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明末生涯-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一双眼睛再次黯然起来的黄太极,毫不犹豫的说出自己心中担忧。

范文程似乎早就看出这个问题,黄太极刚刚说完,一双眼睛就变得伶俐起来。

而后,对着黄太极一脸严肃的问道:“大汗,奴才不知道大汗亲手训练的火器部队是否形成战斗力……但是,奴才知道,虎豹军攻占甘宁两省的战斗中,朝廷刚刚组建的甘宁新军,就是凭借数千火枪兵,消灭了数千虎豹军……“

“大汗要想在虎豹军大举进攻之前,筹集到足够的粮食和物资,只能从虎豹军身上下手……”

“经过长达一年时间发展。虎豹军已经向辽东移民百万人之多。如今的辽东。已经再次恢复昔日的繁华……只要我们想办法攻破几座县城。特别是辽东虎豹军后勤基地。仅仅凭借缴获,就足够后金国一年以上的所有需求……”

和拥有边关要塞进行防守的关内相比,仅仅依靠一些县城据点作为边境线的辽东,显然更加符合后金铁骑的劫掠目标。

所以,黄太极对辽东的了解,显然要比范文程多很多……

在黄太极得到的消息中,虎豹军移民辽东的一百多万汉人,已经将辽东可以耕种的土地。全部种上了粮食。最多两个月,这些粮食就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大丰收……一百多万汉人,就算一人收获一担粮食,那也是一千多万担粮食。

到时候,不说多了,以后金铁骑强悍的突袭和劫掠能力,短时间内抢回几百万担粮食,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几百万担粮食,就算是放开了吃,也足够后金吃上一年时间。

当然。如果运气好,能够打下一个辽东虎豹军的后勤基地。那缴获,不仅可以满足麾下数万后金军一年,甚至于两年的所需。也许还能缴获不少后金急需的火器和装备,进一步扩充后金军中的火器部队,为将来反攻和崛起,做好准备……

这个诱惑对于黄太极来说,显然非常大。范文程的话音刚刚落下,黄太极一双黯然的眼睛,就再次向外射出两道精光。

而后,对着范文程回答:“通过战场缴获,兵器坊的自行仿造,再加上走私和购买……我后金军的火器部队已经扩充到一万五千人……其中,三千火枪兵装备战场缴获虎豹军的最新式火器……”

“除了火枪,这一万五千火器部队,每人还装备仿造手榴弹五个……”

“火炮方面,全军上下一共装备红衣大炮八十门,佛郎机等小口径火炮两百五十余门……”

“本汗可以肯定的说,在这一年时间中,本汗已经把后金国有限的财力和物力,全部投入到这只火器部队身上……”

对于这支只听命于黄太极的火器部队,范文程知道的东西,并不是很多。

所以,当他听完黄太极的介绍后,直接就被镇住了。

他没有想到,一直以来都是种骑射而轻火器的黄太极,竟然会如此重视火器部队,并且给火器部队装备了这么多先进火器……

可以这么说,这一万五千人的火器部队,除了在火器威力上,和虎豹军相比,有所不足外。同等数量军队,后金火器部队中的火器数量,特别是重炮数量,甚至已经超过虎豹军……

如此一来,只要这支火器部队拥有一定战斗力,完全拥有同虎豹军进行一战的能力。

不值得当的话,这支火器部队也许还能像朝廷的甘宁新军一样,在战场上直接消灭几和虎豹军火枪团……

就在范文程还没有从黄太极给他带来的惊喜中反应过来时,黄太极的声音,已经再次传到它的耳朵……

“除了这支完全由汉人组成的火器部队外,在补充大量蒙古人后,我后金军中的八旗主力,重新恢复到五万人的总兵力……”

“除了正黄,镶黄两大旗每一旗都是一万铁骑外。剩下的流大旗,都拥有五千骑兵精锐。这些骑兵,除了原有装备外,每个骑兵还装备了两个威力巨大的手榴弹,用于战场突破和厮杀……”

“嘶……”听到这里,即使是心中有所准备的范文程,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他没有想到,在后金被封锁,如此困难的情况下。眼前的大汗黄太极,仍然没有忘记厉兵秣马。在短短一年时间……不,不到一年时间,就将后金军发现到如此强大的地步。

