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之荣耀(雨露)-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也马上有大臣站出来,支持赵构的说法,此是中书舍人范宗尹。范宗尹认为,既然朝廷派大军挥师北伐,那就一定要将二帝救回来,不然领军将领就是失职,未尽大业,朝廷要严加斥责。要是王晨做不到,那就另换他将领军,直到彻底击败金人,救回二帝及其他宗室。
范宗尹年岁并不大,还不到三十岁,他在这些年也经历了数次沉浮,幸亏康王赵构的伸援手,他才得以归朝任职,今日忍不住站出来支持了。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户部侍郎赵开忍不住开口:“陛下,康王殿下,就在靖康二年末,金人的铁骑还在开封附近驰骋,那时候陛下和朝中大臣都在担心开封城被金人攻破。王殿帅率军击退了金人的进攻,还重创了南攻的金军,迫使金人狼狈北逃。如今王殿帅又率军北伐,并取得了重大的战果,但许多人马上得垄望蜀,完全忘记了只几个月前,金人十几万大军攻到开封城下的事,逼迫王殿帅一定要率军救回二帝。陛下,臣不知道,是谁无力阻挡在开封城下及清丰之战中被王殿帅打的大败的金人。”
赵开毫不留情揭赵构的底,让赵构一阵愕然,也让其他大臣非常惊讶。不过赵开这话也非常有效果,赵构马上涨红了脸,说不出话来!
第一百三十四章岳飞私下求见
其实大宋朝堂中的大臣会起这样的争论实在是太正常不过。
靖康元年初及元年末,金人两次南侵,兵临开封城下的时候,朝中大臣依然争斗不断。要不然就不会有李纲在保护开封有功的情况下,被远贬南方的事发生,也不会有勤王之师被朝廷生生解散。大宋的朝臣们都是内斗行家,但在面对不讲理的金人时候,他们一个个都成了缩头乌龟,毫无对策。
一场原本庆功一样对后续局势的讨论,变成了大臣之间相互算计,最终在许多人的愤然中散场。
宋朝士大夫们有一个脾性还是不错的,那就是仗义敢言,甚至皇帝有什么不对,他们也会指责,更不要说赵构这个康王。
宋太祖赵匡胤传下来一条还算不错的祖训,那就是严令后辈皇帝们,不能以言获罪,大臣们无论说什么,只要是陈述意见,都不能定他们的罪。正因为有这一“护身符”,所以宋朝的士大夫们经常在朝堂上争斗,无论是宰相还是亲王都敢弹劾,当殿也会骂宰相及其他高级官员,皇帝也不会干涉。
这也导致朝中争斗多了起来,特别是台谏官,什么官员都敢指责,许多人因此而泄私愤,公报私仇什么的。国难当头的时候,朝臣们也是忘不了这些争斗,甚至还有人利用金人的力量打击对手,为自己谋利。争斗多了,朝中有气节的大臣也就少,金人攻破开封的时候,那么多的大臣甘愿充当金人的走狗,他们就是因为能依仗金人能得他们的所需。
还好王晨暂时不知道朝堂上大臣的这些反应,不然他会被气的吐血。不过他已经领教过了朝堂上这些文臣的无耻,今日这样的事也很快就会传到他的耳中。对于这些事,王晨也是无能为力,至少现在他没办法改变。他不可能让赵谌将所有文臣都赶出朝堂。那样天下马上乱套。
即使可以将这些文臣赶出朝堂,接手做事的其他大臣,也是一样的。
无论何朝何代,朝堂上总会有这样的争斗,只不过宋朝时候有点变态而已,许多大臣为了自己的权势利益,不顾天下大义,不顾时局危急。历史上北宋的亡国并不是因为金国有多强大,而是败在宋朝自己的内斗上,主战派最终被排斥。主和派非但救不了大宋,反而将两位皇帝送进了金人的俘虏营。
