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明末生涯-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老臣履行承诺,临死之前的最后一个请求……”

“朕准了……”崇祯想也没有想就回答。

而后,似乎想到了什么,继续说道:“爱卿,你就算有罪,也罪不致死……正如你刚刚所说,你并不清楚水师装备。真正有罪的,是兵部下面的文武官员……“

“朕相信你。朕给你十天时间,让你戴罪立功,将兵部那些玩忽职守的官员全部给朕找出来……这一次,朕必须要杀人,用他们脑袋告诉满朝文武官员,不管什么人,有多大权利,都不能对朕的军队搞小动作,否则,杀无赦……”

听到崇祯充满杀死的决定后,朝堂所有武将脸上,都流露出一丝发自内心的感动表情。

因为,几百年来,他们都是被文官压着,看文官的眼色做事。

而现在,崇祯皇帝直接用行动告诉他们,文官地位高于武官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从今以后,他们也可以抬起脑袋做官,在也不用担心文官迫害自己……

所以,崇祯的话说完后,包括刘云在内的十几个武将,就好像商量好了的一样,同时跪倒在地,一脸火热的喊道:“皇上英明……臣等带全天下将士,谢皇上……”

水师总兵刘云的忽然到来,不仅颠覆了朝堂上的轻松气氛,还让崇祯皇帝憋了一肚子的怒火而没有地方发泄……

所以,战船和火炮的事情刚刚得到解决,脸上仍然带着怒火的崇祯,就打算示意王承恩宣布退朝……

而就在王承恩准备开口的时候,户部尚书忽然站了出来。

还没有等崇祯有所反应,就脸色凝重的开口道……

“皇上,臣有本要奏……水师战船无法出海进行作战,也就意味着虎豹军水师战船,仍然可以毫无顾忌的把江南沿海海域变成他们的后花园……”

“如此情况下,我们通往外界的害路就被阻隔,商船也就没有办法出海同葡萄牙等国进行交易,换回朝廷急需的银子……”

“再加上盐税大大降低,抽调给水师的五百万两银子全部打水漂,朝廷新军也多了甘宁新军两万将士的花费。今年全面,朝廷税收最多只有一千五百万两。”

“到现在开始,时间才过去八个月,这一千五百万两白银的税收,就已经耗尽……”

“户部虽然还有三十万两白银的储存,但是,这些储存都是维持朝廷正常运转的,绝对不能用……”

“所以,朝廷要想保证稳定,坚持到明年税收收上来,至少还有八百万两白银的缺口……”

“当然,老臣所说的这个缺口,还仅仅是指朝廷新军不再继续扩军情况下的缺口……”

“如果朝廷新军按照陛下要求,在年底之前扩充到二十万人,那这个缺口将直接增加到一千五百万……毕竟,增加的八万朝廷新军,无论是粮饷,还是装备,都需要大量的银子……”

“如果朝廷不能在短时间内筹集到这么多银子,最迟下个月,十二万朝廷新军就会断饷……”

四个月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就算是对崇祯这个皇帝来说,也是天文数字。

所以,诺大的朝廷紧紧经过短暂议论就迅速恢复平静。包括崇祯皇帝在内,所有人脸上都流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震惊表情。

当然,在震惊表情的背后,则隐藏了他们发自内心的深深无奈……

连掌管全国钱粮税收的户部尚书都没有办法,更何况他们这些不接触税收的其他文武官员……

如此情况下,内阁首辅不得不站出来打破这种气氛……

对着崇祯皇帝,同样满脸无奈得说道:“皇上,实在是没有办法,朝廷就只能向几年前那样,向百姓加税……只要把现在的税收增加一倍,我们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一千五百万两白银,补充财政缺口,保证朝廷和十二万新军度过这场危机……”

第七百九十章穷兵黩武

“加税……”听到这两个字的时候,崇祯下意识就心动了……

因为,在朝廷迁都南京以前,一场又一次场的危机,就是通过加税渡过去的。

不过,这种心动并没有持续太久,就被紧随其后的犹豫给覆盖。

加税的确可以让朝廷度过眼前这场危机,让朝廷在短时间内获得银子。

但是,加税可能带来的恶劣后果,也是非常大的……

虽然崇祯不清楚江南一带百姓的收入怎么样。但是,一次性增加一倍的收入,一定可以让很多百姓家破人亡……

这种局面一旦被一些有心人给利用了,现在还是非常稳定的江南数省,一定会因此而变得动荡起来……

大量家破人亡的百姓,不得不揭竿而起,反对自己对他们的统治……

内阁首辅似乎看出了崇祯心中所想,紧随其后开口分析道:“皇上,江南百姓的收入,远远高于北方……加收一倍税收,虽然会让很多百姓吃不消,但绝不会引起江南的动荡……”

