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秦朝当皇子(几字微言)-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扶苏却是轻轻抚掌,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着封侯拜相的大秦男儿,不是合格的大秦男儿!”
“我且问你,你可是大秦士兵。可是大秦男儿?”扶苏目光投注到这小兵身。
空气似乎徒然凝滞,那小兵胸口如风箱一般,面色憋红,高声大喝道:“是!”
扶苏拍拍这小卒的肩膀,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王翳!”王翳大声回答。
扶苏看着眼前这个身体稍显单薄,带着秦地口音的将士,骇了一跳。难道这厮就是最后领着汉军骑军追杀项羽的那人?
扶苏不由看了看这厮这副单薄的小身板,心中嘀嘀咕咕,这就是历史追杀项羽,直到项羽乌江自刎的那员汉将?
能追杀了项羽,也算是历史留名的一号。就是不知道自己这小蝴蝶来了,他还能不能由一个小兵成长为追杀项羽的汉将!
心中嘀咕,扶苏面如常,很是勉励了一番。
此刻,扶苏又问了周遭将士的日常训练情况。扶苏居于九重之内,对基层军士的情况只能通过模式化的案牍来了解。但欺不瞒下是中国几千年来的顽疾,扶苏不认为大秦就没有这玩意。对军士的情况,总要有第一手资料才好。
扶苏麾下的军纪极是严厉,按说平日若是有人问,未必会说。可昨夜一场营啸让众将士心中积压情绪都急剧地想倾述出来。
而今有了一个倾听的人,又是军中中高级将领不违反军纪可以倾述,当然要好生说说。
扶苏安静地听着,此番沟通很是顺畅,扶苏了解的情况十分直观,也很是真实。当然,少不得有军士们的个人主观情绪在内。但这些情绪何尝不是第一手材料?
通过此次倾听,扶苏也算是了解到了为何营啸会发生,而营啸发生后又没有酿成惨烈灾祸。心中十足庆幸,同时也下定决心改变而今这种混乱情况!
说起营啸,便不得不说起军中严苛的军纪。扶苏按照后世新兵训练的程序,从营房到队列,站姿,长跑,甚至半夜紧急集合这些都是一股脑搬到了军营之中。
除了半夜紧急集合因为古代营养普遍缺乏因此搁浅外,其他的作训效果都是不差。而这次新军召集的苗子都还不错,可塑性也是蛮好。故而,新军训练一月之后,初步的军人模样也都出来了。
但这样的代价就是显得十分压抑的军营气氛。早晨起来,以最快的速度穿好衣服,洗好脸,整理好营房。将被子,鞋子以及盔甲,武器一个个都是摆放齐整。
因为随时都有军法官会来严查,尽管一开始大部分将佐对此不以为然,可扶苏一力坚持之下,也的确让军中有了一股子清新之风,最后渐渐变成了成规。
出了营房,便是以百将为单位迅速集合训练。最后一个个曲训练阵列,两万余人,十余个曲三个部,互相之间的竞争若是输了,可是会影响官位的!
故而,训练是十分严格的。可以说,军中基本,吃了以后就是短时间的休息,然后训练,训练完毕再吃饭,休息过后再训练。一日两练,三次休息,一晚的睡眠。然后,便是一日复一日的重复训练。
这样严苛又不近人情的训练让不少将佐对此是心中惴惴,毕竟大秦军队严苛,也不是这么死命地操练啊!但扶苏是发话了的,军中两倍于咸阳的军费,不是用来养一群米虫的。训练,不死命地练,难道要他在战场送死?
故而,对军士而言,单调严苛的训练任务之后,最值得开怀的就是这厚道充足的补给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精米、细面,这个管够。能吃多少吃多少,而且菜也是咸的,军中盐是不缺的!
至于菜,或许不丰盛,但比起一般的小老百姓是不错的了,重要的是,扶苏全力保证这五万大军,三五天能够吃一顿荤腥!
