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明末生涯-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万两千人……”听到这个数据,团长的眉头一皱,对着面前李伟志千总反问道。
“李千总,这可比你们巡抚大人通报过来的数字多了整整两千人啊……”
第三百七十七章百万移民
在团长注视下,李伟志脸上直接露出一副充满尴尬的表情。
深吸一口气后,对着王文回:“:王大人,本官也是为了手下一众兄弟考虑……为了让兄弟们多点收入,就多送来两千人,所以,希望王大人见谅,还要替本官保密。”
听到这里,团长王文的眼前一亮,马上明白对方的目的。
一次性押送一万人也是送,押送一万两千人也是送。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机会,让自己也从中间捞取一些银子呢。
反正偌大的山东省有一千多万人,即使多移民出去一百万,也没有什么太大影响。
而一百万人对于眼前李伟志来说,就意味着二十万两银子。
作为地方驻军中的一个小小的千总,就是每天都喝兵血,一年下来也才能有上千两银子收入。而眼前,只需要多费费精力,就会在短时间内,有大把大把的银子进入腰包。
面对这个充满诱惑的挣银子办法,说不心动,是不可能的。
到时候,银子的大头,面前李伟志拿着。小头分给麾下兄弟,让他们保密……那整个捞银子的过程,就会变得悄无声息。而这个李伟志千总,就能在暗地里,闷声发大财。
清楚李伟志的真实意图后,王文团长并没有将其说穿。
临行前,大帅卫征清楚的告诉自己,来山陕两省的移民越多越好。
可是,按照军师和山东巡抚的协议,山东巡抚只会向陕西省移民五十万人。而总督府给自己的最低目标。却是一百万人。
也就是说除了山东巡抚明面上移民陕西的五十万人外。自己还要从山东暗地里移民五十万人。才能达到目标。
而眼前李伟志的所做作为,正好给了王文一个增加移民数量的办法。
所以,即使知道李伟志是在给自己捞银子,王文也不会说破。不仅不会说破,还要鼓励眼前李志伟,进一步增加偷运移民的数量。
就在李志伟坎慨不安的看着自己,深怕自己拒绝多出的两千移民时。王文充满严肃的脸上,忽然浮现出一丝笑容。
而后。对着李伟志说道:“本将这里不管山东巡抚给我们发来的数字,只看实际人数。李千总给我们送来多少人,我们就给多少银子,而且是多多益善。”
说完,直接对身边专管后勤教育的副团长命令道:“王副团长,马上从库房领取两千四百两白银交给李千总。另外,为了感谢李千总多带了两千移民,本将擅自做主,给李千总五十两银子的奖励。”
“从今以后,李千总给我们送来的移民越多。奖励也就越多……”
听到这里,李志伟如果还不明白王文话语中的隐含意思。那李志伟几年的千总就算白当了。所以,王文刚刚说完,李志伟脸上就露出一副发自内心的笑容。
因为,王文刚刚的话,直接意味着自己在这次押送过程中,得到四百五十两白银的意外收入。
四百五十两银子,除去收买人心的二百两,剩下的两百五十两,就会完全落入自己腰包。
更加重要的是,王文还在刚刚的回答中清楚告诉自己,这还仅仅是自己的第一次额外收入。只要自己以后继续向虎豹军偷运移民,自己可能获得得收益,也就会越多……
想到这些,一脸笑容的李志伟赶紧开口保证道:“请王大人放心,本官下次再来的时候,一定再多带两千人……不,五千人,本官要一次性多带五千人过来。”
两百山东驻军,带着满脸笑容回到山东,准备开始自己第二次押送的时候。一次性多了一万多百姓的军营内,再次飘起一阵浓烈的猪肉香味。
一人喝了一海碗粘稠的米粥后,一万多移民的苍白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红润。
虽然这些米粥不能让每个人吃饱,但是,这些移民至少已经不再向几个时辰前那样,全身无力。
此时此刻,密密麻麻的移民,正以户为单位,以村为单位,非常有序的围坐在一起,带着怀揣不安,互相讨论自己充满迷茫的未来。
在这些人中间,一户移民特别吸引人,因为,他们全家上下,一共有惊人的十口人,包括两个老人,一家之主张黑子,自己老婆,六个还未成家的孩子。
之所以鼓起勇气加入移民大军,他们和其他移民一样,都是因为同一个问题:活下去。
因为卫所军官的强强田地,家里有限的良田,全部成了卫所军官的私产。
如此情况下,仅仅依靠租种军官田地,有限的土地收入,根本不足以养活家里的十口人。
