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之荣耀(雨露)-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跟在他身边后,张宪的表现也是挺让王晨满意的,这个少年人,武艺非常出色,箭术、枪术都非常厉害,军事谋略上也挺不错的。王晨在想到金人有可能避开我大宋军队重点布防的正面黄河段,从另外地方过河时候,张宪也是想到的,并且和他说了,这让王晨非常惊异。在仔细问询之后,王晨对这个少年人表现出来的军事方面的谋略很是吃惊,他相信这个少年人,以后会有非常出色的表现的。
王晨也答应张宪,只要张宪在这次战役中立下战功,一定会想办法在殿前司为其谋一个官职。
对此张宪自然非常高兴,他挺期待能有上战场拼杀的机会。
而王晨却是有另外的想法,他确信张所这个儿子就是历史上那个着名的岳家军将领张宪,不过现在张宪归于他麾下,由他培养而已。以后他要收罗更多的“小弟”为己用,张宪是第一人!
第五十二章水师的作用
李纲根据王晨新的提议,与其他大臣细细商量了一番,再问询宗泽的主意后,做出了另外的布防。
朝廷马上发布新的动员令,征募开封府辖内所有州府的青壮年从军,但并不令他们往开封勤王,只是令他们据各自州府而守,严防金人的侵犯。
并令各州府广筑工事,深挖壕沟,不给有可能渡过黄河的金人以方便。
同时李纲以朝廷的名义,再调集人马守郑州以西、滑州以东的黄河河岸。同时令西京洛阳进入战时动员状态,集结兵马,除守卫本地外,还加强黄河沿线的防守,密集巡逻,有情况随时报告。
李纲此举却被一些人认为是劳民伤财之举,甚至有大臣上表指责李纲的行为,不过这样的指责马上就被小皇帝赵谌压了下去:战争时候,任何未雨绸缪之举都是必须的,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更好,所有一切都由李纲决定。
军国大事都由李纲负责,小皇帝赵谌又不理会朝臣们的弹劾,所有一切都依李纲的布置而进行。
所幸各地勤王之师陆续抵达,有更多的义军自愿接受朝廷的招安,有更多南方的州府送来钱粮,解除了李纲和许多后顾之忧。
很快又有一个超级好消息传来,身处应天府的康王赵构终于被吕好问说动,应了赵谌的诏收,奉赵谌为大宋的新皇帝,并上表表示,一切都听从朝廷的号令,并将一批钱粮送往开封。
不过上表的同时,赵构也向朝廷求援,说江淮一带遭到金人的攻击,请求朝廷支援。
赵构的上表让所有人都惊喜,赵谌、李纲、宗泽、王晨原本有的那些担心都没了。看来赵构还是有大局观念的,不拥兵自立,避免了大宋内部起乱,给金人以可趁之机。只是赵构的请援要求朝廷实在没办法满足,赵构坐拥十几万雄兵,还吃不消金人才一两万人马的攻击,开封方向,金人两路大军十几万人马上就要渡河,怎么可能有精力去考虑求援东南呢?
