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秦朝当皇子(几字微言)-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看到的是花花世界,摸到的是数不尽的金山银海,享受着权力赋予的美妙,触摸着娇~娘柔嫩的身姿。
于是官吏们在和平时代后开始迅速腐化,升迁的机会小了,战争的压力没了。金钱来了,美人来了,权力带来铺天盖地的诱惑来了。此时不及时行乐更待何时?
那么,收一些礼物是可以的吧?收几房小妾是无伤大雅的吧?那么,给别人办一下利人利己的事情是可以的吧?行行方便,举手之劳是可以的吧?
这样的情况下,扶苏想要在固有的管理体系中找到一套自己需要的班底并不容易,类似秦宪【依照旧例,没有名字记载的用国民,或者地名取姓。比如御史史禄,历史上记载单名一个禄字,可历代称呼就是史禄】这种虽喜黄老却无*行为的官吏甚少,更多的,则是北地郡郡守那种谋私利弃公利之人。
从新鲜血液中吸收自己的班底,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跟随王贲来的这群年轻人而言,这样一个机会更是难得。扶苏是一个政治~集团的首脑,身份低微的他们即使有王家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照顾一辈子,也未必比得上呆在扶苏身边一日。
扶苏和王贲之间谈论的颇为全面,王贲有意将话题引向选才任能的方面,扶苏也十分乐意接受。
于是扶苏和这群士子们讨论的话题是无考校之名,有考校之实。
扶苏想要的当然是那种文武兼备的,好在这个年代的人从没那个落下武艺的。此时是秦朝,不是明清那种士子马上不得,弓拉不得,连走路走要轿子才走得的时代。
此时的士子,就是儒学士子也是要严格学习君子六艺中射和御的。射,当然是射箭,御则是驾车。这两样都是跟军事战争十分贴切的。
这个念头一转,便开始了讨论策论。扶苏胸中早有想要招纳贤士的想法,不过这种动作实在太过敏感,在咸阳这种地方,扶苏不想太过刺激自己那个小心眼的弟弟和那个多疑父皇。
所谓策论,便是以当今政治时事为主要论点的议论文。历史上宋代改诗词为策论改革科举制度。到了明朝则成了八股文,一直到清末的时候才废了八股改策论,不过迅即又被废除。
对于扶苏提出的新名词,众人没有什么异色。身为皇子,若是胸中没有点料,谁能服你?
扶苏的策论便是以长城为命题。始皇勾连旧时北方诸国的长城合并为一处,使得北疆有了防御草原人突袭劫掠的倚仗。不过此时民间多有非议,扶苏借此也希望能够看出来这些青年俊彦胸中是锦绣还是稻草。
策论开始,各个士子说的是唾沫横飞,面红耳赤,好不激烈。扶苏听得倒是兴高采烈,心中却是分外怀念起了王家庄园内的那个小作坊。若是有纸张多好啊,提笔写就是了,自己也好当一回教书先生给秦朝的学生们来一场十分先进的考试!说到教书先生,扶苏却有想到了阿牛那个可爱的小牧童,不知道九原的学堂现在修建得如何了,扶苏南下咸阳大婚,老师的身份也丢了,在吴村建了一个学堂,聘请了几个破落的儒生给孩子们启蒙。
扶苏心中这般念头一过,此时场上的氛围已经变了。诸多士子分成了两派,为首的两个士子引经据典,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其余士子则是依据这两个士子进行思路发散。看的扶苏饶有兴致。
这两个士子,一个名作王纪一,另一个则名作蒯彻。王纪一的策论主要观点是反对长城,理由呢,也很简单。打回去,直接把匈奴人消灭完事。而是还弄出了一套颇有新意的想法,那便是军民合一,三十万大军,除去主战部分的军队,将余下的闲时务农,战时从军。各乡里结成民壮护卫,和后世的府兵制、寓兵于民之法颇为相似。让扶苏颇为欣喜,这个王纪一不错。
