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明末生涯-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刚听到文官和合作这几个字的时候,骆养性的眉头的确皱了一下。不过,当他听到权宜之计四个字后,刚刚皱起来的眉头下意识就舒展开来。
对着卫征一脸恍然大悟的说道:“卫兄你都说了,这仅仅是权宜之计。我当然明白…。只要卫兄你每年给我提供的六十万担精盐数量不变,在朝堂上。我就是卫兄你最好的盟友,尽一切可能帮助卫兄。”
“我保证,六十万担精盐,一担都不会少…。。如果骆兄你有要求,就算再加十万担,也没有任何问题……”长松一口气的卫征大声保证道。
十万担粮食,对于自己来说,就意味着每年五十万两银子的收益。
骆养性虽然知道‘无功不受禄’这句话,但是,面对张口就可以咬到嘴里的利益,骆养性还是忍不住将其吞下。
而后,看在银子的份上,带着满脸微笑对卫征问道:“那就谢谢卫兄了…。不知道卫兄此次奉旨进京,除了谢恩以外,还有什么要事…。。我保证,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尽力帮助…。。”
自己心痛的扔出几十万两银子,要的就是骆养性这句话。
在骆养性注视下,卫征一脸严肃的回答:“骆兄应该知道,在此次出击叛军的战斗中,我虎豹军损失惨重,几乎有一半的将士战死沙场。”
“就是这样的损失,还仅仅是针对大同府这一路叛军的。如今,我虎豹军需要进行管辖的范围,已经从一个大同府变成整个山西…。。如此情况下,仅凭一万虎豹军,是绝对没有办法,完成圣命,在短时间内肃清山西匪患的…。。”
“所以,我此次前来,希望朝廷能允许虎豹军进行新一轮扩军…。”
骆养性的眉头一皱,开口反问道:“你想要扩充到多少…。。”
“两万人…。。”卫征一脸爽快的回答。
“如果虎豹军有了两万大军,就能以五千将士为单位,独立进行作战…。这样一来,我就有信心,在一年以内,肃清山西所有匪患……”
出乎卫征的意料,面对这个看似飞非常简单的要求,骆养性竟然意外的摇了摇自己脑袋。而后,在卫征一双充满不解目光的注视下说道。
“不,如果你在朝堂上提出扩军两万的要求,即使有我的帮助,有陛下的信任,甚至于有朝中文官集团的信任,也不可能达到目的?”
卫征一脸不解的反问道:“骆兄,是不是兵部的人不会同意…。。”
骆养性先是点了点头,然后有摇了摇自己脑袋。随后,才开口道:“兵部进行反对,还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说起来,你还是为官时间太短了,不知道朝廷中的一些规矩…。。”
“在朝堂上,无论是地方督抚要钱要粮的折子,还是要求调兵的折子。到了朝堂上后,都会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大打折扣以后,才会得到陛下批准…。。”
“也就是说,你在朝堂上提出扩军两万的要求后,即使朝廷同意,也只会允许你扩军一万五……这个规矩,已经在朝堂上形成了惯例…。。”
“依我看,你要在面圣的奏折上这么写…。。”
“大同仅仅是山西的一个府,而山西整整有六七个这样的府。以前防守一个大同府的时候,虎豹军就有一万精锐。现如今,虎豹军的防区一下子增加六七倍之多,即使有些州府不需要进行重兵防御,虎豹军也要扩军到四万人…。。”
“我保证,只要你把四万人这个数字报出去,朝廷最低也会允许你扩军两万,运气好了,也许还会更多……”
卫征脸上迅速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对着骆养性感慨道:“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谢谢骆兄的指点,我回去以后,就把奏折内容重新更改一下。”
第二百三十四章崇祯的决定
两天后的朝会上,面对经过卫征多次润色的奏折,朝廷上下虽然有很大的争执。
但是,在崇祯皇帝信任,骆养性支持,吏部尚书沉默不语的情况下,虎豹军进行扩军的请求,毫无意外的被通过了。
不仅如此,虎豹军的扩军兵力直接从卫征预想中的两万人增加到三万人。
朝会结束,为了表示自己对卫征的信任,崇祯皇帝专门宣召,留下卫征共进午饭。
再次对一身龙袍的崇祯皇帝行了一道大礼后,卫征一脸恭敬的说道:“陛下,臣此次奉旨进京,除了向皇上谢恩以外,还给皇上带了一份大礼,请皇上准臣将礼物抬进来。”
“额…。。”崇祯皇帝跟年纪略显不符的脸上,迅速浮现出一丝感兴趣的表情。
而后,对着卫征说道:“朕倒是要看看,你这个武将会给朕带来什么礼物?”
