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4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新任的西宋同知枢密院事岳宣,脚步匆匆的走进了华清宫的崇政殿。
  他是岳飞的第九世孙,之前还在大周共和国的首都天津当大使,最近才调回国内高升了同知枢密院事。
  虽然升了官,但是岳宣的心情并不好,因为他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大宋西迁以来最为严峻的局势。
  局势严峻的原因倒不在于西宋本身的颓势,而是在于大周共和国和东宋合众国正在发生的又一场剧变。
  就在岳宣担任住大周共和国使臣的时候,他见到了一种难以想象的器械——热水器!
  听上去好像是洗澡用的,实际上不是的。这是一种颇为神奇的动力器械,它不用人力、畜力、水力、风力,而是依靠煤炭点火烧开热水产生动力。因此得名热水器……呃,这玩意儿分明就是另一个时空的蒸汽机!
  不过这个时空发明蒸汽机的不是英国人瓦特,而是云台学宫机关学院的学者王祯,热水器的名字也是他给起的。
  所以……这个时空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热水器的发明!
  而另外一个宣告工业革命来临的,则是黄道婆纺机的发明——黄道婆原是上海商市的纺织女工,她在合众180年前后发明了可以用一个纺轮带动多个纱锭的新式纺机。还因此致富,成为了上海市最富有的纺织工厂的厂主。
  现在,随着热水器的发明和大规模利用,工业革命的序幕,已经被揭开了!
  刚到天津任职的岳宣,看见“热水器”带动各种机器运转的场景,几乎觉得自己到了一个魔法世界。
  而在天津呆了几年之后,他则深深感到了西宋的落后……西宋没有热水器,也没有黄氏纺机,更没有那种可以大规模生产的工厂,只有几百年都没啥变化的农业耕作。
  哦,对了,西宋的农业都不如人家!
  农具没有人家先进,种子没有人家优良,水利设施也没有人家修得那么完好,而且还没有鸟粪……所以田里面的庄稼看上去都营养不良,亩产也比不过人家。
  因此老百姓吃的远远也不如东宋和大周的民众!
  在大周那边,最普通的农民都能一日三餐,天天吃肉!
  而在西宋,农民都是一日两餐,而且是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一年难得有一回肉吃……
  两边的生活水平差得实在太多了!
  人家的穷人活得和西宋的军户贵族差不多,而人家的贵族资本家……真是不敢想了。
  西宋再不奋起,恐怕就要灭亡了!
  而拥有这种想法的人,还不止岳宣一人。许多在大周共和国留学的西宋贵族子弟,都萌发了变革的想法。
  西宋已经到了非变革不可的地步了!
  其中一部分激进的贵族子弟,甚至想到了共和革命……
  大周共和国的进步,不就是因为天下为公的共和革命吗?
  东宋的进步,不就是因为五十州合众的合众为公吗?
  只有西宋是家天下,是王与军贵共天下。
  所以东宋和大周在天上飞,而西宋则在地上爬。
  这样下去不行啊!
  西宋必须革命!
  在大周当了几年使臣,负责监管留学生的岳宣,对于这种革命思潮也是非常了解的。实际上他家里都有小革命党的存在,他的一个儿子和几个族弟、族侄都在大周留过学,回国后就这个看不惯,那个看不惯,整天嚷嚷要学大周,学西宋……也不看看人家自备新大陆,有花不完的资源,西宋怎么学?
  所以在岳宣看来,西宋只有打仗一条出路,打赢了什么都好说,打败了……打败了就等着闹革命吧!
  “岳卿,你来的正好。”大宋官家赵冕的声音打断了岳宣的思绪。
  原来他已经到了崇政殿之内。
  行了揖拜之礼,岳宣就在殿中肃立,等着赵冕发话。
  “大周使馆的急件,说是大周武氏嫡流的武元凯将要入赘埃及科穆宁王朝,迎娶安娜长公主。”赵冕顿了顿,“岳卿,你怎么看?”
  “迎娶安娜长公主?”岳宣一怔,“安娜长公主是埃及皇位继承人啊!”
  今年已经五十多岁的大宋官家赵冕点点头,“是啊,是埃及皇位继承人。而且她今年只有17岁,其父却已年过六旬,据说身染重病,将不久于世。”
  “那这个武元凯将会执掌大权了!”岳宣很快做出了判断。“埃及虽有议会,但是皇权强大,如果长公主年幼,由其夫掌握实权亦无不可。而且武家为了这门婚事,一定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其所谋之事,只怕甚大啊!”


