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焚清(猴子)-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珍妃顿觉大事不好!
珍妃早有耳闻,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在秘密策划发动武装政变,一举拿下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以铁血手腕,推动变法维新。看来,当维新遭遇守旧派的顽强抵抗后,康有为坐不住等不及了!
珍妃知道,武装政变,也不是不可取,但是,这是最后的办法!不到万不得已,不能采取这种极端的行动。
第257章后路
因为,维新党看似声势浩大,其实,在北京和天津,大清国的心脏部位,维新党人的实力根本就无法与太后老佛爷相提并论!在北京,守旧势力掌握着全部军队,并且,调动甘军和骁骑营进京,早已控制了北京所有的战略要地和核心部门,维新党人的自立军,只是一群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的民间组织,那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贸然发动武装政变,等于是以卵击石,不仅毫无成功的希望,反倒会把维新大业,推向绝境!一旦武装政变失败,慈禧太后必然会疯狂反扑,光绪这个皇帝,就当不下去了!康有为谭嗣同的人头都保不住,谈何维新!
珍妃急切之下,出了颐和轩,前往养心殿,求见皇上,想请求皇上收回成命,阻止维新党人发动这种孤注一掷的行动。事实上,维新党人太心急了,维新变法虽然在京城里遭到守旧势力的抵制,但是,全国上下,已经成了气候,维新变法已经是大势所趋,只要光绪皇帝坚定不移地推行现有策略,即便是困难重重,但守旧势力终究难以抗拒历史的潮流。更何况,周宪章已经率章军在青岛站稳了脚跟,对光绪皇帝形成了拱卫之势,只要光绪皇帝不轻举妄动,慈禧太后也不敢对皇帝下手。
然而,当珍妃提到周宪章的时候,光绪皇帝勃然大怒,怒斥珍妃私通外臣,给皇家丢脸!光绪不仅没有采纳珍妃的建议,反而命人立即将珍妃他他拉氏监禁在颐和轩内,不准外出。皇帝突然翻脸,珍妃身边的宫女们太监们为了自保,举报珍妃的身边,藏着一只周宪章进献的玉镯!这只玉镯,成了珍妃与人通奸的证据!
珍妃他他拉氏万念俱灰,她知道,等待她的将是什么。
不管光绪皇帝的政变是否成功,她都活不了!成功了,光绪皇帝必杀她,失败了,慈禧太后也饶不了她!
果然,昨天晚上,唐才常的自立军围攻颐和园,很快就遭到甘军和骁骑营的合围。枪声响了一夜,直到天亮,枪声渐渐平息。光绪皇帝脸色苍白地跑到了颐和轩,哭求珍妃救他——董福祥率领甘军,已经冲进了大内,正在紫禁城里办公的四小军机,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等人被捕。这四个人,是光绪皇帝的心腹,没了他们,光绪就算是彻底栽了!
珍妃暗暗冷笑,到了这个时候,光绪皇帝竟然会求珍妃救命!难道他以为,珍妃可以让周宪章从青岛发兵,前来救驾。
珍妃绝不会向周宪章求援,那样做,就是坐实了她和周宪章之间那根本就不存在的“奸情”!更何况,即便周宪章发兵,章军也飞不到北京来。
很快,慈禧太后的二总管崔玉贵带人来到了颐和轩,把痛哭流涕的光绪皇帝架走了。光绪这一走,意味着,他的皇位和生命,都保不住了!
然后,崔玉贵斥退了所有宫人,向珍妃宣读了慈禧太后的懿旨——赐死珍妃他他拉氏!
崔玉贵递给了他他拉氏一条白练,这是皇家嫔妃赐死的最高待遇,因为,这是最干净的死法,也是最体面的死法,这样死可以留一具干干净净的全尸,并且,还可以保全自己的名誉。按规矩,得到白练的嫔妃,应该向慈禧太后谢恩!
珍妃他他拉氏没有接受白练,而是请求崔玉贵,让她死在八角琉璃井里面,清澈凉爽的井水,是她最喜欢的归宿!在她看来,偌大的紫禁城,只有这一井之水是干净的!
