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之荣耀(雨露)-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府一带,甚至南攻长江沿线。在下诏重责韩世忠、刘光世和张俊的同时,朝廷令赵构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抗击从东面及北面来的金军,并令韩世忠部、刘光世、张俊部快速向大名府一带靠拢,吕好问统领其他人马,争取不让更多的江淮之地落入金人的掌握之中。

东南一带形势的变化坏了王晨的好心情,也让他清楚,形势会越来越严峻,二十几万金军的南攻,是完全不能小视的。

在东面方向坏消息传来的稍后时候西面又传来了不好的消息。张浚手下的大将赵哲在与完颜娄室部作战时候,不敌而溃败。其部溃败也连累了以军人马,除了曲端和吴玠取得了局部的胜利外,其他几部都是作战不利。战报传来之际金人还没渡过黄河,但依推测,金人渡过那一带的黄河是迟早的事。

郑州以北的黄河北岸,金人在攻破天井关后,完颜宗翰和完颜宗弼马上率大军,快速南下。

虽然岳飞在游击战术击溃了数支金军的先锋人马,但这并不足以改变大势,金人肯定很快就会抵达黄河边,并准备开始渡河。郑州以北黄河北岸的防线虽然依然有大宋军队坚守,但他们能守卫的地方只是一些险要地方,有险可以据守的要塞,不可能将整条黄河堤岸都守住的,金人可以很快攻占无险可守地方,并选择在那些地方渡河。

形势有点急转直下的趋势。

第四十六章虞允文归来

看到王晨在收到这些消息后挺是着急,李纲也赶紧安慰:“王殿帅,你也不要有太大的担心,金人要正面攻打开封,他们左、右中路军的兵马肯定要过黄河才行,不然凭他们的东路及西路军兵力根本没办法对开封造成威胁。金人东路军和西路军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占领多少地方,而是牵制这两个方向的兵马,不让他们增援开封,避免两路直攻开封的人马遭到我大宋军队几个方向的攻击。所以东南及西面战事不利对全局影响并不是很大。只要开封以北,郑州到滑州的黄河防线能守住,金人就没办法渡过河攻打开封的!从西面和东面攻来的金人,要攻到开封,他们要花太多的代价和时间。”

这一点王晨也是知道,他也完全清楚,此战并不是想要取胜,而不只要不被金人打败,不让他们攻破开封。但在战事开始之前,他弄清楚各地的布防情况及军队数量后,他的想法又改变了。百多万对阵二十几万,从数量上看差距实在很大,即使是一个打四个,全歼金人也是绰绰有余。

但没想到,这数量完全就是海市蜃楼,就是泡沫,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所有梦想都被击的粉碎,取胜的想法王晨已经不在有,他只期望金人的这次大规模攻击能抵挡的住。击退金军的进攻,保住大宋的半壁河山,这是现在要做的,其他的,还是等打退金人的进攻后再去想吧!

王晨也庆幸没将火器装备到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军中。

要是他们军中也大量装备了,在逃跑时候很可能将火器都扔给金人,到头来这些威力巨大的武器很可能扔回到大宋军民头上。王晨也决定,以后也不会将这些火器装备到那些乌合之众的大宋军队中,只有经过整编,经过严格训练的军队中才可以装备火器,不然很可能替金人输送武器。

郑州及滑州一线的火器配备他也要重新调整。

李纲的安慰王晨当然也心领,他冲这位为大宋的国事操劳的非常憔悴的老人苦笑了两下后道:“李相公,下官并是担心防线很快就被攻破。下官是想不到,麾下有各有数万人马的几路统制官,竟然先后不战而逃。他们在朝廷一再严令之下,还畏敌怯战,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不敢与金军争锋,金军的东路军才五万人哪?他们保存实力的目的又是什么?呵呵,他们只是想维持自己的势力与权位而已,朝廷是万不能容忍这样的情况出现的。任何一名武将,他在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为国而战,此次朝廷不严加责罚,任他们这样而为的话,那以后会依然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才是最让人担心的。”

