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4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为了向海外用兵,在辽东战役结束后,武好古就下达了组建海军陆战队的命令。
  目前海军陆战队有两个旅,其中的第一旅是从共和军老兵中招募的佣兵,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兵。主要是步兵出身,用于对南方地区的征伐。
  第二旅则是以黄头女真为主的胡人雇佣军。主要用于北方沿海地区的征伐。
  两个旅都是5000人,下辖五个步兵营和一个指挥营——海军陆战队的步兵都能骑马作战,所以步兵营只要配上马,就能当骑马步兵或是骑兵使用了。同时,他们也掌握了长枪、刀盾、弓箭等“三仗”,算得上是非常精锐的部队。人数虽然只有10000,但却足以在海外替大周抢地盘了!
  陈天理道:“元首放心,下官一定不会让陆战旅冒险的。”
  “好,这就好!”武好古笑了笑,“就交给你了……记住了,能不能拿下升龙府无关紧要,关键是要在交趾沿海占据优良的港口,咱们不能总和宋国共用一个安邦口啊。位置海军已经勘察过了,我也不多言了。你们到了那里,一定要占据有利地形,建立坚固的城堡,做长久的打算。如果宋军要进升龙府,你们就派人跟随,占点便宜。等到明年春天,海军舰队就可以返回,把陆战队留下即可。”


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出了汉奸啦!
  暴雨如注,在视线几乎不及的远方,惊雷闪电还在低沉的乌云当中翻滚。
  大队大队的大越军,正冒着岭南地区常见的雷暴雨,在泥泞的道路中翻滚前行。士兵们已经疲惫到了极点,在雷雨当中一步一跌,拄着自己的兵器勉强前行。将官们骑在又矮又瘦的战马上,踏着泥水,挥动着马鞭,驱赶疲惫到极点的士兵加速前进。
  道路两旁,全都是被丢弃的财物,有老百姓的衣服,各种形状的铜器、铁器,丝绸棉布,各种香料和茶叶,精美的瓷器漆器,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是大越军攻入宋境后,一路上抢夺虏掠来的战利品。
  现在为了加速向广州前进,全部在大越天子李乾德的命令下抛弃了。
  南越武帝的故都广州城就在二百多里外!到了广州,什么样的好东西抢不到?谁还在乎这点乱七八糟的东西?
  在命令部队抛弃一切不必要的物资,轻装前进的同时,李乾德还下了旨意:攻入广州,三日不封刀!让部下放手烧杀抢掠。哪怕把广州抢成一片白地……
  受到激励的大越军拼了命的行军,哪怕他们攻入广南西路后,一路上攻城掠地而来,除了打仗就是行军,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休整过,现在也都咬着牙坚持行军。
  前方是繁华富庶的广州城啊!
  只要拿下了广州城,大越国就算彻底雄起,变成足以和宋国分庭抗礼的天朝上国了……
  李乾德和他的文武群臣们,这个时候同样也处于疲惫和亢奋混杂的情绪之中。
  这位今年快50岁的老皇帝,虽然一路上都骑马行军,还有人替他撑着伞盖挡雨,但是体力也透支接近了极限。但他还是打起精神硬撑着!
  因为一路打得实在太顺利了!连克邕州、钦州、廉州、化州、高州、康州,现在已经攻入了肇庆府境内,广州州城就在眼前了!
  一个多月,他的大军就攻破了六座州城,而且还不包括他弟弟李崇德在北路所取得的战果。估摸着李崇德现在都该逼近桂州城了吧?广州、桂州,不日就将成为大越国的地盘啦!
  李乾德这些天都有一种活在梦里面的感觉。虽然他一向知道宋朝的广南西路、广南东路空虚无备,有国无防,但是也没想到居然空到这种程度!
