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4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集中88门大炮对付一座豆腐渣棱堡,怎么看都是绰绰有余的。
  王彦和武义勇大步走进了一个用沙袋垒成的掩体中,这个掩体位于临潢府城以南400步开外,就在炮兵阵地的右侧。前方就是一片空旷,全无遮挡,不用望远筒就能将临潢府南城墙的情况收于眼底。
  掩体之中已经有许多军官在等候,济济一堂。看到王彦和武义勇进来,都立正行军礼。他们都是军团督军司和军机房的军官,都在等待王彦下达炮击的命令。
  太阳正渐渐升起,本来在草原上浮动的晨雾,已经完全消散。
  这个时代的大炮都是直瞄射击的武器,炮管也只能轻微上下调整,间瞄曲射什么的,还在研究之中呢。
  不过对付临潢府的直角城墙,88门直瞄火炮已经足够了!
  如果女真人没有在城墙之内再修一道具有较大斜角的低矮夯土壁垒,有六七个时辰的炮击,就能拆掉上百步宽的城墙了。
  现在的问题,就是临潢军团的步兵,能不能在城墙被轰塌后打进去,把里面的女真蛮子杀死或赶走了。
  想到这里,武义勇四下看了看,没有瞧见步兵,只有第一骑兵师的下马骑士在炮兵阵地的两侧和后方担任护卫。
  现在还不是出动步兵的时候,步兵们正在刚刚建好的营垒中休息,今天晚上才是他们上场的时候。
  在萧太后率领东辽军离开后,王彦和武义勇就解除了对临潢府的包围,将兵力都集中到临潢府城南的草原上。
  一边构筑工事,一边准备炮击。
  ……
  同一时间。
  一队女真人的斥候骑兵大汗淋漓的抵达了位于辽河北岸的科尔沁草原(辽河河套地区,后世的双辽市一带)深处的一处“豆腐渣棱堡”之内。
  当先一位蒲里衍入城后也不下马,径直就往城内的衙署飞奔而去。
  骑马飞驰的动静不小,顿时就有不少女真汉子从街道两边的帐篷和房屋中探出来观望。
  这座简易棱堡之内,此刻被塞得满满当当,都是女真兵将居住的营帐房舍!
  完颜宗翰和银术可率领的四万五千女真精兵,这时候就静悄悄的隐蔽于此。等待着出击的命令或机会……
  “禀报留守,暴周的大军动了!数万步骑已经过了潢河,正往临潢府而去!”
  “真的吗?”
  “机会来了……”
  宗翰和银术可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呼吸都急促起来了。
  周国的这数万大军一直是驻扎在大定府的,他们一旦北上,大定府就会空虚无备。
  这就是机会啊!
  银术可道:“留守,马上出兵吧!打武好古一个措手不及!”
  “好!”完颜宗翰点了点头,咬着牙,“哪怕打不下大定府,也得把大定府周围都洗一遍……这样草原上的周军、辽狗就不得不退兵了!”
  说真的,金国的作战方略其实还是很高明的!是双重保险,阿骨打率领的十四万精锐是一重。完颜宗翰和完颜银术可率领的四万几千奇兵则是二重。
  即便阿骨打在草原上陷入苦战,只要宗翰和银术可得手,草原上的局面也能立即扭转过来!到时候,大金国至少能得到一个不胜不败,而且还能鼓舞一下宋朝的士气,如果宋朝肯加入战争。那大金国就有机会了!


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阿骨打之死(十六)大炮危险
  “全数火炮,一发试射,开火!”
  临潢军团的炮兵总监马勇站在集中摆放的88门大炮的后方,一边用力挥动一面红旗,一边大声呐喊着下令。
  88门大炮组成的炮群猛的同时抖动起来,火光先喷吐而出,紧接着就是如雷的炮声,烟雾弥漫。一枚枚黑点一样的炮弹,用肉眼面前可以跟上的速度翻滚着飞向远方的城墙。转眼之间,临潢府南面的城墙各处,就升腾起烟柱土石!
  炮声响起的时候,正在临潢府城东南角上督战的完颜斜也就是浑身一抖。
  因为他已经发现不对了!
