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革兴大宋-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朕给那几个幸存的士兵承诺过,即使辽国剿匪不力,朕也要他们和那些死去的士兵一个交代,这股马匪必须死!朕要用他们的人头祭奠我大宋将士在天之灵!”
“可是……可是,这马孟山距离咱们数千里,而且还远在辽国境内,臣恐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朕也是在为此忧虑呀!也许在你看了这是朕在耍性子,为了十几个士兵而劳师远征得不尝失,这一点朕不否认。但朕更想通过这件事告诉我大宋的将士,不管他们在哪受了欺负,朕都不会抛弃他们不管,这对军队的军魂的凝聚是大有裨益的,你也是行伍出生,这点不用朕多说吧!”
“臣省得!古来强军,必有军魂,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可是,现在的情况您也清楚,咱们要是派军队去那剿匪,不说辽国不同意,就是我朝大臣们也不可能同意皇上您为了给这十几个士兵报仇就跟辽国起冲突吧?”赵忠也从他应隐藏的地方来到赵祯身边,在地图上比划着两地的距离。
“谁说朕要跟辽国其冲突了?在我朝军队改编完毕前,还得尽力维持现状这种和平局面。虽然咱们不能明着干,但暗地里悄悄地把这股马匪干掉,只要不让别人发现,谁能说啥?”
“暗地里?”
“忘了朕的特战队是干什么的了?”
“臣懂了!不过对方有七百人,或许以后还会更多,咱们的人去少了不合适,去多了又容易被发现,这可不好办呐!”
“深入敌后,特种作战,这是朕创建特战队的初衷。此次任务也算是检验他们到底有多强战斗力,朕相信他们不会让朕失望的!”
“臣以为他们人过去倒是什么难事,但是走大路的话,他们的武器可不好混过去,您不会打算让他们一路翻山越岭潜伏过去吧!”
“这个容朕在想想,朕也想听听特战队员们的意见。你先去忙自己的,朕现在去趟军营。”
“遵旨!”
待赵忠退去后,赵祯让小顺子进来替自己换身衣服,这才驱车前往军营。

第12章 送钱上门

赵祯轻车简行来到了皇家特战队营地,没有惊动其他人,丁兆兰和丁兆蕙兄弟两个也是在赵祯到了门口才知道,匆匆忙忙地赶出来迎接。
“皇上,您来怎么也不吩咐提前吩咐一声啊!卑职也好来迎接您嘛!”丁兆兰两弟兄一同来到赵祯面前,丁兆兰还没开口,他那性格活泼的弟弟就先开腔了。
“怎么滴?兆蕙这是怕朕突击检查看到啥不该看的吗?难道你又偷懒呐?”赵祯看着眼前这个双胞胎,唯有靠他们的性格才能分出谁是谁,规规矩矩的是老大,这看起来吊儿郎当的是小弟准没错,他每次都是靠这样来分别的。
“皇上,您怎么能说又呢!卑职也没偷几次懒嘛!那不是运气不好才每次被您逮着,这不能怪我呀!”丁兆蕙嬉皮笑脸地跟赵祯插科打诨。
“行啦!闭上你的嘴。”丁兆兰一把把弟弟从赵祯身边拖开:“皇上,他就这臭毛病,您别搭理他。您看是去营帐,还是去看战士们训练呢?”
“朕这次就不看他们训练了,先去营帐,你再派人守好,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入内,朕有些绝密的事情跟你们谈一谈!”
“是皇上,您请!”丁兆兰朝前伸手,给赵祯引路,这还不忘给自己弟弟一脚:“还杵着干啥?快去办啊!”
老拿一副老大的样子对自己,不就比自己大一个时辰么,有什么了不起!丁兆蕙一边嘀咕,一边风风火火地安排守卫。
赵祯见丁兆蕙布置完走了进来,便吩咐小顺子把自己那副地图取出来铺在桌上。
随后,赵祯也把小顺子支了出去,营帐内就剩下赵祯跟丁兆兰弟兄三人。他这才指着马孟山的地方对两弟兄说道:“去岁我朝使团归途遇袭一事,想必两位也听说了,朕虽然照会辽国剿灭那些马匪,但很遗憾,那些马匪现在还逍遥法外。因此,朕的这个意志,只有交给你们去完成,有没有信心?”
