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之荣耀(雨露)-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李纲护着小皇帝赵谌率数百名文武大军出城迎接凯旋归来的大军时候,数十万开封百姓自发组织起来,或出城,或在殿前司禁军回城经过的道路上夹道欢迎击败来袭金军的大宋王师。

率军在下午时分抵达开封城下的王晨,看到城外黑压压一片迎接的人群,有些被震住了。

小皇帝与李纲一道出城迎接他这支人马的事他已经接到了通传,并没什么意外,但君臣之外那些迎接的百姓数量让他吃惊。大夏天,烈日当头,绵延数里的欢迎人群,粗粗估计数万百姓在城外夹道欢迎,这让王晨感觉到了激动。他成了万民敬仰的大英雄,战事结束后的那点郁闷感觉也完全没有了。

看来宋朝的统治阶层虽然软弱,数个皇帝一心求和,但百姓还是挺拥戴王师的,不然不可能出现这种场景的。

在看到御驾的明皇色出现在视野中后,王晨命令大军停止前进,自己率着几位主要将领陈淬、张撝、孙振、张宪等上前面圣。在激昂的战鼓声中,王晨带着一群将领飞驰来到御驾面前,翻身下马,再快步上前,拜倒在起立相迎的小皇帝赵谌面前。

“臣不敢当陛下和李相公亲自出城迎接!”

其他将领也在王晨身后两步远的距离跪倒,大声说着与王晨相似的话。这些将领与王晨心思不一样,出征归来,能得当朝皇帝及首辅宰相的亲自迎接,这面子太大了一点,这样的待遇,有宋一朝,可是没几个人获得过。能得这样的待遇,他们可是要激动的睡不着觉的。

宋朝时候武将地位低下,即使出征立下大功,也没什么人能获得皇帝亲自迎出城的待遇的,王晨能得此殊荣,足可见小皇帝及李纲这个宰相对此战的重视程度。

这次王晨肯定会得朝廷的厚赏,他们这些作战有功的将领,也不会少了他们的份的。

“王爱卿快快请起!”赵谌一脸的激动,小脸都涨红了,有点语无伦次地说道:“王卿你打了场大胜仗,朕可是非常高兴,太高兴了……哦,殿前司都指挥使王晨,不辱使命,率军击退了来犯之敌,朕甚喜,一定有重赏。此战有功之将,俱有奖赏!”

小皇帝为了表示自己对王晨所立下战功的认可及对其的宠信,令王晨与他同辇而坐,一道进城,接受百姓的欢呼。王晨推辞不下,只得与李纲一道,分左右站在小皇帝的两侧,在军士的簇拥下,在夹道欢迎的百姓欢呼下,从陈桥门进到开封城内。

城内围观欢呼的百姓是越聚越多,有点水泄不通的样子。

许多人的议论也随之而起,并且越说赵玄乎。

“王殿帅据说是关二爷转世的!”路人甲如此说。

“关二爷转世?不会吧?关二爷不是败走麦城吗?王殿遇可是比关二爷勇猛了许多,”路人乙一副不屑的神色,不客气地反驳同伴道:“他只率两万人就歼灭了好几万金军,关二爷能和他相比吗?”

路人丙说的更神乎:“我可听说,王殿帅只率两万将士,就全歼了想偷袭开封的金军,金军有好几万,哦,不,有十几万呢,听说被王殿帅亲手制作出来的‘霹雳火球’炸死的就有好几万,王殿帅是武神下凡的,他一个人可以打几十人,没有人是他对手的。”

路人丁:“你们有没有看到,王殿帅头上笼罩着祥云,那是有天神相助的……”

王晨的英雄事迹经口口相传,越传越神乎,最后变成了只以两万人马,消灭了几十万金军,其本人与神仙差不多了。还好他没听到,不然会哭笑不得的。

在观看热闹的人群中有一对身材高挑、长相俊美、面目看上去相似的兄妹挺惹人注目,他们与其他看热闹的人一样,站在街道边上,欢呼迎接凯旋的殿前司禁军,并想一睹王晨这个英雄人物的风采。