几块大小不一的玻璃镜被送到崇祯皇帝面前后,崇祯脸上的期望表情马上就被失望给取代。虽然没有表示出任何不满,但是,脸上表情的变化,还是很清楚的表现出崇祯皇帝此时此刻的新中国不满。
这个时候,一直站在崇祯侧后的王承恩一脸微笑的说道:“这不是玻璃镜吗?“
“卫大人也许不知道,玻璃镜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虽然是宝物。但是,对于陛下和整个皇家来说,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物件。所以,卫大人您的这个礼物可不怎么?”
出人意料。卫征脸上的表情。并没有因为王承恩的这句话而发生什么变化。
在崇祯皇帝的注视下。语气平静的说道:“陛下,臣要给陛下送的大礼,并不是眼前这几块玻璃镜,而是和眼前这几块玻璃镜有关……”
说到这里,也不等崇祯皇帝有所反应,继续说道:“陛下应该清楚,宫中所用的所有玻璃镜,都是欧洲人从大海的另一边用船运过来的。造价非常高…。“
“就臣带来的这块小玻璃镜来说,就值五十两银子。如果是这一块最大的玻璃镜,在市场上已经买到了五千两银子一块,足足可以抵得上上千担粮食…。。“
崇祯虽然不解,但是,处于对卫征这个心腹之臣的信任,还是耐着性子点了点头回答:“的确如此,你说的这个情况,朕也清楚。所以,玻璃镜对于皇家来说。虽然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但是。朕的所有嫔妃中,就算皇后,也才有一块这么大的玻璃镜。”
“至于其他嫔妃,都还用的是几百两银子的普通玻璃镜…。。”
看到崇祯已经上道,卫征话锋一转,继续说道:“陛下英明…。。”
“臣今天要给陛下送的这封大礼,不是眼前这几块玻璃镜,而是成百上千块这种价值数千两的玻璃镜…。。”
听完卫征所说后,崇祯脸上的第一表情就是震惊。
震惊卫征的大手笔,价值几十万两的玻璃镜就这么随口送给朕。
不过,这种震惊表情仅仅在崇祯脸上维持不到几秒钟,就被发自内心的疑惑给覆盖。
带着满脸不解对卫征问道:“爱卿,朕想要知道,你从哪里搞到这么多玻璃镜…。。据臣所知,这种玻璃镜非常易碎,而这,也是玻璃镜越大就越贵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
“另外,你一次性给朕送这么多玻璃镜,虽然价值不菲,但是,朕也用不了这么多啊?”
