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3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郎。”武好古回头对黄植生道,“安排几个会打造攻城器械会挖坑道的工兵武官去曷懒甸战场帮女真人吧。”
  “喏。”黄植生应了一声,又问,“宣帅,要带上爆裂箭和黑火药吗?”
  “带上。”武好古道,“还要拿出来用……要不然契丹人怎么会知道我们大宋在帮女真人呢?”
  其实高丽人的城池压根不需要用火药去对付,打造点传统的攻城器械就拿下了。
  不过要那样来,谁知道大宋和完颜部勾结在一起了?
  契丹人还是得多留点神,好好提防着生女真敢达!
  “宣帅。”苏适这个时候插话道,“萧保先可是得了契丹皇帝的圣旨,正往咱们这儿来啊!他虽然不是正式的使臣,可咱们也不能给他吃闭门羹吧?而且,官家那边,总不能不报吧?”
  萧保先带来的条件只要让赵佶知道了,多半就私下掏钱买平安了。
  武好古一笑:“这事儿好办,咱们吓唬萧保先一下,叫他知道大宋天兵有多厉害就行了。”


第一千章 拥有四海的皇帝(二十九)官家不怕
  举行常起居朝礼的垂拱殿前,朝臣们排好班列,在东西閤门处相对而立。根据定好的日程,今日要觐见天子、陛辞和谢恩的群臣,也在正衙前排好顺序。
  群臣毕集,然后就是净鞭响起,群臣则是肃立恭候,可是等了好一阵子,也不见天子上殿。
  殿中一片静默,人人都是见怪不怪的模样儿。如果是哲宗、神宗先帝不上朝,大家伙也许会为天子的身体状况担忧。但是今上那是出了名的好身体,一年四季不得病,要不是当了皇帝,太医院的那些太医多半都不认识他。
  不过这位从来不得病的天子这两年也明显有了懈怠的苗头,三天两头就要误一回常起居朝。名义上自然是龙体欠安,偶感风寒什么的。不过实际上的原因大家心里都清楚,多半是昨晚上偷偷溜出宫去寻花问柳了。也有可能是和宫中某位新来的美人嬉戏到了深夜,现在还在呼呼的睡懒觉呢。
  等了一会儿,首相张商英,直了直腰,便要例行公事,进入后殿去通问情况。幸而通往后殿的侧门处忽有人声传来,当今天子赵佶终于脚步匆匆的出现。
  虽然赵佶现在经常请假不参加常起居朝会,但是却很少会迟到。请假是龙体欠安,朝中的言官谏臣也不好多说什么,总不能让天子带病参加工作吧?万一病情加重,龙驭宾天了怎么办?可是无端迟到大家可就有话可说了,所以赵佶宁愿请假,也不会迟到,省得一帮谏官在耳边嚷嚷。
  而且看赵佶今天的脚步又快又急,脸色虽然阴沉,但气色很好,一点不像有病的样子。
  这事儿有点蹊跷,不会出了什么事情吧?
  耽搁了一刻钟的常起居仪式重新开始,群臣向着御座上的天子大礼揖拜。张商英眯着眼睛偷偷打量赵佶,脸色铁青,眉头紧皱,一看就知道是出了什么状况。
  多半是和北方的契丹人有关……
  不过垂拱殿的常起居朝一般不会讨论这种军国大事,免得吓着胆小的朝臣,制造不必要的恐慌,这事儿得留到稍后的崇政殿问对时候再说了。张商英轻声一叹,心说:蔡京那厮怎么还不来?难道真要等自己把麻烦事情都应付过去,他再来捡现成的?
  张商英正在心里面埋怨蔡京的时候,御座上的赵佶却忽然开口:“张商英。”
  张商英愣了一下神,禀笏出班:“……臣在。”
  “海路市舶使武好文上奏,说海外罗马国、罗马法王、大食国、波罗国、注辇国、蒲甘国、三佛齐国、真腊国、占城国、交趾郡王、流求国,还有日本国等国使臣,已经齐聚海州,拟同尊朕为拥有四海之大皇帝!”