  只要再加把劲儿,广州城就能拿下来了……
  当然了,这一路的确顺利的过了头。他老人家也不是没有一点怀疑,所以在钦州城留下了5000人,在廉州城留下3000人马,在化州留了2500精兵,在高州也留下了2500兵将,在康州留了2000人。另外,李崇德还在邕州留了5000守军。
  也就是说,光是李乾德亲率的这一路,就留下了15000人看守后路。
  此外,在行军作战的途中,还有超过5000人阵亡、负伤或得病。
  现在还跟着李乾德进军的人马,已经不足30000人了。
  这30000人搁在北方的战场上也许不算什么,大宋号称有80万禁军!
  但是在岭南,应该是一路闯到广州城去的吧?
  三骑斥候踏着泥泞的道路从前方摇摇晃晃的奔来,到了李乾德跟前,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奏道:“禀陛下,前方的肇庆府城四门紧闭,但是却派出了犒赏的绅商,带着几十头牛,还有几十车的美酒美食,挡在了大军之前,说是奉命前来劳军。”
  “什么?”李乾德一愣,这是什么状况?肇庆府城要投降?这可太好啦!
  “陛下,一定是肇庆府的宋人惧怕我大越天兵,要投靠我大天朝了!”
  “臣为陛下贺,我大越将可兵不血刃夺取肇庆府!”
  “陛下,肇庆府既然投降,说明广州乃是空城一座!我大越天兵,不日将入广州城矣!”
  “大越将兴,陛下功德,将名垂青史!”
  “哈哈哈……”
  李乾德仰头大笑,身边群臣们的分析一点没错。之前遇到的宋人城池,要么死守,要么弃城,还没有遇上有人投降的。别说官员了,就连土豪劣绅都没什么投降的。
  这说明近在咫尺的广州一定空虚无备,根本不足抵当自己的30000大军。所以肇庆府的宋人官员绅商,都已经失去了信心,为了自保,就只能投降大越国了。
  李乾德问:“那些宋人绅商在哪儿?”
  “回禀陛下,那些宋人绅商现在停留在距离肇庆府不足20里的黄港镇上恭候圣驾。”
  “皇港镇……”李乾德点点头,笑道:“皇帝之港!好名字。传令三军,今日便在黄港镇驻扎,休整半日,赐酒肉,饱餐一顿,明日再往肇庆府去。”
  “喏!”
  “南帝”身边一片应喏,十余匹传骑沿着大军行军的队伍,一边奔跑,一边传令。
  连续作战行军,都快累成狗的大越军队,终于得到了一个难得的休整机会,还能得到酒肉犒赏,自然是三军欢呼。
  ……
  黄港镇就在西江边上,原本是个相当繁华的市镇。
  肇庆府原名端州,赵佶的端王就是端州之王的意思,不过仅仅是虚封。在赵佶登基后,先将端州改名兴庆军,后在赵佶被捧为成吉思皇帝的那一年,又下旨将兴庆军升为肇庆府。
  而端州从唐朝开始,就是名砚端砚的产地。而黄港镇则发源于一个西江边上的河港,自古都是端砚外运的要道。因此镇子上有许多经营端砚的商户,经年累月,积累了不菲的财富。所以镇子上到处都是气派豪华的砖瓦房,沿街的商铺也极多。不过镇子上的商民大多已经开溜了。当李乾德的大军抵达时,只有不多的十几个商人打扮的男子,战战兢兢的带着礼物相迎。
  这些商人都来自一个家族,就是肇庆首富黄家。黄港镇的“黄”就是跟他们家来的!镇上的产业,还镇子周围大片的土地,都是黄家的产业。
  有那么多的产业,舍不得放弃,以至于落水当了汉奸,也是正常的……商人嘛!是没有什么气节可言的!
  李乾德倒也没瞧不起汉奸的意思,因为他也是汉人,而且也是商人出身……他家是泉州安海县的商人,开国太祖李公蕴幼年随父亲去安南做生意。长大后没有子承父业,而是出仕前黎朝,一直做到了左亲卫殿前指挥使,还娶了黎朝开国皇帝的女儿做老婆。后来篡位做了皇帝,开了李朝天下。
  所以见着肇庆黄家的族长,一个长着张面团团脸的黄得财后,看他一副吓得汗出如浆的模样,还好言安慰了几句,顺便还赏了他一个官职。
  等到在宽敞的黄家大宅里面安顿下来,李乾德才笑着用汉语(福建腔)发问道:“肇庆府怎么样了?是要降,还是要战啊?”
