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明末生涯-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师,上任总督的孙承宗,这两天有没有消停……”

在卫征注视下,周书源刚刚还是充满笑容的脸上,瞬间就被凝重给取代。

对着卫征,语气沉重的回答:“大帅,这个孙承宗,不愧是老臣……各种分化和拉拢的为官手段,看得下官直接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

“就算大帅你不问,下官也要报告孙承宗这几天的行踪……”

“在下官看来,如果我们不从现在开始约束孙承宗,不做出一些应对措施。最迟半个月,整个山西的官场就会被孙承宗搞得一片混乱……”

“当然,这还不是最让下官担心的。据下官所知,这个孙承宗才刚来陕西不到五天时间。就有七八个文官选择靠向他。特别是在我们手里吃过多次亏的山西巡扶。就好像抓到一根救命稻草。直接第一个倒向孙承宗。并且凭借自己对山陕两省官场的熟悉,开始配合孙承宗在山陕两省,从我们手里一点一点的夺权,拉拢文武官员。“

卫征脸上的表情,并没有因为周书源的这句担忧而发生丝毫变化。

在周书源注视下,语气冷冷的反问道:“是该给孙承宗一些颜色瞧一瞧了。不然,这个孙承宗还真以为自己拿着崇祯给的尚方宝剑,就是山陕两省的土皇帝。可以在山陕两省为所欲为了。”

“至于山陕两省的文武官员,只要我们有所动作,他们就会知道,山陕两省仍然没有换主人。那些已经投靠孙承宗的官员只要是四品以下的,全部找个理由将他们革职,本帅也正好借此机会,肃清一下山陕两省仍然有异心的文武官员。”

听到卫征回答,周书源心中的担忧马上就被炙热给取代。对着面前卫征追问道。

“大帅,您打算怎么做?”

卫征摆了摆手回答:“先不要着急,对付孙承宗这种忠臣。本帅有的是办法……”

“还记得当初本帅说过的一句话吗,即使孙承宗带了一百五十万两银子过来。本帅也要让孙承宗天天为银子的事情发愁。”

“既然要让孙承宗缺银子,那就应该先把孙承宗手里的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用掉……”

“你马上派人给留守陕西的周玉弘送一封密信过去……”

“本帅要让陕西剩下的几十万灾民再‘叛乱’起来……”

“当然,这个‘叛乱’并不是真正的叛乱,而是做给孙承宗看的一场‘叛乱’。让孙承宗不要再捂着银子不放手,而应该迅速把崇祯皇帝给的赈灾银子下发下去。”

周书源的眼睛一亮,直接就想到这件事发生后,可能引起的后果。

带着满脸的自信笑容回答:“大帅,下官明白了……”

“凭借大帅的这个计谋,我们一定能把孙承宗踹在手里的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全部掏空,让孙承宗再次为银子的事情发愁……”

两天后的总督府大堂,新任总督孙承宗,正带着满脸意气风发,接见并且拉拢下官的时候。自己从京城带来的一个亲卫,忽然带着满脸惶恐冲了进来。

不顾孙承宗使向自己的眼色,直接拿出陕西送来的加急文书,大声报告道。

“大人……出事了……”

“陕西,刚刚被肃清匪患的陕西,再次发生叛乱……”

“三千多没有饭吃的叛民,为了活下去,直接攻下朝廷在陕北的一处军营。五百多朝廷官军全部被杀,囤积在军营内的粮草,也全部被抢……”

“这时榆林知府刚刚发来的急报,因为虎豹军撤退时留下的军粮快要耗尽,榆林境内的其他百姓,也出现蠢蠢欲动的迹象。如果总督府还不对陕西三十万灾民进行赈灾,这些灾民很可能会再次叛变。”

听完报告,大堂所有人脸上,都流露出一副发自内心的震惊表情。

特别是坐在主位上的孙承宗,震惊之于,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也在不知不觉中,从额头上流淌下来。

这个时候的孙承宗忽然意识到,自己进入上任山陕总督后,好像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

几天以来,自己只想着怎么在短时间内拿下山陕两省的军政大权,却忽视了好像火药桶一样,随时可能发生爆炸的陕西三十万灾民。

面对眼前孙承宗脸上不断变化的面部表情,几个县令知府,下意识就想离开。

不过,再对陕西一点都不了解的情况下,眼前这些想要投靠自己的文官,绝对是自己了解陕西形式的最佳途径。

所以,久经官场的孙承宗虽然满脸震惊,但是,仍然在很短时间内反应过来,并且叫住了这些想要离开的几个官员。

深吸一口气后,对着他们强颜欢笑的安慰道:“不就是几十万灾民和几千叛军吗?有什么好害怕的。不要忘了,本官手里还有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和两千京营。如果还不够的话,山陕两省的数万虎豹军,也不是吃素的。”