  赵佶的话登时在殿上引起了一阵波澜。
  十一国加一个交趾郡王,共同上表拥立赵佶做拥有四海的皇帝,其中还有罗马国、大食国、蒲甘国、注辇国、波罗国、三佛齐国、真腊国和日本国这样大国。
  可真是旷古未有之盛事了!
  “臣等为陛下贺,臣等为大宋贺……”
  群臣连忙齐声给赵佶道贺。
  不过赵佶的兴致明显不是太高,显然心里还装着事情。常起居朝并没有进行太久,就匆匆结束。接下去,有资格上崇政殿议政的重臣,又在恭送赵佶离开后,在閤门宣赞的引领下,步行前往了琼林宫中的崇政殿。
  天子并不在崇政殿的正殿之中,而是在收藏了一座巨大的沙盘台的崇政殿右偏殿中。
  这座沙盘台是武好古当都军机使的时候亲自督造的,展现给赵佶的是大宋的河北、河东,还有辽国的南京道、西京道、中京道的漠南部分。山川、河流、城池、沙漠、草原、海岸,一目了然。
  张商英、郑居中等宰执重臣们走进崇政殿的右殿,看见张叔夜和王禀也在里面,他们俩正忙着将一个个插着硬纸片的小木块,用特制的长推杆推到沙盘台上鸳鸯泺所在的位置上。重臣们瞄了一眼沙盘上的鸳鸯泺,可是汇聚着不少小旗子,其中还有一面特别大一些的旗帜,上面赫然写着耶律延禧四个字。
  大辽皇帝到了鸳鸯泺了!?
  张商英和郑居中的两颗老心脏一下子都提到嗓子眼了。
  赵佶看到群臣向他行礼完毕,就阴沉着嗓子道:“河北宣抚司奏报,耶律延禧在年前就驻跸鸳鸯泺,并且不断有宫帐诸军开往鸳鸯泺集中,总数可能已经达到了十万之众!”
  十万!?
  重臣们的脸色也一点点变得青白了,契丹可不比党项!契丹是可以轻易集中清一色的十万精锐骑兵的——这是不计算辅兵的数据,如果算上守营和打草谷的辅兵,三十万大军也拉得出来。
  这个国力军力,不知道比党项强大了几倍!
  而且,契丹和党项还有一个更大的不同,就是机动能力是一个天,一个地。党项出阵别看他们动辄数十万,其实大多是步行的乌合。战斗力不强,还会拖累骑兵的机动。
  而契丹人有的是马,十万大军(总数)可以配上三四十万匹战马,行动起来可以风驰电掣一般!哪怕打不赢大宋的新军,凭着这一手快速运动的绝技,也可以在漫长的边境线上各处入寇,让两条腿跑路的宋军疲于奔命。
  另外,河北、河东的百姓和驻军,可不必西北,他们根本不适应战时环境。而且都恐辽久矣!
  听说契丹要入寇,多半就吓得要逃难了!这样的军心、民心,还想好好抵抗吗?
  搞不好,又得让契丹人一路杀到黄河边上了。
  “敢问陛下。”张商英终于反应过来,低声问赵佶道,“河北宣抚司有什么应对之策吗?”
  “河北宣抚司奏请备战。”赵佶冲着殿中伺候的一个小黄门一挥手,这个小黄门手中就拿着河北宣抚司的奏章。看到赵佶的手势,连忙走到张商英跟前,将奏章双手奉上。
  张商英马上拿起奏章翻看一瞧,原来武好古在这份奏章上提出了备战整军的方案。
  “陛下,河北宣抚司想要征招骑士加入河北新军骑兵第一、第二将?”张商英看了一会儿,已经发现问题了。
  沧州一带的骑士,大部分都是御前骑士啊!虽然殿前御马直已经好几年没有再征招骑士番上服役了,但是那些骑士的军籍还在殿前司啊!一旦允可武好古的要求,这些御前骑士可就会变成河北新军的骑兵了……
  赵佶道:“武好古说沧州骑士多年未曾召集,已经不复昔日之勇,必须尽快征召入伍,严加训练,否则就难以在战时大用了。张叔夜,王禀,你们怎么看?”