另一个则是年纪稍大的士子,年岁约莫三十四五。名作蒯彻,初始听了,扶苏也觉得有些耳熟,想了想,似乎只有个叫的蒯通在历史上有了名。心中稍作遗憾,便继续听这名士子的策论。蒯彻是赞同修建长城的,也很简单。秦军骑兵部队短缺,北疆又地域辽阔,三十万大军看似很多。可那样辽阔的草原十天半个月也未必能碰见一个匈奴人。北上出击若是不将这群匈奴人用长城挡在外面,很难保证腹地的安全。而且事实上三关口的大捷证明了长城对阻隔外敌的重要意义。
说到最后,结果也就差不多了。这些士子中,,扶苏只看重了两个。一个是王纪一,另一个就是蒯彻。
王纪一武艺出众,除了军事上颇有见地外,对农耕之事也颇为了解。据王贲所说,这个王纪一本是偏支一个农夫之子,王贲见起力其颇大,于是教习了武艺,希望借此培养一个将军出来。不过王纪一在得到王贲资助后竟迷恋上了农学,自认农家门人,学习农事。不过武艺上也没落下,王贲见此,也就没多管。谁承想,眼下竟然弄出了一套府兵制的雏形。
另一个则是王贲老部下的亲旧,名作蒯彻,算起来还是庆倪远房的大表哥。虽然庆倪是弟弟,却兼得武艺出众,于是被王离看中北赴边疆,欲寻那封侯功业。至于蒯彻,则是文如其名,生在武家,却喜文厌武。年少时由于性子狂傲,得罪了许多人,处境颇为不堪。若不是庆倪父亲庇护,只怕被弄到哪个天涯海角去了。蒯彻大了庆倪六岁,眼下庆倪已经成为一曲军侯,领一千人。而蒯彻却因为性子狂傲,棱角分明而蹉跎至今。十年过来,蒯彻如今也成熟不少,任职了一个小县的小吏,磨平了棱角,也领会了人情世故。注~1
事实上,扶苏对秦汉这段历史了解不多。知道历史上似乎有个叫蒯通的,却不知道历史上的蒯通便是眼前这个面带疲色,身形削弱的蒯彻。
而且这个面带疲色、身形削弱的蒯彻还是一个十分彪悍的人物。历史上,蒯彻除了在秦二世元年登场一次之后便销声匿迹五年。但这并不意味着蒯彻能力缺缺或是如何。实际上,蒯彻在那个风云际会,英雄并起的年代成就并不亚于他人。蒯彻第一次登台便作为出色的外交家,传檄千里,连下三十余城。光此一点,其才能便可见一斑。
若是能够知晓这些,扶苏心中就不会有自从遇见萧何以后就没收服大BOSS的遗憾了。
心中的那点遗憾只是一闪而过,扶苏并不是一个多疑之人,关于蒯彻的其余念想也就没再多虑。
等会扶苏就要带着美娇~娘回自己家了,还有一项任务扶苏必须要去一趟。这些天光顾着家事,颜执那桩子事扶苏还没动手料理。
扶苏捏着身旁娇妻的柔荑,眼中的狠厉之色闪过,心中想着,胡亥这个不成器的弟弟也实在太调皮了,先让他还还利息,不然,恐怕胡亥还不知道死字有多少笔画!
注~1:蒯通是历史上的人物,其实本来又想杜撰一个的,不过这本书还在初期,历史人物都放在后面的话不大好。擅自改改,让蒯通,先行登场吧
蒯彻在史书记载上是蒯通,这是为了避汉武帝刘彻讳改名了蒯通。而此时的汉武帝他祖宗都没起义,自然,蒯通还是叫做蒯彻。 
                  第五十章:夜风起波澜【首更送达】
胡亥府,左右仆人远远站离那栋掉雕栏画栋的房子,冷夜起风,虽多穿了一层又一层的衣服,丫鬟仆役们还是觉得寒冷得彻骨。就在刚才,那栋房间内,只因多弄出了一点声响,就有两个丫鬟和三个男仆被胡亥生生打死。
这装饰华贵的房间内,胡亥面上却是止不住的怒气发散,一旁的李复搬着一副棺材脸,可眼角之余却是含着一丝笑意。
许是刚刚打死了几个不长眼的仆役,胡亥胸中抑郁发散了些。气哼哼坐在正中,不知想着什么。良久,恶狠狠道:“若是让我逮住那个小崽子,定要大卸八块方解心头只恨!”
