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明末生涯-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虽然是第一次同甘宁新军交手,但是,甘宁新军以往的战绩,无一例外的向自己表明,甘宁新军统帅,是一个非常精明,而且还能屈能伸的统帅。

既然对方如此厉害,那么,对方也一定亲眼看到整个战斗过程。看到麾下刀盾手扔上城墙的手榴弹,还没有发生爆炸,就被虎豹军反扔出城头的画面。

如此情况下,甘宁新军统帅一定会做出调整。有样学样,学着虎豹军,让麾下刀盾手,晚一点扔出手榴弹,不给虎豹军反扔出手榴弹的机会。

可是,这样一来,自己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就不会再有任何侥幸可言。

肖丹的推断没有错。对于麾下五千将士几乎全军覆灭的结局。

甘宁总督张中明脸上。不仅没有流露出意料之中的凝重表情,反而还闪过一丝不为人察觉的冷笑。

因为,从这场进攻中,他非常敏锐的发现麾下将士对比虎豹军守城部队的不足。

正所谓吃一盏,长已智。张中明自信,在接下来战斗中,麾下将士一定不会在同一个问题上,犯下一个相同错误。再次被虎豹军打得狼狈撤退……

于是,接下来的进攻中,张中明直接调整自己的战术战法。

同样是五千进攻部队,只是,这一次的进攻中,火枪手少了一千人,手握手榴弹的刀盾手,则增加了一千人。

刚刚结束的进攻,让张中明清楚看到。在没有地形优势的情况下,即使麾下将士装备了和虎豹军一样的火枪。也没有办法在火枪对射中,占到丝毫便宜。

而麾下火枪手在战场上的唯一作用就是。将守军火枪兵和炮兵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自己身上。以自己战死沙场为代价,掩护刀盾手接近城墙,用手榴弹消灭城墙守军。

既然火枪手是敢死队,是送死的角色,那自己为什么还要派那么多人去送死呢……

虽然天色已经变得昏暗下来,但是,五千甘宁新军,仍然毫不犹豫的冲上战场。

刚刚清理完城头战死将士尸体,还没有来得及喘上一口气的肖丹。面对甘宁新军新一轮进攻,本来就皱着的眉头,此时此刻皱得就更深了。

凭借自己对战场的敏锐嗅觉,肖丹肯定,眼前这场进攻,一定比刚刚更加难以对付。

不过,在兵力和实力有限的情况下,肖丹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发挥自己火力优势。

于是,眉头紧锁的肖丹想也没有想就开口命令道:“炮兵,炮兵马上开炮……”

带着尖啸声的开花弹,越过城墙,稳稳砸在甘宁新军进攻部队中间。

然而,这九枚开花弹的战果,却是差强人意。

吃过多次虎豹军炮火亏的张中明,这一次直接变聪明了。

五千进攻部队,不再一窝蜂的聚集在一起。而是尽可能分散的向城墙推进。

而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九枚开花弹,仅仅取得杀伤五十多个甘宁新军的战果。

就这样,顶着红衣大炮,中型迫击炮,甚至于轻型迫击炮连续打击的甘宁新军,仅仅损失一千人不到,就成功冲进火枪射程。

这个时候,不仅仅团长肖丹,参谋长和一营长两人脸上,也流露出一副既凝重,又担忧的表情。

“团长,这一次进攻的甘宁新军,比刚刚更加难缠……我担心一个营的兵力,根本挡不住他们的进攻……”一脸凝重的参谋长,下意识开口提醒道。

团长肖丹没有否认这个事实。深吸一口气后,对着参谋长命令道:“传令二营,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准备增援城墙……”

“另外,通知城墙上的所有将士,做好防备手榴弹的准备……”

说话间,密集的枪声就开始在城头响起……

带着尖啸声,不断越过大家头顶的开花弹,也全部砸在甘宁新军火枪阵上,尽可能杀伤他们的有生力量。

而就在铅弹,开花弹,在战场你来我往,飞来飞去的时候。

还剩三千多人的甘宁新军刀盾手,已经顶着盾牌,不顾一切的向城墙冲了过去。

这个时候,只想着不让这些刀盾手接近城墙的肖丹,也不管他们是否进入手榴弹有效杀伤范围,直接开口命令道:“投弹,投弹手,马上扔手榴弹……力气大的,一次给我扔两颗出去,扔出去的手榴弹越多,我们就会更加安全……”

