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秦朝当皇子(几字微言)-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熊心却不愿意等!
年少得志,又是借着项梁兵败,拉起一干嫉恨项氏之人抢班夺权看起来差不多都成功了。熊心心中的信心,自然也是大增。怎么愿意做这磨磨蹭蹭,缩手缩脚的事情?
于是楚怀王没有耐心等,而是要拿现成的兵马!
现成的兵马并非没有,比如朝中一干宋义手中战力不强的杂牌军。比如项氏手中的楚军精锐,还比如刘邦手中战力不弱的军马。当然,还有为怀王亲政夺权鞍前马后的吕氏父子手中的苍头军!
熊心将目光落在了苍头军身上。
这支吕臣一手组建,用尽吕氏家财,建立起来的反秦武装极具英雄气息。
首先,吕臣作为陈胜的部将。当天下反秦义军万马齐喑的时候,散尽家财,在东海郡组建了苍头军。随后,在秦嘉、召平等人皆是按兵不动逼秦兵锋之时,毅然领军西进,一路抢回了陈胜的尸身,虽说因为特科插手而没有如历史上那般杀了庄贾为陈胜复仇,可随后,却依旧如历史上那般,独自进军击败秦军收复了陈县。
也正是因为吕臣的作为,这才叫楚地反秦局势没有太过糟糕。
不然,光是一干畏首畏尾,只知道保存实力的军阀。哪里有可能将楚地各方诸侯力量聚合起来对抗强秦?
故而,苍头军的名声是极大的。作为创始者,吕清吕臣父子的名声也是极大。
尽管苍头军最后被项羽强行抢夺了过去,又败在了定陶之战中。可饶是如此,撤退回到彭城的苍头军残部却依旧是堪比刘邦麾下嫡系的一支强军。
不日,楚怀王召见吕清吕臣,封吕清为柱国,吕臣为司徒。极尽荣耀,又是温言好语,美酒佳人尽数奉上。
可看在吕清吕臣眼中,却是徒然阴霾大胜。
果然,当宋义走出来的时候。吕清和吕臣对视一眼,眼中尽是警惕的神色。
“来来来,我为柱国和司徒介绍,这位,便是卿子将军宋义,宋先生!”楚怀王熊心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将宋义自吹自擂的卿子将军拉出来,显示亲近。
又对宋义道:“这位,便是当年各路义军迁延不前时,毅然收复张楚都城的吕清老先生以及吕老先生之子,吕臣!”
三人互相见礼,虽是神态警惕,可宋义一副温润君子模样,倒也让一干人和和气气。
众人落座,熊心心中暗自得意,笑道:“既然吕老先生和吕小先生都已经转入文职,这苍头军,还是由卿子将军指挥吧!”
熊心此言说罢,满堂寂静。
第九章:怀王薄恩夺兵权(下)第九章:怀
【二完毕,亲们,订阅在哪里哟】
宋义自然是言笑晏晏,开心不已
可吕清吕臣却是如遭雷击,这天下自然是没有白吃的晚餐果然,楚怀王盛情邀请,极其罕见地大方开宴,结果临了要吕氏父子付饭钱的时候,却是来了个狮子大开口
乱世之中,纵然以前文贵武贱,此刻武职也会地位提升不用说秦汉勇烈,军人的地位本来就要略高于文职
而今眼下楚国国内情况并不稳定,搞不好来个火并内战,那都是有可能的
故而,虽说父子两人都位列楚国执宰,可没了兵权,看起位置很高,但实际上已经沦落成了看客无论什么事情,都无法再有资格参与进去
吕清吕臣强压着心中的不满,没有当场发作
尽管楚怀王因为被项氏打压故而十分没有力量,但到了此刻,在楚王宫之中,楚怀王终究是有自己的力量的串通宋义谋夺吕氏兵权,哪怕熊心是个白痴,宋义也绝对安排好了所有准备
眼下爆发,于事无补
父子两人对视一眼,苦涩尽在心中强忍着悲愤虚以委蛇,却不料楚怀王根本就是故意拖延时间