在崇祯以及王承恩的注视下,卫征摇了摇自己脑袋回答:“陛下,臣送给陛下这么多玻璃镜,并不是要陛下自己用,而是让陛下拿去卖……”
卫征刚刚说完,王承恩尖锐的暴喝声就在大殿内响起。
“王大人大胆,陛下是一国之君,怎么能向一个商人那样贩卖东西。如果传出去,陛下的颜面将何在…。。”
听完王承恩所说后,崇祯皇帝充满疑惑的面部表情,也瞬间被一丝凝重给取代。
不过,城府越来越深的崇祯并没有马上开口,而是静静的看着卫征,等待卫征解释。
这个时候,卫征虽然非常不情愿,但是,为了自己和虎豹军的未来,也为了把面前的崇祯皇帝真正变成自己后台。卫征还是表现出一副诚惶诚恐的表情,迅速跪倒在地,对着崇祯皇帝大声求饶道。
“请陛下息怒,臣不是这个意思,请陛下能听臣下把话说完……”
作为一个自负的皇帝,崇祯非常享受这种,臣子跪在自己面前诚惶诚恐的表情。
随意的摆了摆手后,对着卫征说道:“爱卿起来吧…。朕允许你把话说完,但是,如果你不能给朕一个合理的解释,一个亵渎皇权的罪名,绝对是少不了的。”
“谢陛下…。。”
卫征赶紧从地上站起来,装作一脸委屈的说道:“陛下,臣从锦衣卫骆大人口中得知,朝廷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不仅户部没钱没亮,就连陛下的内库,也因为长时间补充朝廷各项所需,快要被用尽了…。。”
卫征如此揭朝廷的短,坐在龙椅上的崇祯虽然不满,脸色也在一瞬间变得通红。但是,崇祯并没有开口,而是静静的等待卫征下文。
面对崇祯不断进行变化的面部表情,卫征继续说道:“如此情况下,臣虽然身为外臣,但是,也想为陛下分忧,尽一份力…。。”
“据臣所知,皇室在全国各地都分散了不少皇店。臣的意思是,既然这些玻璃的售价这么贵,利润这么高,那就把这些玻璃放到皇店进行出售,至于这些玻璃出售所得的利润,全部补充陛下内库,臣分文不要…。。”
“额…。。”听到这里,坐在龙椅上的崇祯脸上终于出现一丝动容表情。
一双眼睛紧紧盯着面前卫征,带着满脸期待问道:“那按照爱卿所说,如果将这些玻璃全部放到朕的皇店进行出售,朕一年可以从中获得多少利润……”
“至少两百万两…。。”卫征想也没有想就回答。
“两百万两,爱卿,你没有说错…。你要知道,欺君可是要被杀头的…。。”听到这个数字,崇祯脸上的期望表情直接变成兴奋,对着卫征大声反问道。
在崇祯注视下,卫征脸上的表情仍然没有变化,一脸理直气壮的回答。
“请陛下放心,臣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再陛下面前胡言乱语…。。”
“臣今天给陛下带来的这些玻璃镜,并不是臣从海外带回来的,而是臣自己生产出来的。臣当初上任大同府总兵后,在流民中间发现几个不一样的外国人。从未见过那些红夷人的下官非常好奇,就把它们叫过来问了一问。”
“让下官没有想到的是,这一问,竟然让下官发现了几个秘密。”
“这些红夷人都是得罪了当地的权贵,才逃到我们大明朝的。更加重要的是,这些红夷人竟然会制作玻璃镜…。。”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这些红夷人终于在我们大明制作出了第一块玻璃。而陛下看到的这几块玻璃,就是这些红夷人制作出来的。”
“只是,因为这些玻璃镜的制作过程太复杂,需要的材料很难筹齐。所以,玻璃镜的成本仍然非常高…。。”
“就这种售价达到三千两的大块玻璃镜,想要制作出一块,至少需要两千五百两的成本…。。不过,即使如此,陛下的皇店卖出去这一块玻璃,也可以从中获得五百两银子的利润。”
让崇祯没有想到的是,卫征心里还有一句话没有说。
那就是:“这种玻璃的制造成本远没有自己说的那么高,一块三千两银子的玻璃,最多三十两银子的成本,就可以把它造出来。”
