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明末生涯-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要想守住大同府,仅凭这四千人,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在叛军进攻大同府之前,我虎豹军必须进行扩军。”
“但是,扩军是需要粮饷的。李大人也知道:朝廷现在非常困难,我虎豹军四千人的粮饷,朝廷都不能足额发放,更何况扩军以后。”
“所以,虎豹军扩军以后的粮饷,必须我自己进行解决。”
“我卫征虽然是朝廷正三品总兵,但不是财神,变不了银子出来。所以,这些粮饷算来算去,只能由大同府境内的官绅地主进行捐献。”
“毕竟,我虎豹军来大同府就是为了保护他们,避免他们的家产遭到陕西叛军洗劫。”
此时此刻,李文轩如果还不知道卫征说这些的隐含意思,那他几年的知府就白干了。
在卫征注视下,没有进行丝毫犹豫,大声说道:“请总兵大人下军令……”
卫征点了点头命令道:“:李大人你需要配合的就是,向大同府境内所有家产超过十万两的官绅和地主送去一份请柬,两天以后,在知府衙门宴请他们。至于大同府境内的各县县令,也要全部到场。”
“至于李大人刚刚送来的二十多万两银子,就在宴会上当做粮饷,无偿捐献给虎豹军,支持虎豹军扩军,守住大同府,消灭陕西叛军……”
可以想象,作大同知府的自己一旦在宴会上拿出二十五万两银子,那自己在无形之中就会被整个大同府的官绅地主给恨上,被推到这些官绅地主的对立一面。
因为,作为知府的自己就拿出二十多万两白银,下面的那些县令和官绅地主如果拿少了,那就是不给知府和总兵两个人面子。
如果将大同府的军政首脑都给得罪了,那自己在大同府就再也没有什么立足之地。
所以,眼前卫征所说的宴会,说白了,就是让大同府所有官绅地主大出血的宴会。
到时候,得罪了整个大同府的所有官绅地主后,自己就只剩下依靠虎豹军一条路可走。不然,失去军队支持的自己,就会在官绅地主的联合攻击之下,在大同府失去立足之地。
想通这些以后,李文轩忍不住在心里感慨道。
好一个一箭双雕的计谋。既能得到了数不清的粮饷,又能把自己在整个大同府的势力一举瓦解,逼着自己不得不依靠眼前总兵大人,彻底变成他的下属。
不过,感慨归感慨,为了自己的两个宝贝儿子,李文轩即使不愿意,也不得不一脸爽快的答应道……
“请总兵大人放心,两天以后,大同府所有符合要求的官绅地主,一定在知府衙门等待总兵大人的光临。”
李文轩离开总兵府大堂后,周书源和张武两个人就从后堂走了出来。
看到卫征后,满脸激动的周书源首先开口道:“将军,俗话说得好,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光知府大人就给我们捐献二十五万两白银,那整个大同府的官绅地主,不是要给我们捐献上百万两银子?”
卫征笑了笑回答:“我们具体能收到多少银子,张副将应该非常清楚……”
已经在无形之中,慢慢被卫征接纳的张武,笼罩在脸上的笑容不比周书源少多少。
对周书源和卫征两人肯定的点了点头后,一脸坚定的说道:“大人,周将军:只要不出意外,我们至少可以从这些官绅地主手里搞到一百五十万两的银子……”
“之所以能搞到这么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大同府的地理优势。”
“大同府作为进入京城的一个交通要道,很多商旅进京,都必须要经过这里。时间长了,这里就商业就变得越来越繁华。而大同府的官绅地主,就是依靠这些商铺商旅发的家。”
“就我知道的官绅地主中,家产超过五十万两的,就有十多家,至于家产超过十万两的,那就更多了,绝对不低于一百家。”
