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公和王诜关系很好,而且居住在开封府,又是御史,若能把他诳到潘家园,一定能公正评定的。
  “李伯时……若是驸马相邀,他一定会去的。”高俅笑道,“哥哥便想想办法吧。”
  武好古冲高俅一拱手,“多谢高大哥了,此局若有进项,便分给高大哥三成。”
  “好说,好说。”高俅想了想,又问,“只是你有赌本吗?”
  “有。”武好古笑道,“吾家小有资产,便是如今,几万缗总能拿得出来的。”
  “好,那便联手做一局吧!”
  ……
  从高俅家出来,已经过了亥时。
  走在城北厢的小巷中,但见一轮明月高悬,月光清冷,洒向人间。
  “时候太晚了,若再回内城怕要到明日了,而且夜路也不安全,不如去我家将就一晚吧。”
  郭京跟在武好古身后,邀他去自己的住所过夜。
  “也好。”武好古知道郭京主要担心自己的安全。
  开封府城内到处都是军巡铺,治安情况是很好的,哪怕入夜也少有人拦路打劫。
  不过武好古最近有点拉仇恨,还是小心些好。
  “郭三哥,等四月初一事了,我打算去一趟海州。你能不能在禁军里面寻几个靠得住的兄弟,随我走一趟?”
  “去海州?去海州做甚?”
  “去洗钱,去给人家寻《八十七神仙图》,也给自家寻个退路。”
  “洗……钱?还要寻《八十七神仙图》?”
  郭京完全不明白武好古想要做什么,但是他知道,跟着武好古肯定有钱赚。
  而且还能赚大钱!
  这才是关键。
  “行!”郭京拍着胸脯道,“包在某身上了,开封的老禁军多不能打,不过某家识得几个从西军调来的教头,都在西边见过血杀过贼,可以一敌百。”
  “可靠得住?”
  武好古其实只想寻几个看上去像一点的保镖,没想到郭京直接给他荐了西军来的硬手。
  “靠得住,如何会靠不住?”郭京苦笑,“这几人又不是光棍,全是有家有口的,可除了武艺又不会别的营生,都穷极了。大郎手若肯一直雇他们,便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了。”
  武好古闻听,点了点头,没有吭声。
  那些时代在开封府当禁军的军汉都有别的营生,军籍只是个编制。可是从西军调来的杂品武臣们却都是“没本事”的,到了开封府这个花花世界后,全都坐困愁城。
  开封府虽好,却是对有钱有势的富贵人言的,若是要靠几个“死军饷”养活一家老小,那可真是活在人间地狱里面一样。
  这开封府的花花世界,压根就不是个能养职业兵的地方,再好的兵,搁开封府放上几年也都变成牢骚满腹的中年苦汉子了,再上战场,便没有甚底锐气了……


第四十章 郭小小
  一夜无事。
  当天色大亮,再次为开封府注入活力时,武好古也从一张收拾得很干净的窄小床铺上起身了。
  床铺是刘无忌的,不过替武好古收拾这床铺的却是郭京那个嫁不出去的黑妹子郭小小。
  小小今年十三岁,并不算丑,俊眉靓眼,珠圆玉润,还是小小萝莉已经有些曲线怒突了,个子更是和武好古差不多高,真不知长成了以后会婀娜成甚模样?只是这丫头的皮肤黑了一些。
  不过郭小小难嫁并不是因为黑,而是因为拿不出嫁妆。
  开封府的男儿们大多为房所累,女儿们则被嫁资困扰着。
  没有嫁妆的女子,哪怕貌若天仙,也难嫁得好人家,除非姓赵……当然不是赵铁牛的赵,而是赵匡胤的赵!
  赵宋皇家支派的女儿,一向是开封府商家主妇首选。在武家没有没落前,武诚之就一直想替儿子找个姓赵的媳妇。若是能得个县主,聘礼出到几万缗也无妨。
  娶了县主,那可就能荫一个官了,若是有官,武家哪会有今天的祸事?
