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豪商-第4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枪?哪里打枪?”
蒙古大汗顿时紧张起来了。
“好像,好像是宋人在打枪!”拖雷抖着声回答道,“他们,他们疯了吧?现在是晚上啊!”
现在是晚上,能见度很差……哪怕有落在地上的火把照明,也难免会误伤自己人。
但是……被打中的大部分还是蒙古勇士。所以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在夜间战斗中使用神枪手还是划算的,而且非常划算!
在夜色中频频开火的宋军神枪手变成了压垮蒙古勇士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哦,他们不能算稻草,起码是棵大树,一上来就压死了好几百。饶是怯薛勇士也绷不住了。从刚才被敌人突然打了一阵近距离排枪开始,今晚的战斗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部队的损失早就超过了这些怯薛勇士可以承受的极限,如果不是大汗在督战,他们早就崩溃了。
但是现在敌人居然在黑夜中开枪射击……这是用热兵器在打冷兵器啊!勇士们今天没带枪,怎么能和有枪的敌人打?
“败了,败了……”
不知道谁先发出了仓惶的呼喊,这个词儿很快传遍了战场四周,传到了铁木真大汗的耳中。与此同时,前线的怯薛勇士顿时雪崩,纷纷向着己方阵地奔逃。
铁木真见到这一幕,就知道自己被打败了!
不是输掉了一场战斗,而是输掉了一场关键的战役!
而且是在野战中输给了数量处于绝对劣势的敌人……
铁木真咬着牙齿,“我们撤退!”
“父汗……”拖雷道,“让儿子带勇士再打一次吧。”
“胡闹!”铁木真呵斥道,“拖雷,现在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吗?我们大蒙古国难道还输不起一战吗?”
“父汗……”拖雷被铁木真一训斥,已经清醒了过来,“孩儿知错了!请父汗先走,孩儿率部断后。”
铁木真点了点头,自己的这个儿子还可教的。
“好,就交给你了,千万小心。”说完铁木真就上了战马,在上千怯薛战士的保护下迅速撤离了战场。
看着铁木真离开,拖雷吸了口气,回头向着自己手下的一个千户说:“让你的人上马,准备冲锋!”
“殿下,现在是晚上啊!”
拖雷冷哼一声:“宋人可以在晚上用火枪射击,我们大蒙古的勇士还怕在晚上骑马吗?记着,一击而退,不可恋战。”
原来拖雷的目的就是制造混乱,为战场上的蒙古败兵创造撤退的机会。
在亦列堡城下,蒙古人的数量占了绝对优势,所以宋人是不敢进行穷追猛击的。只要远离了城堡,应该就能脱离接触了。
所以这一亦列堡之战虽然输得难看,但是对大蒙古国而言不算什么惨重的损失。无非就是损失了三千上下的怯薛勇士,之前还没了几千波斯人……对于数量达到20万大军而言。的确不算什么。
对于铁木真而言,真正的问题就是西宋军展现出来的战斗力超过了预期。
看来他惹了一个不应该招惹的敌人!
蒙古骑兵在夜幕下发起的冲击果然见到了效果,因为宋军并没有打算结阵而战,所以他们没有携带长枪。也就无法用枪阵对付骑兵了,而他们携带的短柄狼牙棒对骑兵也没什么作用。所以在蒙古骑兵的冲击下,很快就乱成了一团。
不过乱成一团不仅是宋军的步兵,蒙古勇士那边更加混乱。因为在蒙古人的骑兵发起冲击前,双方的步兵已经是个混战的场面了。
所以蒙古骑兵是向混战中的双方步兵发起冲击的,而且他们自己的队形也很混乱,毕竟大晚上发起冲击也没法维持队形。
因此在骑兵的冲击之后,战场上就是一团大乱。
同时陷入大乱的双方肉搏兵都开始向各自的阵地后退,拖雷的目的似乎达到了。但是战场上还有许多宋军的神枪手,他们并没有撤离。不仅没有撤离,还向黑暗笼罩下的蒙古骑兵开火了。
这个时候草原和麦田上的大火已经渐渐熄灭,弥漫在空中的烟尘也被越刮越大的西北风吹散,明亮的月华洒落下来,给夜战中的双方提供了致命的光亮。
而蒙古骑兵又穿着擦得很亮的板甲,可以在夜间反射月光,非常拉风,结果就成了宋军神枪手的活靶子,被接二连三地打死!