“不过,在此之前,本官必须清楚陕西的真实情况,而不是手里的这份文书……”

这些文官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倒向孙承宗,那就说明他们不是卫征心腹。既然不是心腹,那对陕西的了解,也就只能来源于官文抵报。

所以,他们对孙承宗所报告的,全部都是卫征对朝廷报告的,几乎没有任何出处。

所以听完汇报后,孙承宗就相信了榆林知府送来的加急文书。

长叹一口气后,对着几个部下说道。

“这么说来,只要我们手里有粮食,给陕西送去足够三十万百姓半年的粮食,发生在陕西的危机就会消除……”

“是的,总督大人……”几个官员齐声回答。

孙承宗脸上刚刚露出一丝笑容的时候,随之就被下首第一位的一个知府给打破。

“总督大人,话是这么说……可是,我们手里根本没有这么多粮食……就是整个山西,也买不到如此多的粮食……”

“要知道,山西境内还有一两百万的屯民,他们每天需要的粮食,都是总督府每个月从江南买回来的。现在距离上次买粮已经过去半个月之久了,按照以往习惯,从江南买回来的粮食,已经全部分到屯民手中。”

“这些屯民都是挨过饿的人,把粮食看得比人命还重要,就算我们手里有再多的银子,也不可能从这些屯民手中将粮食买回来……”

孙承宗的眉头一皱,带着满脸不服气说道:“以前的总督府可以从江南买粮,现在的总督府,也可以从江南买粮。”

说完,直接对面前知府追问道:“以前总督府买粮是什么人负责的,马上给本官找来……”

很快,跟着卫征一起水涨船高,已经成为朝廷正四品官员的周老,就带着满头白发,走进总督府大堂。

给孙承宗行了一个大礼后,周老直接开口问道。

“总督大人日理万机,不知道这么着急召见下官是……”

作为山陕两省如今的土皇帝,孙承宗没有必要在部下面前犹豫。所以,周老刚刚说完,就带着满脸威严,直截了当的说明自己目的。

说完后,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就死死盯着面前周老,等待周老回答。

周老没有拒绝,非常爽快的回答:“大人,下官是朝廷的官员,能为陕西百姓做一些事,为朝廷办事,那是下官的荣幸,下官一定幸不辱命,替大人买回足够三十万灾民半年之用的粮食,请大人尽管放心。”

听到这里,孙承宗脸上直接露出一副发自内心的笑容。

不过,这种笑容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周老接下来的一句话给打断。

“但是,有一些情况,下官还需要给大人讲清楚,并且希望大人能满足下官一个要求。否则,下官就算有再大能耐,也从江南买不回粮食……”

为了解决陕西这个随时可能威胁到自己的火药桶,孙承宗虽然对面前周老的态度非常不满,但是,仍然强忍着心头怒意,用自己尽可能平静的语气问道。

“什么情况……只要本官能接受和满足你的,本官一定满足……只要你能从江南给本官买到足够的粮食,解决陕西急需进行赈灾的三十万灾民。”

第三百六十三章孤家寡人

一天前已经得到卫征密信的周老脸上,迅速闪过一丝不为人察觉的冷笑。

而后,对着孙承宗狮子大开口道。

“大人,在过去的半年时间中,我山陕两省已经在江南买了超过五百万担粮食。面对我们这个大客户,江南的几大粮商,已经联合在一起,多次对我们购买的粮食进行涨价。”

“现如今,我们从江南购买一担粮食的价格,已经从半年前的二两银子增加到现在的四两,而且还必须现银进行交易……“”

“再加上粮食在运输途中的花费,一担粮食的成本,已经达到五两银子一担。“

“所以,大人要想一次性购买足够三十万灾民半年的粮食,必须要一次性给下官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否则,大人就是砍了下官脑袋,下官也买不回来粮食……“