“保证完成任务!”两人习惯性地行了军礼,也没有过过脑子。
“真的?那你们给朕说说看,打算怎么办?”赵祯戏谑地看着两人。
两人闹了个大红脸,支支吾吾半天不知所谓,最后还是丁兆蕙脑瓜子灵活,又把这球踢了回去:“皇上英明神武!您说怎么办卑职就怎么办!”
“现在时间紧迫,朕也就不为难你们了,朕就说说自己的想法,你们自己再完善一下。你们也看到了,马孟山距离我大宋数千里路,而且还要深入辽国,这中间要经历数不清的关卡,你们带着武器除了翻山越岭,昼伏夜出,别无他途。但是这样一来难度就太大了,朕还希望你们能够在朕大婚前带来好消息,所以只有半年时间给你们。
另外,据情报显示,这股马匪战力也不低,他们现在还有七百余人。为了稳妥起见,你们派去的人手也不能太少了。朕想了很久,唯有一个办法能够瞒天过海,那就是让你们夹杂在今年的给辽国送岁赐的队伍中。为了方便你们此次行动,朕决定照会辽国,告诉他们今年朕为了感谢辽皇配合裁军,决定送钱上门。”
看到两弟兄还是一脸疑惑,赵祯把手指移到了大辽河上:“你们俩来看,就是这条大辽河给了咱们另外一个选择!”
“皇上,您是说让我们走水路?”
“没错,我朝新建江防舰队已经训练多日,新式战船也造好了五十余膄。此番行动,朕意调十膄战船,也就是一个江防中队配合你们行动,同时也是对他们的考验。到时候,你们把武器藏在船上,量那些辽国的守军也查不出个啥,等到了马孟山这个地方,你们找机会下船去执行你们的任务,待船队返回时,你们在一起返回。朕的大体计划就是这样,你们自己去完善,朕会命令船队负责人配合你们。另外,朕批给你们手雷两百枚,地雷一百枚,慎用之,且不可遗落!”
“臣遵旨!”丁兆兰兄弟两人同时答道。
赵祯安排完毕,自顾离去,留下风中凌乱的弟兄俩。面对同样的任务,两弟兄的表情却截然相反,哥哥是眉头紧锁苦思冥想,弟弟则欢欣鼓舞激动不已。
按说这双胞胎应该是各方面最像的人,可现实却并非如此,许多双胞胎除了在长相上一致外,其他各方面的喜好似乎都不尽相同。丁兆兰就属于那种规规矩矩,个性仁义,处事厚道的人。而他弟弟丁兆蕙则是个性活泼开朗,为人爽快,处事幽默很强,说得不好听一点,他从小就喜欢调皮捣蛋。
正是这种性格上的差异,导致哥哥接到任务后会仔细琢磨,而弟弟则想着皇上给的手雷和地雷。虽说赵祯一直都很注意保密,使用这些热武器都是小范围秘密进行,但丁兆蕙还是从韩彰和徐庆口中套到了不少内容,他对这两个玩意已经向往很久了。
“哥,不就几个小毛贼么,不就是远了一点么,不用这么愁眉苦脸的嘛!”丁兆蕙拍着兄长的肩膀说道。
“你就是说话不过脑子,人家好歹也有几百人,就算是几百头猪,你也不得杀半天么!说正事,这次你去还是我去?”别看他摆着兄长的架子教训小弟,一说话就暴露了他本性。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轻敌,谁让他听说当时护送的二十几个人就干翻了对方两百多号人。再想想自己是谁?我这可是堂堂大宋特战队,要比战斗力可以甩禁军好几条街,杀那几个毛贼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一看丁兆蕙那闪闪放光的双眼,就知道他不打算玩孔融让梨的游戏:“哥,你是我亲哥!这事必须得让给弟弟我,再这么无聊地训练下去,我都要疯了,哥,拜托了……”
“你不是一直对自己比我小一个时辰的事情耿耿于怀么?这会有事求我才知道叫哥呀!早干嘛去了?”丁兆兰把脸撇一边,懒得看他无耻的表情。
“哥,我那不是还小么!你看这样行不,只要你把这事交给我,我保证以后都不跟你唱反调!”丁兆蕙锲而不舍,誓把无耻继续到底。
“你说的?”