这下蒙古骑兵们也扛不住了,乱纷纷的后退。
骑兵一退,本来已经后退的宋军步兵又嗷嗷叫着翻身杀上来了——现在是割脑袋抢功劳的时候啊!
宋军的步兵一反扑,蒙古人军队就有点要崩溃的样子了。
拖雷这下沉不住气了,现在可是大晚上,蒙古大军主力又在撤退,如果殿军崩溃,是很容易由撤退变崩溃的。
而蒙古的二十万大军现在又远离自己的后勤基地,完全靠携带的大批牛羊提供补给。一旦崩溃,就有可能丧失所携带的牛群、羊群。这将意味着二十万大军必须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走完1000多里,回到察赤附近!
这会是一场断送大蒙古国国运的灾难!
在灾难即将发生的情况下,拖雷也顾不得危险了,立即下令自己的亲卫千人队全体下马,组成两列横队,使用火绳枪进行射击。
现在的蒙古人虽然还精通骑射,但是他们下马作战的时候却不会使用弓箭,而是使用轻型滑膛枪进行射击。
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西宋军的披甲率很高,而且甲胄质量也很不错——西宋现在是老爷当兵,无论是打靶取士取出来的神枪手,还是父父子子传下来的军户地主,都是地主老爷。而且西宋朝廷还鼓励他们自备武器和甲胄(朝廷可以省钱了)。老爷们为了提高在战场上的活命概率,当然要给自己弄最好的装备了。而且装备也是财产,可以传子传孙的,多花点钱也值得。
所以西宋的冶金行业虽然远比不上大周和东宋,但是西宋民间铁匠打精心打造的板甲却比大周、东宋的量产货差不了多少。
而且西宋、东宋、大周三国处在一个文化圈子里面,所以东宋、大周的冶金技术总会通过各种渠道流向西宋。
因此西宋的民间铁匠现在也掌握了坩埚炼铁法,也会去渣和渗碳,只是生产规模很小,成本相对很高,不具备市场竞争的优势。
但是为少数老爷生产甲胄和精品滑膛枪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作为西宋老爷兵的敌人,蒙古人当然也不是傻瓜,不会傻乎乎的用弓箭去和滑膛枪对射。
弓箭战胜滑膛枪什么的……呵呵,那是完全没有考虑板甲的防护能力和滑膛枪中的精品——并不是所有的滑膛枪都只有几十米的有效射程!
重型滑膛枪和轻型滑膛枪中的精品,都可以拥有100米以上的有效射程。
在历史上西方“排队枪毙”的时代,打冷枪的散兵和轻步兵一直是存在的。
而如今西宋的打靶取士,更是成为了培养狙击手的土壤。
所以用弓箭对付西宋的神枪手,根本就是送死!