“另外,江南数省地主士绅的数量远远超过北方,财力也远远高过北方……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增加的税收,大部分都加到这些地主士绅身上,让他们占大头……“

“朝廷是为了保护他们手里的田地不被虎豹军收走而建立新军的,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他们都不能不出力……”

看到内阁首辅如此肯定,崇祯脸上的担忧。马上就消失不见。

而后。迅速将目光转移到户部尚书身上。开口问道:“爱卿,你是户部尚书,主管全国税收和钱粮,你认为此法是否妥当……”

作为一个从底层一步一步爬上来的官员,户部尚书清楚,如果真按照内阁首辅所说,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大部分都加到地主士绅身上,那的确不会影响到整个江南的稳定。

但是。户部尚书知道,在大明朝,再好的政策到了下面,都会完全变样。

几乎掌握着大明朝基层权利的地主士绅,绝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握在手里的财富被朝廷给收走。

即使朝廷将一千五百万两白银的大头全部分担到这些地主士绅身上,他们也回想尽一切办法,将分摊到自己身上的税收,全部分摊到下面的百姓身上……

所以,不管朝廷的政策再怎么好,最后受罪的。都是普通百姓……

但是,在崇祯皇帝一双充满期待目光的注视下。户部尚书知道,就算自己知道这些事实,此时此刻也不能说出来。

届时,自己不仅会引起崇祯皇帝的更大怒火,还会彻底得罪内阁首辅……

到时候,自己就算有再大能耐,也没有办法继续在朝廷,甚至于整个大明朝活下去……

所以,面对崇祯看向自己的期望目光,兵部尚书只能非常违心的肯定道。

“皇上,臣完全同意首辅大人的想法,对朝廷控制下的所有省份进行加税,特别是这些省份的地主士绅,让他们进一步为朝廷做贡献……”

“好,既然两位爱卿都认为这个办法甚为妥当,那么,朕决定,就按照首辅大人说得办,对朝廷控制下的所有省份进行加税……普通百姓加税五成,地主士绅加税一倍,商人的商税也加税一倍……下朝以后,朕马上拟旨,诏告天下……”

就在内阁首辅和户部尚书下意识长松一口气的时候,户部尚书没有看到的是。大殿中,至少十双阴沉而充满杀气的目光,同时向他射去。

向外射出这些目光的大臣,无一例外,都是一些背后有着庞大商业和土地的人。

对于他们来说,皇上的这个决定,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断了他们的财源和收入,侵犯了他们的利息。

虽然这个想法是内阁首辅提出来的,但是,内阁首辅毕竟是大明朝位高权重的第一大臣。

他们就是有再大的实力,也不敢同内阁首辅进行作对,得罪内阁首辅……

如此情况下,对这个提议起到推动作用的户部尚书,就成了他们眼中的替罪羊。

面对崇祯的决定,他们虽然没有说什么,而且还非常爽快的领命。

但是,这些人心中,却已经把户部尚书给恨上了。

可以肯定,下朝以后,这些人一定会通过各种手段,给户部尚书制造困难,阻扰户部尚书对他们进行增税……

当然,即使他们被迫向朝廷缴税了,他们也会把这些交出去的税收,全部分摊到自己手下的佃户身上。总之一句话,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破财……