很快,城外就响起一阵密集的爆炸声。

随着手榴弹爆炸,腾空而起的火球和硝烟,也在第一时间,将城外三四十步区域给笼罩。

然而,这些投弹手五轮多么努力,都没有办法在绵延两百步的战场上顾及到方方面面。

很快,就有甘宁新军刀盾手顶着盾牌,冲出硝烟,接近城墙。

也许是因为他们刚刚从死亡中走出来,冲出硝烟后,他们竟然不再惧怕死亡。

丢下用来保命的盾牌,点燃紧紧握在手里的手榴弹。稍微停顿一下后,猛的扔向城头。

虽然这个刀盾手在扔出手榴弹的第一时间就被消灭,但是,冒着白烟的手榴弹,仍然飞上城墙,刚刚落地就发生爆炸。

一阵惨叫紧跟爆炸声身后响起,四个虎豹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炸翻在地。

第七百四十六章破城

第一个手榴弹在城头发生爆炸后,越来越多的手榴弹,开始飞上城头。

很快,城头守军的伤亡,就在肖丹的注视下,超过百人。

更加重要的是,随着战斗的不断持续,这个伤亡还在不断增加之中。

“团长,让二营上来吧……以一营剩下的兵力,根本挡不住甘宁新军的进攻……”看着城墙上越来越多的部下死在手榴弹爆炸中。而城外源源不断冲向城墙的甘宁新军,至少还有千人之多。一脸凝重和心痛的参谋长,忍不住开口提醒道……

看着城外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仅从勇气上说,已经比得上朝廷新军的甘宁新军。

团长肖丹凝重的脸上,忍不住浮现出一副浓浓的担忧表情。

眼前恶劣的战场局面,让他不得不抽调二营增援战场。

可是,整个攻城战斗从开始到现在,连两个时辰都不到。而自己预估的整场攻城战斗,至少要持续二十多个时辰。

战斗才刚刚开始,自己就把二营给拿了出来,那接下来的战斗呢……

不过,担忧归担忧,肖丹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进行太长时间的犹豫。

毕竟,战局已经到了自己不得不派出增援部队的地步……

参谋长刚刚说完,充满杀气的命令,就从肖丹嘴里吼了出来……

“传令二营,马上增援城墙,马上把甘宁新军的这一轮进攻给我打退……”

肖丹没有猜错,城外一副悍不畏死的甘宁新军刀盾手。的确是受了刺激才变得如此勇武。

除了城外一里外。堵在进攻部队身后。逼着他们不得不拼命的一千甘宁新军督战队外。

狡猾的张中明,直接将甘宁新军有限的粮饷,整整二十万两银子,全部拿了出来。

当着银子和麾下所有将士的面进行许诺,不管是谁,只要活着杀入青川县城,就可以得到二百两白银的赏赐。

因为年年干旱和饥荒,加入甘宁新军的这些人。基本都是失去家小的青壮。

如此情况下,战斗过程中,他们就没有丝毫的后顾之忧。

在后退是死,前进还可能有活路,而且还能得到一笔两百两白银重赏的选择面前。他们毫不犹豫的选择向前进攻,不要命得进攻……

随着城头一营的伤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甘宁新军刀盾手,开始越过手榴弹阻隔,接近城墙。而后,将越来越多的手榴弹扔上城头。更多的杀伤一营将士。

就在肖丹一脸紧张关注战场,恨不得亲自冲上去向外扔手榴弹时。

二营四百多火枪手。终于冲上城墙……

随后,一轮密集的手榴弹,就飞出城头,落在甘宁新军剩下的刀盾手中间。

随着二营的加入战场,战场越来越恶劣的战局,中午被稳定下来。

城外本来就损失大半的刀盾手,也在一轮接着一轮的数百手榴弹爆炸中,被炸得一干二净。

看着城外狼狈撤出战场的几百火枪手,肖丹脸上的凝重和担忧,并没有丝毫的放松。

在拥有兵力优势的情况下,甘宁新军不需要进行丝毫的停顿和休整,就可以派出一支新的部队加入战场,继续向自己发动进攻。

肖丹肯定,狡猾的张中明,一定不会给自己任何的调整时间。它的新一轮进攻,马上就会开始。

所以,战场剩下的甘宁新军刚刚开始撤退,肖丹充满严肃的命令,就在城墙上响起。

“一营,马上撤出战场,统计伤亡,救治伤员……二营,做好连续战斗的准备,迎接甘宁新军的第三轮进攻……”