蒙古人的排枪射击果然奏效了,因为战场上大部分的宋军并没有携带火枪,无法和打排枪的蒙古人对抗。只得停止追击,退到了对方火枪的射程之外。
可是那些打靶取士出身的神枪手却被蒙古人的火枪队吸引来了,用松散的队形在远距离上和蒙古人对射。又过了一段时间,找回了火枪的一部分宋军步兵也赶回了战场,参加到远距离的火枪对射之中。而拖雷也重整了一部分退下来的怯薛军,让他们拿着火枪再上战场。
于是战场上噼里啪啦的打得非常热闹,不过伤亡却没打出多少。
毕竟双方的距离很远,天色又暗,不过是听个响罢了。
但是随着天色渐渐放亮,亦列堡附近草原和麦田的大火完全熄灭,战场上的能见度也足以让火枪手们看清远处的目标了。
于是枪法比较好的西宋军明显占据了上风,蒙古人这边的损失开始增大。
看到这个情况,拖雷只得硬着头皮下令部队向前,想要靠近对手开火。而他本人,也不得不跟着火枪手们一起前移。
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拖雷的奋战
滑膛枪时代火枪兵的战术,其实是有两个路线的,一个是追求火力密度的排枪战术,俗称排队枪毙。一个则是追求精度的狙击战术,又称为散兵战术、轻步兵战术或猎兵战术。
而这两条路线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协同配合的。在军事史上,很少有哪支强兵可以靠一个兵种去包打的。
蒙古人的骑射不行,英吉利的龙虾兵也不行,拿破仑的大炮同样不行。
如果只有打排枪的列兵,没有能够用来掩护列兵阵型的散兵,那么列兵就很容易遭到枪法出众的对方散兵的狙杀。
如果没有炮兵、骑兵,那仗就更不用打了。只会排队枪毙的步兵还不得被轰成渣啊?
至于用蒙古骑兵高超的骑射技术去对付一支诸兵种合成的近代军队,任凭你技术多好,也是死路一条。
弓箭也许可以和使用普通滑膛枪,也没有经过长期射击训练的列兵对射一会儿。
但是遇上装备了精品滑膛枪甚至线膛枪,射击技术一流的散兵,那可就惨了。那不是活靶子了?
顺便提一下,滑膛枪的精度并不是后世人们想象中那么差的。根据西方十六世纪、十七世纪以及十八世纪的大量记载。如果使用质量上乘的滑膛枪,再加上和枪管间游隙较小的弹丸,再使用固定的枪架,再加上优秀的射手,在170米的距离上打中单个人体是不成问题的。
当然,符合要求的火枪和火枪兵都比较难得,而且昂贵!
所以如今的西宋和大蒙古,也都是多兵种协同的打法。
在西历1217年7月17日清晨的亦列堡,当清晨的阳光洒落,当弥漫在战场的烟雾被西北吹来的劲风驱散,当战场上混战的双方开始在金鼓声中后退整队之时。一场多兵种协同配合的冷热兵器交替时代的战役,很快就要打响了。
拖雷本可以趁着对方稍稍后退整队的机会撤离战场的,但是他偏偏鬼迷了心窍。觉得现在天也亮了,烟也散了,宋军还离开了有利地形,跑到“平房区”外的草地上布阵了。
而且离开预设阵地出来野战的宋军人数看着也不怎么多,队形还有点散乱……他们当然是精锐了,要不然也不会把大蒙古的勇士揍那么惨。
但是这样的队形,还大摇大摆的从“平房区”里开出来,显然是轻敌了。
骄兵必败!
拖雷也是久经战阵了,看见宋军松松垮垮的样子,就知道还有的打!
所以他当机立断就决定再打一仗……哪怕不胜,打个两败俱伤,也能让铁木真的主力安全撤退。
铁木真这次带来的20万大军并不都是机动性很强的蒙古兵,而是一半蒙古兵,一半波斯兵。
现在蒙古兵是可以骑着马撒开蹄子跑路,可是波斯人怎么办?不能把他们丢下啊!铁木真现在是波斯国王,而追随他到亦列堡的10万波斯兵基本上都是忠诚的光明教徒,是铁木真在波斯的统治基础。
如果在撤退过程中被追击的宋军大量杀伤,是非常不利的。
另外,铁木真的大军还携带着大量的牛羊,它们不可能和骑兵一样日行一百多里。如果铁木真的主力在撤退过程中过于匆忙,丢弃了牛羊,部队很有可能在退到碎叶何河谷地带后断粮。
再三权衡之下,抓住对手的破绽,打一个漂亮的后卫阻击战,显然是上上之选。
……
西历1217年7月17日,卯时三刻。
亦列堡以西的草原上,大约一万西宋军和不到两万大蒙古军,已经布阵完毕了。
作为战场的这片草原并没有被放火焚烧过,因为昨晚铁木真的本阵就在这一带。蒙古人放火烧草原也不能把他们的大汗给烫着啊。所以这一带就没过火,到处都是半人多高的枯草。这样的地貌,对于拥有大量“枪大夫”的宋军是非常有利的。
所以宋军方面的主将杨铁心就将自己的16队神枪手,以散兵队形布置在己方主阵线的前方——拖雷看到的散乱队形,就是这些枪大夫摆出来的。
其实他们只是散,根本不乱!