“咱们就按照一家一万两银子进行计算,加上知府李大人出的二十多万两,也有一百多万。更何况,那些家产超过五十万两的官绅地主,要出的银子还不止一万两。”
“十万两的身价就出一万两银子,他们会出吗?”周书源带着满脸怀疑问到。
“这就是大人的英明之处……”卫征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已经混迹官场好几年的张武已经抢先一步,小小的拍了卫征一个马屁。
随后,在周书源注视下解释道……
“大人之所以要求李大人在两天后的宴会上拿出银子,就是为了逼迫前来参加宴会的人大出血。知府都一次性拿了那么多银子出来,他们如果拿少了,不仅得罪了知府,更得罪了我们总兵大人。所以,他们即使心痛,也会把这些银子拿出来。”
“好了……”卫征点了点头打断道。
“你们两个也下去准备一下,这个李文轩虽然有把柄在我手里,但是,毕竟不是自己人。所以,我们自己心里也要有一个数,防备李文轩搞鬼。要知道,朝廷的一帮文官,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勾心斗角。”
第一百六十二章粮饷到手里
大同知府衙门,随着大量达官贵人陆续到达,不仅知府衙门大堂的座位被坐满,摆在知府大院内的几张桌子,也根据官神地主的家财多少,被坐的满满的。
宴席开始之初,卫征并没有出现。不然,整场宴会就会不欢而散,自己拿了别人银子,连一顿饭都不能让别人吃好。
酒足饭饱之后,所有人都将目光汇聚到知府李文轩身上。
在一双双充满不解的目光注视下,李文轩带着满脸恭敬走进后堂。一盏茶功夫不到,一身戎装的卫征,就在李文轩笑脸相陪的引导下,慢慢出现在大家面前。
“诸位乡绅,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个人。至于今天的这场宴会,也是为了欢迎这个人举办的。这个人就是站在我面前,刚刚被朝廷任命的大同总兵,卫大人…大家欢迎…。。”
不管愿意不愿意,是不是真心,各种欢迎的声音,还是在大堂和大院内响起。
随后,吵杂的议论声,也传到两人耳朵。
此时此刻,所有人都在思考和议论一个事情,为什么几天前还是生死不相容的两个人,现在能站在一起。一向高傲的知府大人,为什么能放下身段,为品级比自己要高的武将举办欢迎宴会…。。
伴随各种议论声的响起,知府李文轩两个儿子被锦衣卫下狱,两天前知府李文轩带着十多辆马车前往总兵府,而后又把马车带回来的消息…。。迅速在大堂和大院内蔓延开来。
将各种小道消息串联起来后,一些大胆的想法。也随之慢慢出现在这些官绅地主脑海。
知府大人的两个儿子是不是总兵大人授意被抓的……知府大人带着十几辆马车前往总兵府。是不是为了给总兵大人赔罪。希望总兵大人能放过自己两个宝贝儿子…。。
就在这时,一副笑脸的李文轩知府,果断打断议论纷纷的众人。再次开口道:“各位乡绅,你们都是我大同府举足轻重的人。今天总兵大人到这里宴请大家,一方面是来认识一下大家。毕竟,总兵大人在今后的很长时间内,都要和大家打交道。”
“除了这个目的以外,总兵大人还有一件事需要得到大家的帮助……”
“大家都知道。用不了多久,我们大同府就会遭到陕西叛军的攻击。而总兵大人给我们带来的最新敌情通报是,进攻大同府的陕西叛军,因为进军途中裹挟大量流民,军队数量已经从进入山西时候的一万人,扩充到三万人…。。”
“而我们的大同府呢?不算总兵大人带来的虎豹军,满打满算只有五千人。至于总兵大人带来的虎豹军,虽然在关外打败过好几次鞑子,但是,总兵力也只有四千不到。也就是说。在将来的大同保卫战中,我们能用到的兵力只有一万人不到。
“凭借一万人不到的兵力。我们可以守住大同,确保诸位乡绅的财产安全吗?”