这个困难摆在明末很多百姓面前后,他们的选择就是忍痛割爱,卖掉自己几个孩子。
可是,倔强的张黑子并没有这么做,不想牺牲自己的孩子,不想家人分离。
而就在这时,移民陕西,一人分田十亩地的消息,忽然传到张黑子耳朵。
为了活下去,为了家人不分离。虽然不知道移民的结果是否如同宣传的那样美好,张黑子决定赌一把,为自己家人赌出一条活路。
于是,张黑子不顾家人反对,直接带着家人加入移民大军。
但是,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就在他们跟着移民大军快要走到两省边境的时候,押送自己的官军,竟然残忍的将自己携带的东西全部抢走,让自己和家人彻底变成身无长物的乞丐。
面对这个结果,张黑子绝望了,家人也绝望了。
就在他们认为自己要死在移民路上的时候,虎豹军的出现,让他们绝望的心,再次燃起那么一丝希望之火。
在官军押送下,还没有走近虎豹军军营,浓烈的米粥香味,就飘进他们鼻子。
在一双双充满渴望目光的等待下,张黑子和他的家人,每人都得到一大海碗的粘稠米粥。
看着碗里已经可以插住筷子,正冒着热气的米粥。全家上下,就好像饿红双眼的饿狼,也顾不得米粥的滚烫,直接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完了以后,妻子的一双眼睛,直接流出一颗颗豆大的泪珠。因为,为了省出粮食给自己老公和孩子,妻子已经好几年没有吃过这么粘稠的米粥了。
就在他们开始回味嘴里仍然残留的米粥香味,再次对此次移民的未来充满憧憬时候。
一个虎豹军士兵,忽然在大家迷惑目光的注视下,站在他们中间。
狠狠的敲了一下自己拿在手里的铜锣,等到大家将目光全部集中到自己身上后。气沉丹田,对着身边密密麻麻的移民,大声喊道。
“都听好了,我有话说:我们虎豹军不管你们以前是哪里的人,是干什么的。从今以后,你们只是我山陕两省的百姓…。。”
“进入山陕两省后,就要守山陕两省的规矩。只要守规矩,我虎豹军保证,最迟两天时间,你们和你们的家人就会衣食无忧,再也不需要忍饥挨饿。……。”
“当然,我们虎豹军曾经说过的话,也会全部履行…。进入陕西以后,只要是到了年纪的成年人,都可以分到十亩良田。而在我虎豹军,每亩良田只需要向山陕总督府上缴四斗粮食的粮税。除此以外,没有任何苛捐杂税…。”
“所以,只要大家好好耕田,最迟两年时间,你们就再也不需要为粮食的事情发愁…。”
面对眼前虎豹军保证,大家刚刚还是怀揣不安的脸上,瞬间就被激动给覆盖。
这个时候,也不知道是谁吼了一声:“虎豹军万岁…。。”
话音刚刚落下,聚集在士兵身边的移民,就好像打了兴奋剂一样,同时举起拳头,大声喊道:“虎豹军万岁…。虎豹军万岁……”
足足过了一盏茶功夫,雷鸣般的喊声踩在士兵的示意下慢慢停息下来。
当大家充满火热的目光再次聚集到自己身上后,士兵再次开口道。
“为了方便我虎豹军进行管理,我虎豹军会以户为单位,给大家分组…。”
“十户人为一组,抽出十个青壮作为护卫,并且从中间选出一个组长,专门负责保护大家,并且负责押送你们前往陕西的口粮…。。”
“十个组组成一个村,由我虎豹军指定一个村长,带领大家一起前往陕西…。。”
“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我虎豹军会向每个村派出一个伍的虎豹军将士,维持治安,处理纠纷…。。”
最后一条,为了欢迎大家进入山陕两省,成为山陕两省的百姓…。。山陕总督兼虎豹军统帅卫大帅,专门给大家准备了一顿非常丰富的晚饭,欢迎大家…。。“
“今天晚上,干的白米饭,红烧猪肉,红烧羊肉,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但是,我们有一个要求,那就是选出自己组的护卫和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去吃晚饭。不然,你就只能看着别人吃肉,自己呆在旁边饿肚子…。“
“都清楚了吗…。清楚了就马上组成小组,选出护卫和组长…。现在距离天黑还有两个时辰,两个时辰后,就准备吃肉…。“
第三百七十八章民心归附
虎豹军火枪手的话,张黑子听得清清楚楚。
所以,虎豹军火枪手刚刚说完,张黑子得一双眼睛,就向外射出两道精光。紧闭着得嘴巴,也狠狠地吞了一口口水。
因为,红烧肉和羊肉这两样东西对于他们这些军户来说,实在是太遥远了。
几年前年成好得时候,家里也会在过年地时候,买上几块肥肉。但是,那些肥肉都是要先用来炸出猪油,然后再用来包饺子。