卫征之所以将生产成本报的这么高,就是为了不在眼前崇祯皇帝心中留下贪财,和皇帝抢银子的不好印象。不过,这些话卫征是永远不会说出口的。
看到崇祯脸上慢慢露出来的欣慰表情,卫征继续说道,话语中充满了坚定。
“所以,臣的意思是,为了给陛下分忧,增加陛下内库的收入。臣以成本价给陛下提供玻璃镜。而陛下的皇店,则负责把这些玻璃镜,贩卖到全国各地。”
这个时候,崇祯终于开口了。
对着卫征一脸感慨的说道:“好,非常好…。。爱卿不愧是朕的肱骨之臣…。。朝廷中的那些大臣,一天到晚都想着怎么从朕的内库中捞银子,只有爱卿你能体谅到朕的难处,为朕分忧…。很好,非常好…。。”
说到这里,一脸笑容的崇祯直接对王承恩命令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给卫大人看座…。如此忠臣,朕绝对不能让爱卿在皇宫里受委屈…。。”
当崇祯看到面前卫征,即使坐在座位上,仍然带着满脸诚惶诚恐,没有表现出丝毫傲气后,对卫征的印象就更好了。
对着卫征大声肯定道:“爱卿,你给朕送的这个大礼,朕收下了。下去以后,朕会派专人前往大同,和爱卿你商议具体事宜…。。”
“另外,爱卿你今天虽然刚刚收到封赏,升任山西总兵。但是,为了表彰爱卿对朕的忠心,朕决定,例一次外,在给爱情一个赏赐…。。”
第二百三十五章封爵收礼
卫征对崇祯的各种赏赐虽然不怎么在乎,但是,在自己没有真正走上造反之路之前,崇祯给自己的赏赐越多,给自己的官位越高,也就意味着自己身上的护身符会越多。
所以,不管出于真心,还是为了表演。崇祯的话刚刚说完,卫征脸上就露出一副充满期待的表情。看着面前崇祯,等待下文。
当崇祯看到卫征一双充满渴望的目光后,直接一脸神秘的说道:“爱卿,你刚刚因为战功,晋升为超好听正二品山西总兵。对于一个将军来说,这样的位置,已经差不多到极限了。所以,在官位上,朕就不再给你赏赐了。
“财务方面,爱卿你刚刚也说了,现在的朝廷入不敷出,就连朕的内库,也被掏得一干二净。如此情况下,朕当然也不会赏赐你什么黄金白银。”
“但是,为了表示朕对你的信任和重视,朕决定开一次先例,赏赐爱卿一个爵位。”
“要知道,咱们大明朝自正德年以后,就再也没有赏赐外臣什么爵位了。但是,为了你,朕破一次例。”
“朕决定,加封爱卿你为大明朝的三等伯,从今以后,你就是大明朝的伯爷了…。。”
在大明朝,除了皇室亲王有封地外,其他爵位都是一个虚名。不过,因为大明朝对封爵看的非常重视,正德年后的几十年时间,都不再对外臣封爵。所以,在大明朝,爵位的含金量绝对比朝中官职要高。非常有地位。’
因而。这就导致。爵位在大明朝虽然仅仅是一个虚名。但是,这个虚名却非常重要,很多人争着抢着都想要。
要知道,一旦自己有了爵位在身,即使是超品最低等的三等伯,自己就会多了一道护身符。就连朝中那些品级远远超过自己的大臣,只要没有爵位在身,遇到自己后。都要恭敬的称呼自己一声‘伯爷’。
可以肯定,一旦自己成了大明朝三等伯,先不说自己山西总兵的身份,就是一个伯爷的身份,就可以压倒山西境内的所有的文官武将。
深吸一口气,迅速平复自己内心的激动后,卫征赶紧跪倒在地,大声谢恩到:“谢陛下赏赐,臣定当不负陛下重望,誓死为陛下效力…。。”
“好…。。爱卿能有此想法。朕心甚慰…。”
卫征被封爵的圣旨还没有正式下达,卫征成为大明朝三等伯的消息。已经如同一阵风一样,迅速在北京城内蔓延开来。
卫征刚刚回答自己在北京城的临时府邸,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就紧随其后前来拜访。
当然,跟随骆养性一起来你的,还有大量贺礼。
看到面前卫征并没有因为被封爵而表现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仍然一脸微笑迎向自己。走到大门口的骆养性赶紧加快步伐,双手抱拳,一脸恭敬的说道。