  “回陛下,肇庆府的知府和官员们早就吓跑了,城内又没有兵马,知道大越天兵来了,人心惶惶,便推了小底来接驾,只求大越天兵手下留情,莫要洗城。当然,犒劳大军的钱财酒食,我等都会准备妥当,绝不会让大越天兵失望的……”
  “跑了……”李乾德从一个随行的宦官手中接过刚刚热好,又试过毒的米酒,喝了一大口,“那广州的情况如何?有多少兵马?”
  “禀陛下,广州不比肇庆,是大地方。”黄得财道,“虽然没有多少正经的禁军,但是有广州市舶司管辖的战船队驻防,还有许多跑海的恶商,都是有武力的。所以总归能拼凑出几千人……”
  几千人?呵呵,自己可有三万大军,还怕几千个宋人?
  李乾德盘算了一番,笑道:“朕又不欲同广州的商人为难,我李朝太祖也是商人之子啊……所以我李朝一直都是优待中国商客的。黄卿,你跑一趟广州,告诉广州的海商,他们如果愿意归顺李朝,朕可以封赏官职,还可以减免他们的税收。”
  “好好,小底今晚就动身去广州替陛下传旨!一定会有人投靠我大越天朝的!”黄得财连连点头,“那肇庆府……”
  李乾德笑道:“朕自会约束将士,我大越天兵不掠肇庆府就是……明日就让城里的士绅把钱物酒食都给朕送来。”
  听到这话,黄得财感激的直朝李乾德揖拜,口称他为“南天大帝”,李乾德也哈哈大笑起来,真是好不得意啊!
  肇庆府就算拿下了!广州看起来也不难夺取,他李乾德,不就是南天大帝了么?
  这个晚上,南天大帝李乾德在黄港镇上美美睡了,做着称霸南天的美梦。他的三万大军中的大部分官兵,也都在享用了酒肉后沉沉睡去。
  征战那么多天,他们实在是太累太累了!
  当然,还是有一些大越兵在这个雨夜分布在黄港镇周遭警戒放哨的。虽然看起来有点多余,但是李乾德治军严厉,是不会在前敌不做防备的。
  但是这个晚上的风雨太大,谁会在这个时候来偷袭呢?而且宋军根本不堪一击,就算来偷袭,大概也是送死吧?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风雨黄港镇
  在黄港镇以北,不足二十里开外的一处山林间,一支沉默的军队,正在雨中等候。
  山坳当中,满满藏着的都是步兵,每个人都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沉默的成连方阵站在雨水里。每人的蓑衣下面都披上了全装的瘊子甲,身后还背着头盔。武器也在身边,大部分人都带着刀盾,只有极少数人持着长枪。
  今晚的大雨会让弓弩吸饱水分,变得松软无力,还容易脱胶,所以干脆不用。长枪的用处也不大,因为不打阵战,更不会遇到什么骑兵。每队少带几根防个万一就行了。
  至于骑兵当然也是没有的。今天聚集在这里的宋军新军官兵,都是走水路,乘坐着海路市舶制置司的桨帆战船,从钦州防城港而来的。
  2000多里的水路,时间又紧,风向又不大对,得靠海路市舶制置司的水手划桨才能抢在越军之前抵达肇庆府。人能按时运到已经不容易了,再要运马可就难为水师了。
  这一仗如果能打赢了,水军真的是该拿头功的!
  整整4000名新军官兵(其中3000名是从北方来的,剩下的是在钦州补充的壮士),带着全部的装备,舒舒服服坐船行军。而且他们比李乾德的兵马晚出发好几天,却先到了肇庆府,已经在黄港镇以北的山林中潜伏了五天。
  有了这五天,张纯孝和杨可弼才能从容安排今晚的奇袭。
  包括疏散黄港镇,以及安排“大汉奸”黄得财诈降,都是张纯孝和杨可弼安排的诡计——这个黄得财其实是广州的大海商兼大奸商,人送绰号海中黄鼠狼,不是好东西!卖国当汉奸的事情他绝对干得出来!但是南帝李乾德却没这资格让他背叛大宋。
  因为纪忆、苏适的舰队现在就在广南东路沿海集结!他当忠良都来不及,怎么能当叛徒?他家的那点船只禁得住海路市舶制置司的舰队揍吗?
