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豪商-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也许各种血缘兼而有之吧。
大约是因为他们生活的坏境实在恶劣,而且自唐朝衰弱后这片千沟万壑的山地就成了法外之地,无数的山沟之王应运而生,也就形成了无数个好斗的横山蕃部。
而西夏强盗政权的崛起和北宋的富而弱,又给了那些山沟之王们跟着大强盗当小强盗的机会。
所以贫瘠的横山地区,一直以来就是西夏最佳的步兵兵源之地,横山步跋子就来源于此。大大小小的山沟之王们,也因为跟随西夏抢劫汉人而发了大财小财,几十年下来,也就习惯了把汉人当成猎物的生活方式了。
哪怕现在大部分横山地区都已经被划入了大宋的版图,生活在那里的横山蕃部,依旧忠于西夏而反对大宋——毕竟群狼不会被绵羊统治,除非绵羊变成了老虎!
而大宋肯定不是会咬人的老虎,虽然西军中不少将门和这些蕃部打了几十年,早就打出了血海深仇,恨不得将之全部屠灭。可是北宋的文官系统是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所以这里的蕃部就处于被伤害,但是又没被打死打垮,同时又因为没有了抢劫的机会而由奢入俭的痛苦过程中。
所以横山的人心,目前还是属于西夏的。毕竟西夏这个强盗国家是唯一能带着横山蕃部去抢劫汉人的大贼头!
因为人心属夏,所以千沟万壑的横山对察哥的大军而言,根本就不是太大的障碍。这里并没有连成一片,可以阻断南北交通的高山,有的只是无数个四通八达的沟壑。
哪怕是最善于筑城的宋军,也没有能力修建足够多的城堡去堵上这里不计其数的沟壑。
唯一的办法,就是派出无数的哨探,盯住每一条沟壑,每一个蕃部。
一片荒凉的黄土塬上,少年韩五站在寒风之中,死死盯着远处星星点点的火光。
此刻正是丑时,朔气正寒,万物蛰伏。横山蕃部的贼人们在这个时候可不会打着火把出门。
再瞧瞧那些火把的数目,正在行动的贼人可不是三百五百的数目,只怕有好几千吧?
几千之数对横山蕃部而言,几乎是不可能齐集的数目。那帮山沟之王手底下能有几百个精壮,就能号称个大首领,在大宋或着西贼那里谋个不大不小的官职了。
长在延安边陲之地,从小就闻着狼烟长大的少年弓箭手韩五顿时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他整个人都颤抖起来,也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因为即将到来的大战感到兴奋。
这可是他韩五的初阵啊!
“火长!火长!”
韩五好像疯了一样在高高的黄土塬上飞奔,一边奔跑,还一边扯着嗓门大吼。
此处黄土塬的中央扎着七八个小小的,斜坡状的单人小帐幕。小帐幕围城一个环形,中间还点着一堆篝火,把几个小帐幕都烘烤的暖洋洋的。每个帐幕里面,都有一个蒙头大睡的弓箭手。
少年韩五的脑子里面一片空白,只剩下了西贼来袭的念头,一时也想不起来自己的火长韩矮虎在哪个帐幕里面,干脆就一个个掀翻了。
里面睡得正香甜的弓箭手们忽地让朔风一激,全都被搅了清梦,顿时就嚷嚷着开骂了。
“直娘贼,是哪个撮鸟在掀帐篷?”
“是泼韩五,这个小腌臜货莫不是失心疯了吧?”
“韩五,你个腌臜混沌在做甚?”
韩五闹了一阵,已经有些清醒了,连忙手指着北边跳着脚道:“西贼来啦!是西贼打来啦,好几千,兴许上万人……”
“你个小杀才,大晚上的发甚鸟疯?哪儿来的西贼?西贼早叫俺们打怕了!”
“石老四,你个睁眼瞎,自己看那边!”
