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代枭雄-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有什么关系?”杨琏问道。
  符金盏左右看了一眼,道:“这是父亲密报,说是李守贞造反之前,有一个和尚到了河中,无意中看见符茗,说她有帝后之姿,李守贞知道了此事,这才动了造反的心思。他造反之前,曾经派人暗中通知父亲,想来父亲是这样的知道的。”
  杨琏摸着下巴,顿时觉得有的东西,还是躲不掉的。未完待续。


第十四章 目的都不简单
  。倒是陈铁觉得这样不妥,想要制止,被杨琏挡住了。
  百姓毕竟没有恶意,就像拜佛一样的心思,如果制止了,反而有些不妥。符金盏倒是觉得,如此一来,百姓倒是念着杨琏的恩德,恐怕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有杨琏,而没有其他人了。
  倒是杨琏担心粮食的事情,几乎每日都要询问卢多逊,有没有费砚的消息。l小说'天子李璟给的五十万石粮食已经吃光,余下的,靠的是杨琏从江南购买的粮食,但随着杨琏的大肆购买,运粮北上,江南的粮价上涨,而且有极为敏感的商人,捕捉到发财的机会,纷纷运粮北上。只是他们开出的价格,让杨琏无法接受。
  价格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杨琏的钱财已经几乎耗尽。楚州虽然也有金库,但杨琏拿了刘彦贞的土地,总不能做的太过分,以免引起刘彦贞的强烈不满,届时真的鱼死网破,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杨琏允许刘彦贞拿走了一部分的金钱作为交换。
  十月初,杨琏得到消息,那李守贞果然造反,赵思绾、王景崇等人也起兵响应,而且据说占据了巴蜀的大蜀国,也蠢蠢欲动,有出兵的想法。关中打的如火如荼,这是符合杨琏利益的。不过符金盏颇为担心,这事情恐怕会牵连父亲。
  不过很显然,武宁节度使符彦卿虽然只是武人,但能长期屹立不倒也不是平凡之辈,他依旧在徐州,想来是关中战乱,刘承祐也不敢四处树敌,逼反符彦卿。
  就在粮食即将告诫之际,费砚率领着一支十五艘商船组成的商队,抵达了楚州,这批粮食对于楚州来说,真的是救命的粮食,杨琏立刻组织人发放粮食,同时又让陈铁准备一批粮食,送往海州,林仁肇那边肯定也缺粮了,而且缺粮的情况比起楚州来说,应该要严重一些。
  看着一袋袋的粮食从商船上运下,杨琏松了一口气,朝着费砚拱拱手,道:“这一次楚州百姓得救,都是费公子的功劳。”
  费砚笑了笑,道:“杨节度言重了,小人临行前,主人千叮万嘱,这批粮食一定要送到杨节度的手上,如今幸不辱命,小人也就放了心。”
  “代本将多谢费公子!”杨琏笑了笑。
  费砚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想了想,朝着杨琏拱拱手,道:“杨节度,借一步说话。”
  杨琏有些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什么事情搞得如此神秘?但承了费云山的人情,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便点点头,两人就在码头边上的僻静之处,说起事情来。
  费砚拱拱手,道:“杨节度,实不相瞒,我家公子并不是寻常人。”
  “嗯!”杨琏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费砚一见,便知道这事儿多了几分把握,便仔细将事情缘由一一说了。
  杨琏听了,不由眉毛一拧,虽说早就觉得费云山不同一般商人,但杨琏想不到,这个费云山居然还是皇亲国戚。费云山的姐姐,便是大蜀国天子孟昶最为宠爱的妃子,花蕊夫人。
  费云山表面上是来金陵做生意,实际上是来探查消息。早在半年前,李守贞就有了反心,他派人进入蜀国,与蜀国天子孟昶联络,请求蜀国出兵,若是灭了汉国,那李守贞愿意学石敬瑭,做儿皇帝,同时将关中一带,割给大蜀国。