城外甘宁新军阵地,面对意料之中的战败结局,张中明平静的脸上,终于有了那么一丝的波动。

第一次进攻,甘宁新军虽然损失了四千多人。但是,这四千多人的惨重代价,让他清楚认清了两军的巨大差距。并且根据这个差距,制定了新的战术战法。

所以,进攻惨败后,张中明平静的脸上,没有丝毫波动。

但是,这一次的进攻却不一样。

因为,这一次的进攻,是自己做出调整以后,再次发动的。

在他的想法中,第二次的进攻,即使没有办法攻破青川县城。四千多将士,至少也能在城墙上炸出一个缺口。

但是,结果并没有。

四千多将士的战死,仍然连青川县城城墙都没有摸到。

所以,张中明这时的脸上,终于出现那么一丝的波动。

不过,这一丝的波动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就因为副将黄勇中的一句话,再次恢复自信……

“大人,五千将士虽然没能攻破城墙,但是,末将肯定,刚刚的一轮进攻,将士们一定给守城虎豹军以毁灭性打击,因为,末将亲眼看到,进攻持续一般的时候,大量虎豹军增援部队登上城墙……”

“末将相信,这种规模的进攻,只要再持续两次,城内虎豹军的有限兵力,就会被我们消耗得一干二净……”

张中明点了点头肯定道:“你说得对,是本官太心急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继续进攻……我们甘宁新军还有三万人,只要能拿下青川县城,就算再损失一万人,甚至于两万人,都没有任何问题……”

转眼间,甘宁新军的第三次进攻就开始了……

这一轮进攻,毫无疑问,再次被虎豹军打退了……

但是,肖丹也为此而付出了至少三百火枪手性命。加上受伤的,整个二营,几乎损失殆尽。

当肖丹带着满脸担忧,将手中最后一个营调上城墙后。

不打算给虎豹军任何喘气机会的甘宁新军,紧跟着就发动了第四次进攻……

小半个时辰后,肖丹虽然打退了甘宁新军。但是,整个三营也被打残。关键时刻,肖丹不得不把全团剩下的所有兵力,全部赶上城墙。

可是,张中明想要攻占青川县城的决心没有动摇之前,他可不管肖丹手里还有多少兵力。

就在张中明顶着部下反对,向城墙发动第五次进攻后。

青川县城高不过一丈的城墙,终于被炸开一道缺口。

于是,源源不断的甘宁新军,就好像洪水一样涌入城内,将肖丹麾下不到两百人的残部给淹没……

第七百四十七章重心

一万多甘宁新军,占领青川县城,撤出甘宁两省,进入四川。直接意味虎豹军在甘宁两省的战事,彻底结束。

当孙程宗带着骑兵师快马加鞭,匆匆赶到战场的时候。

张中明留给虎豹军的,就只剩下青川县城内外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两万多具尸体。

看着这些尸体,刚刚还准备发火,认为肖丹作战不利的孙程宗。直接就愣住了,刚刚准备脱口而出的咒骂声,也被自己生生得给噎了回去。

因为,甘宁新军丢在战场的两万多具尸体,直接向孙程宗证明,肖丹和麾下一千多将士都尽力了。

这场已经结束的战斗,不是肖丹作战不利,是肖丹的对手,也就是甘宁新军,实在是太强大了。

特别是当他知道,肖丹和麾下将士,竟然全部战死的消息后。

整个人直接就愣住了,随后,一阵浓浓的悔意,就涌上孙程宗心头。

如果当初不是因为自己太狂妄,在甘宁新军消灭自己数千人的情况下,还不向王爷求援。一意孤行,命令一个火枪团进攻青川县城,堵甘宁新军的后路。

那肖丹和麾下的一个火枪团就不会全军覆灭,数万甘宁新军,也不会就这么从自己眼皮子底下逃之夭夭,成为虎豹军今后的心腹大患……

所以,这所有的一切,包括肖丹和麾下一千多将士的战死,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想到这里,孙程宗马上做出决定。回到北京城以后。自己一定向王爷请罪。要不然。自己就是死,也没有办法给麾下战死沙场的数千将士一个交代。