“王殿帅,这一点某也知道,但临阵换将,却是兵家大忌,只有等战事结束后,再想办法处置这些人吧!”对于这一点,李纲挺是无奈。

“不!李相公,”王晨摇头,“下官觉得不能等战事结束再处置他们,应该在令他们各自归建时候,就想办法剥夺他们的兵权,交由其他有能力的将领或者宣置使统领,避免再出现这样的情况。如何定他们的罪,可以待战事结束后再进行。”

王晨的倔强也让李纲有些无奈,最终他还是屈从了王晨之意,以朝廷名义向赵构发出密信,待张俊和刘光世部集结到大名府、开德府一带后,想办法解除他们的兵权,交由赵构亲自统领或者令赵构自己挑选手下的亲信接任,但要保证军中不出现动荡。

同时也给吕好问送出密信,让吕好问亲自接管韩世忠的人马。

虽然命令下达了,但李纲却依然很担心,他生怕这样做,会逼反张俊、刘光世、韩世忠等将领,给金人可趁之机。但他也知道,要是在强敌压境之时,听任统兵效仿畏敌怯战,逃跑抢掠,那也一样会给金人以可趁之机的。两权其害取其轻,但现在无论哪种方面所带来的危害都是巨大的,根本判断不出哪种方法的后果严重,也只能小心翼翼地处理。

发密信给赵构和吕好问,令他们先将这三部人马各自收归部下,再慢慢收取这此将领的兵权。

对于西面的处理,王晨在与李纲等人商议时候直接给出了意见,那就是晋升吴玠与吴璘兄弟的官阶,令他们与其他几将一道执掌西军的大部兵马。

据历史的记载,名将吴玠的战功并不比岳飞差,比韩世忠要好上很多,兄弟两人都是宋朝历史上战功卓著的著名将领。曲端也不差,只是有点不听号令罢了,王晨希望通过晋吴玠和吴璘兄弟的官职后,能扭转西线的局势,不给金人以渡过黄河的机会。

吴玠被晋为都统制,吴璘泾源路副总管,曲端这个人王晨想将其调到开封一线来,归他自己麾下。

当然王晨的意见是通过赵谌实现的,李纲也是知道赵谌的意见肯定是王晨给的,

虽然接受了赵谌的意见,但对王晨如此果断行事还是挺惊异。他想不明白,王晨为何直接提拔了吴玠和吴璘兄弟的官职。这件事上王晨事先没有和他商量,让李纲感觉不是非常舒服。但非常时刻,从大局出发的李纲最终还是相信了王晨的“判断”,没有在这件事上提出反对的意见。

吴玠此前立下的战功也算不错,但他的资历尚浅,将其突击提拔的结果会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朝廷突然的命令让张浚也有点吃惊,不过赵哲作战不力,导致失败,并祸连友军,削其领兵权,这是很自然的事。朝廷这样做,无可厚非。但事先没有征询他这个川陕宣抚使的意见,让他觉得朝廷对他有点不信任。但他也知道,朝廷中的几位重臣是恼怒于他麾下人马的作战不利,因此也下了严令,要是再有将领敢畏敌不战,或者与金人交锋后就溃败的,定严惩不怠。

他也一再要求刚被提拔的吴玠和吴璘兄弟,必须拼命抵抗,决不能让金人攻入陕境。

吴玠今年才三十五岁,吴璘才二十六岁,如此年轻就成为独挡一面的大将,张浚在对此不太放心的同时,也在奇怪是何人提出的建议。

而意外地被晋了职的吴玠和吴璘兄弟,却有种喜从天降的感觉。此前他们一直在别人麾下领军,军事才能不能完全发挥,时常受曲端压制,如今大战刚开始时候,朝廷却绕过张浚直接提拔了他们兄弟,让他们有单独领一支人马的机会,这让他们顿觉意气奋发,豪情满怀,誓言要将金人痛殴一顿。