崔玉贵一声冷笑,答应了珍妃的请求。
珍妃迈步走到八角琉璃井边,却发现自己跳不下去。
井边站着一个人,拦住了他的去路,那人身材魁梧,留着一脸络腮胡子,穿着一身戎装,腰佩宝剑,先是向着珍妃躬身施礼,然后,转向崔玉贵,冷冷说道:“崔总管,凡事不可做绝了!”
崔玉贵也是面无表情:“赖传武,你想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吗?”
那人正是骁骑营统领赖传武,奉慈禧太后之命,与崔玉贵一起,率部进入紫禁城,逮捕维新党人,囚禁光绪皇帝,为慈禧太后还宫,清扫障碍。
慈禧太后镇压了自立军政变,囚禁光绪皇帝,貌似成功,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其实也是自杀之举。在青岛的周宪章早就秣马厉兵,随时准备兵发北京,只是,周宪章师出无名。如今,慈禧太后囚禁了光绪,刚好给了周宪章一个勤王保驾的借口。周宪章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旦章军兵临城下,大清国也就寿终正寝了!所以,慈禧太后还宫,不仅没有稳定政局,满朝文武都预见到了那个可怕的结局,大家都在寻找后路。据说,这些日子,端郡王载漪就跑到了天津,想方设法和周宪章联络。
赖传武一声冷笑:“我赖传武做事,从来就不留后路!当初,我在朝鲜反水,早就和周宪章势不两立!我是劝总管大人,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免得到时候后悔!”
“赖将军倒是个光明磊落之人。”崔玉贵冷笑:“只是,我崔玉贵的事,用不着赖将军操心!”
“如此说来,崔总管是非要置珍妃娘娘于死地了?”赖传武拔出了手枪,对准了崔玉贵:“请崔总管手下留情,否则,我赖传武就不得不出手了!”
崔玉贵却是毫不退让,从衣袖中,掏出一张纸来,递给了赖传武:“赖将军,我要不是手下留情,你哪里活得到现在!”
赖传武接过来一看,却是慈禧太后的手迹,他对慈禧的手迹极为熟悉,一看就知道,这是真迹。
上面写着:“崔玉贵,你跟着赖传武一起进宫,拿下皇帝后,立即出示本懿旨,杀掉赖传武,接管骁骑营,并将赖传武家眷,全部逮捕正法,赖传武背叛哀家,背叛朝廷!罪无可恕,死有余辜!”
赖传武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赖将军放心,你的家眷,全都平安无事。”崔玉贵说道:“我已经命骁骑营官兵,护着你的家眷,去了天津,太后老佛爷鞭长莫及。”
“崔总管,这是为何?”
崔玉贵面无表情:“三年前,天津大沽口外的山丘上,你做的好事,瞒不过太后老佛爷!福临是太后老佛爷的侄子,原本是要潜入台湾,为太后老佛爷做事,却被你给杀了,你杀了她的侄子,她岂能饶得过你!而且,从那以后,周宪章愈发有恃无恐!这都是拜你赖将军所赐!不瞒赖将军,两年前,太后老佛爷就知道了这件事。”
“她为什么那个时候不杀我!”赖传武惊问。
“因为,除了你,她实在找不到可用之人了!”崔玉贵说道:“你和你的骁骑营,是太后老佛爷最后的棋子,她要把你这枚棋子,用尽用绝!现在,她利用你的骁骑营囚禁了皇上,你就没什么用了,而且,太后马上就要除掉皇上,到时候,她需要一个弑君的替罪羊,以塞天下人之口,你死了,杀害皇上的罪名,就让你和你的家眷担着,太后老佛爷还要为光绪皇帝,流上几滴眼泪呢!赖传武,太后老佛爷的聪明睿智,我等望尘莫及!”
崔玉贵的话,让赖传武和珍妃都是彻骨胜寒,以慈禧太后的手腕,光绪皇帝与她作对,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崔总管,你为什么不杀我?”赖传武问道。
崔玉贵叹道:“太后老佛爷精明睿智,如果用在正道上,那是我大清国之福,可用错了地方,就是我大清国的祸害了!赖将军,我崔玉贵也不是铁石心肠之人,以前做了不少亏心事,可我在太后老佛爷身边当差,能不听她的话吗?事到如今,我崔玉贵如果再昧着良心做事,只怕到了阴间,就只能下油锅了!”