所以,抱着这种想法的孙程宗,紧紧用了五天时间,就快马加鞭,回到北京城。

心中有愧的孙程宗,没有进行任何休息,就冲进王府。向卫征请罪。

“王爷,我是来向你请罪的。我恳请王爷您免去我虎豹军参谋长,虎豹军第五军军长职务……“

自从拥有内卫后,虎豹军的一举一动,就逃不过卫征的一双眼睛。

所以,孙程宗疲惫的身影,刚刚出现在卫征视野,卫征就清楚孙程宗此来的具体目的。

在孙程宗注视下,卫征一脸意味深长的回答:“第五军出征甘宁两省以来,前前后后损失四个团。其中两个团直接被全歼。全部加起来,就是七千多将士。“

“可以这么说。我虎豹军组建以来,从来没有过在一场战斗中,损失如此之大的战斗。更加重要的是,此次出征甘宁,你面对的既不是后金鞑子,也不是朝廷新军,而是一帮组建不到几个月,连准备都不齐整的乱兵……”

“对付这样一帮乱兵,不仅没有消灭他们,还损失如此之惨重。卸了你的军职都是轻的……”

面对卫征的质问,孙程宗心里就算有一肚子的委屈,也只能低着脑袋承受。

就在孙程宗低着脑袋,准备继续承受卫征怒火的时候。卫征的话峰一转,继续说道……

“当然,发火归发火,我们还是要清楚,出征甘宁两省的这场战斗,我们为什么会损失如此惨重……”

“整个交战过程本王已经从你的奏报中知晓:数千虎豹军将士战死沙场的罪责,虽然不能全部推到你的身上……但是,作为军长,你仍然负有不了推卸的责任。”

“在这些责任中,你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不应该轻敌,不应该狂妄……”

“有功重赏,有错处罚……这是我虎豹军立军的根本……所以,本王必须要对你做出处理……”

说到这里,卫征脸色已经被严肃给取代。对着孙程宗,沉声说道:“参谋长,为了给虎豹军全军将士一个交待,本王决定,解除你虎豹军参谋长,虎豹军第五军军长职务……同时,任命你为虎豹军代总参谋长,戴罪立功……”

“谢王爷……我一定不负王爷信任,当好代参谋长……”

心头最大的顾虑和担忧被解决后,即使自己被降职了,孙程宗也忍不住长松一口气,变得轻松起来。

一番沉思后,对着卫征直接说道:“王爷,我知道,此次战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太狂妄,小看了甘宁新军的战斗力……“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甘宁新军,还是崇祯刚刚组建的朝廷新军,战斗力都不是以前官军所能比拟的。除了装备方面和我们还有一定差距外,训练方面,甚至于部队士气和作战勇气,已经和我们的虎豹军不相上下……所以,我认为,王爷您必须改变对朝廷的政策……“

“我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但是,仅仅从军队整体实力上来说,失去北方数省的朝廷,已经远远超过一年前,控制着整个大明全境的朝廷……”

卫征知道,孙程宗所说的都是事实。

不仅如此,在内卫这个情报部门的帮助下,卫征对南京朝廷的了解,比眼前的孙程宗还要多,而且要多很多,特别是朝廷话费上千万两白银,精心打造的十万新军……

可以这么说,一年前,一千虎豹军精锐在战场对阵一万朝廷官军,都没有任何问题。

而现在,如果对上朝廷精心打造的十万新军。在没有足够数量炮火作为支援的情况下,一千虎豹军对阵两千朝廷新军,都有很大压力……

所以,在卫征心中,朝廷精心打造的十万新军,从半个多月前开始,就已经成为虎豹军最大的敌人,而且还是最难对付的敌人。

更让卫征感到忧心的是,因为朝廷失去北方数省这个庞大的吞金兽,仅仅迁都南京一年时间,朝廷财政就从入不敷出变成现在的略有结余……

对于这些多出来的前,深切体会到军队重要性的崇祯,竟然将它全部用来扩充新军。

此时此刻,朝廷新军正以每年两万人的速度,一点一点上涨。

如果自己还不能尽快集中实力,对抗朝廷,用不了几年时间,朝廷新军就会扩充到一个虎豹军无法进行撼动的地步……

第七百四十八章破局

有人也许会反问,以史书对明末历史的记录,迁都南京后,朝廷绝对不可能在短短一年时间内翻身,甚至连翻身的可能都没有。

其实不然,知道历史的人就知道,在明朝,特别是明末,朝廷有限的税收,几乎全部来自江南。

所以,对于朝廷来说,放弃北方数省,对整个朝廷的税收来说,没有任何影响。

不仅没有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减少了朝廷每年至少七成的财政支出……

朝廷迁都南京之前,为了防备后金鞑子,每年都要耗费数百上千万两白银,训练边军,修建边关,甚至于直接同后金鞑子进行作战。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得支出,那就是北方数省……