  可惜县主没有寻到(县主也不是在铺子里面吊着卖的,得等机会才能弄到手),祸事却先一步上了门……
  而郭小小家贫,还有一个没房没钱(现在有钱了)的哥哥郭京,自然没指望嫁作人妇了。
  所以郭京和老母亲穆氏一直都想把郭小小典给武好古做妾(做妾当然不必自带嫁妆,而且还可以拿进一笔),本来都和没被换魂的武好古说好了,就等武好古娶了姓赵的媳妇,就把郭小小送去暖床……之所以这样安排也是习俗,娶妻之前纳妾是对女家不敬,特别媳妇还是赵家之女。
  结果却让武好古到了二十高龄还是个没睡过女人的童男子。
  不过郭小小对武好古似乎也没甚底意思,天亮后进来收拾屋子的时候也不理大郎,还一个劲儿问“无忌哥哥”去了哪里?惹得郭京黑脸一板,指着妹子就一顿臭骂。
  “你这丫头怎恁般不长眼呢?当着武家大官人的面问甚刘无忌啊?那小子哪里比得上武大官人?”
  小小这才仔细打量了一番睡眠不足,显得不太精神的武好古,却不大满意,小嘴儿一掘,嘟囔道:“你都把武大官人夸上了天,奴看还是无忌哥哥好……”
  “你你你……”郭京跺了跺脚,“气煞某家,某家今日就把你送去给武大官人暖床!”
  说着话竟要去捉自己的妹子。
  “不去,不去……”
  小小仿佛受了惊的兔儿,叫了一声就一溜烟冲出了屋子。
  郭京便要去追,却被武好古叫住了,“三哥,你做甚呢?小小不愿意就算了,过去你家贫,嫁不了妹子,现在还缺那几百缗的嫁资吗?寻个夫家去做大妇,不比给人做妾强吗?”
  郭京闻言却连连摇头,“大郎你生在富家,岂知贫贱夫妻百事哀啊……小小那样的野丫头,富庶之家根本瞧不上,只能嫁个城北厢的穷当兵,一辈子苦出不得头,哪里比得上做你的妾?”
  武好古听了这话,也只能苦笑无言,因为郭京所言句句属实。
  这开封府的兵都落到了这步田地,不就是有国无防吗?
  看来二十多年后那场大难的根子,便在于此啊!
  再说句大实话吧,让如今的武好古自己投兵从戎,去禁军当个丘八,也是一百个不愿意的。
  等到四月初一后,他至少是和米友仁平起平坐的画师了,随便涂两笔就够禁军的大头兵们忙活大半辈子的了。
  这种世道,谁还会把当兵看成个好勾当?
  想到这里,他也没兴致再和郭京说下去了,便一抱拳道:“天色已明,我便回内城去了。明日便是四月初一了,你和小乙今晚一定要去大相国寺,明日一早便可带上交引到第一甜水巷来了。”
  价值近五万八千缗的交引都藏在大相国寺傅和尚的僧房里面,武好古做的《醉罗汉图》的原本也在那里,都由傅和尚看守着。
  “好的,某知道了。”
  武好古吩咐完了,正准备离开,刘无忌却回来了。
  他给郭京和武好古带来了早饭,同时还带来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消息。
  “大郎,阎小姐听说你的写真了得,想请你为怡红院的花魁画幅个像……”
  “小乙,你说甚呢?”
  刘无忌的话还没说完,便被郭京打断了。
  “怡红院就是个肉铺子,那里的小姐也配让大郎来画?大郎的画技早晚是绘画称旨,将来是要画官家画太后的。”
  武好古笑道:“三郎,你言重了。其实小乙倒给我提了个醒,给小姐画写真也不是不行……”
  刘无忌大喜,“大郎,你答应了?”
  “没有。”武好古连忙摇头,“阎小姐那里的女人我不画,至少现在不能画,将来再说吧。”
  看到刘无忌一脸失望表情,武好古劝导道:“小乙,你也是有身家的人了,怎么还往怡红院去寻阎小姐那个老鸨啊?不如等这次的事情了了,给你和三哥都说门好亲事。”
  “那你呢?”刘无忌笑着反问,“你莫不是还在想潘将主家的十八姐吧?”