在散乱的枪大夫身后,杨铁心则摆出了传统的大方阵。也就是以长枪方阵为核心,以火枪手方阵为羽翼,长枪方阵前方再布署炮队的,骑兵则分布在大方阵的两侧。
这种类似于历史上西班牙大方阵的打法,在这个时空已经流行了几十年了,不过还没有到被淘汰的地步。
这是因为燧发滑膛枪还没有出现,而火绳枪在实战中的射速终是太慢,所以使用长枪冲阵的空间还是蛮大的。
另外,套筒刺刀也刚刚在东方出现。西方战场上的火枪兵仍然没有装备刺刀,还是火枪加钉头锤加砍刀的组合。
所以火枪兵的肉搏能力和防御骑兵的能力都不足。
而在战场的另一边,拖雷也完成了布阵。
他有约一万蒙古兵,属于他自己的万人队。
拖雷手中还有一万波斯不死军,这支军队用了早先波斯帝国王牌精锐的名号。成员都是由信奉光明神的波斯贵族子弟组成,装备的主要武器也是火绳枪和长枪。由铁木真的幼弟别勒古台指挥,现在也摆出了经典的大方阵。只是没有可以充当狙击兵的枪大夫。
而拖雷亲率的蒙古兵,则散布在波斯不死军的侧翼和后方。
另外,昨晚上掩护怯薛军进攻“平房区”的几十门大炮还没有被钉死火门,也参加了17日上午的交战。
交战照例就是由炮战开始的!
辰时一到,蒙古人的火炮首先开始轰鸣。紧接着,宋军的大炮也开始还击。
双方的炮弹,在战场上你来我往,纷纷砸落在了对方的长枪大阵或炮兵阵地周围。激起了一阵阵的沙尘,还不时有炮弹落入人群,将双方的战士撂倒了一堆,圆滚滚的炮弹从人的身体上划过,顿时就是骨断筋折,甚至有人的脑袋和肢体被一下打爆,惨叫的声音和血腥的气味在战场的前沿弥漫。
不过炮击对魏文翁这样的枪大夫是无效的。他们是散兵,不必列阵对敌,自然也不需要直挺挺站着挨炮击了。所以大炮一响,他们就全都换成了半跪姿态,矮了半截,躲在草丛里面,不怕炮弹了。
而站着挨炮击真的是一件让人头皮发麻的事情,可也是非常无奈。
这是因为双方的战斗序列中不仅有炮兵、长枪兵、火枪手,还有许多能够发动猛烈冲击的骑兵。
而且在战场上指挥长枪兵、火枪兵组成的大方阵也不容易,命令的下达到执行有个过程,需要花费不少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对方的骑兵多半已经冲到跟前了!