只不过因为围观的人太多,御驾行以的街道两侧又有大量的禁军士兵把守,他们没能走近看清御驾辇车上小皇帝及李纲、王晨的面容。大宋的禁军在面对金人攻击的时候,是不折不扣的绵羊,几乎没什么还手之力,但在面对自己的同胞时候,却变成了虎狼。

守卫在街道两侧,负责维持秩序的禁军军士,为防止御驾出现意外,对那些围观看热闹的百姓非常凶狠,要是有人越过军士所站的地方,轻则拳打脚踢,重则刀枪伺候。想近距离看看李纲及传说中的英雄人物王晨样子的这对兄妹,虽然他们拼命想挤到前面去,但最终只能遗憾了。

要不是他们气质不同于一般的百姓,说不定会遭到禁军军士的打骂。

因为王晨在当兵时候留的是板寸头,穿越来大宋也才一个多月,头发依然不长,他平时整天都戴着军帽或者襆帽,以免被人看出异样。今日他戴的当然是军中的盔帽,厚重的盔甲将他的面目也大半遮掩,再加上满脸风尘,那些站在街道边上百姓也是看不清他的面容的。

对王晨起了兴趣,想一睹王晨真容的这对兄妹,即使走近身边,也是看不清王晨的样子的。

辇驾很快就驶过了这对兄妹身边,没办法看清太多的兄妹俩,很是遗憾。

----------

李纲及王晨这两位抗击金人攻打开封时候立下大臣的英雄伴着小皇帝赵谌巡街,整个开封城内到处是群情激昂的场面。军民的士气在王晨这场巨大胜利及小皇帝还有宰相亲自迎接,及随后的巡街中再次大幅度地提高了。连一些畏金人如虎的朝臣们,也稍稍改变了看法,没有人再敢提议和的建议了。

听从李纲的建议,赵谌在亲自主持朝议对金人以后的策略时,首先对立下大功的王晨及其麾下将领进行了厚赏,授王晨以殿前司都指使,加县公爵位,赏其在开封城内府邸一座,以数量不少的金银等钱物。原本小皇帝想让王晨兼领同签书枢密院事职,但被李纲以此举容易遭到其他朝臣反对,王晨过于年轻为由阻止了。王晨麾下的那些将领也都有封赏,有不少人被晋了职,在此战中表现不错的少年张宪,也因王晨的提议被授以副职将。

以往时候,经常对有功之将不赏,这严重挫伤了领军将领的积极性,李纲主政后,马上改变这一做法,只要作战勇敢,立下大功者,都有重赏。

得了重赏的诸将,再次感觉到了扬眉吐气。

不过也有一些人很郁闷。在这次围歼完颜宗弼部的战事中,一些将领在攻击时候畏敌不前,遇到金兵反击时候想逃跑。这些将领不但没有得到奖赏,而且还受到了惩处,最终被王晨赶出了殿前司。

王晨想将殿前司所领的禁军打造成一支完全可以与金军正面对战的铁军,他不容许军中出现懦夫,要是以后发现再有表现懦弱的将领,无论是何人,立即逐出殿前司,并要受到重处。

没人敢把王晨的威胁当一回事,其麾下将领都有一种胆战心惊的感觉起来。

在重奖王晨,并将王晨的英雄事迹广布天下的时候,赵谌也发布了一份类似一整个大宋王朝总动员令的诏令:“朕即位之初,就遭遇国家艰难之时,金贼犬羊之群,竟敢肆意凌辱大宋,侵犯我边境,直驱我京畿。幸赖宗庙社稷之灵,贤士大夫和勤王将士之力,捍御京城,使其未能得逞。但丰主皇于仓卒之间,辅臣失计,割三镇以赂敌。然,朕坚持不承割让三镇之屈辱。天启朕心,屏去奸臣,决策坚守。此前命将帅提重兵尾袭,贼骑遁逃,河北已经无虞,实当与天下同庆。然而金虏狡狯,如不严加防范,待到秋高马肥之时,必将再度南侵。如果不以虎符起天下之兵,扼控边陲、荡攘群丑,则何以震慑狂虏、奋张国威,以定中兴之策?”