这次商议,赵构所提的要求并没得到采纳,最终朝廷给予王晨所送战报的回复就是嘉奖,令王晨嘉奖所有作战有功之将士。
靖康二年时候,宋朝虽然被金人打的差不多亡国,无数财富被金人收刮而去,但大宋到底繁盛了这么多年,天下都是非常富裕。受战火影响的主要是河北两路、河南、京师一带,还有陕西,其他大部地方都不曾受影响,特别是最富庶的江南。
南方各路全都支持赵谌的小朝廷。各地的赋税、钱粮源源不断地运往开封,在赵开这个善于理财的能人打理下,朝廷很快摆脱了财富上捉襟见肘的窘境。靖康二年底,朝廷征收的赋税有三千万缗。有这么多的赋税征收上来。北伐的事才有机会实施。此次出征,朝廷也准备了不少的钱物用来赏赐立下战功的将士,而作战时候缴获的战利品。朝廷也允许大军的统帅用于赏赐立功的将领。有功当赏,有过必罚,这是王晨一力主导的,小皇帝赵谌也全力支持,相州大捷,那赏赐肯定会到位,毕竟这是北伐后第一次公开的赏赐,要让天下人看到。
王晨是在离开相州,急往磁州赶的路上收到朝廷的批复,这时候他还不知道朝廷在收到他的战报后,许多大臣们起了不愉快的争执。朝廷批复重赏立功的将士,并期望将士们再立新功,到时依然会有重赏,这让王晨挺是高兴。他也在回复朝廷的上表中表示,一定会加快行进步伐,争取收复更多的失地,给予金军以最大的打击。如果有可能,一定会直攻入金国国内,甚至彻底平灭金国,救回二帝。
“彬甫老弟,你说要是我们只花很少时间,就将相州、磁州、赵州、真定府都收复,你说这些城池的金人会不会被吓坏?”骑在马上,以中速向前跑的王晨,对伴在他身边的虞允文笑着问道:“朝中那般大臣会不会乐的合不拢嘴?”
“要真是这样,金人被吓坏那是肯定的,但朝中大臣们乐的合不拢嘴,这不一定会发生。说不定,许多人会对你生出更多的成见来!”一听虞允文如此说,王晨马上想到他经历过的朝堂上的争执,马上就信了这话,脸上的笑容也收住了,没再说话,打马快跑了。
虞允文也没再说什么,催马跟在王晨后面快跑。
相州是在大名府西北方向,直线距离并不长。可以说,是金人所占城池里面最南突的一个地方,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这也是此次北伐中必须要首先攻取的城池。从真定府一条线往南的许多城池原本是大宋用来防御北方游牧部落南攻的要塞,但在金人南侵时候,许多地方的守军是不战而逃,或者不战而降。这些城池也必须要将其夺回来,不然说不上真正意义的北伐。相州夺回来了,那接下来北面及东北方向的磁州、洺州、邢州、赵州、真庆府等城池也必须要收复,这一条线西面太行山一带的隆德府和潞州等城池也要一一夺回来。这些地方夺回来,才能攻打太原。
王晨与虞允文、岳飞、张宪等人私下讨论此战时候,和他们说了这次战役一个必须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将这些城池都收复,并将太原夺回来。要是不能将太原夺回来,那这次北伐就不能说成功。只有将太原夺回来,那才算是将大宋丢失的河山收复大半,以后可以直接与金人在金人原本控制的地方作战,也就是战场可以往大宋国土以外的地方推。“希望以后的战役不要在我大宋境内进行,不要让大宋的子民遭遇战火的涂炭!”这是王晨的感慨。
王晨所领的本部人马行进速度很快,他们终于在磁州以南三十里的地方追上了陈淬的前锋人马。