  武好古当然是在忽悠人了。
  骑士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家为单位的,既是生产单位,又是军事单位。是真正的军民一体!为了保障安置在沧州及其附近地区的三千多个骑士之家的战斗力,武好古采取了从娃娃抓起的办法,开办了界河骑士小学。
  凡是骑士之家出生,无论是御前骑士还是界河骑士,他们的子弟都可以在通过比较容易的考试后入读。由骑士小学负责他们的培养和训练!
  所以武好古现在可以征召的对象,并不局限于骑士本人,还包括他们的子弟。可以动员的人数和质量,都远比朝廷中的高官想象的要好。
  另外,武好古的假子军团也在继续发展。不仅将一开始的近千人培养成了精锐骑兵,还有一部分甚至得到了官身。
  与此同时,第二代假子骑士,也在武好古控制了耽罗岛后开始在“招募”(其实是购买),随后就开始在耽罗岛上训练,人数也有1500(计划训练出1000人)。
  也就是说,武好古现在并不是很缺骑兵的兵源,只是缺少适当的名义将北沧州的骑士团体,正式变成河北宣抚司的骑兵。
  “陛下,臣以为骑士承平日久,一样会疏于战技的。”
  “陛下,沧州骑士起源于先帝元符年间,至今已历尽十载春秋,其中不少人都上了年纪,恐怕不复当日之勇了。如果再不严加训练,就真的不能用了。”
  张叔夜和王禀其实也不大了解情况,但是他们现在谁也不敢和武好古唱反调。毕竟耶律延禧都摆出南征的架势了,万一是真的可怎么办?现在不让武好古练点兵,回头耶律延禧真的杀过来夺了大宋江山,他们不都成千古罪人了?
  张商英、郑居中这些文官宰执也能分得清轻重缓急。虽然武好古也不是什么好人,但是现在官家怕得是耶律延禧,不是武好古。所以也都赞成让武好古动员骑士,加快编成两将骑兵。
  “陛下,臣建议拨给河北宣抚司一笔募兵之资,准其招募效用士数千乃至一万。”张商英还是觉得不保险,现在蔡京还慢腾腾的往开封府在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
  在蔡京到达之前,他这个代理首相可千万不能变成大宋的末代首相……


第一千零一章 拥有四海的皇帝(三十)宋骑凶猛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界河商市城南,宣抚司城堡外,一片开阔的校场之内,响起了嘹亮的军歌之声。
  多达六千名的骑士,持着马矟,穿着半装瘊子甲,戴着兜鍪,整齐肃立,放声高歌。他们也不是松松垮垮站成一群,而是组成了十六个营方阵,六十四个队横阵。虽然每名骑士都牵着自己的战马,但是队列还是整齐的让人惊讶。
  至少在微服南来的萧保先看来,是足够颠覆他对宋军的一贯认识的。
  且不说这些骑士的马上功夫如何?单看他们现在站立不动的队列,别说是大辽的骑兵了,就算大辽侍卫亲军的步兵阵型,也不能和他们相比啊!
  难道宋骑严整如刀切斧剁,进攻时则如墙而进的传说,都是真的?
  另外,这里五六千骑虽然都是半装,但是他们披着的盔甲颜色青黑,光洁透亮可以照见毛发,难道都是瘊子甲!?
  6000骑兵,人人都是瘊子甲!?
  真的假的?
  瘊子甲是有假货的,实际上就是用高硫磷的熟铁,按照瘊子甲的工艺进行打造。这样看上去和正宗的瘊子甲没有分别,但是因为铁料的治疗不好,就打成了又薄又脆,中看不中用。
  可是那6000个骑士牵着的战马,却个个高大的不成样子,起码都有四尺七八,肯定是真正的好马啊!