“诏到,诸路按抚、总管、钤辖司各下所管州军,务必选拔将佐,训练正兵,招填阙额,缮治器甲,储蓄刍粮,预备军需,以听朕命。朕初即位,即要大举兴师动众,实是出于不得已,忘天下将士,同怀义愤!”

此诏令传布后,天下为之振奋,也让金军统帅感觉到了危机。

第六十八章战事告一段落

感谢公子慨然书友的打赏~

--------------

完颜宗弼以断臂的手腕,留下三个猛安的军士断后,掩护他自己亲领的人马溃逃后,最终摆脱了王晨所领人马的追击。兵败之后,他深怕再遭遇宋军的截击和追杀,拼命逃跑,但不敢马上选择地点渡河,怕被追击的宋军逼的背水一战,全部被消灭在黄河岸。他可是知道,与他交过手的宗泽在他率军急攻开封时候,可是马上尾随南下的,他在逃离王晨部的追击后,最怕的就是遭遇到宗泽的大军,应该沿途不敢做过多停留,亡命往东面逃去,寻机过河。

沿途他尽量避开有宋军防守的城池,不过即使这样也遭遇到不少的宋军,还好这些宋军都是乌合之众,根本不堪一击,许多只打了个照面就马上溃败了,让完颜宗弼根本不要组织阵形冲杀,还白白拣了不少宋军溃逃时候丢弃的粮草物资,补充己用。这样的情景让完颜宗弼非常不解,为何伏击他的那部宋军会如此狠命冲杀,给予他所领的万余精锐骑兵以重创,而其他遇到的宋军连不堪一击都算不上,一触即溃,他越加好奇指挥宋军给予他重创的到底是何人了。

但他现在已经没机会去打探清楚情况,能安全撤退回黄河北岸是他现在唯一要做的事。

完颜宗弼的残部给滑州以远、开德府一带的宋朝州县带去了灾难,不少宋军被其击溃,许多百姓被杀,粮草、财物被抢,闹的人心惶惶。完颜宗弼也终于在过了开德府后,打探到前面一带的宋军都已经逃光,而后面追击的宋军也不知所踪,终于决定渡河。

以二十几条船,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终于将残余的七千人马渡过河去。

在终于踏上黄河北岸,与接应的完颜娄室会合后,完颜宗弼才心安。

策马站在河岸的山头上,看着他们过河后依然没有任何动静的对岸,完颜宗弼感觉自己仿佛做了一个恶梦一样,事情一点都不真实,他依然没完全理解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万五千精锐的女真战士在与数量相差不多的宋军正面遭遇时候,竟然惨败,但惨败后又如入无人之境般狂奔了近千里却不曾遇到任何有力的抵抗。

“宋朝军队为何会强弱分化如此严重?”完颜宗弼喃喃自语。

对于完颜宗弼率一万五千人竟然败在王晨的两万人马之下,率军迎接完颜宗弼的完颜娄室完全不可理解。他并不认为宋军的战斗力突然间变得这么强大,他只是认为完颜宗弼不会打仗,是完颜宗弼的无能才导致这样的惨败发生的,因此对完颜宗弼非常轻视,言语间尽露嘲讽之意。

完颜宗弼是有苦说不出,也不去理会完颜娄室的嘲讽,他只想尽快赶回完颜宗望的主力大军驻处,将此战情况禀报清楚。

身处黄河北岸的完颜宗望已经将情况打探清楚,他也和完颜娄室一样对此战的结果这样万分不解。在完颜宗弼率残部回大营后,马上召其过去问询战事的经过了。“四弟,你与我说说,此次急袭开封,为何会遭遇这般惨败?”

完颜宗弼将此战的经过源源本本地告诉了完颜宗望,并问询完颜宗望可曾弄清楚了宋军的领军将领是什么人。

“指挥伏击战的是宋朝殿前司都指挥使王晨,也就是那个以一个人之力将宋朝太子赵谌及两位帝姬救出我军大营,还放了一把火烧了完颜宗翰大营的那个宋人!”完颜宗望将他知道的情况告诉了完颜宗弼,再问完颜宗弼道:“四弟,你遭遇到的宋军真的只有两万余人?”