看到自己的人马还未抵达磁州,已经处理好相州事务的王晨追上了他,陈淬一阵羞愧。他原本是打算自己的本部人马快速前进,以己部之力攻下磁州,让其他将领羡慕惊叹一下,也可以因此而得到王晨的特别奖赏,却没想到,他的速度还是不够快。王晨赶上后,攻打磁州的战役肯定不能由他指挥了,他也只能希望,能得到首攻的任务,一样获得军功。
宋朝时候的磁州差不多就在邯郸附近的位置,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然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属太行山东麓,东部为山前冲积平原。当年宗泽曾在磁州招募义军,现在王晨所领的殿前司禁军中就有不少军士就是磁州一带的人。磁州距相州的距离大概为两百里,王晨亲领的本部人马花了两天一夜的时间抵达磁州。陈淬部因为负着攻城的任务,因此他们在行进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时间休整,不然即使抵达磁州,也没办法进攻。而且陈淬部随军携带了大量的炸药还有“没良心炮”,速度是不可能与轻装前进的王晨本部人马相比的。
因为抵达磁州附近时候已经是天晚,将士们都很疲惫,王晨并没下令连夜攻城,而是令大军在磁州城外几里的地方扎营,但也同时命令全军做好战斗准备。王晨不怕磁州守军出城偷袭,也不怕磁州守军弃城而逃,这些正是他所期望的。他所领的人马与磁州的守军相比,可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兵力上的优势在野战时候更能得到体现,只要指挥的好,可以将敌军全部包围。而攻打坚城,只要城内守军死守,那付出的代价会是非常大的。
相州之战只是一个奇迹,非常难以复制的奇迹,王晨没想过在磁州复制一样的奇迹。
在磁州城外扎营后,王晨召集众将,亲自布置好了夜间的防守,及对磁州守军的骚扰攻击后,也准备休息。但就在他准备休息之后,岳飞却单独求见。
正准备和衣休息的王晨不知道岳飞有什么重要的事禀报,马上让岳飞进来。
岳飞进到王晨的元帅大帐后,略显拘谨地行了一礼:“王殿帅,末将打扰了你的休息,其是过意不去。”
“非常时刻,何须这样客套,鹏举,你有什么话就尽管说!”
王晨直接这般问询,岳飞也不再犹豫,马上说道:“王殿帅,末将听说朝中有大臣在争论,许多人要你此战就要攻入金国之内,救回二帝,不然就要对你加以责备。对此,末将甚是担心,所以今日想与王殿帅私下说一些话!”
听岳飞如此说,王晨有点惊异,也马上示意岳飞讲述其观点。
第一百三十五章改变进攻方式
王晨的随和让岳飞少了顾忌,他也不客气就说道:“王殿帅,末将觉得,无须理会朝中大臣的意见,只应该依战况制定策略,不能因为朝中那些无知的大臣说什么就改变最初的决定,不然会有非常多的麻烦,甚至带来祸患!”
王晨心里虽然惊异,但神情如初,也追问了一句:“此话何讲?”
岳飞在王晨的示意下,坐在了王晨的边上,将自己的观点讲了出来:“王殿帅,前人有言,河北、河东视天下如珠玑,天下视河北如四肢。人之一身,珠玑可以没有,但四肢不可无。我大宋建都于河南,不像唐朝一样有百二雄关可以据守。开封四野,都是平川旷野,黄河绵亘千里,需要把守的渡口非常多,守军之间无法相互支援。冬季水浅,更会结冰,来往如履平地,因此河南惟有依靠河北、河东作为屏障。依今日之势,要避免东京再被金人攻击,必须先收复河北失地。”