虽然这五万铁骑,在虎豹军强大的火器部队面前,基本没有什么威胁。

但是,有这五万铁骑在手,至少可以做到一点,那就是迫使辽东虎豹军已经分散开来的虎豹军不敢离开县城,聚集在一起。

而这,也就给了后金军一万五千火枪兵一个各个击破的机会。

想到这里,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直接出现在范文程脑海。

将这个大胆想法的可行性进行一番分析后,范文程非常惊喜的发现。整个布局只要布置得当,不出现什么意外。在后金军调动所有主力全部出动的情况下,整个辽东,甚至都有可能遭到后金军洗劫。

如此一来,后金军可能在此次洗劫中获得的战果,就会变得非常惊人。

第七百五十五章走私

带着满脸惊喜将心中想法,尽可能详尽的说出来后。黄太极脸上直接就流露出一副非常认可的表情,并且提出自己想法和意见……

很快,一个针对辽东,给辽东虎豹军以重创的庞大作战计划,就出现在两人面前……

确保整个计划再也没有什么漏洞后,黄太极直接就开口决定道:“现在距离秋收还有两个月时间。所以,我们的出击时间就定在两个月后。但是,这两个月时间,我们必须做好充足的出征准备……当然,保密的重要性,本汗就不多说了。出征之前,绝对不能让辽东虎豹军有任何察觉……”

就在后金倾尽国力,开始为两个月后出征做准备的时候。

一艘海船,直接停靠在扬州码头。

在大批走下海船的人群中间,几个看了一眼就不会再看第二眼的中年人。一下船,就被两个人给接走,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半个时辰后,这几个中年人就出现在扬州城一套再普通不过的院子里。

看到来人,早已经等在院子里的几个中年人,直接迎了出来,一脸激动的叫道……

“大人……你终于回来了……不知道指挥使大人有没有新的任务交给我们……”

走在最前面,脸色略微疲惫的中年汉子,直接开口肯定道:“当然,不仅有任务,而且还是一个非常好的任务……我肯定,只要大家把这个任务完成好了,每人至少可以分得万两白银的赏赐……”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猜到。这些人都不是普通百姓。

的确。聚集在这里的人,都是虎豹军内卫打入扬州城的一些骨干。

作为细作,他们的饷银虽然远远高于虎豹军将士,甚至于高于虎豹军的一些底层军官。但是,他们毕竟生活在繁华的扬州城内。有限的饷银和赏赐,在保证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后,就没剩下太多的剩余……所以,当他们听到万两白银的赏赐后。每个人眼睛,都向外射出两道充满炙热的精光。

看着站在面前的主事,就好像看到一堆金元宝一样,两眼放光。

刚刚从北京城回来的主事没有让他们等太久,迎着大家看向自己的炙热目光,一脸若有所思的反问道:“大家在扬州城潜伏了那么久,不知道大家对扬州城的盐价是否清楚……”

“当然……”主事的话音刚刚落下,一个中年人就开口回答……

“在扬州城,官盐中的普通海盐,价格为十文钱一斤……精盐的价格为五十文一斤……另外。扬州市场上也流通了不少的私盐……价格为八文一斤和四十文一斤……只是,私盐的数量很少。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

主事点了点头,继续问道:“如果我以两文钱和十文钱的进价,运一批私盐过来,大家有没有办法将它们卖出去……”

“这是肯定的……”刚刚说话的中年人,想也没有想就开口回答……

“我认识扬州城不少的私盐贩子,让他们出手,每个月至少可以卖出五万斤盐……他们走私盐的进价是五文和三十文,我们可以用四文和二十文的价格卖给他们……”

对于这个结果,主事显然不是很满意。在大家注视下,一脸严肃的分析道:“整个扬州境内的百姓,一共有三十万……按照一个人一个月一斤盐进行计算,一个月就是三十万斤盐……仅仅五万斤私盐投入市场,对官盐来说,根本产生不了太大影响……”

说完,主事直接狠了狠心,继续问道:“如果我们以三文和十五文的价钱,将盐卖给他们……一个月时间,他们可以消化多少……”

“十万斤……主事大人,走私私盐毕竟是走私私盐……价格再低,也只能在暗处进行贩卖……所以,十万斤已经是这些私盐贩子的承受极限了……”

就在主事眉头,下意识皱起来的时候。另一个部下,忽然开口提醒道:“大人,价格如果真这么低的话,我以为,我们不仅可以考虑私盐贩子,还可以考虑一下扬州城内的盐商……”