  周军的大炮太威猛了,打起来地动山摇的,比大同府送来的250斤炮厉害十倍都不止啊!
  完颜希尹这厮从宋国买来的该不是假冒伪劣炮吧?这厮不会收了宋朝的奸相纪忆的回扣了吧?
  “轰轰轰……”
  完颜斜也感到不对头的时候,周军炮队的又一轮齐射打过来了?炮弹像风暴一样席卷临潢府的城墙。城头的砂土石块哗啦啦的直往下掉。转瞬间尘土烟雾就笼罩了整条战线,一开始还能看见惊慌失措女真兵将跑来跑去想躲炮弹,然后就被不知道什么东西(炮弹从城头上飞过带起的气流)掀翻,落下了城墙……
  周军的炮兵仍然在吼叫,仿佛没有停歇的时候,根据武义勇和马勇制定的计划,炮击将会一直持续到临潢府的城墙出现大面积的豁口为止。
  为了今天的这场炮击,临潢军团已经准备了多达12000发实心炮弹,足够临潢府的豆腐渣城墙受得了。
  对于临潢府南城墙各处的金国守军而言,漫长而且是天崩地裂一般的炮击,可不是那么好捱的!
  斜也猛地挥手:“还击!让咱们的大炮也开火!”
  守在他身边的几个负责传令的女真儿郎立即飞奔着往附近的一个三角形出堡而去——临潢府城周围有一圈出堡,不过不是每个都和城墙相连。只有从城墙四角延伸出来的出堡才和城墙连在一起。其中布署在城墙东南角延伸出去的出堡上的2门6两炮则有号炮的作用。
  它们一发炮,布署在城南所有出堡上的6两炮都会同时开火。
  至于能不能打得中……那就不管了,斜也手下的炮兵连半吊子都算不上。什么测距,什么瞄准,什么弹道,根本不懂的。能勉强把炮弹火药塞进炮膛,再发射出去,就很不错了。
  而且斜也也没指望那几门比筷子粗不了太多的“假炮”能打中什么。让它们开炮的目的,只是给自己人壮壮胆——咱也有炮的,还能反击!
  “果然开火了!”
  武义勇已经注意到金军的三角出堡上的“小炮”在开火,忍不住笑了起来,“那么远,真不知在打什么?”
  王彦听到他的话,大声道:“让他们打,打上六个时辰炮就废了一多半啦!”
  开炮可是项复杂的工作,必须由七名炮手各司其职,按照规定的步骤配合着才能完成的工作。而且在操炮的过程中还要小心谨慎,防止炮管过热,炮膛爆炸或者殉爆火药等事故。
  如果没有训练有素的炮兵,大炮对自己人恐怕比对敌人更加危险。
  果然,金兵的火炮轰了不到半个时辰,事故就发生了。一门6两炮因为炮管过热发生了炸膛!
  早就被隆隆炮击的场面震得有点晕乎的女真炮兵完全忘记了给炮管降温,只管将炮弹和火药往炮膛里面塞去,然后点火发射。
  结果火药和炮弹一起被压入了过热的炮膛,就在膛内直接爆燃,炮管立即被炸裂开来,碎片乱飞,当场就把一个铁塔般强壮的女真汉子的脑壳打碎!还稍到了几个女真炮兵的胳膊、肩膀,立时就是骨折筋断!
  粉红色的脑浆子和鲜红的血液溅得到处都是,血腥的气味顿时盖过了硝烟!惨叫的声音甚至超过了大炮的轰鸣!整个三角出堡之上,仿佛变成了阿鼻地狱!
  这还不是第一起事故,在这之前,还有两门6两炮出了状况。
  其中一门6两炮的装填杆被发射了出去——装填手不知怎么就把装填杆留在了炮膛里面了!然后操弄这门大炮的女真炮兵们去找了一根马枪,取下枪头当成了装填杆使用。可是这根马枪制作的非常粗糙,枪杆存在粗细,而且也不是笔直的。塞进炮膛后居然卡在那里了,一群炮兵好一阵忙活,就是取不出来!
