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秦朝当皇子(几字微言)-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能过于激烈,不然说不定你旁边眼馋的其余人就来分食了。
甲具不多,在武库大门处总共加起来就只有一百多副。当手脚最为利索的那名卫士捡起门口最后一件甲具的时候,却突然发现,重装材官竟然还没他们走得快。而且,就在他身前十余步外,竟然还有数处寒光闪闪的地方。激动不已的这名幸运卫士立刻起身过去,在一众人惊讶之极的目光下发出幸福的尖叫:“天啊。快看,有金银还有丢下来的半两钱!”
秦朝发行秦半两作为正式的通用货币,口碑不错。而远处地上散乱着还有不少如同丢弃一般的钱币和金银。
重装材官和跟在身后的卫士、轻装材官弓弩手都是速度立马快了起来。冲了过去,火把光芒照耀下竟然满是散落在地的钱币、珠宝、精美的工艺品、以及一些精良的甲具武器。鱼制抱起怀中闪耀的白甲震惊不已,尖声道:“他们洗劫了武库里面的金库!”
普通士卒根本就不知道武陵地下还有这么一个金库存在,那藏着钱财的地方不是一直由校尉掌管吗?公家有库房藏着鱼家的积蓄,这里只是武库藏有武器才是正经,怎么会有金库?
事实上,这也是只有中高级军官才知道的事情,当然还有那些主官庶务的主事知道。武陵虽说十分枯燥,可也是个钱财满地的地方,光是偷出一些寻常武器几袋粮米都够你发一笔的了。不过这点手段当然只有普通士卒才去做。军官们,可是不屑于如此的。他们直接将大笔武陵藏下的财货自己转走,所得的金银,当然就在这武库里面藏好喽。毕竟鱼家四处扩兵经常有武器运送出去,通过武库,将自己贪污的财货弄出去当然十分便利。话说回来,哪里会有人想到武库里面竟然有一个小金库?
鱼制发狂了,这群暴徒竟然洗劫了他所得数年的身家财富。
两个重装材官的五百主也发狂了,尤其是鱼布,那是攒了多少年才有的金银啊!
其余中级军官也发狂了,那些都是自己辛辛苦苦弄出来的心血啊!
军官们领着心腹迅速脱离了队伍,冲向黑暗下满地的金银,他们迫切希望这群该千刀万剐的“暴徒”还来不及将所有财货都给卷走。果然,他们发现了残余,似乎这残余的东西还十分多。
乱了,高级军官直接带着卫队抢,中级军官领着手下人上。普通士卒们初始茫然失措,同样也迅速反应过来挑些不惹人注目的东西藏道身上。
这时,武库二楼一处楼台上。白衣飘飘的扶苏此刻除了面色有些病态地发白以外一切如常仍旧是那个绝世佳公子的模样。而另一边,一个秀美无双的女子心疼不已地给扶苏包扎着伤口。说不尽的关心在诸多的医药嘱咐下倾注,让扶苏心怀暖流涌动。
“你也真是的,那么多亲卫打架厮杀的事情他们上就好。你可是一国皇子,未来的陛下,怎么能做这种危险的事情?”月芷有些嗔怪,也很是担心。
扶苏却摇头笑道:“那你呢,这里太危险。在监牢我还有办法送你出去,这里,我还不能掌控。”
月芷冷哼一声,看向下方争执的守陵军军卒:“我怎么能放过他们?”