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两宋联盟
  雄踞北非,虎视欧陆的大埃及帝国虽然也是从一个合众国(西奈合众国)发展而来的。但是由于统治埃及帝国的科穆宁王朝和王朝的追随者其实都是外来户,在北非面临着诸多挑战,所以不得不逐步加强君主权力。
  而且从希腊和君士坦丁堡不断移居埃及的“罗马人”,也都梦想有一个强大的帝国,所以能够容忍科穆宁王朝的强权。
  至于北非当地的科普特人、萨拉森人、柏柏尔人,则比外来的罗马人更加能容忍强权。
  需要一提的是,北非的科普特人、萨拉森人和柏柏尔人在面对“科穆宁征服”时的态度并不一致。他们并没有作为团结的大食帝国的人民去反抗科穆宁王朝。其中的科普特人将科穆宁王朝当成解放者,欢迎他们的到来。而萨拉森人也没有坚决捍卫法蒂玛王朝的统治,因为这个哈里发王朝早就名存实亡。在科穆宁王朝征服埃及之前,统治埃及的实际上来自钦察草原的马木鲁克奴隶战士。只有柏柏尔人的穆拉比特王朝和阿尔摩哈德王朝对科穆宁王朝进行了坚决而长期的抵抗。
  不过面对能够不断从东西方贸易中获利,并且可以得到东宋和北周生产的先进武器的埃及科穆宁王朝,柏柏尔人的抵抗最终还是失败了。
  而在一百多年的“柏柏尔战争”中,科穆宁王朝的集权得到了显著的加强。
  因此到了公元十四世纪时,埃及正越来越像一个帝国,也许称其为第三罗马帝国才更加合适一点。
  而且这个第三罗马帝国因为在对黑非洲和欧洲的殖民活动中所得颇多,国内矛盾也比较缓和,王权自然也很稳固。
  所以武元凯的父亲为了让儿子成为埃及皇夫,可是付出了极大代价的。光是埃及帝国的长期低息公债,就买入了超过2000万两(两现在也是银币单位)。武元凯本人还承诺投资正在筹备的苏伊士运河工程……这笔投资,将来会成为科穆宁王朝的财产。
  另外,武氏嫡流掌握的共和行还承诺在埃及投资一条连接亚历山大和开罗的铁路。
  铁路现在可是个稀罕玩意儿,只有大周共和国和东宋才有用于试运行的线路。如果这条铁路能在未来10年中建成,那么埃及将会成为继大周、东宋、北美合众国、和新宋王国之后,全世界第五个拥有铁路的国家。
  而苏伊士运河对于埃及的意义,更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
  花了那么大的代价,武家的所图肯定不仅仅是将自己的血脉注入埃及皇室——埃及女皇可不值那么多钱。
  因为埃及帝国历史上的女皇都非常强势,根本不是她们的皇夫可以左右的。除了一个拥有武家血脉,但是姓科穆宁的长子或长女,武家似乎很难从埃及得到什么回报。
  西宋官家赵冕对埃及帝国和科穆宁王朝的传统是非常熟悉的,其实他也考虑过把自己的儿子塞给安娜长公主。但是科穆宁王朝的要价太高,西宋根本承担不起……
  “陛下,”岳宣说,“据臣所知,武家为了这门婚事花费极大!很可能超过5000万!”
  “5000万!?”赵冕吸了口凉气儿,“这是周国在拉拢埃及!他们想要……和江南贼开战吗?”
  5000万两的“聘礼”虽然是武家拿出来的,但是那么大笔的资金流向埃及,显然是大周共和国的国家意志在起作用了!
  所以这不是一桩普通的亲事,而是两个国家以这种方式结盟。
  而大周共和国和埃及结盟的目的,肯定是针对东宋的。
  因为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国家值得日不落的大周共和国这么做。
  赵冕摇摇头,“可他们和江南可是二百年的盟邦啊!”
  “不知陛下有没有发现,”岳宣奏道,“从十多年前开始,棱堡就很容易被攻占了!”