按照中国人明哲保身的性格,其他事情都可以不管不顾,但是,真正关系到自己身家安全后,这些平时高高在上的官神地主就开始坐不住了。
坐在知府衙门大堂内,和李文轩关系好的一些士绅直接开口嚷嚷道:“知府大人,兵力不够,我们可以向朝廷求援,请朝廷派来援兵…。”
“不然,不到一万人的守军,绝对挡不住三万叛军。所以,请知府大人马上向朝廷上奏折,要援兵…。”
“对,向朝廷要援军……”
“我们每年给朝廷交那么多赋税,朝廷不能不管我们…。”
看到眼前几乎可以称得上愈演愈烈的局面,一身戎装的卫征终于有了反应。
紧握着的拳头狠狠砸在面前桌子上后,大声说道:“都给我安静下来…。。”
卫征充满杀气的话在大院响起后,热闹的知府衙门顿时变得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到卫征身上,想要听听这个陌生的大同总兵怎么说。
一身戎装的卫征向前走出两步后,一脸威严的说道:“我以大同总兵的身份告诉大家,朝廷不会给我们再派来任何援军了…。要想守住大同府,确保各位在大同府的家财不被陕西叛军洗劫,我们只能靠我们自己……”
“叛军的兵力那么多,而我们只有对方的三分之一不到。要想改变这种悬殊的实力差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扩军…。”
“而扩军就需要钱,这个钱,朝廷不会给,那就只有依靠我们大同府的各位乡绅能够慷慨解囊。因为,只有我们守住大同府,诸位在大同府的家财才能保住。否则,诸位在大同府即使空有万贯家财,到时候也是陕西叛军的…。。”
卫征刚刚说完,已经打定主意要配合卫征的李文轩,非常适时的接口道:“诸位乡绅,唇亡齿寒这个大道理,我就不跟大家讲了。”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如果我们大同府不扩军,总兵大人就守不住大同府。而诸位在大同府的家财,就会遭到陕西叛军的洗劫…。”
“所以,现在大家的小小付出,是为了保住大家辛苦一辈子挣下来的大部分家财…。”
“为了表示我李文轩以及整个知府衙门对总兵大人的支持,我就带一个头,向总兵大人无偿支援一万两黄金,十五万两白银充当军队扩军军饷,保卫我们大同府…。。”
“嘶……”听到李文轩报出来的数字,即使已经做出准备大出血的士绅,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因为,李文轩报出来的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大了,完全超出他们想象。
不过,震惊过后,心中也随之开始犹豫起来。
知府大人一次性就拿出二十五万两银子,自己如果仅仅拿出数百两,甚至于数千两,会不会太少,把知府和总兵两位大人都给得罪了呢……
于是,这些官绅地主不得不咬咬牙,根据自己的家财数量,在心中算出一个更加恰当的数字。
当李文轩和卫征将目光同时聚集到大同首富身上后,已经头发花白的老人脸上,迅速闪过一丝不为人察觉的心痛表情后,对着两人回答。
“两位大人,老朽不才,非常愿意为大同府百姓尽上一份力。为了支持总兵大人扩军,我王家愿意拿出白银八万两,粮食十万斤,充当大人扩军粮饷……”
第一百六十三章意外收获
听到大同首富报出来的数字后,卫征和李文轩两个人脸上,都露出一丝发自内心的笑容。很显然,两个人对这个数量非常满意。
不过,王老接下来的一句话,却如同刀扎一样,让李文轩脸上笑容瞬间变得凝固起来。
“两位大人,老朽虽然捐了这么多粮饷,但是,这么多粮食和白银,也不是我们王家能马上拿出来的。所以,我必须马上回去筹集银子和粮食,然后再送到总兵大人府上。”
“至于今天这顿欢迎总兵大人的宴会,我就谢谢知府大人你了。如果不是大人你,老朽也不会有这个为国尽一分薄力的机会……”
“哼……”对两人分别行了一个大礼后,一声冷哼随即从王老嘴里发出。
很明显,在王老眼里,眼前这个欢迎宴会,一定是总兵卫征和知府李文轩两人合谋的一个阴谋,一个让大家大出血,摊派粮饷,从大同府官绅地主手里捞银子的阴谋。
从王老的话语中,李文轩清楚感觉到,自己和王家的关系一定会因为眼前这件事陷入低谷,甚至于断交。