  还有一门则在慌乱之中将一枚用鹿皮包裹的铁砂弹当成火药包塞进了炮膛,然后又填装了一枚6两实心弹。结果炮膛被堵塞,一时取不出里面的实心弹和铁砂弹,使得大炮无法再次开火。
  于是没劳动周军的大炮发威,女真人这边就有三门小炮自己“哑”了,着实叫人丧气。
  而周军的炮兵们则井然有序的操炮开火,88门大炮不紧不慢的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齐射。
  本来就不算坚固的临潢府城城墙被打得千疮百孔,弹痕累累。不少地方已经出现了豁口,夯土被打散打松,稀里哗啦的往下掉落,把城墙下面的虎落都给埋了起来。
  临潢府的城墙,恐怕支撑不了太久了!
  ……
  同一时间,萧太后的大军,也向阿骨打所部的阵地发起进攻了!
  四万辽军,居然主动进攻十四万金兵!
  不得不说萧瑟瑟的胆子大的有点过头了。
  不过萧瑟瑟也的确有本钱大胆,因为从此刻战场上的场面看,数量不到敌人三分之一的辽军,还真的占据了上风!
  在战场上,东辽军还是祭出了驼城战术,摆出一个长方形的驼城,还在驼城的外围摆了一圈拒马。在面对金军大阵的一边儿,驼城的正面的两侧各留出了一个缺口,各有28门4斤骑兵炮一字排开,对着四百步外的金兵军阵的中央,就是没完没了的炮火齐射。
  一次齐射,就是28枚铁疙瘩呼啸而来,落在金兵人堆里面。有时候炮弹还会弹跳起来,继续翻滚着扫荡前行一段。凡是挡在炮弹飞行路线前方的金兵,全都倒了血霉,被一行行的撂倒。
  金兵的火炮也在拼命反击!他们的炮小,但是数量挺多的,有200多门。不过没有集中火力,而是平均分散在战阵的前方。所以无法形成密集而猛烈的火力。
  而且金军炮兵的素质也不行,他们虽然都有一身的武艺,要是肉搏的话,三五个周国炮兵都近不了身。可是开炮不属于传统武术啊!这伙人脑子笨,训练也不足,而且也没谁能教他们好好打炮——完颜希尹只想到多多的买炮买火药,根本没想过聘请宋朝的军事顾问来教。
  所以这些金国炮手顶多就是会打炮,根本达不到优秀炮兵的程度。
  平时应付校阅还行。真的上了战场,在到处弥漫的硝烟和不断落下敌军炮弹的干扰下操炮,那可就乱成一团了!而炮兵乱成一团的后果,则是事故不断,不是火药车被点着了,就是火炮炸了膛。辽人没打死几个,自己人倒伤了不少。
  前线的混乱状况,很快被报告到了在大营中坐镇的阿骨打那里。这位大金的开国之主现在也不敢亲临前线指挥了——要是给打炮打着了,那可就是死得难看了。
  “都勃极烈,让儿郎们冲阵吧!”
  “都勃极烈,让俺带人去冲!保管把萧太后的首级给您取来!”
  “不能冲正面,还是从两翼迂回吧,辽狗的大炮都在正面,咱们冲不动的。”
  女真将领也七嘴八舌的请战献策,他们也和阿骨打一样,对一只脚跨入了热兵器时代的战争模式很不适应。
  他们最擅长的铁骑冲阵、骑射、硬军搏战等打法,现在不能说落伍,但必须要在火炮的掩护下才能打出威力了。
  没有足够的火力,密集的步阵骑阵都摆不出来!
  就在阿骨打犹豫着是不是要派兵迂回的时候,前线又有了变化。
  “禀报都勃极烈,辽人出动枪阵和骆驼队了,正在阵前列阵,看来要进攻啊!”