“二哥,应该差不多,最多不会超过两万五千人!”完颜宗弼一副羞愧的样子,自责道:“二哥,我率的一万五千大金精骑,连两万软弱的宋军都战胜不了,真是愧对天下。此次回去一定会向皇帝当面请罪,让皇帝责罚的!也请二哥责罚。”

完颜宗弼此话让完颜宗望一阵恼怒,竟然抬出皇帝来了。不过他也无暇处置自己这个同父异母的四弟,这段时间身体越加差,还担心宋军趁此次大捷后进一步反攻,他没在这件事上与完颜宗弼纠缠,在接下来时间内想让完颜宗弼主掌东路军军务的他慰抚道:“四弟不要太耿耿于怀,汉人不是有句谚语吗,胜败乃兵家常事,王晨狡诈,以你部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还动用了大量的‘霹雳火球’,要是一般人遭遇埋伏,全军覆灭都不一定。你能率这么多人马逃出来,已经算是幸运了。如今的形势已经不容我们继续呆在南方,要马上撤回国内,将士们可是都吃不消南方的酷热了。”

黄河一带在宋人眼中是北地,但在金人眼中却是很南的南方,比金地炎热湿润的气候让将士们非常不适应,急需率军回国休养。西路军完颜宗翰部已经先于他们拔营北归了,完颜宗望想等完颜宗弼安全回来后,也马上起营北归,免得再出意外。现在的残宋上朝廷已经暂时奈何不了他们了,还是等将士们休养好了,粮草什么的做好准备,等入秋后再挥师南下吧。

完颜宗望的话让完颜宗弼心也放宽了一点,知道这位他这位同父异母的二哥没有对他处罚的想法,也马上将自己沿途想到的一些事告诉了完颜宗望:“二哥,宋朝新冒出来的这个王晨定不是简单人物,希望二哥能派人严查此人情况,熟悉他的用兵性格,不然下次依然会在他手里吃亏!”

“说的不错,此事二哥已经让人去打探了,相信不久以后就会有消息!”

“二哥,此次宋军使用的‘霹雳火球’威力远非以前见到过的可比,依小弟所见,一定是宋人新研制出来的火器!”完颜宗弼再说道。

金军在攻打宋朝的城池时候,曾遭遇到过宋军“霹雳火球”的还击,但诺大一个“霹雳火球”杀伤力非常小,除非被炸个正着,不然最多只是受一些轻伤,其响声也不大,连战马都不会吃惊。但这次遭遇到的“霹雳火球”威力却大的让人恐惧,这几天晚上完颜宗弼梦中还经常见到军士残肢断臂到处乱飞的惨状,那惊雷一样的巨大爆炸声让他心惊肉跳,两千多的女真战士就折损在“霹雳火球”的爆炸中,如何不让他记忆深刻。

“唔,此事我已经知晓,正派人探查,”在完颜宗弼回归之前,完颜宗望已经打探了一部分此战的经过,他疑惑于宋军中竟然装备了这般厉害的“霹雳火球”,竟然能将数量众多的女真战士炸死,并没完全相信,当作是宋人瞎传的。听到完颜宗弼同样讲述后,这才完全相信。

完颜宗弼不可能在这件事上欺骗他的,这是完颜宗望的认定。

“二哥,此次要是没有这个叫王晨的宋将领军埋伏,那小弟定可轻松攻取开封的,除了这支宋军,还有宗泽部,其他宋军都是不堪一击,许多根本连抵抗的行动都没有,还没与我军打个照面,就溃败而逃!”说这话时候完颜宗弼还是挺郁闷的。功亏一篑,而且让他的名声扫地,成了宗室中第一个与宋军作战时候遭遇惨败的人,接下来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了。

“四弟,看来下次再攻宋,我们没机会打这么轻松了,回去后一定要好好准备,避免再被宋军打败!”完颜宗望微微地叹了口气,“如今我大金与宋朝已经形同水火之势,宋朝如今由李纲和宗泽把握朝政,他们是一力抗金的人,以后说不定连和谈机会都不一定有。要是宋军中再有几个如王晨这样的将领,那以后两国交战,我们大金就没这么容易取得胜利了!”