“我说的!”
两人可真是双胞胎,彼此脸上都露出了奸邪的笑容。
“行!这次就让你去,但只给你派五十个弟兄,你还得把事给办漂亮了,不能让那些人说咱吃好的,用好的,关键时候却掉裤子,有没有信心?”
“报告大队长,信心大大滴有!”
时隔一个月,经过宋辽双方沟通,最后确定了岁赐水运方案,宋朝将负责把岁赐沿辽河水路运输至辽国永州进行交接。宋辽此时的岁赐折合铜钱已经达到了三十万贯,一贯铜钱大约十斤,总共算下来这批钱大约有三百万斤,也就是一千五百吨。
赵祯也也是考虑到这批钱的重量,才决定派出十艘龙龟战船。按照这批龙龟战船的设计,长大约30米,首尾宽约5米,中部宽约8米,可搭载士兵百余人,满载约200吨。这样一来,十艘勉强可以完成,除了必要的驾驶人员和护送水兵外,还可以捎下特战队员以及他们的装备。
且说水兵营地里面自从接到这次任务也都闹开了花,苦逼逼的训练大半年,平时也就在家门口的黄河中打几个来回,连大海的影子都没摸着。好不容易赶上这趟出远门的机会,皇上却又只派一个中队去,那没得说了,大家只好手底下见真章。
种世衡统领的水军暂设二十个中队,每个中队配置十艘战船,搭载水兵和陆战队各五百,也就是说一艘船就是一个小队,也是水战最小单位。二十位中队长经过一番激励的角逐,最终还是一个叫霍大风的中队长棋高一着,至于为啥叫霍大风这名字,估计是因为他出生的时候正好刮着大风,他老爹也懒得想名(水平也有限)。此人家住通州(大概在长江出海口的位置),可以说是喝着长江水吃着东海鱼长大的,浑浑噩噩混了十几年,终于在新式水军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现在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丁兆蕙带着五个小队的特战队员乔装成水兵分散到了十艘战船上,武器装备也隐藏妥当,就等装完钱就可以出发了。
钱,一个听起来多么美好的玩意!
但绝不是眼前这批水兵的想法,任谁来回抗几百上千斤的铜板上蹿下跳,也不会觉得它好!当然,关键原因还是因为这些钱不管咋搬都不是自己的。
经过一千水兵的艰苦战斗,耗费了整整一上午的时间,总算是把钱都装上了船,一个个累得跟死狗似的。霍大风一看这情形,干脆吃完中饭在上路,结果光是这个出发仪式都耽搁了一天,日头偏西的时候船队才驶离码头,沿着黄河漂流而去……
皇家学院那座山顶上,十一二岁的卫朴也在那傻傻地坐了一天,看着黄河边上忙忙碌碌的士兵眉头紧锁,偶尔还会低下头在地上写写画画。就这样,他不吃不喝一整天,终于在夕阳西下船队离去的时候,他也缓缓地站了起来,脸上堆满了满足的笑容。
“咕噜咕噜……”肚子里传来的叫声把卫朴唤回了现实,他摸着瘪瘪的肚子,幽怨地看了一眼远处已经毫无炊烟的食堂,推头丧气地向山下晃荡下去。
“朴哥哥,你怎么跑这来了,我都找了你一天了,中午和晚上都没见你去吃饭,我就知道你肯定又没吃饭吧!呐,我给你留了饭菜,快来吃了!”一个头上顶着飞仙髻的小姑娘跑到卫朴面前堵住了他,小脸跑得红彤彤的,双手捧住饭盒伸到他面前,一脸渴望地看着他。
“呀!是霓魅啊!吓我一跳,还是霓魅好,我这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卫朴也不客气,从小女孩手上抓过饭盒就开始一阵猛吃。
“咳咳”卫朴吃得太急,一不小心就呛到了。
小女孩赶忙替他拍了拍背:“朴哥哥,你先喝点水,慢点吃,没人跟你抢呢!”