被韩五称为石老四的弓箭手这才站了起来,眯着眼睛往北一望,顿时也和韩五一样嚷嚷起来:“直娘贼的,真是西贼……恁般许多,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年纪比韩五大了十岁,个头却只到韩五肩头的火长韩矮虎这时也瞧见无数的火把,在一片黑暗中组成了三条火龙,在横山的沟壑中流动一般前行,而且速度极快!
“西贼!”韩矮虎一下跳了起来,“快快快,快收拾东西,咱们去塞门寨报信儿!石老四,别干愣着,把火灭了……可不能让西贼顺着亮光摸上来!”
火堆很快就被石老四弄灭了,黄土塬上顿时陷入一片黑暗。
此时此刻,就在中间那条滚动的火龙之中,几双锐目,正眺望着火光熄灭之处。
萧合达将目光收回,看着领先他一个马脖子的晋王察哥道:“大王,这伙漏网的宋狗倒是没有在睡大觉,发现咱们了。”
效忠西夏的一部分横山蕃部当然派出了好手去摸宋军的岗哨。不过这里地形实在太碎了,真正的千沟万壑。饶是祖祖辈辈生活在此的蕃部,也不敢说能摸遍每一处山岗土塬。而且宋军的岗哨是流动的,想要完全收拾了也不大可能。
不过那又能怎么样?自己可是带着四万大军翻越横山而来,塞门寨上有多少宋人的弓箭手?撑死了就是一两千,怎么可能挡得住?
“无妨。”察哥冷冷一笑,“李讹,此间离塞门寨还有多远?”
“明日午时便可到达了!宋人便是知道大王来了,也不可能调兵布防了。”
察哥又问身旁一个上了点年纪的蕃部首领:“李大首领,点集到多少人了?”
“回禀大王,俺们延州十三个蕃部早就盼着大白高国打回来了!不过大王您来的忽然,急切之间实在着急不到多少人,只有小臣本部的数千人都已经拿起刀弓,愿意为王前驱了!”
一个蕃部是无论如何都拉不出数千丁壮的,这位李大首领多半是集中了部落中老弱妇孺,勉强凑起两千余人,就号称数千了。
察哥当然也心知肚明,不过他也不会打击李大首领的积极性,笑着说:“好!大首领果然豪勇!待打下塞门寨,让你家先抢一个时辰!”
“多谢大王!”
察哥点了点头,火把映照下年轻的面庞上显出了狰狞的表情:“传令三军,急行!明日午时之前,务必杀到塞门寨下!”
“喏!”
塞门寨位于延水上游,距离延安府城肤施约200里,处在由横山南下进攻延安的捷径之上。
康定元年(1040年)时,嵬名元昊就是此处攻入延州,并且在三川口大败刘平、石元孙所部的。如果不是天气转冷,风雪骤起,延州怕是早就变成西夏的地盘了!
而察哥这一次选择塞门寨的原因,除了饱掠一番,也存着袭破塞门以威逼延安,迫使宋军从银州撤退的心思。
……
塞门寨守不住了!
当韩五骑着一匹跑得口吐白沫的老马抵达塞门寨以北的险要土门关时,这个才充弓箭手没多久的少年,就知道塞门寨必失了。
因为韩五自己就是塞门寨的弓箭手,对这座缘边山寨的情况是再熟悉不过了。
虽然早年间的三川口之战后,塞门寨就是西军弓箭手布防的重点,一直有大量的弓手在塞门寨和塞门寨以北的土门关布防。但是随着宋军不断在横山、无定河一带取得进展,对塞门寨的防御也就变得日益疏忽了。
渐渐的,在塞门寨充当弓箭手也变成了一桩不错的买卖了。二百亩土地不用缴纳租税,便是租出去也能让一家几口人温饱无虞了。而且塞门寨又不大会遭到西贼的攻打,真是再好不过的地方了。
而好地方,自然有人打破头想挤进来,哪怕把那二百亩中的一部分“献给”上官……譬如韩五的二百亩就没有拿全,有一半孝敬给上司了!