赖传武说道:“既然如此,还请崔总管抬抬手,放过珍妃娘娘。”
“赖将军,你为什么要救珍妃娘娘?”崔玉贵问道。
“和你一样,我不想死后下油锅!”
“可是,按照太后老佛爷的懿旨,珍妃娘娘必须从这个世界消失!”崔玉贵冷笑:“还有你,赖将军,也必须消失!”
珍妃昂然说道:“崔总管,请你放过赖将军,我这就给你一个交代。”珍妃说着,转向赖传武:“赖将军,请让一让。”
赖传武护着井口,并不动身:“崔总管,你要是逼死了珍妃娘娘,死后照样会下油锅!”
崔玉贵对珍妃躬身施礼:“珍妃娘娘,这眼八角琉璃井下面,其实有一个暗道,可直通紫禁城外。恕奴才无礼,奴才奉太后老佛爷之命,监视娘娘的起居,就是从这条暗道通行,这条暗道只有奴才一人知道。奴才已经派心腹之人守在暗道下面,娘娘跳入井中,自然会有人接着,不会伤及娘娘。娘娘从暗道中离开紫禁城,隐入民间,从此,世上再无珍妃娘娘,奴才也好向太后老佛爷复命。”
第258章天涯沦落人
珍妃大为惊奇,难怪,慈禧太后对她在颐和轩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搞了半天,她最钟爱的八角琉璃井,原来竟然是崔玉贵的密道!
崔玉贵又对赖传武说道:“赖将军,也请你跳井,从此,世上再无赖将军。”
“放屁!”赖传武喝道:“崔玉贵你个狗日的,竟敢忽悠老子跳井!这井里有个屁的暗道,老子这他娘的一跳下去,哪里还有命!你小子马上就跑去向慈禧太后邀功!”
“赖将军,我要杀珍妃娘娘和你,用得着兜这么大个圈子吗,今天早上我就能取你的性命,现在,要取珍妃娘娘的性命,更是易如反掌!”崔玉贵缓缓说道:“赖将军,我劝你还是快着点,赶紧跳下去,时间长了,董福祥的人马就过来,那帮甘军就是一伙豺狼,珍妃娘娘就真的活不成了!”
赖传武还是犹豫不决。
珍妃说道:“赖将军,我相信崔总管没有说谎,你要是不相信,就让我先跳。”
颐和轩外,人声吵杂,甘军正在逼近颐和轩。
甘军事慈禧太后最后的依靠,一向嗜血好杀,甘军在西北镇压回民,所过之处,鸡犬不留。当初,慈禧太后调甘军进京,包括荣禄在内的满清贵族也是极力反对,这支豺狼之师要是进了北京,不分良贱,谁都要遭殃。可慈禧太后一意孤行,荣禄等人也是毫无办法。如今甘军不仅晋了北京,还进了紫禁城,珍妃落到他们手里,哪里还有个好?
赖传武叹道:“要跳,也是我先跳。珍妃娘娘,如果我下去后遭遇不测,娘娘万万不可跳。”
“你他妈的快着点!”崔玉贵催促道。
赖传武一纵身,跳进了井中,只听扑通一声,水花四溅,里面传来一个声音:“他妈的,怎么不是珍妃娘娘?”
“娘娘在后面!”赖传武瓮声瓮气地叫道。
珍妃向崔玉贵躬身施礼:“多谢崔总管救命之恩!从今往后,世上再无珍妃,只有一个名叫秦珍的女子。”
“秦姑娘,后会有期!”崔玉贵拱手说道。
珍妃纵身跳下了八角琉璃井。
井下荡起水花。
崔玉贵把白练扔进了井里,搬起井边的巨石,压在了井口上,拍了拍手,扬长而去。
甘军咆哮着冲进了颐和轩。
……
禅房里,两个女人静静对坐。
“珍姐姐,我让你伤心了?”静尘小心地说道。慈禧太后生前,与珍妃势不两立,而现在,这个老太婆终于在绝望中结束了一生,而珍妃,也成了一片无依无靠的飘萍,沦落天涯。
“没有。”秦珍摇摇头:“我听说,她死的时候,身边一个人都没有!”