李复眼角一跳,心中寒意一起。胡亥说的小崽子他当然知道,就是前日不久还被胡亥贤弟长贤弟短的王谷汝。至于王谷汝为何能够惹得胡亥这般怒火冲天,当然和李复有些关系。
王谷汝甘心做三姓家奴,把宝押到了价钱最高的鱼家身上,又将手中的工序和图纸交到了程辟手中。胡亥听到这里,也没有多加起疑。不过当扶苏在通武侯府做的事情被传出来后,胡亥就知道自己被耍了,被彻头彻尾地耍了,被当做白痴凯子一般给耍了。
胡亥出重金将咸阳的几个头牌白白送给了一个三姓家奴,却连一点腥味也都摸到。鱼家虽说是胡亥的势力,可被扶苏此次在九原狠狠一打击元气大伤,这等重大政绩到了手里,怎么可能会交给胡亥?怕是自己先借此恢复元气才是最重要!更为可恶的是,若胡亥强力压制,迫使鱼家交出图纸和工序,只怕还会惹得鱼家因此和胡亥离心离德,索性自立甚至投到扶苏的怀抱中去。
想到这一层里,胡亥怎么可能忍得住这种闷气?
其实,若不是李复的大手在期间转了转,王谷汝未必会这般快被捅出来。不过此间事情胡亥当然不会去仔细觉察。只是李斯看到胡亥性情这般冷漠,心中不由发冷。
眼珠子骨碌一转,李复说道:“公子,且末着急,李复有一计可施!”
胡亥胸中的闷气已经不似刚才浓烈,至少不会因此迁怒到李复身上。闷声道:“有何计策,但说无妨!”
李复斟酌一下,说道:“公子,既然鱼家人用此龌龊手段夺去了造纸图纸。我们也未必没有办法。既然他们不仁,也莫怪我等不义!”
若在平时,胡亥说不定看在李复的面上还做出饶有兴趣的样子听着,不过此时胡亥正在气头上,哪有那般闲心。当即不耐烦打断李复这种装神做鬼的姿态,道:“有何要说的,直言无妨。”
李复心中一愣,转而一阵不喜。不过还是压住,继续说道:“鱼家投效公子之后,想必公子也埋下不少棋子在鱼家之中。既然如此,所幸将图纸和工序盗回来,让他鱼家吃个闷亏,且还要得罪了那王家。也算是给鱼家稍事惩罚!让他们知晓谁才是主上!”
胡亥听了,嘴角上的笑容越发盛了起来,不过听到最后。则稍稍一愣神后便是大骂起来:“竖子啊。那鱼家虽有不臣之心。可终究是我胡亥之人,你要王家对付鱼家,终究不过是伤了我自己罢了!”
胡亥这火气还没退下,又见胡亥除了这般馊主意。顿时怒气一并涌了上来,连带着余怒未消的火气一齐发到李复头上。
李复此时也心中纳闷,不过理亏在先。只好生生忍住,到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反驳道:“李复无能,只有这般主意。公子若是不愿,那复便回家罢了。”
胡亥一听李复这话,先不是发火,反倒冷静了下来。摆摆手,声音放得轻柔道:“坐下。”
李复本还想犟着,不过眼角余光瞥到胡亥眼中凶狠之色。心肝儿一颤,坐了下来。
此时胡亥徐徐说道:“此事我不好去做,我与你五十精锐好手,去鱼家将那图纸盗出。若王家要怪罪鱼家,我再将图纸拿出与王家合作平息此事,一举两利。既让王家得了里子和面子,又能收了鱼家的心。”
李复眼中阴霾一盛,胡亥这法子的确两利,可这好处都让他得了,坏处难道要我一个人背着?我虽是他心腹之人,却怎的这般心狠手辣!