在后世的民国时代,中国县以下的政权,都全部掌握在地方地主士绅手中,更何况几百年前,土地兼并更加严重的明朝末年。

此时此刻,仍然被朝廷控制的江南各省,在县和县以下政权中,除了县令是由朝廷委派之外,县衙的其他官员,无一例外,都是地方上有权有势的地主士绅。

所以,在农村,普通百姓都是先把粮税交给地方上的地主士绅,而后再通过这些地主士绅,交到县衙,最后一步一步到户部……

朝廷进行增税的圣旨,虽然在崇祯的命令下,要求诏告天下,让天下每个百姓都知道。

但是,实际情况却完全相反。

圣旨到了各县县衙后,县令第一时间做的不是让全县每个百姓都知道。

而是在第一时间,将全县所有地主士绅邀请到县衙,将圣旨内容讲给这些人知道。

距离南京城不到一百里的一个小县城内,平时很难看到一个人的县衙大堂,此时此刻直接剧集了超过五十个地主士绅。

而就在刚刚,县令正好当着他们面,将朝廷决定增税的圣旨,告诉了他们。

此时此刻,这些地主士绅,有的满脸愤怒,有的满脸憋屈,也有一脸不解的。

但是,在这不同的表情下,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想法:“朝廷是不是搞错了……普通百姓增加的税收竟然比自己这些地主士绅要少……”

“要知道,当年朝廷迁都南京那会,如果不是一家上百至数百两白银的无偿支持,刚刚迁都南京的朝廷,根本没有办法维持下去,更何况组建十万新军。

而现在,时间才过了一年,朝廷竟然翻脸不认人,增加大家每年要上缴朝廷的税收,而且一加就是一倍,那不是要他们命吗……

第七百九十二章崇祯疯了

一番激烈的讨论过后,坐在县令下首第一位的老人,似乎做出了什么决定。

用自己斩钉截铁的话回答道:“县令,为了支持朝廷,加税这件事,老朽是绝对支持的。毕竟,我们是在朝廷的保护下活着……”

“但是,诸位家里的家财,也不是凭空的来的。都是大家祖祖辈辈辛苦积累下来的,现在就凭借朝廷一道圣旨就全部捐献出去,就算老朽同意,老朽的祖祖辈辈们也不会同意……所以,对于朝廷加税的圣旨,老朽举双手赞成,但是,老朽不会出一两银子……”

做在这里的这些人,每个人都是家里的主事,都是人精……

老人的话刚刚说完,就引起他们大片大片的赞同……

看到这里,空有县令这个名头,但却没有多大权利的县令,眉头马上就皱了起来。

对着大家,一脸不满的反问道:“既然如此,那你们不是为难本官吗……你们不交,紧凭那些普通百姓增加的税收,连朝廷给我县任务的三成都不到……”

县令的话刚刚说完,一个声音就在县衙大堂响起:“这还不简单,把老百姓今年要交的粮税,在朝廷增加五成的基础上,我们再增加五成……”

“这样一来,县令大人的缺口就补齐了……”

增加五成的基础上再增加五成,那就是一倍还要多……

这个解决办法的确可以将朝廷增加的税收全部收齐。但是,下面的老百姓就惨了。

作为朝廷下派所有官员中最接近普通百姓的县令,他非常清楚。江南百姓比起北方百姓来说。虽然富裕不少。但是。这个富裕也仅限于风调雨顺年间,一家人的生活无忧,不用饿肚子……

如果真让他们承受比往年多两倍的粮税,可以肯定,很多家底不怎么丰厚的百姓,交完粮税以后,就会面临饿肚子和家破人亡的结局……

而境内出现这种情况后,最高兴的就要数眼前这些地主士绅了。

为了不饿肚子。普通百姓只能向他们借粮食……

随着利息越滚越多,用不了多久,这些百姓就会发现,以他们每年的收入,根本不可能还清这些借贷。

如此情况下,他们只能拿出手中耐以活命的土地,抵给这些地主士绅……

慢慢得,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将土地抵给地主士绅,从一个普通百姓。变成依附在地主士绅身边的佃户……