  肩高四尺七的战马,在大辽那边,也是响当当的一等战马了。只有最精锐的骑兵才可以配备这种好马。可是眼前的这支大宋的骑兵,却是人手一匹,这是怎么回事儿?
  宋朝的好马多到烂大街了?
  微服来访,却被武好古热情的拉去看“军操”的萧保先,人站在宣抚司城堡上,一只眼珠子却是死死贴在一架望远筒的目镜上。
  看了一会儿之后,他已经习惯了望远筒里面倒立的图像,注意力也从严整的队列转向了骑兵们的盔甲和战马。
  特别是战马,简直让萧保先难以置信。虽然大宋现在平了西夏,开了西域,获取良马的渠道应该多了不少。可是界河商市这里的好马,是不是也太多了一些吧?
  “武宣帅,这些战马,都是从西域得来的?”萧保先收好望远筒就问。
  武好古笑了笑,他早就知道萧保先必有此一问。
  “种马是从波斯和天竺购来的。”武好古笑道,“不过萧枢密今日见到的,却都是在沧州养育的战马。”
  他这回难道没有忽悠人。这里6000名骑士中的大半,都是所谓的“沧州骑士”,在沧州或沧州附近拥有庄园,自家就养马为业。武好古的界河马场每年都会向这些骑士家庭提供低价的强壮牧马,同时再派出第二等的种马去和那些强壮的牧马交配,以便生下高大的马驹。
  在七八年的繁殖之后,现在界河马(沧州马)的种群已经扩大到了可以提供大批优质战马的规模了。
  当然了,可以拿出一万多匹(并不是一人一骑)高大战马装备河北新军骑兵,也和经过人工育种的沧州马的“良品率”比较高有关。
  譬如现在辽国和宋国的群牧监马场,在不进行人工干预的情况下,放养在草原上的马群产出良马的比例大约在5%左右。而用人工干预,根据血统记录严格选择马匹进行交配的话,良品率提升到20%甚至30%都是有可能的。如果沧州马可以达到所谓“定型”的标准,那就是90%以上的良品率了。几乎所有的公马,都可以长到四尺七八的水平!
  这样,获得优质战马的成本,就将大幅降低!
  不过这种“过度使用”人工干预的养马方式,也存在马匹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耐受力不足的缺点。
  如果要比爆发力,比持久的体力,沧州马都要优于契丹的草原马。可是要比吃苦耐劳,草原马的优势可就尽显了。
  而且草原马的数量和成本,还是要远远低于沧州马的。如果要玩不惜马力的奔袭,武好古的骑兵可不如人家。
  不过萧保先也想不到这些个,看见宋军的瘊子甲和沧州马,都有点傻了。
  光是这里的6000铁骑,恐怕就能抵得上一万,不,也许是两万宫帐军的具装甲骑了!
  虽然契丹人的大约十万宫帐军中有三成是具装甲骑,但是这些具装甲骑有点徒有其表,虽然装备是用来打冲锋的,可真上了战场总是冲不起来。冲击力甚至不如西夏的铁鹞子……
  军号突然呜咽一般响起,就看见牵着战马的骑士们也不用人扶(他们是半装,比较灵活),自己就踩着马蹬上马了,然后麻利的将马槊背上肩膀。这一连串的动作,由入行云流水,看着就让人舒坦啊!
  紧接着,上了战马的骑士开始第次整队和开进了。每一队的队正和押队负责整理队形,将横队整理成了方阵,然后以队正在前领队,押队正后压阵,以快走的速度开始绕着宣抚司城堡运动。
  速度虽然不快,但是队形之严整,步伐之划一,还是让观看的萧合达狠吃了一惊。
  这就是传说中的“如墙而进,车轮而战”吧?
  “怎地?这骑兵还可用吧?”武好古瞟了一眼脸色青白的萧保先,笑吟吟地说,“他们虽然比不上高宣帅和章教谕麾下的骑兵,但是在咱们大宋这边也算可以了。”
  什么!?还有更厉害的!?