八万两银子,虽然没有达到让王家伤筋动骨的地步。但是,绝对抵得上王家差不多半年收入。这么多银子和粮食,就因为自己一句话被扔了出去,连一丝水花都没有溅起,对方不恨自己,是不可能的。
看着眼前带着不满匆匆离开的王老,李文轩很想将其拉住,告诉他自己也是被逼的。希望他以后继续支持自己。
不过。话刚到嘴边。就被自己给咽了回去。
因为,总兵卫征还站在自己身边。而眼前所发生的事情,也正是卫征想要看到的结果。如果自己将其破坏,那自己还在总兵手里的两个宝贝儿子,很可能就会失去被放的机会。
所以,李文轩即使知道,过了今晚,自己在今后的大同知府任上一定会过的非常艰难。但是。仍然不得不咬牙这么做。
就在这时,紧随其后的一个声音,猛然将陷入沉思的李文轩给惊醒。
“两位大人,我李家愿意认捐白银七万两,粮食十万斤。所有认捐的粮食和银子,五天以内,送到总兵府。另外,饭我也吃好了,老朽也要回去给两位大人筹银子和粮食了。今天晚上的这顿饭,老朽谢谢两位大人了……”
“我们张家认捐白银五万两。粮食五万斤……”
“我们周家商行认捐白银两万两,粮食十万斤……”
面前的一百多官绅地主。无一例外,都是报完自己认捐的银子和粮食数目后,带着满脸心痛的表情,匆匆离开知府衙门。
半个时辰不到,偌大的知府衙门就只剩下十几个知府衙门下属的文官。至于一百多官绅地主认捐的粮饷,则已经达到让卫征感到震惊的白银一百六十五万五千两,粮食三百五十六万斤……
在卫征注视下,李文轩不得不将目光转移到自己的心腹部下身上,语气惨淡的说道:“诸位同僚,你们都是我大明的朝廷命官,担负着守土之责。如果大同府真的被陕西叛军攻占,那第一个被砍头的一定是我们。所以,这个认捐,诸位同僚也要尽一分力。让总兵大人看看,我们大同府的文官,也是支持大人,支持虎豹军的。”
在卫征一双充满杀气的目光注视下,下手第一位的大同府同知不得不站起来,一脸心痛的说道:“两位大人,下官愿意认捐白银五万两,支持大人扩军……”
“下官愿意认捐三万两白银,粮食一万斤。”
“下官家里有不少良田,所以,下官愿意认捐白银一万两,粮食五万斤……”
随着认捐的钱粮越来越多,卫征和李文轩两人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时。一个略显孤寂的声音,忽然在十几个部下中响起,引起卫征注意。
“两位大人,下官的家财没有诸位大人那么丰厚。不过,为了表示下官对总兵大人保卫大同府的支持,下官愿意将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五百两银子,全部交给总兵大人,作为扩军粮饷,为大同府百姓尽一份力……”
“五百两银子……王大人还真拿的出手……”王县令的话刚刚说完,一声充满嘲讽的声音,就在王县令身边响起。
随后,各种各样的嘲讽声,就好像鸟叫一样,叽叽咋咋的传到卫征耳朵。
更有甚者,一些同为县令的同僚竟然落井下石般的对李文轩和卫征怂恿道。
“两位大人,这个王县令实在是太过分了,如此不给两位大人面子,下官建议,马上将王县令革职查办,看看王县令是不是真的一贫如洗……”
“说的对,应该马上将王县令革职查办……”
看到这里,卫征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一脸尴尬的王县令不容于其他人,很可能真是一个大明朝非常少见的清官。
就在卫征开始对这个县令表示出兴趣的时候,同样一脸尴尬和难堪的李文轩,不得不对着卫征问道:“大人,你看诸位大人的意见我们该怎么处理……”
在没有真正清楚王鹏这个县令之前,卫征绝对不会做出鲁莽决定。
所以,针对李文轩问题,卫征仅仅一脸平淡的回答:“李大人,我是武将,不是文官。再说了,这是你知府衙门的事情,你自己处理就好,我不会有任何意见……”
李文轩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后,对着眼前部下决定:“:既然诸位大人都有这个意思,那就先把王大人革职……至于处理结果,我会将这件事上报朝廷,等待朝廷决议……”
宴会结束,卫征也带着满满收获回到总兵府。
然而,让周书源等人感到不解的是,卫征开口的第一件事不是问今晚收获,而是宴会上,被一众同僚攻击,并且被革职的王鹏。
“军师,你怎么看这个王鹏王县令……”
“王鹏王县令……”周书源猛的一愣后,才明白卫征问的是什么?