  孟昶一听,顿时动了心,可是中原朝廷历来是天下正朔,实力强劲。孟昶之父孟知祥便是后唐的臣子,从心里上,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处于对中原朝廷的畏惧,孟昶虽然动心,却有些害怕。
  孟昶的这种心思被大臣知道,便有人进言,说汉国国土广阔,不是大蜀国一国能灭的,如果能联合大唐,再有李守贞等人的相助,一东一西,必然能让大汉腹背受敌,如果大蜀能占据关中,那么统一天下的进程,就更迈进一步。
  与大唐联络的重任便到了费云山的头上,而杨琏与大唐皇太弟李景遂关系颇好,所以费云山将宝全部压在了杨琏身上。这些粮食,费砚表示可以不要分文,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杨琏出兵,攻打汉国的徐州、宿州等地,以牵制汉国的兵力。这样一来,汉国投入到关中的兵力必然会大大减少,也就增加了蜀国与李守贞等人取胜的可能性。
  费砚的要求一提出来,杨琏陷入了沉思。与汉国的关系杨琏不可能破坏,不然不符合杨琏的利益,如今的他,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的时间,让他安置流民,恢复生产,积蓄实力。可是,已经陷入了粮荒的他,又很需要这批粮食。
  这是一个两难的境地,无论如何选择,都有利有弊。杨琏找了一个借口,说要思考一番,便离开了。
  费砚倒也不急,放佛吃定了杨琏一般。不过他告诉杨琏,想要取得更多的粮食,就要看这一次杨琏如何选择了。就算这批粮食杨琏不给钱帛,费砚也认了。
  杨琏将事情简单一说,陈铁倒是很激动,既然费砚都这么说了,这批粮食抢了又能如何?陈铁坚决主张抢了这批粮食。
  卢多逊坚决反对,与大蜀保持良好关系,这是有必要的。即使费砚送来的这批粮食足够海楚两州的百姓过冬,可是过了年呢?过了年,冬小麦也不可能成熟,而海楚两州嗷嗷待哺的数十万百姓若是被饿死,这一段时间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杨琏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所以他必须要坚持拿下这批粮食。几人商议了半响,始终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黄昏时分,卢多逊、陈铁两人散去。杨琏回到后院,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符金盏见他如此,便关心地问道:“杨公子,听说费砚已经送来了粮食,为何还皱眉不展。”
  杨琏知道符金盏一向有些主意,便将事情说了,符金盏也摇摇头,这事情,有些棘手。
  “杨公子,不如这样,妾身修书一封,让父亲送些金银过来。”
  “符节度那边也很紧张,不可如此。”杨琏摇头,徐州受灾情况比楚州更严重,也更缺粮。
  符金盏笑了笑,道:“杨公子,徐州也缺粮,就让徐州出一笔钱,从费砚这边购买粮食,一部分满足徐州需要,一部分留在楚州。这样既满足了双方需要粮食的需求,又解决了费砚的问题。”符金盏也知道,杨琏不可能破坏与汉国的盟约,至少就目前而言,是绝对不能撕毁盟约的。
  杨琏听了符金盏的话,低声沉思着,摇摇头,道:“费砚的粮食,我要定了。而且,我决定不花费一文钱。”
  符金盏瞪圆了眼睛,道:“不可,巴蜀历来是天府之国,若是能与大蜀建立良好关系,便可从大蜀购买粮食,以备日后所需。不然,至少需要四五年的时间,才能筹集到足够的粮食。”
  杨琏明白符金盏的意思,毕竟自己的目的并不单纯,海楚两州是自己的根基,自然需要时间。在最短的时间里,聚拢民心,积蓄足够的粮食,是杨琏最重要的任务。可是,海楚两州粮食产量相对较低,而且来年也存不下粮食,因此,与大蜀国的关系便是最重要的一环。若是大量从蜀国购买粮食,便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
  杨琏心中感动,却笑了笑,道:“这件事情,我已经有了主意。虽然不需要符节度出钱,但却需要符节度出力。事情若成,我送符节度四成粮食,你看如何?”
  符金盏一愣,道:“怎么,你真有了主意?”