  萧保先一想也对啊,武好古可是大宋四大名将中垫底的。他的骑兵比不上高俅和章援的骑兵也是应该的。如果再算上童贯的骑兵,宋朝现在大约也有20000以上的具装甲骑了吧?
  数量上虽然没有辽国的具装甲骑多,但是战斗力一定更加强大!
  萧保先并不是完全不懂军事,他要完全不懂就不害怕了。所以看到围着城墙奔跑,速度越来越快,阵型却没有变得太散,他脸色已经煞白起来了。
  人家的甲胄好,战马好,马术看来也不会差,而且阵形保持得那么好说明经常训练。
  看了武好古这个南朝四名将之末,不是他花钱买来的……
  界河这边,可不好打啊!
  萧保先叹了口气,然后用眼神扫了扫武好古的左右。
  武好古明白他的意思,低声道:“除了奥丽加,别人都退下城墙去。”
  “喏!”
  跟随着武好古的诸将,全部应喏而去,高大的宣抚司堡垒城墙上,就只剩下了武好古、萧保先和持剑护卫的奥丽加三人。
  “萧枢密,有此等骑兵,能免了一年50万的岁币吗?”
  “什么!?”萧保先差点没跳起来,他还没开口勒索,武好古倒先发制人,要免除岁币了。
  “武宣帅可当真么?”
  武好古一笑:“海外十余国使团正在从海州入京,将要给我朝官家奉上成吉思皇帝的尊号。官家拥有四海,怎么还能像贵国奉献岁币呢?”
  “哼。”萧保先哼了一声,“大概还要北伐燕云,夺取我大辽的燕山之地吧?”
  “萧枢密言重了。”武好古笑着,“萧枢密觉得眼前的这6000骑兵,能纵横燕云平原之地吗?”
  能!
  萧保先额头上冷汗都要滴下来了。界河商市距离析津府就200里地,期间还有水路相连,又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天险。
  宋军如果依托水路而进,再有这样的骑兵遮护,冲到析津府城下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能不能攻下析津府城……问题是南京道的侍卫亲军们现在靠得住吗?
  萧保先心里面直打鼓啊!
  “武宣帅,你们大宋真的想开战?”
  武好古笑了笑,道:“我大宋素来以和为贵,不求战,但是也不惧战!”
  以和为贵西夏和喀喇汗国怎么没有了?萧保先心道:以和为贵怎么会有人不远万里送来一千多万两白银?
  宋人真是太不要脸了!
  “武宣帅。”萧保先黑着脸道,“我家天子可说了,如果你们不额外给200万两,他就要亲统大军百万,兵临界河了。”
  武好古笑着摇头,“那也得等到12月才行吧?现在才一月份,界河正在解冻,再过一段时间就是滔滔流水了。你们大辽还能和咱们大宋比水军?”
  那是不可能的,赵佶是成吉思皇帝啊!拥有四海了,当然是海军无敌了。契丹一帮草原牧民,上了船就晕,打个毛啊。
  “难道两国真的要弃好成仇,从现在开始要把界河变成血河了?”
  武好古摆摆手,笑道:“哪有这般严重?萧枢相,这次的事情,不过是上位之人争个面子……我朝官家马上要当成吉思皇帝,总不好当着海外诸国的面给大辽上贡吧?至于你家天子,多半也是个脸面。几十万一百万的,对大辽算什么钱啊?光是我朝的一个三佛齐市舶司,一年就有不止一个一百万能赚了。所以这事儿,也只能让他们隔着界河对峙上几月……”
  “等等,你说谁要隔着界河对峙?”
  武好古一笑:“当然是大辽天子和大宋天子了!若是大辽天子亲征,成吉思皇帝又怎会不来界河?”