“如今河北许多地方尽没金人之手,河南就完全暴露在金人面前,去岁金人攻到开封城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要是河北诸地继续被金人占领,那今冬时候,金人依然有可能再次南下。王殿帅所决定,先收复河北诸州,再谋取其他,是非常正确之理。如果这次北伐,将河北河东之地都收复,金人南下的通道就被完全阻断,金人不可能再攻到开封以近。要是在未收复河北之地时候,就想其他,是本末倒置之举,甚至可能给金人以可趁之机,将现在不错的形势全毁。所以末将认为,王殿帅不必理会朝廷的意思,按自己所想行事就可以。”
没想到岳飞进来和他所说竟然是这些,王晨非常意外。按理。岳飞有这样的观点,应该在此战开始前就提出来,而不是现在才说。
看到王晨以一副惊异的目光看着他,岳飞有点不好意思地搔搔头,小声说道:“王殿帅,末将也是刚刚听到有这样的传言,怕你难以下决定,因此才斗胆一说。末将是觉得,收复河北、河北诸城,远比攻入金国内重要。至少在现在是如此。要是能将真定府、太原一带尽收复,那攻入金国内,就是指日可待之事。末将也认为,如今我大宋的国力,还远不能攻灭金国,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确保我大宋京师的安全,尽复河北、河东之地,不让金人的铁蹄再踏上河南地!朝堂上的大臣。一再要皇帝下诏让王殿帅你在这次北伐中解救二帝,这是完全不顾形势所作的决定,这是误国之策。”
听岳飞这样说,王晨心里狂起波澜。他已经收到了从开封传来的密报。密报中说了这次朝堂上的争论,当时看了也只是对赵构的愤愤不平,不过也理解赵构现在的处境,毕竟谁遇到不顺心的事都会想到做点什么。但在听了岳飞刚才一番说的时候。他的想法不一样了。他想到了朝中的大臣假公济私,想借要挟朝廷下命令救回二帝这一做法来中伤他。他悲哀于朝中许多大臣根本不顾天下大势,只为争斗、为自己的私利而做那些损人利己。甚至是损人不利己之事。而且这样的要挟李纲、宗泽等人都是很难反驳的,谁愿意负上不愿意解救二帝的骂名啊?小皇帝也肯定是如此。
王晨当然不能容忍这样的事发生,这次北伐要如何打,他不希望朝廷中的大臣对他指手划脚,一切都是自己依据战场形势的变化而决定。他希望朝廷能根据他战况的报告而要求做什么,而不是不顾实际情况乱下命令。因此在与岳飞讨论了几句后,也马上写了份奏本,将自己的意思向朝廷说明。
王晨相信,小皇帝赵谌会听从他的建言,李纲和宗泽也会明白意思。
虽然说现在争论没什么结果,但王晨担心这样的言论会再次出现在朝堂上,他不希望这次朝廷下明诏让他一定要解救回二帝。这个任务基本难充完成,还是先事先说明一下,省得那些短视的大臣煽动更多的人提这样的建议后,小皇帝和李纲、宗泽等人也没办法阻止。
王晨令人连夜将他的奏折送往开封。
待第二天天亮的时候,汇聚在磁州城下的人马已经有八万左右。陈淬部、韩世忠部、岳飞部、张宪部、曲端部、郭药师部都已经抵达。王晨也马上下令,准备攻打磁州。
过去的这一个晚上,陈淬部一直不停顿地对磁州城进行袭扰,摆出一副攻城之势。陈淬的骚扰取得了成功,磁州城的守军在弄不清楚情况下,一个晚上不敢有懈怠,数府城门方向的军士都疲于奔命,到天亮时候,磁州城内的金军已经被拖的不堪。
“王殿帅,末将请求率先率军攻城!”一个晚上没休息,但精神依然不错的陈淬,亲自跑到王晨面前请战。作为殿前司的副都指挥使,陈淬认为他指挥的人马是所有大宋军队中最精锐的,今次北伐,这支最精锐的人马还没立下战功呢。攻打磁州这一仗,他无论如何都要争取到,毕竟这一夜是他率军骚扰下来的,要是让别的人马为攻城,那一夜下来他只是为人作嫁衣而已。