  “什么?”阿骨打猛地站了起来,大步就往营帐外走去。营帐之内的女真诸将也连忙起身跟随,一起涌了出去。
  阿骨打出了营帐,就大步往中军望楼而去。十几名亲卫顿时涌上,七手八脚搀扶着阿骨打上去。还有人给他取来了一领毛皮斗篷,草原上风大,阿骨打年老体弱,可别冻着了。
  望台上的空间有限,站不了太多的人,只有完颜宗弼和完颜宗干跟着一起上去了。
  站在高台上远望,只看见前方的战场上一片烟雾缭绕,仿佛起了浓雾一般。
  隐隐约约,还可以看见辽军驼城前方,已经摆出了一大两小,三个长方形的战阵。
  大的战阵是由密集的长枪兵组成的,阳光透过硝烟射在如林的枪尖上,反射出一片让人脊背发冷的寒芒。而两个小阵则是由数百骑骆驼兵组成的,在大战阵的侧后,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布局,远远看去,气势惊人。


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阿骨打之死(十七)阿骨打拼了
  “是骆驼炮加长枪兵的萧太后方阵!”
  还是完颜宗弼眼尖,已经看清楚那些骆驼背上都架了门小炮。
  这不是普通的骆驼兵,而是骆驼火炮骑兵,实际上也可以看成是一种重型火枪兵。
  那种可以单兵使用的火枪现在还没发明——骆驼炮是用青铜铸造的,青铜的熔点低,铸造性能良好,在冶金技术不发达的中世纪,绝对是用来铸炮的上等材料。
  但是青铜的强度不如熟铁,铸造的强度有不如锻造,因而青铜铸造的火炮都比较重。这种材料用来铸炮也就罢了,顶多多用几匹马来拉。可是用来制造火绳枪就不行了,几十斤重的枪谁拿得动?
  而要用熟铁锻造枪管的技术门槛,可比铸造青铜火炮高多了——中国人在殷商的时候就能铸造出形状复杂的大型青铜器了,理论上也就能铸造火炮了。而锻造铁管的技术,直到如今都不是很成熟。
  而且枪管的口径太小,内膛的处理难度就高,如果处理不好,枪管就容易漏气,子弹就打不远了。
  所以天津炮厂和燕山炮厂直到现在,都没有能拿出合格的火枪,哪怕是穆什卡特重型火枪那样笨重的火枪,也还在开发之中,没有个十年八年的,估计也不能投入实用。
  而骆驼炮(托架炮)就是被天津炮厂开发出来用于单兵手炮(还没有火枪这个词)投入使用前的替代武器的。在周国陆军中,这种托架炮并不是野战武器,而是用来架设在棱堡上的。所以周国的野战部队中是没有骆驼炮的。
  可是当东辽得到了托架炮后,把这种轻型火炮架在骆驼背上的战术就产生了——东辽是半牧半农的国家,不仅拥有大量的马匹,而且还有许多骆驼。
  骆驼是非常强壮的动物,可以负重四五百斤,完全可以扛着托架炮到处走动。所以骆驼火炮骑兵也就变成了一种机动性很强的兵种,可以和骑兵一起运动,非常适合东辽军队的情况。
  而在运用骆驼火炮骑兵的过程中,东辽军队中的周国军事机宜们又总结出了一种下马骑兵持长枪和火炮骑兵配合的打法。
  也就是用长枪兵掩护火炮骑兵靠近敌阵,然后用骆驼炮进行轰击,等对方的阵型散乱后,再用长枪兵发起冲击。
  这种打法其实就是将弓弩换成可骆驼炮,火力密度当然是下降的,但是骆驼炮的射程比普通的弓弩远,杀伤力也大,百分之百可以破甲!
  而且被骆驼炮击中,那是不死也残!
  运气好的一命呜呼,运气不好的苦苦挣扎上几日再死,如果运气再差一些,就是断手断脚,一辈子吃苦了……
  所以骆驼火炮对女真人士气的打击是很大的,往往被轰击上几轮,就会混乱或者破罐破摔一般发起冲锋。
  面对严阵以待的东辽长枪兵(下马骑兵),破罐破摔一样的冲锋当然是送死了。
  因此这种骆驼炮加长枪兵的打法,让科尔沁草原上的女真人吃足了苦头。
  由于女真人总是在和萧太后对阵时遇到这种打法,所以他们也将这种战术称为“萧太后方阵”。
  这一次出动的“萧太后方阵”规模很大。
  长枪兵密密麻麻的排列出了20列,而横队的正面有200人肩并肩站着。整整4000人的大阵,人人都全装披甲,个个都扛着丈八长枪。
  而在长枪兵两侧的骆驼炮兵数量也不少,每个方阵都足以500骑骆驼兵。也就是足足有1000门骆驼炮被扛上了战场——武好古还真是有点重色轻友,对萧太后的支持真肯下血本啊!