谁也不知道,王晨这凭着自己对宋朝历史的一知半解而生的“未卜先知”能力让他做出的意气用事的决定,却是完全改变了西线的战局,吴玠和吴璘兄弟指挥大宋西军,在以后的战事中接连取得了大捷,打的完颜娄室连黄河都不敢过了。当然现在没有一个人可以预料这个结果,连王晨也是。

就在各方形式急促转变,大多都朝着完全不利于大宋方面转变,朝中大臣包括王晨在内都很是紧张的时间,虞允文护送着自己的父亲虞祺返回了开封。听到虞允文回到开封后,王晨大喜,他知道,接下来的战事进行过程中,他又有了一位高参可以问询意见了。

虞祺抵达开封后,被任命从六品的开封府少尹,协助兼任开封府尹的赵鼎处理开封府境内事务。

自己的父亲从原本一个从八品的县令升职为从六品的开封府少尹,挺让虞允文惊喜的,也让虞祺这个当事人意外。虞允文的才学与能力非常出色,他的父亲虞祺的能力自然也不会差,很快开封府的事务就被他梳理的井井有条了。在将事儿安顿好了后,虞允文也特意找了个机会,寻王晨讨论事。

“晓初兄,多谢你这段时间照顾若然!”虞允文略带尴尬地对王晨说道:“原本我想,待父亲过来了,让她也搬离你府,与父亲一道同住,可以相互照应,但若然她……她却是不情愿,还想替你再打理一些事,她要说看你将金人击败后,才会离开。其实啊,我也不知道她会这么决定的!”

虞允文对这个比自己只小一岁的妹妹很头疼。一直以来,他这个妹妹行事可全凭自己的喜好,对父母及他这个兄长的劝告都是置若罔闻,不加理会的,现在更加如此。虞允文也是知道,自己这个自小崇尚英雄的妹妹,肯定是看上了王晨,因此才想继续找机会呆在王晨府中的。

虞允文当然也非常期望自己的妹妹能成为王晨之妻,那样他就不要有任何的担心了,并且带可以给他及家族带来很多便利,这也是他的父亲所期望的事。但王晨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表示,他又不方便主动提及,而虞若然表现的太主动,他担心被王晨嫌弃,最终连累到很多人。

但要怎么处好这件事,虞允文却没太多办法,他知道一切都要看王晨的态度了。

第四十七章提醒

听虞允文如此说,王晨虽然一下子不能明白其意,但也大概知道了怎么一回事,也没太在意,呵呵笑着说道:“彬甫老弟,若然已经和我说过了,愿意继续帮我处理府中事务,这样也好,反正我这段时间没空回府,有个人帮忙处置,那是最好了。如果你能继续住在我府上,我们能随时交换意见,那就好了。大战将临开封,作为开封城防备的最高军事指挥官,我肯定会与多交流很多意见,也希望你到时能多多给我出主意。”

听王晨如此说,虞允文也马上答应:“那没总是,我马上去禀明父亲,继续住在你府上,待这场战事过去再说!”王晨这样表示,那就是对虞若然继续呆在府中并没意见,甚至还挺欢迎。

一切的可能都会出现的哟!

接下来王晨也与虞允文就如今的局势交流了一下看法。

让王晨惊异的是,这段时间虞允文虽然不在开封,但对局势的了解却并不少,如今各地形势的变化他知道的八九不离十。给出的意见依然如前些日子那样,别具一格,很有见地。

“晓初兄,我觉得,依如今的布置,只要我开封附近这些军队不自乱了阵脚,没有在金人攻来的时候自行溃败,那金人是攻不破我郑州到滑州的黄河防线的。东西两路的金军,也是没办法攻到开封府境内的,即使金人尽占黄河北岸也是如此。如果我大宋军队能顽强坚持黄河防线,并顶住了从东南方向攻击而来的金军,那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我大宋军队在大名府、开德府一线与金军的东路军对峙,金军的左、右中路军隔着黄河与我军相持!”