当袁世凯的新军进入北京城的时候,慈禧太后最为倚重的甘军,彻底暴露出了豺狼本性,他们没有向袁世凯的部队发出一枪,而是把北京城最为繁华的地段洗劫一空,带着金银财宝,向西逃窜而去。
消息传来,慈禧太后躺在紫禁城的寝宫中发出声嘶力竭的呼喊,却没有一个人答应她。太监宫女们早就跑得无影无踪,而皇帝被她囚禁在了瀛台。她最信任的端郡王载漪,早就跑到了袁世凯的大营中,向袁世凯表示归顺。
慈禧太后的呼喊持续了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新军进入紫禁城,在空无一人的寝宫中,看到了已经咽气的慈禧太后,她的嘴角和枕边,满是凝固的鲜血!
两个女人呆呆地望着窗外的雪景。
大清国最有权势的女人,曾经的跺一脚地动山摇的太后老佛爷,却在凄凉绝望中,结束了她无比辉煌的一生!慈禧的太后一生,超过历史上无数的男性皇帝!她执掌大清国五十年,早就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黑暗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贫弱时期,然而,在她的权柄之下,竟然是英雄辈出,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张之洞、彭玉麟、李鸿章……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智者,而他们,却心甘情愿地拜倒在她的脚下!
就凭这一点,她堪称是一个传奇!
然而,与慈禧太后的传奇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的没落!
一个女人的传奇,铸就了中国前所未有的黑暗!
也许,这仅仅是一个巧合!
如果没有慈禧太后,中国会避免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甲午惨败、八国联军那一次次丧权辱国吗?
答案是否定的!
也许,慈禧太后和崇祯皇帝一样,只是一个朝代没落的见证者,而不是制造者!
大清国的祸根,埋在两千年的文明之中,埋在两千年浩如烟海的典籍当中!
当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结束的时候,或者说,当独尊儒术的汉代大儒们走上政治舞台的时候,就埋下了十九世纪中国受尽屈辱的祸根!
……
一阵风气,雪花飞舞。
两个男人走进了禅房,想着秦珍和静尘下跪:“给珍妃娘娘、护国和硕格格请安。”
“崔先生、赖先生快快请起。”秦珍轻声说道:“这里没有娘娘,也没有格格。”
来人正是曾经的二总管崔玉贵、曾经的骁骑营统领赖传武。
赖传武和珍妃一起,从八角琉璃井里的暗道,摸出了紫禁城,混出了北京城。
珍妃无处可去,她不敢去找她的哥哥志锐,一则,志锐已经上了慈禧太后的黑名单,自己也是朝不保夕,二则,珍妃要是去找志锐,终究是纸包不住火。即便慈禧太后死了,光绪皇帝还会来找她,而珍妃,实在是不想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更不想再见那个男人!