胡亥不是笨人,知道是时候给李复这头恶狼一点好处了,旋即温言对李复道:“事成之后,我定向父皇举荐李兄为中常侍。”
李复身形一震,眼光徒然亮了起来。熟悉东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汉末中常侍作乱,汉末的中常侍因为亲近皇帝,权势滔天。不过秦朝不同于汉代,秦朝的中常侍就是侍从皇帝左右的顾问官员,并不是寺人。只是到了汉代才改为寺人任职。
侍从皇帝左右,就意味着能够时常在皇帝面前表现,这可是一条升官的快车道啊。李复胸中不平之气顿时没了踪迹,李复跟随胡亥为的是甚么?还不是想要因此升官发财,身为丞相之子,却不是嫡长子,根本继承不到李斯的家业。想要入仕,跟着胡亥显然是个捷径。
李复恭谨一拜,算是接下这个活计。正要出去动手,却不料桑诚急匆匆进来,也没有理会李复,在胡亥耳边私语几声,顿时让胡亥面色一变。
“废物!”胡亥将桌案之上书简统统扔了出去,手指着鱼家的方向,面上颓丧之色不言而喻。
李复心中大跳,不知到底有出了何等差错,竟惹得胡亥这般失态。桑诚掌管着胡亥的细作探子,只怕此次得来的不是好消息啊。
胡亥面色铁青,挤出一丝笑容道:“桑诚,你将手中人手调给李复,一定要将那个女贼抓到手中!”
李复和桑诚齐齐应下,留给胡亥一个有些萧瑟的背影。
胡亥眸光闪动,喃喃道:大哥果然好手段,好手段啊!五指捏得发白,胡亥犹自不觉,良久,颓然松开。胡亥接二连三受到扶苏这般打击,终究是没有下定全面开战的决定。
颜执府邸。
扶苏一身青色便衣只作寻常学子打扮,身旁也只跟了一个相貌普通的亲卫护卫。半道之上扶苏便乔装打扮,隐匿行踪,出了马车来了颜执住处。而马车之上,仍旧有王芙在坐镇。只不过扶苏此次行动必须要迅捷,抢在马车回府之上解决所有事情。虽然王芙会带着马车东逛逛西逛逛,可咸阳就这么大,至多只有一个时辰的时间。
听到门外脚步之声,伏承脸色一变,手势挥动,迅即特科之人便准备好了伏击。
扶苏走到颜执府邸门口,制止住了要推门而入的亲卫。自己走到门前以三长一短三长的旋律敲着大门。
门内的颜执一听,面上喜色闪现。急忙道:“是公子,是公子。这是公子与我的暗号,速速开门!”
颜执说罢,反倒自己急色起来,抢先将大门打开。伏承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心想自己果然资历太嫩了,摆摆手,特工们纷纷手弩入袖,刀剑藏身。
伏承领着一干特工,来到门口齐齐拜倒:“拜见公子。”
扶苏摆摆手道:“不必多礼,随我去见见那个女贼吧。”
伏承和颜执一笑,点点头。公子果然不喜虚礼,一来便直面主题。颜执带头,伏承眼神如鹰隼一般左顾右盼,特工环卫左右生怕面前不远处那个小柴房冒出万千弩箭齐射一般。
扶苏忽然转身朝说道:“她有没有发现你们?”
颜执和伏承都是面面相觑,伏承皱眉示意特工们加强警卫。颜执仔细查看一下,有些迟疑道:“这几日,属下十分小心,应该无碍。”
扶苏轻轻吸了口气,搓搓手,旋即迈步先前,这一举动可吓坏了伏承和颜执。两人纷纷挤眉弄眼示意不要,虽然还未肯定是否被女贼发现。可两人显然不想扶苏此次赴险,扶苏摆摆手,态度很坚决,隔着柴房十步,道:“在下扶苏,求见女侠,还望应允。”
房间内的施小陌笑容冷漠,听了身后这扶苏的声音,心中倒是对这个男子多了一分敬意。十步之内,高强的剑手可以使其血溅五步。扶苏能够做出这份姿态,实属不易。不过施小陌没有回应的打算,敛声屏息。
扶苏如是呼了三次,诚意一点都不缺,柴房里面却无一次回应,扶苏神色仍旧不变,可伏承和颜执却脸色一次比一次难看了。
眼见免谈不成,软不成行,那就硬的吧。不过还是给这个女贼一个机会,面对柴房,扶苏也不压低声音了,说道:“房中女客,一炷香过后,扶苏再来一次,若是不想。只恐刀兵相加,倒时候反倒不美。希望女客好生考虑,走!”