完颜宗望在对宋政策上与完颜宗翰还有完颜宗磐等人有分歧,他一直主张留下赵佶和赵桓在开封,继续当皇帝,只要受金国节制就行,这样一来尚可与汉人相处。

但此议却不被认可,最终大宋二帝被掳北归,改立张邦昌为“大楚”皇帝。张邦昌很快就被废,并被杀,如今的大宋朝堂上李纲和宗泽主政,这些都是绝对不会与大金和谈的人,更不要说如今宋朝二帝被北掳,十数万汉人及无数的财宝成了大金的战利品。从小皇帝赵谌刚刚几天前发布的全国动员诏令中完颜宗望能明白,大宋与大金之间已经有不共戴天的灭国之仇,再难调和,这让他非常担心。

如果说没有完颜宗弼这次惨败,完颜宗弼的担心只是停留在以后与宋人与金人很难和平相处了,但他知道,此次以后,宋朝对大金的反抗会越来越强烈,以后再也不可能如前两次攻宋一样那样顺利地占领许多地方,得宋朝朝廷许诺的无数钱物了。宋朝的国力人口是大金永远无法抗衡的,这正是完颜宗最担心的,他怕大多被连年的征战拖垮,最终亡于宋朝之手。

他也与完颜宗弼详细地讨论了一番这个问题,并准备在回燕京后,再与皇帝吴乞买好生说说。

不过完颜宗却等不到回朝的那一天了,就在完颜宗弼回归后的第七天,完颜宗因为耐受不了南方的高温,在军中中暑而死。东路军军务暂时交由完颜宗弼和完颜宗娄室主掌。

而他们也只能执行完颜宗望的遗命,率军北归。

黄河一线,也终于有了一段暂时的平静时期。

(第一卷终)

第一章加紧准备

两路金兵全部北归,完颜宗望病死在北归的途中,这些消息让因为一场胜利而陷入欣喜状态的开封军民更是兴奋。危机解除,他们不要再生活在担惊受怕之中,谁都会高兴的。

王晨以两万人马对阵一万五千金军精锐的骑兵,最终取得了大捷,许多朝臣因此生出轻敌的想法出来。在探知两路金人相继北撤后,马上就有朝臣提出来立即北伐,尾随金人而攻击,解救二帝及其他那些被俘的宗室。甚至还有人点名让王晨率军北伐,消除河北两路及河东路的敌患。

对于朝堂上那些原本对金人非常畏惧,认为与金人作战肯定会失败,但在一场胜利后马上改变了想法,觉得现在就可以来个超级大反攻,他真的难理解这些人心理是怎么想的。还好李纲坚决反对此提议,认为如今情况下,我大宋决不是主动进攻,而应该养精蓄锐,恢复自身元气,再图谋更多。

李纲的提议让王晨松了口气!

在金人攻来的时候,开封一带的禁军几乎全军覆灭,现在防守开封一线的除了少数正规的禁军外,其他都是由厢军、义军等乌合之众组成的人马,宗泽这样有多次指挥作战经验的老将集八九万人马都没办法击退一万余金人骑兵的攻击,要是金人更多兵马南下,能不能抵挡住其攻击都是未知数。这种情况下,如何北伐?想在现在这个时代主动进攻,迎回二帝,无异于痴人说梦。要是现在不是炎热的夏天,而是凉爽的秋冬季节,那数十万南下的金军完全可以尽歼开封一带号称百万的宋军。

不过小皇帝赵谌在听了多位大臣的奏言后,有点心动。

“王殿帅,朕真的非常想现在就将父皇、无上皇、母后还有其他宗室都迎回来,但李相公反对,他认为现在还不是反攻的时候,现在我大宋应该趁机会休养生息,广募兵员,筹集钱粮,以备秋冬季节金人的再次南下,”赵谌可怜巴巴地问王晨道:“只是不知道你何意!”