剩下的一百亩,养他一个单身的小子其实也够了。可是那些有家口的弓箭手可就不得不扣减装备、训练以节省开销,同时租种土地以增加收入。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战斗力自然没有任何保证了!
“老五!”
就在韩五等人等待土门关开门放他们进入的时候,和他一族的韩矮虎突然叫了他一声。
“虎哥,怎地?”韩五问。
韩矮虎的声音非常低沉,显然也知道不对头了,“给你个差,去找个黄土塬盯着大路,若是西贼到了,就立即来报。”
这是什么差事?
韩五愣了愣。西贼要到了土门关,还能躲过关上的望台瞭哨?
“快去!”韩矮虎吼了一声,“若是有来日,记着照看着一下俺娘!”
韩五顿时就明白了,自己的这个族兄是要放自己一条生路……他也知道塞门寨不保了!
第七百零九章 资产阶级强盗的诡计
夏州以北,戈壁沙漠的边缘有一处绿洲名叫安庆泽。世居此处的党项部落以颇超为姓,也是昔日党项八部之一,早年间还是定难军李氏部落的重要伙伴,世代通婚。不过在元昊建国称帝后,颇超氏就渐渐和西夏王族疏离,但是也没有卷入激烈的权力斗争以致灭族。
到了如今,颇超一族仍然是西夏党项人的大族,还有不少分支就散落在河间之地。居住在安庆泽的颇超部就是其中之一,总共有两千余帐,人口不下万人,拥有牛羊马匹以十万计。在党项诸部中,也算是大部落了。
现在安庆泽颇超部的大首领颇超马乞肥胖的身形就骑在马上,带着部落之中的数百甲士,披挂整齐,列阵等待。
数百甲士可是了不得的实力!得有甲才是甲士,没甲的最多是壮士。而且这数百甲士是部落的武力,并不包括在西夏军中服役的族人。
这样的实力,也就是安庆泽颇超部这样血统纯粹的党项名门才能拥有。南面横山蕃部的那些羌人部落,是无论如何都拿不出那么多副铠甲和皮甲的。
不过这些穿着铠甲皮甲的甲士,包括大首领颇超马乞在内,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多少显出了一点不安。
不安是由于最近在无定河流域肆虐的汉人强盗引起的,虽然安庆泽距离无定河还有些路程,但是对于一人双马、三马的“马匪”而言,这点距离也不算什么?
而且安庆泽颇超部可是个颇有油水的部落啊!虽然颇超部并不是第一等的权贵之族,但毕竟是党项腹心。族中子弟为官为将者不知凡几,再不济也能谋个卫戍军正兵的差事。
另外,安庆泽虽然地处戈壁边缘,却是个水草丰美的绿洲,宜耕宜牧,非常富饶。而颇超部又是党项腹心,不需要交什么税给兴庆府。日子过得自是非常滋润的!
好在晋王察哥还没忘记安庆泽这边还有党项的腹心部落,派来了整整1000名卫戍军的骑兵!
有了这1000铁骑外加上两三千的负赡兵,安庆泽颇超部暂时可保无虞了。
只是暂时……如果宋人真的夺取了整条无定河流域,那么颇超部就只能背井离乡进行迁徙了。
可是能往哪儿去呢?大白高国境内的水草丰美之地都已经有主了……
脑海中想着搬家的事情,让勒马在那里等候援兵的颇超马乞最后只是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还烦躁的在空中虚挥了一记马鞭。胯下一匹四蹄带雪的西域良马耳朵一竖,条件反射一般发出了一声嘶鸣。
看着首领忧心忡忡,颇超马乞的一个心腹,名叫颇超荣忠的汉子不出声的轻轻带马,到了马乞身边。
“大首领,您可听说了西迁的事儿?”
“西迁?”颇超马乞一愣,“迁哪儿去?”