  光是这1000门骆驼炮所耗费的青铜,就不下十万斤了!从天津炮厂和燕山炮厂的订购这批骆驼炮的总价更高达8万块银币。
  加上训练炮手和购买弹药的开销,这支骆驼炮兵足足花了不下15万块银币,还没算骆驼本身的价钱。
  这笔巨款不用说,都是武好古个人拿出来借给萧太后的无抵押信用贷款……
  “父王,让中路军派出儿郎们冲锋吧!”完颜宗弼第一时间就提出了最可行的建议。
  可是阿骨打却听得一愣,“中路还在挨炮轰,队伍都散了,还怎么冲?冲上去也打不垮那个方阵的……除非人数多几倍,从左右迂回包抄。”
  “打不垮,可总比挨骆驼炮轰要强啊。”宗弼解释道,“从左右迂回也不行,他们的方阵会变成空心阵,把骆驼炮护在阵中。骆驼高大,架在上面的火炮照样可以越过长枪兵开火。而且敌人的驼城两翼布设了4斤骑兵炮,一旦咱们的儿郎过于靠近,就会被它们用铁砂弹轰击,那可死伤惨重了!”
  阿骨打定睛一看,果然是这样。那个“萧太后方阵”是从中间压上来的,而东辽军的炮兵阵地则布署在两翼。也就是说,方阵的两侧在炮兵的掩护之下。
  如果金兵想要迂回打击“萧太后方阵”的两翼,那就得挨炮轰了,如果距离控制不好,还有可能被霰弹轰击!
  “那可怎么办?”阿骨打眉头大皱。自己的兵力明明三倍于敌,儿郎们也足够英勇,怎么就被压着打呢?
  “可以进行大迂回。”完颜宗弼道,“现在辽狗的正面火力甚强,应该是集中了大部分的火炮。侧后多半没有什么火器。所以应该分出一部分兵马,绕到驼城两翼攻打,只留后方不打,此乃围三阙一之法。”
  阿骨打点点头,“那正面怎么办?”
  完颜宗弼道:“就让儿郎们拼了性命冲击,就是死,也必须吸住这个方阵。要不然他们撤进驼城就能支援两翼,那可就难打了。好在咱们的兵力雄厚,层层叠叠的布设,一起涌上去,总能缠住辽狗的!只要缠住了正面的辽狗,两侧就好办了。无非就是肉搏,拿人命往里面填进去就是了!”
  “好!”阿骨打点了点头,“兀术,如果让你指挥,你准备派多少人迂回,又派多少人牵住他们的正面?”
  完颜宗弼想了想:“正面的辽狗有数千人,至少要万人才能将其牵住。至于迂回两翼的兵力,各有两万就差不多了。”
  “迂回两翼各有两万差不多了。”阿骨打点点头,“多了也摆不开,他们的两翼颇是狭窄。不过对付那个萧太后方阵还应该多派些人,万余人可不够。”
  “父王,您想出动多少儿郎?”
  “三万!”阿骨打道,“阿里喜在前,正兵押后!凡阿里喜能斩敌首一级者,一律迁升正兵,今后就是我大金国族了!”
  “什么?父王,您说真的?”
  阿骨打哼了一声:“如何不真?兀术,现在是咱们大金国拼命的时候了。如果吃不掉萧瑟瑟的几万人,生死存亡的这一战可就输了!”
  阿骨打这回可是下了血本,真要拼命了!
  女真的猛安谋克制发展到现在,已经变成了农奴制。阿里喜不再是军事分工,而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只有女真人的农奴才会充当阿里喜。
  而阿里喜要升正兵,也就是从农奴变成可以领取份地的女真国族,无异于登天。根据过去的老规矩,必须立下大功才能晋升。
  今天只需要一枚辽人的首级,就能一步登天!