朝廷也马上回复了赵构的请援,将开封方向的情况都一一说明了,并要赵构马上组织起反攻,牵制金人往开封方向的攻击,不得有任何的延误。
黄河前线的消息也持续传来,宗泽在几天前率人马进至滑州方向,而折彦质的人马则镇守郑州一线,相互策应。王善和马用都归于宗泽麾下,宗泽知道,这两个刚刚被招抚的义军头领,只会听命于他这个兵马副元帅,他是靠大义与威望招抚这些义军的,并给予他们以与正规的禁军同样的待遇,没有他,这些义军很可能会再离去,造成内乱。不过宗泽还是给予了王善与张用足够的信任,让他们各领一军镇守滑州以东及滑州与郑州之间的黄河段。
与名将岳飞同为汤阴人的张用率军镇守郑州与滑州的中间地带,王善守滑州以东至开德府间,宗泽自己本部人马以滑州为帅部。
经过了调整布署后,从洛阳到滑州以远的开德府,宋军的防守挺很密集,他们的抓获了不少打探情报的金人细作。而前线的宗泽也不断接到情报,金人正在黄河北岸继续集结,但并没有马上渡河的打算,至少在郑州与滑州这个开封的正北方向黄河段,没有金人架设浮桥等举动。这更让宗泽相信了金人有可能绕过这段大宋军队防守最密集的黄河段,从其他地方攻击的猜测。
各地的消息最终都汇聚到了李纲这里,而李纲将所有情报都副了一份送给王晨。
赵谌那里倒不需要,只要将情况当面禀报就行了,这个小皇帝也不会仔细去看各地送来的情报的。
李纲副送给他的情报王晨都非常仔细地看,并对着地图认直分析。
这个时代,虽然情报不能实时传递,但有驿站的快马,有信鸽传送情报,黄河前线的情况还是能及时送到开封的,毕竟开封距黄河也才百多里路。
王晨的地图是自己的绘制的,他自觉比官方所用那些完全不知道比例尺的地图精细了很多,不过地图只有一份,他留着给自己用。利用训练的空隙时间,王晨利用自己绘制的地图,还有开封一带的地形,发动张宪等人制作了一个沙盘。沙盘能更直观地将如今的局势展露在人们面前,王晨就是对着地图和沙盘分析形势的。探明的双方兵力分布图被王晨标在沙盘和地图上,不过因为没亲自经历过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对这个时代军队的机动性、战争方式、激烈程度究竟如何他并不是非常了解,没办法得出一些让他自己信服的推理。
不过王晨是个曾指挥过小规模战事的军人,对战争中的一些影响因素还是天生敏感的,他的眼光久久地注视在沙盘上黄河的标示上。
这条大河是如今大宋抵御金人最重要的一条防御线,用天险来形容一点不为过,金人要过河,只有两个途经,那就是搭浮桥和以船只渡河。
金人不善水性,北岸大型船只不多,临时建造不容易,要将数万人以船送过河不是很现实。既然不太可能以船只运兵过河,那只有一个方法,搭建浮桥。而搭建浮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要动用的人员及船只、木板无数,动静不会小,要是严加关注,肯定能发现金人的动静。
“如果在黄河河道上布置一定数量的船只,让船只上的军士严密监视对岸的金人动静,那可以很容易发现金人的动静,及时做出预防。要是金人开始搭建浮桥,以船队对其搭建浮桥的人马发动攻击,那金人不就没有可能搭建浮桥了吗?”一想到这一点,王晨马上兴奋起来。
大宋的水师还有一点力量,现在正可以派上用场。
以后要加强水师的建设,水量力量足够强大了,仅凭水师战船说不定都能将金人阻滞在黄河北岸。
对着沙盘想了一会后,又马上过去和正在赵環環、赵珠珠陪伴下读书的皇帝赵谌说了一声,就马上出宫找李纲说事去了。