士卒剧烈运动后面就是大额的体力消耗,这需要充足的食物保证。光吃米饭,光吃几个绿色的菜,那是不够的。时常有荤腥,那才能有力气!
故而,尽管单调严苛的训练任务很是磨人,很是让人难以忍受,甚至产生了当逃兵的可耻想法。但一想到这么好的伙食,还是压抑住胸中所有的情绪,罢了,忍忍。
但没想到,五万人的补给似乎压垮朝廷了。谣言的四处传播在一个无名小卒胆大妄为的行动得到了点燃,瞬间,点爆了此次军中所有挤压的负面情绪。
说到底,此次营啸是军中全体将士负面情绪的一次爆发。
到了此时,扶苏才算真正明白了营啸的始终因果,而此刻,伏承和桑梓寻也已经带着几个小卒过来了。
一眼看到扶苏坐在小兵之中,惊奇的瞪圆了双眼。
第七章:蹴鞠得军国艺(上)
【求粉啊。 !。纵横聊聊,求粉丝哦,每粉必回。微言的人品值得信赖!】
【继续求收藏,加油突破三千二!!!新一卷开始,龙套多多,要的,快去在龙套楼里说啊!】
扶苏摆摆手手示意伏承和桑梓寻不要声张,又一挥手,让两人带着一队士卒一起围着做了下来。
没有理会两个心中既是惊讶,又是担心的人,扶苏的目光又停留在了被伏承挑选而来的十名普通士卒。伏承久居扶苏身边,当然很能理会扶苏的意思。
故而;在得了桑梓寻指引后。拿着青龙营标识的特科科员便寻来了十名很是普通的士卒。
初始,来的小兵看着扶苏的发结,盔甲的样式,以及言语谈吐知道这是一个高级军官。都很是紧张,小心翼翼。
但在扶苏出色的口才和控制谈话节奏的超强能力,十来个兵丁都是渐渐放松了起来。见几人放下了小心,扶苏便抛出了自己的问题。很琐细,比如为什么当兵。觉得军营之中如何,军营的伙食如何,还有,能不能忍得住军营之中的枯燥烦闷。甚至具体详细到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干些什么。
扶苏这些问话着实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很快,随着扶苏抽丝剥茧地寻出了那些有价值的消息。伏承和桑梓寻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多谢诸位了,苏某今日问了这么多问题,能得以解惑,委实有劳诸位。梓寻,去杀十头羊,备足酒肉我要犒赏这些军士!”扶苏看向桑梓寻。
这时候,原本站在不起眼角落里的桑梓寻顿时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模样隽秀的桑梓寻一袭甲胄在身,没了那年幼柔弱的模样,反倒是在甲胄相衬之下有了几分英武之姿。看起来,颇为干练爽利。很有些女中豪杰的模样!
扶苏心中大为感叹萝莉养成不易,笑眯眯地让桑梓寻过去准备了。
一众将卒看着桑梓寻离去的背影,都是愣愣看着。有道是军中呆一年,母猪赛貂蝉。更何况是桑梓寻这般可爱隽秀的小萝莉?但这些大头兵都是知道这桑梓寻背景极深,而且一身好武艺,寻常四五人近不得身。马战之,更是彪悍。是军中有名的小母虎,就是不知道这名教官是何人物,竟然连校尉都指使不动的桑百将对其如此服帖!
“来人,与我寻一猪niào来!”扶苏将这任务丢给了戎煜。
又对王翳道:“给我寻一处草地校场,我要炮制一处作训之地!”
王翳有些发懵,校场这种训练场地,莫说他一个小兵,便是军侯来了也不能指着这一块校场就变更用途啊。伏承走了过来,拍拍王翳的肩膀,道:“你就说是桑娘子说的,便是孙甘来了,也无事!”
王翳心中晃悠,将信将疑地照着扶苏的指示找到了一处空的草地,一路,伏承押后跟着,他们征用了草地之后,竟然真的没有军中执法官来驱逐。王翳心中惴惴,看着扶苏的举动,莫名地安心起来。
扶苏带着人到了草地,走了一圈,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不错,扶苏就是要复制后世令男儿沸腾的足球!