  这可是足够让阿里喜们疯狂的重赏啊!
  重赏之下,不见得能有勇夫,但至少能有莽夫。当完颜阿骨打的命令传达到女真军阵中时,以高丽人和渤海人为主的阿里喜战士们,全都大声欢呼起来了!
  他们这些农牧终于看到了翻身的希望啦!
  在“萧太后方阵”的后方,武义信正骑在一头高大的骆驼背上,他也听见对面突然发出的山呼海啸一般的呐喊了。虽然不明白对方喊什么,但也知道肯定不是好事儿。
  于是立即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展开空心方阵——长枪在外,武义信的亲兵幕僚和骆驼火炮骑兵在内。
  同时也下令驼城两翼的炮兵停止射击——炮管需要冷却,才能在金兵发起反扑的时候连续发射炮弹!
  在下达完命令后,武义信就开始揉着眼睛朝对面看。一开始还是烟气儿浓重,什么也看不清楚。只听见对面传来的长一阵短一阵的号角声音,还有人浪呼啸的声音。
  听这声音,也知道金人马上就要反扑了!
  过了没一会儿,草原上的劲风已经吹散了硝烟,对面的情况终于展现出来了。东辽这边,所有能看见金军大阵变化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儿。
  金兵要拼命了!
  对面的金军大阵正在变化,两翼分出了两大股骑兵,正在向辽军驼城的两翼迂回。显然是准备打击辽军驼城的两翼或者侧后。
  而在金军正面的中央,金军正在整理队形。一个密集而庞大的步骑混合战阵,铺满了一大片草原。
  披着披甲,持着刀盾长枪弓箭的步军在前,人数至少有一万数千甚至两万!他们背后,才是大队大队的金国铁骑,数量也在一万以上!
  金人是要用人海去填平“萧太后方阵”吗?


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阿骨打之死(十八)尸山血海
  金兵开始冲锋了!
  伴随着一阵紧似一阵的鼓声,金兵的步兵首先倾泻而下!戴着粗制的皮盔的阿里喜战士,山崩一般的冲了起来,形成了一波波的密集散兵线——其实也不是什么散兵线,而是步兵方阵散乱后形成的攻击波!每一波阿里喜身后,都有督战的女真人的蒲里衍、什长、伍长和正兵组成的督战队,披着两三层的厚甲,举着长枪、刀盾或者狼牙棒之类的打击兵器,押着前方的阿里喜向前扑击。
  其实也用不着怎么督战,阿里喜们的战意也是非常高昂的!
  不仅因为阿骨打给了他们出路,还因为他们之中的渤海人和高丽人,本就和东辽、周国有深仇大恨。
  渤海人的大元国和高丽人的国家,都是被周国所灭亡的!
  而周国不仅灭人国,而且还会破人家!
  无论在高丽国还是在辽河沿岸,都坚决执行了土地重分的国策。
  这就意味着有许多渤海人、高丽人失去了祖祖辈辈拥有(实际拥有)的土地,从地主或自耕农沦为了佃户。
  特别是投靠金国成为阿里喜的渤海人,几乎都有失地破家的经历。
  现在遇上大周共和国的附庸东辽,还有什么好客气的?契丹人本就是渤海人的仇敌,现在可是新仇旧恨加一块了。
  金兵的步兵骑兵仿佛已经铺满了“萧太后方阵”前方的战场,蚂蚁一般的涌来了!
  武义信是第一次指挥这种规模的战斗,而且还是一场硬的不能再硬的硬仗!
  骑在骆驼背上的这位武二郎,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这一切:“直娘贼,这打算是用人海淹死小爷啊……”
  武义信忽地反应过来,立即驱使骆驼到了已经在空心方阵内侧靠近金兵一面排出两列横队的骆驼炮兵身后,大声下令:“不要开火!不要开火!听见哨声才能开火!听见哨声才能开火……”
  他骑着骆驼从这头跑到那头,大声下令。骆驼火炮骑兵是东辽的精华,这个时候也都能沉住气,不慌不忙的将架在骆驼背上的火炮调整好射角,将炮口向下一度,然后对准了前方。
  萧瑟瑟这个时候也和耶律敖卢斡还有萧大奥野一起登上了望台,也看到了金军分兵迂回和正面如潮水一般奔涌而来的敌人。萧瑟瑟还是能沉住气的,而耶律敖卢斡和萧大奥野却是面面相觑。
  特别是耶律敖卢斡嘴角颤抖着:“太多,太多了……女真人太多了,怎么打得过?”