  一听刘无忌提起潘巧莲,武好古的心里就是扑通扑通的直跳,脸颊也有些发热。
  “不提了,不提了。”武好古立起身,然后拍了拍郭京、刘无忌两人的肩膀,“郭三哥,把昨晚和高大哥商量的事情同小乙说说,等你们到了大相国寺再与和尚说了。另外,这次在潘家园的局,你们也有份。进项高大哥拿三成,我拿四成,你们每人一成,行吗?”
  其实在潘家园赌斗中,郭京、刘无忌和傅和尚的作用不大。不过武好古既然当他们是伙伴,就得带着他们发财。而且,他现在也需要几个好兄弟来帮衬,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行。”
  “一切都凭大郎做主。”
  “对了,三哥。”武好古想了想,又说,“回头让和尚做个账册,公中的钱由他管,但怎么用必须由我们四人商量着决定,也不能我一个人说了算。我们兄弟的勾当以后还要做下去,还得做大,必须得有个规矩。”
  “嗨,瞧你说的,我们都听你大郎的。”
  “对,对,你一个说了算就成。”
  郭京和刘无忌这回都提出了异议,他们这些日子跟着武好古是分到大钱了,这辈子都没恁般阔过,自然听武好古的。
  “既然你们听我的,便要立好规矩。”武好古摇摇头道,正色道,“我们兄弟的买卖才开张,今后还要做大事,如何能没个规矩?”
  “还要做大?”
  “这假画的勾当……”
  武好古听了两人的话,嗤地一笑,“说甚呢?谁说一直要做假画了?我们以后要做的勾当大着呢,大到你们想都不敢想……好了,今天不谈这些,我先回内城去了,你们准备一下,也去寻和尚吧。”


第四十一章 机会要来了
  天将隅中,刮起了东风,空中乌云翻卷,似乎有一场暴雨将至。
  武诚之此时的心情,也和这天气一样,狂暴的想要打人。
  从今天早上开始,他便枯坐在书房之内,盯着武好古画得《冯二娘写真图》,目不转睛,动也不动。但是内心之中,却是一阵阵的狂风暴雨。
  因为……他已经看出不对了!
  他在潘楼街上的名气,也不是浪得来的,如何看不出武好古的这幅《冯二娘写真图》所有的笔法,和《醉罗汉图》如出一辙。
  而且,《冯二娘写真图》在写实、写真方面的水准,略微还超过了《醉罗汉图》。用《醉罗汉图》上学来的笔法,是无论如何都画不出《冯二娘写真图》的,反过来倒是有可能……
  另外,《醉罗汉图》出世才多少时日?有谁能在恁般短的时间里,便将此画所用的笔法全部习得,还融会贯通,并且再有所升华呢?
  也就是说,《冯二娘写真图》和《醉罗汉图》极有可能是一人所画!
  而这个人,就是他的儿子武好古!
  可是……武好古在绘画上面有多少水准,武诚之又怎会不知?
  在武好古的印象中,他的长子顶天就是个二流画师,终其一生,也难入大雅之堂。潘楼街上的书画官牙,大概就是他能达到的最终高度了。
  而现在……武好古已然是一代画圣了!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祖宗保佑,让武好古这小子突然开了窍吗?祖宗也是的,那么大的事情,怎么就不托个梦说一声呢?
  就在武诚之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书房的门忽然被人推开,进来的正是冯二娘。
  冯二娘一脸的忧愁,看着枯坐不动的丈夫,显得非常难过。
  “官人……怎就坐了半日呢?”
  她今日上午去了开封府学看儿子武好文,回来便听王婆婆说武诚之把自己关在了书房里面。
  “哦。”武诚之应了一声,“看画呢。”
  冯二娘蹙了下秀眉,“看画看了一个晌午?”