一百五十万两银子,正好是自己手头的所有银两。孙承宗就是要怎么糊涂,也不会答应这个要求。

所以,孙承宗想也没有想就决定道:“一百五十万两银子是不可能的。不过,本官可以给你一百万两银子,能买多少粮食回来,就买多少粮食……“

“总之一句话,半个月内,必须送到陕西。到时候,本官会抽调一千京营前往陕西配合地方官员进行赈灾。如果完不成,你就等着被朝廷罢官吧……“

在孙承宗一双伶俐目光的注视下,周老表面上直接露出一副为难表情。

足足过了一盏茶功夫,才开口道:“既然如此。下官领命……“

带着沉重和无奈表情一路离开总督府后。周老脸上。马上就露出一副商人特有的奸诈笑容。

按照自己对孙承宗的报告,一百万两银子,最多给他购买二十多万担粮食。

但是,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而作为山陕总督的孙承宗,也不可能亲自跑到江南去了解情况,了解自己购买粮食的粮价。

一百万两银子,到了周老手里。至少可以从江南粮商手中换到四十万担粮食。其中二十多万担粮食送到陕西,剩下的十多万担粮食,则在卫征的授意下,通过大海,送到山东莱州湾,进一步扩大盐田规模和军队数量。

周老带着一百万两银子离开大同后,孙承宗紧张的心,下意识就放松下来。

但是,让孙承宗没有想到的是,这种平静的日子还没有过去两天。榆林知府就再次送来一份加急文书。

数千乱民获得粮食和兵器后,随着大量叛军残部的加入。这些乱民已经在无形之中,慢慢演变成一支新的叛军,总兵力几乎达到五千之多。

更加重要的是,这支叛军已经不再局限于小打小闹,开始在榆林境内攻打县城。

面对这个情况,久经沙场和官场的孙承宗知道。

要想避免陕西局面愈演愈烈,坚持到自己购买的粮食回到陕西。必须马上出兵,将这支叛军消灭在萌芽之中,避免他们再次做大。

很快,统帅两千京营的守备将军,就来到总督府大堂。

之所以孙承宗第一个选择两千京营,而不选择拥有强悍战斗力的虎豹军。既是孙承宗的无奈之举,也是孙承宗的一个阴谋。

说到无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虎豹军将领前来拜见自己这个山陕总督兼虎豹军统帅。

从这一点,孙承宗可以肯定,在数万虎豹军将士眼中,自己这个统帅并没有得到他们认可。如此情况下,一旦自己下发的军令被他们忽视,那自己在山陕两省刚刚建立起来的那一点威信,就会消失的一干二净。

至于阴谋,那就是要向山陕两省所有文武官员证明,自己上任山陕总督,不仅带了一百五十万两银子,更带了两千训练有素的京营。自己也有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军队,通过他们,进一步增加自己在山陕两省的影响力。

至于两千京营能不能消灭这些死灰复燃的叛军,孙承宗可谓是充满了自信。

要知道,这两千京营都是自己一手从数万京营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就连统兵将领,都是自己一再请求皇上,让自己的心腹学生来担任。

对站在自己面前的学生说完情况后,学生脸上,直接露出一副充满狂热的表情。

在这个守备将军眼里,虎豹军能轻松消灭叛军,作为大明装备最精良的京营,也能轻松消灭这些叛军。只要自己能消灭这些叛军,那等待自己的,一定是加官进爵……

于是,这个满脸狂热的守备将军,想也没有想,就一脸嚣张的叫道:“请大人放心……给末将十天时间,末将就能将这些叛军的脑袋全部砍下来……“

学生的狂傲在孙承宗看来,不是轻敌,而是自信。

所以,守备将军刚刚说完,孙承宗就一脸满意的笑道:“唐将军,本官相信你……”

“回去告诉两千兄弟,本官已经给大家准备了两万两银子的赏钱……只要大家剿灭这些叛军,这两万两银子,就是大家的。”

“至于你唐将军,本官一定会给朝廷上奏折,让朝廷给你加官进爵……”

“谢大人栽培,末将一定不负大人厚望,剿灭这股叛军……”

带着轻敌思想的两千京营,为了赏银,仅仅用了一天时间准备,就开出大同。

收到这个消息后,仍然处于卧床的卫征脸上,直接找来周书源,带着满脸狂热命令道。

“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我们收获战果,把孙承宗变成孤家寡人的时候了。”

“密令周玉弘将军,只要这两千京营进入陕西,就给我吃掉它……”

“不过,战斗过程中,能不伤人就不伤人……两千京营将士,如果能将其俘虏,还是能做很多事的……”

“只要失去这两千京营,孙承宗要想剿灭陕西刚刚死灰复燃的叛军,就只能依靠我们虎豹军。但是,我们虎豹军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调动的。”