虞允文说着,话锋一转,道:“而这种情况下,金人肯定不会撤兵,他们会等待,他们会等黄河河面上结冰才展开下一步的行动。金军没有成规模的水师,他们水军的作战能力完全不能与我大宋水师相比,如果黄河没有封冻,即使黄河南岸没有防守的兵力,我大宋军队水师战船就可以将黄河阻断,金人没办法过河。但黄河一封冻,我水师战船就没有任何用处可以发挥,金人可以轻松地从冰面上过河。那时候,将是最考验我大宋军队战力的时候,要是不能阻止金人从冰面上过河,那金人肯定会兵临开封城下。所以,我认为,晓初兄你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针对这些情况做出布置。”

虞允文所说的,让王晨顿然惊觉。他不是没有想到过这情况,只不过是在金人大军压境后,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到如何应对金人几十万人马逼近所带来的困局上,并没去考虑太多严冬到来,黄河河面冰封,可以跑马时候的情况。而朝堂上那些大臣,也没花什么精力关注这情况。

金人第一次、第二次南侵时候,虽然也有黄河河面冰封的时候经历过,但黄河冰封的时候,金人已经渡过河了,河面有没有结冰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

可怜的大宋王朝,在金人前面两次南攻时候,根本没利用黄河天险有过成功的防守,都是不战自溃让金人轻松过河了,也就没了必要考虑严冬来临,黄河结冰后要如何防止其过河这一严酷现实。

但如今的大宋军队却遇到了这情况。现在已经是严冬开始的十月中了,气温也降到很低,差不多到了冰点左右,每天晨起时候看到的霜都是雪白的,还有薄冰。看情况再过几天,水塘等水面不大的地方就会结冰,天也会开始下雪。在气温更底的时候,黄河就会封冻,成为通途。

黄河成了通途,那守住的可能性就成倍地下降,金人的铁骑完全可以在冰封的河面上纵横驰骋。

女真人长于北地,冰天雪地的日子过的多了,他们在寒冷季节里的战力并没下降,他们战斗力差的时候是在炎热的夏天。而长于南地的宋人,最不适应的就是天寒地冻的冬天了。

黄河天险不能依仗,那要将金人阻在黄河北面,难度太大了。

王晨想不出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野战时候,宋军可是完全没能力阻挡金军的骑兵冲击的。而且黄河冰封的时候,金人可以不用选择渡口,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过河。

这样给防御带来更大的麻烦,谁也不知道金人会在黄河结冰后的什么时候过河,会从什么地方过。

这是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被虞允文这样一提后,王晨很是头疼。

看来虞允文的担心和提醒是必须重视的,接下来的时间内,要好好考虑这个问题了。

但一想到下雪和结冰,王晨很自然地想到了另外一些东西,滑雪和溜冰这两项技术。

一想到这个,他心里有点兴奋起来。他当然会这些技术,也能教授别人,但现在没有冰封的地上,也没有下雪,即使想教一批人学会滑雪和滑冰,也是没有场地。“要是有一批善滑雪、滑冰者,能飞快地在冰面上驰奔,那可以金人以灵活的打击!”王晨有点遗憾,但他还是想到了冰雪季节到来的时候,一定要训练一批会滑雪溜兵的军士,让他们去和金人比赛滑雪溜冰技术哪个厉害去吧。

看到王晨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虞允文也没马上说另外的话题,而是静等王晨先有反应。

稍一会儿,王晨也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冲虞允文点点头,“彬甫老弟说的不错,如今情况下,金人很难从郑州到滑州一线渡过黄河,但要是黄河封冻后,金人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过河,只要我军防御上出现一点偏差,那可能就会给金人以可趁之机,最终失了黄河防线。只是一下子也想不出太好的解决之道,黄河冰封是天气变冷而必然出现的结果,人力不可抗拒。只有加强黄河河岸的防卫,修筑得多工事,及早发现金人过河的情况,集中优势兵力予以反击了。只是不知彬甫老弟可有高招?”