歌舞一个接着一个,根本不容停歇
满堂之上,宋义和一干陪客都是极尽渲染气氛,叫吕臣心中瞧了明白,这就是要刻意拖住两人,待熊心宋义安排好的先手都下完了,这才放人啊
一念及此,吕清脑中一阵激动,血流上涌之后,干脆大叫一声,晕倒在地
吕臣见此,疾步冲上,不经意间推开敢来的宋义熊心大叫道:“来医生,快来救我父亲”
说罢,抱起老父的吕臣就要朝着宫外走去
见此,怀王熊心和宋义对视一眼熊心举起手握成刀状,在脖颈之间轻轻一拉,宋义却是心中一寒,坚定地摇头表示反对
无奈,怀王也没有坚持看着吕清吕臣走远,畅然道:“得了苍头军,寡人也有了压制项氏的实力卿子将军,此次北上救赵,莫要忘了项梁故事”
“微臣明白”宋义一派忠贞良臣的模样,心中却是另外一番光景
刚才宋义见怀王要对吕氏父子行灭绝之事,心中顿时感到一股子寒气直冒说起来,吕氏父子虽说因为手中有兵并不会怎么听熊心的招呼,可对于熊心王位的支持,却是不遗余力
在刘邦还在完全归顺项氏的时候,实力派中,支持着熊心的也就吕清吕臣了
那会的宋义还未有找上熊心的门来,可以说,熊心的王位之所以巩固,是有吕氏父子很大一部分功劳在的
而今,为了夺取兵权对抗项羽熊心竟是如此**裸地夺了吕氏的苍头军,虽说吃相有些难看,但因为最后还是要宋义领导的,故而宋义对此,也没有吱声
可一看吕清晕倒在地,吕臣连忙抱着老父出去找大夫
虽说这里头古怪很多,吕清众所周知养生之术不凡,不该晕倒在王宫之中如此一晕,显然是为了出宫设法夺回苍头军
宋义自然知道自己的布置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八成无误了也不担心,可熊心担心了为了那很小的可能,就要将对自己有极大恩情的吕氏父子斩杀,如此看在宋义眼中,如何不寒气大冒
这熊心,也忒是薄情寡义
说来,宋义也不想想若这熊心是个无能白痴,而且对恩情看得重的人如何会千方百计地谋权,又如何会对项氏立他为楚怀王的恩情丝毫不顾?
说来,比起恩情有谁大得过项梁?一手将怀王熊心从一牧羊人之卑贱地位,亲手扶上了楚怀王的宝座一步登天,成为楚国国主天下如他这般好运的,再也不会有了
可就是此子,等项梁一死,就谋划着要对付项氏将往昔所有的恩情全部抛却得干干净净
敢下狠心,对敌人狠这自然是上位者必须有的条件,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可若是胸中没有气度,光是狠辣,并不足够眼下的熊心无疑是如此
故而,宋义心中也是有些戚戚然,对这熊心,下意识间也多了一份忌惮
当然,宋义是不会表现出来的这位卿子将军除了养望蓄力之外,其他综合水平,也是不低的
至于此外北上救援赵国,记住项梁故事,那就说来有些嘲讽了
当年项梁收到了齐国的救援,二话不说点兵上阵,就把章邯给打败了,得了一个天下闻名的东阿首战败章邯当然,其后项梁面色益骄,最后定陶一败身死惹得项氏在国内的地位也摇摇欲坠
此次熊心提醒宋义记住项梁故事,当然是想让宋义不要骄傲,得了兵马,老实打仗,学项梁好的部分干掉章邯,不要学项梁坏的部分成了骄兵疲兵
可在宋义眼中看来,却是暗中想着,不能学了项梁好不容易立了一个楚怀王招揽民心,凝聚国力,可到头来,却把自己给坑苦了项梁一战功成稳固了地位,国内的声望节节攀升,可最后一朝战败,自己家族也跟着受了牵连,声势远不如从前
忠于国事是当然的,可因为国事把自己败了,似乎有些不那么应该宋义心中这般想着,拜别了熊心一路出去,问了左右心腹,却是得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吕氏跑了