“扬州城所有盐商手里的官盐,都是朝廷以七文和三十五文的价格,卖给他们的。如果我们真能以三文和十五文的价格给他们供应海盐,就算是冒着砍头的罪名,他们也会从我们手里买盐……毕竟,这里面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而他们能当上盐商,每个人背后,都隐藏着一股非常大的实力。只要有足够利益吸引他们,什么朝廷,什么律法,都会被特们直接忽略……“

主事的眼睛一亮,赶紧开口追问道:“那你认为,这些盐商每个月可以帮我们吃掉多少盐……”

“至少十五万斤……”刚刚开口说话的部下,想也没有想就回答……

这时,主事凝重的脸上,终于流露出一丝发自内心的笑容。在大家注视下,大声肯定道:“好,就这么办……私盐贩子和盐商两条路我们都走……”

和主事脸上的激动相比,一众部下脸上,仍然是一片的疑惑和迷茫。

看到这里,主事赶紧开口解释道:“大家一定在好奇,我为什么会问大家这些问题……现在,我要肯定告诉大家的是,指挥使大人交给我们的任务就是贩私盐,三个月以内,让朝廷的官盐彻底没有销路,让朝廷在盐税上,收不到一两银子的税收……”

“指挥使大人说了,从现在开始,外贸司会无限制向我们供应海盐,价格就是我刚开始说得两文和十文。至于我们卖出去的价格,全部由我们自己定,中间的差价,也全部作为赏赐啊,分给大家……但是,不管我们定一个什么价,一定要在三个月以内,让扬州各地的官盐,彻底没有销路……”

“当然,在执行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大家的饷银该是多少还是多少。至于买盐得到的银子,全部以赏赐的形式分发给大家……”

“你们这些人中间,每个人都管着至少一个县……我们按照一个县一个月十万斤海盐进行计算。就算每斤海盐只赚一文钱,十万斤海盐也是整整一百两银子,整整是你们饷银的五倍还不止……大家说,这个任务对于你们来说,是不是好事……”

毫无疑问,主额的话让每个人都心动了。

如果不是主事还没有命令,这些人已经第一时间离开扬州城,回到自己所在县城,寻找给自己贩卖私盐的盐商和贩子……

第七百五十六章盐铁司的无奈

不管在什么时候,利益都是可以让人疯狂的东西。

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扬州城内的几大盐商可不管什么朝廷法度。不仅同意吃下内卫能够供应的所有海盐,而且还在海盐的运输途径上,给内卫打掩护……

于是,一个月不到,仅仅扬州一府之地,就吃掉了内卫走私过来的百万斤海盐。

随着价格越来越便宜的走私海盐流入市场,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官绅地主,都不在光顾价格昂贵的官盐。

于是,整个扬州府境内,一个月前还是百万斤官盐的消耗量,转眼之间就下降到不足十万斤。更加重要的是,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接受价格低廉的走私盐。官盐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还在进一步降低。

面对这个情况,首先做出反应的就是各地专门打击走私的盐铁司。

但是,在大量盐商都加入走私的情况下,以盐商为背景和支撑的盐铁司,除了无功而反外,没有起到其他丝毫作用。

很快,这个情况就被各地的盐铁司衙门汇报到了朝廷。

位于南京城内的盐铁司衙门,几个身穿朝廷官服的中年人,正带着满脸凝重,看着手中一份接着一份文书。完了后,迅速将汇总出来的情况,送到朝廷任命的正跑品盐铁司指挥使手里。

一年前,盐铁司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打击走私,并不怎么受到朝廷上下的重视。

但是。从朝廷迁都南京。对整个盐业进行改革以后。盐铁司就成了朝廷中,一个非常炙手可热的部门。

因为,江南所有省份所需要的海盐,都要经过盐铁司之手,才会到达各大盐商手里。

正因为所有海盐都被盐铁司控制在手里,盐铁司直接通过贩卖价格开收取盐税……

虽然朝廷只控制了大明不到三分之二的江山。但是,盐铁司每个月收到的盐税,却是原来的两倍还要多。

面对如此巨额的盐税收入。原来很少有人关注的盐铁司,直接进入朝廷视野。正三品的盐铁司指挥使,也在无形之中成了朝廷重臣,深受崇祯皇帝信任。

然而,就在指挥使一脸意气风发,准备在盐铁司大干一场,不辜负崇祯皇帝信任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每个月不断往上增长的官盐消耗量,不仅不再增长,而且还出现下跌的迹象。