当然,在这些失去土地的普通百姓中间。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当佃户……

那些不愿意去当佃户的百姓,为了活下去,就会一步一步变成杀人越货的盗匪……

总之一句话,进一步增加百姓税收,虽然能解决问题。但是,却给朝廷带来两个更大,而且更严峻的问题……土地兼并和盗匪横行,搞不好演变成流民遍地都有可能……

作为一个官场中人,县令非常清楚,这种情况一旦出现,江南就会慢慢变成当初的北方数省。一点一点撬动大明朝本来就已经不稳定的根基……

不过,带来的问题虽然很多。但是,这些问题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

不仅如此,土地兼并给他们带来的巨大收益,就好像一个诱人的诱饵一样,让他们的眼睛,不断向外射出一双双充满炙热的目光。

所以,加税的声音刚刚响起,一大片的赞同声就传到县令耳朵……

作为一个没有太多权利的县令,此时此刻,即使想为朝廷未来做些事情,反对继续加税。

但是,在大片的赞同声中,孤身一人的他,除了赞同,没有其他任何办法。

否则,不说自己还能不能继续在县令位置上坐下去,也许连性命都可能保不住。

县令没有猜错,加税的文书被这些地主士绅带回家,并且告诉辖区每一个百姓后。很多人脸上,直接就流露出一副充满绝望的表情。

但是,那些只想着自己利益的地主士绅可不管这些。

老百姓愿意交的还好,不愿意交的,直接带着家丁打手,到家里面强行征粮。

没有粮食的,用值钱的东西来抵……

不到一个月时间,江南各省就被这些地主士绅搞得乌烟瘴气。

如果是细心得人,这时一定可以发现,各地县城中,进行乞讨的乞丐,忽然之间比以前多了十倍都不止。

以往只有受灾年份才能看到的卖儿卖女现象,竟然在这个风调雨顺的年景出现了……

当然,这些都是崇祯皇帝不知道的,也是朝臣不敢告诉崇祯的。

因为,此时此刻的崇祯,已经对军队有了前所未有得依靠和

迷恋……

朝廷增加的税收刚刚到户部还没有悟热,就在崇祯的命令下,开始进行招兵扩军……

在崇祯眼中,只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在手,任何威胁都可以得到解决。

而这,也是虎豹军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原因。

但是,他却忽视了另一个问题……卫征对虎豹军的投入的确很大,不管什么时候,对军队的投入都只有增加而没有减少。

不过,除了军队,卫征还有一个仅次于军队,仍然非常大的投入,那就是普通百姓……

通过这些投入,获取境内民心,让所有百姓都拥护自己。

而眼前的崇祯,不仅忽视了这个方面,不向百姓投入一两银子。还为了组建新军,进一步加强对老百姓的收寡,将他们逼上家破人亡的结局……

可以肯定,用不了多久,崇祯就会彻底失去民心……

失去民心后,就算他拥有再多的军队,也挡不住来自四面八方的反抗。

就在崇祯皇帝带着对新军的执着,急需扩充新军的时候。

远在北京城的卫征,正一脸冷笑的看着骆养性刚刚送来的情报……

当他看到崇祯对老百姓的收剐已经到穷兵黩武的地步后,卫征直说了一句话:“崇祯皇帝一定是被我们给逼疯了……”

“这样继续搞下去,就算没有虎豹军,他也会死在自己手里……他这是逼着江南百姓造它的反啊……”

第七百九十三章再添一把火

越是了解卫征就越清楚,卫征是一个非常简单而且光明磊落的人。

所以,在卫征面前,骆养性也开始慢慢放得轻松起来。

卫征的话刚刚说完,骆养性就没有丝毫紧张得接口道:“的确是官逼民反……因为朝廷加税,很多百姓一夜之间就变得一无所有。”

“在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那些针对普通百姓的私盐贩子,生意可以说是大不如前……”

“如此情况下,很多私盐贩子在贩卖私盐的同时,也干起了杀人越货的买卖……”

“不仅如此,很多一夜之间就变得一无所有的百姓,看到走私私盐和杀人越货可以活下去,就纷纷加入他们……”

“根据内卫的最新统计,一个月来,加入走私私盐行列和土匪行列的普通百姓,至少有三万人之多……江南每个县城,都多出那么几股土匪和盗贼,可谓是乌烟瘴气……”

听到这里,卫征脸上的嘲讽笑容就更多了,一脸平静的说道:“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从今以后,如果朝廷每年的税收都是这么多,那么,因为活不下去而当土匪的百姓就会变得更多……”

“长此以往下去,本来还是非常富裕的江南数省,就会变得土匪横行,流民遍地……”

“到时候,他崇祯辛辛苦苦组建的朝廷新军,还没有来得及对付我虎豹军,就不得不面对境内多如牛毛的土匪,然后被这些土匪彻底得拖在境内。无法抽身出来……”

“如此一来。我虎豹军扩军完成后。只需要两个军的兵力,就可以顺势南下,打朝廷一个措手不及。将崇祯辛辛苦苦组建的十多万新军各个击破,灭了崇祯的希望……”