扶苏轻笑,武库里有许多巨弩,不过扶苏缺少使用的人手也就没有拿出来。但月芷凭借神农大山墨家首领的身份,可是很容易让墨家诸人去操纵这些巨弩的。墨
家子弟本就是工程上的一把好手,操纵这些巨弩利器当然轻易。有这些终极武器,下面如同散沙的守陵军军卒的确无惧。
始皇三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扶苏一举设伏武库,巨弩剑大若矛,数击而至,贼寇丧胆。始贼弓弩手头目先降,贼寇无心战事俱降覆灭。
午后,期泽三百宫骑宿卫强攻武陵。铁蹄入内,如履平地。武陵遂地吾手!此时,身在冀县的鱼家叛军已经失去补给三天了。
卷终第一百二十章:陇西末
冀县。
风寒冷冽的大街上,时不时紧缩着脖子靠着墙脚巡逻的巡卒正在警惕地看着四方。冀县内保不齐就有鱼家的探子细作,要知道,萧何几次外出领队犒劳诸军都有被行刺的经历。
陇西毕竟是鱼家经营已久的地盘,冀县城内虽说是李家的影响范围。可鱼家一出手,李家家主李超以及在狄道的老人都是尽数被捉,留在冀县老家的李氏族人吵成一团难以成事若不是萧何影响,估计还在犹豫着要不要投降鱼家。如此一来,李家在陇西东半边地方影响力降至冰点。
鱼家存留下来的探子细作很多,刺探敌情,刺杀重要人物,扰乱城内秩序,这些都是鱼家细作的要务。每日都有军卒巡逻街道,时不时燃起的大火让民居焚毁一空,寒风凛冽下,极容易让失去避寒家园的平民冻死。为此,萧何不知愁白了多少头发这才安置了下来。
距离那次冀县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八天了,现如今想起仍旧是心惊肉跳。
八天前,鱼家猛攻冀县四门,显然是打定了主意要不放过冀县内任何一个生命。这样的情况下燃起了冀县城防军民心中的哀兵心态,既然城破是死,战死城头也是死,为何不去城头御敌家门之外搏那一个渺茫的生机?
奋起反击的守军的确能坚守了一阵,然而海量一般的攻城军队让守军单薄的兵力变得更加捉襟见肘。
因为城墙损坏,又缺乏攻城器具,守军失去了在城墙上最有利的反击手段,不得以,只能和鱼家叛军开始一墙一砖的惨烈争夺战。
源源不断的守军通过冀县不甚高耸的城墙上爬上云梯迅速厮杀。两方在狭隘的城墙之上反复争夺,拥有云梯不断增援兵力的鱼家叛军显然更有足够的底气。而南门处的情况更是令人心底里发出沮丧之感,城墙被崩开使得守军失去了拦截鱼家叛军的最大障碍。若不是庆倪领着亲卫数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将敌军赶出去,南门一旦失陷就将使得整个冀县陷落成为必然。
好在,天不绝人之路。
萧何领着民夫来修补城墙,在路上听闻其余三门危急的情况狠狠摔了一跤。对于一个正在壮年的人而言,摔一跤当然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此刻沉重悲哀的情况下却让所有人都产生了一种末日之感!不过萧何却一点都没有这样的心情,被搀扶起来的萧何如如同着了魔一般,兴奋地又唱又跳手舞足蹈。
一开始,众人还以为萧何这是不顾自己形象来提起众人反击的士气,大家也都应付式地笑笑并未当真。然而等了一会见萧何竟然还是这般时,他们便发觉出问题了。
此刻,天上零零散散飘下来的雪花已经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今年的雪来得有些晚,若是早了,守城固然不易可攻城部队同样更加不易。可眼下,四门差点失去其一,这天气再下雪寒冷难道还能阻挡那些鱼家叛军?恐怕寒冷天气下又缺乏物资的守城军卒连手脚都冻得化不开了吧。
不过此刻萧何仍旧是兴奋地又叫又跳,手舞足蹈。众人面面相觑,心中死灰一般的期望徒然又燃了起来。纷纷看向萧何,期盼问:“萧先生可有绝处逢生之计?”
萧何指着天上,大笑道:“天不亡我冀县,天不亡我扶苏公子,天不亡我大秦啊!”
众人双颊飞起一团红晕,萧何竟然有办法将窘迫到最甚的冀县挽回!