一见到李纲,王晨就直接说明了自己的意思:“李相公,下官又想到一点,在黄河河道内派遣大师船只巡航,时刻监视对岸的动静,一有发现金人搭建浮桥,马上集中多艘战船对搭建浮桥之敌展开攻击,新制造的‘霹雳火球’定可重创搭建浮桥的金人的!”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后,王晨又马上细说了一番自己如此想的理由,说的李纲不住点头之际,再道:“李相公,如果黄河河道内派驻的船只够多,那金人的动静也容易探明,并且在金人有动静,浮桥刚刚搭建之际,就可以对其展开攻击。金人都不习水性,那些仆从的汉军及契丹、辽人也是如此,他们也不善于驾船。而我大宋军队中原本就有一定数量的水师,会水及善于驾船操浆者甚多,只要组织的好,肯定能收到奇效。黄河岸边渔民本就不少,将这些人征募为军用,肯定能收到奇效。”
“唔,王殿帅说的非常有理,这一点,某没多细想。某马上就将此事告知宗相公,令其好生安排。某也会广发布告,征募水性佳、善于操浆划船者,”李纲是个行事果断的人,认可了王晨的提议后,也马上就去布置这事了。
王晨见李纲完全采纳了他的再一个提议,心里挺是兴奋,很开心地回到了皇宫中。
不过在再次面对着沙盘和地图时候,他心里又有一点懊丧。
他认为自己的思虑还是不够广,今天想到的这些事,都是从一个点、一个面上去想的,一些是突然间想到的,没有太多的全局观念。以现在这般能耐,至多只能算是一介谋士,不要妄想是为将、为帅都的谋略。不过李纲与宗泽也是如此,这两位实际主事的大臣,能想到的甚至还不如他。唉,这真是大宋的悲哀,大敌临前,连可以统兵作战的大将都没有,不知道这情况什么时候能改变。
他也继续面对着送来的多份情报及沙盘和地图自个“纸上谈兵”,直到天黑了依然乐此不疲。身边的人送来的晚饭,也只是胡乱吃了。
夜了,宫内一片寂静,只有偶尔响起巡夜的军士整齐踏步的声音,还有那些久了就会被听觉无视的虫鸣声。王晨也觉得乏了,起身想出去巡一下夜,看看负责护卫皇宫安全的殿前司军士的情况如何。
不过就在他刚刚起身,活动了两个身体准备出去之时,虚掩着的门被轻轻推开了,在两名掌灯的年长宫女陪伴下,灯光照映下,有点明艳不可方物的赵珠珠端着一个碗走了进来。看到这情景,王晨一阵愕然,旋即心里又涌上一阵得意。
赵珠珠走进来后,两名掌灯的老宫女马上把门带上,在外面候着。
“珠珠公主是给我送宵夜来的吗?”王晨含笑地看着亲自端着一碗热气腾腾东西进来的赵珠珠,轻轻地说道,心里有柔柔的感觉起来。
赵珠珠冲王晨甜甜一笑,同样声音柔柔地回答道:“听说你一直在忙着事,晚饭也是胡乱吃了,怕你肚子饿,就亲自给你炖了点食物过来!”
“珠珠公主待我太好了!”王晨走到放下装食物托盘的赵珠珠身边,居高临下地看着她,顺便玩笑了一句:“我怎么敢当大宋的公主这般服侍呢?”
第五十三章温柔乡,英雄冢
王晨放肆的注视下赵珠珠俏脸一下子红了,心跳也加速了起来,不敢看王晨,将脸躲了过去,很小声地抗议了一句:“晓初你又打趣我了。”
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羞涩地低着头,捏着衣角,一副娇羞可爱样的小公主,王晨忍不住春心荡漾了起来,故意低下头,来来回回地看了几眼赵珠珠那羞红的脸,继续调侃,“嘻嘻,我们尊贵的公主殿下这般羞涩,好像是被我欺侮一样,要是被人看到,我可就是大罪了。”
“你就是在欺侮我!”恼羞成怒的赵珠珠恨恨地说了一句后,忍不住伸出拳头去打王晨,“你这个坏家伙,人家亲自给你准备了东西吃,你还不领情,你取笑我,以后不来理你了!”