在扶苏的印象中,足球的历史很是悠久,在中国,便有蹴鞠。而早在中世纪以前的罗马,这项运动便已经有了雏形。听说希腊人和罗马人在中世纪以前就已经从事一种足球游戏了。他们在一个长方形场地,将球放在中间的白线,用脚把球踢滚到对方场地,当时称这种游戏为“哈巴斯托姆”。
后世现代比赛场地是长方形的,长度90—120米,宽度45—90米,球门高2。44米米,足球用皮革或其他适料制成,圆周不长于70厘米不短于6厘米,比赛时间为下半场,每半场45分钟。计:90分钟中场休息不超过15分钟,三名裁判员和场地第四官员。
扶苏当然没有公制在秦朝推广这些标准,所谓规则,实际也是人来定的。扶苏而今穿越到了大秦,总不能再去亦步亦趋。转了一圈,扶苏便将足球场的规制设定下来。
首先球场是长方形,长八十步,宽五十步。按照秦制,一尺为0。232米,一秦步为六秦尺1。392米,一秦里为三百步也就是说,扶苏的球场换算成公制,便是长约莫112米,宽约莫七十米。
“梓寻,你用石灰粉,将这此处给我花一个长八十步,宽五十步的方形场地来!”扶苏如是对桑梓寻道。
桑梓寻听了扶苏说的,立马便找了几桶石灰粉,了胯下胭脂马,一溜烟地朝着扶苏所指的场地撒欢地跑了起来。
胭脂马极有灵性,加桑梓寻是个天生的骑手。故而,稍待,一个长八十步,宽五十步的足球场便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而此刻,戎煜已经找了十来个猪niào过来。扶苏又现场找了几个军中匠人过来,寻了一些马毛牛毛等动物毛发填充进去。不多时,老匠人也来来。
几人老匠人互相对视一眼,小心翼翼地对扶苏道:“这位将军,可是要制作鞠?”
“鞠?”扶苏一愣神,心想蹴鞠不是唐宋才流行起来的吗?怎么这会就有人知道了,点点头,扶苏有些疑惑地看向那工匠,道:”不错,苏某想要做一个皮球,以供军中所用。三位老先生会做?”
听了扶苏这老先生三字,三名老匠人都是既激动,又惶恐,连声道了不敢,扶苏又事摆手。几人这才一齐推出了一名头发花白,身形清瘦的老匠人,道:“田老曾是临淄的匠人!”
这老匠人身材颇为高大,见了扶苏,竟然颇有礼数地行了礼,脸流露出缅怀的色彩,道:“小老儿年少曾经痴迷蹴鞠,也学了一手做鞠的手艺。将军若是想要,小老儿随时都能做出来!”
说着,指着那猪niào做成的球骄傲道:“比这个更好!”
扶苏笑笑,对此并未在意,而是道:“你们若能做出我喜用的,头功者赏金百斤,其余每人,钱一千。如此,可有信心?”
三名老工匠头一次觉得受到了重视,颤颤巍巍大拜而下,道:“吾等,定能做出好的鞠!”
扶苏看着这猪niào做成的足球,在一边颠了起来。这猪niào做的球尽管是实心的,颇为沉重,没有多少弹力。但在扶苏脚下,却犹如有了生命。
两脚飞舞,皮球在脚跳跃如鱼龙。身前身后,皮球流转,竟然如有了灵气一般,一点也没有停滞掉落。稍待,扶苏将皮球颠一个合适的高度,右脚猛然用力,一个大力抽射,皮球如巨型弩箭一般激射而去,嘭一声,孙甘双手接下皮球,脚下一顿,身子退了三步。看着扶苏摆弄足球,心中怪异无比。
龙潜北域 第七章:蹴鞠得军国艺(下)
【我爱了好多妹子……一个叫收藏,一个叫订阅,还有几个叫红票评论捧场神马的……】
【还有,南宫嫣然V5…回秦又来一了一个茂才公】
扶苏竟然有如此一手好的蹴鞠技艺?但这可是军中严肃之地,扶苏是知兵之人,怎么会将如此嬉戏之艺带到军中来?