刚开始。指挥使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作为盐铁司指挥使,他清楚。官盐再好,再怎么便宜,市场都会有饱和的时候。一旦官盐市场达到饱和,官盐每个月的消耗量,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慢慢减少。

但是,让指挥使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减少并不是慢慢减少,而是成直线,大幅度的减少……

仅仅一个月时间,江南数省每个月七八千万斤海盐的消耗量,就变成如今的两千万斤不到。

因为盐铁司上下根本没有预料到这种事情,手握海盐的虎豹军,仍然以以前的消耗量,源源不断给盐铁司送来海盐。

此时此刻,盐铁司位于南京城外的仓库,已经堆积了堆积如山的海盐……

官盐卖不出去,也就意味着盐铁司没有收入。盐铁司没有收入,也就意味着朝廷这个月的盐税收入会大大降低。

可以肯定,这个消息一旦传到朝廷,传到崇祯耳朵。自己盐铁司指挥使的官位不仅保不住,也许连性命都很难保住。

作为朝廷重臣,指挥使非常清楚盐税在朝廷所有税收中的重要性。失去盐税,不说多了,朝廷税收至少要剪掉三成。

皇上刚刚在朝堂上下旨,朝廷上下各个部门,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增加税收。

如此紧要关头,自己不仅没有响应皇上圣旨,还反其道而行之。这不是自己把脑袋送到崇祯皇帝面前,让崇祯皇帝杀鸡儆猴吗?

想到这里,南京城虽然已经过了炎炎夏日。但是,指挥使额头上,仍然不断冒出一颗颗豆大的汗珠。

此时此刻,指挥使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在皇帝知道这件事之前,非常完美的将这件事给解决掉。

于是,脸色阴沉的他,直接对站在面前的部下吼道:“谁能告诉本官,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朝廷每个月发给你们的俸禄,难道都喂猪了吗……。”

一句话说得好,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年代。

所以,面对指挥使的怒吼,大家能做的就是憋着一张通红的脸,默默承受。

面对这个情况,同样一脸憋屈的指挥使,只能带着满脸怒火,点名问道:“王大人,你是稽查私盐的……你说,这个月官盐的消耗量为什么会降低的如此厉害……本官不相信,江南上万万百姓都不需要吃盐……”

被点名的官员,虽然很不想站出来。

但是,在指挥使一双伶俐目光的注视下,不得不硬着头皮回答:“大人,下官有罪……都是下关稽查私盐不利,导致私盐大量涌入江南,才导致现在这个情况,请大人息怒……”

“私盐,果然是私盐……王大人你不要告诉本官,江南数省数万人的官差,都控制不了私盐……”对于部下的解释,指挥使一点也不满意。继续语气森然的反问道……

虽然接下来的回答,很可能让自己丢官,甚至于入狱。但是,在指挥使的注视下,这个神情沮丧的官员,不得不继续回答:“大人,下官手里的官差的确有很多。但是,他们最多只能用来吓吓人,碰上真正的私盐贩子,一点办法也没有……”

“更加重要的是,这些涌入江南的海盐,就是走海路过来的……江南的海岸那么长,我们根本防不胜防……”

“最后,下官还有一句话要说。这些贩卖私盐的走私贩子,一定有一股势力在背后支持他们。仅仅一个月时间,他们的实力就发生和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的私盐贩子,甚至装备了连军队都没有装备的火枪……”

“至于他们运送海盐的海船,也不是普通商船……下官如果没有看错的话,这些走私船都是虎豹军水师装备的战船……”

第七百五十七章海上拦截

“虎豹军水师战船……”指挥使猛的一楞,一脸不可思议的反问道。

随后,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浮现到指挥使脑海……

如果虎豹军连水师战船都参与到这场走私中来,那就直接证明,虎豹军一定清楚这场走私。更有甚者,虎豹军很可能就是这场大规模走私的最后推动者。

连虎豹军都参与进来了,不用说,这件事已经不是自己一个正三品指挥使能控制了。

想到这里,指挥使直接开口道:“这件事已经不是我盐铁司能够控制得了了,本官决定,马上上报朝廷,上报陛下……”

“但是,在上报之前,我盐铁司必须要拿出一个具体的解决办法出来。要不然,在奏对陛下的时候,本官就会无话可说……所以,都想一想,针对这个私盐泛滥,还有虎豹军参与的局面,我盐铁司该怎么做,才能让朝廷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专门缉拿走私的部下,仅仅经过短暂沉思就开口回答:“源头……只要我们能控制住私盐源头,不让私盐大规模流入江南,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指挥使的眼睛先是一亮,紧随其后就再次恢复成刚刚的黯然。