在卫征注视下,一脸若有所思回答:“将军,王鹏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他是个清官……而且还是个荣辱不惊,有才能的清官。因为,在咱们大明官场上,只有这种人,才会受到同僚排挤,甚至于落井下石……”
卫征点了点头,扭头对着张武问道:“张副将,你在大同呆的时间最长,对这个王县令一定有所耳闻,你是怎么认为的。”
自从卫征给大同府武将出了一口恶气,让知府大人低头后。张武已经从心底认可卫征这个总兵。不仅如此,当他看到虎豹军精良的装备后,眼红的他甚至有一种想要直接加入虎豹军的冲动,只是,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遇到一个好的契机。
所以,面对卫征的问题,张武没有进行丝毫犹豫和隐瞒,非常爽快的回答:“大人,周将军说的不错。王大人王县令在整个大同府的官声,的确是所有县令中最好的。”
“据我所知,这个王县令到目前为止,都还住在县衙后堂。而不像其他县令,刚刚上任几个月,就开始在自己辖区买房置地……”
卫征点了点头肯定道:“百姓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如果这个王县令在百姓中的官声不错,那就证明这个王县令,的确是一个有能力的好官。”
“对于这样的好官,知府衙门不用他,排挤他,那正好留给我们总兵府用。”
说到这里,卫征直接对卫征问道:“军师,你想一想,在咱们总兵府,有没有什么好的位置适合这个王鹏的。既然他已经被革去县令的位置,那我就以大同总兵的名义,把他拉到咱们虎豹军,请朝廷给他一个品级更好,更加适合他的官职,为我们效力。”
对总兵府下属所有官职进行一番细数后,一个作为自己副手的官职,慢慢出现在周书源脑海。
卫征被朝廷任命为大同府总兵的时候,为了让虎豹军尽快出兵,卫征麾下的数千将士,也被朝廷认命了不少官职。作为虎豹军军师的周书源,则被朝廷任命为正四品宣抚使,协助卫征统帅虎豹军…。。
而在宣抚使下面,还有一个正五品的宣抚使同知。协助宣抚使督查军事,督查粮饷…。
于是,这个宣抚使同知的官位就出现在周书源脑海。不仅如此,卫征刚刚进入大同府时,交给自己的一个任务,也随之浮现到周书源脑海。
在卫征注视下,试探性问道:“将军,正五品的宣抚使同知怎么样…。。我们虎豹军进入大同府以后不是要安置流民,在大同府屯田吗…。。王县令能管好一个县,安置大同府境内的数万流民,让他们去屯田,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我的想法是,向朝廷要一个宣抚使同知的官位给王县令,主管整个大同府的流民安置和屯田示意。另外,既然王县令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清官,那我们虎豹军的所有粮饷,也可以交给他去管理,只要这个王县令愿意加入我们虎豹军…。。”
卫征的眼睛一亮,大声肯定道:“好,就先让他管理流民和屯田,如果真的有能力,我卫征一定将他拉入虎豹军。因为,我们虎豹军的文人实在是太少了。”
第一百六十四章宣抚使同知
大同府山阴县县衙后堂,刚刚被革去县令一职的王鹏,正坐在衙门后堂生闷气。
虽然自己已经回来好几天时间,自己被革去县令一职的消息已经在县衙和整个山阴县传开。但是,王鹏心里,始终充斥了一众不服气的想法。
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想法也随之变得越来越浓……
“为什么自己想要当一个好官都不行……”
“为什么在大明朝想当一个好官这么难…。。”
“难道我们大明的朝廷真的已经腐朽到无可救药的地步,连一个好官都容不下了…。”
王鹏的脸色随着各种想法不断发生变化时,已经头发花白的老管家快步走进后堂,一脸心痛的看了一眼王鹏后,赶紧说道:“老爷,衙门外有人要找你…。”
“找我…。”王鹏脸上直接露出一副充满诧异的表情。
因为,自从自己被革职的消息在山阴县传开以后,正所谓人走茶凉。诺大的县衙,已经没有一个人再来拜访自己。
现在忽然听到有人会在这个时候来拜访自己,王鹏变化莫测的脸上马上闪过一丝笑容,对着老管家一脸激动的吩咐道;“快,马上把人请进来…。”
很快,在老管家带领下,卫征,周书源,张武三个人就出现在衙门后堂。
几天前的晚宴上,王鹏虽然见过卫征和周书源一面,但是,并没有看得特别清楚。所以。刚开始的时候。王鹏并没有认出卫征这个大同总兵。也没有看清自己将来的直属上司,也就是大同宣抚使周书源。
不过,因为张武张副将已经在大同府呆了差不多两年时间,所以,王鹏王县令对张武,还是非常熟悉的。
看到三个人中间的张武后,王鹏赶紧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脸恭敬的说道:“下官…。。不。在下已经不是县令了。草民见过张将军,不知道张将军来草民这里有何贵干…。。”