可以这么说,自己活了这么多年,就当年上战场的时候,吃过一顿红烧肉。那种滋味,对于自己来说,简直是回味无穷。
作为老爹的自己,都只吃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红烧肉,更何况自己家里的六个孩子。
所以,就在自己吞口水的时候,六个孩子的六双目光,就好像商量好了一般,同时汇聚到张黑子身上。
同样对红烧肉和羊肉充满向往的张黑子,想也没有想,就对着家人肯定道。
“孩子们,今天晚上,老爹我绝对让大家都吃上红彤彤的红烧肉和羊肉。”
说完,就对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吩咐道:“老大和老二跟着我,找一找,看看周围有没有我们认识的军户,争取聚集在一组成一个小组……咱们家有三口青壮,老爹我还打过仗,运气好了,也许还能当一个小组组长……”
半个时辰不到,包括张家在内的十户军户就聚集在一起。
经过六七十口人的一起推选,既有威信。又有武力的张黑子。毫无意外的当了这个小组组长。
看到聚集在自己身边的军户。张黑子脸上,直接露出一副发自内心的笑容。
因为,小组组建完毕,也就意味着他们晚上的红烧肉有着落了。
将自己小组的情况禀报给一直站在周围的虎豹军士兵后。士兵直接从腰间拿出一个代表组长的铜牌,对着张黑子说道。
“这时代表组长的铜牌,也是你们今天晚上吃饭的牌子。有了这块牌子,你们晚上就可以吃到红烧肉,以后前往陕西的路上。就可以按照人口数量领取足够的口粮…。一定要收好,就是丢了自己性命,也不能丢了这块铜牌…。。“
张黑子宝贝般的收好铜牌后,就在虎豹军火枪手的指引下,带着组员,向吃饭的地方转移过去。
和中午一人一个大海碗不同的是,这时的虎豹军,直接给他们一人发了一个脸庞大小的黑陶盆子。
当他们排着队走到正煮着红烧肉的大锅旁边后,站在大锅旁边的虎豹军火枪手,首先给他们拿在手里的陶盆装上一大勺子的米饭…。粗略估计。这一大勺子的米饭,至少有一斤重。
闻着盆里米饭散发出的饭香味后。这些移民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加快脚步,走向正煮着红烧肉,羊肉的大锅。
守在红烧肉大锅旁边的虎豹军火枪手,看都没有看一眼大锅中已经习以为常的红烧肉。直接用手中大勺,狠狠的挖了一勺子红烧肉,倒入黑陶盆里…。。
紧随其后,一大勺的羊肉,也被装入黑陶盆…。
看似非常大的黑陶盆,连续装了三大勺子东西后,最后堆上去的羊肉,已经在陶盆里堆了起来,散发出一阵非常诱人的香味。
看着手中过年也吃不到的美食,很多移民的一双眼睛,都忍不住流出一颗颗豆大汗珠。
而后,端起饭盆,开始小口小口的消灭饭盆中的美味佳肴。一边吃,一边回味。
至于那些小孩,面对自己从未吃过的红烧肉,红烧羊肉……就好像饿红双眼的饿狼,从端起饭盆那一刻起,就开始大口大口的消灭起来……。
这个时候,一个被任命为村长的原虎豹军伤残士兵,非常适时的举起拳头,对着围坐在身边正大口享用美食的移民大声喊道。
“乡亲们…。。你们知道今天这顿饭是谁给你们的吗…。“
“是山陕总督兼虎豹军统帅卫大帅给大家的。不仅这顿饭,今后大家的口粮,即将分给你们的两天,少的可怜的粮税……都是卫大帅给你们的。“
“所以,你们在吃红烧肉的时候,一定要想着卫大帅…。。因为,没有卫大帅,就没有你们的今天。没有卫大帅,你们也许到死,都吃不上一顿红烧肉…。。”
“都跟我一起喊…。。虎豹军万岁…。卫大帅万岁…。。”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可不管这么喊口号是不是造反。
正如村长刚刚所说,自己吃的是卫大帅给的,那卫大帅就是自己的恩人。
既然是救命恩人,再生父母,喊一喊万岁也没有什么。
所以,村长的话刚刚说完,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就在军营内响起。
“虎豹军万岁…。。卫大帅万岁…。。”
在这种欢呼声中,一万两千多移民,无一例外的都享用了这辈子最丰盛的一顿晚饭。而后,在虎豹军的护卫下,饱着肚子饱饱的睡了一个安稳觉。
第二天,在刺耳的铜锣声中,一万多移民全部精神抖擞的从睡梦中醒来。
随后,各小组组长就汇聚到了村长身边。