  她轻移莲步,到了武诚之背后,看了一眼书桌上的图,“这幅啊,不是大郎画得么?可真像啊,没想到大郎的画技,竟到了如此地步。”
  “别说你没想到。”武诚之苦苦一笑,“便是我这个一手教会他画画的爹爹,也没想到……”
  “这总是好事吧?”冯二娘问,“这等画技,可称得当世第一人了。”
  “好,当然是好。”武诚之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可是他不该拿这画技去骗人钱财。”
  “怎么了?”冯二娘有些奇怪,造假画骗钱的事情,武诚之自己也干了不少啊。
  武诚之叹了口气,“娘子,明日便和我去把和离办了吧。”
  “还要……和离?凭大郎的画技,难道就不能……”
  “不好说。”武诚之叹了口气,“是福是祸,我也不知了……我这儿子,现在也不听我的。便只能由着他去了,只盼着别累到二郎。对了,二郎怎么样了?家里出了那么大的事情,他还有心思读书吗?”
  冯二娘闻言也是一叹,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
  武好古想豪赌一把?
  而且,还有必胜的把握!
  对此,驸马王诜有点难以置信。
  “高大郎,那武大郎的人像写真在潘楼街上可有名吗?”
  “无甚名气,不过他的界画楼台之前一样无人知晓,便是现在也没几个人知道他的本领。”高俅一边回答,一边将一幅刚刚裱好的《桑家瓦子图》挂在了另一幅《桑家瓦子图》旁。
  老驸马王诜抱起胳膊,端详着眼前的两幅画,总算有个七八成像了。他吐了口气,说:“临摹了不下三十纸,才堪堪入门……若是要得其精髓,非穷十年之功不可。他的人像写真若有界画楼台的本事,那无疑便是当世画圣了!”
  “画圣也不过是个画画的。”高俅满脸堆笑着说,“若是无人庇护,明日之后,他父子兄弟便在开封府无立锥之地了。”
  王诜看了眼高俅。
  “你想让我收他入门下?”
  高俅笑道:“驸马,活的画圣,总比死的《八十七神仙图》好吧?”
  “好是好。”王诜摇摇头道,“可是我王诜只能留住死的《八十七神仙图》,却留不住活的画圣。而且我也老了,没有几个十年之功可以用在绘画一途上了。对了,那武大郎还说要给你写真?”
  “是啊,他要画个《蹴鞠图》。”
  “画《蹴鞠图》?”
  王诜想了想,“如果真画得好,倒是个机会啊。”
  “是武大郎的机会吗?”高俅问。
  “也是你高大郎的。”王诜瞅了一眼自己的这个亲随,“机会只有一次,你好好把握吧。”
  高俅不知道王诜要给自己和武大郎甚底机会,但是他本能感到,这次机会如果抓住了,是能改变命运的。
  想到这里,高俅忙一揖到地,“驸马厚恩,高俅没齿不忘。”
  王诜闻听,顿时笑了,“便这样吧。高大郎,去给老夫备车,老夫要去镇安坊会个老友,听说她最近得了个宝贝,甚是美艳啊!”
  “喏。”
  ……
  此时在陈佑文的宅邸当中,几名如今在开封书画文玩行中大名鼎鼎的人物,都在他那宅院中济济一堂。
  米友仁也在其间。虽然他是国子监生,又出身勋臣之家,属于前途无量的士大夫。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真正安身立命的本钱还是书画。
  大宋开国以来,除了初年,绝大部分时间中勋臣亲贵都是富贵闲人。要得个官不难,但是要做大却是非常困难的,除非能凭本事考个进士。
  如果走国子监的后门当个官,那就甭想政事堂、枢密院这等地方了,恐怕连知一府一州都很难轮上。多半就是在京当个闲官,或者出京做个知县百里侯罢了。
  不过米友仁对外放做官也没甚兴趣,在开封府当个掌书画(翰林书艺局和画院是文官中官共管的)的官儿才是他的理想。不仅逍遥自在,而且油水也不差。
  而要坐上这种位子,便要和画院、书院的待诏,还有潘楼街上勾当的头面人物搞好关系。
  所以今天恭贺陈佑文出职为官的人中,就有米友仁的身影。
  陈佑文出职在潘楼街市上是件大事儿,酒宴摆在了王楼,包下了王楼四塔中的一塔,摆了流水席,还请了当红的行首歌伎献艺。
  不过现在还没到饭点儿,因此只是几个有头有脸的人物聚集在陈佑文的宅子里面,一点果子,几壶点茶,聊着事情。而穿上了绿色公服的陈大官人,则是一脸的志得意满的模样。
  他现在不再是吏员身份,而是真正的官人了!