说到这里,一抹冷笑,直接浮现到卫征脸上。

第三百六十四章京营的结局

大同通往榆林的官道上,因为连续几年的干旱,两千京营所到之处,直接在官道上卷起一层厚厚的灰土,将整个行军队列给笼罩。

被孙承宗寄予厚望的两千京营,连续吃了两天灰土,用来耀武扬威的铁甲和皮夹上,都落了一层厚厚灰层,已经看不出原来颜色的时候。他们终于走出山西,进入沟壑纵深的陕西高原。

就在他们开始忍受越来越煎熬的酷热和缺水,继续向前前进的时候。他们不知道,自从他们进入陕西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处在虎豹军的监视之下。

与此同时,因为连续行军而疲惫的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正一步一步走向虎豹军周玉弘所部,精心给他们准备的一个口袋阵。

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会这么快降临到自己身上。两千装备精良的京营将士,连准备都没有,就直愣愣的撞进伏击圈。

三枚代表攻击的信号弹,带着呼啸声飞向天空的一刹那。上千冒着白烟的手榴弹,就好像下雨一样,落在这些京营将士身边。

几乎没有参加过战斗,仅仅训练有素的两千将士,什么时候见过这么惨烈的战斗……

手榴弹发生爆炸,站在手榴弹旁边的士兵,就好像纸糊的一样,直接被掀翻在地,生死未卜。更有甚者,整个身体,在一个小小铁球的爆炸中,直接被炸得支离破碎……

面对眼前弹雨横飞的战场,面对不断落在自己身边的残肢断臂。

侥幸躲过手榴弹攻击的一千多京营将士,还没有从突如其来的震惊中反应过来。就已经失去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直接战场崩溃。

一个个装备精良的士兵。就好像受惊的兔子,丢下武器,开始在遍地爆炸的战场上四处乱窜。

和部下的惊慌失措相比,带队的守备将军,虽然不至于到处乱窜。但是,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他,同样被身后充满血腥的惨烈画面给震撼,半天说不出话来。

就在他仍然愣愣的站在原地时。一枚冒着硝烟的手榴弹,正好向他所在位置飞来。

“将军,小心…。。”已经尝到手榴弹巨大威力的亲卫,看着呼啸而来的手榴弹后,下意识发出一声惊呼。而后,就好像狼群一样,扑向守备将军,打算用自己身体保护将军。

但是,他们的速度再快,也快不过手榴弹的飞行速度。

更加重要的是。这枚手榴弹并没有落地发生爆炸,而是直接凌空爆炸。

几个亲卫快要将守备将军扑倒在地的时候。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已经在他们头顶。随后,带着死亡气息的十多枚手榴弹破片,就呼啸着向他们飞来。

“嗤嗤嗤…。。”一阵弹片入肉声在战场响起,站在侍卫中间的守备将军,准备扑向将军的几个侍卫,无一例外,全部被铅弹命中。而后,就好像断了线的风筝,直接倒在地上。

“将军死了…。。”面对这个出人意料的结果,一千多京营将士就变得更加恐慌了。

此时此刻,没有丝毫办法的他们,除了四处进行乱窜,给自己一些心理安慰外。一些承受不住这种血腥压力的将士,已经带着满脸绝望,跪倒在地,向上天祈求这些从天而降的铁球,不要落在自己身边…。。

看到战场上瞬间就被手榴弹击溃的两千京营。周玉弘脸上直接露出一抹充满轻蔑的笑容。自言自语的说道。

“还自称自己是大明战斗力最强,装备最为精良的官军。现在看来,也不怎么样吗…。”

“一通手榴弹下去,照样被炸的鬼哭狼嚎…。。”

“大帅说了,能少杀人就少杀人…。。马上发信号,命令兄弟们不要再扔手榴弹…。”

“一起向下喊:跪地投降…。不然继续扔手榴弹,将他们全部炸死……”

随着从天而降的手榴弹慢慢消失不见,爆炸声也渐渐停息。一声震耳欲聋的喊杀声,直接在山谷两边的山梁上响起。

“跪地投降免死。……。。跪地投降免死…。。”

一声接着一声的呐喊声,听在山谷内满脸绝望的京营将士眼里,就好像催命符一样,一次有一次冲撞他们已经近乎于绝望的心。

虽然他们不知道攻击自己的到底是什么人,但是,为了活下去,这些群龙无首的京营将士,就好像忽然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一样,直接跪倒在地…。。