这时,就算老谋深算的骆养性,也忍不住开始感慨卫征当初的决定。

作为一个古代人,骆养性就是想破脑袋也不可能想到,打破一个国家的财政和税收。也可以给一个国家带来毁灭性打击。

所以,卫征的话刚刚说完,骆养性就忍不住开口感慨道:“王爷英明……真没有想到,几个月前王爷您的一个小小决定,竟然可以带来如此巨大的好处……这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

卫征脸上并没有因为骆养性的恭维而露出太多笑容。

反而在骆养性的注视下,一脸担忧的说道……

“这对我们打败朝廷,夺取江南来说,的确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它所产生的强大破坏力。也是非常大得……本王现在很担心,等我们将来接手江南的时候。江南会跟北方数省一样,被朝廷破坏殆尽,需要我们花费大量时间和银子去恢复……”

“所以,本王在想,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在保住这些好处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战乱对整个江南的破坏……“

让卫征失望的是,自己没有从骆养性身上看到丝毫自己想要的答案……

而就在这时,卫征心中,却冒出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

因为,此时此刻的他,忽然想到后世抗战时期,一个几乎挽救了整个抗战的战略战法!

那就是敌后根据地和游击战……

想到这里,卫征的眼睛直接一亮,对着骆养性问道:“骆指挥使,你说我们有没有可能在江南本来就很混乱的局面上,再添上一把火……”

看到骆养性脸上迅速流露出来的不解表情,卫征紧随其后开口解释道……

“既然江南这些省份的土匪多如牛毛,那我们就派人将这些土匪组织起来,为我所用……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尽可能避免土匪对这些省份的破坏……”

“不仅如此,我们还能对这些土匪进行正规训练,给他们装备火枪和手榴弹,让他们在江南占领一些地盘,对抗朝廷新军……”

“如此一来,等我们将来进攻江南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在这些土匪的协助下,内外夹击,用最短时间和最小代价拿下朝廷新军,占领江南……”

骆养性的眼睛一亮,下意识就开口肯定道:“王爷英明……这些多如牛毛的土匪,表面上看是土匪,实际上就是一群刚刚放下锄头的百姓,战斗力连我们刚刚训练出来的新兵都不如……”

“如果我们能派一些老兵过去,控制他们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不说多了,一府之地能有一个班的虎豹军老兵,再给他们足够的火器装备,他们就能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地盘……”

“要知道,朝廷组建的新军虽然厉害,但也仅限于新军而已。地方守备部队和我们以前碰到的官军相比,不仅没有进步,而且还有一定的不如……”

卫征点了点头肯定道:“一府之地一个班的虎豹军,一省之地就是一个连的样子……这样算起来,整个江南数省,也就需要一个团的兵力……”

“虽然站在虎豹军的兵力不足,而且正在进行扩军……但是,从十多万人中间抽出一个团的兵力,还是能够做到的……”

“本王的想法是,前往每个府的十多个将士,都由一个连长或副连长进行指挥,然后再陪给他三个排长和副排长,剩下的全部给一年以上的老兵,并且带上一个连的火枪手榴弹,在内卫的帮助下,秘密前往江南……”

“等将来我虎豹军打到江南后,他们如果能按照虎豹军标准扩军一个营,本王就让他当营长。扩充一个团,本王就让他当团长……”

“因为这些人身处江南,参谋部即使想管也是无能为力……所以,只要这些人进入江南,他们就归你骆养性来管……至于他们的身份,仍然是虎豹军将士和军官……”

“怎么样,骆指挥使,对于本王的这个提议,你有什么想法……”

可以这么说,只要自己接下这个差事,自己在虎豹军中的地位不仅更加稳固,而且还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这么好的机会,骆养性当然不会放过。

想也没有想就回答:“请王爷放心,王爷你相信我骆养性,我骆养性就一定不让王爷你失望……”

“好……”卫征一脸满意的回答……

“这样,本王马上给你写一个手令,你拿着手令去找参谋长,让参谋长给你调兵……装备参谋长也回一起给你……至于剩下的,就要靠你自己了……”

第七百九十四章事败泄密

拿到卫征给自己的手令后,一脸激动的骆养性并没有马上离开。

不仅如此,脸上的表情,也在第一时间被严肃给覆盖。

对骆养性已经有了一定了解的卫征知道,只要骆养性脸上露出这种严肃表情,就意味着骆养性一定有什么大事要向自己汇报。

所以,卫征也在第一时间收敛了脸上的笑容……

果然,就在卫征一脸凝重,等待骆养性下文的时候。

脸色严肃的骆养性,直接掏出一张已经整理好的情报。

将其递到卫征面前后,用自己尽可能平静的语气说道:“王爷,这是内卫刚刚从甘宁两省和第五军传回来的情报……因为事情太大,我仅仅整理了一下,就送过来了……。”