“卫兄,真没有想到,陛下竟然如此信任你,刚跟你见第一面,就册封你为咱们大明朝的三等伯。要知道,给外臣封爵,在咱们大明朝,可是几十年都没有发生过的。你可是开创了陛下登基以来的一个先例啊,骆兄我对你可是羡慕不已啊…。。”
卫征笑着回答:“骆兄你太客气了,只要圣旨还没有下来,什么都存在定数…。。所以,骆兄你的祝贺是不是太早了…。。”
骆养性摇了摇自己脑袋回答:“不早,不早…。。既然是从宫中传出来的,而且还是陛下亲口下达的,以陛下的性格,最迟明天早朝,陛下就会下达加封你为三等伯的圣旨。”
“这些礼物都是我亲自挑选的,虽然没有卫兄你的手笔大,但是,对卫兄你上任山西总兵,还是很有作用的,希望卫兄你这个伯爷不要嫌弃。”
说话间,骆养性已经将一份礼单送到卫征手里。
并且开口解释道:“据我所知,卫兄你现在正在进行屯田。既然要屯田,那就需要大量耕牛。而整个中原地区的耕牛,因为年年干旱,已经被杀的杀,卖的卖,根本满足不了卫兄的屯田所需…。而我手中,正好有一批准备从江南送到京城的耕牛,一共有八千头,今天,这八千头耕牛,就当做贺礼送给卫兄你了,我会让人直接送到大同总兵府。”
卫征的眼睛一亮,对着骆养性回答:“骆兄你果然不愧是锦衣卫指挥使,随便一个大礼,就能解决我的燃眉之急。……。。谢谢骆兄你了…。。”
骆养性刚刚离开,整个京城的大小文武官员中,另外一个和卫征有过一面之缘的吏部尚书,紧随其后带着大量贺礼,来到自己府邸…。。
整整一个下午时间,京城内的三品以上文武官员,不管是卫征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带着礼物来到这个小小的府邸表示祝贺。
就连那些皇亲国戚,也为了交好卫征这个朝廷新贵,送来不少贺礼。
随着夜幕慢慢降临北京城,不大的府邸终于安静下来后。跟随卫征一起来到京城的周书源,直接带着满脸兴奋走进卫征书房。
将一份厚厚的礼单送到卫征面前后,一脸神秘的说道:“将军,您知道今天一天时间,因为您被皇上加封三等伯,咱们一共收了多少礼吗?”
卫征一脸不在乎的问道:“不会比咱们这次送给皇上的大礼还要多吧?”
出乎意料,站在面前的周书源竟然肯定的点了点头,随后,大声回答:“将军,您还真是猜对了…。。”
“根据统计,今天来过的三品以上文武官员就有三十多人,就连京城的一些皇亲国戚,也来了十几个…。。先不说那些奇珍异宝,就收到的黄金和白银全部加起来,就有整整两百九十五万两。如果把那些奇珍异宝也算上,还能再多出一百五十万两银子…。。”
“这么多……”因为震惊而张着嘴巴的卫征忍不住发出一声感慨。
而后,对着面前周书源说道:“现在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北京城外会流民遍地了…。。咱们大明朝的银子和粮食,都握在这些官员和皇亲国戚手里…。。”
“不过,对于我们来说,不管是封爵,还是收到的这些贺礼,都算是意外之喜。不出意外,明天还会有更多的官员前来拜访,你全部都给我拦下来,礼物留下,人我就不见了。我刚刚赢得皇上信任,并且被封爵,可不能在第二天,就给陛下留下一个结党私营的不好印象。”
“除此以外,我们在京城再呆两天时间,把该收的礼都收了以后,就会大同,扩编虎豹军。”
第二百三十六章新的开元
大同城外,携带了大量财物的卫征一行刚刚走到城门口,以山西巡抚为首的几十个文武官员就带着满脸恭维的笑容迎了出来。
这个时候,山西巡抚没有向当初大同知府那样,带着满脸傲气,等着卫征前来给自己行礼。而是带着身后一众部下,直接走到已经下马的卫征面前,双手抱拳,一脸恭敬的说道。
“恭喜大人荣升三等伯,山西总兵……欢迎伯爷回到大同府……”