因为年年干旱,无论是赈灾,还是平叛剿匪。朝廷在北方数省,不仅没有任何收入,每年还要拿出蔬菜万两白银给这些省份。

而自从朝廷迁都南京,将这些烂摊子全部交给虎豹军以后。

这两项大的支出,直接就没有了……

对于如今的朝廷来说,在收入没有减少,支出却大大减少的情况下。朝廷入不敷出的局面,直接就没有了,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剩余……

在孙程宗注视下,经过一番犹豫和沉思的卫征,终于开口了。

对着孙程宗反问道:“朝廷新军实力越来越强,而我们后面,还有一个时不时想着咬我们一口的后金鞑子……可谓是腹背受敌。如此恶劣的局面。不知道参谋长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孙程宗一愣。没有想到卫征会对自己问出一个这样的问题。在自己戴罪立功的情况下。还对自己如此信任……

心中感慨之余,赶紧回答道:“王爷,同朝廷相比,后金鞑子显然要好对付很多……所以,我的想法是,先集中兵力,给后金鞑子以重创,让他们五年。甚至于十年,都不敢再找我虎豹军麻烦……”

“完了后,我虎豹军就可以集中所有实力和兵力,全心对付朝廷……到时候,只要我们能在短时间内消灭十万朝廷新军,朝廷就会失去所有和我们交手的机会……”

“到时候,整个江南就会变成我虎豹军的。而朝廷,也会变得名存实亡……只要王爷愿意,随时都可能取而代之……”

孙程宗的回答对于卫征来说,可谓是充满了诱惑。

但是。卫征知道,这个想法从主体上来说是对的。很有可行性。

但是,真正执行起来,却拥有很多困难……

不说别的,就说再次出击后金,给后金鞑子以重创,就是一件非常困难,而且很难完成的事。

毕竟,虎豹军已经有过好几次出兵后金的经历,那些经历,无一例外的告诉卫征,要想真在后金有所作为,给后金鞑子以重创。自己必须要集结足够多的兵力才能完成。

可是,以虎豹军现有的财力,可以支撑如此大规模的战斗吗?

再说了,虎豹军主力如果全部用来出击后金,那谁来挡住朝廷新军可能对北方数省的进攻?

总之一句话,这所有一切的问题,都需要卫征去解决……解决不了,虎豹军就没有办法出后金。

而无法在短时间内给后金鞑子以重创,虎豹军就没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集中实力和兵力,对付朝廷……如此一来,朝廷的实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大,最后发现到虎豹军无法进行对抗的地步……

所以,对于孙程宗的提议,卫征并没有给出任何回答。

不过,从孙程宗的提醒中,卫征也清楚认识到,虎豹军如今所面临的局面,不仅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好,反而还非常恶劣,随时可能在朝廷和后金鞑子的前后夹击下,全军覆灭……

“必须要破局……”这是卫征此时此刻心中的第一想法。

可是,在虎豹军不断向前发现,后金鞑子不断发展,朝廷也不断向前发展的情况下,自己怎么破局呢?要知道,从整体实力来说,朝廷扔远远超过自己。

就算双方以同样的速度进行发展,时间久了,整体实力远远超过自己的朝廷,也回跑到自己前面。到时候,敌我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就会变得越来越大……

就在这时,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忽然出现在卫征脑海。

既然破局如此之难,那就不直接破局……学习当初的崇祯皇帝,从背后下手……

朝廷不是有银子吗,那就让他把银子花在没有用的地方……

朝廷新军的战斗力不是很强吗,那自己就想办法削弱它的战斗力……

当然,这所有的一切,归根到底就只有两个字:银子……

有银子,朝廷就可以扩编新军,让新军的战斗力越来越强……

没有银子,朝廷就没有实力扩编新军……甚至连现有的十多万新军,都不能维持下去。

要知道,为了让新军保持战斗力,朝廷新军的军饷和福利,完全照搬虎豹军。

十万朝廷新军加上两万甘宁新军就是十二万人,按照虎豹军粮饷待遇,十二万大军一年至少需要一千五百人万两白银……而这,也是虎豹军为什么到现在为止,才组建五个军的具体原因,实在是养军队太花钱了。

如果自己能想办法,让朝廷将粮饷降低到一千万两,甚至于更低,那十多万朝廷新军,一定会变得怨声载道,士气低落……“

”如此一来,朝廷就没有办法继续扩编新军。不仅如此,新军的现有战斗力,也会因为粮饷降低而大受影响……“

然而,按照朝廷目前近乎于两千万两白银的税收,自己必须想办法让朝廷无缘无故耗掉其中一千万两,才可能对新军粮饷产生影响,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但是,怎么做才能让朝廷平白无故耗掉一千万两白银呢……