当然,也有一些有骨气的军官仍然站在原地不肯跪下,并且呵斥身边部下继续进行抵抗。

但是,为了活下去,这些军官不是被部下强行拉着跪倒在地,就是被部下乱刀砍死在战场上。

因为他们都知道,在敌人这种可以发生爆炸的铁球攻击下,继续进行抵抗,只有死路一条。而他们,还没有活够,还不想死……

转眼间,山谷剩下的一千四百多京营将士就全部跪在地上。

至于他们精良的装备,早就不知道扔到了哪里。

看到这里,趴在山梁上的周玉弘脸上,充满轻蔑的笑容就更浓了。

对着身后同样面带笑容的部下大声命令道:“还愣着干什么,马上冲下去,接收俘虏,打扫战场…。。”

“记住,不能留下任何我们虎豹军的踪迹……”

位于大同城内的山陕总督府,总督孙承宗再次恢复自信,开始等待京营捷报的时候。一份来自榆林知府的加急文书,再次被送到孙承宗面前。

“两千京营还没有赶到榆林境内…。怎么可能,两千京营将士已经出发四天时间了,而且每个将士都配备了一匹战马,就是挪,也挪到榆林了,这时怎么回事?”看完加急文书,孙承宗带着满脸不解和愤怒,大声叫道。

站在面前的侍卫摇了摇自己脑袋回答:“大人,小的也不清楚…。按照京营的行军速度,两天前就应该到了榆林…。要不,小的马上派出几个骑兵,沿着官道追上去看一看…。。”

“那你还愣着干什么,马上去。……。。”

第三百六十五章没钱了

已经意识到一丝不安的孙承宗,经过两天的焦急等待后,终于等到一个让他感到绝望的消息……

两千京营将士在前往榆林的路上遭到攻击…。。

除了在官道上发现的几百具尸体,其他将士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面对这个结果,久经沙场的孙承宗想也没有想就肯定:剩下的一千多京营将士,一定是被攻击自己的敌人给俘虏了。

而放眼整个陕西,可能攻击两千京营的,只有已经死灰复燃的五千叛军。

想到这里,孙承宗心中,直接产生一种对五千叛军战斗力的忌惮之情。

对,就是忌惮……

在孙承宗眼中,可以在悄无声息中消灭两千京营精锐,那这支叛军的战斗力,一定超过相同数量的普通官军。这样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绝对不是那么容易被消灭的。

而自己呢?唯一可能听从自己指挥的两千京营,已经全军覆灭。

可是,为了避免陕西局面愈演愈烈,自己又必须在短时间内消灭这些叛军。想来想去,自己接下来还能依靠的,就是自己还没有接触过的虎豹军。

但是,战斗力强悍,并且对自己有所防备的虎豹军会听自己指挥吗?

这是孙承宗想到虎豹军后,心中的唯一疑惑。

不过,不管最后的结果怎么样,过程怎么艰难。作为山陕总督兼虎豹军统帅的孙承宗,这个虎豹军自己早晚都要面对。

所以,孙承宗仅仅经过短暂沉思。就做出决定。对着面前侍卫决定道:“马上命令大同城内的虎豹军步军统帅王峰来总督府一趟。本官有要事要见他…。。”

而就在侍卫准备了领命离开的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忽然传了进来。

随后,另一个贴身侍卫就匆匆走了进来,大声报告大:“大人,虎豹军步军统帅王峰王大人,有急事要面见大人,现在正在会客厅…。”

“王峰…。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来见我这个上官…。现在突然过来,而且还是在这个紧要关头。一定有什么阴谋…。。”孙承宗自言自语的说道。

不过,不管怎么样,不管对方有什么阴谋,还是自己刚刚说的一句话,该面对的自己早晚都要面对。

深吸一口气后,对着侍卫命令道:“不管什么阴谋,只要对方不造反,本官就有办法拿下他们,因为本官手里有银子…。。马上带本官去会一会这个手握重兵的虎豹军步军统帅……”

孙承宗刚刚走进会客厅,一身戎装的王峰。就对孙承宗行了一个军礼。

随后,为了赢得接下来谈判的主动权。王峰抢先一步开口道:“大人,末将此次前来总督府,是向大人要军饷来了……”

“卫大人上个月就答应末将了,总督府会在这个月一次性下发虎豹军一万多将士四个月的饷银。现在时间已经到了,末将想要知道,总督府欠虎豹军的四个月饷银,是否已经准备妥当,末将要马上带回去。”