陈淬的请战王晨自然应允。他也马上令陈淬率所部一万五千人,准备攻城。曲端部、郭药师部、韩世忠部、岳飞部、张宪部作为配合,辅助攻击。
陈淬领了军令后,大喜而去,并马上率部向磁州南门方向推进。
一时间,磁州城下尽是黑压压的宋军,在陈淬部摆好阵势,准备攻城的时候,其他人马也已经差不多将磁州其他各门都“堵住”,整个磁州陷于大宋军队的包围圈中。磁州各门紧闭,吊桥高悬,在明亮的春日阳光照映下,没让人感觉一丝温暖,整个大地似乎都充满了萧杀。
镇守磁州及洺州的金军都是归属于女真万户余列的兵马,因为磁州比洺州地理位置更重要,余列也亲自率军镇守磁州,令麾下的一名都统万佛奴守洺州。余列已经知道相州被宋军轻松攻取,在听了几十名逃到磁州的溃兵绘声绘色地讲述宋军攻打相州的经过后,余列有点被吓住了。
余列同样没有经历过宋军火炮的“洗礼”,他想象不出来那种厉害的火器威力究竟是怎么样大。在听了溃兵的讲述后,他虽然心惊,但还是下意识地认为,这些溃兵所讲的只是夸张之词,只是为自己的战败开脱罪责。但余列已经没时间和精力去调查这些溃兵所讲是不是属实,因为宋军已经抵达磁州城下。一个晚上的连续骚扰下来,余列自己都感觉疲惫不堪。
宋军一个晚上的袭扰,作攻城状,但并没有使用任何让人害怕的火器,这让余列越加相信了自己的推断,那些溃兵所讲只是扩大之词,宋军的厉害武器没有那么大的杀伤力。原本心里忐忑的他,坚守的决心也强了起来。完颜宗翰下达给他的命令是,一定要拼死守军,决不让宋军攻占磁州。这样的命令河北、河东一带的金军收将都接到过,他们对上司的命令是严格执行的,而且他们从来不害怕打仗,因此余列想到他可以抵挡住宋军的攻城的。
毕竟磁州城内有两万多仆从军,还有五千精锐的女真骑军,在以往,这些人马足可以应对二十万宋军,更不要说有坚城可守。
无知者总无所谓的,金国上层人物中,如完颜宗翰、完颜宗弼这样谋略出众的人毕竟是少数,相对于宋人来说,他们还是愚昧未开化的,更是没什么人读过兵书,像余列是个大字不识一个的粗人,他最擅长的就是率军冲杀,他喜欢指挥麾下的人马,与敌人死命冲杀,在战场上比较勇气和武艺。
虽然完颜宗翰所给的命令是据城死守,但余列还是准备在宋军攻城时候,打开城门率军冲杀出去,打攻城的宋军以一个措手不及。
就在余列命令五千女真骑军在南门方向列阵,准备在宋军攻城时候杀出城去的时候,城外的陈淬也已经摆好了进攻的阵势。
不过在陈淬准备下令攻击,令飞雷炮做好射击准备的时候,却传来了王晨暂缓射击的命令。
就在陈淬疑惑中,王晨带着一群亲兵飞马赶来,告诉陈淬:“城头上全是汉军及其他仆从人马,没有女真骑军,女真骑军很可能准备列阵冲杀!”
王晨的望远镜分辨率非常好,在没有任何空气污染的晴日里,城头上的情况可以看的很清楚。他很快就发现了磁州城头上的情况与当日攻打相州时候的不同。金人的样子是很好认的,与汉人及其他民族的打扮完全不同。王晨惊异地发现,城头上竟然没有看到一名女真人。
战前王晨得到的情报是,坐镇指挥的可是女真的万户余列,按理余列肯定应该在城门楼上指挥,即使他不在城门楼上指挥,坐镇南门的也应该是女真的高级军官,但现在看不到一名女真人,都是其他装束的人马,王晨不由的怀疑了。
他也马上下令陈淬,改变进攻方式。
第一百三十六章依然这么轻松
王晨并没熟读兵书,对如何攻城不能说在行。但他现在有火药这个依仗,他相信只要把这种厉害的东西运用好,肯定鲜有敌手。现在军中的炸药包装备非常多,随军而来的几十万斤火药在相州才没用了多少,今日就在磁州城下,为大军“减负”!