  虽然为了这个官,他着实下了血本,可是这本钱下得却值。因为有多大的官,才能发多大的财……现在陈佑文不仅有了官,而且待诏直的差遣也还抓在手中,是有官又有权。
  这钱,还怕捞不回来吗?
  不过终于如愿披上官袍的陈佑文心里总还是有那么一丁点的不痛快,就是武诚之那个本来不怎么中用的儿子武好古,不知怎的就涨了本事!
  居然有了一手能让王诜和米友仁都侧目的界画楼台……而更让他感到不安的是,他陈佑文陈大待诏,潘楼街上的巨头,竟对武好古的本事一无所知。如果不是前来道贺的米友仁亲口告诉他,他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呢。
  难道这武好古竟是深藏不露?
  可是他为什么要怎么做?有甚底好处?
  还有,他用言语激米友仁在潘家园赌斗,分明就是想出名啊!
  在眼下这个武家已经变成一盘菜的时候显露真本事求名……分明就是不甘心被书画行的劫数给勒索一大票。
  这……不合规矩啊!
  “元晖,你和他赌斗了甚底物件?”陈佑文轻轻放下茶碗,低声问米友仁。
  米友仁的目光四下一扫,笑吟吟道:“待诏该可猜到的……如今武家因何遭难啊?”
  陈佑文按了下额头,“糊涂了,竟没想到。”他笑了笑,“如此说来,那武大郎是急病乱投医吧?”
  “不好说,不好说。”米友仁只是摇头,“若是比山水,他当不如我,若是比界画,我自不如他。但是写真人像……他们武家可是传承了吴家样的。”
  “他的吴家样可不如你啊……”陈佑文说了一半,又忽然摇了摇头,“除非是过去没有显出真本事!”
  “过去没显出真本事是甚意思?”
  陈佑文眼珠子一转,淡淡地道:“便是要寻个一鸣惊人的机会!”
  “一鸣惊人的机会?”米友仁眉头皱了皱,“那岂不是把我当垫脚石了?”


第四十二章 潘家园,西四房
  雨夜,潘家园,西四房。
  很少住人的老宅中依稀亮起了灯火,潘孝庵和潘巧莲兄妹,在白天的时候就从开封府城外的庄园挪进了潘家园,还带来了好几十个仆役,将年久失修的院子好生打扫了一番。
  因为明日会有许多开封府中能算一号的人物大驾光临,看米友仁和武好古的那场赌斗。
  当然,同时也会一睹潘巧莲的绝色姿容……
  不过潘孝庵却一点都不关心明天的这场必将震惊开封画坛的比试,他现在正冲着摊开在自己面前的一幅《美人图》发怔。
  图上的美人,是冯二娘!
  图是冯二娘的老女使王婆婆送到潘孝庵手上的,目的是为了武好文能顺利进入太学。
  入太学不像考科举,一纸定乾坤,那是需要拼爹的。可是武诚之这个爹现在坑了,所以冯二娘只能另外想辙。
  而潘孝庵,则是她唯一能指望得上的人了。
  不过她并没有把那幅武宗元的《天女散花图》献给潘孝庵,而是拿了武好古给她本人画的《冯二娘写真图》送来了……
  灯光之下,图上的冯二娘仿佛活了过来,又回到二十年前,和冯二娘在潘楼相见的那一刻。
  “啊呀,这是冯二娘,怎恁般像?要是给县主嫂嫂见了如何是好?”