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步兵指挥官都不愿意让部下蹲着或趴着避炮。
当然了,这年头的大炮杀伤力也有限,今天战场上的几十门大炮对轰上半天也不见得能打死几百人。对于参加今天这场战役的三万多人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大数目。
如果有一方在炮战中承受不住,教科书式的应对方法,则是将步兵投入进攻——在长枪方阵时代,先进攻的一方,往往要承受对手的火炮发射的霰弹和火绳枪的齐射打击。显然是有点吃亏的。
但是己方人数较多,而且骑兵又拥有绝对优势的话,先发起攻击的胜算还是蛮大的。
所以在发现己方的火炮射击精度和射速明显不如对方后,拖雷立即就下令波斯不死军从正面发起进攻,同时又命令自己麾下的蒙古骑兵开始向对方的两翼和后方迂回。
虽然拖雷的蒙古骑兵也不可能去强攻宋军的长枪阵,但是这样的迂回会迫使宋军分散兵力在自己的两翼和后方。甚至有可能摆出一个巨大的空心方阵。这样他们能够运用在正面的兵力就不足了,也许只有2500人,面对10000波斯不死军的攻击,2500宋军是无论如何都抵挡不住的。
可是拖雷却漏算了2000个鬼鬼祟祟半跪在草丛中的枪大夫。
在17日白天的战斗中,他们又一次成了决定胜负的因素。
……
当面蒙古军的进攻开始时,宋军的反应似乎就按照拖雷的剧本进行的。大方阵果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空心方阵。而少量的骑兵则汇集成了一个大队,向蒙古骑兵右翼的外围冲去——这是为了让骑兵跳到外围,伺机对蒙古人的炮兵阵地或波斯不死军的背后发起突击。
至于骑兵对决,可不在杨铁心的计划当中。他的骑兵数量太少,只有一个营。也不是重骑兵,而是担任侦察任务的轻骑兵。
而且他们的战马也不如对手——蒙古人这个时空可阔绰了,骑得不是矮小的蒙古马(现在叫奚马),而是以波斯马、阿拉伯马、蒙古马和欧洲的一些良种马混血培养而成的乌拉尔河马。
而西宋使用的战马则是以西极马、青唐马(河曲马)为基础,加上天津马混血而成的华山马。虽然也是良种马,但是和乌拉尔河马相比还是差了一大截。
所以西宋的骑兵只能尽可能轻装以保证速度。因此只配备胸甲、头盔、马刀和一支短管滑膛枪。根本不是装备了全身甲胄、弓箭和长枪的蒙古骑兵的对手。
因此当西宋的骑兵跳出蒙古骑兵的合围,冲到外线活动的时候,拖雷根本没有意识到什么危险。
他身边还有一个蒙古千人队,怎么都能护住他的周全。
所以拖雷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波斯不死军发起的正面进攻上。
现在是10000人打2000多人,不可能会输吧?
……
呯!
一声枪响,距离宋军的空心方阵还有200多步的波斯不死军阵前,一个披着精美的冷锻甲的大胡子壮士,一下子向前扑倒下去了。
走在他周围的波斯人都是一怔:这是怎么回事儿?那么老远,是被什么打中的?
呯!
又是一枪!
杀人进士魏文翁的线膛枪又一次打响,一百多步开外,一个波斯不死军的军官应声扑倒。
不死军遇上杀人进士,想不死都难啊!
不过才死了两个人,不死军也不当回事儿,还是继续向前挺进。
走在不死军队形前列的是波斯火枪兵,他们使用的是大不里士和阿瓦士出产的重型火绳枪。就是共和八年式重型火绳枪的仿制品,这种火枪使用弹丸很重,理论上的射程不小。
可是在实际使用中,为了加快装弹速度,波斯人喜欢使用游隙较大的弹丸,因此存在漏气现象,使得弹丸的有效射程下降到不足50步。
如果使用游隙较小的弹丸,装弹就比较麻烦,枪大夫们可以慢慢来,但是打排枪的线列步兵可不能太慢。
所以线列步兵使用的弹丸和火枪,都要符合容易装填的要求。
对于有效射程的要求并不高,通常就是50步内,所以防止滥射一直都是火枪手指挥的关键。
可就在波斯火枪手距离宋军空心方阵还有100步开外的时候,出乎波斯人预料的事情发生了。
前方的草丛中忽然火光闪烁,硝烟喷吐,然后波斯人的阵前就扑倒了一大片!
宋人的枪手居然能精确命中100步以外的目标!
这可不是一支两支火绳枪在开火,而是近2000支火绳枪!仅仅是第一波射击,就撂倒了好几百名波斯人。
波斯不死军的阵前,顿时乱成了一团。
而宋军的枪大夫们,很快完成了重新装弹,接着就是又一波射击!