陈淬听了王晨的命令后,没有任何的迟疑,马上下令执行。
很快,进攻的命令就下达了,近两百门“飞雷炮”开始射击。
随着连续的沉闷爆炸声,一个接一个的炸药包在巨大的推力下被发射出去,划出一个在宋军将士看来非常优美的弧线,飞快地往磁州城头飞去。
就在“飞雷炮”开始发射的时候,八千名弃了马的殿前司的骑兵和步兵已经抬着云梯等攻城器具在等待冲击了。
很快磁州城头冒起了一大堆的黑烟,差不多同时,“轰”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响从黑烟冒起的地方传来,多名倒霉的金人被轰的飞上了天,最倒霉者身体直接变成了残肢断臂,邻近的那些人也被炸的东倒西歪,不死即伤。而同样恐怖的事马上就在边上漫延开来,连续的黑烟在城头上升腾起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随着黑烟产生。磁州城头的守军都是没见识到过炸药的威力,许多人在接连而起的爆炸中被吓呆了,完全不知所措。只不过同伴被爆的粉身碎骨的惨状让他们心里的恐惧顿然则生,那地动山摇的爆炸声更是让他们心里的恐惧上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连续的爆炸声叠加在一起,声音越加响亮的恐怖,许多人就是被巨大的爆炸冲击波震死。
逃避危险是人的本能,与相州城的守军一样,磁州城南门城楼上的金军,在遭遇密集的炸药攻击后,士气迅速被瓦解。军士们想到的只是争相逃命。
一些人被炸药炸的飞下了城墙,一些人是逃命时候直接从城墙上跳下去,城里城外,往下掉的军士像下饺子一样。
而就在城头上的金军被炸药包轰的乱七八糟之时,陈淬已经命令待命攻城的军士,迅速冲击。
结阵射击的地方距城头大概有两百余步,只三百来米的距离在军士的急跑下很快就过去,王晨的望远镜里,到处看到冲锋的大宋军队军士快速朝雸方向行进。过护城河的护板飞快被架了起来,许多军士是直接跳进了护城河游过去。
不过这些军士王晨都不去注意。他的望远镜追随着近百名每人手中抱着一个炸药包的军士前进的方向。这是陈淬匆忙间组织起来的一支特别行动分队,他们准备以炸药包将城门炸开。
一般情况下,在遇到敌军攻城,特别是城要被攻破的时候,城门洞内都会堆积许多东西,将城门洞堵塞掉,这样即使有敌军冲上城头,冲进城内,占领城门位置。但他们也很难马上就打开城门,放更多的攻城兵马进来,迟滞攻城方进城的行动。但要是守城方在城门洞附近埋伏兵马,准备来个反冲锋。那城门洞内肯定没东西堆积。当然,情况也不是绝对的。
但今日王晨判断,磁州城南门的城门洞内,肯定有候命杀出城的女真人躲着。因此他命令陈淬组织起一支几十人的小分队,带着炸药,将城门炸开。
现在的城门都是木质的。只是在木门外包裹一层铁皮,王晨相信,再坚固的木质城门,也是禁受不住上千斤炸药的轰击的。
这百来名抱着炸药冲锋的军士速度很快,只一会功夫就冲到了城门之下。
磁州城南门的吊桥依然高悬,城门紧闭,这近百名军士以极快的速度将手中所抱的炸药包堆放在贴着吊桥和城门之处,几名军士非常灵巧地将长长的导火索缠在一起,做好这些后,另外几名军士用火折子点燃了缠在一起导火索,在确认全都燃烧后,快速逃离。
因来不知道这么多炸药包堆在一起爆炸威力有多大,许多人不相信能将坚固的城门炸开,但准备登城的那些军士都避开了正面的门楼,往城门楼两侧的城墙攀登。很快大量的云梯被架了起来,密集的军士争先恐后地朝着城墙上面爬去。
余列并没在城门楼上指挥军士防守宋军的攻城,他将指挥城头防御的任务交给一名汉军都统,自己准备率五千精锐的女真骑军冲出城去。余列知道,女真骑军最能发挥威力的地方并不是坚城,而是野战。磁州城外非常平坦,正是骑军最能发挥威力的地方,余列想拼死一博,或许能让宋军溃败。