萧何当然有办法,却没有绝对把握。
发动民夫,萧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南门防守问题。这时候守军要面对四门猛攻的叛军,已经没有办法专心修补城防之事。不过南门若是不去修补,肯定会再次被突破。但萧何这法子一来,却成了最先实践的地方。
民夫们一个个喊着号子,抬着大缸,举起大桶将勾连进来的河水抬到南门处。恰好,南门就临近城内河边,民夫和士卒抬着一桶桶冰冷彻骨的寒水上了城墙。在军官们的指挥下倒向城墙边沿。
此刻,仍旧还有不死心的鱼家叛军想要从兵力最雄厚的南门攻入。毕竟,这里有着一堵残破的城墙。然而,在这冰冷到呼气成冰的世界里,还有什么比一桶冷水倒到身上是更加难以忍受?一桶水下来,全身的热量都要被散去。冰冷的滋味纵然不让你冻死也至少小半月躺在床上修养伤寒杂病一堆。
不过守军显然计不止此。
水渍覆盖整个城墙,单薄的水面迅速铺满城墙。尤其是残破的那堵城墙上,显然是被重点照顾,一桶又一桶冷水铺下去逐渐凝结成冰的迹象让城头处迅速响起一片片欢呼声。
相比缺口更大的断墙处,城墙表面上的迹象更加明显。在这撒泡尿都能化成冰的时节里,城墙上薄薄的水渍迅速化成一面面薄冰。看到成效的民夫和士卒们士气更加高昂起来,一桶桶水迅速泼洒下去。城墙处的冰块厚度迅速增加,数刻钟后,一块晶莹剔透光洁如镜的冰墙已然显露。而那断墙处的缺口已经被冰块堆积完毕,甚至延伸出去的冰块还增加了断墙处的厚度,比起咸阳厚重的城门还要坚固。
光洁如镜的城墙闪瞎了鱼家叛军的眼,振奋了一众守军的心。虽说城墙修补初步造成,可效用如何却让城墙上的众人有些心忧。不过,这里间的人当然不包括其始作俑者萧何。因为此刻的萧何已经离开了现场。
萧何在指挥洒水见了成效以后,他就带着庆倪和城中最后五百余预备队奔向了攻防最为惨烈的西门。萧何要将洒水成冰这一大招在西门鱼家投入最大的地方开展,鱼家投入越是巨大,到时候付出的伤亡同样将越加庞大。
撇去暂且看不到效用的西门,此时南门仍旧有三千余不肯离去等待机会的鱼家叛军守候。一见守军竟然在这么快的时间内修补好了城防,暴怒无比又心虚非常的南门鱼家叛军主将鱼新锋当然要做出决断。一千余人扛着云梯操纵着棚车撞车等等攻城战具驶向南门。
萧何的手段果然是有用的,而且还是十分实用十分有效。光滑洁净的冰墙有着漂亮的外表,同样也有着强大的实效。光滑的墙面让云梯难以攀附,云梯历尽艰辛到了城墙,刚刚搭上去,只需要墙头上的士卒轻轻一推手,便会迅速滑向一边。而断墙处厚度超常的冰块显然不是重物可以击破的,纵然鱼家连珍贵的撞车都拉了上去,也是徒劳无功。
此刻,城墙之上的守军显然有了一个短期根本不会断绝的防御手段:泼水。泼水成冰的季节里,无论是将冷水撒下去,还是将冰块当做石头砸下去,鱼家叛军显然都是不能承受。
…………
始皇三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鱼家叛军折翼于南门,同日,迅速凝结的冰墙将鱼家叛军阻拦于外,不得寸进。而此时,鱼家显然不知道扶苏已经在鱼家“铁扇公主”肚子里狠狠搅和起来了。
十二月二十六日,是冀县尤为转安的日子。因为冰墙的出现,鱼家再难发起强攻。因为数次攻城失利,鱼家的损伤已经达到了一个骇人的数字。为了强攻,尤其是在有一支强兵防守的冀县强攻,鱼家激励的军心下发起极其残酷的攻城战。
无论如何,城池守军在战斗之中都占有优势,如此,为了抵消这些优势,鱼家付出的代价极其沉重。在冀县城内修养的伤卒有近两千人,而鱼家为了取得这个战果,付出的伤亡则有将近六千人。三倍的付出才取得的击杀击伤数却并没有达到攻破哪怕一面城墙的战果。冀县纵然到了最危险的境地也没有被叛军攻下城墙。