王晨一把捏住赵珠珠的两个小拳头,还故意一拉,赵珠珠一声轻呼中,差点扑进王晨的怀里。虽然没扑进王晨的怀里,但两人的距离非常近了,呼出的气息都能感觉到。心跳不知有多快的赵珠珠紧张的竟然把眼睛都闭上了,身体微微的颤抖着,根本不敢看王晨。
王晨伸手捏了一下赵珠珠那秀挺的鼻子,也马上放开了她的手,转头去看她刚刚送来的食物。
“竟然还是我喜欢吃的桂圆莲子羹,太感谢珠珠公主了!”王晨故意夸张地叫了出来。
刚才的情景太暧昧,他有点把持不住了。
如今的皇宫中空荡荡,只有四名皇室成员居住,服侍的宫女宦官也不多,大多都是年长者。赵谌未成年,又逢国破时刻,二帝及数不胜数的宗室被金人掳为俘虏,这方面不可能太讲究。而且为了鼓舞士气,减少开支,宫内的用度也是极少。刚刚经历磨难的赵谌等人对此并没什么不满,也坦然接受。
王晨对这些没太多感觉,但宫内人少,模样漂亮的宫女基本看不到,宦官也少,他也少受一些干扰。不过赵環環和赵珠珠这两位正处于花样年华的公主时不时在他身边出现,多多少少也是扰乱了他的心思,让他忍不住起了感情的波澜。美女任何男人都是喜欢的,王晨一点都不讨厌与赵環環、赵珠珠朝夕相处,何况这两个漂亮的小公主是他亲自救出来的,他是她们的救命英雄,现在依然充当她们的保护神,心理上没有任何身份的落差。
两女对他表现的都是情意绵绵,一副任君采摘的样子。要不是王晨有顾忌,并且心里素质好,一些单独相处、身体有接触时候,早已经和她们有进一步的肌肤相亲了。不过见到她们,与他们单独相处时候,心里的波澜总是忍不住会起的,即使在如今形势危急的时候也是如此,王晨在与这两个漂亮的小公主相处久了后,终于相信了一句“名言”:“温柔乡,英雄冢。”再勇武,再杀伐果断的男人,在与美丽温柔的女人相处久了,总会留恋与她们相处时候的温柔情怀的,刚毅的性子会不知不觉中改变,甚至会起不愿意离开她们,不愿意失去这份温柔情感的想法,斗志和雄心会不知不觉中被消磨掉。
这也让王晨在与她们相处时候,会不知不觉中起波澜,但独自一人呆着,或者与李纲、宗泽等人讨论如此局势时候,对此又有罪恶感的原因。无论如何,不应该在这种国之危难时候,去奢谈儿女情事的,何况这是两个公主,永远不能始乱终弃的。
王晨对她挑逗了,但却突然放开,满是紧张,但心里又充满了期待的赵珠珠,一下子充满了委屈。
她当然想不到王晨是这样的心态,她只以为,王晨是因为她姐姐赵環環的原因才对她不冷不热的。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两姐妹之间都有私心了,是因为王晨而起的,两人都会偷偷地借故来找王晨,而不叫上对方。与王晨单独相处时,又故意磨蹭,想与王晨多呆一段时间,多说会话。不过王晨总是没特别的表现,把大部精力都放在关注朝事及练兵上,让她们心生幽怨。
“真好吃,珠珠公主,是你亲自烧的吗?”几口就把一碗桂圆莲子羹吃完的王晨,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真是多谢你了,让我晚上不饿肚子。”
王晨这副样子让赵珠珠多少有些安慰,马上绽出笑容,“你喜欢吃,那以后我天天晚上给你准备一份。”
“那太好了,多谢珠珠公主了!”王晨赶紧致谢,并露出一副很和善的笑容,“那以后每天晚上我都有口福了。”
王晨不拒绝她的好意,赵珠珠很是开心,刚才起的一点幽怨早不知跑哪儿去了,也马上答应:“那说好了,以后每天晚上我都你准备一份宵夜,只是到时不许嫌不好吃。”
“这如何会呢?只要是珠珠公主送来的,无论什么我都喜欢吃,连毒药都会吃下去!”王晨又起了调侃之心。
不过赵珠珠这次没理会王晨的调侃,而是把此话当一本正经的意思了,“晓初,你这段时间辛苦了,除了要保护我们的安全,还要操练军士,关心军事,与李相公、宗相公他们商量朝事,一定非常辛苦。只是你也要注意休息,不要累着,一些事我和姐姐会帮你做的!”
看着赵珠珠一副脉脉含情的样子,王晨心里那份得意又上来,忍不住再调侃了一句:“那我每天都很累,腰酸背疼,你们是不是愿意帮我按捏一下呢?嘿嘿,要是你们替我按捏一下,保证就不会腰酸背疼了。”
王晨调侃的语气和那不老实乱看的眼神让赵珠珠猛然想到了什么,俏脸又一下子通红,啐了一口后,恨声道:“不理你了,尽说些胡话,我走了!”