扶苏或许不知道蹴鞠在先秦已经有了,但对此,孙甘却是和李左车闲谈之时有过了解。知道临淄那富庶之地曾经蹴鞠兴盛。
说来,蹴鞠两字在苏秦口下已经有了记载。
蹴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苗:“临苗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即用脚踢,“鞠”系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它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
秦统一六国后,蹴鞠运动一度沉寂。西汉建立后,又复兴盛。汉朝人把蹴鞠视为“治国习武”之道,不仅在军队中广泛展开,而且在宫廷贵族中普遍流行。
说来,这事情还和刘季有关。泗水郡地靠齐地,蹴鞠之风也有盛行。刘季的老子刘太公在刘邦发家成了皇帝之后,便被接到了长安,锦衣华服,美色美酒要什么好吃好玩的便有什么好吃好玩的。但刘太公对此并不乐意,最后刘邦想了个法子,将蹴鞠之艺带入宫廷,让一干宫廷侍卫陪同刘太公玩耍。最后刘太公乐此不疲,极是满意。
而到了最后,在汉朝蹴鞠便成了军中技艺。
扶苏对足球了解不多,只知道唐宋时期这玩意十分盛行。却不知道蹴鞠在汉军之中已经有了应用。当然,这汉军要数十数百年后了。
扶苏一球打得孙甘后退三步,众将士都是目瞪口呆。对扶苏手底下的功夫就此多了一份敬畏,扶苏这本事,可当真了得得紧啊!须知这孙甘在军营之中,便是以武艺高强,厮杀悍勇威名的勇将。便是这么一个人,在扶苏一个蹴鞠的疾射之下竟然退了三步!
孙甘一脸地讨好地看着扶苏,但旋即又看到了伏承和桑梓寻的眼色。心想扶苏这显然是不想说破自己的身份,如此,孙甘便换了一副不卑不亢的神色,道:“将军的蹴鞠之艺是越来越厉害了,刚才那若是换成一干长枪,孙甘许是就要败亡在此罢!”
扶苏不管这个奸猾老卒,而是转过身,对身边聚集的军士道:“你们可会这蹴鞠?”
孙甘笑着站在扶苏身后,一点也没有被无视的恼怒。心中却是嘀咕,扶苏这难道是要腐蚀军营吗?尽管他对蹴鞠不甚了解,可也知道这是富家子弟,王子皇孙喜好的东西。
扶苏这么做,难道想打造一批纨绔子弟不成?
众将士可没管孙甘这校尉是怎么想的,一个个都是摇头。
此刻,扶苏已经桑梓寻口中得知了临淄曾经有过蹴鞠这项民间运动。于是让桑梓寻演绎了一番,但众将士看着桑梓寻花哨灵巧的动作,都是摸不着头脑。戎煜更是直言,道:“这东西舞起来倒是好看得紧,可小人从军杀敌,要这好看无用之物作甚?”
扶苏摆摆手,此刻那三个匠人已经将制作好的皮球送了过来。扶苏摸了摸这皮革缝制,内部鼓鼓的皮球,倒是比猪niào更多了弹性。道:“戎煜,你领十人。那片草地去!”
戎煜躬身领命,带着所部什余下九人了校场。
扶苏对左右亲卫扫视一眼,算他自己和伏承、桑梓寻以及六名亲卫,显然不够十人。扶苏目光在孙甘身扫视一阵,道:“你可会蹴鞠?”
