好酒好菜点心茶水,流水般的送往各个亭子棚子。
  “居然恁般热闹!”潘孝庵瞧着这场面着实有点惊讶。
  他是为端王赵佶而来的,可院子里的这些人知道赵小乙就是端王吗?
  他们凑什么热闹啊?
  “大武哥哥真是有本事。”潘巧莲拍拍手道,“居然可以运营出这么个局面!”
  “嗨,那是他的本事吗?”潘孝庵现在可听不得这个话,“那是赵小乙、米元晖、苏大郎、纪忆之、李师师和墨娘子一起合力做出来的局面。”
  潘巧莲笑吟吟看着哥哥,“大武哥哥能把这些人拧在一起做事,还不是本事吗?”
  潘孝庵一愣,仿佛是这么回事啊!
  武好古说起来除了画画别的什么都不行啊,文不能考科举,武不能入行伍,生意做得也不算太精明吧?上次和十八姐出去一圈也没赚到什么钱。
  可这次怎么就做出恁般大的事业了?
  光是今日一次唱卖,这佳士得行就能赚到两万以上吧?
  真正的日进斗金啊!
  ……
  日进斗金当然是武好古的人生目标,斗金差不多有三百多斤重,五万多两,相当于五十几万缗铜钱。日入五十几万,一年就是两亿……两个小目标就有了!
  不过赚到两个小目标是救不了惶惶大宋的,只有把这两个小目标烧好了,才能救了大宋朝那个什么都能当就是不能当皇上的赵佶。
  第一个需要烧钱的项目现在已经开始了,这个项目的名字叫大学!
  而要办大学,首先得有教材。
  就在丰乐楼唱卖前几天,米友仁的爸爸米芾从涟水军回开封府了。他还带回了整整三十卷的《梦溪笔谈》。
  在听说武好古和赵小乙还有他儿子米友仁准备将这部奇书分拆、整理并且出版之后,米芾二话不说,马上就把《梦溪笔谈》送到了佳士得行。
  在他老人家看来,这可是个天才才能想出来的马屁啊!
  《梦溪笔谈》是奇书更是杂书,对这部书进行分拆和整理其实是一种创作,把一部大杂烩一样的书,变成分门别类的十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