吕家这么一个大家族,当然没有一下子全都跑掉
但嫡房主脉,却是利用眼下吕氏尚有几分厉害,竟是当机立断,逃离了彭城,最后一路向西,投靠了刘邦
也正是因为怀王如此狠辣,为了兵马,竟然将自己的支持者给坑苦了若不是项氏强大凝聚力很强,只怕此刻怀王熊心对项羽动手的心思都有了
一时间,楚国国内很是纷扰
对熊心如此冷漠狠辣,不少人都是心寒不过随着熊心下面一道诏令的发布,国内的注意目标顿时又发生了改变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楚怀王发下如此诏令,意思就是说,眼下,楚国要继续开展灭秦战争了而灭秦的代表,当然是占据关中若是谁能够占据关中,楚怀王愿意封王给他
楚怀王这一手,顿时加剧了国内的争斗只是这一回熊心的诏腾要高明许多,先入咸阳者为王
如此一来,国内的注意力就转移到了对外抗争之中而不是仅仅彼此之间你争我斗,在国内自己斗而能够参与进这个游戏的,显然就只有项氏、宋义、刘邦这寥寥三人了
而今论实力,自然是项羽最强,宋义次之,刘邦最末
故而,面对反秦局势楚怀王熊心亲自布局,命令宋义北上进攻强秦主力,如果最好,联合章邯大军北上攻灭了扶苏的根本之地:晋赵之地
毕竟,扶苏的起家地方,可是在晋阳行在周遭根本之地,是雁门三郡
尽管晋阳行在的中枢搬回了咸阳,可扶苏也将晋阳升格成了陪都,也就是说预备首都所以,一旦章邯汇集了楚军,调转兵锋杀向晋赵之地扶苏立马就要头大如豆,整个秦国和东方六国之间的斗争局势都要为之改变
话说到这里,自然就不得不提而今章邯的动向
但说起章邯的动向,却又不得不提在咸阳的扶苏的一举一动
时间从九月份拉回到六月扶苏会见淳于越
扶苏听闻淳于越来访,兴高采烈过去见面了一见面,却不防淳于越短暂客套过后,便训斥起了扶苏:“而今大秦尚未统一,国内分裂犹有端倪大秦内战许久,国库匮乏,民生凋敝天幸王上开西行商路,收盐铁于国家,致使国家财计未有崩溃臣此来,实请王上顾念民生,于一统之事,徐徐图之,切不可因操切而徒惹百姓揭竿”
“为此,臣愿意为王上使者,东去游说李斯,章邯请王上顾念苍生,莫要兴兵了”说完这赤诚之言,淳于越眼巴巴看着扶苏,大有一言不合,就厉声顶撞的架势
扶苏知道自己这老实是个赤诚之人,说话直,性子直,不适合做官,十足一个学问人但也就是这种没有身陷官场,接地气,知民生的人,才会对国家的实情了解得清楚
平白被老师这么教训了一顿,扶苏脸上有些难为情,干咳一声,笑道:“老师如此……倒是多虑了寡人方才,已经命各军休整,除了在代郡、常山郡、邯郸郡、河东郡一线战备警戒为天下各军,都在休整京师卫戍军,也在组建恢复常制而许相也与我说了,着手准备对内史、上郡、北地郡、以及南阳郡、洞庭郡等因为战争,胡亥、赵高时苛政而民生凋敝之地进行减免赋税,恢复民生之政令”
说罢,扶苏一阵奇怪地看着淳于越
淳于越这位严谨的大儒见了扶苏这目光,极其罕见地露出了尴尬不好意思的面容
“至于李斯丞相和章邯将军的事情,寡人自然也是考虑”扶苏又道:“不过于老师之才,寡人却觉得有一桩事,适合老师去做”
第十章:国子学校捏李氏(上)
【首送达】
“老师觉得,这天下贤才,都在哪里?”扶苏提出了一个很大的命题
淳于越思虑良久,这才道:“草民以为,贤才在野国家不识英才,故英才遗于民间”
“如何,这天下贤才,能为国家所用?”扶苏又问
“自然是天子圣明,众正盈朝”淳于越有些摸不准扶苏的意思,试探着回答
扶苏又问:“老师可有策略?”