连续遭到打击的波斯不死军彻底陷入了混乱,恐惧的火枪兵不顾距离遥远,也不知道瞄准,就盲目扣动扳机,将滑膛枪中的弹丸发射了出去。
就在波斯人陷入混乱的时候,宋军那个空心方阵的正面突然开始大步向前,一步一步逼向了波斯不死军。
与此同时,宋军的大炮也开火了,不是向着正面的不死军开火,而是转移到了两翼,开火驱逐试图靠近的蒙古骑兵。
拖雷发起的攻势,就这样被宋军完全化解了。战场上的形势,顿时变得对蒙古人极为不利!
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拖雷,你要小心啊!
因为宋军的火枪兵普遍装备了刺刀(破甲锥),所以拥有一定的反骑兵能力。因而他们的空心方阵是可以以火枪兵单独组成一面的。
而在西历1217年7月17日的亦列堡战场上,杨铁心就让1600名宋军火枪手组成了空心方阵的正面。
所以向混乱中的约9000名波斯不死军列队逼近的,就是这1600火枪手。
他们被分成了两排,全都扛着上好弹药,点燃火绳的滑膛枪。队列整齐,步步逼近。
由于之前在慌乱中的滥射,大部分波斯不死军已经打完了火枪中的子弹。看见宋军的火枪手逼近,只好手忙脚乱的装弹。
而在这个过程中,宋军的枪大夫还在继续开火,不时有子弹击中波斯人,让他们变得更加慌乱。
列队而行的宋军火枪手很快就越过了半跪射击的枪大夫。
枪大夫们的视线被遮挡住,没有办法开火。但是也没有退出战场,而是在一阵此起彼伏的哨声中组成了两列横队,然后开始装弹。
而此时,前方又一次传来了火枪齐射的轰鸣声。
宋军火枪手并没有如后世的龙虾兵一样,突到波斯人二十步内再齐射。而是在四五十步的距离上就开火了,不过他们的射击水平不错,一轮齐射就打倒了三百多个波斯人。
这时的波斯不死军已经挨了2000枪大夫的两轮射击,再加上这一轮火枪兵齐射。前前后后已经有上千人被打死了!
不过波斯不死军也不是泛泛之辈,伤亡达到了10%,仍然没有溃退。站在前排的波斯火枪手也在军官们的督促下重新整理好了队形,装填好了子弹。
可就在他们即将开火射击的时候,站在几十步外的宋军火枪兵突然矮了半截,全都蹲下去了。
这是怎么回事?
怕死了?
不对!他们背后二十几步外还有两排火枪手,已经把火枪对准了波斯人。
这个……应该打谁啊?
波斯不死军顿时糊涂了。
“打蹲着的……”
“打站着的敌人!”
波斯人的军官们下达了截然不同的命令,因为他们也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而且现在也来不及请示上级了,所以战场上的波斯火枪兵就以队为单位,将枪口对准了不同的敌人。
呯呯呯……
双方的齐射几乎同时开始!硝烟喷吐,弹丸飞舞,从交战双方的阵列前扫过。
这一次波斯人和宋军都蒙受了伤亡,不过前者的损失远大于后者!
因为距离波斯人较近的宋军火枪兵是蹲着的,目标较小。而波斯人则是站着的,目标较大。
至于距离波斯人较远的枪大夫,根本在波斯人的重型滑膛枪射程之外。
而且向波斯人开火的是枪大夫,他们的射击技术和火枪都占上风。虽然距离较远,根本打不着。
所以波斯人在火枪互射中又吃了亏,又有近200人中弹,而对方的宋军火枪兵只倒下几十人。
可就在波斯人将要崩溃的时候,半跪在草丛中,刚刚装好子弹的郭康忽然听见四声急促的哨音,然后就是军官们的呐喊。
“空心方阵,营横队,两列!”
郭康当下就是心中一凛:糟了,蒙古人的骑兵来了!