鱼家付出了这么巨大的伤亡,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战果。这对鱼家的士气是极其沉重的,而截止至二十六日的总攻让鱼家的军械、军粮、军资损耗都达到了一个庞大的数字。失败的结果让鱼家在短期之内再也没有力气发起进攻,甚至连一处发起猛攻的实力都没有。
被迫转为沉寂的鱼家终于发现,等到二十七日的时候。武陵后方在二十四到二十六日应该发来的物资补给竟然没有一点一滴送到前线。而情报给出的线索竟然在接近狄道的时候就被截断。
冷寂的气氛凝滞了整个鱼家中军大帐内的空气,众人莫不惊骇地计算着最坏的结果。
二十八日,扶苏重归天日。在一月之内第一次站站到了地面上。与此同时,掌握了武陵的扶苏当然十分直截了当地截取了送往鱼家前线的军资。重新恢复对权势掌握的扶苏让特科联系了墨家力量,透过特科和李家、墨家残余势力的联合,扶苏救出了被困密牢中的李家族长李超以及诸多族老。率领扩编后的讨逆军,扶苏只用一千五百人便里应外合进入了郡城狄道。
始皇三十六年,正月初一。原本应当欢欢乐乐的新年被战争的鼓乐打破。停驻在北地郡义渠城的长城军团援军收到扶苏传来的密信后迅速拿起不过七日所需的军粮,择精锐五千急行军奔向陇西。
正月初五。距离冀县更近的凤翔。原本停滞已经有半月之久的朝廷援军在打听到狄道收复鱼家叛军孤魂野外外,迅速强行军“救援”冀县被困“友军”。
正月十三,东北五千余名精锐步卒在狄道野外向企图攻城的鱼家叛军发起进攻,激战一日,鱼家哀兵奋发数次击退九原援军。但损失颇大的鱼家叛军也失去了对狄道攻城的能力。
正月十五,正东方朝廷一万大军向鱼家疲卒发起进攻激战野外于日出至日落。日暮时分,狄道守军联合九原援军发起突袭,打破鱼家中军。乱军之中,鱼阳古身亡,鱼家核心子弟尽皆战力竭而亡。
始皇三十六年,二月初一最后一部分藏于山野的鱼家叛军归降。至此,动乱了秦朝腹心将近半年的陇西之乱至此终结。经历了小半年战事和政务锻炼的扶苏也将面临咸阳对他的决断。当然,这个决断扶苏在一年前就已经有了资格参与。只是……最终的结果仍旧要始皇去下结语。
扶苏在陇西的日子也将到了尽头,即将返回咸阳的扶苏也失去了继续滞留陇西的理由。同样……月芷也将回到神农大山。
用尽心力的扶苏终究没能将月芷留在身边,二月初七,扶苏一整日都坐在城头上,看着西去东升的太阳。那回眸的浅笑不停在脑海回访,许久许久。
【第二卷卷终。第三卷,龙潜北域即将开启】
【个人觉得第二卷实在超纲许多了……所以,这些上万人规模的大战就没写了。毕竟到这里鱼家叛军就是个傻子数面围攻下也能胜利,写了下去就乏了。第三卷就要开启,很多资料和人名都要找啊找。最近还发现了那个超级大BUG。这里更正一下,扶苏到眼下是始皇三十六年~~】
【这章发的早,早上就发了。等会再跟上一个卷末感言,是个人想对大家说说的事情……】
卷终感悟词
卷终感悟词
原本,是想写在第二卷的卷终章的。不过后来想想,有凑字数的嫌疑,于是就另外开了一次上传。
写回秦,到现在么,从五月份动笔,六月份开始零零碎碎写,一直到七月份才开始真正地规划,写一个长篇小说。
七月份八月份是写作的高峰期,因为是假期,不喜外出,基本就是宅着偶尔出去。每天六千字,写了二十多万还算不错吧,呵呵。
最先上传不是在纵横,是在起点。每个写手都有一个成神的梦,我当然不例外。不过起点没签,也许是起名不大好的缘故吧,我取名这块一直没有太大的天赋。当然也许是文不大好。说到这里,要感谢编辑听风小楼的支持,最初投稿的就是起点不过一直到最后才来。
有些啰嗦,不过还是想说说。七月份写文,初次失败,好在有几个读者跟到纵横来支持,这个很感动那会写文很有热情,真的。写到现在,约莫有了半年的时光。算算在纵横,也呆了三四个月。回秦成绩不算好,更新不甚给力是我最大的抱歉。但超出最初希望了,也许现在野心有些大,但最近平静了些,也许写的文字多了,也就能平静些了。
写的有些乱,希望不要介意。这点事第二卷写完的卷终词,也是写文到现在的一些感悟。