“将士们已经四个月没有领到任何军饷了,如果不是我们虎豹军的军饷远远高于其他官军,末将可以肯定的说,将士们早就哗变了。所以,请总督大人马上给虎豹军全体将士补发军饷,以安将士们的军心……”

孙承宗的眉头一皱,马上就意识到了什么。

深吸一口气后,带着满脸怀疑问道:“你是说,总督府已经四个月没有下发虎豹军军饷了…。。“

王峰肯定的点了点头回答:“是的,大人……除了四个月军饷外,还有此次出征山西的出征饷银。不过,末将考虑到总督府的困难,出征饷银就不要了。只要总督府给将士们补发欠下的四个月饷银,末将就有办法稳定军心……“

听完王峰所说后,孙承宗心中的那么点怀疑,马上就消失不见。

因为,孙承宗和崇祯一样,抱着同样的想法……

朝廷集全国之力,才能养十几万边军,山陕总督府怎么可能凭借两省之地,实际上只有山西一省的财政,养活虎豹军数万精锐。

所以,在孙承宗眼里,虎豹军欠饷是肯定的。

不然,孙承宗也不会死死抱着五十万两银子不放手。要知道,这五十万两银子,就是自己用来收买虎豹军军心的,任何人都不能动。

因此,听完王峰所说后,孙承宗仅仅经过短暂震惊,脸上就露出一副深以为然的表情。

在孙承宗看来,只要对方想要银子,那对方就有缺点,就有所求。如此情况下,那自己就有办法将其收买,让他成为自己部下。

深吸一口气后,孙承宗就对着王峰问道。

“四个月的饷银是多少…。本官给了虎豹军四个月饷银后,虎豹军会不会听本官指挥。”

王峰想也没有想就肯定道:“请大人放心,谁给将士们发饷银,将士们就听谁的…”

“好,本官要的就是这句话…。。既然王将军都这么说了,总督府欠给将士们四个月的饷银,本官给了…。。王将军,这四个月的饷银是多少…。。”心中一喜的孙承宗,非常爽快的回答。

在孙承宗眼里,边军一万五千大军四个月的饷银才不到二十万两,更何况仅凭一省之财政组建的数万虎豹军。

凭借自己手里的五十万两银子,养活数万虎豹军半年时间,绝对没有丝毫问题。

不过,让孙承宗感到震惊的是,在自己一双充满自信目光的注视。站在面前的王峰,直接报出一个几乎可以让自己吐血的数字。

“大人,总督府一共欠将士们三十六万两白银…。。”

话音刚刚落下,一声发自内心的惊呼,就从孙承宗嘴里发出。

“这么多…。怎么可能…。。边军一个月的军饷才三两银子…。。按照三十六万两银子进行计算,虎豹军每个将士的月饷不是已经达到六两银子……”

“是的,大人…。。虎豹军每个月的饷银是六两银子,是虎豹军组建的时候,卫大人定下的规矩。不然,虎豹军也不可能在如此段时间,组建完毕,并且拥有不俗的战斗力。”王峰想也没有想,就大声肯定道。

就在这时,已经从蒙古匆匆赶回来的赵云,也来到了总督府…。。

在孙承宗的首肯下,走进会客厅的赵云就好像和王峰商量好了的一般,直接说出自己来意:“大人,末将此次前来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替将士们要回总督府欠下的四个月饷银。不然,末将不敢保证,没有拿到饷银的将士们会不会哗变…。。”

“末将来时已经算过了,骑兵的月饷是六两银子,我们一共有一万五千人,也就是三十六万两银子…。请大人马上下发这些饷银,要不然,末将就没有办法控制这些骑兵了。”

又是三十六万两银子…。加上步军的三十六万两银子,就是整整七十二万两银子…。

而自己手里的银子,满打满算只有五十万两,连补发三万虎豹军的欠饷都不够。

面对这个局面,孙承宗刚刚还是自信的面部表情,此时此刻已经被凝重取代。

这个时候,如果孙承宗还认为总督府欠饷是理所当然,那孙承宗就是傻子了。

因为,这个世界不可能有那么多巧合的事情。

眼前两个虎豹军将领,偏偏在自己有事要求他们的时候来问自己要军饷。

拥有不同驻地的两个人,为什么能同时向自己提出这个要求……

这所有的一切,都向自己证明,面前两个人正在针对自己进行一场阴谋。

利用自己现在的困境,威胁自己,让自己不得不拿出手中仅剩的五十万两白银。

当然,一脸凝重的孙承宗即使知道这个情况,但是,他也不得不去面对。

如果自己不求着虎豹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