狠狠瞪了一眼面前没有眼色的王鹏后,一脸不满的说道:“王大人,没有长眼睛吗。不仅我来了,我们大同总兵卫大人和宣抚使周大人都来了,还不来见过卫总兵…。。”
“总兵大人…。。”王鹏猛地一愣,一时间竟然没有反应过来。
一直到卫征带着笑容坐到后堂主位上后,王鹏才猛然惊醒,赶紧走到卫征面前,一脸恭敬的说道:“草民不知道总兵大人光临寒舍。怠慢了总兵大人,请总兵大人恕罪…。。”
卫征摆了摆手说道:“好了。都坐下,我今天来这里不是来找你麻烦的。”
随后,直接在王鹏一双不解目光的注视下,对着周书源命令道:“周大人,你先给王大人宣布一下总兵府刚刚下发的一道将令…。”
“是,大人…。。”周书源爽快的拿出一张盖有大同总兵府大印的任命书,对着王鹏说道。
“王大人,经过总兵大人决定,暂时委任你为大同宣抚使同知。目前,这个决定已经上报朝廷,只要朝廷同意,从今以后,你就是朝廷正五品的大同宣抚使同知了…。。”
刚刚还在为自己丢官感到烦闷的王鹏,直接被这个惊喜给砸晕了。
丢了一个七品县令,现在却变成五品宣抚使同知。虽然这个宣抚使同知属于武将,但是,在品级上,毕竟高出县令好几级。所以,这个结果这对于王鹏来说,无异于天上掉馅饼
等他从惊喜中反应过来后,周书源已经再次开口道:“王大人,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下属了。不过,从今以后,你虽然是武官,但是,干的仍然是文官该干的事情…。”
“至于具体做什么,总兵大人会亲自告诉你。”
听到这里,王鹏马上将充满感激的目光看向卫征。
王鹏虽然是大明朝难得一见的好官,但是,只要是好官,就会有属于自己的政治抱负,希望自己能在朝廷上皱的更远,官位更高。虽然不知道总兵卫征为什么会这么看重自己,也不知道总兵大人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但是,此刻的王鹏心里就一个想法,那就是自己遇上伯乐了。而卫征,就是这个伯乐。
随后,对着卫征一脸信誓旦旦的说道:“请总兵大人下达命令,下官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以报总兵大人的知遇之恩…。。”
卫征点了点头应承道:“我不需要你报什么知遇之恩。只要你和在山阴县县令的位置上一样,好好办事,那就证明我卫征没有看错人。而你王大人的官位,还会继续向上升。你要知道,我卫征喜欢的不是阿谀奉承,而是踏踏实实的做事…。。”
“至于你担任宣抚使同知后的第一件事,不仅关系到我虎豹军将来能否发展壮大,守住大同府,更加关系到整个大同府的安定,数十万大明百姓的性命…。。”
“越来越多涌入大同府的流民,我相信王大人应该不陌生。你上任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这些流民组织起来,统一由总兵府进行救济。”
“与此同时,将流民中的所有青壮全部挑选出来,在大同府境内通过屯田的方式,从总兵府换取粮食。而你王鹏王大人,就负责整个大同府数万流民的救济和屯田示意。”
“我给你的目标一共有两个:第一,确保大同府境内的数万流民不再饿死冻死,保证这些流民不扰乱大同府治安,确保大同府的安定局面。”
“因为,只有这样,我虎豹军才能有一个安定的后方,才能放心的和陕西叛军作战。”
“第二,在明年开春之前,组织这些流民开垦出至少两百万亩的良田。而后,将这些良田全部种上粮食,确保虎豹军今后扩军以后,不再为粮饷的事情发愁…。。”
“怎么样,有没有问题……”
在卫征的质问下,三个人三双目光,就好像商量好了的异样,同时汇聚到已经渐渐冷静下来的王鹏身上,等待王鹏回来。
第一百六十五章聚将点兵
时间一点点过去,站在大家面前的王鹏,仍然静静的思考着什么,既不答应,也不反对。
就这样,整整过了一盏茶功夫,坐在座位上的张武已经有点看不过去的时候,王鹏终于有反映了。
深吸一口气后,对着卫征应承道:“大人,下官非常愿意接下这个重任。只是,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官要想达成总兵大人所说的两个目的,大人必须满足下官两个条件。否则,下官就是再有能耐,也没有能力应下这个重任。”
听到这里,卫征笑了。
如果王鹏任何条件都不提,直接应下这个任务。那这个王鹏很有可能是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没有太多真本事的狂人。而对屯田和流民给予厚望的卫征,还真不敢将这个重任交到这样一个人手里。
所以,听到王鹏说自己有要求后,心中大为满意的卫征,想也没有想就开口应承道:“把你的条件提出来。只要我卫征能满足的,一定满足……”
自己回答说出口后,王鹏就一脸怀揣不安看着卫征,希望卫征不要因为自己堪称嚣张的回答而被激怒。
所以,在听完卫征回答后,怀揣不安的脸上直接被激动给覆盖。对着卫征大声感慨道:“谢谢大人的支持……”
“下官要提的第一个条件是粮食和银子……”
“粮食就不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