不管对方是不是真心,到底是因为自己山西总兵的身份,还是因为自己三等伯的身份,卫征都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这些恭维。而后,在这些人的簇拥下,强装笑容的回到大同总兵府。
不,此时此刻的大同总兵府已经变成山西总兵府。
当初的朝堂上,卫征直接以‘保卫大同府,肃清山西匪患…。。’为理由,要求朝廷将山西大同府驻地转移到大同……
圣眷正隆的卫征在朝堂上提出这个意见后,没有一个人敢在这个时候触卫征的眉头。于是,大明朝堂上,第一次出现臣子奏折没有经过任何讨论,就全票通过的现象。
于是,本该前往山西太原上任的卫征,直接回到大同府进行上任。
诺大的总兵府经过一天热闹后,终于慢慢安静下来。
特别是以山西巡抚为首的一众文官离开总兵府后,隆重的晚宴直接在卫征命令下结束。
不仅如此,几个心腹部下,也在卫征命令下。全部汇聚到总兵府戒备最森严的书房。
卫征刚刚刚拖着略微疲惫的身子走进书房。一众部下就好像商量好了的一般。同时单腿跪地,对着卫征大声说道:“末将恭喜将军荣升山西总兵,三等伯…。。”
卫征摆了摆手,坐到书房主位上后,一脸疲惫的说道:“好了,咱们都是自己人,这些恭维的话就不多说了…。之所以把大家留下,具体原因我相信大家应该已经清楚了。军师是跟我一起去京城的。就让军师给大家通报一下,大家所不知道的一些情况,让大家有个准备。”
在大家注视下,明面上已经升任山西宣抚使,实际上却是虎豹军军师的周书源。直接当仁不让的站了出来说道:“诸位,此次进京,除了大家现在知道的消息,将军被皇上加封为三等伯,成为我们大明朝的伯爷外,还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消息。”
“可以这么说。这几个消息关乎到你们中间的所有人…。。”
仅仅一眨眼功夫,书房内除了卫征外的其他几个人。就将目光汇聚到周书源身上,带着满脸期望,等待卫征下文。
周书源没有让大家等太久,继续说道:“此次奉旨进京的过程中,在将军大人的一再要求下,朝廷再次允许我们虎豹军进行新一轮扩军…。。”
“按照朝廷要求,我虎豹军扩军完成后,总兵力将从现在的一万人增加到三万人。也就是说,我们在坐的所有将军,都要升官了…。。”
周书源的话音刚刚落下,统帅虎豹军的王峰,赵云,周玉弘三个人脸上,就露出发自内心的激动笑容。
同时将目光汇聚到卫征身上,等待卫征首肯。
在三双充满期待的目光注视下,卫征直接点头表示肯定。而后,对着大家略带严肃的命令道:“军师说的都是真的,按照我们虎豹军一明一暗的一贯扩军方式,此次扩军完成后,你们每个人麾下的兵力,都将扩充到一万五千人…。。”
“也就是说,扩军完成后,我们虎豹军的总兵力就会变成四万五千人,如果再算上炮兵和斥候兵,总兵力突破五万人,都没有丝毫问题。”
“五万精锐,再加上屯田收获第一轮收获,到时候,就不是我们虎豹军看朝廷的眼色行事,而是朝廷要看我们的眼色行事。”
“所以,只要总兵府的扩军命令下达,你们必须要在最短时间内,补齐自己部队的缺额。而后,在最短时间内,让将士们形成战斗力。”
“不过,有一点我必须要提醒大家,整个扩军过程,绝对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先不说我们还没有那么多的后备兵员允许我们进行扩军,就说部队扩军所需的最基本装备,以我们匠作营的现在生产能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给大家生产出来…。。”
虎豹军扩军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虽然很多,但是,虎豹军即将进行扩军,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包括周玉弘在内的三个人脸上,激动而兴奋的面部表情,至始至终都没有发生变化,丝毫没有因为卫征的提醒而发生变化。