见扶苏的确是对这感兴趣,要深究下去淳于越没有再试探,而是大喜过望,正色道:“若想尽收天下贤才,草民不敢想象但使多百姓可入朝为国谋利,草民倒有几点意见这第一,自然是王上不可随心所欲,乱大秦规章制度这亲近小人不可取,国家自有制度,如何能因人乱法?”
扶苏听着,心中有些古怪身为大儒,这淳于越怎么一派法家门生的模样,叫扶苏心中好生疑惑
按捺住性子,扶苏继续听
“这第二,自然是简拔品德上佳之人对德行有亏的大臣,予以惩罚对操守上佳之人予以褒奖至此,朝中风气改善,自然,朝中大臣引荐之才也不会差了”
“第三,便是郡县才干之人,王上要多多注意这些直面百姓,施政地方之干臣治才多有可取大秦历来强于东方诸国,便是有地方吏员臣僚,勤习政务,治才有术之缘故”
“至于这第四……臣请网上拨付钱粮,修筑学校教化百姓,开百姓之智”说到这里,淳于越已经是有些紧张了起来看着扶苏,期待着扶苏说出个准数出来
扶苏闭眼沉思,算是明白了淳于越的心思
淳于越是做学问的,对官场当然是不明白可作为大皇子的老师,难道真的对政治一点也不知道?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单单是从学派而言,淳于越自然是儒家的作为身负天下声名的大儒,他知道儒家在秦国国内的地位并不乐观,在朝中,占据多数的也并非是儒家虽说在晋阳行在,扶苏早就废除了焚腾坑儒那会发布的对于文化钳制的法令,可儒家在秦国内部的发展并不迅
相反,因为法家在朝廷中依旧占据主要力量满朝大臣,莫不是法家门人就算李斯倒下了,法家在大秦内部的传承也没有断掉故而,在大秦,不学习法家的东西,不学会如何治政,想要在官场站住脚,就要麻烦许多了
当然,法家也不是独大对于分权制衡什么的,扶苏可是用得很是熟稔
因为扶苏和墨家前代,当代巨子蒙恬蒙月芷之间的关系故而,墨家在秦国的发展也很是迅只是因为墨家门规,故而在官场之上,发展很少倒是在兵工系统,工部,将作少府,治河等专业性颇强的地方占据熬头
故而,此番淳于越过来,想要将儒家的主张在朝廷之中推行下去光是有扶苏的支持是不够的,显然,也要取得法家甚至墨家的谅解
而今的儒家,可不是独尊儒术后的那个儒家这时候的儒家,力量着实不甚强大
故而,淳于越才会提出那些法家子弟也喜欢的东西历来学术争端都不是单独的,其背后,往往都会牵扯到上层的政治争端历朝历代,道统之争,那都是你死我活,十分激烈的东西
只是在扶苏这会,一切都还只是开始这玩意到还没发展到那般激烈的程度
“善”扶苏击节赞叹,道:“寡人之前也有这提议天下贤才遗落在野,令人扼腕叹息才能不能用在国家身上,白白浪费,这是朝廷的过失故而,寡人欲开建学校,名,国子监”
“国子监?”幸福来得这么突然,叫淳于越有些不敢相信
扶苏点头,再一次确定:“正是寡人打算在县设立县学,由朝廷拨付钱粮,委任学官,每年考核以教化百姓,选贤任能为要在郡,设立郡学在国都,自然是设立国学,名国子监如此,天下遗才,便有了进入朝堂的机会”
淳于越镇定心神,神色喜悦,道:“王上之意,可是要选贤于国子监?”