写了三四个月,将近六十万字,不算快不算慢吧。也有点成绩,不多,有很多错误,也感谢大家的理解,有些优点但不甚闪耀,也谢谢你们的支持。
嗯,这些唠嗑到这里就不说了,言辞有些拙,感人的话还真不大好说出口,也不知道这一千六多收藏里有多少在听的,不过但有一个觉得也值了。
下面是回秦的,算剧透吧。回秦第一卷十八万字这是大纲标准的规划,但最后是六十一章大约二十万字写了下来。有些超出预期,那会我就觉得大纲就算列好了也不会如其愿。
第二卷呢,也写完了。一百二十章,约莫四十万字。大纲上的规划和第一卷是一样的,事实上当初就觉得到北域那块完以后就该算第二卷了完了。后来仔细想想没分拆,于是第三卷超纲了。这些话前文有提,这里点到为止不赘述。
四十万字的第二卷,内容当然多了许多。扶苏公子在陇西之行也算完结了,鱼家这个虚构的势力集团和虚构的诸多人物事实上只是当初为扶苏打开咸阳门户做的准备。其目的是为了打击胡亥,还有为扶苏解决财政问题。也就是说,这陇西之行是给扶苏扩充钱袋子的。
结果最后写成了军事,不知大家觉得这些写得如何。写军事不多,还在试探期间所以人数没弄多总共也就千把人。人少好控制,以后会逐渐拉开笔墨。大场面当然会有。毕竟眼下的主角也是刚成年的年轻人,你说他有指挥千军万马的本事我也不信。
第二卷完成,下面就要展开第三卷了。第三卷的名字定为:龙潜北域。意思蛮直白的,嗯,就那么个意思。第三卷开始,就是全文拉开所有帷幕的时刻了,秦末大动乱即将开始。
小小剧透,将有新的女主登场。扶苏公子下一个地图不在九原……最后一个剧透。
好了,各位兄弟姐妹,卷三见。
错误更正卷
关于时间错误的声明更正
文中出现了一个重大错误。前后时间不对。
扶苏来到秦朝的时候是始皇坑儒案那年,也就是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
剧情开战到现在,的确是公元前213年,始皇三十六年。
若有文中尚未修改的,请见谅,因为不能统一修改有些错误没有发现。
龙潜北域
第一章:恩典未及国患深
袅袅青烟升起之后迅速飘散全无,融入空中全无踪迹只留下沁人心脾的香气提神醒脑。檀香炉子外,是肃穆沉静的大殿,冬日的朝阳懒洋洋地散发着光芒,斜照入户,房内却无需她的温暖依然温暖如春。
显然,这是一座宫殿,是冬日亦不曾断绝阿房宫工程下新建好的一处行宫。无需感叹秦人的智慧,这个终结天下六国的有史以来最强国度拥有着的是这天下最丰富的技术储备,不过大半年过去,供给始皇享受的寝宫和行宫已然修建完毕。只不过,帝国的各个官署办公场地仍旧没有落幕,在咸阳旧宫的各个官署来往阿房宫实在有些麻烦了。
也仅仅是麻烦了些,扶苏站在高耸宫殿的台阶上回首远望远处天际的那些旧宫,心中这般想着。
今天已经是始皇三十四年三月十三日。关于陇西那场动乱似乎徒然沉寂了下来,从引起火星到最终覆灭,经历了小半年的陇西之祸却消失在了众人的记忆之间,沉默在诸人的口舌深处。
当然,这仅是对于民众而言;因为他们终是善忘的。但对于朝廷而言却根本不可能忘记、漠视。
陇西是秦国国土的腹心之地,虽说单纯地理上的腹心应当是河洛之地。可事实上崤山以西的秦土才应该是秦国的根基,如此,陇西郡自然是秦国的腹心之地。
秦国能雄霸天下离不开其国民的支持,秦人淳朴,好战嗜血勇于公斗怯于私斗这些都是秦人的优点当然还有更多的来不及赘述了。但就在如此腹心之地,老秦人聚集之所,竟然有如此之多的秦人跟随叛军。除去那些参与叛乱的门阀大族的子弟,竟然有许多平民子弟,普通良家之子也入了鱼家叛军反叛,这让咸阳的高官们心中之惊悚难以想象。
秦国不是没有经历过叛乱,事实上朝堂之上的诸多大臣们心中都清楚,住在六国宫内的那些六国王族们一日都没有放弃对六国故地的渴望。同样,留在六国故地的那些前六国贵族们也一直留着不轨的心思。可有多少一心为国大臣会将这些事情告之皇帝,然后去彻查此事?