  “真有了,你放心,我不是强占费砚的粮食。”杨琏说道。
  符金盏这下放了心,杀鸡取卵的事情,她不希望杨琏去做。
  两人说话间,卢多逊匆匆走了进来,恰好看见杨琏抓起符金盏的手,顿时觉得十分尴尬,不由咳嗽了两声。
  杨琏听见声音,松开手,道:“卢主薄,你有什么事情吗?”
  符金盏站起身来,微微躬身,走了。
  卢多逊快步走了过来,低声道:“杨节度,大事不妙了。刚才发现,费砚带来的粮食,大部分都是石沙。”
  “什么?!”杨琏大吃一惊,立刻站起身来,朝着码头赶去。
  码头,无数麻袋堆积在一起,地上,洒满了米粒和泥沙。杨琏顺手从陈铁手中夺过长刀,朝着麻袋狠狠一捅。
  “哗!”白花花的粮食流了出来。
  杨琏皱皱眉,快步走到另一边,长刀再度朝着麻袋一捅,进去约有两三寸的模样,杨琏使劲搅了搅,再拔出来的时候,看见不是白花花的米粒,而是石沙。
  杨琏一言不发,又捅了两三个麻袋,里面装满的,依然是石沙。
  陈铁上来禀告,道:“杨节度,目前从船上搬下来的麻袋,约有五百袋,只有极少部分装了粮食,其他的,都是石沙。”
  杨琏皱着眉头,问道:“费砚在何处?”
  陈铁一指最大的商船,道:“正在船上喝茶。”
  “哼,他还有心思喝茶?本将倒想看看他究竟要做什么!”杨琏冷哼了一声,扔下长刀,气势汹汹地上了船,朝着费砚奔去。
  一路上,船夫看见杨琏气势汹汹,一副要杀人的模样,都低垂下头,纷纷躲开,生恐触了霉头,若是被杨琏一刀看了,他一个船夫,能拿堂堂的节度使怎么办?
  杨琏快步走到费砚的船舱,见大门紧闭,冷哼了一声,抬起脚来朝着门踹去。一声巨响后,杨琏一脚之威,将门踢坏了。扫了一眼屋内,只见费砚正在悠悠地喝着茶水,身边还有两名侍女正在服侍着。
  杨琏大步迈了进去,喝道:“费砚,你这是什么意思?”
  。。。


第十五章 交换利益
  。
  费砚知道杨琏脾气,此时见他愤怒非常,费砚也在思索。
  这时,杨琏见他半响不说话,忽然冷哼了一声,伸出一只手,拎着他的衣领,喝道:“费砚,粮食藏在何处?你若不告诉本将,信不信本将一刀杀了你?!”
  费砚哪里是杨琏对手,被死死抓住,动弹不得。( )勉强挣扎了几下,喝道:“有话好好说,好好说!”
  费砚带来的下人听见声音,纷纷赶来见到这一幕,纷纷拔出了利刃,朝着杨琏围了上来。
  “嘿嘿,可敢试一试我手中长刀是否锋利?”杨琏大声说道。
  费砚知道,事情不能闹得太僵,不然会弄巧成拙,忙道:“你、你们,都给我退下去。”
  “费总管……”一个下人闻言,有些不敢置信费砚会么会做出这等选择。
  “没有听见吗?都给我退下,退下!”费砚大声说道,声音有些嘶哑了。他的性命是完不成费云山的事情,那罪过就大了。
  这时,急促的脚步声同样响起,陈铁带着一群人纷纷赶到。陈铁见有人要杀杨节度,这还了得?当即大声吩咐,道:“来人,将他们统统抓起来,敢违抗者,一刀杀了。”
  杨琏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这一场打斗,不是一瞬间就能打起来的。
  费砚脸色变了变,额头也冒出了汗水,道:“没有听见吗?都退下去,退下去!”
  下人们握紧了兵刃,互相看着,谁也没有移动,心中却在想着,这费总管昨夜是不是吃了什么坏东西,以至于弄得神志不清了。
  下人不动,陈铁却动了起来,他迅速带着人,把船舱包围了起来,这一下,费砚的脸色更青了,他看了一眼杨琏,忙道:“杨节度,这事情并非没有商量的余地,还望杨节度冷静、冷静!”