“正是这国子监,我会汇聚天下名师于此整编教材,聘请名师,开设场地,招收天下学子”扶苏沉吟一会,道:“每年,县学招收当地百姓子弟入学县学出色者,入郡学郡学出色者,入国子监当然,国子监也可以自行招收天下学子,可以为功勋名臣子弟所设当然,这所学内容寡人会好生斟酌,以务实,有效,利国利民为要当然,寡人一时想的不确切的地方,会交由各大臣查漏补缺,到时候,老师可莫要忘了上腾”
“圣明无过吾王”一向刻板的老头此时也忍不住拍了个马屁,接着,又有些尴尬道:“只是……草民眼下,空无一职……”
“这个无妨寡人稍待,便列一分名单出来为天下学官筹备委员会,我亲自担任主席老师为委员,再召集相府执宰,天下名师,商讨这学官这事”
“草……微臣遵旨”淳于越严谨地一行礼,两相行礼完毕,淳于越兴奋地回去找人查漏补缺了
扶苏也轻轻松了口气:“这教官可到时候找起来,的确是麻烦了点不过诸子百家那么多有名望的,再加上许谨亲自出马,不信搞不定这设立了一个衙门,算是能够解决一批官员了,还有那些是实在没法资格的……哼哼……”
扶苏想到这里,脑海之中忽然冒出了:“职业培训”四个字
这国子监既然可以招收学子入内,难道就不能给官员上课嘛?后世那些党校就这么干的,出发点一样,只是后来味道变了罢了
一些职业技能不符合当朝要求的官员,统统都给送进去上课到时候要是还学不到点东西,依旧没法附和当朝要求扶苏到时候,也可以名正言顺地给他来个停薪留职一辈子了
“解决好了这些冗官冗员的问题”扶苏看着东方,道:“但愿,到时候我这老师真的能够不负我望说服李斯还有……蒯彻这时候,应当到了邯郸,见到章邯了?”
扶苏这般想着,打了个哈欠,这劳累一天了,也该休息下了
【这话其实是微言想说的】
第十章:国子学校捏李氏(下)
【二完毕】
有了扶苏的授意,国子监,以及各县的县学,各郡的郡学都是轰轰烈烈开始开展
一下子多出这么多就业岗位,京师之中那些没有得到职司任用的前朝官员自然喜笑颜开尽管不能在京师做事,可前朝的薪俸水平远低于扶苏时代就算比起京师之中同等的岗位,因为扶苏支持,再加上为人师表也是一件很有地位的实权,故而奔赴天下各县的官员陆续都是安然上任
国子监也在有条不紊地建立,不少不愿意下放到乡野的官员也被组织起来,进入了挂牌为国子监的号房之中,开始了由官员到学生的转变,老老实实接受学习
咸阳的情况逐步转为缓和,整个帝国,在的行政班子的管理下,开始渐渐恢复元气
而六月份,东阿一战的情况,也传到了扶苏的手中对于李斯和章邯的勾结,以及在荥阳公子高的窜联,这些,都渐渐摆在了扶苏的台面之上
胡亥、赵高的死忠并没有一战功成全部消灭在咸阳城内
以前因为担忧胡亥猜忌的公子高跑到了荥阳之后,意外地发现自己竟然有机会登顶,成为大秦帝国的皇帝于是,一瞬间,整个三川郡的气氛开始变得不那么一样起来
扶苏尚不清楚李斯处于何种状况竟然默许了这种分裂情况的发展,但扶苏知道,自从敖仓三十万石军粮拨付给了章邯大军之后李斯和章邯已经连结到了一起
对于这个胡亥赵高时期的遗留下的残局
扶苏绝不容忍这些到最后,发展成了历史遗留问题,要子子孙孙发挥极大的力气去解决
何况,三个月的休整秦陇之地的情况已经为扶苏平复,巴蜀地区的政推行也颇为顺利在萧何的主持之下,帝国已经拥有了解决这个遗留问题的力量
当巴蜀的钱粮源源不断北运,在九原郡的兵马缓缓朝着邯郸聚集,在内史地区的军队再一次集结时
一派烽烟卷起之前,两名扶苏的特使走向了两个地方
一个是原御史中丞,现任邯郸行营总管官秩千石的蒯彻身负王命,亲自进入章邯帅帐招降