要知道,这是一千万两白银,不是一千两。

如果用来买粮食,足够一百万人吃上一年时间。

想到这里,卫征刚刚还向外射出两道精光的眼睛,再次变得黯然起来。

眉头紧锁,思考可能的破局办法……

第七百四十八章走私

很快,一个来自后世的想法,就进入卫征视野……

后世二战结束后,强大的苏联,之所以会在短短几十年内就分崩离析。除了苏联国内越来越僵化的体制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至于这个原因,归结起来就四个字:军备竞赛……

在军备竞赛的拖累下,本来就外强中干的苏联经济,一点一点就被拖垮。

而眼前,自己完全可以用同样的办法,拖垮朝廷财政。

唯一区别是就,自己要把军备竞赛改为兵力竞赛……

通过括军,逼迫南京朝廷,为了保障自己安全,不得不跟着进行括军。

而兵力多了,朝廷每年所需要消耗的粮饷,就会变得越来越多。当这个兵力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南京朝廷就会变成一个穷兵黩武的朝廷。

如此一来,为了养军,朝廷就会想方设法的增加收入。

而这样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普通老百姓的税收压力,将会变得越来越大……最终达到才行无法承受的地步,逼急了,举旗造反都有可能……

到时候,远在南京的朝廷,就会一步一步变成当初还在北京时候的那样,面临入不敷出的恶劣财政局面,面临境内随处可见的农民起义。最终,将整个朝廷给拖入深渊,爬也爬不起来。

除了让朝廷通过穷兵黩武,瓦解他们本来就非常脆弱的经济外。自己还可以通过走私等手段,进一步减少朝廷的收入。

南京朝廷每年的两千万两税收中,除了一千万来自良田税收。

剩余一千万两白银中。超过九百万。都是朝廷通过垄断海盐和铁两样东西获得的。

如果自己能想办法打破这种垄断。那朝廷想要得到这上千万两白银的税收不是变得很困难。

想到这里,卫征的眼睛一亮,直接对门口护卫喊道:“马上通知周昌军周副总理大臣,来本王这里一趟,要快……“

商人出身的周昌军没有让卫征失望,当卫征说出自己心中想法后,马上就得到周昌军肯定。

”王爷,这个办法绝对可行……自从王爷您提出的海水晒盐在山东沿海完全推广开后。普通海盐在北方数省的销售价格,已经降低到两文前一斤,连朝廷统治时期的两成都不到……“

”至于精盐,也因为原料价格大大降低而有所降低。到目前位置,精盐的价格已经降低到十文钱一斤,同样只是一年前的两成……“

”因为精盐价格大大降低,现在,北方数省中间,超过八成的普通百姓,已经全部吃上精盐。“

”而朝廷管辖的江南地区。因为朝廷垄断,无论是普通海盐价格。还是精盐价格,都还是一年前的水平,没有任何降低……“

”现在,我山东沿海每个月出产的五千万斤普通海盐,几乎全部以两文每斤的价格卖给朝廷,由朝廷自己运输到江南,然后再由江南各大盐商,以近乎于十文每斤的价格卖出去。“

”我可以肯定,除去其中的成本和江南各大盐商的利润,南京朝廷在每斤海盐中,至少可以收取五文钱的税收……一斤盐五文钱,五千万斤盐就是二十五万两白银……“

”也就是说,紧紧海盐一项,南京朝廷就可以收取三百万两白银的盐税……“

”普通海盐三百万两,利润更高的精盐再算上三百万,那就是整整六百万两白银……“

”如果我们能想办法向江南大量走私海盐,让普通海盐和精盐不过朝廷和江南盐商之手。那么,南京朝廷每年六百万两白银的盐税,能收上来一百万两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按照周昌军所说,这一下子就去掉朝廷五百万两白银的税收。如果自己在其他方面再下下黑手,那不就可以去掉朝廷整整千万两白银的税收……

所以,周昌军说完后,卫征的一双眼睛,已经向外射出两道充满炙热的精光。

对着周昌军,下意识开口追问道:“既然计划可行,那么,在操作上,有没有什么困难……”

周昌军一脸若有所思的回答:“王爷,既然是走私,那走私的点越多,越隐蔽,那就越不容易被朝廷发现……”

“进入江南走私并且贩卖海盐的人,只要我们愿意,很多商人都回去做……因为,这里面的利润,实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