“晓初兄,你不是令军器监制作出大量的‘霹雳火球’吗?”虞允文似笑非笑地看着王晨。

虞允文这样一提醒,王晨顿时醒悟过来。

后世他穿越前所处那个时代,在黄河解冰的时候,为了避免出现险情,空军经常派出轰炸机投弹,以炸弹炸毁依然冰封之处。虽然现在没有轰炸机,但他可以效仿爆炸的方法,在冰面上堆积炸药,待金人过河时候,引爆炸药,那爆炸时候产生的巨大威力肯定可以炸裂冰面----如果这个时候,刚好金人大军过河,那是不是就可以让金军葬身于冰冷的河水中?

一想到此,王晨心里就忍不住激动,当下忍不住笑了起来。

虞允文也跟着笑了起来,他知道王晨明白了他的意思。

不过他也提醒,要做到对金人巨大的杀伤,机会非常重要,不能落了后手,布置一定要及时周密,也要看运气。这只是个取巧的办法,并不能解决根本,能不能对金人造成巨大的杀伤,还要看运气了。

王晨当然明白虞允文所指,也知道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除非有数量庞大的火炮及数量众多的炸药。这样的话可以将几百里河面上的冰全都炸毁,有可能让金人准备过河的金人损失惨重,也会阻断金人过河的通道。即使用炸弹炸毁了冰面,依那时候的气温,也很快就可以封冻回去的。

但能对金人造成打击,让他们出现惨重的损失,那就不失为一种好手段。

金人最不能承受的就是人员的巨大伤亡,他们人口才百万左右,即使以五抽一丁从军出征的话,最多也只能募集二十几万军队,死了可就很难补充回来的。如果以各种方式让金人出现巨大的伤亡,那很可能会让他们承受不住战损而退兵。他在想,要是有数百名会滑兵的军士,在发现金人行进的方向后,临时搬运炸药,看到金人再点燃爆炸都来得及。要是这种计谋成功的话,金人会吓破胆的。

有了大概的主意后,王晨也准备单独时候好好地想一下如何安排。

王晨也马上和虞允文说了他想出来的突击训练一批会滑冰滑雪军士的想法,虞允文对此大感兴趣,并马上认可了王晨所说,以会滑雪、滑冰之术的军士,担任在冰面上阻击金人过河的计划,并说道:“晓初兄,到时我也一定将滑冰之术学会,说不定到时就可以亲自上阵,与金人戏耍一番了。”

“那自然是好,如果有你亲自去操持这事,我也就放心了!”

两人都哈哈笑了起来,对彼此的信任尽在不言中。

接着两人又聊了与此战有关的其他一些事项,包括开封城的防守,要是金人攻到城下时候,护城河结冰的话要如何应对,怎么才能防止护城河结冰等情况。两人聊了几个小时的话题,王晨从虞允文那里得到了不少的提醒,他也越加惊叹于这个少年人心智与谋略的厉害了。

“天才!”这是王晨对虞允文做出的评价。

第四十八章金人的无奈

各地的战况陆续传来,大部都是不太好的消息。

完颜宗弼部击溃了黄河北岸郑州方向的几部宋军,但并没有派军追歼,而是马上派人马夺取几个比较大的渡口。最终防守这些渡口的宋军被击溃,退守那些有城池防守的地方。折彦质后来派过去的那一万五千人马也被金军三千人规模的骑兵击溃。他们作战还算勇敢,并没有一接触就溃逃。

各部虽然没取得胜迹,但在作战态度上却与上一次金人南侵时候好多了,至少他们都是在抵抗过,给予金人以一定的杀伤才溃败的。金人因此付出了一些代价,他们在抢占了几个黄河渡口后,也付出了几千人伤亡的代价。这也让完颜宗弼感慨,宋军的战斗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而岳飞所领那支人马给完颜宗弼造成了不少的麻烦,又有两个偏离主力的猛安遭到岳飞人马的突袭,受到了惨重的损失,另外两个猛安也被其部击溃。一支宋军偏师竟然数度击败他麾下的先锋人马,这让完颜宗弼不敢大意,也延缓了行进的速度,不敢再派出一个猛安规模的先锋人马单独攻击前进。