而后,对着部下回答:“私盐的源头,毫无意外,在虎豹军位于山东的盐场。但是,你们认为,虎豹军会承认向我们走私私盐吗?只要虎豹军不承认,朝廷就拿虎豹军没有任何办法。毕竟,朝廷不可能为了一个私盐。就贸然同虎豹军进行开战……”

完了后。指挥使似乎想到了什么。直接对部下反问道:“有没有办法在朝廷控制的江南一带,通过缉拿等方式,控制住私盐走私……”

部下一脸无奈的摇头否定道:“基本没有可能……大人,真正导致私盐泛滥的罪魁祸首,并不是那些私盐贩子,而是在朝廷和地方,都拥有很雄厚背景的盐商……对于这些盐商,我盐铁司根本没有丝毫办法去对付他们……”

听到盐商二字。指挥使本来就黯然的一双眼睛,此时此刻变得就更加黯然了。

能在大明朝当上盐商,无一例外,都是在朝廷有人的商人。

再加上他们手握朝廷分发的盐引,可以正大光明的卖盐,盐铁司基本没有办法去管控他们。

所以,一番讨论下来,问题还是回归到了私盐的源头之上。

就在这时,缉拿盐铁走私的部下,再次开口提议道:“大人。既然没有办法控制私盐的走私源头……下官以为,我们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不让这些走海路的私盐登岸,在海上,抓住这些走私私盐的商船和战船……”

再没有其他解决办法的情况下,这个不是办法中的办法,直接就成了指挥使在崇祯面前进行奏对的救命砝码。

于是,一个时辰不到,指挥使就出现在崇祯皇帝面前。

没有出乎指挥使意料,自己刚刚把情况上奏,崇祯皇帝刚刚还是平静的一张脸,马上就因为愤怒而被涨得通红。

特别是当他得知,整个事情的罪魁祸首竟然是虎豹军后,脸上的愤怒,直接就被憋屈和杀气给笼罩。

紧握着的拳头狠狠砸在面前龙案上后,一脸阴沉的骂道:“虎豹军,简直是欺人太甚……”

“马上把内阁几位爱卿叫来……盐税几乎占据了朝廷所有税收的三成,绝对不能出现任何意外……马上去宣内阁几位爱卿,朕马上要见到他们……”

几个人急匆匆赶到大殿,并且从盐铁司指挥使口中得知整个事情后。内阁首辅想也没有想就开口回答:“陛下,老臣肯定,整个走私的最后推手,一定是虎豹军……”

“至于虎豹军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让朝廷在盐税上,收不到一两银子……”

对于这个回答,崇祯一点也不满意……对着内阁首辅,毫不留情的开口反驳道:“爱卿说得这些,朕逗清楚……朕把你们叫来,要的是解决办法,怎样才能让朝廷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朝廷新军扩军在既,到处都需要银子。如此关键时刻,盐税绝对不能出任何问题……不仅不能出问题,朝廷在盐税上,还要进一步加税,让盐税收入达到每年一千万两白银……”

这个时候,盐铁司指挥使不得不在内阁首辅的示意下开口回答:“陛下,老臣集中盐铁司所有文武官员想到一个解决办法,不知道是否可行……”

“说……”崇祯皇帝的眼睛一亮,赶紧开口追问道……

面对身边同时看向自己的好几双目光,指挥使强压住自己内心的紧张,尽可能简单的回答:“盐老臣的想法是……朝廷马上派出水师战船,封锁虎豹军水师可能南下的海域……。”

“只要运送私盐的虎豹军水师战船不再南下,失去私盐渠道的各地盐商,就不得不重新从盐铁司手中购买官盐……如此一来,朝廷盐税就会不受任何损失。”

对于这个提议,崇祯并没有马上回答……

一双眼睛迅速向外射出两道精光的同时,直接对内阁首辅问道:“王爱卿……你认为,盐铁司提出来的这个办法是否可行……”

一番沉思后的内阁首辅赶紧开口回答:“陛下,在没有办法控制走私源头的情况下。不让私盐南下,进入江南,绝对是最便捷,付出最小的办法……”