“西域啊!”颇超荣忠说,“俺那小子不是在六班直里面当差吗?他消息通灵,前些日子写信来说,兀卒派了尚书令安惠出镇西平军,还派遣了于阗李氏的后裔李良臣出访高昌。”
颇超马乞看了自己的这个族弟一眼,叹口气道:“真要西去,咱们颇超部只怕有九死一存了。西边的天方教徒据说很厉害啊,于阗、高昌、归义联军都打不过他们……景宗恁般神武,也不敢出兵帮着于阗复国。”
原来于阗王室在亡国后就避居到了归义军,后来又依附西夏,也曾经向夏景宗元昊提出过借兵复国。可是元昊志不在西方,也就没搭理人家。
不过现在乾顺看着东方的大宋出了天可汗,思量着自己说不定打不过宋国,于是就在做最坏的打算了。一方面让心腹去执掌西平军司,还在敦煌囤积物资,整修宫室,还找到了于阗王室后裔出访高昌回鹘,想要建立一个西进联盟……
两人正说话的时候,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白色的大旗,上面用党项文绣了两个大大的黑字,正是“往利”这个党项姓氏,另外还有一些古怪的花纹。同时出现的,还有七八面大旗,猎猎卷动,然后才是一片跳跃着的马矟的矟尖,反射着阳光,让人不寒而栗。
“不对啊!”颇超荣忠这时皱起眉头道,“这是左厢军指挥往利荣的旗号啊。”
“没错,来的就是往利荣。”颇超马乞道,“他是奉了晋王之命,率领左厢军的精锐来援的。”
“左厢军有这样的精锐?”颇超荣忠摇摇头,“那都是甲骑啊……”
颇超马乞也觉得不对了。左厢军怎么可能有那么神气的骑兵?
“有诈!”颇超马乞大叫了一声,“备战!备战!”
起马站在他背后的几百颇超家的甲士一下没反应过来,过了一会儿才纷纷摘下弓箭,还散开了队形。
对面的骑兵也一样散开了队形,缓缓的靠近,还在行进过程中变成了个弧形,似乎要把颇超家的骑兵包围起来!
颇超马乞看到情况不对,正想下令撤退,对面突然有人用党项话叫嚷了起来。
“都统军,持尚方令锤,晋王殿下驾到!”
什么?晋王察哥来了?
颇超马乞和颇超荣忠一愣,互相看看,也没什么主意了。
察哥打着往利荣的旗号来了?这是为什么呀?
那边的人又嚷嚷开了:“颇超马乞何在?有人告发你通敌卖国,晋王前来问罪!”
卖国?颇超马乞心说:谁买啊?再说我也没国啊,就一个部落……
“呜呜……”
就在颇超马乞和他的甲士们都心烦意乱的时候,沉闷的军号声忽然想起。
然后就是越来越急促的马蹄声!“晋王”率领的骑兵居然发起冲击了!而且是从颇超家甲士们的左右两侧,发起如墙而进的轮番冲击!
这样的打法,当然不是西夏的卫戍军、铁鹞子了,而是慕容鹉、完颜斜也指挥的殿前御马直。
因为之前慕容鹉率骑士追杀过往利荣,缴获了他的旗帜,也通过俘虏知道了一些左厢军的口令。另外,慕容鹉、完颜斜也和武天所部还抢到了不少西夏左厢军的衣甲,所以才有了现在这个诡计——冒充西夏军骗过颇超家摆在安庆泽外面的侦骑,还把颇超家的甲士都骗出来迎候。
听人说自家的大首领卖国,来问罪的又是“晋王”,颇超家的那帮“老实强盗”完全不知所措了。他们都是终于大白高国热爱兀卒陛下的好强盗啊!如果大首领真的要卖国投宋,他们可不答应……
就是这么一恍惚的功夫,安庆泽颇超部的悲剧命运就算注定了!
以武好古的假子骑士和完颜斜也率领的生女真敢达为先锋,一排排手持长矟的甲骑,第次发动,轰隆隆的席卷而来。哪怕上万人的轻骑都抵挡不住这千人重骑的冲击,可是颇超马乞部下,不过数百甲士,而且还慌乱不知所措,真正是连半分抵抗的能力都没有!