这也让岳飞专打金人偏师的计划没太多机会实施了。

他也只能令麾下人马,避金军大部队的锋芒,不与其正面交锋,在晚上或者其他特定时候,给金人前锋或者后卫部队来个突然打击,打了就跑,决不恋战。不过岳飞的人马数量实在太少,并且在数度出击时候伤亡了一部分,还有一些军士怯战之下逃走了,在经历了数次战役后,他麾下的人马只剩下八百名左右了。不过这些军士都是经历了数次拼杀的死士了,这支人马的整体战斗力并没下降多少。

郑州北岸的黄河防线已经出现了危机,南岸的折彦质部不敢有任何的大意,十几万人马全都提高警惕,严防金人可能的渡河。

归属于折彦质部的水师战船也日夜在黄河河面上巡逻,密切监视对岸的金军动向。

郑州方向的黄河北岸的金军已经有一部突进到黄河边,余部还在集结前进的过程中,浚州方向的情况也是类似。

虽然宗颖以浚州为中心修筑了数百里的防线,并全力与金人在浚州一带与金人对峙,作战,但依然有金人一部击溃他麾下的人马,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后抢占了黄河北岸的渡口。但宗颖并没有任何的退却,依然坚守在浚州城内,利用周边那些辅助的工事坚决抵抗金人的攻击,没让金人靠近浚州城。

完颜杲的人马虽然抢占了一些渡口,但并没扩大占领地,水师又完全没办法与宋军抗衡的完颜杲与完颜宗弼一样,不敢贸然渡河。他们都知道,在后面不稳、黄河河面上都是宋军水师战船巡航的情况下贸然过河,除了付出惨重的代价外,不可能取得多少有效的战果的。北岸金军要做的,就是击溃或者歼灭附近的宋军,扫清黄河北堤岸边上所有的宋军,将后顾之忧清除干净。

黄河河面上的宋军水师也要消灭,但消灭宋军的水师战船,这比清除陆地上的宋军难度要大很多。

这次南攻进展远没有前两次那样顺利,攻至黄河边,也没办法马上渡河,这让完颜宗弼和完颜宗翰都很烦恼。可以说,前两次南下攻宋,他们并没有如何渡过黄河这件事上伤脑筋过,因为两次南攻,防线黄河天险的宋军都是不战而逃,他们得以从容过河。

说实在话,如果真的让不熟悉水性,几乎没有水师战力的金军强攻黄河,那难度可以用登天来形容。完颜宗弼曾过说,如果上次南攻时候,要是宋军在黄河上严加防守,即使只有几百几千人,他们想过河,也非常不容易。如今,黄河南岸,有几十万宋军防守着,没有丝毫溃退的迹象。他们已经敲了几天几夜的战鼓,累坏了几百名军士,敲破了几十面大鼓,但对岸的守军依然严阵以待。

完颜宗弼和完颜宗翰都知道,他们对岸的宋军守将就是上次不战而逃的折彦质。折彦质不再被战鼓吓坏,不逃跑,并且严令水师加强巡逻,那他们也没办法过河了。完颜宗弼曾下令军士乘坐几艘船渡河,想试试宋军水师是不是会逃跑,但几艘都被宋军击沉了,白白损失了几十名军士。

宋军在黄河北岸还算坚决的抵抗及严守黄河防线的事实让完颜宗弼和完颜宗翰完全确信,此次宋军的反应与上两次南攻时候完全不一样了,他们是摆出一副拼命的架势。宋朝军队拼死抵抗,那这场战将很难打了。

黄河北岸一个破旧的小县城内,完颜宗翰召集麾下的万户、千户商议接下来的对策。

“诸位,这次南下攻宋,宋军没有如前两次一样闻风而逃,而是选择了坚决抵抗,我们的进攻不可能如上两次那样顺利了。今日召集诸位,就是想讨论一下,接下来我们要如何渡河!”已经没有攻到开封城下时候那般意气奋发的完颜宗翰,环看着帐内诸将,闷声问道:“诸位有什么意见尽可以说!”