“嘿嘿!”卫朴只是傻笑了两声,又继续把头埋在了饭盒里。
赵祯来到宋朝十几年,有许多事情他还没能改变,但也有许多人和事因为他的出现了变数。
就拿这卫朴来说,历史上他的命运并不好,应该说是很不好,平民出身的他却从小酷爱天文和数学,每当借到这方面的书籍,总是爱不释手,倾注全部心力去阅读。由于家境贫寒,白天要从事劳动以维持家庭生计,只能够晚上读书。
久而久之,昏暗的油灯严重的损害了他的视力,致使卫朴在30多岁时就双目失明。从此以占卜为生。
赵祯开始并不清楚这个北宋大牛的出生时间,本着广泛撒网重点捕获的原则,把自己记得的人都让密碟司的人翻了一遍,好在卫朴没有改名才被他翻了出来。当然他也摆脱了原来的命运,他的家人也安排到了兵器作坊工作,从此再也不用过着朝不保夕的日。他没有辜负赵祯的期望,整日醉心于各类书籍,也深得王绅理的看重。虽然才短短几年时间,他已在皇家学院完成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皇家学院也是大名鼎鼎。
眼前跟着卫朴身边的小女孩,名叫包霓魅,说起来也不是外人,她就是包拯的大丫头。作为赵祯的心腹大臣,包拯的命运变化自然是非常大的,她这个大丫头就是最好例证,也正是为了响应赵祯的号召,包拯才把自己这个大丫头送了皇家学院。
得亏有这个姑娘在,卫朴这个看起书来就废寝忘食的家伙挨饿的次数才得以骤减。

第13章 千里复仇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鼓声突然响彻营口上空。
“起来,起来……都他娘的快上船!”一群光着膀子的辽国水兵被将官连踢带踹地从营房中赶了出来。
一阵鸡飞狗跳之后,辽国营口水军的码头上停泊的小型战船终于划动了起了,一窝蜂的朝着出海口涌去,也不讲究个啥阵型。
“报告中队长,瞭望哨发现辽国水军战船向我方靠拢,请指示!”一个胸口挂着参谋牌子的士兵,突然跑来打断了正在跟丁兆蕙下象棋的霍大风。
当然了,这个象棋并不是赵祯带来的,虽然象棋起源有多种说法,但起码在战国之前就已经存在,赵祯只是把它在军中发扬光大了一下,就当是训练将士的智慧。
正眉头紧蹙的霍大风听到汇报就像是听到了救星的呼喊,顿时喜笑颜开,一把和乱棋盘:“丁大人,您看不是我下不过您,完全是辽人不给面子啊!带我去处理一下,待会再跟你大战三百回合……嚯嚯嚯!”
“去吧去吧!你这全盘就剩个帅了还搁这嘚瑟!我给你说,我要不是呆着无聊都懒得虐你!”
“切,谁虐谁还不一定呢!”霍大风本着输人不输阵的原则,不管手底下本事如何嘴上绝不认输。他这个级别的军官还不知道丁兆蕙的具体身份,只是上面吩咐他配合人家行动,所以他在丁兆蕙面前也没啥拘束感。而丁兆蕙从小到大都比较洒脱,霍大风这样做派也正合他的口味。
霍大风跟着报告的参谋来到了驾驶室,掏出根千里眼对着前方观察了一番,看到对方那些个“小不点”轻蔑地憋了瘪嘴:“传我命令,保持警戒,不得擅动!”
“是”
“传令全队换一档,减速行驶,做好泊船准备!”霍大风接着发出命令。
“是”
随着旗舰上传令兵打开旗语,所有船只的速度骤减,并缓缓向旗舰靠拢。
这时,辽国的水兵也驾着船围了上来,仗着自己数量比较多,宋朝的每艘战船周围都围了三到四艘,气场十分强大。当然,这时辽国水兵指挥官的看法,霍大风可没把那些“小不点”放在眼里。没错,这些辽国的战船基本上都只有不到十米的长度,宽度也才两三米,放在宋朝战船面前确实有点上不了台面。这也不能全怪人家辽国人不会造船,常言道,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谁让这些树不长大一些呢!