  “对啊!”赵冕点了点头,“大蒙古国的月即别大元帅(术赤的子孙)生前就不知打破了多少座咱们的棱堡……”
  棱堡无敌的时代在大蒙古国战争后期就被蒙古亲王元帅月即别给破除了。术赤系的月即别是蒙兀堡光明大学的高材生,精通数学和建筑学。在参加蒙古军队后,又逐渐成长为了筑城和攻城的专家。
  而且他还攥写了一部关于棱堡死角的著作,系统的总结了棱堡防御的弱点和攻破棱堡的方法。
  与此同时,火器技术的进步,也让早年间难以攻破的棱堡变得越来越脆弱。
  榴弹炮、臼炮、开花弹和手炮(手榴弹)等破坏力较大的武器的出现和成熟运用,加上专门针对棱堡死角的坑道工事,已经将原本需要付出极大代价才能占领的棱堡,变成比较容易占领的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进攻和野外决战开始重新成为军事家们赢得战争的最有效方法。
  岳宣接着说道:“此外,江南贼素来松散软弱,其国又依赖贸易,而且和周国的往来又过于密切。臣担心江南贼一旦在海战受挫,贸易航线被切断,极有可能会不战而降……”
  西宋和东宋斗争了二百多年,对于东宋的国情自然是非常了解的。知道东宋这个国家的软肋在于松散和过分依赖贸易。
  而目前的世界贸易体系,又大部分在周国的控制下。
  一旦武元凯成为埃及女皇的夫婿,大周…埃及的联盟就能完全控制世界贸易体系。
  这样一来,东宋这个国家就会成为大周共和国砧板上的鱼肉。
  “岳卿,”赵冕眉头大皱,“不至于如此吧?天下三分都200多年了……不会骤然一统吧?”
  “陛下,天下之所以能三分200多年,完全是因为三国势均力敌,谁也没有能力击败另外两国。可如今的三国均势以破,周国的人口和财力超过了我国和江南贼之和!而且棱堡之坚也成往事,三国以有归一的趋势了。我国如果不能奋发图强,只怕二十年内,将有覆灭的危险啊!”
  “奋发图强?”赵冕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他就是听着各种奋发图强的故事长大的,然后又在各种奋发图强的努力中慢慢变老的。
  可是他的大宋却毫无疑问在一点点衰弱下去……
  先天不足,靠后天的努力也未必能够补齐啊!
  “如何发奋?”赵冕问。
  “臣以为……”岳宣思索着说,“能抗衡暴周的,唯有两宋联盟!”
  “两宋联盟?你要朕和江南贼联盟?”
  “陛下,”岳宣道,“现在我国只有6000万人口,而江南有一万万以上的人口。一旦江南入周,周国就将拥有近三万万人口。以6000万抗三万万……我大宋岂有不灭之理?”
  在棱堡时代远去后,现在的战争模式是成熟版的排队枪毙,也就是类似另一个时刻的18世纪中叶到19世界初这一段。
  在这个时代中,人口数量就是战斗力!
  当然了,前提是国家拥有足够的组织能力,可以将众多的人口运用到战争中去。
  作为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大周共和国的组织能力是不用怀疑的。
  如果大周共和国能够修改《公民法》,将所有的平民都转化为公民。那么这个国家的动员能力将会达到数百万上千万等级的。
  而且已经开始工业革命,同时拥有美洲财富的大周共和国,也有足够的能力武装起数百万人的大军。
  所以大周一旦进入战争状态,两宋是无法承受的,特别是东宋还非常依赖海贸和大周提供的鸟粪……
  因此结成联盟,就成了两宋唯一的生存手段!
  同样的道理在江宁也有人知道了,现在东宋的皇帝赵昊也在和首相文道生商量着对策。
  让他们二位头疼的倒不是武元凯和安娜长公主的婚姻,而是鸟粪的供应出了大问题。
  “怎么会这样?怎么就没有了呢?一直都有的,怎么突然就没有了?是不是价钱的问题?价钱好商量……大不了朝廷给点补贴!”
  赵昊满脸的焦急,他现在正面临登基二十年以来最大的危机——鸟粪危机!
  大周的鸟粪输出向来是实行配额制的,不是谁都能买到的,而是遵循华夏优先的政策,只有东宋、西宋才有资格提出购买的申请。
  当然了,西宋是不会买的,因为没有钱……鸟粪可不便宜,一千斤为单位的报价达到了二十两白银。这还是江南港口的到港价,如果再算上荆江、汉江、川江、湘江四江的转运成本和沿途需要缴纳的税赋,以及西宋境内分销商的利润。一千斤鸟粪送到农民手中起码得五十两以上才行了。
  而五十两白银在缺乏贵金属的西宋那可是一笔大钱了!