原来拖雷已经发现了波斯不死军死出一堆了,再打下去就得崩溃了。
看来玩火枪是打不过人家的,还是调骑兵冲阵吧。
不过也不能去冲人家的长枪兵,而是冲战场中央,失去长枪兵掩护的两队宋军的火枪兵。
得到号令的几个蒙古骑兵千人队立即调转阵列,发起了冲锋。
而在战场上指挥的宋军的军官,马上做出了反应,摆出空心方阵,用刺刀去对抗蒙古人的马队。
不过首先迎击蒙古骑兵的,却是宋军的炮弹。宋军的炮兵现在被转移到了大空心方阵(在正面的火枪兵前进后,方阵立即进行了调整,又变成了一个小一号的空心方阵)的两侧,用来驱离蒙古人骑兵。
而蒙古骑兵要对战场中央的宋军火枪兵发起冲击,就得顶着这几十门野战炮的火力!
四斤重的铁球呼啸着扫向飞奔的蒙古马队,很快就将其中的几队打散。铁球从人群马群中掠过,擦着的,碰着的,全都被扫落马背。还有些蒙古人被炮弹带起的劲风从马背上掀落在地!
但是还有一些百人马队冲过了火炮的阻拦,向着宋人的空心方阵冲去。
战场上,所有看见这一幕的人都摒住了呼吸。
决定今天这场战役胜负的关键时刻,已经到来了!
拖雷已经在马蹬上站了起来,举着单筒望远镜,凝视着其中一队疾驰的蒙古枪骑兵。
他们很快靠近了宋军的方阵,宋人的火枪似乎开火了,将马背上的勇士打落了不少!队形也发生了一些混乱。
但是冲锋,仍然在继续!
拖雷在心中赞道:果然是大蒙古的勇士……
就在他赞许的时候,蒙古骑兵的长枪已经放平,他们胯下的战马也加速到了最快。整个马队,犹如喷出炮口的弹丸,呼啸着向宋人的空心方阵冲了过去。
而宋人……居然没有混乱!
拖雷看到望远镜中宋军的阵列依旧,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就在这时,碰撞已经发生了!
飞驰的战马,撞上了插了长长的套筒刺刀的火枪!
刺刀(破甲锥)捅入了战马的胸膛,战马嘶鸣着倒下,马背上的骑士被巨大的惯性向前甩出。落在了空心方阵之内。马上就有几个在空心方阵内守候的宋军官兵扑上去用狼牙棒一顿猛敲!
而手持火枪的宋军战士,同样被巨大的冲击力撞飞出去,然后重重摔在了草丛当中。
这一摔,多半也是个骨断筋折……
但是宋人的空心方阵,居然没有被蒙古马队撞破!
这怎么可能!
拖雷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那是火枪兵啊!火枪兵能顶住骑兵,那还要长枪兵干什么?
就在拖雷感到震惊的同时,撞击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了。
每次撞击,都有不少宋人的火枪手被撞飞,可是他们的空心方阵,却屹立不散。
不仅不散,而且还能以火枪反击,打得冲击的蒙古骑兵人仰马翻。
在战线后方观战的拖雷有点急眼了,大蒙古无敌的骑兵,怎么连宋人的火枪兵也冲不垮?这可不行!
有点急眼的拖雷决定亲自去指挥前方的骑兵突击,于是就率领着护卫自己的一个千人队向前推进,跑到了正在和宋军对射的波斯万人队的右侧。
这个时候战场上的形势只能用一片混乱了形容了。因为波斯不死军和宋军的火枪兵的远距离对射一直没有停止,所以战场上弥漫着呛人的硝烟。正在开火的双方,恐怕都很难看清对方的位置了,射击的精度自然大大下降。
与此同时,蒙古骑兵的冲击也组织的非常糟糕。因为蒙古骑兵们在冲击的过程中总是遭到宋军大炮的轰击,在他们冲撞上宋军的空心方阵前,队形已经非常散乱了。
而且组成宋军空心方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