“你们都啥人?干哈呢?知不知道这是我们大辽国的地盘啊?都麻溜地站出来,乖乖地接受检查!”辽国指挥官乌苏查哈扛着把大刀,嘴里含着小根木棍,大大咧咧地站在自家船头冲着眼前的十艘大船嚣张地嚎叫。
初生牛犊不怕虎,说的就是这货!这年代水军战船干架不外乎两招,远靠射箭,近靠接弦。他一看眼前这十艘船虽然大了一点,也高了一点,不过没看到啥武器,顶多一大点的货船,绝对是中看不中用的类型,所以他觉得自己有嚣张的资本。
“这位大人你好!在下乃宋国江防舰队下辖黄河舰队第三中队中队长……”霍大风很客气地朝他拱了拱手。
“停!你这名字太长,本将军记不住,你就直说,你们是来干嘛的?”乌苏查哈粗暴地打断了他。
“好!既然将军这么爽快,那在下就直说了,在下奉吾皇之命押送一批货物前往贵国,这是相关文书,还有贵国皇帝陛下的签发的通行令,请查验!”霍大风掏出一叠凭证,示意下属送到对方船上。
“本将也接到了命令,听说你们要路经此地,还以为需要些时日才能到,没想到你们来的这么快!虽然你们是来送钱的,但本将军职责所在,还得探查一番,得罪了!”乌苏查哈接过文书仔细查验了一番才还回去,看着别人给自己送钱的份上,他难得地客气了一回。
霍大风回头看了一眼丁兆蕙,见他点了点头才对辽国指挥官说道:“理解理解!将军请便吧!”
乌苏查哈朝手下挥了挥手,辽国士兵心领神会搬着梯子带着人就爬上了宋朝的船,装模作样地检查了一番。大家也都听说了,这些宋人是来送钱的,人家都做到这份上了,完全没有辜负“送”国这个名字,咱也就意思意思一下,做人不能太过了不是么!
经过这个小插曲之后,船队又开始起航了,辽国的水兵也驾着船跟在后面,美其名曰护航,只不过更多人的想法是护钱!
“中队长,都这么远了辽国人还在后面跟在呢!”参谋提醒道。
“哦,这帮辽国人挺有把子力气的嘛,都划了这么久还能跟上。行,那咱就给他点颜色看看!传我命令,全舰队战斗冲刺准备!”霍大风看了一眼后面悠闲地划这桨的辽国战船,他的嘴角翘起了邪恶的微笑。
“是”参谋敬了个礼后转身对着船上的传音筒含道:“中队长有令,战斗冲刺准备!”
一小会后,传音筒里面陆续有了回应:“报告,风向调整完毕!”
“报告,辅助动力准备完毕!”
随后,旗语兵也回来报告:“报告,中队所有战船准备完毕!
“开始!”
随着霍大风一声令下,所有的战船都猛然一抖,用离弦之箭在形容有点名不副实,但跟辽国水军的距离确实是在极快地拉开。
乌苏查哈正在船舱里面啃着棒子骨,脑子幻想着这次把护送任务办好是不是又该加官进爵,最好在让家里人活动一下,让自己离开这个该死的旮旯。
“禀……禀报将军!大……大事不会啦!钱跑啦!不对,是船跑啦!”一个辽国士兵很不适适宜打断了乌苏查哈的美梦。
“嚎啥呢?一会钱一会船的,到底啥子事?”乌苏查哈很火大,顺手就把自己手里的棒子骨砸到了士兵的身上。
“将军,是宋朝那些船跑啦!”这个士兵总算是把气喘匀了。
“跑啦?就这么一条河能跑哪去,难道人家还能把船开到岸上去不成?”
“那倒没有!只是他们太快了,咱们追不上了。”
“笑话!你见过货船跑得过咱们战船的么?”乌苏查哈不屑地说道。
“将军,是真的!您快去看看吧!”士兵见自己老大不相信,只有上去拖他。
乌苏查哈半信半疑地跟着手下来到甲板,打眼一看,宋朝的船只确实离自己越来越远了。这可不是他愿意看到的,不管咋地,先跟上去才是关键:“还愣着干什么?快去让那些偷懒的家伙都动起来,赶快给本将军追上去,连个货船都赶不上,你们这是想丢我大辽国的脸啊!”