安庆泽颇超部,被“大宋强盗”们不费吹灰之力的攻破了。
屠杀和抢掠,随即开始……
……
老军事家王恩的儿子王泽,这个时候正率领五百多名完全轻装的勇士,潜伏在了石堡寨所在的黄土塬下方。
石堡寨的位置靠近银州城,是横山北麓仅存的几个由西夏控制的堡垒之一。
和位于横山山脉的大部分堡垒一样,石堡寨也充分利用了黄土塬的地形,将堡垒建在了黄土塬平坦的底部。而此处黄土塬三面都是悬崖峭壁,只有一处是缓坡。因而可以算得上天险!
不过天险也不是无懈可击,因为黄土塬上通常是没有水源的。而从黄土塬下天天背水上山太麻烦,所以驻守此地的西贼就在一面悬崖边上修了个可以把水桶吊上去的轱辘,还在石堡城内挖了水窖,用来储存淡水,以防长期被围困。
而看守这个吊水的轱辘的西夏小将,却被王恩用重金——重达几千斤的铜,其实也没多少——给收买了!
今天晚上,他会趁着巡查的机会,把缠绕在轱辘上的绳索放到黄土塬的下方,还会打开平时用来运水的一道小门……等到宋军攻上来,他就可以带着铜钱去繁华富庶的延安生活了。
呃,开封府是不敢想象的。对于当了半辈子西夏的军卒,连灵州和兴庆府都没有去过的苦汉子而言,能带着几千斤铜去宋国的延安,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
“将主,快看上面,水桶放下来了!”
天色才暗下来不久,一个巨大的水桶就缓缓落在了王泽跟前,系在水桶上的绳子有小孩手臂恁般粗细,显得非常结实牢靠。
“行了!”王泽笑了起来,“谁先上去?”
先上去的是人探路的,不是挨刀,就是头功!
“小底愿往!”
就在大家稍稍有些迟疑的时候,名叫张俊,长了颗大扁头的二十岁不到的小兵已经挽起袖子,脱了靴子,还把刀背含嘴里准备攀爬了。
“好!”王泽一挥手,“上吧,如果一切安好,就牵三下绳索。”
第七百一十章 强盗也有赔本的
得手了!得手了!
晨风吹动,嵬名察哥站在一块黄土塬上,望着远处浓烟滚滚,哭喊声一阵阵传来的塞门寨,只觉得一阵阵痛快。
自己果然是祖传的强盗,一出手就抢了票大的。
他是昨天中午率部抵达塞门寨北面的土门关的,关上虽然已经戒备,可是守军并不多,大约只有一二百人。根本不用他从兴灵带来的精锐出手,只让李大首领的蕃部壮士出手。李大首领的人早有准备,他们是带着长梯跟着察哥行军的,而且也善于攀爬,不到两个时辰就攻下了土门关。
随后察哥就挥军猛扑塞门寨,抢在那里的汉人肥羊逃走前,就把城寨团团围住。先是劝降,然后又驱使李大首领的人马发起猛攻。
不过这回遇到的抵抗就激烈多了。因为之前土门关的抵抗耽误了些时间,塞门寨周围的农夫和弓箭手都入了寨子。所有能拿起兵器的人都武装起来了,拼了性命抵抗,箭如雨下,滚木檑石也如冰雹一样砸了下来,李大首领很快就支撑不住败下阵来。
随后察哥又迫使李大首领带人攻了两次,直到把塞门寨上预备的滚木檑石消耗得差不多了,才点了2000卫戍军上前,一次进攻,就打破了塞门寨!
这可是个至少拥有几千口人的大寨子啊!寨子里面的牛羊马匹怎么都上万,存粮说不定有十万石,铜钱、丝绸肯定也有不少。
虽然要分一点给李家大首领,但是大白高国拿到的东西还是足够多的。
而且拿下塞门寨还能起到威逼延安府的效果……如果陶节夫还想想保延安府万无一失,那就得把占据银州那支大军调回去。银州之战,就算大白高国取胜了。
如果陶节夫再莽撞一点,不调回银州的主力就派兵来夺塞门寨。那么,哼哼……又是一场三川口大捷就能到手了!