虽然有一部分人马已经攻到黄河边,并抢占了多个渡口,击溃了数万宋军,但完颜宗翰与完颜宗弼及他们麾下的万户、千户都高兴不起来,因为他们来到了黄河岸边,却不知道如何渡河。

而且,他们的后方也不是很稳定,八百里太行山,活跃着数十万大宋义军,这些义军已经基本被残宋朝廷收编。他们虽然战斗力不强,但对付签军及看押签军的小规模的女真军士却是绰绰有余,与汉军有得一拼。也就在他们南下攻破天井关的这段时间内,后方运送粮草的签军队伍,已经遭到了百多次义军及宋朝官军的攻击,损失巨大,许多粮草被宋军抢掠,押解的签军被打散,女真军士被屠杀。

虽然说随军所带的粮草还可以支撑一个月左右,但战事不可能在一个月内结束,沿途能抢掠的地方很少,只要宋军撤退的地方,百姓也都跟着逃跑,或者躲到什么地方去,许多地方的村庄都是空无一人,能抢到的东西远远不能满足军需。

东路军人马虽然击溃了防守黄河防线的宋军,但那个方向的人马却没办法支援到他们的右中路军,连完颜杲所领的左中路军都没办法策应到。完颜杲部也被困在黄河北岸,浚州一带,不敢过河,也没法渡河。渡过黄河的东路军人马,想从江淮一带攻击到开封,路途太遥远了,沿途遭遇到的防守宋军有几十万,坚城数百座,要想凭那五万人马攻到开封,难度太大了。从目前完颜宗弼和完颜宗翰掌握的情况来看,过了黄河的东路军西进的攻击也受到了阻击,赵构所领的人马,并没有退缩。

东路军攻击初步得手,有机会过黄河,这多少让完颜宗弼和完颜宗翰有些意外,如果他们在战前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那就将重兵押在那个方向,再迂回攻击了,说不定能占领更多的地方,抢掠到可供军用的粮食及其他军需。但现在能做的只有让后续增援人马,从那个方向过河。

这不是他们现在要考虑的,完颜宗弼和完颜宗翰现在要解决的,就是如何从郑州方向渡过黄河,这也是他们目前最需要解决的。

完颜宗翰问询的话出口后,完颜宗弼马上站了出来,禀报道:“元帅,我觉得,我们只能等到黄河冰封了才能过河。”

完颜宗弼的话一说出口,马上就有人支持,汉军万户韩庆和跟着站出来禀道:“元帅,末将觉得四皇子所言甚是有理。此次宋军死战不退,要是贸然渡河,肯定会损失惨重。在水战方面,我们不是宋军的对手,因此只能等到黄河冰封了,宋军的水师无用武之地后,再行渡河攻击。”

韩庆和是汉人,但是辽地的汉人,他与儿子韩常一道降金。他在归降金人后,率辽东汉儿屡立战功,每战必为前锋,打仗比女真人还要狠,特别是在征宋时候更是如此。这是一个手上沾满了大宋治下汉人鲜血的“汉人”,因为战功,他被封为汉军万户,儿子韩常被封为千户。

接着又有几名万户站出来支持此议,表示现在不能冒着渡船和浮桥被宋军水量摧毁的危险,贸然渡河。宋军水师战船在黄河河面上的巡逻很密集,还有很多渔船参与进来,要想避开宋军的水师战船及渔船,以舟船运送军士过河,危险太大。即使侥幸躲开了宋军水师战船,能将一部军士运送到对岸去,但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