说着也马上起身走去,不过在走到门口时,又停了下来,转头看着王晨,轻声说了一句:“要是你真觉得累,想有个人替你按捏一下,我会帮你的!”说着不待王晨回应,打开门逃也似的走了。
看着赵珠珠袅袅婷婷走出去的背影,王晨又感慨了一句:“美女穿汉服,注定会迷死人的。”反正他现在最喜欢看的就是像赵環環、赵珠珠这样非常充满古典美,端庄、温柔、高贵的古代美女,相比较,后世时候经常看到那些非主流,或者女汉子的形象让他连兴趣都不会起来。
独自歪歪乱想了一会,也强自让自己平静下来,继续看那些新送来的情报,并对着地图分析。
-------------
各地勤王的军队不断地往开封而来,只不过来的大多都是义军或者厢军,成建制的禁军并不多。
这些人马抵达开封后,必须要将他们整编归队,归到某个将领麾下,并给他们建制,不然打起仗来,这些没有具体人指挥,只不过一群乌合之众,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宗泽不在开封了,这些事几乎都是李纲亲自操持,以他个人的威望威服领军而来的人,让这些勤王之师甘愿听从朝廷的安排。
许多义军是百姓们因为生活困苦、生存不下去,或者因为金人的侵袭而组建的,他们组建的目的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为了抗击金人,但有一个非常实际的目的是谁也不能否论的,那就是为了有吃有穿。义军有时候可以从另外一个层面将他们称之为“盗”、“匪”,这些亦正亦邪的“义军”或者“盗匪”,如果朝廷给予招安,给他们提供钱粮,那他们就会甘愿听从朝廷的号令。
而李纲现在所做的,就是给他们编制和身份,并给他们以钱粮。
有了编制和身份,这些人就被“漂白”了,成为大宋正式编制的军队,有了钱粮,他们就不要担心饿肚子的,再加上李纲在朝野威望非常高,李纲这些措施下去,来勤王的这些义军都是非常高兴的。消息经过口口相传流传到外面去,有更多的义军或者盗匪打着勤王的旗号来投奔李纲和宗泽。
开封一带的义军是越集越多,对此李纲和宗泽非常高兴,但也有担心起来,主要是因为钱粮的问题。如今各州府虽然有源源不断的钱粮送来,民间乡绅也以抗金的名义筹募了一些,但相对日益庞大的支出,还是有点捉襟见肘的味道。李纲只能通过小皇帝下发诏令,命令各州特别是富庶的江淮、两浙地方缴纳更多的钱粮,以供抗金之用。
对这些王晨是不在行,他也没资格去管,他更关注的是军事方面的情况。
来勤王的这些人马,必须要快速整编,这是王晨的主意,他怕这些人马不整编,到时有战事发生,面对金人会一触即溃,并起连锁反应。许多时候,一部人马不支溃败,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友邻人马也跟着慌乱,自乱阵脚,最终全线溃败。要避免这种情况,那就是要将所有军队都置于强有力的将领统帅之下,严格执行战场纪律,避免发生不战而溃的事。
如今可堪大用的将领还真的不多,这是王晨最担心的。
所有的布置都安排下去了,但执行情况到底会如何,王晨不知晓。
也就在连续的布置被安排下去的时候,宗泽派出过江侦察的细作,送回来一条比较确切的消息,那就是金人准备在几个方向同时渡河!