第一千零二章 拥有四海的皇帝(三十一)蔡京来了
  大宋大观三年二月初十,苏辙辞相已经一月有余,而替代他出任左相的蔡京,也终于抵达了开封府城。
  大宋帝国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那把交椅,终于又回到了这个已经六十二岁的老人身上。比起他上次在相位上的时候,如今的局势可以说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大宋王朝正处于开国以来最辉煌,最繁盛的时候。而这份辉煌和繁盛背后,也隐藏着不少忧患。譬如北方大辽国发出的威胁——大辽天子不仅在鸳鸯泺集结大兵,而且还命令西京道、南京道的京州兵备战待命,摆出了一副要和大宋开战的架势。可是在蔡京看来,最紧张的时刻已经过去了。和绝大部分局中之人紧盯着辽国不同,蔡京压根不关心辽国在干什么,他只关心界河商市的武好古在忙什么?
  武好古在备战!
  6000铁骑已经被召集起来,汇集到了界河商市南面的宣抚司堡,组成了两个不满员的骑兵将,每日都在进行操练。
  官家赵佶也从他那个堆满了钱财的封桩库里面取出了几百万缗发给了河北宣抚司,并且同意宣抚司募集效用士,还催促兵部和枢密院尽快补齐宣抚司直辖六将兵马的府兵缺额。
  与此同时,界河商市本身也在加快备战。不仅名义上隶属于河北宣抚司的修械所正式升级为兵器房,开始加班加点生产各种兵器。而且界河商市政所还以替河北宣抚司发包的名义,向商市中有能力加工木料的工坊船厂,还有为数众多的铁器工坊(因为界河铁厂和水力锤的出现,界河商市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小型锻铁坊)下达了大量的订单。界河的工商末业,也因此爆发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战争潜力。
  界河商市的民兵,也开始装备盔甲和界河弩,还在河北宣抚司的督导下接受严格的守城战训练。
  另外,界河造船厂在刚刚过去的年节之中,一天都没有放假。所有的工匠,全都加班加点打造战船。海路市舶制置司的海军房,也在界河商市和海州京东商市大量募集和训练水手。
  而这一番备战工作,都是在河北宣抚司总军机房的指导下展开的。这个总军机房里面的大部分军事机宜,都是参加过平夏之战的军官,有些还参加过刚刚结束的安西之战,据说还有一些在生女真军中参加了两次曷懒甸之战。
  他们在军事上的素质是非常可靠的。
  由他们直接负责的备战计划,还有什么不能让人放心的?
  而且通过蔡攸,蔡京也摸透了赵佶的底牌——这位成吉思皇帝是肯破财免灾的,只要面子上能过得去,别说二百万,就是三百万缗钱也出能出得……
  这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真要开打,武好古的河北宣抚司总军机房自会应付一切。
  如果耶律延禧觉得开战没有把握,那么赵家皇帝还肯拿三百万买个平安。除非耶律延禧脑子进水,才会用他的宫帐军去和武好古的河北宣抚司新军决战呢!
  现在这种新军和以往的宋军不一样,攻击力是很强大!辽军即便能赢,也是个惨胜。如今契丹人多吃斋念佛,还有多少壮丁能上战场?要是一战被武好古打死几万,北朝天下可就大乱了。
  所以在反复权衡之后,蔡京就下了决心,一定要在赵佶受四海之王拥戴,成为成吉思皇帝之前抵达开封府。
  要不然这份大功,就被张商英给抢走了……
  ……
  在二月十一这一天的下午,政事堂中,不断有各部各司各监的官员前来商议“万国来朝”的准备工作。喜气洋洋的蔡京和脸色铁青的都快变成黑色的张商英一块,在中厅上首坐着,一件件的处理这些花团锦簇的好事儿。
  “万国使团”已经在武好文和纪忆的陪同下抵达了开封府界内的陈留县了,住进了刚刚落成的万国迎宾馆内。据主持万国迎宾馆的官员汇报,这万国使团的排场可真是前无古人了。不仅随员众多,车马可以排出好几十里,而且携带的贡品数量之大,也让人惊讶不已。光是运送黄金白银的纲船,就在运河里面排出了长队。
  而为了护送这些宝贝,钟傅甚至亲自带了一个将的开封新军去了海州,将宝贝和使团一路护送到了开封府。
  对了,武好文还让京东商市几家大车行照着纪忆带回来的四轮车辆,赶造了几百辆四轮马车,都用高大的骡马牵引着,准备用它们拉着黄金白银进开封府城!