另一位,则是任国子监祭酒淳于越带着扶苏的密旨,出函谷关,入洛阳,见到了曾经的帝国丞相,而今三川郡陪都留守李斯
且说七月份,当淳于越带着李由的家信,见到李斯的时候在咸阳,扶苏正式恢复了李由的官职,改李由为鸿胪寺卿,官秩两千石位比九卿,并不弱于曾经的内史之职
虽说鸿胪寺这个扶苏设的衙门中,只是负责对少数民族的交流以及外交活动可的确是堪比以前的典客,并不算得上是贬低至少,也是一个明升暗贬
侥幸逃脱大难的李由心知肚明,自己为何能够逃出生天于是当淳于越动出函谷,要去洛阳见李斯的时候
李由紧赶慢赶,在自己府中大肆宴请了淳于越淳于越这老头的确不适合做官,可心思聪明,也知道自己占据了国子监祭酒的位置并不牢靠急需要一场功勋来确立地位,他身上的扶苏老师的牌子能管一时,可和扶苏的感情因为辞官中间有了缺漏并不足以依靠
于是此刻,也十分卖力
谁也不知道淳于越从李由手中获得了什么,但看淳于越自信满满的表情,不少人都是心中艳羡淳于越此番,可真是准备得万无一失了
洛阳身为三川郡曾经的郡治,天下繁华首论之地,自然是城池广阔,楼阁高耸
身为天下间最有权势之人,李斯居住的陪都留守府驻地却不显得奢华,反而透着一股子淡雅的味道,庭院不大,设计却别出心裁,很是宜人
入了门庭之中,淳于越大为赞叹,一路引导的李复陪着笑脸,再无那副豪奢世家子的姿态
侥幸逃脱咸阳那场大难的李复已经再无任何一点脾气,被李斯禁足到至今,这是他第一次能够出现在外人面前因为李复和蒙月芷的恩怨,这天下,李复已经不敢在奢望什么官职显要只是想着自己能不被蒙月芷盯上,最后被扶苏拧了脑袋那就极好了
淳于越不知李复和蒙月芷之间的恩怨,对这李家不成器的儿子,也只是淡淡点头,便入了李斯招待的地方
越发入内,这内院之中的别有洞天也显现了出来内里风光,叫淳于越好一阵感叹
见了李斯,淳于越两相见礼,落座下来开口,淳于越感叹道:“自从当年焚腾坑术一事至今,我与你,多久未见了?”
“想来,将近快五年了五年时光,天下格局由此大变这事事,还真是无常”跟着感叹了一句,两人一来我往,追叙着前事
想当年,在朝堂的时候李斯是改革先锋派,支持郡县制,支持**,文化**,军事**在天下骤然一统的时候,这些策略都起到了巩固统一基础的作用而作为清流,守旧一派淳于越也是多方反对
那会国朝可没有胡亥时期的党政,在嬴政的压力之下,都是就事论事,除了扶苏、胡亥两派夺嫡的斗争外帝国党争的迹象很浅而今两人论起前事,追忆过往,倒是气氛欢悦,一派祥和
说了良久,李斯忽然放下茶几看着淳于越,道:“逝者不可追,来者犹未卜祭酒此来,当不是消遣时光”
“的确你我都是活在当下的,大秦的辉煌渐渐成了过往我辈眼睁睁看着这么多年,也当为国家出些力气了今日,正是为大秦国事而来”淳于越神色严肃
李斯挺直身子,挥退了外人,李复带着一干仆从,在外警戒完了,李斯看向淳于越,道:“祭酒说罢,李某洗耳恭听”
“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大秦之所以由天下第一强国,沦落到现在内战不休,民生凋敝,国情不振,外敌嚣张想来,根结,就在这内乱之上”淳于越定下调子,看着李斯不断点头,继续道:“你我虽祖上不是秦人,可而今为秦臣这是不假的,忠于王事,忠于国事正是你我本分,身为秦臣,如何能眼睁睁看着天下诸侯并起伐秦,眼睁睁看着我大秦如今衰弱渐现胡亥、赵高执政咸阳,致使秦陇凋敝,非三年不得全兴耗费大秦数万儿郎性命,军费支出,遑论数十万万黎明生息,是多有骚扰想来,纵然三川富庶,也是压力极大?”