  背后传来了潘巧莲大呼小叫的声音,潘十八姐不知甚时候进了书房,就立在潘大官人背后。
  “十八,莫吓你十一哥了……你嫂就是见了这画也不会说甚的,不过是一幅画罢了。”
  “县主嫂嫂”自然是赵家之人,不过却不是花了大价钱迎来的。潘家将门和赵家皇室结亲是天经地义的,不必“买婚”,而且嫁入潘家的县主也不是那种落魄了的赵家女儿。相应的,这位“县主嫂嫂”的脾气也有点大,早年一直不许潘孝庵纳妾和蓄养家伎。
  不过这几年,随着潘孝庵的几个儿女(都是县主嫂嫂生的)先后出生,县主嫂嫂对潘孝庵放松了不少。
  潘孝庵看着妹子发问:“十八,你知这画出自谁人之手吗?”
  “谁?”潘巧莲扬了下秀眉,“不会是大武哥哥吧?”
  “就是他。”
  “那明日的比斗,大武哥哥就赢定了。”
  “赢是赢定了,可是祸事恐怕也要跟着来了。”
  “祸事?”
  潘孝庵点点头,又取出一张李唐从苏家铺子买来的《醉罗汉图》摹本,放在了《冯二娘写真图》旁边。
  “怎么样?”潘孝庵问,“看着是不是一人所画?”
  “一人所画?”潘巧莲怔了怔,“十一哥,你莫不是眼花了吧?”
  “不是我看出来的。”潘孝庵摇了摇头,“是李晞古看出来的。”
  “李晞古?”潘巧莲愣了愣,“《醉罗汉图》原来一直在武家手中?”
  “呵呵。”潘孝庵冷笑了几声,“为何不是《醉罗汉图》本就是武大郎造的伪作?”
  “啊!那幅画可坑了刘有方和陈佑文五万缗啊!”
  “而且我家也难逃同谋的嫌疑!”潘孝庵冷冷地道。
  “哼!那又怎样?”潘巧莲挑了下秀眉,“我潘家人还惧他一个老公一个市侩?”
  潘孝庵看看妹子,摇了摇头,叹口气:“惧是不惧的,可是做买卖讲究和气生财,平白无故得罪刘有方和陈佑文,真也是的。他又这本事,早点显出了,早出人头地了,武家也不会有祸事。况且,武好古如今也用不着我们去救了,这等画技……还怕没有贵人相助吗?和他们相比,我又算甚底?在我家也只有四哥(潘孝严)能收他入门了。只是不知道……”
  “不知道甚么?”潘巧莲被他哥哥说得有些糊涂,追问道。
  “只是不知道你们俩的心思了!”潘孝庵看着妹子,呵呵一笑,“你和他,未必无缘啊!”
  “十一哥,你是说……”潘巧莲讶异了则个,俏脸儿马上羞红起来,好似一个熟透的苹果一般。
  潘孝庵摇了摇头,低声道:“可他若是入了四哥门下,你们俩就无缘了!”
  ……
  当天光大亮时,武好古的两个好兄弟郭京和刘无忌就赶着一辆租来的马车到了第一甜水巷的“冯宅”——就是武好古的家,因为昨天武诚之同冯二娘和离,宅子已经过户给了二娘。
  武好古因为今天有一场“大战”要打,所以早早起了,收拾好了画具画架。
  而武诚之和冯二娘两人,因为昨晚一夜难眠,到天将亮时才睡着,所以还没醒来。武好文则住在府学里用功。王婆婆则早早出门不知去哪儿了?
  所以武好古便一个人拿着画具画架出了门,上了郭京驾驭的马车,往潘家园而去了。
  潘家园位于开封府的右一厢,在金水河畔,从武家过去得走潘楼街,再从皇宫大内前穿过。在马车到达潘楼街的时候,正遇上百官上朝,军巡铺封了路。
  武好古便趁机下车去买炊饼包子,刚在街边一个摊子上买好了吃食,却听见有人在呼自己的名字。
  “武大郎,是武大郎么?”