大袖一挥,扶苏转身领着众人回了厢房。扶苏领头,众人依次随后。打开房门,扶苏刚要进门。一道凛冽的剑意扑面而来,扶苏面色一变,身子侧倾,避过险之又险的一道剑光。刚要拔剑,手腕却被扼住,一个身材火辣的女子贴着扶苏身体过来,一双秀美的玉手如力道千钧一般掐住脉门,扶苏身上力气尽失,心中叹了一口气。对门外之人摇摇头,道:“退下吧。”
伏承面色齐齐一变,随即便是面红耳赤羞愧非常。
扶苏感受着背上哪两团柔软,苦笑道:“小娘子果然好胆色。”
磁性中略带沙哑的声音传出:“让你的人把弩机撤去,平生最恨的,便是这弩机!尤其是楚弩!”
扶苏眼中异色一闪,这个女子,不简单。
【有书友提到爆发,这个非不为,实不能。自己写得慢,存稿有快没了。这个月保持双更不断,下个月开始攒稿。这个月每天更新不会少于五千字。】 
                  第五十一章:猜的【二更完毕】
房间不大,布置却颇为雅致,再细看红帐纱幕,铜镜脂盒,分明是女儿家的闺房。扶苏摸摸鼻子,摇摇头。想不到自己竟然会被囚在女儿家的闺房里。
不急不缓,神情与进门前一般无二。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好像一点都没将眼前这个身手极为高明的剑客放在眼里。
施小陌脸上闪过一丝异色,还未及说话,却被扶苏抢了先。
扶苏中正平和的声音响起:“姑娘是会稽郡人士吧。”注~1
施小陌心中惊奇泛起,贵家子他见得多了。看见自己的相貌莫不是垂涎万分,就是稍稍有些定力的,也是迫不及待展示自己,恨不得立刻就勾上自己,行那鱼水之欢。这个男子竟然能最自己的美貌视而不见不说,神色淡然,甚至刚一见面就道破自己的来历。这个男子不简单。
施小陌反问道:“我只说了一句话,你就认了出来?”
扶苏嘴角弯钩,点点头,又摇摇头,解释道:“要说是,的确因为小娘子这句话。要说不是,却并非完全是因为听出了小娘子口中的乡音。”
施小陌,美目眸光流转,盯着扶苏,显然听得极为仔细。
扶苏噙着微笑,继续道:“小娘子口音带着会稽郡的音调,加上这副容貌,当然像极了会稽郡人士。不过最大的原因还是小娘子的一句话,‘尤其是楚弩’。”
施小陌眉头一皱,反驳道:“我不是吴人。”
吴国强盛,一度攻破楚国国都。楚国积蓄数百年的珍宝钱财,数千贵族,尽数被吴国人掳掠而去。加上前恨后怨,吴国和楚国的十分关系恶劣。
扶苏愕然,干笑一声,摇摇头:“原来小娘子是山越人。”之说以这么说,是因春秋战国时期,吴国虽说一直是强国。可勾践卧薪尝胆,反倒把吴国灭了。不过越国毕竟是小国底蕴不厚,加上国君在灭吴之后无德,最后越国内乱,旋即被楚国所灭。
越国贵族因此四散,一部分留在越国,当起了顺民;一部分东渡过海去了今天的台湾岛、琉球等地;还有一部分也是最大的一部分则是带着越人入了山川,而今的山越人便那会逃进山中的越国贵族。
扶苏点点头,这样就好解释了。普通的势力不会冒然卷入这种顶级势力的交锋中,而其余反秦势力当然没有这些顾忌,卷入进来也在情理之中。
山越人……扶苏眸中闪过一丝寒光,旋即隐匿下来。山越人在整个秦汉时期都未安分老实过。
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二二二年),王翦率师定江南,降百越。由於这一大片山岭间的越民骠悍难制,始皇采取迁徙政策,强制将越人迁入汉族的开发地区。然而,越人由於被迫迁徙而来,加上有许多不服始皇苛重的赋税和徭役的外地人逃来,遂相结合,凭藉山水险峻,再入深山为民,形成『山越』,与中原政权相抗拒,主要散居在现今安徽、湖南、江西、浙江、福建一带山区。由於文化融合交流,山越人懂得利用居住山地出产的铜铁,加以铸造、制作成武器与农具,并耕植於谷地,不仅自给自足,兼且勇猛善战。
待到了三国时期,为了逃避原来苛重的赋税,逃进山林中的山越人形成了自己的组织和社会,拒绝向孙权政权交纳租税。开始,孙权派兵镇压,但收效不大。为了集中兵力对外用兵,解除后顾之忧,孙权调集重兵开始对付山越人。大将吕范、程普、太史慈、韩当、周泰等领兵合围,逐渐将山越人的领袖抓获,其他山越人区别对待:强壮的青年人充实军队,老人、妇女统一管理,从事农业生产。孙权集中兵力终于解决了山越人的问题,后方得以彻底稳固,这为他下一步对外用兵奠定了基础。
对于三国这段众人众人耳熟能详的历史,扶苏当然知道,山越人便是在此时消失在历史长河上的。
不过此时,仍旧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扶苏心中斟酌,浑然不惧这个女贼强悍的武力。房外,特科一众人则是急的抓耳挠腮,只好向主母王芙求救。
此时的房中,施小陌安安静静坐着,一双极美的丹凤眼盯着扶苏不住地打量,良久,说道:“你就不信这么近的距离我反手便能格杀了你?”