扫了一眼身边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十个组长后,虽然在战场上少了一条胳膊,但是,仍然带着军人气质的村长,直言了当的说道。
“这么早把大家叫来,是要告诉大家…。为了给即将到来的第二批移民腾出位置,我们必须要在中午之前,离开军营,向陕西方向赶路。。…。。”
“接下来的赶路过程,将不再有虎豹军护送我们,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
“为了让大家顺利赶到陕西,卫大帅决定给移民中,所有成年人每天发放一斤粮食,小孩和老人每人发放半斤粮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发放三个大铁锅用来煮饭…。”
“而你们每个小组选出来的十个护卫,就是今后赶路过程中,负责保护大家粮食的。”
“至于安全方面,大家尽管放心…。只要进了山西,不管是土匪,还是官军,都不敢在打你们的主意。所以,领取到属于自己的粮食后,你们必须要用最短时间,赶到陕西。”
“要知道,你们在路上花费的时间越短,用来开垦屯田的时间就会越长。明年春耕之前,可以分到的土地就会越多。”
第三百七十九章聚宝盆
“除此以外,大家出发前,大帅会给每人发放一个月的粮食用来赶路。到了陕西省后,山陕总督府还会重新给你们发放新的粮食,作为你们今后的口粮。”
“而这就意味着,你们在路上花费的时间越短,就可以在赶到陕西后,省出更多的粮食。而这些粮食,我们山陕总督府将不再收回,全部发放给你们,作为你们今后的私产。”
“也就是说,你们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在赶往陕西的路上,多赶赶路。等到了陕西,你们就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私产,而不是一贫如洗…。”
“好了,该说的我已经说了…。马上带着各小组护卫,跟着我一起去领取你们一个月的口粮…。”
当满满一大车粮食被张黑子和十个护卫拉到自己小组所在位置下,六十多个移民脸上,直接流露出一副目瞪口呆的表情。
因为,他们长这么大,从来没有一次性看过这么多粮食。
当张黑子将自己得到的消息和规矩,一字不漏的讲给大家后,所有人都沸腾了…。。
在这些军户子弟眼里,自己最不怕的就是赶路。
在他们眼里,只要吃饱肚子,从这里进入陕西,最多只需要二十天。
既然如此,那到了陕西以后,大家就可以节省出整整十天的粮食。
当然,这还仅仅是表面上的数字…。。
对于这些军户来说,如果仅仅用来赶路,根本用不了一斤粮食。
要知道。一个月前自己还是军户的时候。即使要做体力活。一天的口粮才只有半斤上下。
至于老人和小孩,即使每顿都吃可以插筷子而不倒的米粥,一人一天也才消耗三两粮食。
这样算下来,以虎豹军给大家定下来的标准,等大家赶到陕西,至少能省下一半的粮食。
对于张黑子家来说,等自己赶到陕西,全家上下就会有百斤粮食的剩余…。。
百斤粮食。在张黑子的记忆中,即使年成好的时候,自家米缸内的粮食,也没有多过百斤。所以,百斤粮食对张黑子全家来说,就绝对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个时候,看到满满一大车的,大家脸上的但有表情,已然消失不见。
不仅如此,大家脸上。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对未来的渴望和憧憬。
随着源源不断的移民被送到虎豹军军营。而后沿着官道,一步一步向陕西移动的时候。
在十艘商船帮助下,修建盐田的王道田,再也不需要为水泥而担忧。
没有水泥之忧,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军户加入工匠这个行列。本来还需要半个月才能修建完毕的围墙,仅仅用了十天,就全部修建完毕。
有了一仗城墙和数百虎豹军火枪手保护,王道田再也不需要为盐田的保密担忧。
于是,已经修建好的两块盐田,直接在王道田命令下,开始进行盐场的第一次晒盐。
源源不断的海水被人力水轮车输送到直接用海沙砌筑的蒸发池,静静等待海水变成海盐浓度高的卤水。
仅仅两天时间不到,高浓度的卤水就出现在王道田面前。
带着兴奋的王道田,马上命令工匠应用水轮车,将卤水抽到完全用水泥砌筑的结晶池内。
王道田虽然是整个盐场的主事,但是,王道田并没有真正经历过海水晒盐。