  萧瑟瑟又看了萧大奥野一眼,这个女孩子脸色煞白(人家本来就白),嘴唇紧紧抿着,只是一动不动的站着。看上去比耶律敖卢斡还要镇定一些!
  萧瑟瑟轻轻一笑,“都莫怕了,这一战输不掉的,他们打不破驼城的,想靠人海攻破武二哥的方阵更是痴心妄想。阿骨打就不该打这一仗!不过为娘用四万人对阵他的十几万人,他再不打,草原上还有谁会追随?而且他的十几万大军每天都在消耗,多打一天,就多耗一分金国的元气啊!另外,他也在担心临潢府,临潢府城一破,金国在科尔沁草原上的大势就去了。我大辽的声威就能恢复!到时候萌古、乌古、敌烈、鞑靼都会听从我大辽的号令。阿骨打的金国就只剩下西迁一条出路了。可西边还有个西辽在等着他……”
  阿骨打的确不得不打。而萧瑟瑟则送了他一个最有可能打赢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阿骨打不打决战而用游斗纠缠的办法对抗是不可能的。
  那样做还不如放弃科尔沁草原算了……
  ……
  轰轰轰……
  金兵密集的队列,突然就遭到了布署在驼城正面两翼的大炮的侧射轰击!金兵的人群一张灰蒙蒙的毛毯铺满了整个战场。4斤重的铁球落下,顿时就砸翻了好几个阿里喜,然后又弹跳起来翻滚着从人群中扫过。磕到的,碰到的,立时都是骨折筋断,血肉翻滚,凄惨的倒卧在地或者被炮弹撞飞出去老远。
  阿里喜们害怕了,前进的步伐便是一顿,可是他们身后督战的女真兵将却凶神恶煞般的用刀背、枪杆一阵拍打。逼着阿里喜副兵们继续向前!
  炮火无疑是猛烈的,但是金兵丝毫没有停滞的迹象。转眼间就已经逼近了武义信指挥的空心方阵。组成方阵的东辽长枪兵则纹丝不动,只是将长枪放平。
  他们身后的1000骑骆驼火炮骑兵也已经交错列出了两排相当密集的射击队形。他们将会分出两批,交替开火。火炮中早就装填了铁弹,引线已经插好,火绳就捏在手中,炮口则瞄准了前方正在逼近的金兵阿里喜。冲在前面的阿里喜大概也知道要挨炮击了,纷纷举起了盾牌……
  武义信终于扬声发令:“骆驼炮——射击!”
  口令余音还在回荡,骆驼火炮骑兵指挥官们的哨音就响了起来。骆驼火炮骑兵战线上,顿时闪起一排排大大小小的火光!
  一部分阿里喜手中的盾牌立即碎裂开来,巨大的冲击力将举着盾牌的阿里喜撞得向后飞去,和身后的金兵撞在了一起。
  然后就是血肉横飞的恐怖场面!
  骆驼炮是一种介于炮和火枪之间的武器,直接打在人身上的威力有多可怕就可想而知了。一枚铁弹入体,就是一个可怕的血窟窿,都有拳头大小!里面的肉啊,筋啊,骨啊,内脏啊,全都搅和得稀烂。而这人背后必然还有一个更大的窟窿,一大片的血肉皮骨都不见了踪影!
  伤到这种程度,莫说中世纪的医疗,就是去21世纪也没救了,多半就是当场气绝!
  也有一些倒霉的,给铁弹击中了四肢,都是当场打断!好好的胳膊和大腿,一下子就给“切掉”了,只剩下一个血肉模糊,可以看见白骨的伤口。
  这个真是疼啊!
  鬼哭狼嚎一样的惨叫声,顿时就在战场上响了起来。
  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