  没好处,谁叛变啊?
  所以他是奉命去诈降的,把越军引入地形狭窄的黄港镇休息,同时再提供酒肉让他们吃饱喝足,好睡得死一点……
  忽悠完了南帝李乾德,黄得财又连夜冒雨去给潜伏的宋军通风报信,今晚上,就是行动的最佳时间啊!
  传令的士兵奔跑着穿破雨雾,溅起泥水,传下了一道道命令。
  “轻装,下包裹!”
  “检查甲胄,检查兵刃……除了兵刃和甲胄,全部轻装,只带一天的干粮和一壶水。其余物品交给黄港镇保丁看管。”
  “各队队正出列,准备领受命令!”
  随着一声声的号令,8个营的新军,终于开始行动起来,以队为单位,在队正、押队和排长们的指挥调度下,井然有序的整队出动。也不打火把灯笼,就在一片风雨之中,摸黑前进。
  如果武好古看道了这支宋军新军在今夜的战术动作,一定会大吃一惊的!因为在这种风雨之夜调度部队,是最能看出部队纪律和训练水平的了。
  稍微差一点的部队就会乱套,甚至会在进入战场的途中大量走散——这种时候是最容易出逃兵的,士气低落一点,素质差一点的部队,不用打,自己就能逃走一大堆。
  别说寻常的宋军,就连绝大部分的周军步兵师也不行。只有两个骑兵师和两个海军陆战旅能玩得转。
  但是今晚杨可弼亲率的这5营劲旅可不简单,那是把足够二十多个营使用的军官和骨干老兵集中到5个营中,足足五倍的军官和老兵配置,还不把部队牢牢掌握住?
  5个营的4000大宋铁军,就这样在夜色和一片风雨声的掩护下,快速逼近正在黄港镇内休息的越军。
  ……
  今年24岁的曲端是西军将门出生,其父曲涣在其三岁时就战死沙场,因此得了难荫,受任三班借职。待曲端十几岁时,正好遇上朝廷大办军学,他也就入了当时的步兵学堂。毕业后,在陕西新军、开封新军和枢密院军机房中任职。
  这一回又得到了营官的职位,在今晚出击的五个营中,就有一个第三营是归他指挥的。
  800壮士,分成了五队,踏过泥泞的田野,齐头并进,扑向西江岸边的黄港镇。
  对于黄港镇的地形,曲端已经非常熟悉了。这座镇子非常大,不亚于陕西的县城。不过镇子周围却没有城墙遮护,只有一道非常破旧的木栅栏。不包括靠近西江码头,镇子还有三条出路的通道。分别通往东、北、西,三个方向。
  曲端所率的第三营今晚上就要从北面冲进黄港镇!
  另外,由郭浩指挥的第二营,田师中指挥的第四营,则会从黄港镇的东面冲进去厮杀。
  其余的两个营,则由杨可弼亲自指挥,在黄港镇的西面设伏。伏击从黄港镇内逃出来的大越军。
  也就是说,杨可弼对自己麾下的5个营极有信心,认为用三个营,区区2400人,就可以把南帝李乾德的三万大军赶出黄港镇了!
  曲端也和杨可弼一样信心十足,这位也足够勇猛,自己拎着把明晃晃的陌刀,带着二十个一样拿陌刀的汉子,走在队伍的最前列。
  陌刀在周军中是中下级军官用来督战的,宋朝的新军也跟着学,一样是督战队手里面吓唬人的家伙。
  今天晚上因为要带队走夜路(夜间行军各营营官必须带队,副营官押队),曲端干凑抽调了二十个能使陌刀的汉子一块开路。
  陌刀这玩意,用来对付战马有点短,用来打步兵阵战也不如长枪刀盾好使。但是在单兵或小队肉搏中却是威力惊人!