所以,对眼前即将发生的画面,王道田也充满向往和期待。
从卤水注入结晶池那一刻起,王道田和几个心腹工匠,就盯着毒辣的太阳,守在结晶池旁边,静静等待海盐的析出…。。
一个时辰…。结晶池没有任何变化……
两个时辰,结晶池仍然没有任何变化……
当头顶的太阳已经绕过正头顶,王道田等人已经在结晶池旁边守了差不多三个时辰的时候。一声充满激动的惊呼声,忽然从一个工匠嘴里喊出。
“出来了…。。海盐出来了…。主事大人,海盐出来了……”
得到消息的几个人,赶紧向工匠所在位置冲去。
当几个人瞪着眼睛,认真看向结晶池底部的时候,一粒粒和海水颜色并没有太多变化的颗粒状海盐,已经出现在结晶池底部…。
“看来大帅说的都是真的,用太阳真的能晒出海盐…。。继续等,本官今天一定要看到整个结晶池底部全部被海盐铺满……“
太阳落山,结晶池已经没有蒸发量的时候,王道田终于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画面。
一层厚厚的白色海盐,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铺满整个结晶池。
看着眼前场景,激动的王道田再次发出一声惊呼:“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只要明天再晒一天时间,结晶池内的卤水就会被晒干。到时候,我们就有大把大把的海盐可以收获了……”
在第二天烈日的暴晒下,中午不到,结晶池内剩下的海水就被晒干。
至于结晶池内,则留下一层厚厚的白色海盐。
看到这里,激动的王道田直接跳进结晶池,带着工匠还是收拢海盐…。。
一番努力下来,堆成山一样的海盐,就出现在结晶池正中央。
看到这里,激动的王道田再次发出一声发自内心的感慨:“真是太快了,就眼前这块结晶池,仅仅用了两天时间不到,就收获上千斤海盐…。。”
“如果我哦们吧这片盐场全部修建成结晶池,那一天时间不是可以晒出十万斤海盐…。”
说到这里,激动的王道田直接对身边同样因为震惊而发愣的工匠命令道。
“你们还愣着干什么,马上把这些海盐装袋,继续往结晶池内输送卤水…。。”
“现在距离天黑还有两个时辰,只要我们抓紧时间,明天天黑之前,就还能收获一轮。”
“是,大人…。。”
一千两百斤海盐,整整装了十二麻袋,才全部装完。
这个时候,得到消息的贺国忠,也带着满脸激动来到结晶池。
当他看到摆在面前的事儿麻袋海盐后,整个人都呆住了。
因为,他没有想到,用海水晒盐竟然这么简单,而且就这么几个盐工,就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晒出这么多海盐。………
而直到这个时候,贺国忠才隐隐意识到,这片盐场经营好了,绝对可以如同大帅所说,会变成一个源源不断出产财富的聚宝盆。
既然这个盐场是一个无法用金银来衡量的聚宝盆,那就间接告诉贺国忠,自己和麾下一千五百火枪手任务的重要性。
一旦这个聚宝盆被别人发觉,再加上这个聚宝盆不在虎豹军势力范围,那这个聚宝盆一定会引起别人的眼红。
更有甚者,为了延长的巨额利益,直接派兵攻打盐场,将盐场据为己有。
如此情况下,就需要自己统帅的守备团,誓死守住延长,替山陕总督府保住这个聚宝盆。
想到这里,贺国忠脸上的兴奋,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凝重给取代。
深吸一口气后,对着王道田说道:“王主事,本将已经看出盐场的重要性了…。。”
“为了不让盐场的秘密被别人窥探到,我们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做好保密…。”
“从明天开始,守备团除了留下五十个火枪手训练新兵,剩下的四百五十人,全部沿着围墙进行巡逻,确保盐场安全。”
“王主事你这里也要注意…。今后的结晶池会越来越多,仅依靠我们从大同带过来的几十个盐工,显然是不够的。”
“所以,在本地军户中间招收盐工,是肯定要进行的…。。”
“为了盐场的保密,我们一定要加强对这些盐工的管理,绝对不能让他们将盐场的秘密给泄露出去…。。实在不行,直接将他们家人送到山陕两省,让他们彻彻底底的给我们卖命。”
“除此以外,结晶池的数量扩大后,每天晒出的海盐也会越来越多…。为了整个盐场的保密,所有晒出的海盐,只能走水路送回山西,绝对不能走官道,暴露在外人面前。”