“陛下,在这一点上,臣与李相公的想法是一样的!”

赵谌有点吃惊,疑惑地看着王晨:“王殿帅,你也认为现在不是北伐的时机?”

“是的,如今我大宋可以说千疮百孔,连自保都非常困难,怎么能主动对金国发动进攻?如今两河之地许多城池还陷于金人的包围之中,我大宋军队无力救援,黄河地南诸多州县被金人搅得一塌糊涂,如今朝廷要做的事就是战后重建,恢复黄河一带的生气,改善两河一带的局势。北伐一定要进行,二帝无论如何要迎回,那些被掳的宗室也要解救,但这一切并不是现在要做的。金人肯定会在入秋后再次南下,我大宋能不能抵挡住金人秋冬时候的连续进攻都是未知数,如何能在金人刚刚退却时候就北伐?想北伐是需要实力,需要时机的,如今我大宋没有实力,时机也错失了,如何可以主动进攻?”

“嗯,王殿帅说的在理,”赵谌不敢在王晨面前强辩什么,但还是把自己另外一点疑惑说了出来:“只是王殿帅,你率军重创了完颜宗弼部,朕相信以后只要你领军,金人肯定能被击败的,朕还以为你为支持现在马上北进的想法。要是有大臣以这一点攻击朕,说朕是不想迎回二帝,怕危及自己的皇位,所以才不愿意在现在时候北伐,那如何是好?”

赵谌被几位大臣说动,起了现在就北伐的念头,主要是担心这个。当然他也非常担心二帝迎回来后,自己的皇位还能不能保住,今日与王晨说了这一点,期望能得王晨明言,让他得到一些鼓励。

王晨如果不怕这个,那他也不要担心了。

“陛下根本不需要担心大臣们如此认为!”王晨非常果断地说道:“令天下暂时休生养息,壮大我大宋的实力,能与金人对抗,这一切目的就是为了迎回二帝,相信大臣们都会明白。国之大事,怎么可以着急?我大宋遭遇了灭国之痛,能战的禁军十不存一,如果不养精蓄锐,怎么可能与金人对抗?打不过金人,还要想迎回二帝,那纯粹是白日做梦。还有,陛下也根本不要担心二帝回归后会废了你的帝位,你是依太上皇的手诏继位主持大统的,即使二帝回归,天下依然由你主事,这一点大臣们肯定会支持和认可的,至少臣是坚定支持陛下当皇帝的。要是有人反对,臣一定替陛下清除麻烦。”

王晨的话让赵谌的几点担心都消除了,他也不再问询什么,认可了王晨所说的。

其实宗泽在这一点上意见与李纲、王晨有分歧的,李纲和王晨是完全不支持现在北伐,但宗泽认为现在金人遭遇惨败,其统帅完颜宗望又暴病身死,天气又热,金人士气肯定低落,战力大降。这个时候,率大军趁机渡河北上,尾随金人而行,要是有机会主动出击,说不定会收到不错的战果。

因为此事宗泽亲自回京,与李纲、王晨及其他大臣商议。

“李相公,王殿帅,某认为现在必须要派人马过河!”

这是宗泽在见到李纲与王晨,三人一道商量事儿时候宗泽首先说的话。

“宗相公,某认可现在要派人马过河,加强黄河北岸的大宋军队力量,但现在应该尽量避免与金军主力决战,太原已经失守,我们暂时无力夺回,现在要做的就是趁金人主力北归之际,缓解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的局势,收拢那一带的抗金力量!”这些事上已经与王晨商量过的李纲,在听到宗泽这样的话后,也马上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两河路的军政大事,可以让张所全面负责起来,有他收拢各地义军,两河的形势肯定会缓解,甚至好转的。”

听李纲这样说,宗泽倒是松了口气,他原本认为,李纲是反对现在这个时候派人马渡河的,要是这样,那天下百姓会对朝廷失望,认为朝廷差不多是放弃了二帝及其他被掳的宗室,不愿夺回失地。