孙甘拼命点头。
“好,就你了。我看你那一球接的不错,便去当守门员!”扶苏淡然下了分配。
孙甘面发红,呼哧呼哧地哼着,随即颓然去了足球场的门。扶苏那一球踢得尽管势大力沉,可孙甘又不是泥捏的,哪里那么娇弱会被踢得连退三步。脚下明明先是一顿,后来见了扶苏,以为扶苏要彰显武力,故而十分配合地连退了三步。
却不想,扶苏一早就看破,于是孙甘马匹拍在了马蹄,被迫去继续发扬接球精神。
扶苏对自己一方有了详细分配,前锋、中锋、中卫、后卫、守门员。虽说少了两人,却是条理分明,显然很是有过研究。而另一边,戎煜带着麾下士卒,竟然十分严肃地摆了一个军中阵列,密密实实地,全都挤到了一块。
扶苏顿时连连摇头,所幸将原本记着的长篇大乱略去,只说了一条:球在脚下,自由传递,手不得触,进门者得分!
戎煜听明白了,却依旧严严实实地摆着军阵。
扶苏笑笑,脚下一动,带球飞速向前跑去。明着冲向戎煜阵列,戎煜顿时一副如临大敌的阵势。
扶苏冲的越近,站着不动的戎煜也越是严肃对待,十个人严严实实地将扶苏的路子封住。但将近时,扶苏却是脚下一动,也不带球过人,脚下朝着右方一个横传,桑梓寻高兴地接了下来。戎煜顿时傻眼了,急急忙忙带着余下九人过去围堵桑梓寻。
可扶苏此刻已经将近禁区,在戎煜阵列一散之下便冲到了禁区左近。桑梓寻见十人围堵而来,大叫着一脚传向左边伏承脚下。伏承何其伶俐,又是飞快传向扶苏。
扶苏一脚踩住停滞在脚下的皮球,对着毫不气馁冲过来的一干将卒,道:“蹴鞠第一课,记住,要懂得动脑子,要懂得配合队!”
说着,踩着皮球一颠,求到中空,横身飞踢,飞入球门而去,不知所踪。
重新摆放的时候,戎煜显然聪明了许多。十人分开,也派了一人去当那个守门员。学着扶苏,将十人散在球场各处,不再死板地集聚在一起。
但扶苏麾下显然水平更高,尽管以前并未玩过蹴鞠,可在扶苏的指点之下,水平升颇为迅速。不多时,左晃右突,传接配合密切的扶苏带领下又入一球。
再一次开始,扶苏却突然选择离去,顺带还把桑梓寻给扯了下来。余下的八人靠着自己了解到的技巧,向不屈不挠的戎煜发起进攻。此次,戎煜一队人的技巧已经好了许多。而且当兵的,靠的就是武力。热血一来,大吼着冲锋突进,带球过人配合着一球进门。打得十足爽意!可扶苏和桑梓寻在时,所有人都压抑着胸中热血,这两人可都是不能碰着摔着的。
而今扶苏和桑梓寻一退,球场之的对攻迅速变得激烈起来。你来我往,十足热血。冲撞也是非常凶猛,而两队人的头领也都不是白痴。于戎煜一队,王翳的脑子就转的极快,不多时便将队中的配合变得和谐了许多。
而伏承也是随扶苏良久,是对蹴鞠了解最多的一人。尽管只有八人,但配合却比戎煜一队更加融洽,便是比起冲撞也不逊色。
看着打得热火朝天的绿茵场,扶苏不由笑了起来。一边的桑梓寻还有些不过瘾,但此刻看到冲撞如此激烈,也不由睁大着可爱的凤眼,很是娇俏道:“苏哥哥,这蹴鞠,打得好生激烈啊!梓寻好喜欢啊!”
扶苏怜爱地看了一眼,不由想这么一个娇俏的小萝莉怎么会喜欢这么暴力的游戏。回道:“回头,我教你马球,精彩绝对不输蹴鞠。不过,这蹴鞠以后的名字就要改了。改成足球,在军中推广。此技艺,于军中裨益良多啊!李左车,你道如何?”
一边的李左车已经偷偷过来听了良久,此刻行了军礼,笑道:“监国殿下深谋远虑。我等心愁此营啸难解之时,殿下便已经有了破解之法。实在令末将心中叹服!”