  杨琏笑了,这个费砚看起来并不是不怕死,只是在利益面前,显得胆子稍微大了一些。
  “还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啊。”杨琏淡淡的说道,忽然袖口一抖,一支匕首落入掌心。
  费砚脸色通红,被杨琏死死抓住,他的呼吸有些困难,不得不张大了嘴巴,用力呼吸。
  杨琏看着他,心中计算着,他十分清楚,与费砚的这一场博弈,应该说是心理战,因为他并不想与费家人把关系闹僵,就在不久前,他还与符金盏说,打算利用费云山,积极屯粮。
  “陈铁,你先退下去吧。”杨琏忽然开口,同时放开了费砚。
  费砚后退两步,捂着脖子大口大口喘气。
  陈铁有些犹豫,道:“杨节度,你的安全……”
  “这一点你不用担心,以费砚的身手,岂能奈我何?”杨琏摆摆手。
  陈铁略作犹豫,带着人退了下去,不过仍在门外守候,费砚带来的下人左右看了一眼,也都退了下去。
  杨琏等费砚缓过了气,冷哼了一声,坐在软榻上,道:“怎么,还要本将请你?”
  这下费砚不敢怠慢,忙走了过来,道:“杨节度,小人也知道,这一次的事情,的确会让杨节度生气,但我也不得已而为之。”
  “多余的话,不用再说,你坐下来,与我说说,接下来,你该怎么办?”杨琏指着软榻的另一边,同时拿过一个干净的茶杯,为自己斟茶。
  费砚坐下,不过只坐了半个屁股。杨琏刚才凶神恶煞,让他有一种自危感,这个杨琏,办事出人意料,若是再得罪他,恐怕小命不保。想起在金陵的时候,杨节度热情助人,与如今的反差太大,令费砚有一种惶然之感。心中想着,毕竟杨节度是一个武人,脾气暴躁也是情理之中。
  费砚想了想,道:“杨节度,这批粮食可以免费供给杨节度,下个月也会运送一批粮食来楚州。但那件事情,还请杨节度考虑考虑。”
  杨琏略略沉吟,道:“其实你等让本将出兵,无非是想要牵制汉国东线兵力,使之无法支援西线的战事罢了。这样吧,本将自然会设计,令汉国徐州、亳州、宿州等地的兵力无法西调。你看如何?”
  事情的处理方案不同,但效果却是相同的。但杨琏不出兵,如何能牵制汉国的兵力?费砚偷偷瞄了一眼杨琏,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道杨节度将会如何设计?”
  “前些日子水灾泛滥,如今水虽然退了,但盘踞在各地山中的土匪强盗也跑了出来,四处抢夺粮食,本将修书一封,约汉国徐州、宿州节度使、刺史,共同剿匪,你看如何?”杨琏问道。
  费砚垂下头,仔细想了想,这个计划不错,虽然不能让汉、唐反目成仇,但同样能牵制汉国兵力,也是可以的。只是他的心中仍然担心,道:“杨节度,那徐州、宿州的守将,会同意剿匪吗?”
  “这个简单,只要本将略施小计,这些都不是难事。”杨琏淡淡的说道。
  费砚咬着嘴唇,认真地思考着,这个计划答不答应?想了半响,杨琏已经喝了两杯茶,看起来精神颇好。费砚看杨琏的同时,杨琏也眯起了眼睛,打量着他,一双眸子似笑非笑,仿佛看穿了自己似的。
  费砚隐隐觉得落入了杨琏的圈套,但杨琏提出的这个条件,他还能接受。沉吟片刻,费砚道:“那需要我这边做什么?”