有人得意,也有人伤心。
韩五的心就伤得厉害!初阵败了不说,连家都没了,那些和他一块儿在塞门寨种田练武的朋友还有亲情,全都没有了,不是死了,就是成了西贼的奴隶。
最后看了一眼黑烟滚滚的塞门寨,少年韩五抹了一把眼泪,在心里发了个灭亡西贼的毒誓,然后爬上马背,催马疾驰而去,给延安府报信儿去了。
除了得意和伤心的,今天还人感到失望,这人是老军事家王恩和他的儿子王泽。
他们……当然打下石堡寨了!但是石堡寨内的存粮和守军,都远比想象中要少。
割下的西贼首级不到300,俘虏是零,唯一生还的一个西贼叛徒。这点儿兵力已经少到了不正常的地步!这可是个能够存粮几十万石的大寨啊!
而且,堡寨内的粮仓也大多空空如也,只有很少的几个存了不到一万石的粮食。
根据那个西贼叛徒交待,石堡寨内的存粮在最近的一个月内都在往夏州运送,守军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去了夏州。
也就是说,石堡寨是即将被放弃的城寨……
费了那么大的劲儿,花了那么多的钱,最后只拿下一座几乎是空寨的石堡城,还真是有点儿亏了。
老军事家王恩和儿子互相对视了一眼,看来只能靠折彦质的那支妙笔去粉饰出一个大捷了。
“七哥儿。”王老军事家叹了口气,对自己的儿子说,“你带人走一趟银州,让武好古派人来运粮食吧。记着小心一点儿,若是银州被西贼围攻,就赶紧回来,可知道了?”
“孩儿知道了。”
王恩应了一声,就领着几十骑(这些骑兵都是他爹带来的)往银州而去,当天傍晚的时候,就抵达了一片平静的银州城。
哦,也不是一点动静没有的那种平静,而是没有一点战火的味道,只有无数的府兵在各自军官的指挥下,在银州城外的旷野上操练枪阵。
枪阵歪歪扭扭的,一看就知道是新兵蛋子在操练。军官们都跟凶神恶煞似的,人人手中拎着皮鞭,看到不对的就毫不客气一下抽了过去。
不过也不都是体罚,奖励也是有的,王恩从一队长枪兵旁边经过的时候就听见一个都头之类的小军官在嚷嚷:“你们这帮撮鸟都听好了,十天后就是各都小比,若是拿了第一,全都人人有赏,一个赏三缗铜钱!2310文啊……你们这帮贼配军想要钱吗?要钱就给老子好好操练!”
十天一比,得胜有奖?王恩听得好生奇怪,还有这般练兵的办法?不过这一都百人,一人给三缗就是三百缗……这武好古真也舍得?
王恩哪里知道,武好古要给出的赏钱并不止三百缗,因为第二名、第三名也有赏钱,而且都头、副都头、十将等各级基层军官还有更加丰厚的奖金。
十天一次的练兵比赛,武好古只少要摸出1200缗的奖金!
当然了,也不是只有奖没有罚。比赛倒数第一的都,全体军棍伺候!
和宋军传统的轻管理、重实战不同,武好古这个资产阶级是深深知道管理出效益的!所以他的部队里面不仅有比较专业化的管理团队,而且对于军队的训练,也抓得很严。
没有什么几天操练一回的道理,都是天天操练两回,上午一回,下午一回。而且为了防止下面的人糊弄事情,武好古还想出了各都比赛的法子,而且有奖有罚。
至于怎么比,怎么定胜负,那是军事机宜们的事情……
总之,在武大郎手下做事,是不大好混日子的!
就在王恩抵达银州城内,武好古的大帐的时候。这位注重效益的大资本家,正在帐中来回踱步子,看上去非常焦虑。
让他焦虑的是从夏州城出来的西贼大军忽然没了踪影!