扶苏轻笑一声,摇摇头,正当施小陌黛眉轻挑的时候,开口道:“我当然信你能够杀我。五步之内,以你露出这一手剑术,足够在我手弩将你毙命之前杀了我。”
施小陌一副感兴趣的样子,说道:“既然如此,你不怕死?”
扶苏点点头:“我当然怕死,我死后,我的心爱的新婚妻子怎么办?我手下诺大家业怎么办?我一大帮子手下又谁来庇护?”
施小陌失笑道:“落到强人手里,谁不是自己的苦处说得天花乱坠。你怎的,反倒反其道而行之,将你所有弱点都说了出来?”
扶苏悠悠道:“你不会杀我。”
施小陌面上的笑意徐徐收敛,凤眼之中杀机汹涌:“反手便可杀你,有何不可?”
扶苏继续道:“能杀我是一回事,能不能来得及杀我便又是另一回事。”
施小陌瞳孔猛然一缩,耳朵微微轻颤,身子猛然后撤。一道迅疾如电的羽箭透窗而过。手中细剑猛然抽出,剑指扶苏,却发现扶苏早已好整以暇,手弩对准了自己。
施小陌冷笑一声:“手弩不错,可未必救得了你。”
扶苏仍旧神色悠然道:“我说过,你杀不了我,也不会杀我。”
施小陌不答,却用行动表明自己的想法。脚尖轻点,身子前倾细剑斜刺里朝着扶苏刺去。动作迅猛,毫无一点花哨。又如灵猿飞驰林间,灵动之间杀气四溢,动作简洁有效又带着难言的美感,毫不拖泥带水的刺杀之术如同舞蝶一般,灵动之间杀机汹涌。
扶苏眼中欣赏之色闪过,手指轻按,三枚弩箭呈品字形激射而去。身子后撤,一把短剑从袖中滑落,提剑反击。叮当一声,窗外又是一支羽箭射出,施小陌眼中不甘之色一闪。手中细剑一个缺口蹦开:“暗箭伤人,算什么本事?”
扶苏反问道:“那埋伏偷袭,又算得甚么本事?”
施小陌闻言一滞,想在出手袭击,却又是一箭袭来,不得不再行后退。显然,窗外之人箭术极为高明,透着开了几个大口的窗子将自己一举一动看得清楚。不过施小陌也是不惧,她身手高明,这些人也只有扶苏和窗外那个箭手能让她感到威胁。若要逃走,也并非没有办法
不过眼下,施小陌心中忧色不减,眼前这个贵家子已经知晓了自己的来历。若是大军压过,自己身后族内数千老老少少又该怎么办?
正当施小陌心中琢磨要不要拼死将扶苏格杀以绝后患之时,扶苏却已经挥手让冲到门外之人撤离。
伏承颜执等特科之人虽然不解,不过再看到王芙肯定的神色后徐徐后退,王芙隔着破窗和扶苏遥遥一点头,长弓放下,手指却捏的有些紧。
扶苏把玩着手中短剑,悠悠道:“你既然不想杀我,又何必作出这咄咄逼人之态?”