  “提供两百万石的粮食。你放心,这两百万石的粮食不是小数目,可以分批运来,另外本将并不是白要,本将打算以金银和精盐与你进行交换,你看如何?”杨琏说道。
  费砚有点心动,巴蜀虽说有井盐,但品质稍差。杨琏说的精盐若是能造出,而且是同等价格交换,这就可以接受了。
  “当然了,所需的金银、精盐,本将要等到来年秋收交付。在此之前,本将只能付两成的定金。”杨琏补充。
  费砚道:“这个倒是无妨。”
  “既然你也同意,那就如此!”杨琏说道。
  费砚机械地点点头,道:“那就如此。”
  杨琏站起身来,伸出手,拍了拍费砚的肩头,道:“只要费氏与本将好好合作,日后本将少不了费氏的好处。另外,本将有一件事,还要麻烦你。”
  费砚被杨琏吓了一跳,本来想要躲开,却发现根本躲不开,但见杨琏态度和蔼了几分,也就放了心,忙道:“杨节度有何吩咐。”
  杨琏微微一笑,道:“后几批粮食从巴蜀运来,必然要经过金陵、润州等地,虽说你有官府的路引,但我想让你在润州停留一两日。”
  费砚十分不解,这是为何,想要再问,杨琏已经大步走了,只留下一句话,让他立刻将粮食运来。费砚来到楚州前,将粮食藏在了离楚州二十多里的地方,当即乘船南下,搬运粮食。次日下午,再度将粮食送来,这一次的粮食没有掺假,杨琏亲自打开几袋,里面装着的,都是白花花的米粒。
  有了这批粮食,杨琏心情大悦。令人设宴款待费砚,酒宴上,费砚坐立不安,巴不得早早结束了酒宴。杨琏让陈铁、卢多逊等人作陪,轮番进酒,费砚喝的酩酊大醉,杨琏派人送他回去。
  十几艘商船的粮食,在一百多名民工的努力下,花费了七八日的功夫,才将这些粮食都搬进了粮仓。看着堆积如山的粮食,杨琏放了心,渡过冬日,是没有困难的了。
  杨琏令人发放粮食,依然是分文不取,这让楚州的百姓很是感恩戴德。杨琏又故意派人散播消息,百姓知道杨琏是拿自己的钱购买的粮食,更是对杨琏充满了感激。
  此时,费砚已经乘船南下,自然不知道杨琏又在收揽民心。
  “有时候,我觉得我也很卑鄙。”站在节度使府的亭子里,杨琏看着慢慢落下的秋叶,笑道。
  符金盏在他的身边,摇摇头,道:“这虽然是一种欺骗,但对于百姓来说,也是恩德。”
  杨琏哈哈一笑,刚才只是调侃之言,收揽民心,这是计划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只有让海楚两州的百姓只知道杨琏,而不知道天子,杨琏才算成功,以后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百姓只会认杨琏一人。
  “杨公子,给父亲的书信妾身已经送走,想必这两日内,就会得到消息。”符金盏又道。
  杨琏眯起了眼睛,道:“我打算拿出五万石的粮食,先送到徐州,你看如何?”
  符金盏又惊又喜,五万石的粮食虽然不多,但也能应付一阵子了,有了这批粮食,父亲脸上的皱纹想必能舒展一些了吧。想到此,符金盏微微躬身,道:“妾身多谢杨公子。
  杨琏笑道:“你不用如此。在年前,我会再送五万石粮食过去。想来十万石的粮食,徐州也能应付一阵了。”
  符金盏点点头,道:“只要能保命就好。”
  杨琏没有说话,盯着北方,心中若有所思,心头一个计划升起。这个计划一定要成功,这样说服符彦卿出兵剿匪的可能就多了几分。以符彦卿的身份,必然能说动宿州、亳州等地的节度使、刺史,若是大唐与大汉能联合剿匪,自然有很大的好处。
  一来可以清除盘踞在各州的强盗,还百姓一个安宁。清除了盗匪,百姓便可以安心恢复生产,增加实力。杨琏也能借机练兵,从一场场的战斗中,锻炼出一支铁血部队。