跟六国遗族勾结起来的高级官员或许没有几个,但被六国遗族喂饱的中级官员或者贪鄙的中高级军官绝对不少。居于朝堂之上的九卿高官不会跟六国遗族勾搭到一起引起皇帝的猜忌,但他们隐秘人群之中的门徒,党羽会是如何,谁又能知?此番,陇西鱼家能如此轻易掀起大祸如何不是帝国官僚下那些蛀虫的功劳?
陇西鱼家的叛乱也许是扶苏来之后引发历史大车轮的扭动,从而走向了另一条道路。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其间的前因后果的确可循。
帝国的统治根基被动摇了,这是一个令人黯然神伤却有不得不面对的事情。尽管朝堂将事情控制得不错,而且一郡之内的叛乱始终没有蔓延到陇西之外。但民众之间的闲言碎语和诡秘表情下的恶意揣度仍旧是一个令人着恼的事情。好在,这个帝国依旧昌盛,当然,若是始皇帝能过节俭一些那就会更加昌盛了。扶苏这般想着,摇头失笑起来。
鱼家叛乱的结果当然是鱼家被夷九族,虽说是夷九族,却并非所有鱼家人都被杀了个干净。比如原陇西郡丞鱼朴,这个被鱼家放逐到月氏人部落的前朝廷高官。
鱼朴没死,第一是身在月氏人部落朝堂的人还管不到那里去,当然,朝廷若真的下了决心大军过去,月氏人若是交了当然皆大欢喜,若是不交兵戎相见也不含糊。不过这些不是关键,关键的是有许多鱼氏族人在叛乱之中是立功了的。
株连九族的确是要全部杀头,不过鱼朴因为在陇西帮过扶苏许多,而且鱼朴之子鱼楠最后也投诚而来,也就没杀了。最后,加上武陵地下的鱼澶和投诚而来的房翩这些跟鱼家有牵连的人都被赦免的罪过。
不过鱼朴鱼楠父子和鱼澶因为和鱼家有血缘关系都被贬为平民,永不得入官封爵等于是断了鱼家崛起的道路。
至于房翩,则因为投诚了扶苏,被扶苏保了下来眼下是扶苏幕僚集团之中的一号积极分子,和蒯彻一起负责对西行商路的开发。扶苏在武陵地下大捞一笔,得钱近百万,珠宝金银锦帛值钱近三百万!若是不算那些海量的粮米、武器扶苏只怕身家已然过了千万,就是临淄的那些豪商也没有这么多的家产。
扶苏从造纸术到缺钱打开西行商路,这一系列的事情实在想不到竟然逼得陇西里这个几乎是国内顶级豪门的鱼家造反。当然,鱼家本就有造反之心,只不过阴差阳错被扶苏给牵引出心中恶念提前发动罢了。
说到底,扶苏近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已然是没了财政危机。当初区区不过二十万不到的特科预算只不过是小意思而已,就是一次性将整个天下的特科网络都铺开扶苏也有足够的财力了。
当然,在现阶段的情况下,扶苏是没有那个人力和精力去布局覆盖天下的情报网络了。而且眼下身居咸阳,扶苏又不得不装低调。毕竟,眼下扶苏在朝臣的眼中形象已然大变。原先的温润君子成了铁血战将,任谁也心中嘀咕。
叛乱之后,平乱之功当然是一大热门话题。不过这个热门已经被解决了,但依旧是众人津津乐道的事情。
先是扶苏,被免去陇西监察御史的头衔带着扩充至一千人的卫队回了咸阳。这个卫队就是以前的讨逆军,不过被扶苏收编成了卫队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被始皇下令解散,而期泽原先的军侯身份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因为,这一千人在战后被当做奖励成了扶苏的私人卫队。一千人,差不多也就一个千人主领导兵力,比起先前三百人也多不到哪里去。但在扶苏坚持的精英化使得眼下扶苏这支军队虽是一千人,战力却堪比一支成建制的三千人规模的军队。