“回将军,自打属下发现他们加速后,就给手底下弟兄打了招呼,可是不管咱们咱们努力,还是赶不上人家,属下这才不得不打扰将军您呐!”这个是不硬着头皮说道。
“真没偷懒?”
“真没有!”
虽然乌苏查哈觉着眼前这现象不大合理,但是身边这个亲兵跟了自己多年,没必要因为这事骗自己。可眼下这事如何解决,出了让手下加油划桨,他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辽国的水兵使出了吃奶的劲划桨,一个个累得都虚脱了也没有赶上宋朝的船队,只有不甘心地目送对方远去。当然,他们也不敢停下,稍事休息后,又慢慢悠悠地跟了上去。
霍大风见辽国船队已经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便让船队恢复了正常的巡航速度,毕竟冲刺速度对人力需求较高,也不可能长时间维持。
就这样,宋辽两支船队一前一后,相隔数里,沿着辽河向着辽国心脏前进……
而辽国作为一个游牧民族起家的国家,还是更加看重自己骑兵的力量,也在大辽河入海口,也就是营口,设了一支水军做摆设,从来也没有真正重视过。
正是因为这种情况,霍大风才一路通畅无阻地来到马孟山下的西辽河上。按照丁兆蕙的要求,霍大风控制着船队的速度,在经过马孟山峡谷的时候正值夜幕降临的时候。
黑夜永远是最好的帷幕,当远处辽国的船队全然不见的时候,一个三长两短的哨音在宋朝船队中响起,接着便是一阵阵沉闷的落水声。
待到最后一个落水声消失在夜空,船队这才点起火把,继续缓缓前进……
冬去春来,大地复苏,马孟山脚下的平原上,绿油油的小草正在疯狂的生长着。
在这个普通的夜晚,却有一群不普通的人在草丛中摸索前进。
“队长,弟兄们都集合完毕了!”一个特战队的小队长凑在丁兆蕙的耳边低声说道。
“原地待命!”丁兆蕙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声回道。
荒芜的草原又恢复了原来的宁静,直到五声布谷鸟的声音在夜空中响起。
丁兆蕙也学着布谷鸟的声音叫了五声,这时,一个身影在黑暗中摸索着朝他所在的地方小心翼翼地靠近。
“天王盖地虎”黑夜中一个声音突兀响起。
“宝塔镇河妖”丁兆蕙会心一笑,毫不犹豫地回应道,虽然不知道这两句话啥意思,但圣上说这是接头暗号准没错。
“你们来啦!”黑夜中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我们来了!你辛苦了!”丁兆蕙重重地握着来人的手,还能感受到对方颤抖的身躯。
“这是我应该做的,诸位请随我来!”