  赤裸裸的炫富啊!
  虽然很不符合大宋文人的审美观,但是炫富炫到这种程度,也足够让人佩服了。
  不过黄金白银之类的俗物,并不是赵佶最喜欢的。而善于溜须拍马的纪忆,当然知道主子的喜好。所以还从西方各国搜罗了许多奇珍异宝,也要一并运入开封府。
  其中有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大理石雕塑——这可是一千多年前的宝贝啊!还有古代波斯的金银器皿,还有大马士革生产的宝刀,还有产自安达卢西亚的宝马,还有大的有点不像话的德文·夏尔马,还有从波罗王国收集来的许多古天竺的珍宝。
  哦,还有各式各样的美女!有金发碧眼的法兰克女骑士——她们是哈里发献给成吉思皇帝的礼物,是从被俘的十字军女骑士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有热情似火的波斯女郎,她们是耶路撒冷王国献给成吉思皇帝的。还有东罗马帝国从乌克兰搜集来的罗斯美女。
  当然了,最吸引人的,还是天竺国的波罗王国奉献给大宋天子的公主空行母。那可是波罗王室从自家的女儿中选出的绝色,从小进行密宗双修之法的训练,据说是有法力加身,可以让与之双修的男子领悟佛法的存在,通常只有佛国的国王们才能得到她们。
  不过元觉大和尚去了一趟波罗城,和波罗国王摩罗波罗说了一番光明佛的大道,对方马上就献出了最好的公主空行母和大量的金银财宝。
  打发走了陈留万国迎宾馆的主事,蔡京笑呵呵的对张商英道:“天觉,咱们这位官家果然是有福之君啊……恁多的好东西,还有好人儿,就这般万里迢迢送来了,旷古未有啊!”
  张商英微微眯着眼睛,瞅了一眼蔡京,轻轻道:“契丹和高丽的使臣却走了!”
  受邀参加这一次的“万国来朝”大典,除了纪忆拉来的海外远邦之外,大宋的近邻也都受邀了。
  其中已经有两百多年没有和中国正式往来的日本国,这一次派出了正式的“遣宋使团”。
  自称大瞿越,却被大宋扣了个交趾郡王帽子的越南李朝,虽然一直在边境上不怎么安分,但这一次也不敢违逆大宋海路市舶制置司的牒文,派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使团。
  至于大理国和吐蕃诸邦,在平夏之战后就是岁岁来朝了,他们贺正旦的使臣还没走,正好留下继续祝贺赵佶上尊号。
  契丹贺正旦的使臣灰溜溜的离开倒是在预料之中。可是高丽国的使臣居然谢绝挽留,也和契丹人一起走了,拒绝承认大宋皇帝拥有四海,这一点倒是有点让人意外。
  而且,这还是个非常不好的兆头。
  契丹和高丽国的关系,显得太过亲近了。
  “无妨。”蔡京皱起了眉头,“高丽国的事情自有海路市舶制置司应付。如果真的翻了脸,火也烧不到咱们的土地上。”
  “契丹人呢?”张商英问,“今年的岁币,咱们可不给了!元长你不会认为耶律延禧会咽下这口气?现在高丽国又和契丹站在一块儿,不会真的打起来吧?”
  “不怕。”蔡京一笑,“能应付的。”
  “能应付?”张商英说话的声音都有点变了,“辽国乃万乘大国,精兵百万,上将千员,幅员万里,可不是西贼能比的。现在又拉上了高丽国,真要开战,规模怕是不会比真宗朝那一次小了。我们要如何应付?”
  “自有都军机司筹谋策划。”蔡京笑道,“我等不必太过操心。”
  张商英轻轻哼了一声:“具体的用兵打仗自然可以由都军机司筹划,可是粮饷、征兵、征夫、转运,还有河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