扶苏身份特殊,年纪尚小挂一个一郡监察御史的职位已经是从权从巧处置了。毕竟,纵然是皇子年纪轻轻不过冠礼之年就担任千石高官,实在让人非议。周公尚俱谣言,朝廷眼下皇子派里胡亥领先许多,扶苏若不聪明点,岂不是树立靶子挨打吗?况且,陇西鱼家也是有被扶苏逼反嫌疑的,只要是消息灵通的明眼人,如何看不出期间的问题。这个非议,在朝廷之中流传颇,一定程度上让扶苏受到了一层莫名的阻碍。
扶苏身份特殊,加官晋爵是不可能的了。可光是赏赐钱帛扶苏又不缺,而且还显得不甚肃穆尊重。官禄扶苏都不缺,这个事情还真难办了。
这时候可没有荣誉奖励的,若说有类似的,那就只有二十等军功爵了。可那玩意更不适合扶苏了,作为皇帝的顺位继承人,扶苏天然上拥有对全国军队的统帅效力只等一登基就能实现。你若弄上这军功爵,那岂不是将扶苏绑在了一介臣子的身份上?
思来想去,可是让李斯冯去疾诸多执宰想破了头。好在,最后还是始皇金口一开,以皇帝的身份下诏嘉奖,虽说全是口头上的奖励,末尾却是将这一千人的卫队送了过来而且好授予了适量扩充的权利。不要小看这一千人的军队,尽管各个豪族拉上庞大的宗族子弟和门客就能组织起军队好几千,但天下间还是政府强大皇权昌盛的。你一个豪族,无论如何私兵也只能在黑暗之中存在,顶破天百十人的护卫罢了。
一千人,还是精锐,踏破一个郡中豪族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要知道,依照秦律,调动五十人以上的军队就需要皇帝的许可了!
一支允许扶苏调动的千人卫队自然是对扶苏极重要的实质性奖励,可比起平叛之功,似乎还缺了些什么。扶苏这般想着,也回想起了平叛后其余的嘉奖和任免。
首先,阻碍了北地郡义渠城援军进发的那名军需官当然是被撸了,至于会不会复起那就另说了。
还有就是在凤翔停步不前的那一万人军队的主将,那主将身后背景也不弱,而且也是受到了胡亥一系的影响又有军功,不痛不痒的一批嘉奖既不升也不降也算是两方打平了。
不过若算上周校那一局,就是扶苏微胜了。汉中郡是大郡,也是一个富庶且地理极其重要重要的大郡。周校从郡尉升职郡守,而且还战时领军,这对周校影响力的提升和地位的提高都是十分闪耀的。而周校的墨家背景和扶苏背景又是刻得深刻的,如此,扶苏在这一局胜了。一负一平一胜,倒是知耻后勇,又恢复不少以往的声势。
九原援军上官牟、凤翔军的主将【名字暂且按下】、周校、李超等等一系列的嘉奖调动下来在今日早朝到已经下来。在各式目光下,扶苏面色平静,看不出丝毫情绪涌动。
前面这些人的嘉奖、任命都出来,扶苏一直安静等着,却到早朝散去之后仍旧没有得到他的结果。扶苏心中想不明白,也猜不出始皇心中那些沟壑。平白的,心中却有想逃脱咸阳这个大牢笼的感慨。
咸阳城中仍旧是盛世之象,可扶苏却亲眼目睹过陇西乡村内、坊市间的情形。对这个国家眼下的病征知晓已然要超过高坐皇位的那个父亲,甚至,扶苏都有些后悔从九原回来了。至少,在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