最后,珍妃想到了五台山上的敏绣,在这乱世之中,出家为尼,远离尘世的纷扰,当真是一条好路子。现在看来,敏绣当初的选择,果然睿智,这让她避开了北京城的血雨腥风,安详宁静地生活在凡尘之外。
于是,赖传武把珍妃护送到了白云寺,改名秦珍。
赖传武把珍妃送到了白云寺,就匆匆而去,他知道,周宪章马上就要进京,章军弟兄们饶不了他。赖传武从此隐姓埋名,谁也不知道他的下落。
秦珍想和敏绣一样,出家为尼,可是,主持虚云大师不同意,虚云说她不是佛门中人,但是,答应她可以借助在白云寺,和静尘住在一起。
秦珍在白云寺住了半年了,倒也清静,她只是想不明白,虚云大师为什么不收她,但也不赶她走。
赖传武下山后,曾经与崔玉贵见过面,把珍妃的下落告诉了崔玉贵。赖传武这是好心,慈禧太后死后,崔玉贵没了靠山,不过,这个曾经的二总管家财万贯,可以照应秦珍的生活。
崔玉贵倒也义气,去了两次白云寺,给秦珍送了一些生活用度物品。所以,在这个世界上,知道秦珍还活着,并隐居在白云寺的人,只有四个人,白云寺的主持虚云、曾经的和硕格格静尘,再就是崔玉贵和赖传武。四个人守口如瓶,天底下,再也没人知道,这世上还有一个秦珍。
慈禧太后死后,崔玉贵跑出了北京城,带着金银财宝,隐姓埋名,躲在北京城外的门头沟。崔玉贵跟着慈禧太后,曾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做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如今大清国垮了,那些仇家肯定不会放过他,他身上虽然有些武功,七八个汉子近不得身,不过,到了这个时候,他哪里还敢在市面上招摇,仇家根本就不跟他斗武功,背后一个黑枪就能要了他的命。
说起来,崔玉贵和赖传武,和秦珍一样,都是天涯沦落人。
如今,这两个人一起找上门来。秦珍隐隐感觉,这里面有些不妥。不过,崔玉贵和赖传武是她的救命恩人,又是被当今政府难以容忍的落魄之人,秦珍见两人平安,心里也挺高兴。
静尘说道:“两位先生请坐。”
“多谢格格。”崔玉贵和赖传武小心地坐在了茶几旁。静尘当了三年的尼姑,身上那一股子格格的尊贵之气,依旧十分浓烈,在她面前,崔玉贵和赖传武不敢放肆。
“崔先生、赖先生,两位这是从哪里来?有什么事吗?”秦珍问道。
赖传武看了崔玉贵一眼,崔玉贵慌忙说道:“也没啥大事,就是要过年了,奴才来看看主子,顺便给主子带些年货来,呐,都是些年糕什么的,已经送到了厨房。”
“崔先生,我以前不是跟你说过了吗,这世上没有珍妃,只有秦珍,你应该叫我秦姑娘。”秦珍说道:“而且,现在是民国了,早就没有什么主子奴才,我听说,北京城里,男人都称呼先生,女人都称呼女士。大家见了面,不管官当的多大,也不磕头,而是握手。”
“可不是吗。”崔玉贵说道:“珍妃……秦姑娘,静尘师父,你们二位还不知道吧,北京城里,出大事了。”
“什么事?”秦珍和静尘惊问。
“老崔,你别在这里一惊一乍的,把秦姑娘给吓着了!”赖传武说道:“两位姑娘,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
“这事还不大?”崔玉贵说道。
“对于当官的来说,是大事,对于咱们这些小老百姓而言,管咱们屁事!”赖传武说道:“其实,就是竞选总统。”
第259章竞选总统
“竞选总统?”秦珍问道:“西洋国家的总统都是选出来的,这的确是一件大事,不过,我听说,民国不是已经有总统了吗?就是周……”秦珍看了一眼静尘,静尘的手指微微一颤。
年前,周宪章率军进入北京城后,曾经带着那哈五、冯国璋、郭二杆等人,来白云寺看望静尘。周宪章并不知道珍妃也在白云寺,他只知道敏绣出家后,法名静尘。不过,静尘断然拒绝了周宪章的求见,让人把周宪章一行挡在了山门外,连寺庙都不准进。
静尘做得貌似决绝,其实,正好说明了,她心里没有放下周宪章!就凭这个,虚云大师就知道,静尘的内心,一点也不静。
周宪章无奈,只得留下几千两银子,怏怏而去。
后来周宪章当上了民国总统,消息传来,静尘摇头冷笑不已,秦珍倒是泰然自若,一点反应都没有。
崔玉贵没有注意到静尘的脸色,继续说道:“秦姑娘、静尘师父有所不知。周宪章和袁世凯,是民国的总统和副总统,不过,不是正式的,而是临时的。他们二位约定,一过了年,就开国会,普选总统,天下老百姓都可以来投票,看谁的票多,谁就当总统。”
“袁世凯凭什么和周宪章争总统!他那点新军,还不如章军的一个零头!”静尘一撇嘴,对袁世凯很是不屑。
秦珍心头暗暗叹息,静尘貌似对周宪章一股子怨气,可她的内心,还是向着周宪章!难怪,虚云大师说她心不宁。
“不是袁世凯和周宪章争总统。”崔玉贵说道:“他们两个都是候选人,除了他们两个,各社会团体、党派也要推出候选人,候选人相互竞争,争取老百姓的选票,现在,有五个候选人,都有可能当总统,就看谁得到老百姓的票多了。”
“哪五个?”