  在西宋的乡村,平常年景时,一石白米也就价值半块一两银币,50块银币可以买下100石白米了。而且能够以半块银币一石的价格成交的白米,只占到西宋农村所产出的米粮的极少部分。
  西宋农村所产的绝大部分米粮都是不进入市场的。它们或是用来养人,或者用来缴纳佃租税赋,或者直接拿来交换手工业品。
  可以这么说,西宋大部分的农民,终其一生都没见过大周银行和大宋银行(东宋央行)发行的一两银币,甚至都没见过用来流通的白银!
  所以用来提升农业产量的鸟粪和新式农具在西宋根本卖不出去……
  不过这些东西对于富有的东宋农村完全不是问题,东宋的江南有大量的出口产品可以换取金银,而新宋大陆上也有产量巨大的金矿。
  所以东宋朝廷这一百多年来,都在大量购买南美鸟粪,然后用低价卖给种田的农户。以保证粮食的高产量和低价格。
  与此同时,东宋的农民也有足够的购买力去采购鸟粪和先进的农具。
  因为现在的东宋农村早就不是小农经济的路子了,而是以几十亩规模的家庭农场为主的富农路线。
  根据东宋户部的统计,东宋本土拥有耕地接近四亿亩。而从事农业生产的东宋民户只有1000万出头——东宋现在也进入了工业革命的时代,城市化率快速提高,农业人口占比已经不足50%了。
  也就是说,平均一个东宋农户就拥有40亩土地,而且大部分是水田。
  如果一户农民拥有全都是水田,而且都用来种植稻谷。按照一季六石计算,40亩水田可以收获240石水稻,打成白米也有160…170石。
  而东宋的米价又高,一石白米在农村的收购价起码也要一块半银币。160石白米至少能卖出240块银币。因此大部分农户都有足够的财力购买提升产量的鸟粪、粮种和优质农具。
  顺便一提,这个东宋帝国主义的农业表面上看着是很风光的。乡村那是一片安逸的田园风情,没有多少收租放高利贷的大地主,贫下中农也几乎绝迹,大都是一家一户几十亩的富农。而且农税极低,一户富农一年轻轻松松的就能赚上200两银子,生活远比城市中的无产阶级舒服。
  但是风光的表面下面,其实也存在着危机。
  危机就是东宋的富农“太懒”了,过分依赖良种、鸟粪和优质农具以及灌溉设施。对于没有办法灌溉的坡地基本没有人去开垦——开垦那个干嘛?多累啊?而且也没那么多劳动力。一共就1000万户农民,顶天有2000万个壮劳力,4亿亩地都种得勉强,哪有力气开梯田?
  可粮食不够怎么办?
  有殖民地啊!进口就是了,又花不了几个钱。
  而且东宋农民种地只考虑经济效益,对于投入大,而产出的白米又不好吃的两季、三季稻,那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的——不好吃卖给谁去?
  东宋的白米都是一季稻,还是绿色食品,煮出来的饭那叫一个香啊!闻一闻就知道是给帝国主义吃的了。
  可是东宋的粮食安全,却是完全寄托在大周共和国提供的鸟粪和保障海洋贸易的基础上的。
  一旦大周拒绝提供鸟粪,又以海军封锁贸易,东宋合众国立即就会陷入危机。


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有一种危机叫过剩
  因为鸟粪危机而陷入焦虑的赵昊和文道生并没有意识到,当热水器(蒸汽机)和黄氏纺机出现的时候,东亚大陆上的战争,就已经在酝酿当中了。
  热水器提供的动力加上黄氏纺机的高效率,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已经彻底改变了大周共和国和东宋合众国的工业生产模式。
  工场手工业的时代已经落幕了,随之而来的则是机器大工业的时代。
  这是一场工业的革命,一场生产力的飞跃,同时也是一场危机。
  在大周共和国和东宋合众国开启工业革命二十年后,凡是被工业革命波及到的领域,都出现了产品的产能暴增,可是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
  而且由于机器对手工形成了替代,在大周共和国和东宋的许多大城市中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失业现象。
  当然了,由于大块殖民地的存在,这些饥寒交迫的人们总也有个去出,还不至于揭竿而起。
  但是作为大周共和国的元首,武元龙还是感到了极大的压力。
  他是“义勇派”的子孙,虽然也属于武氏嫡流,但是他们这一脉长期都和元首大位无缘,而且在大周共和国政坛上的影响力也不大。直到武元龙这一辈,才因为日本三省(东、西日本省和渤海省)受惠于美洲大开发和工业革命,日益崛起,成为了大周政坛上不可忽视的力量,武元龙也才得以当选元首。
  顺便说一下,日本这块地盘在美洲大开发之前,其实没有太大的价值。因为它处于大航海时代前的世界贸易和文化传播链条的最末端。
  就是一个封闭、保守、落后、野蛮的存在,不值一提!