“马屁精!”桑梓寻嘟哝一句。
扶苏拍拍桑梓寻的肩膀,了自己的那匹汗血宝马。桑梓寻见了汗血宝马之高峻,顿时心中痒痒,缠着做到了扶苏前头,扶苏拿着缰绳,怀中的桑梓寻却一个劲地动来动去,旖旎徒生。
一边的李左车此刻也翻身马,策马跟在扶苏身后半个马身。
扶苏看着绿茵场,道:“对足球,你有何看法?”
“看似荒嬉之戏,却暗藏兵家至理。殿下改良之足球,去了那市井游戏之成分,使两队对抗更加激烈。这十人对战,非是一人窜跳下,腾挪转和,乃是十人互相配合,互相接应,此暗合兵家之阵法之精髓。况且,此本来就是市井之游戏。尽管而今已经衰微,可军士大多都是喜欢的。殿下不过领着玩了两局,这军中围观之人已经有了数百人之多。若不是军法约束,只怕两万人尽围此处观艺了!”李左车看着扶苏,一副敬服的模样,这并不是做出来的,而是真心佩服扶苏的本事。
“足球改良于蹴鞠,使军中将士习之,在训练之余能有一放松舒缓压力的通道。军中平日紧张严苛,这是必然,但如何将将士们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就是一门学问了。这足球之戏,便是一门法子。既能让将士舒心,又能有助军中训练。殿下,诚天纵之才啊!”李左车滔滔一番佩服之言。
扶苏却只是淡然,道:“四营五万大军,数你压力最大,也荣耀最大。此足球之戏,寡人会着许廷尉统揽。你们四营,负具体施行之务。李左车,莫要让寡人失望!”
李左车大拜而下,心中感激不已,暗自下了决心,便是死也要报答扶苏知遇之恩啊!
第八章:君意难测四营事(上)
【今天的收藏……涨的好少啊……挥泪掩面而去,泪奔求收藏……求订阅……求红票粉丝哟!!!】
【聊聊里,微言人品绝佳,来一个粉一个!!!】
扶苏退出了校场,直至此时,众将士也未有知道这个平易近人却莫名带着威压的男子竟然是堂堂扶苏殿下。扶苏又视察了军中训练进度,呆了三日,便回了晋阳行宫。
此次去东大营,扶苏的任务基本圆满完成。
除了东营,还有扶苏训练新军的其他三营。其中北方有期泽主持,那里兵力少却是扶苏最为精锐的骑军所在。是聚集了扶苏所有骑军精粹的地方。尽管人数只不过四千余,却是老兵比例最多的一个营。便是扩军五万后军官种子急剧缺乏,这个骑军的基层军官也没有担心过。
而后来在楚汉之争,北伐匈奴中大放异彩的楼烦骑也在北大营中。一千五百楼烦骑,被大规模稀释,彻底掌握在了扶苏手中。
北大营不仅是最为精粹的骑军训练营,也是扶苏最为省心的地方,其主将期泽也是扶苏最初的武将班底,和伏承一起是扶苏的心腹亲信。而期泽也不负扶苏所望,其部训练成就,为四营之冠。
和北大营相对的南大营是人数最少的一营,也是扶苏去的次数最多的一营。无他,这里是扶苏亲卫队训练所在。扶苏所在军中,十有**便在南营。南营因为是训练青龙营的所在,故而也名作青龙营。
但只要进入过南营的人,也许都会对此摇头。因为除了青龙营,扶苏已经开始组建朱雀营。扶苏亲卫四营,具是军中最为矫健精锐之辈。战时,也是扶苏极重要的底牌,常常成一举抵定之势。在东南行朝一战时,扶苏的青龙营便经历了战场的考验,成为扶苏的一大利器。
而今诸军渐成,青龙营也不会时时刻刻投入战斗。但重要性,却是有增无减。五百青龙营被扩充到了一千五百人,成为一曲,故而又被称为青龙曲。而今扶苏又建朱雀营,却因为出色的军官种子和老兵太少,不得以搁浅。