“罗鸣芳带着章军那些老弟兄们,搞了一个公民党,周宪章是公民党的总裁,罗鸣芳和那哈五是副总裁,公民党推出的候选人,当然就是周宪章。袁世凯也不示弱,搞了个民权党,公推袁世凯为候选人。再就是同盟会,就是以前的革命党,推出孙文为候选人。康有为、梁启超、张之洞、陈宝箴那些原先的维新党人,成立了一个自立党,推举前上海道台黄遵宪为候选人。”崔玉贵说道。
“这才四个,还有一个呢?”静尘问道。
“这最后一个,请两位姑娘猜上一猜。”崔玉贵卖起了关子。
“刘坤一?他是两江总督,有些实力。”静尘说道。
“不是。年前,章军跨海进了江苏,刘坤一就回家养老去了。”
“莫非是端方?他是闽浙总督,在任上的时候,很有些威望,老百姓的口碑也不错。”秦珍说道。
“不是。现在成立议会了,端方在议会当议长呢。”
“难不成是翁同龢,他是皇帝的师父,很有些人脉?”静尘说道。
“翁老先生现在是在民国政府当教育部长,那晋当了副部长,这两个老头子,观念不合,在教育部里整天打嘴架,他哪里有功夫去竞选总统。”
秦珍暗笑,翁同龢和那晋,是两个出了名的古怪脾气,这两个老头凑在一起,不打架才怪。
“我知道了!一定是那哈五。”秦珍说道:“他虽然是章军老兄弟,可他是皇叔,有皇家血脉,这不,我听说,旗人们成立了一个团结党,专门为旗人说话,这个党应该也推出一个候选人,那哈五是最好的人选。”
“秦姑娘的话,说对了一半。”崔玉贵说道:“团结党的确是推出了一位候选人,不过,不是那哈五。”
“是谁?”静尘急忙问道。
“请秦姑娘再猜上一猜。”
赖传武不耐烦起来:“老崔,你他娘的吃饱了撑的,猜个屁,就是端郡王载漪的儿子溥儁。”
“溥儁!”秦珍和静尘都是大吃一惊。
静尘喝道:“都说八旗子弟一代不如一代,秦姐姐,你瞧瞧,他们竟然推出个溥儁来,这还用选吗,我看他直接退出选举算了,别到时候得了个零票,丢人现眼!”
崔玉贵说道:“可不是吗,两位姑娘,我旗人子弟,当真是人才不济啊。他们也是没办法,实在是推不出人来了。两位姑娘,本来,团结党有两个人选,第一个,就是那哈五,可人家那哈五打死也不干,他说他不跟大哥争天下!没奈何,大家就去请皇上出山。”
“皇上?”
“就是你哥哥!”崔玉贵拱了拱手:“奴才失礼了,就是载湉!当初,皇上被太后老佛爷囚禁在瀛台,眼看朝不保夕,后来袁世凯进城,又把皇上请回了紫禁城,可好日子不长,周宪章的人马来了,皇上只好宣布退位,又回到了颐和园。皇上的心态倒也平和,整日听曲,不闻窗外事。大家去园子里求他竞选总统,皇上也是坚决不干,他说他要好好享受人生了。”
秦珍叹道:“皇上糊涂了一辈子,退位后,倒是做了一件聪明事。大清国早就完了,皇上也应该歇歇了。”
崔玉贵继续说道:“两位姑娘,那哈五不干、皇上不干,荣禄、刚毅那些人更不敢干,倒是端郡王自告奋勇,要推他的儿子,溥儁本来也不想干,可端郡王非逼着溥儁出马,团结党找不到其他人选,也就只好推溥儁了。”
秦珍叹道:“这个端郡王啊,实在是蠢得可爱!当初,太后老佛爷怎么偏偏就喜欢他!”