“老臣完全同意这个想法……只是,老臣不知道,朝廷水师是不是虎豹军水师的对手……毕竟,我们谁也不知道,在拦截过程中,两支水师会不会爆发水战……”

“要知道,那些运送私盐的虎豹军水师战船,并没有打出虎豹军旗号。即使爆发水战,对朝廷和虎豹军之间的关系,也不会产生丝毫影响。”

内阁首辅刚刚说完,另一个内阁大臣就站了出来,一脸自信得说道:“请陛下放心,虎豹军虽然在陆地很厉害!但是,在水战中,朝廷水师绝对可以称得上他们的祖宗……”

第七百五十八章新战舰

说完后,这个内阁大臣就把朝廷和虎豹军两支水师的兵力对比给说了出来。

“陛下,诸位大人……朝廷水师虽然在两年前被虎豹军打败过,损失战船超过五十艘。但是,对比朝廷所有水师来说,当年驻防天津的水师,并不能称之谓水师主力……”

“所以,两年前的战败和损失,对于朝廷水师来说,并没有达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根据最新统计,朝廷所有水师战船全部加起来,至少有五百艘之多……而虎豹军水师的战船数量,满打满算才一百艘上下……”

“在拦截虎豹军用来走私的战船时,如果虎豹军水师真敢主动挑衅。朝廷完全可以抽调水师主力,打虎豹军水师一个歼灭战,将他们彻彻底底的消灭在大海上……”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直接就心动了。对着大臣,一脸严肃的反问道……

“也就是说,如果两军爆发海战,最后取得胜利的,一定是朝廷,不会出现任何意外……”

“是的,陛下……老臣愿意用自己脑袋担保,朝廷水师一定会取得最后胜利……”

大臣充满肯定的回答,就好像一颗定心丸,直接消掉了崇祯心中的最后一点担忧。

而后,在大臣怂恿下,重新恢复自信的崇祯,想也没有想就决定道:“既然如此,朕决定,抽调水师主力,全力拦截运送私盐的虎豹军战船……如遇反抗,直接将其消灭……”

距离长江口不远的海面上。一艘排水超过一千吨的庞大战船。正乘风破浪。缓缓向长江口驶去。

至于这艘战船的出处,毫无疑问,驶虎豹军渤海水师舰队。

此时此刻,这艘战船正运输着二十万斤海盐,前往长江**货。

随着战船距离长江口越来越近,战船上的数百将士,也变得越来越紧张。

毕竟,长江口还处在朝廷控制区域内……一个不好。整艘战船都有可能遭到朝廷水师伏击……

还真是怕什么就开什么,就在舰长带着战船所有军官,守在船头,观察周围海域一举一动的时候。刺耳的报警声,直接就在瞭望台上响起。

随后,观察哨的声音,就传到他们耳朵:“敌情……前方出现三艘战船,正迅速向我们包围过来,距离我们还有五里……”

“能不能看清楚对方身份和战船大小……”舰长的眉头一皱,下意识就开口问道。

没有让舰长等太久。观察哨的声音,就再次传到舰长耳朵:”是朝廷水师……三艘战船的排水量都超过一千吨……还有一艘福船达到一千五百吨……“

听到这里。如果还不清楚朝廷水师战船的来意,那高明这个少校舰长就百当了。

所以,观察哨的报告刚刚说完,高明就阴沉着一张脸说道:“朝廷三艘战船向我们半包围过来,其目的非常明显,不能俘虏我们就消灭我们……”

“多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我只告诉大家,出发前,司令清楚告诉我们……遇到攻击,坚决进行反击,打出我虎豹军水师的威名……”

“现在,我命令,战船上的所有将士全部到位,做好战斗准备……只要朝廷水师的三艘战船进入舰炮射程,马上给我开炮……特别是甲板上的两门主炮,争取一炮打掉对方排水量最大的福船,让对方好好尝一尝我们虎豹军新式战船的厉害……”

为了保住自己脑袋,也为了打赢虎豹军水师。曾经在崇祯皇帝面前大放厥词的内阁大臣,可谓是费劲心事。

朝廷几大水师中,只要能拿的出手的战船,全部被他给掉了过来。

而后,三艘战船一组,在江南沿海进行巡航,消灭一切进入江南海域的虎豹军水师战船。

当然,朝廷集中所有水师主力,准备给虎豹军以致命一击的时候。经过一年发展的虎豹军水师,虽然在战船数量上没有太多增加。但是,战船的质量,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所有变化中,有两个最明显,也是卫征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