和三人脸上的激动表情相比,第一次被允许参加这种会议的张武和王鹏脸上,则分别露出失望和平静的面部表情。
作为和王峰等人一样的武将,张武同样渴望升官,而不是一直呆在大同副总兵的位置上一动不动。所以,当他看到王峰等人纷纷跟着卫征一起升官后,脸上直接露出一丝失望表情。不过,她并没有多说什么,毕竟,自己是后来才真正投效卫征的。
至于坐在最后的王鹏脸上,则露出一副平静表情。
虽然他同样渴望升官,但是,他的心里却看得非常透。要知道,自己一个多月前还是一个即将被罢免的七品县令,如果不是面前卫征,自己根本不可能成为管辖几十万流民的正五品同知。
对这两个有才能,并且敢主动投效自己的人,卫征当然不会忘记。
在卫征示意下,周书源直接将目光转移到两个人身上,开口道。
“接下来就是张将军你了…。在将军的一再要求下,朝廷已经晋升张将军你为山西副总兵,继续协助将军统帅山西境内的所有地方驻军…。”
“根据山西总兵府在兵部的报备,整个山西境内的地方驻军一共是五万五千人。不过,为了确保山西出现大规模匪患,保证地方安定。将军允许山西地方驻军在达到满编五万五千人的同时,暗地里再扩军四万五千人…。”
“将军,这都是真的…。。”张武带着满脸不可思议反问道。
卫征点了点头肯定道:“都是真的,剩下的四万五千驻军,全部以后勤杂役和劳役的身份编入部队进行训练。至于他们的军饷待遇,和驻军其他将士一样…。”
“另外,地方驻军不是虎豹军,等朝廷的旨意到了以后,你马上拿着我的手令前往山西各地驻军军营,清查山西所有驻军的真实情况…。。”
“我的原则你应该清楚,再加上我们有圣旨在手,所以,清查的过程中,该出手的就出手,绝对不能有任何留情。我给你一个月时间,再给你一个营的虎豹军精锐,一定要把山西所有驻军情况的真实情况给我摸清楚,然后才好对症下药。”
“请将军放心,末将保证不辜负将军厚望,带好大同府驻军……”面对卫征看向自己的渴望目光,张武心中马上升起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对着卫征大声保证道。
就在卫征一脸满意的点了点头时,王鹏知道,接下来就该轮到自己了。
于是,在无意识中,王鹏已经绷直自己身体。
果然,满脸笑容的周书源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将目光转移到自己身上。
在王鹏注视下,周书源开口道:“王大人,此次进京,将军也给你带回来了一个好消息。”
“在将军的奔走和请求下,朝廷同意把李文轩调离大同知府。而你王鹏,直接接任大同知府,负责我们在大同境内的屯田。”
“不仅如此,在将军的一再要求下,怀仁和山阴等几座已经被叛军烧成废墟的县城,也全部并入大同府,由你进行管辖。”
“不出意外,你接任大同知府的圣旨,两天以后就会到这里。”
“所以,希望你做好准备。到时候,不仅要把大同府管好,还要把大同府的屯田管好。”
虽然知道自己会升官,但是,让王鹏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再次从正五品同知升任为实权的正四品大同知府。可以肯定的说,自己的升官速度,在大明朝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深吸一口气后,卫征强压住自己心中激动,大声保证道:“请将军放心,下官一定不负将军厚望,当好大同知府……”
这个时候,卫征再次开口了。
不仅如此,刚刚还是满脸的笑容,直接消失不见,并且被发自内心的严肃给覆盖。
“诸位,可以这么说,从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