  二来,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那就是能完成了给费云山的承诺,得到更多的粮食。
  。。。


第十六章 送粮
  。镇子里,武宁节度使符彦卿正翘首以盼,一副十分焦急的模样。''五万石粮食虽然不多,但对于符彦卿来说,却是救命的稻草。
  约定了时间后,符彦卿当即带着亲兵,赶往边镇,他带着人轻骑赶来,民夫也只带了口粮,自然速度快一些。抵达边镇,杨琏还没有到,自然让符彦卿十分焦急。
  响午时分,前去探哨的士兵回报,南方来了一群推着小车的民夫,此外还有数百士兵。符彦卿一听便知是杨琏赶来,内心不由十分激动。终于,杨琏终于到了,这希望也就有了。
  陈铁身为先锋,速度最快,在离符彦卿五十多步的地方,便一眼看见了他。当即放缓了速度,赶到符彦卿身边。符彦卿身边的侍卫见陈铁全副武装从了过来,不免有些紧张。
  其中一人上前,喝道:“来人放下兵刃。
  陈铁略略迟疑,符彦卿摆摆手,道:“让他过来。”
  “符节度……”一名亲兵有些担心。
  符彦卿哈哈一笑,道:“无妨,”不管怎样,杨琏是他的半个儿子,既然肯送粮食来,就不会害他。符彦卿自问这点眼里是有的。再说,杨琏曾经救过他。
  亲兵散开,陈铁冲了过来,在七八步外停下,拱拱手,道:“末将陈铁见过符节度。”
  “呵呵,一路辛苦了。”符彦卿说道,挥挥手,让人送上水囊。
  陈铁也是口渴了,接过水囊,打开塞子,大口大口喝着水。末了,擦了擦嘴,道:“符节度,杨节度也来了,很快就到。”
  符彦卿向前仔细看着,杨琏很快出现在视线里,不过片刻,就赶了过来。
  杨琏朝着符彦卿施礼,笑道:“符节度,杨琏有理了。”
  符彦卿忙虚扶着他,道:“杨节度无需如此大礼,说起来,这一次还要多谢杨节度。”
  杨琏跳下战马,道:“符节度,都是一家人,就不用说两家话了。”
  符彦卿捋着胡须,摇摇头,道:“既然是一家人,你为何还要称呼老夫为‘符节度’?”
  杨琏哈哈一笑,低声道:“从今日起,外人在时,我便称呼为‘符节度’,无人时,便喊一声‘父亲’,这样如何?”
  符彦卿知道如今的关系,不能公开,便笑着点头,这时,陆续有民夫将粮食运输过来,杨琏随意搬过一麻袋,将长刀插入麻袋,用力一搅,顿时白花花的大米都流了出来。
  符彦卿脸色一变,忙用手去捂住缺口,道:“浪费了,浪费了。”
  杨琏道:“这些都是从巴蜀买来的大米,徐州不产水稻,或许吃不惯,但总是救命的食物。”
  符彦卿道:“有了能活下去的希望,岂会挑剔。”说着,吩咐汉国的民夫搬运粮食。两边的民夫互相配合着,努力搬运麻袋。
  趁着这个功夫,符彦卿把杨琏叫道一旁,说出了担心的事情。
  其实很简单,杨琏将粮食送给符彦卿,如此大的阵仗,外人肯定知道,杨琏身在大唐朝廷,虽说这几年简在帝心,但也得罪了不少人,若是被政敌抓住把柄,趁机攻击,就算皇帝喜爱杨琏,不至于身死,但也会对仕途造成影响。
  当初在信上不好说,这时两人见面,符彦卿便将心中的担忧说了出来。
  杨琏只是一笑,当初决定送给符彦卿粮食,杨琏就想到了,而且,粮食从大蜀运来,要经过润州,李弘冀肯定知道,必然会趁机弹劾杨琏。反正都是弹劾,杨琏也就不介意送给符彦卿一些粮食了。
  好言宽慰了符彦卿一番,两人又说了一些事情,多半是说道符金盏的近况。知道女儿过得好,符彦卿也就放了心。不过,符彦卿对杨琏的处境颇为担忧。
  说起来,杨琏虽然连续升官,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符彦卿隐隐也猜到杨琏的真实身份,不免隐晦地提到一些,做事总要低调,不能轻易得罪人云云。杨琏心中有一杆秤,对于李弘冀、孙晟等人,杨琏自然是坚决打击,至于其他朝廷臣子,尤其是旧闽国的臣子,杨琏早就有结交之意,夜取得了一定成果。