第五十四章这战没那么容易打了
金人在几个方向准备同时渡河,这一点挺出乎宗泽和李纲的意外,他们没想到金人会在黄河北岸分兵,几个方向同时突进,让人没办法判断主攻方向。
但王晨却没有一点意外,他觉得那几名金人著名的统帅,一定会采取这样的办法的。
现在指挥金国大军的是完颜宗翰及完颜宗望,其麾下还有完颜宗弼、完颜昌、完颜娄室等在历史上同样非常有名声的人物。他们在得知开封城防空虚的时候,马上挥兵南下,准备再次攻取开封。
但在抵达黄河边上时候,又侦知开封一带云集了数十万抗金大军,老将宗泽亲自率军镇守黄河防线,郑州到滑州之间黄河沿岸防御的人马有二十几万。探知此消息后,金人没有贸然在郑州到滑州之间渡河,作为名将的完颜宗翰及完颜宗望等人做出这样的决定实是在正常不过了。
如今金人放出风声来,要在几个方向同时渡河,目的肯定是想迷惑防守的大宋军队,让指挥作战的宋将判断不出金人渡河到底在哪个方向。金人这样做,有声东击西,以两路的佯攻掩护一路人马真正渡河的可能,但也有可能三个或者多个方向同时渡河的可能。虚虚实实,谁也无法判断。
王晨觉得如果他是金军统帅的话,一定会想尽办法让一支人马尽快渡过黄河,以骑兵的快速攻击能力,击溃防守黄河一线的宋军,掩护更多人马过河。击溃阻击的宋军后再攻开封,他相信完颜宗翰及完颜宗望也会这么想的。靖康元年末,金人攻来的时候,宋军几乎一触即溃,金人肯定心生出这样的想法,那就是只要有一支人马出现在防守的宋军面前,宋军肯定会马上溃败的。
有如此想法,那指挥金军再次南攻的完颜宗望及完颜宗翰肯定会想办法让一支人马尽快过河,以其远胜宋军的战力,替其他人马过河扫清障碍。
王晨所料一点都没错,已经错过最佳攻击时候的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就是这么想的,他们料到此次南攻不会如上前那样胜利,无论是李纲还是宗泽一定会倾全力抵抗的,黄河南岸防守的宋军也不会未战而溃,因此他们做好了应对的准备,在想对策想办法尽快遣一支人马尽快过河。
范琼、徐秉哲等人送出的求援信是在开封城内的叛乱被平息后的大概二十天左右才送到完颜宗翰手里的,而完颜宗翰在派快马呈报了东路军元帅完颜宗望还有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得到确切的回复后,才决定再次挥军南下的。因为这段时间的耽搁,让他们错过了最佳的作战时机,让李纲、宗泽有时间做准备。这一点让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等金军主帅非常不满意。
时机的错失也让他们在率军抵达黄河北岸地时候,对面的宋军已经做好了防御。
滑州方向,黄河北岸,完颜宗望的帅帐,这段时间身体一直不太好的完颜宗望召集手下主要将领议事。在将两方现在的情况通报后,完颜宗望问询诸将道:“诸位,我已经与粘罕商量妥当,在一部在郑州及滑州方向佯攻,牵制宗泽的人马,粘罕亲自率军从郑州以相渡江攻击,我部人马除一部在滑州方向佯攻外,余部准备从开德府方向渡江。只要我军能渡过黄河,那宋军是抵挡不住我们勇敢的女真大军攻击的。我女真战士铁骑过处,宋军除了逃跑和投降,没有其他选择。”
在以一副傲然之态说了这样的布置后,完颜宗望再问诸将道:“何将愿领主力人马,从开德府方向渡江?”