虽说旗号没有打出来,但一千五百的朱雀营还是建立了起来。默默训练,随时都有各军中发现的好种子被填充进来。
南营的主官是羊牟,是扶苏亲卫出身,而今依旧为扶苏训练亲卫,专业对口做的颇为出色。若不是扶苏常驻南营,将羊牟的光彩给掩盖了过去,这羊牟的能力也是颇为出彩的。
至于最后一营西营,在其他三营之中光彩就要黯淡许多。西营人数也不少,有万余人。但这其中训练的却不是主战兵种,除了弩兵,砲兵以及工匠营外,最受到重视的或许就只有弓手了。除了这些外,还有数量更多的专业辎重兵。
可以说,西大营是除了主战兵种外的辅助兵种。除了弩兵、砲兵和弓手外,其余的并不具有战斗力。弓弩兵还好理解,大秦重弩,后世《墨攻》里面,秦弩力透城墙,强悍无匹。数千弩兵扣动扳机,犹如一座大山一般飞向天空咂向敌军所在。
而弓手,尽管比起弩手看似要黯淡一些。但实际重要性更高,尽管秦弩威武,发射简单,一个小老百姓训练个把月便能熟练使用。但弩存在着损坏率高,装填繁琐等弊端。故而,往往打了一阵,就得哑火。但弓手不同,长弓尽管在秦军中比重不多,可军中勇将,那是个个都学的。长弓命中率高,射程也超过弩,而且装填比起弩要简单许多,强悍的能把长弓玩成机关枪。当然,人力有穷时,数十箭射完就必须歇息了。不然,手臂都给射你废喽!
至于另外一个砲兵,诶,没错,就是砲兵。但此砲非彼炮。前者是石砲,也就是投石机,后者是火炮,粗大的铁管子。这会的砲兵,是攻城必备兵种。大秦在军用技术是颇为强悍的,而墨家内附大秦,一代巨子都服务大秦,造就了大秦在军用技术水颇为强悍。
数十弩炮架起攻城,尽管准确率低的令人发指,可那巨石呼啸,光是想想也令人头皮发麻。扶苏要进攻的是秦陇腹地,尽管扶苏占用大义名分,未必会城城都是死战,可难保不会出现个对胡亥死忠的。到时候攻城战没石砲,还真玩不转。
这西大营除了各种技术兵种,弩兵、弓手、砲兵还有的就是纯粹的辅助兵种了。比如工匠营,是扶苏以部的架子设立的编制。这在当初,是令众将佐极为不解的。士农工商,尽管大秦这玩意还未成形。但古代工人的地位一直都不高,扶苏抬高工匠营的级别,就是抬高工匠的社会地位。这让很多人都觉得不解。
但在扶苏的授意下,李左车一力坚持,力陈匠艺之用,还举出了三关口外萧何拿出墨家连弩车得以战胜匈奴人之旧例。秦人功利,说好听的也是务实。而在军中,更是要不得那种华而不实,故而务实的秦军将佐这才同意,工匠营以部之级别设立,这才通过。
至于最后一个辎重兵,通过倒是没什么异议。古代行军打仗,辎重神马的,都是民夫转运的。每战时,都会征招民夫。这军役可不单单指战场打仗,更多的,是服务于军中后勤。故而每每论战,都会有大臣觉得打仗是扰民困民之举。故而,成立职业的辎重兵大家反而都觉得很有必要。纷纷说扶苏深谋远虑、高瞻远瞩!
东大营和西大营分别为军中人数破万的大营,两营的主官扶苏也都是慎重地量才而用。且不提东大营,西大营的主官任命通过无人反对。因为这个拥有三部编制的西大营主官是庆倪,庆倪是长城军团这个野战军出身的军团,扶苏初到北疆时便收用的老资格军官。为人极是严谨,一直以来都是扶苏麾下的军法官,此次出任技术兵种加辅助兵种大集合的西大营主官,谁都没有意义。
只不过有些知晓内情的就嘀咕了,扶苏和王家关系日远,据说前些时日扶苏和太子妃因为秣陵吕雉之事弄得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