失了民心,许多事就不好做了,要知道现在的河北地百姓都等着王帅北伐呢。

河北两路及河东路是万不能放弃的,金人北退,正是可以趁机收复一定失地的时候,宗泽强烈希望在金人北撤后,马上挥师北上,加强黄河北岸的防守。

现在是夏种夏收时节,黄河北面的两河之地夏种秋收肯定要抢,不然天下会闹饥荒。

三人一番商议后,也决定了计划,令十万人马渡河北上,归已经进入河北的张所统帅,并令张所联合王彦所领的八字军,还有杨进等其他义军,结成联营,想尽办法消除金人在夏天时候的威胁,不让他们南下抢粮,并在秋冬来临之际,先一步做好抵御金人南下的准备。

秋冬到来,金人肯定会再次南下,这是所有人都认定的一点,如何防备不久后金人的再次南侵,这是接下来要做事里面的重中之重。宗泽提议要派军队过河,就是想要进一步掌探河北两路的局势,为开封争取更大的缓冲区,也为大宋的生存创造更大的缓冲区。

三人商议了一番后,也基本上得出了后续的安排计划。

------------

朝廷接下来的部署接连而出,但没有任何主动攻击金军,尽早夺回失地的举措。而是派出一些大员主持各地局势,募集兵马,筹集钱财和粮草,训练精兵,以准备抵御秋冬季节金人的再次南侵。

在朝廷新的命令传送出去的时候,张所已经抵达大名府,开始全面主持河北东路及河北西路的事务。此时河北地有王彦的“八字军”及其他一些义军在活动。八字军其部军士脸上都刻有“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因此而得名,声势还挺大的。在张所的请命下,王彦被朝廷任命为河北招抚使都统制,负责招抚太行山一带的义军。王彦也接受了朝廷的任命,先后招抚到十余万军士。

宗泽的儿子宗颖率近十万主要由义军组成的人马过江,加强河北两路及河东路的抗金力量。

除了对黄河北岸兵力的支持外,还有粮食物资的调配。

随着一系列支持措施的出台,河北两路、河南等地的抗金形势顿时好转,抗金力量在壮大。朝廷再次发布诏令,只要一心抗金,无论是贼还是盗,朝廷都既往不咎,并且会拨付钱粮,以供军用。

朝廷此举得到了民间的热烈反应,各地抗金义军更是风起云涌。

张浚也到达了陕西,坐镇金人占领后又放弃的长安,再到兴元府,主持川陕局势。

川陕的形势比河北两路、河南一带要好,其境内还有宋军中战力最出众的西军几部,张浚抵达陕西后,马上执行朝廷的命令,整顿军备,恢复民生。张浚在抵达陕西后,马上向朝廷上表,表示要提振抗金力量,恢复大宋元气,必须好好地经营川陕。甚至他提议,要是形势危急,皇帝可以入陕,或者进川,利用那一带易守难攻的地势,保存实力,再图谋后起。

张浚的提议得到了李纲和宗泽还有其他大臣的部分赞同。

不过大部的人都是反对皇帝入陕或者入川的,他们认为,开封是永远不能放弃的!

只是这一点现在并不重要,一切要待局势如何转变都能定夺,坚守还是后退要看局势的变化再定。

大宋上下,也在金人北退后这难得的时间内,努力休养,以图恢复元气。

王晨也利用这段时间,加倍努力地训练其麾下的人马!

第二章形势好转

感谢搔首问青天、小楼今夜书友的打赏!

-----------------------------

炎热的夏天到了,不习惯南方炎热闷热环境的金人北撤,残宋小朝廷受到的压力顿轻。主持朝事的李纲当然不会错失这机会的,在确定金人已经北退,没在黄河北岸留下多少驻军后,他立即派出十多万刚刚组建的禁军开赴黄河北岸,准备抢占了那些一度被宋军放弃或者被金人攻占的州府,巩固黄河北岸防线,以免秋冬季节金人再次南攻时候又被其长驱直入。

金人北归后,人马并不全撤走,还留下一些人马镇守重要的城池,留下的不是女真人,大多都是比较适应黄河一带气候的汉军,或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