一行人在黑夜中悄悄地来到了一处山洞,待关上洞门,才点燃了火把,大家这才看清楚眼前这人居然是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猎户。
“大家好,我自己介绍一下,在下隶属密碟司,代号零零七,你们叫我老七就好了。”猎户给每人到了杯热水后对大家说道。
“多谢多谢!还麻烦你简单地给我们讲一下目标的情况!”丁兆蕙接过水杯客气一番后便直接问道。
“是这啊……”老七也在丁兆蕙身边坐下,拿了根木棍在地上画了简单的地图:“据在下探查,这批马贼人数在六百到七百之间,马匹大概有三百匹,他们的武器基本上跟辽国士兵一般,一把弯刀和一把强弓。另外,这是他们的营地,自从辽国剿匪结束后,他们就又回到了这个地方。此地本来没有名字,因为他们这伙人的存在,大家都叫它老鹰山。此山由两个并列的峡谷组成,若从高出俯视,整个山型看起来就像倒立的‘山’字一样。他们的马队就安排在两个峡谷中,一边一半,而其他人就驻扎在三座山峰上,正好封锁了两个峡谷的出口。这黑心老鹰也真舍得下血本,在整个山峰上修建了不少营寨和箭楼,真可谓进可攻退可守。不过,他们去年打咱们使团的主意吃了暗亏,现在人手紧缺,防守也出现了漏洞,咱们倒是有机可乘……”
“很好!老七你这打探得够仔细的,有了这些情报咱们方便多了,多谢了!大家都抓紧时间休息,明个就要开始干活了!”丁兆蕙朝他竖起了大拇指。
“是,队长!”队员们应了一声,便铺开自己的行囊,该放哨的放哨,该睡觉的睡觉。
这个夜晚又归于了宁静……

第14章 落鹰坡

第二天,黎明时分,天刚微微亮,大地还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晨雾之中。
丁兆蕙带着队员跟着老七后面,悄悄地潜伏到了老鹰山对面的山坡上,在迷彩和草木的伪装下,众人都融入到了这片山坡,远远望去丝毫不见人影。
借着微弱的光线,丁兆蕙举着千里眼仔细地观察着老鹰山的一举一动。这会马贼们都还在梦乡中遨游,除非有“生意”上门,不然他们不到日上三竿他们是绝对不会起床。这个时候无疑是人最犯困的时候,山寨上仅有的几个哨兵也抱着刀枪在打瞌睡。
丁兆蕙并没有急着采取行动,在他看来现在杀进去或许能够斩获不少,但难尽全功,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第一次单独带队执行任务,必须办得漂漂亮亮的才行。
他又观察了一会,在纸上详细记录了老鹰山的一草一木,正打算撤回去,不曾想对面的山上却开始喧闹起来。他便按捺下情绪,继续让大家保持潜伏状态,他也再次观察了一番,原来对面的马贼今个破天方地起了个早床,正磨刀霍霍似乎要大干一场。
丁兆蕙把千里眼递给旁边老七,老七接过来朝老鹰山看了看,只见他微微皱了皱眉:“今个这些马贼是吃错药了么,大清早搞这么大动作是什么意思?难道……”
丁兆蕙和老七两人对视了一样,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担忧,但丁兆蕙很快便释然:“应该不是打咱们船队的注意,这会船队估计都已经驶过马孟山峡谷了,再说这些马贼也拿咱们的船没有办法,咱暂且再观察一二。”
老七默默点点头,便又紧盯着对方的一举一动。
不多时,老鹰山两个峡谷处的寨门终于被缓缓打开了,一群马贼骑着马从里面晃晃悠悠地走了出来,乱哄哄地四散而去,每股马贼人数都不固定,多则二三十人,少则十来人。
丁兆蕙虽然没当过山贼,但怎么看眼前这些人都不正常,他疑惑地看向老七,老七也微微地向他摇了摇头,不知起其所以为。
“你,你,你还有你,各带几个人,跟上去看看他们到底搞什么名堂,搞清楚后便回山洞集合。切记不要轻举妄动,免得打草惊蛇!”丁兆蕙指着几个小队长吩咐道。
“是”
几个小队长带着人各自离开后,丁兆蕙也带着剩下的人吊在其中一队马贼后面,慢慢地跟了上去。
虽然马贼们都骑着马,但他们走得很悠闲,丁兆蕙和他的队员可都是武林人士出生,对他们来说跟上马贼的速度不是什么难事。
突然,丁兆蕙他们前面的那股马贼里面出现了小小的骚动,一个马贼脱离大队人马走进了旁边的树丛,其他马贼也并未等他,骂骂咧咧地先行离去了。
丁兆蕙见此情形,心花怒放,朝身边的两个队员比划了几下,两名队员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后边起身离开了。
不一会,先前离开的两名队员押着一个嘴上被堵着臭袜子的马贼来到了丁兆蕙面前,正是那个脱离队伍的马贼。
丁兆蕙看了一眼距离马贼队伍的远近,确定不会惊扰他们后才扯下这个马贼嘴上的袜子。不出所料,这马贼刚能开口说话,便唧唧歪歪地说了一大堆辽语,丁兆蕙可听不懂,只好求助老七。
老七的辽语显然是过了四六级的,起码对方骂人的语言他是听得真真的。他也不客气,上来就给马贼一顿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