  两人许久没有见面,聊起来没完没了,符彦卿给了杨琏不少建议,杨琏仔细听着,不知不觉,已经是申时,两个多时辰过去了。在数百民夫和士兵的努力下,汉国民夫已经全面接手推车,并且趁着这段时间,吃过了午饭。
  杨琏站起身来,与符彦卿道别。进入了汉国境内,他只能短暂停留,不然对两国邦交不利。符彦卿本来想邀请杨琏去徐州一行,但考虑到楚州的事情也很多,也就放弃了。
  杨琏叮嘱了一番,让符彦卿小心一些,这才率兵返回。回去的路上,倒是轻松了许多。当夜,杨琏等人在离边镇三十多里的地方驻扎了下来,大多数的士兵都去休息,只有少部分的士兵巡逻着,以防有突然事件。
  杨琏的大帐里,灯火通明,这一路行来,杨琏让士兵将四周地理绘制了出来,并且杨琏按照后世的记忆,在上面标明了山丘的高度,河流的宽度、水深等等数据。其实这样还不够直观,杨琏考虑着,什么时候做一个模拟的沙盘出来。
  陈铁眨眼,道:“杨节度,楚州往北,果然是地形越来越复杂。”
  杨琏叹息了一声,道:“芒砀山纵横在亳州、宿州、徐州、楚州之间,地势绵延千里,想要剿匪,的确不是易事,要说动符节度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这一次,就看鱼儿能不能上钩了。”
  陈铁咧开嘴笑了笑,道:“那些土匪强人,多半是无脑之人,这一次肯定会上当。”
  杨琏道:“如此最好。明日开始南行,传令下去,加快速度,先让民夫回城,你我先去附近村子看看情况,我总是担心,这楚州的生产,不能及时。”
  陈铁应了一声,两人又聊了片刻,吹灯睡觉。
  次日一早,杨琏早早起来,用过了早餐,带着十几名骑兵四处巡视,余下的士兵与民夫,先行赶回楚州。
  杨琏沿着运河巡视,年前年尾他曾经通过运河往返在大唐与汉国之间,那时候运河畅通,可以走水路。可是随着这场大水,运河堵塞,不少地方的河面只有数寸,船只根本无法行走。这也是杨琏为何弃船的原因。
  “这条运河,当年白骨累累,可是毫无疑问,在这条运河两岸,诞生了无数的城市。”杨琏淡淡的说道。
  陈铁在后,静静的听着,他的文化不如林仁肇,历史了解也不多,因此便不说话。
  杨琏走到运河边上,看着浑浊的河水,慢慢蹲了下来,道:“如今已经是秋日,当务之急,是先要解决耕地的问题,其次,才是运河的问题。”耕地的问题说简单也简单,从刘彦贞手上收回来大量的土地,这一两个月正在紧张地统计,划分。
  在徐州驻扎的百姓太多,并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安置下来的,杨琏以楚州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如今楚州城方圆三十里的土地划分了,但三十里外的区域,土地问题还没有划分。这其中一个问题,也牵扯到百姓,很多百姓不愿离楚州城太远,毕竟这是在战乱年代,离城池越远,也就意味着越不安全。
  陈铁听杨琏与卢多逊讨论过很多次,知道杨琏说的问题,便道:“杨节度,疏通运河也要以工代赈?”
  “这是肯定的。”杨琏点头,杨琏不想饿死百姓是真,但也不希望百姓什么事情都不做,就在家中拿着粮食。以工代赈是最好的办法,百姓有了粮食吃,杨琏又能达到目的,何乐而不为。
  在运河边上停留了片刻,杨琏再度前行,走了一千多步,前方露出一个堡垒,堡垒四周布满了残垣断壁,破烂的木头,破碎的瓦罐散布在草丛中,一副落败景象。
  很显然,这曾经是大唐的烽火台,是预警敌人入侵的第一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