  这玩意砍杀起来可是大大的厉害啊!而且能玩转陌刀的,都是百里挑一的勇士,耍起大刀来就更厉害了。
  ……
  “什么人?站住!”
  交趾方言的喊话声从前方传来了。曲端听不懂,也不会去回答。只是转身到了20个已经展开成一排的陌刀手的背后——他是一营之长,自然不能随便找人肉搏了。
  20个铁塔般的汉子,都是从陕西新军、开封新军、朔方新军中选出来的杀将。人人都背着至少一条人命!
  契丹人他们都杀过,交趾人算个屁!
  这个时候全都蒙着头加快脚步向前,手中的陌刀都放平了,好像长枪一般。
  那边的交趾人也不知道厉害。他们这一路遇到的都是软脚虾一样的宋军,早就有心理优势了。
  看见情况不对,又发起对方人不多,也就抄起家伙一拥而上了。也没什么章法了,交趾兵虽也是府兵,但是没有足够的授田保证,实际上就是一群不怎么训练的农夫。比起大宋南方的禁军肯定是厉害的,不过哪里是新军职业兵的对手?
  而且他们的装备也不行,就是一些长度还不如陌刀的长枪,还有刀盾和弓箭。其中弓箭兵的比例挺高的,在今天晚上都没啥用,只能拎把短刀凑数,又没盔甲,根本打不了肉搏。
  “杀!”
  “啊……”
  “敌袭……啊!”
  喊杀声,惨叫声,还有陌刀刺入人体的噗哧声同时响起。
  此时周军和宋军陌刀阵战的用法都是先冲刺,再挥砍,陌刀的刀刃又长又锋利,二十把陌刀一起挥砍起来,前方的交趾人都和卷起来的草席一样,咔嚓咔嚓的人甲俱碎!
  不到半炷香的功夫,首先发现曲端所部的几十名交趾兵就被砍杀了七七八八,剩下的几个撒丫子跑回去报信了。
  不过已经晚了!
  因为黄港镇,就在眼前了!
  曲端这回不打头阵了,而是将手下的五个队组成纵阵,少量的长枪兵在前,一队队的依次展开冲锋。
  交战首先在黄港镇北面出口处的“车阵”两边展开。所谓的“车阵”不过就是用几辆大车连接在一起,堵住路口而已。
  几十个交趾兵就依托着这几辆车,想要抵挡一会儿,为自家的大军争取时间。
  可是他们的抵抗很快被从高向下拍击的长枪粉碎了。拉开来车阵,曲端麾下的刀盾兵就一拥而入,然后以一队兵力沿着镇子内的街道推进,余下的兵力以排为单位散开,进行逐屋逐院的杀戮。
  现在正是夜间,几乎所有的交趾人都在沉睡。这些日子他们真是太累了,而且又喝了酒,又睡在舒适的屋子里面,哪儿那么容易醒来?
  所以不少交趾人,就在昏睡和美梦当中,被人结果了性命!
  同样的杀戮,在镇子的东面也开始了。由郭浩和田师中指挥的两个营,也毫不费力的沿着官道和河滩冲进了黄港镇。然后以两队兵力向前推,剩下的人散开进行一边倒的屠杀。
  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的声音,还有交趾方言的惊呼哀嚎声,终于还是响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交趾人从睡梦中醒来,发现遭到了夜袭,慌忙拿起武器想要抵抗,但是却遇上了一群仿佛从地狱中冲出来的死神,根本不是对手!
  黄港镇内的战事,依旧一边倒的进行着,三万交趾大军,也渐渐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惶恐!