  后世有些人喜欢吹什么海洋民族,看到日本是个岛国就以为他们很海洋。
  其实并不是这样,日本是历史上最早实行闭关锁国的国家,从唐朝末年就开始锁国了。而且在唐朝灭亡后直到近代黑船来访事件之间,差不多950年间,锁国基本上是国策。只有内部打成锅粥,没有什么国策的时候才会开国。
  可是这么一个封闭、保守、落后、野蛮的国家,偏偏就挡在中国通往美洲的航道上。
  绕开日本前往美洲是不可想象的……帆船必须多带一个月的补给,这会占用许多货舱和客舱。使得移民美洲的成本陡增数倍!
  所以只要中世纪的中国人决定去美洲当帝国主义,日本就必然会跟着沾光。
  这是日本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
  实际上,后世日本大发展,相当程度上也是受惠于该国优越的地理位置。
  而在这个时空,日本三省则从12世纪中叶开始,就成为了大周共和国本土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生活在日本三省的周人,也就成了大周本土受惠美洲大开发最大的一群人了。
  当然了,日本三省的周人都是汉人,和族什么的现在是不存在的……在镰仓将军义勇征服日本前,日本是一个实行种姓制度的野蛮国家。只有少部分公卿贵族才有姓氏苗字,才能算是和族。
  大部分的农奴和乡下武士连个姓都没有,也不知道自己的祖先从哪儿来的,有什么族啊?奴隶有什么民族?
  后来镰仓将军义勇给他们赐了汉姓,说他们是汉人,他们当然就是汉人了。
  而在日本的农民和乡下武士纷纷变成汉人的同时,正宗的和族公卿则被大量迁移到了大周本土,以源、平、藤、橘等姓氏生活,也融入了汉人。
  与此同时,大量来自大周本土和东宋的汉人,又移居日本三省,和日本本土的汉人通婚。
  到了共和200多年的时候,“义勇解放”前的历史,都快被人遗忘了。也没谁还记得自己的祖先是日本野蛮人了……好像所有日本三省周民的祖先,都是跟着义勇将军从大周本土来的。
  随着日本三省工商业的大发展,拥有公民资格的三省民众也越来越多。而日本三省公民对于“镰仓将军家”的忠诚度很高。只要是“镰仓将军家”支持的候选人,就一定能够当选。
  这种投票习惯也就让义勇派在大周政坛上渐渐崛起,到了共和230年大选的时候,义勇派的家主武元龙更是在三省公民和义久派家主武世杰控制的为公党的支持下,成功登顶,替武氏家族再一次夺回了元首大位。
  可是在武元龙就任元首的三年之后,大周共和国就遇上了一场由于生产过剩而引发的危机。
  而在武元龙第一个任期的最后一年,经济危机非但没有缓解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
  原本能为大周本土的经济增长带来一点动力的美洲大开发和大蒙古战争,在那已经开始熄火。欧洲、西域又爆发了劳什子黑死病!对大周商品的需求大幅下降……
  再这样发展下去,武元龙只怕没有第二个任期可以干了。
  而且他还会成为大周共和国二百多年历史上最差的元首。
  就在武元龙对经济问题束手无策的时候,他在政治上的两位盟友,义久派的老大武世杰和国务卿(当然政府总理)苏君万(苏迈的后裔)给出了个把他吓出一身冷汗的险招——发动一场吞并东宋本土的战争!
  武元龙虽然是军人出身,在陆军中当到少将。但他却是个和平军人,一辈子都没打过仗,也没想过会由自己来领导一场统一华夏的战争。
  可是随着生产过剩危机的愈演愈烈,原本广泛存在的“华夏优先”和“对东宋友善”的民意基础,也发生了严重的动摇。
  毕竟东宋国内也和大周一样,发生了一场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同样加强了东宋产品的竞争力和产量。所以东宋现在已经变成了大周的竞争对手,还有什么比竞争对手更让大周的资本家们憎恨的呢?
  大周的工业品应该独享美洲市场啊!
  不,不止美洲,连欧洲、西域和天竺的市场,也应该属于大周……华夏优先什么的,看来是个错误!
  实际上,由武国诚在一百余年前提出的“华夏优先”政策是一种很精明的算计。一方面这个政策有助于培养东宋、西宋国内的亲周派;另一方面,这个政策又能和东宋争夺人口资源。
  在中世纪,人口可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啊!