但就在他上马等候,准备在宋军登城,首尾不顾相顾之时,杀出城去,将那些后续准备登城的宋军冲的七零八落。
宋军先锋人马开始登城,后续人马也在做准备的时候,是骑军杀出去的最佳时机,不然会正面遇到在数量上远胜己方的宋军骑步兵。
但让余列根本没想到的是,在宋军还没准备冲击的时候,先用“火炮”轰击城墙和城门楼。
一阵接一阵地动山摇的爆炸声从城墙上传来,剧烈的爆炸声让他扯着喉咙的喊声也传不出去,耳朵像被堵住一样难受。马上,城头上的守军发出的惊叫声也排山倒海般而来,与爆炸声加在一起,越加的恐怖,仿佛整座城都要塌下来一样。
知道遇到了传说中非常恐怖情况的余列扯着喉咙喊让军士们不要慌乱,组织起抵抗,不让宋军登城。他自己也拔调马头,准备冲上城门楼上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但许多战马在剧烈的爆炸声中都受到了惊吓,城门洞处也是一片混乱,军士们完全控制不住惊慌失措的战马,余列怎么可能冲的过去?他的命令根本没人听的到,连他自己都听不清自己在喊什么。
余列这才知道自己想错了,那些溃兵所报告的事不是子虚乌有,而是真实情况,他已经后悔莫及。
但更加恐怖的事情在余列的后悔中再次发生。就在城门洞处乱成一团的时候,突然传来了比城墙上爆炸更为剧烈的爆炸声,仿佛整个世界都崩塌了,整个城都在剧烈摇动,骑在马上的余列,只觉得一股不可抗拒的大力传来,狠狠地将他和屁股下面的坐骑狠狠的抛出去,也不知道撞到了什么地方,余列只觉得一阵剧痛传来,马上什么都不知道了。
王晨下令军士堆放的近一百个炸药包,成功地将厚厚的城门炸烂,被炸毁的城门连同吊桥一道,被巨大的冲击波炸成碎片到处乱飞,城门洞附近城墙上的那些砖头也许多被炸飞,到处都是碎片在飞扬。巨大的冲击波沿着相对狭窄的城门洞向城内扩展,将遇到的一切阻碍都撕的粉碎。
近两千斤左右的炸药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是无比的巨大,热量也无比惊人,许多军士在死去之前,只觉得放在火上烧烤一样难受。而那些最靠近城门的余列的亲兵,则大多都被炸成了碎片,他们临死之前,只留下恐惧的记忆。
挤在城门洞内的女真骑兵大概有一百多名,这些金军军士与余列一道,在爆炸产生的瞬间都去向他们的大满神报到的。而列队于城门洞内侧的那些骑兵,也被巨大的冲击波掀倒了一片。那些受波及小,或者未受爆炸冲击女真骑军,他们的战马被这巨大的响声吓的完全不受控制,许多一辈子呆在马上的骑手都被掀落马下,许多落地的骑士则被自己的战马踩死。
而这时候,城墙上那些被吓的四下乱跑的军士也从台阶和甬道上冲下来,与原本准备冲击的这些女真骑军相撞在一起,许多人在争相逃命的时候,相互踩踏,许多人是被同伴踩死的。
而在到处踩的事发生时候,攻城的宋军已经大范围上登上城头,正挥舞着战刀杀下来。
城外与陈淬站着一道观战的王晨,在望远镜看到城门附近发生了剧烈的爆炸,到处是碎片飞舞,只不过看不清具体情况。还好大风很快就将黑烟吹散,可以直接看到城里面的乱状。看到自己急中生智想出来的“土办法”竟然取得了这样的效果,王晨大喜,直接下达了全面攻城的命令。
陈淬也马上跳上战马,指挥自己所部剩余的六千骑军,往洞开的城门方向冲过去。
城门已经被炸开,那杀进城的道路畅通了,不必用云梯登城就可以攻击,正是骑军发挥威力的时候。陈仲敏和陈仲刚也指挥着麾下的人马,跟随他们的父亲往城里方向杀过去。在陈淬父子三人率军从南门方向冲杀的时候,其他几个方向待命攻击的宋军,也不等王晨全面攻击的命令下达,争先恐后地对磁州城展开了攻击,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