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前面捉了个南霸天
  南帝李乾德正搂着心爱的小宦官睡在黄大老板宅邸中的大床上……
  唔,众道什么的,虽然不大符合后世受基督教影响到审美观,不过在中世纪的东方并不算什么啦。
  南帝兄弟俩都好这一口,所以他们俩当了几十年的皇帝和君侯,居然都没个孩子。在后来的历史上,还是南帝的弟弟李崇德想开了找了个女人,操出了个儿子,得以继承大统。
  不过在这个时空,看来不需要那么麻烦了……
  南帝今晚上难得做着美梦,梦中他已经打下了广州和桂州,还联合北国的周王武好古(南帝不懂什么共和国)和辽后萧瑟瑟,一块儿对付宋朝的昏君赵佶。
  最后打得赵佶割地求饶,不仅把两广割让给了大越,还把福建和南洋都护府的辖区送给了南帝。
  正美着呢,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整个人突然就摇晃起来了,难道在坐船吗?
  正糊涂的时候,耳边宦官的声音就响了起来:“陛下,陛下,敌袭,敌袭啊!”
  “敌袭?什么?”
  南帝被吓得一哆嗦,顿时惊醒了。
  醒过来后,耳边听见的就不是小宦官的惊呼,而是一阵阵喊杀声、惨叫声了。
  真的是敌袭啊!宋人居然玩起夜袭了,还真是不甘心失败啊!
  “传朕的旨意,点集殿前龙兵!”南帝李乾德大吼一声。
  殿前龙兵是南帝李乾德的亲兵,人数总共就2000,还分了1000去保护李崇德,一路上还死了一些,现在只剩下八百多人。南帝也没舍得都派出去,只派了四百多人。
  就是这四百多人,都有以一当十的本领。如果今晚来袭的只是寻常宋军,靠这四百精锐就足以稳住局面了。
  可惜,今夜来袭的,很可能是整个大宋帝国最强的步兵,比起十几年前创建的那支御龙猛士直还要更厉害一些。
  所以分队出击,想要杀退宋军的四百多龙兵很快就遇上了“屠龙勇士”,被砍了个稀里哗啦,没死的很快跑回去见到了李乾德,告诉他一个让人心碎的现实——大宋的军队原来还是很厉害的!
  虽然不是都厉害,但肯定还有一些是大越的精兵对付不了的。而今天晚上杀进黄港镇的,就是大越精兵对付不了的那种……
  “陛下,快走吧!”
  “陛下,一定是北虏的精兵到了!”
  “陛下,北虏势大,此地不宜久留啊!”
  一群交趾国的文武群臣也被惊醒,都跑到李乾德这里来了。而此时黄港镇上已经乱成了一团,到处都是厮杀的声音。而且大部分听上去都像是北人的呐喊!
  也没有人知道杀来的北军有多少,但是看这声势,一定是少不到哪儿去了。如果现在不走,等到全军崩溃,恐怕就走不了啦!
  李乾德却是脸色铁青,披着甲胄,坐在那里只是一言不发。
  现在他离国近2000里,都快打到广州城了,眼看就是南天一霸,怎么就败了呢?
  而且,真要败了,还能安然退走吗?2000里啊!宋人一路追击,后果不堪设想!
  另外,现在东、北、南三面都在厮杀,唯有西面安静如常。难道是宋人的将军忘记布置了?不可能!一定是有埋伏!这是围三阙一,要是大军退出去,保管中伏,那可就真是要全军覆没了。
  “不走!”想清楚了状况,南帝李乾德一咬牙一跺脚,“朕哪儿也不去,便在此地与虏死战!传旨各部,各自为战,不得退出黄港镇半步!”
  南帝不走,他的群臣武将也走不了,不得不硬着头皮去督战。可是镇子东、北两面和南面码头附近的越军已经被如猛虎一般的宋军新军打乱了,天色又黑,还在刮风下雨,部队根本无法组织。因为宋军是从东、北、南三面杀过来的,暂时逃脱一死的越军残兵就被迫向西涌去。剩余的龙兵这时就在位于镇子中央的大宅外面展开,挡住了退下来的败兵,想把他们驱赶回战场。
  可是这群身心俱疲,又被吓破了胆的交趾农民兵又怎么肯再回去送死?只是哭喊惨叫。声音传到了镇子的西面,还没有遭到攻击的越军听了,也人心惶惶起来。
  而在另一头,曲端亲自指挥着十几名陌刀手和一队步兵,已经一路冲杀到了镇子的中央,距离南帝居住的黄家大宅都不足百步了。
  这一百多号人已经厮杀了两个时辰,砍翻了多少敌人自己都没个数了。
  不过宋军的新军也和共和军一样,不是很讲究“首功”,所以也没人浪费时间去割脑袋——今夜的猎物可是大越国的皇帝!如果能将他斩杀,那可就是灭国的功劳啊!几个交趾小喽罗的脑袋算什么?