施小陌眼神冷冰:“你凭什么这般自信,你我相见不过一日,就这般信我不会杀你?眼下你自持的箭手对我构不成威胁,我依旧可以杀你!”
扶苏心中几分窃喜,虽然这个女贼掩饰的不错,可扶苏分明听得出施小陌言语之间极为细小的退步。有退步就好,那就说明这个女贼心中态度已经软化下来。
扶苏连连摇头道:“你不会杀我,当然不会,永远都不会。除非,你是个疯子……”
施小陌心中的惊疑更加浓厚了,问道:“你缘何这般自持,我不会杀你?”
扶苏轻笑一声,道:“自持当然有的。”
施小陌警戒地四处瞄了一眼,道:“的确,我不会杀你,但你凭什么这般肯定?”
扶苏有些赧然,斟酌一下,决定还是做一个诚实小郎君,道:“其实呐,我是猜的。”
注~1:前文提到的吴郡出BUG了,吴郡是在东汉设立的。秦朝只有会稽郡,没有吴郡。抱歉……
【以后的更新尽量用定时更新。】 
                  第五十二章:协定【首更送达】
施小陌脸上原本有些冰冷的表情瞬间凝固,失声道:“猜的?”
扶苏点点头,有些赧然的样子看上去倒是凭空让人信了几分:“是猜的。”施小陌无言以对,细剑反转,收入鞘中。摇头道:“你猜得很准,我的确不想杀你。”
一个坚定的女声从施小陌身后传来:“你就算想杀我夫君,有我在,便永远不可能!”
施小陌温言猛然转身,两双极美的眼眸对视,火花四射。
扶苏以手抚额,心中一片呻吟。
扶苏当然不是乱猜的,若是这般草率,扶苏也许早就在几岁的时候被那些政敌给玩死在某个阴暗角落里了。
事实上,扶苏虽说喜好儒学,可儒学当然不是糟粕。事实上,历代真正的大儒都有以有先秦古风为荣。历代儒学虽说志在复古,行周礼。可儒学的思想的确一门极好的教导人的思想。若说战乱之时儒学不可治世;眼下四海升平又是另一回事了。不似宋明以后的腐儒,此时的儒学开明,大气。当然不会将扶苏造就的如同一个木头呆子一般。尤其是眼下这个扶苏,更是多出两千年记忆,这样的一个扶苏,怎么可能呆板不知变通?
扶苏想要解决造纸术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关键点就在这个女贼身上。扶苏虽说完全可以重新制作一份图纸出来,可这份盒子一旦泄露出去从此世间造纸术就不是扶苏独有的了。
更何况,扶苏还要借此狠狠收拾一顿胡亥,拉拢好王芙的娘家王家。当然扶苏心中最大的野望:插手陇右郡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这样的情况下,扶苏在进门第一时间发现女贼后,脑中便急剧开始思索起来。第一点,当然是要确认自己的安全问题,这个女贼剑术十分高明,比起扶苏刺死的那个胡亥的剑术教习要生猛十倍不止。可以说是扶苏见过武艺最为高强的人,这样的情况下,扶苏第一要务当然是要确认自己的安全。
扶苏可以选择的不多,若是让特科的科员们弓弩齐射,十数人齐齐围攻。扶苏未必能在这个女人绝强的剑术下坚持到他们到来。所以扶苏当然不可能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实际上,扶苏脉门被扣上的那刹那,扶苏心中那个高悬的小心肝已经稍稍放了下来。这个女人在忌惮自己留在外面的人。这说明扶苏不会在第一时间内被格杀。
随后,扶苏为了以示诚意,主动让手下退避。大门一关,扶苏便重新获得了自由,虽说扶苏心中遗憾失去了一个被熟女身贴身的机会。眼角一瞥,扶苏心中可是十分惊讶的轻呼:好大啊……
撇去这些乱七八糟的思想,当扶苏确定暂时不会死之后。扶苏当然要进行下一步了,确认这个女子的身份。
刚才提到,扶苏一口道破了这个女子的身份,事实上便将这女子的双手上加了一副并不牢靠的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