“正是”李斯正色回答,没有回避:“天下一统之时的大秦天下钱粮五分,楚地有一,燕齐晋地一分,魏韩之地一分,巴蜀一分,秦陇一分这三川郡,便是魏韩之地精华故胡亥、赵高在时,以秦陇之地为本,大增税率,因巴蜀有周校不可望,故又大肆索取于三川之地我为陪都留守,有节制当时颍川、南阳、陈、泗水等地之权等若是我一人每年担负着咸阳秦庭半数甚至以上之钱粮其后张楚大乱天下,三川也渐有凋敝之象民生困顿,我也难以挽回”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一意孤行?”淳于越厉声质问,对于李斯手下掌握的地方,淳于越也是有过了解的在胡亥、赵高手下的秦龙之地,除了陇西郡靠着李家没有弄得残破外整个秦陇,因为赵高、胡亥之乱命,已经是民生凋敝,生息艰难秦陇根本之地尚且如此,三川等地,又能好到哪里去?
故而,对于李斯执意走下去,淳于越表现得十分生气
李斯看着淳于越,略带羡慕道:“你是做学问的人,有些事情,不会去想他,心里也会单纯一些越是单纯,越是开心可我身为执政,却要考虑方方面面你可知道,我根本之地荥阳已经不在我的掌控之中公子高的能量,比我想象得要大若不是陈留有赵贲呼应,恐怕,这洛阳,我也说不上话了”
“你的意思……”淳于越眯起眼睛,心中急剧思考起来
李斯轻笑一声,对视淳于越,丝毫没有怯懦
淳于越目视良久,从怀中掏出一封腾信:“圣明无过天子此次李由任职鸿胪寺卿,恐怕是你逃难至洛阳的诱因”
“不错”李斯苦笑一声,作为李家掌门人实际上,李斯晚年已经不想去考虑什么一代名臣,青史留名他想的,是家族传承下去李复虽然得胡亥重用,可胡亥每日赖在深宫之中,和一帮子女流嬉戏,最终大意之下,叫赵高一步步夺过了权柄,连自己的身子暗中被下毒了都不知道
若不是李复警醒,最后逃回了洛阳,恐怕连性命也要交代在那里
所以,李斯比起章邯,容易解决因为扶苏手中捏着李由,捏着李氏的未来
李复,是不可能成器了他若老实低调一辈子,扶苏也不会真就伤了李家的心去诛杀但要让李复扛起李家的旗帜,扶苏第一个就要灭了李家故而,李斯想要让家族传承下去,唯一的希望,就在李由身上
捏住了李由,扶苏不信李斯不去授首
第十一章:与君谋划归降否(上)
【首送达】
【插句话,今天的很晚,很抱歉 等会,一并发了,让诸位久等,微言十分歉意身子感冒了,虽然精神头还不错,但力气却是没有几分了一直到将近晚上,才上了QQ微言不会太短的,三百多天就下来了,何曾差过这一时半会】
说起来,扶苏之所以将突破口放在了李斯身上,便是通过特科知道了李家看重亲情的缘故
扶苏曾经见过一个讨论人性的典故
说是后世河南一地,因是古墓众多,故而盛产盗墓贼这盗墓贼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