王道田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回答:“贺团长说得对,这骗盐场的确是一个聚宝盆…。不管是为了我们自己,还是为了大帅,为了山陕总督府,我们都要确保盐场的安全…。”
“盐工方面的事情,本官来解决…。”
“盐场的安全,就只能靠你了…。。”
“我的想法是,既然盐场周围的围墙已经修建完毕,再加上盐场这么大,我们完全可以上报总督府,请总督府再次扩充盐场守备军实力…。”
“在本官看来,要想真正守住盐场,确保盐场安全…。这里至少要一个师的守备军,而且还要装备不少的火炮…。。”
贺国忠点了点头回答:“本将会考虑你的提议……等下次商船过来的时候,本将就把意见带回总督府,请总督府考虑一下我们的意见…。。”
盐场出盐…。面对这个喜人的结果,卫征知道,自己想要改变整个大明盐业的想法,已经走出第一步。
为了保证自己今后可能实施的盐业改革,卫征仅仅经过短暂犹豫,就做出守备团秘密扩充为师的决定。
第三百八十章节水兵
再次得到四千新兵地名额后,位于盐场范围内的军户,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人加入虎豹军,成为盐场守备师的一员。
如此情况下,不管是为了虎豹军中家人的安全,还是为了虎豹军开出的丰厚军饷,这些新兵的家属,都会成为虎豹军最忠诚的支持者,永远不会背叛虎豹军。
这样一来,虎豹军五千新兵地家人,就成了盐场最适合的盐工。
因为,他们是最不可能将盐场秘密泄露出去的一批人。
盐场盐工数量,因为虎豹军扩军,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就从数百人变成今天的五千多人。至于水泥结晶池的数量,也从当初的两个变成现在的四十多个。
结晶池多了,海盐的产量也紧随其后变多了……
一天四五万斤海盐,对于现在的王道田和盐场来说,已经不再是问题。
更加重要的是,随着结晶池数量的进一步增加,海盐的产量,每天都在持续增加……
而这,就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
船队的十艘商船不够用了……
按照王道田的估算,整个盐场全部变成结晶池后,结晶池的数量,绝对会突破五百个。按照一个结晶池日产海盐一千斤进行计算,整个盐场的海盐日产量就是五十万斤。
按照商船往返山西和莱州湾一趟需要十天进行计算,盐场能生产出来的海盐,至少也有五百万斤。
这么多的海盐,没有五十艘大型商船。根本不可能一次性运送到山西大同。
当然,也有人提议过。直接将精盐作坊搬迁到莱州湾,这样一来。路费就全部省下来了。
不过,在山东还不是虎豹军地盘的情况下,卫征不敢冒这个险。至少在虎豹军完全占领山东之前,精盐作坊是不可能搬迁到山东,将虎豹军一大经济命脉,摆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
所以,唯一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扩充船队规模。
商船的问题好解决,只要有银子。在东南沿海,大把大把的商船,等着人去购买。
但是,有经验的船工,就不是那么好找了。
再说了,船队表面上是给虎豹军运送货物,实际上却是在帮虎豹军培养水军将士。只要时机成熟,船队马上就可以变成水军。
所以,卫征对船工的要求非常高:至少也要拥有几年驾驶商船经验的老船工?当然。如果有曾经当过水师将士,那就更好。
为了在短时间没招到足够船工,大量以行商为名的虎豹军,开始深入东南沿海各个渔村。招收满足要求的船工……
此时此的深圳,和历史一样,还是一个人口不过五百人的渔村。
上百户人家。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渔民。以出海捕鱼为生。
随着夕阳西下,出海的几十条渔船。慢慢出现在家人视野,向村口堪称简陋的码头驶去。
家人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打鱼,好不容易顺利回来。作为家人,本该第一个冲到码头,迎接家人。但是,他们却没有。
因为,县衙来的税吏,正带着几个狗腿子,手持武器,一脸耀武扬威的现在码头,等待渔船靠岸。根据渔民出海打渔的收获,确定自己要从这些渔民手中,带走多少鲜鱼作为赋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