  因为大周共和国向两宋单方面开放了美洲殖民地,欢迎两宋汉人去美洲定居,并且给予和周人一样的待遇。
  所以在过去的二百年间,有大量的东宋民众移居到了美洲和日本三省——因为日本三省是通往美洲的咽喉,所以东宋移民和商人也是通过日本去美洲的,其中的一部分就定居在日本了。
  换句话说,通过“华夏优先”政策,大周共和国成功吸引到了大量的东宋人口,并且加快了美洲开发的速度。
  现在大周的人口可以和两宋总和持平,和长期坚持“华夏优先”政策是分不开的。
  虽然“华夏优先”并没有让两宋国内出现多少统一派,但是却让大周共和国的国力压倒了两宋。而且还让东宋换上了“鸟粪依赖症”。
  一旦失去了美洲鸟粪的供应,东宋国内的危机只怕会大大加剧,从而失去抵抗大周进攻的实力。
  另外,由于辽阔而且富庶的美洲殖民地的存在,大周共和国在过去200年间,必须不遗余力的发展自己的海上力量。
  到了现在,大周海军的优势仍然非常明显。无论是战舰的数量、吨位、火力,相对东宋都有明显的优势。
  所以在切断东宋的鸟粪供应之后,大周共和国还可以利用海军封锁东宋的贸易航线。迫使东宋的工业品因为无法外运,退出国际市场。
  在武世杰、苏君万,还有大周海军部长(大周海军非常强大,以至于拥有了和兵部平级的海军部)黄道安上将的劝说下,武元龙终于动了心,接受了他们提出的战争方案。并且在他们的支持下,再次连任。
  其实这个方案其实已经准备了许多年,早在苏君万和武世杰担任大周陆海军都机宜的时候,就开始秘密策划了。
  而武元凯和埃及的安娜公主的婚约,就是这个战争方案的一部分。
  “十五哥儿,这是安娜的肖像……超写实的画风,是倪瓒的亲笔。”
  在天津新落成的元首宫的四楼大书房内,今年五十来岁的武元龙正笑眯眯的点着一副西洋美少女的肖像,对刚刚回到天津的武元凯介绍着。
  安娜公主的确是难得的美人儿,至少在如今大周第一大画家倪瓒的笔下,拥有天使般的容颜。
  “神舟号战列舰已经准备就绪了,随时可以出发。”武元龙又道,“现在正好顺风,最多三个月,你就能抵达埃及,当上苏伊士亲王了。”
  神舟号是一艘一级风帆战列舰,拥有110门舰炮,空载排水量高达55000石。
  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风帆战列舰之一!
  大周共和国海军目前拥有10艘“神州”级的战列舰,此外还拥有90艘吨位和火力较弱的二级、三级战列舰,以及数量更多的四级舰、五级舰和六级舰。
  “元首,你是我要当上苏伊士亲王了?”武元凯问。
  苏伊士亲王是埃及女皇夫君的专用封号。
  武元龙点了点头,“对,埃及国王去世了!所以你要迎娶的不是公主,而是女皇了。恭喜你了!”
  “她是女皇了……”武元凯又问,“所以才派神舟号战列舰送我去埃及吗?”
  神舟号是全世界最强大的战列舰,用来送亲似乎有点大材小用了。
  武元龙道:“不止‘神舟’号,还有‘共和’号和‘约法’号。”
  “三艘一级战列舰?”武元凯吸了口凉气儿,“元首,这是要打仗了?”
  武元龙摇摇头,“还不知道……但是必须做最坏的打算!宋国在南洋的海军非常强大,布署有南洋舰队,可能会进行拦截。另外,我们也需要加强南洋舰队。在完成护送任务后,神舟、共和、约法三舰将会加入南洋舰队。”
  东宋的海军向来是可以和大周共和国较量的,目前东宋海军拥有6艘一级战列舰和60艘二级、三级战列舰。是世界上实力仅次于大周海军的第二海上强权!
  虽然东宋海军的实力仅相当于大周海军的66%。但是东宋海军的力量比较集中,只有本土舰队和南洋舰队两支大舰队,以及一支附属于南洋舰队的西洋分舰队。
  而大周海军则拥有本土舰队、大东洋舰队、大西洋舰队和南洋舰队等四支大舰队。另外还拥有一支规模较小,隶属南洋舰队的小西洋分舰队,因此实力比较分散。
  其中大周南洋舰队更处于强大的东宋南洋舰队的包围之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