“元帅,本将愿意!”完颜宗弼,也就是后世许多人都知道的“金兀术”站出来第一个请命。
完颜宗弼是金国开国皇帝完阿骨打的第四子,其人胆智过人,武艺高强,猿臂善射。宣和七年十月,金国举兵分两路伐宋,东路军统帅是完颜宗望,完颜宗弼在完颜宗望麾下任万户。靖康元年正月,完颜宗弼率军攻取汤阴县,俘宋军三千余人。随后东路军强渡黄河,完颜宗弼率三千骑兵逼近开封,闻听赵佶南逃,完颜宗弼率骁骑百骑追击,但无果,只获马三千匹而还,不过把赵佶吓的半死了。
同年八月,完颜宗弼再随其同父异母的二哥完颜宗望南下攻宋,依然率军任先锋大将,率军渡过黄河,抵达开封城下。完颜宗弼还很年轻,但已经立下战功无数,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他很有头脑,打仗时候从来不会蛮干,避实就虚是他最信奉的一条法则,他特别擅长长途奔袭,数次取得胜利,都是利用其部快速机动能力,长途奔袭得手,迅速击溃遭遇到的宋军,取得大捷。
此次讨论如何攻宋,完颜宗弼也提出了不应该在宋军防守最严密的郑州到滑州一线渡河,而是选择在远离宋军密集防守的郑州、滑州一线,那样可以避开宋军主力,轻松渡河。渡河成功后,再用骑兵的快速机动能力,突袭防守黄河的宋军主力,或者直接奔袭开封,打宋军一个措手不及。
因此他也在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做出避实就虚定,在宋军防守正面佯攻,主力从郑州以远、滑州以东渡河的决定后,完颜宗望问询诸将谁愿率领主力人马率先渡江,再快速奔袭时候,渴望再立战功的完颜宗弼,也第一个站出来请命。
他年轻,充满了斗志,想在马上立下更多的战功,向完颜家族的那些人证明自己的能力。
完颜宗望站出来请命后,马上就有其他人站出来请命。
不过完颜宗望还是答应了完颜宗弼所请,令其率两个万户大概一万五千精骑,率先从浚州方向渡河,渡过黄河后,打宋军一个措手不及,攻击哪个方向待过河后随机决定。
完颜宗辅率剩余的三万精骑尾随渡河。
此前完颜宗翰已经派人送来消息,说其部除一部在郑州佯攻渡河外,余部主力将从郑州与洛阳之间的某处宋军防备薄弱的地方过河。过河后,将以二万精骑急攻开封,另三万骑兵与完颜宗望部攻击防守黄河防线宗泽部的人马东西合军,争取将黄河沿线的二十余万宋军主力尽歼。
在做出这样布置的同时,完颜宗望与完颜宗翰依然继续采用边谈边战的办法,派出使团往开封,在指责宋廷背信弃义,撕毁上前的和议同时,再想办法与宋人议和,让宋朝官员相信大金国是愿意与他们和谈,以此举打击宋军力战的决心,让大宋朝堂上主战和主和的朝臣们争论不休。
前两次攻宋,和谈与战争结合的策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金军几乎没打几次硬仗,就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次他们也期望能与前两次一样,以此达到一些用战争挺难取得的结果。
完颜宗望非常果断地布置完了任务,严令各将尽快做准备,争取三天后就渡过黄河。但他在布置完任务后,也马上将他的担心讲了出来:“诸位,如今已经是夏天了,我女真人不是很适应炎热的气候,人马的体力都没秋冬时节好,况且黄河水流也比秋冬时候大了很多,此次宋军的布置远比前两次严密,此次主事的是不愿意讲和的李纲与宗泽,宋军在黄河沿岸布置的人马不少,开封城附近的兵马也有几十万,且沿途修筑了不少拒骑兵攻击的工事,我军的进攻定不会如前两次那样顺利的。”
其实有一点完颜宗望并没讲出来,那就是皇帝完颜吴乞买有密旨,要是攻击不顺利,就马上止兵,避免出现更大的伤亡。毕竟现在时候不是动兵戈的最好时机,战士不适应炎热的季节,战马也掉膘。如果作战伤亡过大,就先班师,等秋冬季节再寻攻击的机会。
不过完颜宗望是不会将这个说出来的,不然肯定会打击士气。不过他心里也有隐隐的担忧,总觉得这次攻击不会太顺利,只是说不出具体的理由来。
与完颜宗望有一样担忧的还有一个完颜宗翰,自打那次大营中莫名其妙失火后,他心里经常会不安。待弄清楚那次失火是一个叫王晨的宋人英雄所干,这个人还将太子赵谌及原本献给皇帝的两位大宋帝姬救出大营后,完颜宗翰这种不安的心理更甚了。这个叫王晨的人在赵谌救出后,马上与宗泽拥立赵谌为帝,并广招勤王人马,将主和的大臣及傀儡皇帝张邦昌都杀光,李纲和宗泽控制了大宋的朝堂,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