  曲端看到一大堆丢盔卸甲的交趾兵拥挤在黄家大宅前的空地上,就知道交趾的伪帝一定在这儿。
  “结盾阵!”
  曲端大吼了一声。
  跟着他的官兵们立即大声应喏,麻利的组成了一个盾牌方阵,前排的盾牌缝隙中,还伸出去不少长枪和陌刀。乍一看跟古罗马军团的乌龟阵都有点像了。
  摆好了盾阵,曲端就带头喊起了“杀敌、杀敌”的口号。
  这是用来规定步伐的,“杀”字出口迈左脚,“敌”字出口迈右脚。宋国新军的新兵一入队,就开始操练这个,练不好就挨揍饿饭!所以曲端带着的兵士都能比较整齐的迈步前进,整个“乌龟阵”就如同一体,喊着口号就往前压过去了。
  碰撞随即在盾牌、刀矛和血肉之躯间发生了。血肉抵挡不住刀矛和坚盾,但是血肉的数量实在太多,总有两三千人,乌压压的一片。想要逃跑也没那么容易,摆在北面的人被一片片砍倒撞翻的时候,另外三面还没什么感觉呢!
  不过很快,郭浩和田师中也各带着一队新军加入了战斗,一样组成了“乌龟阵”,从东、南两面碾压过去。
  这下汇聚在黄家大宅前的交趾人终于扛不住了,在强烈的求生欲望驱使下,哭喊着就冲向了挡住他们生路的龙兵。龙兵们也不含糊,挥舞刀剑就一顿砍杀,想要阻止交趾兵逃散。
  可是龙兵的刀剑比起宋人的“乌龟阵”总还差了许多,所以有不少交趾兵冒死冲破了他们的阻拦。冲破以后,也不去找他们的南帝了,全都没命似也的往镇子西面的出口跑去,一边跑还一边大喊。
  “败了,败了……”
  守在镇子西面的交趾兵这个时候大多从睡梦中醒来,虽然没有挨刀,但也是个个仓惶,人人惊恐。
  今晚是三面受敌,都是一片哀嚎喧嚣,看来已经打败了!也不知道那位南帝怎么样了?还健在与否?
  现在听见有人大声喊“败”,又瞧见大队大队的溃兵跑来了,马上就有人上前去阻拦询问。
  “到底怎样了?”
  “败了,败了……”
  “北虏的铁甲兵到了!都是和契丹国打的精兵,个个都和浮屠似的,浑身铁甲!”
  “好几万人啊,洪水一样涌来,见人就杀!”
  “惨啊……”
  “皇帝呢?皇帝呢?”
  镇子西面的交趾官兵还没忘记他们的皇帝……
  “不知道……”
  “也许驾崩了!”
  “皇帝驾崩了……”
  “铁甲兵杀来了……”
  急于逃跑的交趾人就没那么热爱皇帝了,他们背后黄家大宅前的战斗已经快结束了,更多的宋军新军官兵也赶到了战场!
  再不逃走,铁甲兵的刀矛就要来索命了!所以就有人大呼起“皇帝驾崩”了。
  这下守在镇子西面的一个交趾国的将领也崩不住了,立马带着亲兵就跑。结果他这一跑,立即引起了连锁反应,大股大股的交趾兵,像雪崩一样的冲出了黄港镇,丢下他们的皇帝,逃命去了。
  当然,逃是逃不掉的!因为杨可弼亲自指挥的1600名铁甲兵早就等着打埋伏了。
  且不说杨可弼怎么打埋伏,因为这已经不重要了。今晚黄港镇野战的关键,就在大越皇帝所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