  武好古回头一瞧,便看见一个穿着月白色儒服,头上戴着东坡巾,耳鬓还插一支红花的大胖子在朝自己招手。
  “是苏大郎吧?”
  武好古认出来人正是苏家铺子的东家苏利达苏大郎。
  苏胖子一阵风似的走了过来,一抱拳道:“武大哥,是去潘家园吧?”
  “正是。”武好古问,“苏大郎你是去何处?”
  “也是潘家园。”苏胖子哈哈笑着,“去看你怎么赢米友仁,还特地换了一件读书人的衣裳,免得看大门的不让进去。”
  “大郎你说笑了。”武好古当然知道开封苏家老醋的底,他指指自己乘坐的马车,“若不嫌弃,坐武某的马车一同去吧。”
  “好好好,求之不得。”胖子哈哈大笑,“潘家园可远得很,我苏胖子可走不动。”
  武好古点了点头,他现在真是需要朋友的时候,可没理由把苏大郎这样的眼看就要在潘楼街上红起来的人物往外推。
  郭京和刘无忌也是常在潘楼街上走动的人,自是去过几次苏家铺子,难得苏大郎的记性好,居然能叫出他们的名号。而且这胖子还是个自来熟的性子,很快就和武好古、郭京、刘无忌打成一片了。
  一路上,苏胖子都在吹嘘他的苏家铺子如今有多红火。因为上一场唱卖《醉罗汉图》的成功,现在苏家铺子俨然是东十字街上的头牌了。
  而且苏胖子还想再组织几次唱卖,看看能不能把他的铺子往“唱卖行”的路子上带……
  他话里的意思武好古能听明白,是想在武家铺子倒闭后把武诚之、武好古两父子聘到自家铺子里去。
  对如今的武好古而言,苏胖子的这种想法,倒也算是雪中送炭。
  虽然武好古不会去给苏胖子掌眼,却还是挺感激这胖子的。
  几个人说了一路,终于在将近巳时三刻的时候到了潘家园的正门门口。
  武好古刚从车上下来,就看见一个十三四岁,女使打扮的少女在朝自己使劲在招手,这少女正是潘巧莲的贴身女使小瓶儿。


第四十三章 佳人有约
  佳人有约。
  武好古跟着名叫小瓶儿的女使进了潘家园,七拐八弯后到了个破旧的小亭子里,见到了穿着一身月白衣裳,亭亭玉立的潘巧莲。
  不过今天美人脸上却满是冰霜,见着武好古也不叫“大武哥哥”了,而是劈头盖脸便问:“《醉罗汉图》是不是你做的?”
  “醉……醉罗汉图?”
  一听这问题,武好古的脸色立时大变,“十八姐,你,你都知道了?”
  “奴被你瞒得好苦!”潘巧莲的贝齿轻噬着红唇,轻轻跺脚,“为甚不早和奴说清楚?”
  “十八姐,你是怎知道的?”武好古紧张兮兮的追问。
  潘巧莲轻轻瞪了武好古一眼,“奴见了你给你那小娘画的图了……画得可真好!”
  “我给……”武好古愣了又愣,“那图怎在你手中?”
  “不是在奴手中。”潘巧莲说,“是在我哥手中……”
  什么?这是怎么回事?自己给冯二娘画得写真怎么就落到潘大官人手中?
  这事儿……听着好像有奸情啊!
  武好古愣愣看着潘巧莲,潘巧莲也觉出不妥,蹙起秀眉,有些幽怨地说:“大武哥哥,不说这个……还是说说你今天的打算,可不能再瞒着奴了。”
  “好吧。”武好古也知道这个潘巧莲是向着自己的,咬咬牙便把自己准备在潘家园设个局骗点钱,再出个大名的计划一五一十都说了。
  “赌局完以后呢?”潘巧莲看着武好古,“你真以为刘有方和陈佑文是瞎子,看不出《醉罗汉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