提到甘宁两省,卫征下意识就想到刚刚离开北京城不久的周书源。

于此同时,心中也在期盼,情报内容千万不要和周书源有关系……要不然,自己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对待曾经给虎豹军和自己立过汗马功劳的他……

然而,希望越大,也就意味着失望越大……

当卫征看完情报后,卫征脸上的凝重表情,已经在无形之中被怒火给覆盖。

紧握情报的右手狠狠砸在桌上后,卫征整个人就好像一头发怒的狮子,发泄似得大声骂道:“他周书源想要干什么,他难道想把甘宁两省变成它的独立王国,把第五军两万多将士变成他一个人的私军吗……”

“之所以把他贬职为甘宁总督,本王就是想让他在甘宁总督位置上。好好反省反省。不要对权利那么痴迷……要不然。他早晚都会因此而送命……现在呢,不仅不进行反应,还变本加厉……难道权利对于他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

骆养性给卫征的情报上清楚写着,周书源上任甘宁总督的一个多月时间中,毫无顾忌的排挤麾下不愿意归顺他的文武官员,并且将他的心腹安排到非常重要的岗位……“

”不仅如此,他还在甘宁两省通往北京城的必经之路安排了重兵。拦截一切想要不通过他而联系卫征的人……“

”如果不是在周书源上任之前,骆养性专门加强了对第五军的情报收集,并且内卫拥有自己的消息传递情报,也许到现在为止,卫征都还不知道周书源在甘宁两省的所作所为……”

再次看了一遍情报内容后,卫征虽然很愤怒,但并没有因此而失去理智……

深吸一口气后,直接对门口侍卫命令道:“马上把参谋长叫来,要快……”

当气喘吁吁来到这里的孙程宗,刚刚准备问一问到底出了什么事的时候。

得到卫征许可的骆养性。直接就将情报递给了孙程宗。

等孙程宗看完后,孙程宗额头上。直接就冒出一颗颗豆大的汗珠……

因为,情报内容对于自己来说,实在是太震惊了……

在虎豹军中,一军军长虽然有权利对营和营以下军官进行任命,但是,这些任命完了后,都要到参谋部进行备案的。至于团级和团以上军官,只有参谋部和眼前的王爷,才有权利进行任免……”

而情报上竟然说,周书源上任以后,不仅任免了大量营以下军官,还有六个团长,两个师长,也被他以各种理由给拿下,这不是越权了吗……

更加重要的是,这么大的事情发生后,作为参谋长的自己,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收到,这不是自己失职吗……

对于情报的内容,刚刚看到的时候,孙程宗也怀疑过。

但是,看完卫征和骆养性两人的表情后,孙程宗就不怀疑了。

所以,刚刚看完情报内容,孙程宗就大声请罪道:”王爷,我失职了,这么大的事情,我作为参谋长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收到……请王爷降罪……“

卫征摆了摆手说道:“不仅是你,骆养性也才知道……如果这个周书源真不想让我们知道,那我们还真没有太多办法……毕竟,甘宁两省距离我们实在是太远了,而且还非常偏……”

“所以,你没有错……这么着急把你叫来,不是为了问罪,是让你想一个解决办法……”

下意识长松一口气的孙程宗,仅仅经过短暂沉思就回答道:“王爷,我们可以断了第五军的粮饷……甘宁两省的情况我们都清楚,失去山陕两省的粮饷不给,不说两万多虎豹军,就连甘宁两省剩下的几十万百姓,都会马上饿肚子……”

“如此一来,无法给麾下将士发放粮饷的周总督,就不得不向王爷您请罪……否则,紧凭第五军数万将士的怒火,都不是周总督所能够承受得了的……”

孙程宗的办法,就目前来说,是最好不过的办法。

但是,卫征并没有马上同意,而是陷入长时间的犹豫之中。

因为,这个办法实行以后,如果周书源没能审时度势及时向自己请罪,山陕两省的粮饷补充没有及时送到,第五军两万多将士很可能直接就会崩溃。

毕竟,甘宁两省距离自己实在是太远了,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没有办法掌握的……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周书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