“是啊,”崔玉贵说道:“这不,第一轮投票,溥儁就大败亏输,五个候选人,周宪章的票第一,袁世凯第二,孙文第三,黄遵宪第四,溥儁第五,他的票数,连第四名黄遵宪的零头都没有!丢人啊!”
秦珍暗暗摇头。大清国灭亡后,周宪章实行了民族和解政策,对旗人一律给予公平的国民待遇,而且,准许旗人结社组党,以维护自身权益。可是,八旗子弟整天就知道遛鸟听曲,半点政治头脑都没有,按理说,他们应该老老实实做人,竟然还想着当总统,想想也就罢了,推谁不好,却推出个溥儁来,让天下人笑掉大牙,枉费了周宪章的一番好意。
“这么说,周宪章选上了?”静尘急忙问道。
赖传武说道:“哪有那么容易。第一轮投下来,五个候选人,谁都没有过半数,按规矩,得票数前三位的,就是周宪章、袁世凯、孙文三个,要进行第二轮投票。”
静尘说道:“结果还不是一样,袁世凯和孙文,哪里选得过周宪章!”静尘话语间,完全偏向了周宪章。秦珍暗笑,这位前护国和硕格格,身上穿着僧衣,心却是早就飞到了北京。
敏绣好动,当了几年的尼姑,貌似安静了不少,其实,骨子里的脾气,一点也没变。她没出家的时候,满脑子都是西洋玩意,现在,周宪章在北京大搞西洋镜,整什么议会、搞什么总统普选,敏绣心里早就发痒,恨不能马上跑回北京去看热闹。
赖传武翁声嗡气地说道:“我看悬!”
“怎么会呢?”静尘喝道:“推翻大清国朝廷,那是周宪章的功劳,袁世凯那点人马,不过是临阵倒戈,说起来,他就是个墙头草!要是周宪章落败,他一定会跟着太后老佛爷向周宪章发难!孙文就更别提了,他躲在海外,遥控国内几个革命党小打小闹,照他那样闹法,就是闹一百年,大清国也倒不了!我就不信了,老百姓会把票投给他们!凭什么!”
崔玉贵叹道:“格格……静尘师父,说得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事情还真没那么简单。”
“发生什么事了?”秦珍问道,她也是满腹疑惑,以周宪章的威望和战功,别的不说,从日本人手里夺回台湾,从法国人手里夺回西贡,从德国人手里夺回青岛,把俄国势力彻底驱逐出朝鲜,就凭这些战功,袁世凯和孙文就没法跟他比。
崔玉贵说道:“呐,按照总统选举的规矩,每一位候选人都要向百姓宣传自己的施政纲领,争取老百姓的选票。所以呀,前些日子,全国热闹极了,每个候选人都派出自己的人马,在全国各大城市搞宣传,什么贴海报、拉横幅、上报纸、接受记者采访,还有,三个候选人到全国各地巡回演讲。大家都向百姓许愿,呐,比如说,袁世凯就说,如果他当了总统,两年之内,让大家的收入翻一番,孙文向国人保证,要废除大清国与西洋列强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
“吹牛!”静尘斥道:“没有周宪章的枪杆子,一百个孙文也废除不了不平等条约!”
“总之,候选人都是使出浑身解数,争取民意,这个,全国普选总统嘛,每一个人的选票都很重要。”
“周宪章在军事上,打败日本和德国,在经济建设上,台湾和朝鲜经济腾飞,在教育上,他恩师那晋当校长的台北大学,今年排名仅次于牛津大学,排名世界第五,这民意,还用得着说吗?”秦珍说道。
“可不是嘛。”崔玉贵说道:“本来,周宪章的民意遥遥领先,可是,这些天,他被人抓到了小辫子,民意一落千丈。最新民意调查显示,他的支持率,从百分之七十,狂降到了百分之二十!形势极为险峻!”
第260章出走
“什么辫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