本来他们应该已经逼近银州了,明后两天间也许就会有一场鏖战在银州展开。
可是现在,这支西贼大军仿佛消失在空气中了。不知去哪儿了?也许回城,也许南下穿越横山去威胁延安,也许……发现了慕容鹉、完颜斜也率领的3000骑兵,跟随而去了!
其中最后一种可能,是武好古最担心的。
因为他手中两万府兵并没有多少战斗力,能战的就是三千多御龙猛士和一千甲骑。而御龙猛士的作用,是远远比不上甲骑。
如果这些甲骑被西贼消耗干净了,那么自己就得从银州城狼狈逃窜了。
另外,这一千甲骑中有200骑是武好古的假子,还有二百多骑是从界河商市招募的骑兵效用。他们也可以看成是武好古自己的力量。
要是都让西贼给灭了,那武好古可就做了一笔大大的亏本买卖了!
“宣赞,王正将来了,鄜延军的王正将来了!”
一名军事机宜,突然跑了来,把王泽到来的消息告诉了武好古。
“王正将?”武好古一时想不起来这人是谁。
“就是王总管的七衙内,鄜延路第三将正将王泽之。”
这位军事机宜是西军出身的骑士,是认识王泽的。
“他怎么来了?”武好古一愣,马上道,“快请进来。”
“喏!”
这名军事机宜领着王泽走了进来,和武好古见过礼后,也不寒暄,王泽就直截了当通报了夺取石堡寨,并且缴获军粮数千石的好消息。
“石堡寨?”武好古走到地图旁,找到了石堡寨的位置,果然距离银州不远。
“武宣赞。”王泽见武好古没有说什么时候派人去运粮,便催促道,“石堡寨中有几千石粮食,请宣赞派人去取吧。”
武好古摇了摇头,“泽之……四天前有至少两万西贼的骑兵离开了夏州,本以为他们是向银州而来,可是却踪影全无了。”
“四天前?两万西贼骑兵!?”王泽也感到事情有点严重了。
夏州和银州的距离只有一百多里,步兵走上三天随便怎么样也到了。骑兵如何奔袭,一天也能走完。正常行军的话,两天也差不多了。
也就是说,这支西贼骑兵两天前就应该到达夏州!
“宣赞可知道他们去哪儿了?”
“并不知道!”武好古摇摇头,“有没有可能进入横山了?”
“进入横山?”王泽眉头一皱,“宣赞是说他们越过横山去打……”
他的目光在地图上一扫,就落在了塞门寨。
“他们去打塞门寨了!”王泽低声道。
“塞门寨?”武好古也找到了图上的塞门寨,“距离延安府城很近啊!他们会不会……”
“攻打延安府城?”王泽摇摇头,“打不下来的……延安府六十多年前差点被元昊拿下。因而此后就不断加固增筑,如今早就固若金汤了。而且府城及周边堡垒驻兵很多,禁军加上弓箭手不下两万。西贼便有十万之众,没有几个月的攻打也拿不下来。”
武好古的心已经沉了下来,“那就不是塞门寨了……”
“不不。”王泽摇摇头,脸色有点难看,“一定是塞门寨!塞门寨屯田数十年,储备颇丰,周围的人口也多,一旦被攻破,咱们的损失可就大了!”
第七百一十一章 国际名将高太尉
王泽这下再没心思和武好古商量搬运粮草的事情了,不过几千石粮食,烧了也没什么。
而且,一旦延安府有警。武好古在银州的这支兵随时会被调回延安府。到时候这几千石粮食还能运回去?还不是一把火烧了?
所以小军事家王泽立即离开了银州,奔回了石堡城,把从武好古那里得到的坏消息告诉了自己的老爹王恩。王恩一样是大吃一惊,连忙留了些人守着石堡城,就自己和儿子一起带着几千人往延安府一路急忙忙赶去。
与此同时,延安府那边,陶节夫和童贯也已经知道了塞门寨被西贼攻占的噩耗了。
坏消息是少年韩五带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